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诗赵翼

论诗赵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论诗赵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诗赵翼范文第1篇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2、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李白《江上吟》

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6、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7、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黄遵宪《杂感》

8、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0、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李绅《答章孝标》

11、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2、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

1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4、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赵翼《论诗五绝》

17、不求好句,只求好意。——欧阳修《吊僧诗》

18、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贾岛《戏赠友人》

19、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陈亮《三都乐》

20、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21、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2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23、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题临安邸》

24、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25、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26、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李白《上李邕》

27、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杜甫《夏夜叹》

2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9、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3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1、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3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3、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杜牧《读韩杜集》

3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35、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刘琨《重赠卢谌》

36、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37、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38、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3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40、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41、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42、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43、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4、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

4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4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

4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49、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50、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5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52、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53、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54、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5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5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57、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行》

58、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黎志远《汉阳舟次》

59、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60、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61、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王若虚《论诗诗》

6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6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论诗赵翼范文第2篇

文/水 淼

这句谚语与“青菜豆腐保平安”、“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等肯定了蔬菜的价值。人们又常说,不可一日无菜,道理是蔬菜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蔬菜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蔬菜有助于降低身患癌症的风险。

蔬菜供给了人类机体所需要的养料,有益人体健康。“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几天不吃蔬菜,身体便觉不适。当人体出现酸碱失调,需要碱性食物的时候,便出现想吃蔬菜的反应。

蔬菜品种繁多,颜色各异,营养价值也各不相同。营养学家分析了各种蔬菜的营养成分后发现,蔬菜中蛋白质含量仅2%左右,脂肪含量则更少,除粮、茎类蔬菜成分以淀粉为主外,一般蔬菜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并不多。

因此,蔬菜提供热能很少,却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一定量的无机盐以及丰富的食物纤维。一切新鲜蔬菜中都含有维生素C,尤其是绿叶蔬菜中含量更高。每天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增强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橙红色的蔬菜如番茄、胡萝卜、南瓜等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可以增强抗病能力,防止出现夜盲症。胡萝卜含有极丰富的胡萝卜素,是极好的防癌食品。

蔬菜的颜色与营养价值的高低有一定关系。一般的规律是,颜色越深,所含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越多,营养价值越高。

蔬菜中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含钙多的有油菜、香菜、扁豆、小萝卜、芹菜等;含磷多的有蚕豆、香椿、马铃薯、芋头、葱头等;含铁多的有芹菜、香菜、青椒、姜等。蔬菜中的矿物质和人体骨骼、牙齿、神经的健全发育有关,而且由于蔬菜含有较多的钙、镁、钠、钾等成分,呈碱性,可以中和蛋白质、脂肪产生的酸性,调节人体酸碱的平衡。

中华名人一壶酒――杜甫《饮中八仙歌》

杜甫的诗才非凡,人们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李杜诗篇万口传”(赵翼《论诗》)。但杜甫的嗜酒也不亚于李白。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曾以“杜甫嗜酒终身”为题,叙述过杜甫与酒的关系。他统计,杜甫诗文1400多首,说到饮酒的共有300首;李白诗文1050首,说到饮酒的有170首。

论诗赵翼范文第3篇

题型一:思想情感的比较鉴赏类

【中考真题】(2012杭州中考卷)

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

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

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题目: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解题指津】解答时,要想准确把握诗词曲表达的情感,可以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人物行为、环境意境、作者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显露感情的关键词句等方面综合分析推断。例如理解《送人之松江》表达的情感必须结合所写环境及人物行为。理解《别董大》表达的情感得抓住人物有怎样的行为。

【答题构建】答案组成要注意:1.这首诗词通过写……形象或景物;2.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3.结合比较双方分点答题。

【参考答案】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慰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

题型二:表现手法的比较鉴赏类

【中考真题】(2012扬州中考卷)

【甲】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数百年。

【乙】

戏为六绝句

杜甫

王杨卢骆①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②未休。

尔曹③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讥笑。 ③尔曹:你们。

题目: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的理解。做这道题目时要找到诗歌中对比的双方,分析出双方对比所突出的内容,显然要联系诗的后两句,乃至全诗。例如甲诗前两句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就说出古今之人对“李杜诗篇”的认识,突出了诗歌创作要创新,才能引领。同样的道理可理解乙诗的“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万古流传。

