首页 > 文章中心 > 归有光项脊轩志

归有光项脊轩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第1篇

关键词:悲 人亡物在 三世变迁 怀念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86-01

世间有一种情,从生命开始那一瞬间便延续下来,是浓于水的血脉之亲,是割不断的手足之情,那,就是亲情。亲情无私,不图任何回报;亲情无形,悄然滋润心田;亲情深厚,胜过高山大海;亲情永恒,宛如日月星辰。亲情是一部书,比任何经典巨著都有震撼力,只有读懂这部无字大书,才能真正的把握人生。让我们走进《项脊轩志》,让我们用心来体会本文淡淡的“悲”。

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通过记述项脊轩这所“陈旧老屋”的几次兴废及与之有关的家庭之间的琐事和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之情。在文中他不仅怀念挚爱的祖母,还有他的母亲以及妻子,情致幽深,给原文带来了别具的韵味,同时还将全文笼罩在了一种凄清阴冷和浓重的悲情当中。

1 家境的衰败

归有光家境的衰败没落,在文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所住的项脊轩,因旧时的南阁子,又是百年老屋,这记载了归有光家族的起起落落和荣辱兴衰。屋子很小仅有一丈方见,出去四周放满的书,和一个看书写字的案子,已经所剩无几了,文中作者感叹道:“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不仅小而且破败,灰尘泥土不停的落下,平时还能凑合,一逢雨天,就没有容身之处,“尘泥渗漏,雨泽下注”。并且小屋“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北向的房子,无法晒到太阳,而中午一过,屋里的光线便非常昏暗。文章的开头,作者就从三方面编写了项脊轩破、小、暗的特点,文章貌似是以写景为主,但作者将自己的浓浓情感融于景色之中,通过简单的几笔勾勒,已将作者的主观情感渗透其中,不仅渲染出了衰败、阴冷的凄清氛围。还寄予了作者的无限悲伤,百年老屋竟然如此衰败。

二是对叔父分家以后家况的描写。此时的家里“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鸡栖于厅”。门多,墙多,狗多,不仅表示家里杂乱无章的情景,而且还可以看出各个小家庭之间是戒备森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冷漠了,更加能体现出来的是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家庭的土崩瓦解。“鸡栖于厅”,“厅”,本来是很庄严、干净的地方,现在居然到处是鸡鸭等牲畜的安身之处,不仅乱,而且脏。干净利落的几句话,几种景物的描写,显示了一个大家庭的没落,体现着作者的“悲”。可以说,孩童时代的归有光,面对的或是家中长辈们的精神不振和唉声叹气,或是因分家而造成的不和,或是因经济困难而省吃简用,而缺乏童稚的欢乐,承担着为振兴家业而苦读的重负。这种来自家庭的巨大压力,迫使归有光“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这虽然说明归有光因家境的衰败而过早地懂事了,但也正好证明了其童年生活的不幸。

2 慈母的过早逝世

作者八岁丧母,对慈母的音容笑貌,已不堪了了。但作者却巧妙地通过曾在项家居住的两代乳母之口,感人至深地道出了母亲对下人、对孩子的慈爱之心。作者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的怀中呱呱啼哭,她在屋中听见孩子的哭声,马上问“儿寒乎?欲食乎?”母亲子女的深情,溢于言表、感人至深。然而,不幸的是归有光还是孩童时,母亲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子女,撒手人寰。过早地失去了母爱,使他痛心疾首,“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泣”《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无声出涕曰泣”,归有光为人子,想起逝去的母亲,无声地流泪,此悲乃情动于中、情不自禁之悲,因此,在《先妣事略》中沉痛地呼喊:“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项脊轩志》中也同样抒发了这种心痛和悲伤。

3 祖母所给的厚爱

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回忆往事:“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祖母对孙子的这种做法表面责怪,内心却默默的赞赏,感到无比欣慰。“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简单的寥寥数语中,体现出祖母对作者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重振家族雄风。而在作者的心中,久久都不见人的他只有被奶奶惦记着,作者默默的回忆着这短暂而又少又的亲情。文中几笔,既表现了祖母对归有光的赞赏、关怀和鼓励,也表现出了自己对祖母的深深怀念。归有光自幼热爱学习,博学多才,但是确屡试不中,一直到了六十岁才中进士。作者在写《项脊轩志》时,也未能实现老祖母的期望。文章在“瞻顾遗迹”的同时,隐含着光阴易逝,而自己并没有像老人家所期望的那样光大门楣,辜负了祖母厚望的深深内疚,让他“长号不自禁”。

