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辛弃疾的诗

辛弃疾的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辛弃疾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辛弃疾的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拓展阅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上,古诗词内容并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做古诗词拓展阅读,进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小学古诗词的拓展阅读需多种方式并用,但必须以教材为基础,有两种较为实用的方法:第一,以教材中某一首诗为蓝本,找一些同其风格相似,或者内容相似的诗词做延伸阅读;第二,以教材某一首诗的作者为出发点,拓展阅读同一名作者的不同诗歌。

一、以诗歌类型为分类的拓展阅读

中国诗词自《诗经》开始,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不同类型的诗词,送别诗、边塞诗、闺怨诗、田园山水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刺诗、记行诗、咏史诗、咏怀诗,不同类型的诗词在中国诗坛上各领数百年,每一首都有一些风格相近的诗词,把这些归纳到一起,便于统一记忆。例如,四年级上苏轼的一首《题西林壁》有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由此推荐学生阅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其中有一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与《题西林壁》的那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根据诗词作者做延伸阅读

辛弃疾的诗范文第2篇

阅古知今 陶渊明的“粉丝”为什么如此众多,而且不乏大腕级、重量级人物?归根结底,就是陶令的人格魅力、文学才华。我们当代中学生也在追星,也是某些“星”的粉丝,追星、做粉丝无可厚非,但追什么样的“星”,做什么“星”的粉丝,还是值得商榷的。陶渊明的“粉丝”们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正确的答案。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粉丝”众多,但深究一下,李白还是陶渊明的“粉丝”呢!

很明显,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脉相承的。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字里行间洋溢着粉丝对偶像的仰慕之情。

说起来,陶渊明的粉丝还真不少,除李白外,还有很多“重量级”、“大腕级”的人物。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推崇,几乎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他编的《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专集。此外,他还写了《陶渊明传》,创作了摹写陶渊明精神气质的诗歌作品,他所编辑的《文选》收录了陶渊明的诗歌作品8首。萧统做粉丝做到如此敬业的地步,早已超越了一般的“追星”行为而有了别样的意义。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明也非常崇拜,他在诗中说:“赏读《高士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意思是说:虽然星空灿烂,但你是我的唯一。诗歌创作方面,孟浩然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上,对陶渊明诗作多有传承。

杜甫也是陶渊明的粉丝。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把陶渊明引为隔世的知己,他咏诗道:“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杜甫不但认同陶渊明的儒家政治精神、独立自由人格,而且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吸纳、发挥陶渊明的思想和诗艺。由表及里也是其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做这样有品位的粉丝,方不辱没自己所崇拜的偶像。

白居易也把陶渊明作为自己的偶像。江州离陶渊明的故乡浔阳很近,白居易任江州司马的时候,曾去拜访陶渊明的故居,写下了《访陶公旧宅》一诗,用“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颂陶渊明高尚的人格。白居易自称是“异世陶元亮”,也就是另一个时空的陶渊明,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和生活情趣,被他引入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中。

“唐宋家”中,至少有两个是陶渊明的粉丝:欧阳修和苏轼。欧阳修盛赞《归去来兮辞》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他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苏轼呢,不但自己喜欢陶渊明,还拉上儿子一起“追星”,读陶诗、和陶诗曾是他们父子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苏轼晚年在《与苏辙书》中说自己“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又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也把陶渊明引为知己。他留下词作六百多首,其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渊明诗文的就有60首,也就是说,他差不多每10首词中就有1首与陶渊明有关。从这个角度来说,辛弃疾堪称陶渊明的“超级粉丝”。

辛弃疾的诗范文第3篇

水灵灵的江南,水灵灵的美人,水淋淋的爱情,水淋淋的思念,荡漾在江南烟雨的诗情画意中,成为文人们千古传唱的情结。比如,在辛弃疾的《满江红・暮春》一词中,就成为“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红粉暗随流水去”――江南的一番斜风细雨后,红花都随流水去了,剩下的是一片狼藉。这种惨败,仿佛让人感受到有一股猛烈狂暴的力量,正像把词人美好的江南情怀揉碎了一样。那么,到底是谁把辛弃疾这么美好的情怀揉碎的呢?原来是――见不到自己的“意中人”江南美人,让居住在北方的词人惆怅,继而心碎。