【答题构建】答案组成要注意:1.点明手法;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阐述;3.视题目实际情况分析效果(如,采用表达效果+情感效果的形式)。4.比较双方分点答题。

【参考答案】甲诗:古今对比,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的观点。

乙诗: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题型三:景象与心境比较鉴赏类

【中考真题】(2012盐城中考卷)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①无风镜②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潭面:指湖面。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题目一: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同: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以及写作特色的理解。答题时要根据诗歌所描写的情景以及有关提示“洞庭湖的景象”来思考。关于诗歌分析的“角度”,有景物特点、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一点来写。

【答题构建】答案组成要注意:1.明确选取的角度;2.扣住“洞庭湖的景象”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3.结合比较双方分点答题。

【参考答案】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奇丽。异: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②从语言风格上看,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③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或:杜诗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可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写明两诗的区别,意思对即可)

题目二: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诗人物心境的理解,要根据诗歌语言、所描写的情景来思考。《登岳阳楼》中的诗人心境,结合“老病”、“涕泗流”可知。《望洞庭》则写景优美,给人赏心悦目之感,故而表达的感情也应该是喜悦、赞美的。

论诗赵翼范文第4篇

(八)

文学作品阅读:

1、浮躁猝不及防谛听静谧

2、从冬天开始孕育,来得缓慢。标志::小草发芽、杨柳吐絮、春燕南飞、春江水暖等。

3、(1)秋天有钴蓝的天空。(2)有人画的。(3)有温情的声音。(4)还可以剥蟹煮酒。

4、“抿”字活画了舍不得大口喝,只是品尝地呷一小口的情状。“吐”字写出了喝进茶之后呼出一口

气的无比惬意之感。“染”更写出了与自己的呼吸都揉和在一起的温馨。这几个词称赞喝茶时的忘我情态。

5、总结上文,以生动地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伟大母亲般的胸怀,赞美了秋天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九)

一(略)

二、1、A2、C

3、白色是天真,纯洁无暇;蓝色是宁静,深沉幽雅(或者:黑色是沉重,冷漠无声;

紫色是神秘,深邃悠远)

四、默写: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知识卡片:1.琅琅上口口声声2.琅琅上口或朗朗上口3.琅琅上口4.琅琅上口或朗朗上口

(十一)

一、略

二、1.C2.欧阳修、关汉卿、王羲之、杜甫、张仲景、关羽、陆羽、吴道子

3.①家父②小女或犬子③令郎4.B

5.头上是蔚蓝的天空

6.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里晶莹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十二)

一、25.另一个丢包人的无端猜忌、怀疑与丢包的女士形成对比(说对丢包的女士起“衬托”、“反衬”或“烘托”作用亦可)(1分),突出了丢包的女士的真诚待人和尊重他人的鲜明个性(1分)。

26.拾提包——(还空包)——(送票据)

27.例句:“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

简析:天色逐渐变晚,而丢失的提包毫无着落,烘托了丢包的女士焦急的心情。(分析突出了景物特色和人物心理特征1分。

29.【示例】只有真诚和善意才能消除隔阂。【示例】对每一个卑微的善举都应该心怀感恩。【示例】善意终归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默写: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知识卡片:请给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多音字注音。(注意:题目中忘了加点,烦请对照此处加点)

患上口角炎后会出现嘴角周围发红、发痒,接着出现糜烂裂口、嘴角干疼等情况。(jiǎo)

从口角到握手,米卢和希丁克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jué)

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将集中供养。(gōng)

城主担心佛到城里后,所有的人都阪依了佛,自己就无法受尊重了。于是下令:“若有人敢供养佛陀的话,就要课五百钱税金。”(gòng)

陷人我军包围的敌人累累如丧家之犬,早已无心应战。(léi)

望着漫山遍野的累累硕果,果农们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léi)

频繁受到伤病的困扰,杨晨谢晖成为难兄难弟。(nàn)

他希望能得到他那在赌场里鬼混的难兄难弟的帮助。(nán)

(十三)

