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春天的词语

描写春天的词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描写春天的词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描写春天的词语范文第1篇

1、莺歌燕舞[yīnggēyànwǔ]黄莺歌唱,燕子飞舞,形容大好春光或比喻大好形势:大地春回,莺歌燕舞。

2、春暖花开[chūnnuǎnhuākāi]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3、春回大地[chūnhuídàdì]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来源:文章屋网 )

描写春天的词语范文第2篇

春意盎然

解释:春天的气氛浓厚。

满园春*

解释:四处都是春天的景象。

东风送暖

描写春天的词语范文第3篇

实际上这些都是语言的赏析题。应怎样着手训练,让学生学会语言赏析呢?古人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如同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块凝聚着事实与思想的高级面料,缝制成一件合体的、漂亮的外衣。生动形象是记叙文语言的主要特点之一,而在记叙文阅读中经常会出现语言赏析题。

常见的题目类型有:

(1)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句作点评。

(2)文中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语句,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陈述理由。

(3)下列加点词语能不能删除或者替换?

(4)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给文中画线语句加批注。

语言赏析题,包括对词语的赏析、对句子的赏析。赏析语句,其实就包含着对句子中词语的理解。那么,在记叙文阅读中如何解答这类题呢?

第一,抓住文中的修辞方法赏析。

为了具体而形象地表现事物,记叙文常运用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活泼,增强文章表现力。例如《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小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蓬勃生长的勃勃生机。

其赏析思路为:明确修辞方法+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如比喻:生动形象;拟人:表现了情态;排比:增强气势、增强情感;夸张:强调特征……)+结合句意分析表达效果(人或物的特点、状态或精神以及作者情感。)

例:“春风吹来,柳絮不停地飞舞着。

它挂在小树上,像给小树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纱裙;它浮在小河上,像许多小虫在蠕动;它落在草地上,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小花;它飞到田野上,给辛勤的农民伯伯跳起了欢乐的舞;它来到幼儿园,抚摸着孩子的脸蛋……”《春天来了》

赏析: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春天里万物复苏、柳絮漫天飞舞的动人景象,有力地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

第二,要充分把握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赏析,侧重动词、形容词。

还以《春》为例,如赏析语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其中“偷偷地”与“钻”互相照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初春时节小草在不知不觉中破土而出的情态,同时把小草旺盛的生命力也逼真地再现出来。而“嫩嫩的”“绿绿的”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草质地和色泽的特点,显示了它蓬勃的活力;同时,这样写,也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让人不禁产生由衷的喜爱之情。

在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时候,可按照这样的思路组织答案:解词+析句+扣中心+基本作用。

例:春带来的奇迹已在眼前,看,幼牙的外衣缓缓裂开,第一道温柔的泉水在阳光下微微颤动。

赏析:这三个词用得好。“裂”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幼牙的牙苞一层层展开时的情况。“温柔” 与“颤动”传神地描绘出了清脆的泉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微微闪动,柔波清亮之状。

第三,抓记叙文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对于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我们一般可以从人物描写方法、景物描写及人称运用等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如赏析描写人物的语句。如《我的老师》有这么一句:“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里运用 “落”、“迎”、、“敲”、“笑”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准确地把蔡老师那种假装发怒、高举轻放的慈爱形象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同时也展现了师生之间的默契与友爱的和谐氛围。

明确解答方式:描写方法+结合句子分析(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状态、心理)+结合中心分析(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或是作者的情感态度)

描写春天的词语范文第4篇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优化课堂教学作精心准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春天,捕捉春天大自然中精彩的点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通过同学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助,多种渠道的搜集,收集大自然中有关春天的资料,例如去山村、田野拍摄照片,去花园、果园摄影,参加植树、放风筝等活动。

2.运用信息技术,搜集信息,充实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春天的认识、理解、热爱。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描写春天的字词、诗歌、故事、歌曲、音乐作品,以及绘制的图画等,教师把他们在生活中、网络中搜集的与课文词句及内容相符合的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信息进行处理,制成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1.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柳树醒了》这一课时,课文朗朗上口,很受孩子们喜欢。但由于诗歌每段的形式是一样的,学生背诵起来时很容易记错。于是,笔者启发学生想象,在寒冷的冬天里,柳树跟青蛙、刺猬等动物一样,一直在睡觉。春天来了,她还没有醒来,她的好朋友就来叫她了(课件出示:天空春雷一声响,地上一棵棵柳树摇了摇身子就醒了)。醒来的小柳树,由于睡了一个冬天,身上有点脏,怎么办呢?这时她的另一个小伙伴来帮忙了(课件出示:春雨沙沙,给柳树洗澡)。洗完了澡的小柳树会有什么感觉呢(课件出示:柳枝渐渐吐绿,向下垂)。柳树洗完了澡,全身湿漉漉的,这时春风也来帮忙了(课件出示:春风吹动柳枝,柳枝飘荡)。小柳树精神起来,引来小燕子在她的秀发上飞来飞去捉迷藏,小柳絮也飞起来了(课件出示:一双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柳树上沾满上面结满有白色绒毛的种子,绒毛随风飞散)。这样一引导,学生顿时对课文产生了兴趣,很快就把课文给背下来了。