而活在江南的美人自己呢?水灵灵、水淋淋,惆怅和心碎也自少不了说,当然这种惆怅和心碎不是辛弃疾之流的北方文人的难耐的思念,而是生在江南住在江南的美人自己,总是不由得泛起像千古美人都担忧的“美人迟暮”一样的情结。

南宋词人汪莘在《杏花天》“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怅恨、江南日暮。白苹洲畔花无数,还忆潇湘风度。幸自是、断肠无处,怎强作、莺声燕语?东风占断秦筝柱,也逐落花归去”这首词中,以家住江南的美人迟暮落笔,替江南美人抒情,却写得极其惆怅婉转。“日暮”,在古典诗词中往往带有很典型的象征意义。屈原《离骚》云:“日忽忽其将暮。”东汉王逸注《离骚》中已指出:“日忽忽其将暮”云“日又忽去,时将欲暮,年岁且尽,言已衰老也。”江南美人惆怅日暮,当含有“恐美人之迟暮”的心态与感慨了。《离骚》里不也还有这样一句诗么――“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白苹洲”,即长着苹花的沙洲。见到那洲畔开遍了素洁的苹花,便忆起晚风吹过潇湘水面时缥缈的景色。这是一个美得多么素雅的风景呀!可惜的是,害怕迟暮的美人,所看见的却是没有燕语莺声的断肠风景。所以,当东风吹送着落花而去的时候,美人也无心去弹弄秦筝,也便随着飞花缓缓地落寞地归去了。

这个落寞惆怅的暮色归景,活脱脱如同戴望舒《雨巷》中所描绘的惆怅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辛弃疾的诗范文第4篇

一、 读准诗词,在理解中感受语言之美

古代的词大多能合乐歌唱,词有定调,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课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把字音、节奏读准。如“剥”这个词,当它表示把东西的皮去掉的时候要念“bāo”,词中“剥莲蓬”表示把莲蓬的皮去掉,所以应该念“bāo”。“莲蓬”一词平时念“lián peng”,但在这首词里该怎么读呢?诗词讲究平仄押韵,可让学生先观察词的上阙的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 “小”“草”“好”“媪”,自然会发现每个字都带有“ǎo”,再引导学生观察下阕“鸡笼”“莲蓬”,不难发现,“莲蓬”一词”应该念“lián péng”。词分上阙、下阕,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当然,在学生已经了解词的意境、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后,还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节奏朗读、吟诵、哼唱,哪怕配上音乐手舞足蹈,让学生在不同的节奏和韵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古诗词,平仄有序,简短精练,读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将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及经验,迁移至学习词中来,在听范读感受、多遍自读自悟中,发现、体验词的语言表达形式、词牌名与题的关系,并在一次又一次饶有兴味的朗读中,品味词独有的节奏之美及韵律之美,在语音的扬抑、节奏的缓急中逐渐入情入境。

二、 品读词文,在想象中感受意境之美

(一) 古人用字凝练,可这首词短短46个字,却连用三个“溪”字,重复吗?

(二) 这里的三个“溪”表示三个不同的地方,词中所写的人或景就在这小溪的两岸,那词人辛弃疾漫步溪边,又看到了什么呢?

1.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① 溪边有一座又矮又小的茅屋。这就是茅檐低——小——

② 想象辛弃疾所见到的草如何茂盛,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青——青——草——

2.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① 这翁就是——(白发老头),这媪就是——(白发老太)。

② 什么叫“相媚好”? “媚”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介绍:古时候的女人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对着镜子描眉,丈夫也会精心为妻子描画眉毛。“相媚好”就是——相互喜欢。

3.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① 豆田里长满了草,是该锄锄草了,大儿可真勤劳!借助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引导学生读好“锄——豆——”

② 中儿干着篾匠活,瞧他双手来往穿梭,眼看一只鸡笼就要编好,看着中儿你想到哪些成语?(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转睛)

4.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① “卧”可以换成哪些词?你觉得用哪个字更传神?

② 想象小儿面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边剥莲蓬,一边在做些什么?学生在想象中感受 “卧”字的精准、小儿的自在,从而理解“无赖”。

(三) 聆听配乐朗读,跟随辛弃疾一起欣赏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村居图。

(四) 辛弃疾一路走一路看,他还听到了什么?