一、略

二、选择题

1.C2.(1)覆—履(2)卸—御(3)永—勇(4)急—及

3.C4.A5.B

(十四)

一、默写: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二、阅读题

1.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2.(1)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事物。(2)心神不定。

3.(1)外貌描写。(2)心理描写。

4.过渡,或:承上启下。

5.乞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意思对即可)。

6.在神圣的母爱面前,老猎人良心受到谴责,他内疚、悔恨、决心不再杀害无辜的生灵。

7.略(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知识卡片:(1)③、(2)①、(3)④、(4)⑤、(5)②

(十五)

一、略

二、1、D2、B3、D

4.⑴用途:这是供你洗浴后穿的衣服。⑵要求:这件衣服你不能带走。⑶建议:你若想要这种衣服得自己去买。⑷地点:二楼购物中心有卖。⑸价格:每件价格为2800日元。

(十六)

1.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形状、颜色、大小

评分:共5个要点,答对两个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全对得3分。

2.①不任人摆布②不禁锢自己③不固守现状

评分: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3.第④段描写秋后山野的灰褐、天空的铅灰、紫燕和鸿雁的归去、松柏的褪色、檀竹的落魄等,反衬出野的勇敢和进取;第⑤段描写庭院、公园、花盆里被人驯化、供人玩赏的名菊,反衬出野桀骜不驯的野性美。

4.答案示例:句子: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举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纛,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论诗赵翼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漫游” 文学创作 关系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1 何谓“漫游”

“漫”字含义很丰富,在这里指“随意”的意思。

《汉语大词典》:“漫”字第15条义项:随意;胡乱。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逰”和“游”本是两个词,两者的本意是不同的。

“逰”字:《诗·唐风·有杕之杜》:“彼君子兮,噬肯来游。”毛传:“游,观也。”①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逰,逰必有方。”②

可知“逰”字最初的含义为游览、云游。

“游”字:《诗·邶风·谷风》:“就其浅兮,泳之游之。”③

《诗·秦风·蒹葭》:“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毛传:“顺流而涉曰‘遡游’。”④

可知“游”字最初的含义是指在水中游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万石湾)渊深不测,实为灵异。先后漫游者,多罹其毙。”⑤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词的最早含义当是指在水里游泳,和今天的“漫游”有所区别。后来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渐渐的“逰”和“游”两个字通用了,意思也逐渐演化成我们今天所说的漫游。

“漫游”:《辞源》作随意遨游。《汉语大词典》作随意游玩。

本文所使用的“漫游”一词,不能是指泛化的随意游玩,还要着重与“旅游”概念区别开来。现代学者给“旅游”下了这样的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出于审美、游览、商务等非就业的目的而在异地旅行和逗留所引起的一切社会经济文化现象的总合。⑥这个概念当中所包含的“非定居者”、“非就业目的”、“异地旅行”这几个特征都是我们所说的“漫游”也同时具有的,但是现代旅游还包括商业旅游、公务旅游等等,本文的“漫游”把这种形式的旅游排除在外。

这里的“漫游”是指古代文人进行的随意的游历山川、探寻古迹、观览名胜的的旅游活动。可以把“漫游”看作为旅游的一类,但两者不是完全等同的。

漫游的重要特征在于随意性,如上所论,漫游指随意游玩。随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时间上的,一为空间上的。一般来讲,漫游的时间也比较长,比如王勃在蜀地所漫游的时间长达两年以上,李白杜甫等漫游的时间也都是以年计算的。这也是漫游和旅游的重要区别。再者,在空间上,漫游活动的地域十分广泛,古人漫游活动的地域遍及海内,无论是西北的边关广漠,还是江南的灵山秀水,都有所涉及。

古代文人在漫游过程中的副产品——文章和诗歌,必然与漫游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2 “漫游”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览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⑦《王子安集注》卷十五:“野旷川明,风景挟江山之助。”欧阳修《和圣俞聚蚊》诗云:“江南美山水,水木正秋明。自古佳丽地,能助诗人情。”

刘勰的“江山之助”论,应该算作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说的是造化自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作家创作情感和创作冲动的激发。他所举的例证,便是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一说法,也得到后代文学家和文论家的赞同。历数古典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二谢、李杜、王孟,韩柳等等,无不是走遍天下,遍游四海,见闻广博的大学者。