4 爱妻薄命

归有光23岁娶妻成家,婚后的生活幸福美好。妻子不仅给他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且把他看成自己的老师,经常来到作者的项脊轩“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的勤学好问,给归有光的生活带来了无限快乐。夫妇双双同坐小轩,举案齐眉,志趣相投,生活幸福的羡煞旁人。然而,这种甜蜜生活并没有长久,“其后六年,吾妻死。”作者深爱的妻子去世了,这让归有光肝肠寸断,这也是归有光一生中最为悲痛的事情。面对生命一切都显得很苍白,生命的骤然失去,使归有光看到了人世的诸多的无可奈何,以至于“室坏不修”。在“久卧病无聊”之时,他“使人复葺南阁子”,虽然重修南阁子,但是“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项脊轩也就真正废弃了。而在文中最后一段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看似很普通的一句话,其实包含了作者对妻子无限思念之情。在这里明写的是“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但是暗里隐含的却是亭亭如玉的爱妻已成一黄土,让人油然而生“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悲伤情愫,无不使人涕泗交流,爱情的和谐待到最后却是一声长叹!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第2篇

教学重点:1.理解内容,感情诵读;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生活细节抒写感情的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直抒胸臆”和“托物寄怀”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花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词句,梳理文言知识点,独立完成课后题。教师从旁个别点拨,共性问题整理出来全班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项脊轩志》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志”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记事的书或文章。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初步感知文本结构特点

1.昨天要求大家按学案预习课文,现在抽查一下你们梳理归有光人生经历的情况(挑两篇投影出来)。

2.请梳理得好的学生板书归有光人生履历表,同时,其他学生找出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明确: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自束发读书轩中;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其后六年;其后二年”等等,这些词句是“志”这种记叙性文体的标志词,也是时间转换的提示语。其中最重要的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板书:喜、悲)

三、探析课文内容、情感和写法

(必要时相机检查字词等文言知识点和简介归有光相关情况)

指学生板书,(幻灯片1):作者18岁时写前四段,15年后33岁时补记第五段。几百年来,人们对第五段的补入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谓其虽非一气呵成,却又浑然一体。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一段跟前四段浑然一体在哪里,以及它们谐调的同时,在表达的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手法上又有什么不同?

(一)探究第五段跟第一段谐调处。

齐读第五段和第一段,思考:两段分别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采用什么手法写的?

1.你认为第五段和第一段是怎样显得谐调的呢?明确:①都围绕项脊轩来写,都写到庭院,都写到项脊轩的破败和修葺——所以,这个文本看上去首尾呼应,浑然一体;②都流露了悲和喜的情感;③都采用了对比(或曰衬托或曰反衬)的写法,细节描写的写法。

2.第一段是怎样对比着进行细节描写的呢,我们来细读文本。老师重点示范品读第一段,学生学读。

读古诗文,除了要理解透字面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外,还要善于体会言外之意,言外之情。①“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写项脊轩的小;②“百年老屋”直接点明项脊轩的“旧”;③“尘泥渗漉”,写其“破”;“雨泽下注”写其“漏”;④“日过午已昏”,写其“阴暗”。就是这么一个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书斋作者并没有嫌弃它,反而修葺它。

在修葺后的项脊轩里读书,作者感觉如何?(师有感情地背诵:“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请大家思考:“满架”、“半墙”的“满”和“半”两字可否互换,为什么?“风移影动”,换成“风摇影动”,好否?(静思2分钟,自由回答)满:爱读书,喜悦自豪之情,体现文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半:明月不可能满墙,因为它会被庭院里的花木或建筑物遮挡住;朦胧美,残缺美,中和美——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原则。“摇”用得太过了,显得风很大,“移”则显得比较柔和,轻风徐来,很有文人雅兴的中和之美;“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这是写幽静还是喧嚣?明确:写幽静。这是什么写法?以动写静。

3.请大家把老师背的这几句去读几遍,争取背出来。(个别背,全班背)

小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归有光以这样的笔触描绘项脊轩,是否有刘禹锡写陋室之意呢?按我的理解是有的,归有光以居室来表明自己:志趣高雅,心境恬淡。