1. 想象江南农村能听到的“风声”“鸟叫”“虫鸣”“蛙声”……感受乡村生活的恬静自然。

2. 吴音,古时吴国的语言,现指苏、浙一带方言,词中指江西上饶一带人讲的话。

3. 相亲相爱的翁和媪喝了点儿小酒,用方言聊着天,想象一下,他们都说些什么?

4. 景美、人乐,这是怎样的村居生活?辛弃疾所见到的、所听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人向往的村居。所以他用的词调就是“清平乐”,就是祈求天下太平的词调。

欣赏歌曲《清平乐 村居》。

紧紧抓住一个“溪”字,以它为核心,让学生借助词人所见感知词的内容,借助词人所听感悟词的意境。在学生结合画面及已有生活经验读懂词句含义之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生活画卷。“聊天”的设计,引领学生揣摩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着乡村生活的清新与自然,“卧”字的引导抛弃了繁琐古板的分析和死记硬背,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感受着诗词独有的意境之美。

三、 拓展文本,在体会中感受情感之美

这首词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词人的心情?

喜:① 所有人都是喜的,因为他们都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看到这一切的辛弃疾呢?

② 出示辛弃疾的资料。说说辛弃疾他最希望在哪里,最想做什么事情。

此时,辛弃疾身在乡村,心已纵横千里,他想到还有无数的百姓正在遭受金兵的迫害,还有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他多么希望能够征战沙场,保家卫国,能够收复失地,让所有的人都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村居世界里。可他却只能在这个村落里闲居着,无所事事,一身武艺无处施展,他喜吗?

醉:① 翁和媪喝了点酒有点微醉,更沉醉在这恬静的乡村生活中。还有谁也醉了?

② 辛弃疾为何而醉?出示辛弃疾的画像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

③ 出示辛弃疾其他带有“醉”字的词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

辛弃疾资料的出示有利于让文本走近学生,展开对话;也有利于学生走近作者,产生共鸣。一“喜”一“醉”让学生体会到辛弃疾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以及自己真实的人生追求,尤其是延伸后人对辛弃疾的评价以及他的多首带有“醉”的诗词,此情已洋溢于每位学生的心间。在透视教者的教学智慧和对文本进行深度把握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思想情操之美,沉浸其中,接受心灵的洗涤。

辛弃疾的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愁 辛弃疾 造愁 凝愁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于1140年,死于1207年,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辛弃疾词作名篇甚多,如《青玉案・元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都是流传千古的脍炙人口之作。

以下,我们就从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入手,通过对《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文本分析,探讨其中所说的“愁”,并就“愁”的两重境界做些探讨。

一、辛弃疾的生平经历

辛弃疾生于金国统治下的历城,受其祖父辛赞的影响,他从小就怀着“驱除鞑虏”的壮志雄心。公元1162年,辛弃疾参加了耿京领导的山东抗金义军,担任了耿京幕府的掌书记,后渡江南下,朝拜宋高宗赵构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受封为承务郎。耿京被害后,辛弃疾带领精锐人马夜闯金军大营,生擒叛将张安国,并将其带到建康斩首示众。此后,辛弃疾任职于南宋,历任滁州知州、江西安抚使兼隆兴知府、大理寺少卿、湖南转运使等。

1181年,辛弃疾因创办飞虎军被政敌以“聚敛”罪名弹劾,惨遭罢官,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别墅。1192年,辛弃疾被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不久升任福建安抚使兼福州知府。两年后,他再次被弹劾、免官,迁居江西铅山。这两次罢免时间很长,扣除他短暂任职福建的一小段时间,前后长达18年之久。正值壮年,满腹经纶,精通韬略的主战派大臣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十八年,这是他的不幸,是南宋的不幸,却可能是词的幸事,中国文学的幸事。期间,闲居无事的辛弃疾写了大量的词章,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清平乐・闲居》等。

1203年,权臣韩胄为获取政治资本,急于北伐,起用主战派老臣辛弃疾为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辛弃疾及时赴任,尽心准备北伐工作,后转任镇江知府、龙图阁待制、江陵知府等职。韩胄北伐失败后,辛弃疾黯然神伤,只能看着他一生为之奋斗、付出大半生心血的北伐大业付之东流。1207年,辛弃疾以朝议大夫的身份离职归隐江西铅山,不久病逝。