文学作品中“江山之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自然美的新奇性:

山川的新奇性也就是异域事物的特殊性,清代赵翼《论诗》诗:“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这里强调的是天工造化的新奇性,审美对象的新鲜度。长期生活在一种环境之下,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之中,便会对主体造成巨大的冲击力,作者的审美感觉就会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例如沈佺期《过蜀龙门》:“伏湍喣潜石,瀑水生轮风。流水无昼夜,喷薄龙门中。”作者看到龙门水石激荡,汹涌喷薄,作为长期在朝中为官的学士,他恐怕从来都没有见过此等雄壮的情景。这种视觉冲击力所带来的新鲜感立刻就起了作用,诗人把他的赞叹与惊奇诉诸笔端,写成诗歌,传与后世。杨炯《广溪峡》一诗写到:“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堰高百尺、瀑布千寻、惊涛拍岸、漩涡急转,使人读了以后感觉三峡奇险,历历在目,如临其境。作者的审美感受也来源于自然造化的新奇独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开篇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几句便形容内地人到了边塞,便感到景致也与中原差异的巨大,这种感受作家的加工,再经过审美的传达,就形成了“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的千古名句。

(2)自然美的丰富性:

在我们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有自己丰富的山水美景和人文传统。从大的方面来讲,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两大发源地。两个地域从地理地貌、民风民俗、语言等等各个方面都很不相同,甚至说生活在这两个区域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区别。当然,这种区别对文学创作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试看《楚辞》所使用的语言和叙述方式、思维方式就可以知道,楚地文学创作和中原地区风格差异很大。从小的区域看,越中、江南、岭南、皖南、巴蜀、西北边塞、大漠等等,各地都拥有卓有特色的自然风景,所产生的文明成果更是丰富多彩。

例如江南和巴蜀同以山水著称于世,但不同的是巴蜀多山,江南多水;巴蜀以山水的奇险名世,而江南则以山水的灵秀著称。李白《陪族树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五“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江上望皖山》写到:“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而在他的《蜀道难》中描绘的蜀地山水风情:“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暴流争喧豗”。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江南皖南的清灵俊秀和蜀地山水奇险雄浑之区别。

(3)主体情感的深挚性:

文学创作中反映了出游者的见闻和思想情绪。《诗经》反映先秦人民真实的生活和真情实感,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不适意的事情,可以通过出游来使自己的忧愁郁闷发泄出来。这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方式,今天社会的人们在现实中失意时也会选择出游。很显然这出游并没有功利性的目的,仅仅就是去接近自然,感受造化所赋予人类的无穷无尽的山水美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获得一种超越现实的解放感。有了这些见闻和感受,作家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它诉诸笔端,形成了情感充沛,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

论诗赵翼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写作 文学语言 文采 同义替换

当我们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被一个微小事物或奇妙瞬间触动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如泉水涌动,再寻找一个最佳的表达方式去抒发我们的所悟所感。思想在期待着文字的升华,文学在呼唤着词语的表演。写作的本质就是用语言表现思维,所以,从语言表达角度说,写作应该让文字舞蹈。

一般来说,日常语言生活化,种类繁多,富于变化,来源于民众,是民众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创造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语言;文学语言艺术化,优美蕴藉,内涵丰富,富有暗示性联想性,是对日常语言加以升华,并给人无限审美享受的语言。那么初学写作的人应该用哪种风格的语言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呢?