(二)探究第五段跟第一段不同处(引导学生用教师品读第一段的方法重点品读第五段)。

1.第一段是修葺前和修葺后对比着写,主要凸显的是作者在轩中读书的怡然自乐之情。刚才大家说第五段也是对比着写,那第五段和第一段的对比有什么不同吗?(第一段以哀景衬乐情,第五段,以乐事衬悲情)

2.在抒情方式上,第五段和第一段有区别吗?生答不出则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一是直白流露,直抒胸臆(珊珊可爱);二是委婉含蓄,托物寄怀(亭亭如盖)。板书:托物寄怀。直抒胸臆,感染力强,引人共鸣;托物寄怀,引人想象,耐人寻味。

3.(幻灯片2)第五段最后一句老师改写为“而今庭院寂寂,妻子言笑犹然在耳,恨人去不复,余自伤悲泣不已。”效果怎样?明确:原文托物咏怀,余味深长。看到亭亭如盖之树,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似乎看到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似乎听到当年妻子的欢声笑语,可现在呢——物在人亡!这怎一个“悲”字了得!“枇杷树亭亭如盖”说明从他妻子死的那年到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过了很久,而真正深刻的感情随着时光的变迁会留下更深的印记。时间会美化一个人很珍视的感情!经过母亲死、祖母死、妻子死以及科举屡屡失败的重重打击之后,归有光不再泣和号了,他没有哭的眼泪了,没有号的力气了,他的感情更加内敛,所以借物咏怀。

4.请朗诵好的同学有感情地诵读最后一句。

(三)探究第五段跟第二、三段谐调处。

1.你认为第五段跟第二、三段是怎样显得谐调的呢?昨晚大家去预习,去思考了,现在立刻分小组交流看法。

2.小组推荐同学发言。

谐调理由:1.都是围绕项脊轩来写(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板书:诸父分家、先妣早逝、大母离世、发妻早亡);2.均为怀念亲人;3.均是选取日常琐事来写;4.都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传达情感。(传达什么情感?你能用思维的榔头去敲开每一个细节描写,挖掘其言外之意言外之情吗?板书:家道中落、命途多舛、功名难就。指学生板书的归有光履历表,教师小结道:岁月无情啊……)

四、课堂总结

有专家认为,这个文本写了一间小屋,两种情感,三位亲人。你同意此观点吗?请陈述理由。师:我只同意一半。我认为这篇文章还重点写了一个人,一个男人:归有光!联系全文,请用“归有光是个____________的男人”的句式来表达你对课文的理解。

(师问:有没有认为第五段和前四段显得不谐调的呢?有的话课外跟我跟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五、作业(幻灯片3)

母亲关心疼爱孩子,对孩子嘘寒问暖。和阿婆谈起这些,我就流泪。祖母常到轩中来看我,希望我以后能像祖辈一样有大的出息,想起这些事,我禁不住大哭起来。

假如二、三段相关内容这样写,效果怎么样?请用200字以上阐述你的见解。

六、板书设计

(教师板书)

项 脊 轩 志

归有光,___________的男人!

(学生板书)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第3篇

一、景物的细致

《项脊轩志》开篇即写项脊轩是一所百年老屋,破旧而昏暗。经过作者一番修葺,面貌一新。增开窗户,室内洞然;室外兰桂竹木,错落有致,与栏楯相互掩映;白日里庭前无人,小鸟幽鸣;月光下万籁有声,树影婆娑。修葺后的项脊轩非金碧辉煌,却如一幅富有诗意的图画。它给予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幽静。这“静”又不是死一般的沉寂,我们在作者诗一样的语言中感悟到的是生机。这是因为作者常常从动态中显示静境。如:“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意思是说,项脊轩外自然界的一切音响都清晰可闻,可小屋的庭阶显得特别的寂静。南朝梁代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这是两句颇含哲理意味的诗,蝉与鸟的叫声非但不显噪杂,反而使得“林愈静”“山更幽”。万籁有声,同样更显出庭阶的无声;由于庭阶的无声,才得以显现万籁的有声。再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小鸟啄食的行为,本是动态,但“人至不去”,则从动态中显示了静境。作者用一件件细小的生活现象,把“静”具体化、形象化了,进一步把环境静化了。写环境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人认识作者。这“静”让人体会到的是作者的自在安闲。那么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主人公该是怎样的人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短短几个字,作者好静、安详、勤学、深思的个性跃然纸上。轩清雅,人宁静,轩的“静”让人体会到的是作者的自在安闲。而这正是作者内心的追求。书斋主人那份心灵的宁静,那份精神的洒脱,早已同项脊轩融为一体。

