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与钟子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伯牙与钟子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伯牙与钟子期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高山流水》

从这委婉动人的旋律里,我们似乎倾听到了一段委婉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在这段音乐的引领下走进《伯牙绝弦》的故事。

板书《伯牙绝弦》指名读,齐读。解题,质疑。

二、初读古文

1.自由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

2.范读,出示画停顿的内容自己再读古文。

3.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

几遍读下来我们知道了文章写了两个人?(伯牙,钟子期)

1.(出示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说说你有何了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善:善于,擅长)请生读,“鼓”作何意?从哪里了解到?(下面注释)从文中的注释了解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齐读,读出二人的特点来。

师:从哪里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用笔画出。指名回答。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细细读读第一句:你有何体会?

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此时钟子期心中浮现怎样的高山?

(巍峨,高大)文中用一个词来形容是?(峨峨)

请生读读出巍峨的气势来。(过渡)孔子曾登泰山而小天下再读读,体会高山的巍峨。

再读子期的话,从哪个词体现钟子期善听?(善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好啊!读出它的味道来。

区别四个“善”的不同意思。指名读,齐读。从哉,兮两个语气词你又作何体会?再读。

3.用相同方法学习第二句。男女生配合读。

4.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5.出示伯牙与子期相遇的资料。说说伯牙心情如何?伯牙会对子期说什么?写下来。

交流汇报,师适时点评:

过渡:伯牙和钟子期多么想像高山流水一样相伴相随。他们约定来年中秋再聚首。第二年当伯牙如约而至时,等来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死(指名读)伯牙此时心情如何?再读。

6.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从哪里看出?齐读感悟,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碎的仅仅是琴吗?再读最后一句。

听《伯牙吊子期》音乐感受伯牙的绝望,再读。

四、熟读成诵

1、播放《高山流水》乐曲,齐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伯牙与钟子期范文第2篇

一、品读――渐渐入味

读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对于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读的情况了解学的程度,以便更好地顺读而导。

比如,笔者在讲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时,首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引出重点句子。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们发现伯牙和子期各有什么特点?

生:伯牙善弹琴,子期善听。

师:你们是从哪些句子看出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伯乐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然后把焦点引向对重点字的理解上)

师:“善”一共出现4次,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善鼓琴”和“善听”中的“善”是擅长的意思。“善哉”的“善”是“好”的意思。

师: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古文中很常见。“善哉”表示赞叹、表扬,用我们现在的话可以怎么说?

生:太好了!妙极了!

师:请大家带着这样的赞叹读句子。

(生读)

师:你读时为什么把“哉”和“兮”字的音拖得这么长呢?

生:为了把赞叹的语气体现出来。

接下来的教学是结合注释和语境理解双音节词(峨峨和洋洋),进而体会句子内涵。

师:你们通过看注释理解了“峨峨”和“洋洋”的意思,它们分别用来形容什么呢?

生1:“峨峨”和“洋洋”分别形容泰山和江河。

生2:这个回答不对。

师:请给出理由。

生2:我从“若泰山”和“若江河”中看出“峨峨”和“洋洋”是形容琴声而不是形容泰山和江河。

师:你说得有理有据。那“若”字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

师:“峨峨”和“洋洋”形容琴声怎样呢?

生:“峨峨”和“洋洋”形容琴声雄壮和宽广。

师:雄壮、宽广的琴声与泰山、江河又有怎样的关系?

生:雄壮、宽广的琴声像泰山一样巍峨,像江河一样广大。

师:伯牙表达的仅仅是琴声吗?古人往往喜欢托诗言志,那伯牙是否借助琴声表达什么呢?

生:伯牙借助琴声表达泰山一样高大的志向。

另一生:伯牙借助琴声表达江河一样广阔的胸怀。

师:这高山流水般的气度是谁听出来的?

生(齐说):钟子期。

师:他真不愧是伯牙的――

生(齐说):知音!