描写春天的词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词语 小学语文 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儿童要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词的基础上,儿童要认识周围世界,进行思维活动,必须依靠词。所以,词是字、句、段、篇的纽带。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必须以词语教学为基础,我认为词的教学和训练内容,可以从理解、运用、积累三个方面进行。

一、把理解词语和理解课文、认识世界结合起来

学生掌握词语,理解是第一步。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对有关词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积累的多少,根据词在课文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词性的不同,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标本、动作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它符合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儿童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如教"毛笔"的"笔",以毛笔作教具,字义与字形相结合,学生印象比较深刻。

2、大纲明确要求"要逐步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加深理解词义的能力"。要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每学一个词语都要读读课文出现词语的句子,并结合上下文去思考、体会它的意思。如:"江上架着一座铁桥"的"架"和以前学过的"吵架"、"打架"、"一架飞机"有不同的含义。

3、有些词,学生能直接感知,我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受、体察,把理解词义与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结合起来。如第四册课文《美丽的春天》其中一些词语就可以让学生在"找春天"活动中领悟,又如在野外活动中:看到种子发芽长出嫩绿叶子的景象,教学生理解"舒展";看到柳树枝条随风摆动,教学生认识"随着";看见桃树开花,教学生理解"红艳艳"等这些将要在教材中出现的词语。

4、有些词,学生可能一时难以理解,教师不必一次讲深讲透,应允许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如"雄伟壮观"这个词,可在以后参观活动中让学生观察"高楼、大桥"从而加深理解"雄伟壮观"。

二、把运用词语和描述情景、表达思想结合起来。

造句,是运用词语练习最普遍的形式,但属于"规定运用"型。词语搭配练习则可以把训练重点突出在多词组合上。如:"美丽"一词既可以组成"美丽的校园""美丽的公园""美丽的武夷山"一类偏正式词组,也可以组成"公鸡真美丽""很美丽"一类的主谓式词组。此外,还可以用一个词作补充句子成分的练习,如"辛勤"一词,可设计这样的句式训练:辛勤。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通过工人、农民、老师等工作体会词义,接受教育,学会运用。

除课堂上的运用练习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词语。如带二年级学生到自选商场参观,要求学生观察商场的商品,分别就用商场的食品、服装、玩具说一句话。学生观察认真,说的话不仅把课堂上学到的词也用上了,还把老师没教的词也用上了。

又如《美丽的春天》描写春天景色,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了使学生进入春天来了这一特定的情境中去,更好地领会课文和增加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打开描绘春天景色的幻灯片,用录音机播放充满春天气息的《春天在哪里》,加上我插入旁白:"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地里,种子发芽,桃花红艳艳;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水里,蝌蚪游来游去;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空中,燕子飞来飞去……"一下子,就把学生引进了春天的情境中。学生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春天景色,听到了春天的脚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完全陶醉于春的想象之中,这时,我引入学习课文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对美丽春天的景色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设法扩大词汇量

描写春天的词语范文第6篇

一 看拼音,写汉字。(8分)

lǒng

lián

peng

chuī

dào

yìng

xīn

shǎng

shí

jiàng

shè

huì

kūn

chóng

二 比一比,组词语。(6分)

拂(

)佛(

)

增(

)曾(

)

赏(

)党(

)

检(

)验(

)

期(

)欺(

)

建(

)健(

)

三 选词填空。(5分)

幽静

安静

寂静

1.教室里(

)得连掉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

2.早晨,我来公园看荷花,人很少,公园里(

)无声。

3.“珍珠泉”在密林深处一个(

)的地方。

坚固

牢固

4.冬天河水结的冰既厚又(

)。

5.小草(

)地抓住泥土,昂着头,挺着胸,像无畏的战士。

四 照样子,写词语(每类写一个)。(5分)

1.动静(由反义词组成的词语)

2.孜孜不倦(描写读书和治学的词语)

3.旭日东升(描写太阳的词语)

4.一本正经(含有数字的词语)

5.惊弓之鸟(含有动物的词语)

五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改成陈述句)

2.今年的杏儿丰收在望,长势喜人。(修改病句)。

3.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美丽的鲜花。

(缩句)

4.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

,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仿写拟人句)

六 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春天是多姿多彩的。在苏轼的笔下,春天是“竹外

,

”;在杜甫的笔下,春天是

“迟日

,

”。我也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

。(6分)