二、场面的细致

《项脊轩志》没有繁复的情节,但是片段的记录让人在品味过后,百感交集。

归有光生活于大家庭中,家道中落已是不可挽回的事实,分家已是不可避免,这让他心中既落寞又哀伤。作者用了几个片段式的镜头将其展现于读者眼前,以细节触动我们敏感的神经。镜头1:“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原本一个整体的家因分家而各立门户,增加的小门墙是各自范围的保障,又是大家庭在分家后人心隔膜的现状的反映。“小门墙”既刺人耳目,更伤人心。镜头2:“客逾庖而宴”,客人要穿过乱糟糟的厨房去吃饭,诗书之家最重礼仪,如今却要让客人行经厨房,这是分家前不可想象的事,可见家族的衰落,连体面都不讲了。镜头3:“东犬西吠”“鸡栖于厅”,这是多么混乱的景象,鸡大大方方地在厅堂上,狗在狂叫,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惊心动魄的。作者早已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了,“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作者用蒙太奇式的手法将这几组镜头置于眼前,冷峻而苍凉;作者不言悲苦,是因为早已被这悲苦笼罩,不知如何倾诉了。这些细节将他无法言说的无奈与愁苦细腻地披露在我们面前。

三、人物的细致

项脊轩串联起作者一段段的人生,每段人生都有因亲人相伴而得的喜悦,亦有因亲人离世而来的哀苦。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三位女性,于淡淡的叙事中,用细节牵动了我们的情怀。

母亲是每个人心里最难忘的人。归有光对母亲的记叙可谓字字动情。母亲听到在乳母怀中的姐姐的哭声时,作者写到“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扣”字生动地表现出母亲听到孩子哭声的焦急之情和惟恐用力过大会让孩子受到惊吓的担忧之情,如果将“扣”换为“推”“拍”“打”便大煞风景:“推”动作莽撞,母亲会担心冷风冻到孩子,断不会推;“拍”“打”用力过猛,母亲会担心惊吓到孩子,也是不会这么做的。母亲的一句询问更是显出母亲全身心都在孩子的身上。“一扣一问”饱含深情,将母亲的慈爱细腻而真切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读来声在耳边,人在身侧。归有光以寥寥数字,传达出母亲温柔慈爱的神韵。乳母说完,“余泣”。流泪的又岂止作者一人。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归有光自幼丧母,反倒是对祖母的记忆更多来自自己的体会。祖母的三句话,两个动作都让人难忘。三句话:“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此吾祖太长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将用之。”两个动作:祖母离开轩中,“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祖母对归有光这个早早失去母爱的孙子,疼爱怜惜,担忧牵挂,看到孙子苦读,又看到家族振兴的希望,殷切而急切。三句话,两个动作,情真意切,让作者“瞻顾遗迹,如在昨日,长号不自禁。”作者睹物思人,又想到自己肩负的振兴家族的重任及自己在仕途之路上的艰辛,“长号”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沉重与辛酸。

回忆妻子,作者也是以生动的细节来表现,含蓄内敛,但又深情满怀。作者写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夫妻二人志同道合,琴瑟和鸣的幸福和甜蜜跃然纸上。妻子从娘家回来,叙述姊妹询问“什么是阁子?”只此一句却让人猜测姊妹从何而知阁子,当然是妻子向姊妹讲起的,妻子仅仅讲了阁子吗?当然还有与阁子有关的丈夫。作者写下这一句时,想起的应该是与妻子所度过的所有的时光。

当妻子离世后,作者只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作结,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事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枇杷便承载了作者的记忆;在“亭亭如盖”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流逝,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增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也许真的应了那句话,“情到深处人孤独”。归有光早已把思念刻在了每一片枇杷叶子上了。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第4篇

1.借平凡之景抒情

文章开头写景诗意荡漾,沁人心脾。修葺后的项脊轩,兰竹相映,人鸟相谐,月白风清,桂影斑驳,夜风徐来,兰桂影动,云烟满地,画意诗情,尽在其中。作者于轩中冥然兀坐,四时风景夺目而来。兰桂竹木,是君子品格的化身,杂植于庭,轩中人的精神品格即被物化。轩外兰竹,轩内主人,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字里行间,流露出轩中人的喜悦、悠闲、恬然自得之情及他的沉静、淡泊、勤奋之性。景可爱,情可喜,情景交融。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结尾惜字如金,融情于树。枇杷树是妻子亡灵的化身,作者睹物思人,对妻子的一腔绵绵情思全都蕴含于景物中了。它是一个特写,树长,人亡,物是,人非。朴素平淡的描写,震撼人心,意味隽永,寄托着作者对亡妻久远的缅怀和眷念。