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争论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月亮照着房屋”,在写作中是“月照房宇”好还是“桂华流瓦”好?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王国维先生推崇境界,追求一语天然,所以主张用通俗晓畅的“月照房宇”。而周汝昌先生在《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中则认为“紧跟一句‘桂华流瓦’,正写初圆之月,下照人间楼屋。一个‘流’字,暗从《汉书》‘月穆穆以金波’与谢庄赋‘素月流天’脱化而来,平添一层美妙。‘桂华’二字,引出天上仙娥居处,伏下人间倩女妆梳,总为今宵此境设色勾染”。他分析出“桂华流瓦”的许多妙处:富有联想和想象性,脱化经典,使月光带上流水般动态的美感等。

这一争论我们很难深究谁对谁错,但是将这两短句翻译成白话文,却可以看出个中区别。“月亮照在房子上”和“桂宫的光华缓缓流动在屋瓦上”,前者富有平淡静寂之美,后者富有绚烂灵动之美。苏轼在《与侄书》中说: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取旧日应举时之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

有一些语言大师擅长使用平淡的语言,取得了极高的文学成就,但正如梁实秋所说:“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这种境界,初学写作者几人能够?因此初学写作者更应该多些后者“桂华流瓦”式的绚丽语言,及至风格成熟,人生阅历以及情感丰富,才能拥有娴熟运用平淡中饱含深情的语言的能力。

初学写作者恰恰习惯使用口语化日常语言写作,这易带来几个弊端:语言空洞直白,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只是单纯阐述自己的思想,却不会显示自己的文学素养,文章缺少文化底蕴;在使用近似的材料时语言也是雷同的,不会加以变通,用新的方式去表达。这是学生在作文中使用口语化的语言带来的三个基本问题。这样口语化的日常语言进行写作,缺少审美意蕴,还无法上升到文学的层次。

写作时锤炼语言,是不断地寻觅准确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过程;追求文采实际上就是用优美的文学语言不断替换直白空洞语言的过程。因此,在不影响思想情感表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同义的文学语言去替换掉日常语言,采用同义替换的办法,增强自己语言的审美意蕴。

一.用形象语言替换直白语言

“那个女人很厉害,满脸堆笑,可是实际上内心很厉害”,面对这样的一个人,我们应该用什么文学语言去描述?“口蜜腹剑、表里不一、毒如蛇蝎”?这些都缺少点美感。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写王熙凤,用“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我们感觉如在目前。当我们说“漂亮”时,头脑中是模糊的概念,无法引起对具体的事物的想象,即使出现也是不确定的事物;当我们说“粉面丹唇”时,脑海中可以产生一个画面,此为形象性。一个记不住,一个记得住;一个有想象,一个无想象。这正是抽象空洞的概念和生动形象描写的区别。

王朔在描述“跳崖自杀”时用“感受自由落体的滋味,默默地躺在深山,血沃中华”,引起我们脑中的画面,这个画面并不血腥,甚至带着一种悲壮的美感,我们感觉到形象。鲁迅写孔乙己拿钱的动作用“排、摸”等动词,去替换掉对孔乙己境遇的抽象描述;施耐庵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不同感官的感觉,这些都是文学作品中形象语言替换空洞语言的经典。

知道这个道理,在写作文时想表现“父母的爱包围着我们”时,就会思考用“父母的爱化作鲜红的血液在我们体内汩汩流淌”。

袁枚说:“一切诗文总须立纸上,人活则立,死则卧,用笔亦然。”写作文要形象,要让语言“活”在读者的脑海里。

二.用才学之笔替换平常表达

钱钟书先生作为语言大师,独特之处在于钱氏比喻,既显轻松幽默,又示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带着鲜明的自炫特色。他写唐晓芙小姐时用了一个比喻:“她的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正如政治家讲的空话,大而无当。”其妙处在于用抽象的事物比喻形象的事物,并顺手一击,让那些政治家“躺着也中枪”,讽刺意味强烈。作者的幽默、渊博、深刻、辛辣尽在其中,显示了作者的才学。

将才学融入自己的文章,显文化底蕴是文学家的常见创作方法。如王勃写《滕王阁序》引用大量典故,显示才学,表达情感;李商隐写《锦瑟》,采用“獭祭鱼”的方法抒发隐晦的内心;辛弃疾在自己的词作中引古人以抒心志;朱自清写《荷塘月色》引《采莲赋》增强文化意蕴。这些都是以才学为诗为文的典范。

知道这个道理,在描述哪怕是粉笔这样的事物时,也可以引入自己所知道的有关的人、事、名言,而不单纯直指其名,让它化为“爱因斯坦传播伟大思想的魔杖,钱钟书为祖国呕心沥血培养的栋梁”,以显示自己才学,丰富文章文化底蕴。笔下五千字,胸中四库书,学生写作文要炫耀自己的才学。