2.成语故事往往用短小的故事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了《守株待兔》后,我明白了

。(2分)

七 综合性学习。(5分)

吃过晚饭,我正在写作业。这时,爸爸回来了,发现各处的灯都亮着,便边关灯边对我说:“

。”

我头也不抬地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爸爸语重心长地说:“

。”

说完,把不用的灯给关了。

八 阅读理解。(25分)

1.课内阅读。(12分)

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总是琢磨不出来。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1)写出下面词的近义词。(3分)

琢磨—(

) 灵敏—(

)

曾经—(

)

(2)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3)关于复眼,作者提出了哪些问题?用“

”画出来。(3分)

(4)有复眼的昆虫有什么共同特征?(2分)

(5)你还知道哪种昆虫有复眼?(2分)

2.课外阅读。(13分)

一群蚂蚁做出决议,要把一只大青虫搬回家去慢慢享用。

一只蚂蚁担任指挥,在他“嗨嗨——嗨嗨”号子的指挥下,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合力,大青虫被拖动了。

刚走了一半路程 他们内部就发生了冲突 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抱怨说 你怎么不肯出力 被指责的蚂蚁反驳说 你不要说我了 你是最调皮的一只 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不要争吵 却受到他们合伙的批评 你只动嘴不出力 当然容易 参加争吵的蚂蚁越来越多,大青虫被甩在路边。

争吵声把路边的一只在晒太阳的公鸡引来了,他一看见大青虫就扑上去,一口叼走了。

当蚂蚁明白是怎么回事并停止了内部的争吵时,已经晚了。

(1)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分)

(2)开始,大青虫被蚂蚁们拖动了,是因为

。(3分)

(3)后来大青虫甩在路边被公鸡叼走了,是因为

。(3分)

(4)后来蚂蚁明白了什么?(3分)

九 习作表达。(30分)

我们的校园美吗?提起你的笔,写写校园的景物,注意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一 聚拢 莲蓬 吹拂 倒映 欣赏 石匠 社会 昆虫

二 示例:吹拂 仿佛 增加 曾经 赏花 党员 检查 验收 期中 欺骗 建设 健康

三 1.安静 2.寂静 3.幽静 4.坚固 5.牢固

四 示例:1.东西 2.废寝忘食 3.夕阳西下 4.丢三落四 5.鼠目寸光

五 1.

你不敢和我相提并论。 2.今年的杏儿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3.草地上开满了鲜花。 4.示例:高粱涨红了脸。

六 1.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2.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七 记住平时要随手关灯,不要浪费资源 我们也不差这点儿钱 有很多地方都用不上电

八 1.(1)思考 灵活 以前 (2)有些昆虫有复眼。

(3)“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4)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5)蜻蜓、蜜蜂、萤火虫、金龟子、蚊子、蛾子等。

2.(1), 。 :“ ?” :“ , 。” , :“ , 。”

(2)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合力

(3)大家互相抱怨

(4)要齐心合力做事情,不要互相抱怨。

九 提示:1.首先确定写作范围——校园景色。

2.写作时按照观察的顺序。

3.抒发自己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描写春天的词语范文第7篇

一、比“知其所以然”更重要的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描写燕子外形时,教师让学生用心读书,从中慢慢领会文本先整体写羽毛,再写翅膀,后写尾巴这一从整体到部分,从前到后的顺序,条理非常清晰。然后教师问学生:“作者为什么只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而不写其他部位呢?”学生先是一愣,然后略一思忖,便举起手来:“因为这三个部位都很美。”“因为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最能体现它的特点,而如果写其他的地方就不一定写出燕子的特点。”“对!”教师相机顺势引导,“所以我们在描写一个人或物时,一定要抓住其特点来写。”教学至此,就转入到下一个环节了。在评课的时候,所有听课教师都认为在这一环节中,教者不仅做到了让学生“知其然”,即抓住这三个部位来写,而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让学生明白这三个部分最能体现燕子外形的美,体现其活泼机灵的特点,因而主要写了这三个部分。