2.叙琐屑之事融情

归有光的散文取材琐屑,且多是日常家庭生活之事。文中表现母爱,选择了“娘以指扣门扉”的生活小事与“儿寒乎?欲食乎?”的平常话语,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惦念与疼爱。轻轻叩门,关切询问,问饥问寒,折射着一个母亲最平常也最深情的呵护。选择了“以手阖门”,赠送祖传象笏,并叮嘱“他日汝当用之”的琐碎言行来书写祖母之爱。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喃喃自语,细致入微地表露了祖母的激动、喜悦、嗔怪和对孙儿的殷殷期望。为了表达对妻子的追思,作者选择了“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的普通场景,夫妻有问有答,有教有学,志趣相近,伉俪情深。

作者经历了少年丧母,中年丧妻之痛,但他心中被生活的磨难煎熬到极点的这些情愫,并没有像火山一样迸发,作者只选取最平常、最琐屑的小事娓娓道来。但这些小事都是作者感受极深,历久不忘的,熔铸了无限的深情。

3.托普通之物寄情

作者表达自己浓重的悲喜情绪和对所挚爱的先大母、祖母、亡妻的怀念,这些全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小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小轩牵系着自己和家族,小轩的变迁反应了家族的命运的变化;小轩是作者喜悦与悲哀、希望与梦想的见证。

文章题目是《项脊轩志》,文中处处写轩,却处处意不在轩而在人。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他怀念的是人,尤其是祖母、母亲和亡妻;但作者却不从人落笔,而是借轩写人,借轩抒情。而项脊轩作为绾合全篇思想感情的一个纽结,只是作者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状物、怀人、抒情,三者水融。

4.直抒胸臆之语传情

作者在叙事中往往直接倾吐自己内心的至真至纯的感情,将自己的感受和叙事融为一体,造成一种如泣如诉的情调,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写老妪述说母亲的事后,“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写出了作者对至亲刻骨铭心的哀思,委婉动人。又如写祖母探望孙儿一事后,“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怀才不遇,功名未就,辜负亲人的复杂感情如潮水般放纵奔流。这些直抒胸臆之语,强烈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

5.用叠词之美显情

文章六处用叠词来摹声、绘景和状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音乐美。用“寂寂”烘托环境的清幽,用“往往”来渲染门墙的杂乱,用“呱呱”来描写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姗姗”;写枇杷树高高地耸立,用“亭亭”。叠词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第5篇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对“前辟四窗”中的“四窗”,一般的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都理解为“四扇窗户”。果真能这样理解吗?

一、“前辟四窗”有必要吗?

首先,“窗”不能理解为天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对项脊轩的“稍为修葺”,是为了弥补破旧漏雨的缺陷,辟窗筑墙是为了弥补昏暗阴冷的缺陷。由此可见,“又北向”的“向”强调的不是窗户,而应该是房子的坐向——朝北,即房子坐向朝北,窗在屋前,窗也朝北,这样才出现“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的问题。课文把“前辟四窗”的“前”注释为“阁子北面”无疑是正确的。

而且,窗户也不能开在屋顶,只能“前辟”。因为项脊轩本是“旧南阁子”、“百年老屋”,极其破败。一丈见方的小屋子,很随便的修葺,不可能在屋顶开四个窗户,如果开出四个窗户,那就是对小屋的“大修”,而不是“稍为修葺”了。即使情况允许,真在屋顶开了四扇窗户,那么一丈见方的屋顶上差不多就全是窗户了,考虑到南方多雨的气候,仅仅采光尚可,可怎么防雨防晒呢?况且原文中就有一句说明,若碰上下雨天就“尘泥渗漉,雨泽下注”,避雨尚且不及,还会再在屋顶开窗吗?因此,“四窗”只能是“前辟”。

二、 “前辟四窗”可行吗?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对于“前辟四窗”,简单译成“在屋子前面开辟四扇窗户”,这样翻译似乎正确。但结合上下文语境,就会发现有理解上的困难:“方丈”之室,空间极其狭小,“容一人居”又给人以“小”的具体感受;再考虑到古今长度单位的不同(古代一丈约为现代的2.3米),估计单面墙长约2.3米左右;房子的前墙必须开挖一个为人进出的宽约1米的小门,那么,另外剩下的1米多要开挖四个窗户,可能吗?即使能开挖出来,那窗户该有多小?还能算“窗”吗?由此说来,我们对“四窗”的理解是否有误?