三.用陌生表达替换陈旧表达

方文山为周杰伦创作的《青花瓷》一词,深受青少年喜爱。“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你像那传世的青花,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这样的歌词富有古典的韵味,有着江南水乡独特的气质和意境。

可是某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题却认为这首词有病句,要求考生修改。但是真的改为“天阴了要下雨,而我在等你。黄昏又来这里,结局挺磨叽。傻等那么长时间,就剩你自己,还在笑嘻嘻”会怎么样呢?美感尽失!这首词让人觉得美,正因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与日常表达方式不同,给人新奇甚至陌生的感觉。其陌生化的表达方式拓展了开阔审美意蕴空间。

文学当中有很多句例子运用了陌生化的表达方式。舒放在诗歌《而那些》中“而我想起曾经的诗句,再生长一次,我们就会被阳光砸中”,阳光本无质量,却用“砸中”一词,给人新颖的感觉。冰心写“雨后的青山,如泪水洗过的良心”,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语病盛开的童年,我们,最爱说”,让人觉得童年的语病如此地可爱。

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言就如同流通中的钞票,时间长了就又脏又旧。所以韩愈主张“惟陈言之务去”,文学中呼唤独特新颖陌生的表达方式。

知晓这三种文学创作中同义替换的方式,我们就能够理解《北京大学学生会致日本国首相的公开信》和《母亲,我叫》这首诗为什么一个深有同感,而另一个却更加震撼。披上文学语言的外衣,我们的灵魂将更加温暖。

《赵翼论诗》中说:“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我说:

横空才气倚文传,

漠漠灵心语必鲜。

同义更迭神采出,

何须贾岛泪三年?

论诗赵翼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创新;中考文言文;学习方法

1.背诵名句名段名篇

文言文背诵在升学考试中是以默写的形式来考查的,评分要求很严格,整句中错一字就不得分,因此在平时学习中,除了准确的背诵之外,还要在准确无误的默写上多下工夫,在动口的同时也要重视动手,避免因写错字而失分。

在初中阶段学过的文言诗文中,有些文章可称为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曹刿论战》、《出师表》等,对这类佳作必须将全文熟记于胸。也有些诗文,流传于世主要是因为其中某些句子或段落特别出彩,学习这类诗文,就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名句名段的积累上。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赵翼《论诗》中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2.积累实词熟悉句式

《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的实词积累在150个左右;能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结合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意思。

如2004年中考卷第5-8题,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亲贤臣,远小人;其两膝相比者;半山居雾若带然;尔辈不能究物理。第13题,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等。初三学生要想具有“借助注解与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和理解其内容的能力”,关键是要积累一定数量文言字词及常见句式的知识,所以学习文言文应该重视对字词句的基本含义的了解和积累。所谓基本含义这里有两重意思,从字词的角度说,任何一个字词都有它的本义与引申义,文言文学习应重视常见实词的本义及主要引申义的认读,如2004年中考第5题中的“远”、“比”、“究”,它们的释义分别为“疏远”、“靠近”、“研究”,是这三个常用实词的本义或主要引申义,积累这一类知识,有助于提高我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彰现之处,也是文言文学习的目标之一。

在文言字词的认读中,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比如,文言课文中有些词语的意义,由于时代的发展,在现代汉语中发生了变化,认读时要注意这些词的古今词义差别,决不能用今义去释古义。古汉语中,还有一种我们称之为“通假字”的现象,即古人用此字来代彼字,通假字的读音和词义,一般都同于假借的字,如“卧右膝,诎右臂支船”中的“诎”同“屈”,解释为“弯曲”,学习文言文时,也要重视这类通假现象的认读。 在句的认读方面,除了要通过多读熟悉文言常见句式,如表判断的“……者……也”;表疑问的“何……有”,还应重视词性活用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词性活用是较为普遍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关键词词性的改变,句义也就跟着变化,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能根据这个词原来的词性去理解了,如《黄生借书说》中“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的“汗牛”就不能解释为“出汗的牛”,应解释为“使牛出汗”。平时学习中要对这种词性活用的现象勤加总结。