从教学开始,我亲眼目睹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互动的场面,教学效果确实不错。但对于这一环节的结束,我总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于是在我的课堂上,我也像这位年轻教师一样,由儿歌导入课题《燕子》,而后进入学习生字、初读课文、了解文本大概意思的环节,再具体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当教学进行到学生已了解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燕子的外形美时,我围绕这一点“凿井深挖”:先让学生查词典,理解什么叫特点。所谓特点,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是区别于其他人或事物的方面。然后我问:“燕子剪刀一样的尾巴其他鸟类有吗?它那俊俏轻快的翅膀与其他鸟儿一样吗……”在不断地追问中,引导学生一点一点地明白,作家所写的这些,都是燕子区别于其他鸟类所特有的地方。在学生若有所悟,若有所思之时,我又顺势让讲桌旁边的两个学生站起来,面向大家。在大家莫名其妙、面面相觑之时,我说:“作家郑振铎能抓住燕子的特点,将燕子的活泼机灵写得栩栩如生。现在你们看这两位同学,他们每天都和大家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他们的特点呢?注意是说他们的特点!”孩子们听了我的话,都沉思起来,一会儿,小手都纷纷举了起来。“甲同学性格比较活泼,爱笑;乙同学比较内向,不爱笑。”“甲同学平时开朗,爱说笑话;乙同学相对有点忧郁。”……学生们的话匣子一打开,似乎没完没了。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学习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运用,学习如果仅仅停留在“知道” 的层面上,没有让学生亲历体验迁移运用的过程,学生怎么能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点呢?这里,我不仅让学生“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更注重引导学生内化迁移,亲历“如何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的语用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一次扎扎实实的训练。

二、比“先自由品读交流”更重要的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插图,生动再现课文里美好的春光,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然后让学生用心默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品味,同时画出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在学生品读之后,师生交流,在品读想象中,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在教学这一环节时,一开始我也觉得这样的设计挺不错,能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循着学生学习的思路逐步深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教学有一种纯天然的美。但这样的教学又极易导致学生说得杂乱无章,在一两点无关紧要的地方纠缠不休,最终还得教师草草收场。

如何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极力避免这一尴尬?教学过后,我数了一下,这一自然段共四句话,前三句话通过“微风吹拂”“细雨洒落”“赶集似的聚拢来”等生动的描述,写出春天的烂漫无比,而燕子的到来,更给早春的大自然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想到这里,我的目光不由得聚焦在“烂漫无比”这个词语上。可以说,这是本段“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词语,何不先引导学生发现核心词语,再围绕这点展开去细细品读感受?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在教学时,我也先让自己边读边体会,感受春光的美好,在此基础上提问:“这一自然段主要描述了美好的春光,那么文中的哪个词最能让你感受到春光的美?”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烂漫无比”这个词,然后我先让学生理解“烂漫”一词,是指颜色鲜明而美丽,在此基础上理解“烂漫无比”的意思。至此,我再让学生用心品读这一自然段中相关的几句话,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春光的烂漫无比,作家是如何将这美妙的春光描写得如此栩栩如生的?正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在抓住中心句后,学生依据文本描述,在与老师步步深入的交流中,通过想象、品悟,不仅感受到燕子与大好春光的紧密联系和相映成趣的动人情景,体会作家用词的精妙,更从中悟得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即在初读基础上找出核心的词或句,初步把握主要内容的学习之道。

三、比诵读更重要的

描写春天的词语范文第8篇

一、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散文的线索

散文“形散神不散”,因此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的过程中,须要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作者的写作线索,在散文灵活的句式和结构中找到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内涵。为了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标题是作品的核心,也是理解作者意图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和理解标题的意义。其次,散文的开头和结尾须要着重理解和思考。作者往往采用开篇点题或者结尾总结的方式进行论述,因此理解开头与结尾就显得非常重要。再次,散文中的过渡句也是把握文章线索,理解文章结构的关键因素。散文不似其他文体结构严谨、工整,作者往往通过看似行云流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需要学生在文章中把关键的过渡句找出来,着重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如在讲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着重理解作品开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独立一段,用短短24个字将作者心中对父亲的怀念和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开篇点题,与题目《背影》相呼应。在作品的最后,作者再次提到了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首尾呼应再次点题,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

二、体会散文的语言,感受散文的魅力

优秀的散文作家往往能通过不同的语言风格来表达散文丰富的内涵。散文的语言清新自然、亲切随性,富于美感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散文的语言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细细品味散文语言的美感。对于使用精妙、比喻生动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细细回味,体会作者对词语强大的驾驭能力。

如在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一句表达十分精妙。作者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万物复苏,小草生长出来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作者通过“偷偷地”、“钻”这些词语赋予小草以生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无限喜爱之情。在《春》这篇散文的最后,作者通过将春比喻为“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活力和生命力,并运用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三、感受散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散文最精彩独到之处莫过于其营造出的意境。意境是指由作者通过多种手法营造出的一种表达作者思想的情境。除了文字的优美和语言的丰富之外,散文营造的唯美意境也是散文的一大亮点。

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作者通过对月、青雾、荷塘这些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幽深而静谧的氛围。作者通过营造这样安宁的意境来表达自己“不平静”的心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散文意境地讲解时,切记自说自话,在讲台上死板教条地向学生讲解作者描写了什么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请部分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的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体会作者所描写的景色,感受作者营造的意境。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来讨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逐渐培养对语言和文字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