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文本分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写于辛弃疾被劾去职、闲居上饶带湖别墅之时。全词如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闲游于博山道中,光华景美,他却无心欣赏,一心念着的是国政大事。此时,南宋小朝廷苟延残喘于临安,满足于半壁江山在手的富贵享乐,还要向金国称臣、纳贡。这些状况,辛弃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然而,他只是个手无寸权的罢免官员,纵然想做事也有心无力了,只能徒自感慨、扼腕叹息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词的上阕,词人着重于回忆少年时代不知愁苦却要遵循中华民族的诗词传统强说愁苦的过往。“少年不识愁滋味”是这一部分的核心所在。辛弃疾生长于金国统治下的历城,辛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身为汉人,他们一家遭受到女真族统治者的猜忌和打压,为了生存,辛弃疾的祖父辛赞等人不得不出任金国的官员,然而,在他们心底深处,却有着赵宋正朔的坚实想法。现实与传统的矛盾导致了辛赞等人的困苦,也必然会影响到年少的辛弃疾。辛弃疾年少英豪,见识超群,他亲眼目睹了金国统治者的残暴和当地汉族民众的艰辛,心中积聚了一腔怒火。此种情况下,他想施展救民报国之宏愿,不知道什么是“愁”。然而,为了遵循文学传统,他不得不在作品中掺杂一些“愁”的成分,以符合传承的大道。词人连用了两个“爱上层楼”,既说明了年少的他喜欢游山玩水、登高望远的自在,又写出了他饱读诗书、满腹才情的自律。登高作赋,言说愁苦,这是古人的传统,无愁可叙说的辛弃疾只好“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词的下阕,词人着重于诉说现在愁苦满腹,无处倾洒,无法施展抱负的愁苦和悲痛。“而今识尽愁滋味”,现在的辛弃疾已经在南宋为官多年、阅历渐深,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不知愁苦、想干就干的毛头小伙子了;况且,现在的他被免官在家闲居,空有报国壮志却无处可以施展,此种境况,能不愁吗?这句词中的“尽”字点明了词人的无尽愁苦,“识尽”与“不识”两相对照,让人不禁感叹时间和世事对人的摧残,把一个少年狂傲之人打磨成了一个中年愁苦之人。无官无职无权,这更令想有所作为却报国无门的辛弃疾恼火和困苦,他能不愁吗?然而,愁又有何用呢。词人连用两个“欲说还休”,不仅说出了他在愁苦现实面前的无话可说,还道出了他的嫉妒不甘心却无计可施的困境。在南宋朝廷投降卖国的政治高压下,言说愁苦是要遭受更大的报复和打击的,词人只好用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欲说还休”来暗示自己的愁苦心情了。直面愁苦,词人有着大海一般的包容,他抬头仰望,此时秋高气爽,天空不掺杂一点斑驳,如此美景,词人却无心赏析,他只能用“天凉好个秋”几个淡淡的汉字,以无写有,以本应丰收却处境苍凉的一个“秋”字把自己的愁苦深化了。

该词中,辛弃疾写出了“愁”的两重境界:一是愁的低级境界,少年人“为赋新词强说愁”,此为刻意的造愁;二是愁的高级境界,中年人饱受愁苦后“却道‘天凉好个秋’”,此为不经意的凝愁。两相对照,层层加深,充分写出了词人辛弃疾的苦闷和不平。■

参考文献:

辛弃疾的诗范文第6篇

中国古诗中写到月亮的,不计其数。我想,没有人能把古人吟月的诗统计完全。我写过《李白和月亮》,那只是冰山一角,也许可以续写很多诗人吟咏月亮的专题文章。月亮出现在中国人的诗中,决不是单纯的写景,有人望月思乡,有人咏月抒情,有人借月讽喻,有人。。。。。。 有的时候,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际遇,诗人笔下的月光便有不同的涵义。在《诗经》中,便已出现写月亮的诗句:“月出皎洁兮,佼人撩兮。”3千年来,一代一代诗人用绮丽想象和斑斓文笔,把月亮写的千姿百态,展示了中国人的浪漫和想象力。