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句子。

(生读)

师:从你们的读中我感受到泰山更高了,大家的朗读水平也更高了。

笔者考虑到学生学《伯牙绝弦》是第二次接触文言文,教学从一个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出要品读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注释理解字意,一步步理解、体会句子的内涵。在理解、体会句子的同时,学生也渐渐地读出古文的韵味。

二、对话――渐渐入境

由于文言文比较抽象,又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因此,长期以来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浓。笔者在教学中借助师生对话,丰富和充实文言文的语言,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触动他们稚嫩的心弦,领悟文言文的意境。在《伯牙绝弦》这课的教学中,笔者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对话。

首先,让学生充分想象伯牙琴声的表意之丰,体会他的善弹。

师:伯牙琴技妙绝天下,他的琴声肯定不仅表达高山流水,同学们想一想,还会表达什么呢?

生:清风、芳草、春雨。

生:瀑布、晚霞、乌云。

接下来让学生把自己当作钟子期,想象他从琴声中听出的具体内容,体会他的善听。

师:你们就是钟子期,正在听伯牙弹琴,学着文中的句式,或用平常的句子赞一赞伯牙。

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生:妙呀!善哉,萋萋兮若芳草!

生:我想知道,如果伯牙用琴声表达对女人的朝思暮想,子期是否也能听出来?

师:你的想象与众不同。伯牙与女人是什么关系呢?

生:他们是一对恋人。

师:哦,是恋人关系呀,那是否将“女人”一词换成更贴切的词表达呢?

生:“姑娘”“女子”或者“美人”。

师:恋人一旦坠入爱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急切的心情被子期听出来了,他会怎么称赞伯牙呢?

生:妙呀!切切兮若思美人。

最后,笔者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小结学生的发言,并引出句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让学生理解句子,在对话中悟情。

笔者在学生理解句子(伯乐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基础上,通过对话,让学生想象伯牙善弹和钟子期善听的具体内容。学生入情入境,领会知音的难能可贵。

三、练笔――渐渐入心

练笔应该是阅读教学的自然延伸,这样才能使得读写顺理成章。但必须在触动学生心弦时,为学生搭设练笔的平台。

教学《伯牙绝弦》时,笔者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感知知音的基础上,着重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练笔。先让学生写下对伯牙摔琴绝弦这一举动的看法。

师:对伯牙失去知音时采取摔琴绝弦的举动,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

生:我觉得伯牙失去知音的痛苦可以理解,但他用摔琴绝弦的方式了结绝妙琴技是不可取的,这分明是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师:我从你的表达中体会到了你为伯牙感到遗憾。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所写,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伯牙摔琴绝弦的举动。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接下来笔者设计了让学生劝说或者述说伯牙心声的练笔。

师:看到如此痛苦的伯牙,你想劝劝他或者说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吗?

(学生动笔写)

生:我是伯牙的妹妹,我想劝劝他:哥呀,你千万别因失去知音而消沉,振作起来吧!子期在天上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会很伤心的。

生:我要当一回伯牙――你们就别再劝了,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但你们是无法体会子期在我心中的地位和分量的。子期死了,我的心也死了,就让我的琴追随他而去吧。

此时能深切地感受到同学们的内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笔者顺势对学生所写进行点评,点明了主题。正是这摔琴绝弦体现了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难能可贵,才使得故事更加美丽动人、荡气回肠。从此,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颂着这千古佳话,高山流水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成了知音的代表。

伯牙与钟子期范文第3篇

课堂作业不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学习、巩固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学时,我总是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随堂练习的积极性,巧妙设计课堂作业,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快乐地完成课堂作业。下面,我以《伯牙绝弦》为例,谈谈优化课堂作业的具体方法。

一、新颖别致,激发兴趣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所以,布置《伯牙绝弦》的课堂作业时,我尽量添加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别致的作业元素,使课堂作业生动有趣、灵活多样。

《伯牙绝弦》塑造了两位鲜活的人物:一位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被人尊称为“琴仙”的伯牙,另一位表面上是深山里的樵夫,实则是一名隐姓埋名的音乐高人钟子期。他们心有灵犀,途中巧遇便心灵相通而成为知音。而后,钟子期去世,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引导学生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三道极富情趣的课堂作业:

(1)伯牙与钟子期为什么会成为知音?