从句的角度说,把握基本含义的意思是理解句子表达的主要内容,初三学生认读文言语句,不必拘泥于语法句式等知识,也不必拘泥于字字落实,能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能用现代汉语阐述句子的基本内容即可。

落实《课程标准》关于初三学生“能独立阅读课外浅易的文言诗文。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积累,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读懂文言诗文的内容”的要求。但是在命题中会坚持两个原则:选文浅显易懂和注重课内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今年文言课外选文《北人食菱》浅显易懂,所有试题解题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都能在课文中找到依据,也就是说,课外文言的考点仍是课内知识以及建立在课内学习基础上的文言阅读能力:第12题⑴“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⑵“下列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命题者分别列出4个课文选项供选择,⑴A.衣食所安B.谨食之,时而献焉C,设酒杀鸡作食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⑵A.今日存,明日去B.去死肌,杀三虫C.乃记之而去D.俸去书来。第13题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句式“夫……也”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过(句中的“坐”课内文言中没有学过,命题者特意提供了注释“坐:因为”)。

3.把握作者思想情感

我们学习文言诗文要重在理解诗文内容和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初中阶段学习的文言诗文,有的描绘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美景色,有的揭示了社会人生的丰富哲理,有的表现了一代伟人的英雄气概,有的寄寓了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阅读这些诗文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原来的中考语文,文言文与现代文都是互不相干的,自2002年试卷有意将两者打通,在特征”的考查后;越来越多的现代文阅读分析的测试方式被糅进了文言文试题中。今年第14题“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既是对文言阅读能力的考查,也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试题在适度限制下有一定的开放性,为学生创造宽泛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河床上流淌,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独立见解。

论诗赵翼范文第8篇

新《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考点有:古诗词中优美句子的默写运用,文言中优美的句子、重点句子,与课文有关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写和运用,通常是格言、警句、俗语、哲理语、中心句等。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题型有:

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

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

3.开放型。只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不唯一。

4.运用型。根据情景内容填写古诗文名句,既考查记诵积累,又考查对于学过的古诗文的灵活运用。

复习时,要重视积累,强化课内篇目特别是古诗文名句的记诵,重视课外制作卡片等。平时对要求默写的字、词、句正确规范地书写,抓住蕴意深刻,富含哲理,警策励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对其归类集合,强化记忆。

【能力训练】

一、识记型默写

(一)请你根据上下句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2. 问渠那得清如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知汝远来应有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5. 山河破碎风飘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惶恐滩头说惶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

12. 相见时难别亦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光云影共徘徊。

14. 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二)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光向日金鳞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6. 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河表里潼关路。

10.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牧人驱犊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好峰随处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因思杜陵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型默写

(一)理解诗文手法,进行正确默写。

1. 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 《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十年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以比喻写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孤寂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比较默写

1. 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在《别董大》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从这句中脱胎而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诗圣杜甫“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的两句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请写出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哲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天净沙・秋思》中与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红楼梦》中有句诗: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中与之文意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12.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根据诗文内容默写

1. 《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归园田居》中画龙点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前路艰难,归期无期的处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观书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以新代旧”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和生死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之“大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雁门太守行》中表明战士以死报效君主的坚定决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李白的《行路难》中表现作者执着的抱负与坚定信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中伤花惜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运用型默写

1. 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像《〈论语〉十则》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2. 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由此,我们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诗经・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教师节到了,你送给老师的最好的对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李商隐《无题》句)

5. “扑朔迷离”常用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这个成语的源头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来题景,它是由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化而来。

7.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8.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完莫泊桑的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使人想起《陋室铭》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这么多大腕级作家朋友的福楼拜,真是让人羡慕啊!

四、开放型默写(除5外,都需注明作者和标题)

1.请写出二句古代诗词中写“山”的诗句(必须带山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的诗人很喜欢写柳,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再写出两句写柳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在诗人笔下多姿多彩,请再写出不同的三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古诗词中有关亲情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两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试写出两句,供大家欣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诗的世界也姹紫嫣红。请写出三个涉及颜色描写的古诗句(要求:出处应各不相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9.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雪”有关的完整的诗句。再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古诗词中有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的句子,请写出一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