在古诗中月亮有很多别称,比如‘夜光“(屈原: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故兔”(李白:阳乌未出谷,故兔半藏身。)“玉轮”(李贺:玉轮轧露湿团光。)“玉兔”(辛弃疾:著一登楼瞻玉兔,何人张暮遮银厥。)这些月亮的别称,有些只是留存在古诗中,能引起现在人的联想,有的至尽仍在被用,比如”婵娟“”玉兔“。

吟咏月亮的诗篇多如繁星,但是深想一下能被世人一代一代的流传,成为有生命的文字的,还是有限的。写景的吟月诗句,写的清净阔大,意境深远的有很多,可是我认为最好的应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中描绘的另人神往。

一个外国的评论家,在读了中国的月诗后,都赞不绝口。

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帮我评评。

辛弃疾的诗范文第7篇

一、考纲要求

《考试说明》明确,诗歌鉴赏隶属于“古诗文阅读”板块,能力层次D级。考查材料以唐诗宋词为主,也可以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要求:①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材中古代诗歌主要呈现在必修四的“笔落惊风雨”这个专题;另外,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里面精选了大量的诗词。

语文教师要正确处理诗歌教学,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基于此,我们不一定按照教材顺序进行教学,可以将诗歌按照题材进行分类,如“边塞军旅诗”“送别怀人诗”“怀古咏史诗”等,以小专题的形式出现,有利于学生赏析某一类型的诗歌。

二、学情分析

高中基础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学过不少诗歌。但是背诵得多,鉴赏得少;被动接受得多,主动赏析得少。因此,学生在理解诗歌层面上,尤其是对诗歌感情的把握上出现较大的偏差,甚至会有相反的理解。还有些学生,因为古代诗歌的时代感较强,语言文字障碍较多,在理解的时候耗时较多,收获甚少,磨磨蹭蹭好长时间仍然不得要领。种种原因导致诗歌鉴赏题的得分较低。

三、对策研讨

1.看诗题

有不少诗歌的题目很直白地表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江苏省高考柳中庸《征人怨》中的“怨”,陆游《书愤》中的“愤”。还有的诗歌题目仅需稍作理解就能得出诗人的情感倾向。比如韦应物的《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访友不遇,心情可以想见;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送别友人,感情显而易见;再比如清代词人毛奇龄的《南柯子・淮西客舍接得陈敬止书,有寄》,很多学生没有看出题目中隐含的感情:词人身处淮西客舍,孤孤单单,这时候收到友人书信,当然高兴不已,甚至兴奋得情不自禁地吹响芦叶,手舞足蹈起来。

2.看题材

各种不同题材的诗歌有其常见的情感。比如“送别怀人诗”的一般情感: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对友人旅途的牵挂担忧之情;借送别言志,吐露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对友人的劝慰勉励之情。再比如“怀古咏史诗”的一般情感,要么怀古伤今,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要么怀古讽今,表达对统治者的劝谏或不满,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这些常见情感,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整理归纳。

3.看诗人

我们不妨从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比如,杜甫的诗情感深沉,他一生忧国忧民,诗歌内容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再比如,辛弃疾、陆游是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因此,他们的诗词多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4.看显词

这里我借用了语言训诂学里的“显词”,它是相对“潜词”而言的,就是诗句中能够明显看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词。比如“愁”“怨”“喜”“恨”等,我们平时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圈画这些“显词”,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比如陆游的《书愤》,全诗紧扣一“愤”字,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再比如柳中庸的《征人怨》抒写了征人在边塞久戍,面对着荒凉的环境和单调的生活,心生怨苦之情。

5.看意象

中古代诗歌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有不少意象已经固化为某种感情,为我们有所了解,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比如,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杨柳象征离情别恨;梧桐象征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黄叶易生悲秋之感或美人迟暮之叹。东风一般指春风,西风一般指秋风,朔风一般指寒冷的北风,等等。

6.看注解

有时在诗歌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内容。或者说,命题人提供的注解一定是有其命题意图的,我们不可忽略。比如有的诗歌注解交代作者家乡在某处,而现在寓居某处;有的诗歌交代作者正处于被贬途中;有的诗歌交代诗人多次科举未能成功,等等。