(2)有人认为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是一种愚蠢的做法,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3)伯牙与钟子期,你更钦佩谁?请说说你的理由。

这三道作业,既简单又富有深意,引导学生对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更高层次的理解,又因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处于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启动多向思维,畅所欲言。所以,这三道课堂作业深受学生欢迎,也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二、因材施教,分层设计

受家庭教育、智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伯牙绝弦》的语文课堂作业时,我十分注重体现这种差异性。课堂作业分为必做作业、选做作业、提升作业三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困生必须完成必做作业,中等生可以尝试做选做作业,优秀生可以不做必做作业,可以尝试提升作业。如此因材施教,学困生、中等生、优秀生都能在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完成作业,迅速提高各自的语文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学困生必做作业:翻译、背诵《伯牙绝弦》全文。

(2)中等生选做作业:默写《伯牙绝弦》全文;说说伯牙与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原因。

(3)优秀生做提升作业:说说自己对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做法的看法;伯牙与钟子期相比,你认为哪个更具音乐才能?理由是什么?

事实证明,如此分层设计课堂作业,给了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前进的内驱动力得到了很好的启动。很多学生在选择作业的时候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困生羞于只做必做作业,中等生极力向做提升作业发展,优等生已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完成提升作业后自觉地做课外作业。

三、丰富多彩,多维训练

1.演一演,锻炼能力

文言文《伯牙绝弦》虽然不长,却完整地讲述了伯牙巧遇知音钟子期,两人心灵相通,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流传千古的故事。这样故事性极强的文本,教学后,我布置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汇报演出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能根据伯牙和钟子期的不同身份和性格等编写台词,能准确揣摩人物的心理、神态、语言和动作,表演到位。

2.写一写,画一画,展示才艺

此外,鉴于《伯牙绝弦》高度浓缩的语言,跳跃性极强的人物活动场面,几乎完全省略的人物心理描写等特质,教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地方进行再创作。这样的作业形式新颖独特,既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空间,又发展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还加深和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对有绘画才能的学生,我在鼓励他们感受《伯牙绝弦》语言文字的精美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和体验,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伯牙绝弦》,将课文的情境再现于绘画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获得审美体验。事实证明,这样的课堂作业设计不仅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伯牙与钟子期范文第4篇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这首七言诗出自宋代大诗人王安石之手,讲的是敬佩伯牙破琴谢知音的精神。的确,俞伯牙摔琴是为纪念知音钟子期,行为确实比一般人要高尚的多,但伯牙处事过于偏激,不懂得儒家的中庸之道,这时,这种行为就显得痴态多了。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这种默契,在当时确实是非常罕见的,非常珍贵的。但子期逝世后,伯牙却断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在当时被世人理解为高尚,但在我看来,这虽不是假借仁义去换得名声,但也是一种消极、极端的处世态度。因为如果钟子期泉下有知,也会感到内疚,并还会问伯牙:“琴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你为什么在我死后,把琴摔破?难道这就是思念我吗?你不该这样,你应该更加努力地练琴,这样,琴声在哪儿,哪儿就有子期了!”“子期不在对谁弹”,在我看来,是一种鲁莽,是一种无知。“酒逢知己千杯少”在我认为是错误的,知己难觅,与知己相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君子交,淡如水”,淡就是一种过程,与知己相交,也同样,不求结果轰烈,只求“淡’能长久回味,这样已足矣。

马克思与恩格斯是革命战友,也是难寻的知己。所以,都很珍惜对方。但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不但没有因此堕落,反而更加奋发图强,把马克思生前的文章收集起来,加以整编,这样,著名的《资本论》才得以问世。

像这样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所以,伯牙绝弦的处世态度是不对的,他认为知己已死,自己的炉火纯青的琴技也该放弃,这其实是懦夫的表现。他没有明白中庸之道,处事过于偏激,这也正是有些中华文明灿烂艺术遗落的根源所在。说到底,伯牙的行为是令人敬佩的,但更多的是无限的惋惜……

伯牙与钟子期范文第5篇

高山流水之:俞伯牙琴技过人,但却因琴术太高而无人比试,甚至连他弹的曲子也少有人听懂。高山流水(二)之:一个叫李晨阳的男孩,也就是我。乒乓球打得虽然不是冠军,但也胜人一筹,却很少有人能与我打“热”。不是因为乒乓球技术差别太大,就是老粘连在一起,一点点热度都没有。