三、 “四窗”如何理解?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第6篇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是指每月农历十五。

2、“三五”是指农历每月十五,就是农历十五的夜晚。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意思是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

4、出自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来源:文章屋网 )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第7篇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落榜生当属唐代诗人张继。他仅仅因一首落榜诗而名声大振。相传,张继落榜后,想着同窗好友个个金榜题名。自己却名落孙山,心情非常苦闷,便前往苏州散心。诗人投宿在寒山寺旁的客船里。

从傍晚到夜里,张继一直站在船头望着苏州城的夜色,心境亦如那晚风一般凄清寒冷,于是他随口吟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不但让寒山寺出了名,而且还使后人知道了有位怀才不遇的大诗人张继。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落榜了8次。归有光自幼十分聪明,9岁能作文。10岁时就写出了千余字的《乞醯论》。归有光从小奋发攻读,矢志奋斗。可科举考试,他考一次落榜一次。在他第8次落第之后,便徙居嘉定(今属上海市),开始读书谈道,招徒讲学。

归有光的散文平实简朴、感人至深。他的名篇《项脊轩志》收入高中的语文课文。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造诣很深,著有《震川文集》40卷,被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同样难逃落榜厄运。蒲松龄19岁时考童子试。成绩名列前茅。后来考举人、进士时他却屡试不中。但这样的打击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潦倒终生,反而促使他更加苦读诗书,常常深入民间采集素材,写出了鸿篇巨制《聊斋志异》。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便是蒲松龄的座右铭。吴敬梓也是落榜生。他因落榜而怀疑科举制度,最终不再去参加科举考试。而是花了近20年的时间创作出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也曾3次落榜。李时珍14岁中了秀才,之后的9年中,他3次考举人都没能考上。于是,他立志弃官从医,一生潜心钻研医药。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并参考了800多种医书,历经27年的辛苦研究,终于写成药物巨著《本草纲目》。此书至今流传海内外,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古代有名的落榜生,远远不止这些。再比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风流才子唐寅,还有“唐宋家”之一的苏洵和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贾岛等等都是落榜生。在封建闭塞的古代,落榜生也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么身处文明开放的现代社会,一次中考或高考的落榜又算得了什么呢?其实,落榜的只是一次考试,而不是你的人生!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第8篇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落榜生,当属唐代诗人张继,他仅仅因一首诗而名声大振。相传,张继落榜后想着同窗好友个个金榜题名,自己却名落孙山,因此心情非常失落郁闷,便前往苏州散心,投宿于寒山寺旁的客船。从傍晚到夜里张继一直站在船头望着苏州城的夜色,心境亦如那晚风凄清寒冷,于是他随口吟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不但使寒山寺出了名,而且让后人记住了怀才不遇的诗人张继。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共计落榜八次。他自幼十分聪明,9岁作文,10岁写出千余字的《乞醯论》。归有光虽发奋苦读,却考一次落榜一次。在他第八次落第之后,便徙居嘉定(今属上海市),开始读书谈道,招徒讲学。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造诣很深,著有《震川文集》四十卷,被后人赞为“明文第一”,是“唐宋派”中成就斐然的作家。他的散文平实简朴、感人至深,其《项脊轩志》还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同样难逃落榜厄运。蒲松龄19岁时考童子试成绩名列前茅,后来考举人、进士却屡试不中。这样的打击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潦倒终生;反而促使他更加苦读诗书,深入民间采集素材,写出了鸿篇巨著《聊斋志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便是蒲松龄的座右铭。

吴敬梓也是落榜生。他因落榜而怀疑科举制度,最终不再去参加科举考试,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创作出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也三次落榜。李时珍14岁考中秀才,之后的九年中,三次考举人都以落榜告终。于是他下决心弃官从医,潜心钻研医药。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并参考了八百多种医书,历经27年的辛劳研究,完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堪称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当然,古代科举不顺、学术成就突出的落榜生,远远不止上述这些人。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风流才子唐寅,“唐宋家”之一的苏洵和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贾岛等等,都是科举考试中的落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