辛弃疾的诗范文第8篇

一、情境设在“诗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驱动学生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诗歌蕴含丰富,如果和学生咬文嚼字,停留于诗词表面,学生难以对富有深意的诗词产生最为直接的兴趣。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将情境设置“诗外”,看似不经意间,将学生带入诗境,间接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这一做法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清照的《醉花阴》时,我首先用故事的形式进行情境的创设,介绍李清照及该词的创作故事。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弟,是宋代最为著名的女词人,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从小她就博览群书,有过人的才思,除了擅长写词以外,还很擅长琴棋书画。在她18岁那年与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生活非常美满,不过快乐的相聚仅仅维持了两年。等到赵明诚从太学毕业后,就被分派到了一个离京城有数十里的小县城当官,李清照与夫君两地分居。丈夫不在身边的日子里,她时常夜晚独坐高楼,默默地数着丈夫即将归来的日子,在等待的日子里,对丈夫的思念难以排遣,她面容憔悴,衣带渐宽。那年的重阳节,的清香溢满庭院,勾起了李清照想起了往年的重阳,自己在丈夫的陪伴下游园赏花,不由神色凄然,挨过白天,夜间也是孤枕难眠。于是她披衣起床,来到窗前,看到东篱下几丛在月光下随风摇曳,联想到自己瘦弱的身影,感触良多,于是挥笔填了一首《醉花阴》词。当讲完这一段故事后,我看到学生的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我,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故事一完,还没有等我指令,学生就都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书本,甚至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我顺势引导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对《醉花阴》进行赏析,在情境的牵引下,学生很快走进了作者的内心,对词意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重组教学资源,有序深化认知

初中语文六册课本收录的诗词总数不少,由于被零碎地打乱编排,因此表现出无序性,增大了学生学习和记忆的难度。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梳理,尽量减少学生记忆的间隔障碍。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苏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时,就打破了教材的束缚,将第三单元苏轼的另一首《水调歌头》挪到前面来和学生一起赏析。通过两篇词一起赏析,让学生对苏轼及其乐观旷达的个性有更深刻、更完整的了解。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将两首词赏析的顺序调换,先讲《水调歌头》满足时间的顺序。《水调歌头》是苏轼4l岁被贬到密州做太守期间,1076年中秋节填写的,政治上很不得意,其词由最初的郁郁寡欢到最后的释怀,让学生在整篇的赏析中深刻地了解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浣溪沙》是苏轼1082年填写的,苏轼再次被贬黄州,政治上也是不得意加上疾病初愈,即便如此,苏轼仍然将其乐观旷达、热爱生活的爽朗性格表露无遗:“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笔者通过这两首词有序的、整体的学习,使学生对苏轼的乐观、旷达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将教材中的诗词顺序进行重组以外,笔者认为,还应该适当地对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借此让学生对诗人的性格和诗意有更多的了解。

例如,笔者与学生一起赏析苏教版第二册中的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我除了向学生拓展介绍辛弃疾的生平,为了更为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报国有志志不伸的悲愤,为了学生对辛弃疾的了解更加完整,另外给学生补充了其百感交集而作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及满怀忧时爱国的悲愤而写下的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这些词的拓展介绍,使学生对辛弃疾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三、鼓励学生想象,自主感悟诗词意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诗词从形成到赏析,时空差距很大,真实情境不复存在,不过我们在品读、解析和诗词时,应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联想和想象,将自己所想所悟尽情地流露出来。如此一来,在接近诗词意境的同时,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不仅赏析了诗词,深入地理解了诗词,学生的分析和表达等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辛弃疾的《西江月》时,让学生尽情地想象,就有学生想象并描述了如此的画面:“明月高悬,月光皎洁,照着巢里安睡的鸟鹊;清风徐来,吹动树权,惊醒了鸟鹊的酣梦;……夜风送来稻花香,又是一个丰收年啊……”这样优美的表述,可见学生在想象的时候不仅转动了脑筋,还调动了视觉、嗅觉、听觉等多感官系统,将记忆中最为生动的表象挖掘出来了,因此,描述才会如此生动。对词中情景的表述犹如放电影一般在眼前一一展现,将大家带入了份外迷人的田园夜色之中。

大量教学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能够引导其思维穿越时空,将诗词中所描绘的人和景尽可能完美的复现,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四、借助媒体布景,直观再现诗意

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有很多情境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布设与模拟。当然,如果课堂学习与学生日常熟悉的情境适时联系起来,那么,课堂气氛就会更加活跃,学生精神就会更加振奋,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也容易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