高山流水之:俞伯牙正独自一人乏味地弹奏《高山流水》时,忽有一个人再听,他弹到高山时,那个人赞扬高山;他弹到流水时,那个人赞扬流水;俞伯牙惊喜万分。高山流水(二)之:我和爸爸正无聊地对打着乒乓球(我和爸爸打部热)时,忽见一个青年人和一些“乒乓菜鸟”对打,看着他那一个个标准的动作,左旋、右旋、扣杀……看得我几乎如痴如醉,真想与他PK一场啊!

高山流水之:俞伯牙打听到那个人叫钟子期,便邀请钟子期去喝酒,两人一见如故,一中午便成了百中无一的知音。俞伯牙大声道:“高山流水,知音难遇。”高山流水(二)之:那个青年人看我技术不错,便想与我PK一场。我高兴极了,用我的“三星拍”来与他打。哇!我们打得都很投入,左旋、下旋、直冲、旋扣……打得真是热火朝天。刚半个小时,我便已经大汗淋漓了。

伯牙与钟子期范文第6篇

中国人把“能理解自己的人”称为“知音”,用“知音”称呼的决不是普通的朋友。历史上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就是琴瑟觅知音的典范。

春秋时期,在民间有一个著名的音乐家,姓俞名伯牙,出生在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他是一个弹琴能手,也是一个出色的作曲家。伯牙年轻时,跟着一个叫成连的著名琴家学琴练作曲。伯牙很努力,三年后,他已经掌握了弹琴的各种技法,也能作曲。但是不知为什么,其作品总是平平淡淡,感动不了人。老师成连告诉他:“我的老师方子春,住在东海蓬莱岛上,我带你去向他请教吧!”

伯牙随老师日夜兼程,划船来到蓬莱岛。上岸后,成连将他安顿在依山临海的一间草屋住下,自己去找老师。

就在等待的日子里,他观赏了东海的日出时霞光万道的壮丽景色;目睹了海风呼啸、恶浪滔天的惊险场面;还经历了风平浪静、群鸟轻飞的美妙时刻……伯牙异常兴奋,乐思在心中涌动,不知不觉中,一首表现大海的乐曲酝酿形成了――这就是著名的琴曲《水仙操》。正当伯牙沉浸在这迷人的景色和美妙的音乐之中时,成连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伯牙身边,对他说:“妙啊!你已经找到了琴‘魂’。”从此以后,伯牙更加刻苦学习技艺,先后又创作了《霖雨之操》、《崩山之音》,以及《高山》、《流水》等曲,这些琴曲一直流传于至今。

钟子期虽然是一个山野樵夫,但他却十分喜欢音乐,尤其是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更是超过一般的人。他认为琴瑟乐曲描述的那种超凡脱俗、真情朴实或清高孤傲的人物形象最是动人。

俞伯牙出生在楚国,却在晋国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外交官。有一次,晋王派遣俞伯牙到楚国行使一件公务。途中船行至汉阳(今湖北武汉市),不料天气突然发生变化,小船无法行进,只得在汉阳龟山脚下的江口停泊下来。船停下后,俞伯牙觉得无聊,便在船上摆上古琴,点燃檀香,正当弹到时,突然琴弦断了,俞伯牙立即意识到附近有人在听琴。据传说,如果有懂得音乐、理解所弹琴曲内涵、明白演奏者心情的人听琴的话,琴弦就会绷断。

俞伯牙走出船舱,果然看见岸上站着一个樵夫。俞伯牙请他进入船舱,换上琴弦,重新弹琴给他听。俞伯牙先奏了一曲《高山》,乐曲刚刚结束,樵夫就站了起来说:“好啊!多么巍峨的泰山。”接着俞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乐音刚停,樵夫马上又说:“妙啊!多么浩荡的江河。”俞伯牙佩服不已,两人互通了姓名,知道这位樵夫叫钟子期,于是,两人成了好朋友。

俞伯牙和钟子期在汉阳龟山脚下,通过古琴曲《高山》、《流水》的交流,两人成了“知音”。临别时,他们还互相约定,次年再来相会。一年后,俞伯牙如约到此。当人们告诉他,钟子期在不久前已不幸病逝,俞伯牙得知后万分悲痛,不由得痛哭起来。他想,钟子期一死再也没人懂得他的音乐,没有“知音”了,抚琴、作曲又有什么意思呢!他随人们来到钟子期的坟前,摆上琴弹奏起来,琴声如诉如泣,悲伤凄凉。曲终人散,俞伯牙独自仰天大哭一场,接着扯断琴弦,举起古琴向坟前摔去,发誓从此不再弹琴。

中国民乐的经典琴曲《高山流水》的音乐故事,诉说的就是这个传说。真可谓:“虞弦南风,伯牙觅音;品商古韵,万千风雅。高山流水,余音淌淌;潇湘水云,平沙落雁。胜天籁,合天地;源源千年似江,领尽人物。”

“琴”是中国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拔弦乐器,现在我们一般称这种乐器为“古琴”。它是利用按弦时变更弦的振动频率,而在一根弦上奏出不同的音,这是古代乐器及演奏技法的一大飞跃。相传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

古人认为音律与天文历数是相合的,如用十二音律对应十二个月,同时与十二星次,十二地支也有关系。《左传》曰:“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所谓五声,即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上为五星,下应五行。同时音乐与方位、季节也有关,有天地气交,变化之妙。《礼记・乐礼》:“乐者,天地之和也。”历史上文人与琴有关的故事也不少,如流传至今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它是汉代末年著名文学家、琴曲家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所作;著名琴曲《凤求凰》相传是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所作,讲述的是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大型琴曲《广陵散》叙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聂政刺韩王”的故事;宋朝状元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监禁在大都。浙派古琴师汪元量常去探望,并作琴曲《拘幽十操》,文天祥倚声和之。

“琴”是个象形字。《说文・琴部》:“琴,禁(是声训)也。神农所作,象形。”本义为古琴,一种弦乐器。古文上像琴形,下为金声,篆文只像琴形。早期的琴上有五根弦,后来改为七根。琴的音乐宽广,音色会随着手法的改变而变化。我们俗说的琴棋书画四艺,以琴为首也是这个道理。

现代生活中,许多家庭置有钢琴。风水学上认为,家里钢琴忌安放于卧室,也不易安放于客厅的西北方(即乾卦)。“琴”字也往往被用于人名,如“张月琴”、“宋书琴”、“张雄琴”、“崔晓琴”等等。肖鼠者名字中有“琴”字的,本性善良、个性有棱角,且非常坚强,思想敏捷,口才颇佳,赚钱机会多,有部分人善用心机,外表斯文,有自己的业余爱好,他们遇虎年容易有变化。肖牛、肖猪的朋友名字中有“琴”的,他们主观意识强烈,有责任感,情感细腻,气质不俗,财运亨通。肖虎的朋友名字中有“琴”的,如叫“高玉琴”、“江一琴”和“居琴怀”的,他们做事果断,胆大心细,乐于助人,为人正直,部分人婚姻不理想,有重婚的暗象,即使夫妻同屋,也是聚少离多,容易争吵,尤其是41岁以后。

“琴”是高雅乐器,不能用字来表达,所以音乐家用琴声诉说的情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听懂,都能感受到的。名字中有“琴”字的人,天生有傲气,自信心比较明显。肖马、羊、兔的人,名字中有“琴”字的,如叫“虞晓琴”、“贾彦琴”和“林思琴”的,他们心存善良,有艺术气质,爱怀旧,处事细心。可婚姻、恋爱不顺,有部分人会重婚,总为事业、家庭而烦恼。肖鸡之人用之,他们头脑灵活,待人亲切,守法公正,有领导才能,可家境不宁,守财不易。肖龙之人用之,意志坚强,好高骛远,个性大方。肖蛇者忌用。肖狗的名字中有“琴”字的,为人正直,敢作敢为,有责任感,部分人今年会搬家。

伯牙与钟子期范文第7篇

课的开头我先指名读文,目的是为了正音和解决一些晦涩的词语。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我习惯于让他们开火车读文,每人读一句话,这样班级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读到课文。学生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朗读和听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能很快找出其他同学读文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点评。

接下来我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好的课堂必须是在学生充分了解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三年级开学我就设定了“六字预习”,即圈(圈出生字)、画(画出好词好句)、标(标段)、填(填写课后的词语购物车)、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质(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困惑)。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和强化,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达到训练要求。

接下来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俞伯牙为什么摔断了琴?找出相关的句子,写写自己的感受,随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读书感受。

小a:因为俞伯牙找到一个知音特别不容易,第一段写着呢。于是我顺着他的回答和同学们一起感受第一自然段的关键词句,俞伯牙“善于弹琴、经常弹琴”,却“从来没有听出他琴声中的心境”,他是孤寂的,所以当交到钟子期这个知音的时候,他分外珍惜。

小b:因为他们结识并结拜的回忆是难忘的,根据是在第二段的后半部分。全班同学阅读第二段。我让大家谈感受,举手的学生很少,于是我再给时间让学生自由读文,举手的学生多了起来,但是参与的还不够多,我又给时间让学生默读这一段,然后同桌讨论,接下来很多学生举手了。提问的时候,我重点关注平时不怎么举手的学生,无论回答对错我都会表扬他们,这样做提高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我给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的时间,学生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便参与到课堂中来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通过阅读感受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小c:俞伯牙摔琴时特别悲伤。于是我们读了俞伯牙到钟子期的墓碑前悼念钟子期的句子。有趣的是一学生又提出了质疑:俞伯牙的后半生还很长,还可能遇到朋友啊,为什么非要摔琴啊?有同学给出了他的答案:钟子期就是俞伯牙的心脏,心脏没了,俞伯牙就没有快乐了。此时我指导学生读出俞伯牙对钟子期怀念说的话,把感受送进去读出来。

以学定教就是顺势而导,顺势而教,顺势完成教学内容,是自然的、流畅的、能力锻炼的过程。总结本课,应该有以下几个条件:

1.宽松的课堂环境,学生充分放松,为学而思考;

2.教师要心中有本课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3.设计的课堂贯穿问题要准;

4.启发式教学,不是包办代替;

伯牙与钟子期范文第8篇

第一单元

1课《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

),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

),表示我满心的(

)。在天底下,(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上了小丘,(

)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

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

)里,连(

)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

)。

3课古诗三首

(1)《宿建德江》作者是(

)代的(

)。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是(

)代的(

)。黑云翻墨未遮山,(

)。卷地风来忽吹散,(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

)代的(

)。

)别枝惊鹊,(

)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

第二单元

5课《七律》

作者是(

)。

不怕远征难,(

)。

五岭(

)腾细浪,乌蒙(

)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

),三军过后尽开颜。

日积月累

鞠躬尽瘁,

。[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

。[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

,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

。[宋]陆游

第三单元

春日

[宋]朱熹

第四单元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第六单元

17课古诗三首

(1)《浪淘沙》作者是(

)代的(

)。

九曲黄河万里沙,(

)。

如今直上银河去,(

)。

(2)《江南春

》作者是(

)代的(

)。

千里(

)绿映红,水村(

)酒旗风。

南朝(

),多少(

)。

(3)《书湖阴先生壁》作者是(

)代的(

)。

)长扫静(

),花木(

)手自栽。

一水护田(

),两山(

)送青来。

第七单元

21课文言文二则

(1)《伯牙绝弦》,本文选自《

》。

伯牙善(

),钟子期善(

)。伯牙(

),(

),钟子期曰:“善哉,(

)若泰山!”(

),钟子期曰:“善哉,(

)若江河!”伯牙(

),钟子期(

)。子期死,伯牙谓世(

),乃(

),终身()。

(3)《书戴嵩画牛》作者是(

)代的(

)。

)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常以自随。一日(

)书画,有一(

)见之,(

)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

)入(

)间,今乃(

)而斗,(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

),(

)。”不可改也。

22课《月光曲》

即《

》或《

皮鞋匠(

)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