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桑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桑叶 桑枝 桑椹 分光光度法 黄酮

桑叶(Mulberry Leaves)异名铁扇子,为桑科(Moraceae)桑属植物桑(Moru albal.)的树叶[1],中医总结其具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等功效,是清热解毒之要药,用于主治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疼、目赤昏花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桑叶具有抑制血清脂质增加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1]

桑枝为桑科桑属植物桑的树枝,中医总结其具有通经络,利关节,行水气,祛风湿的功效,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水肿、身痒等证,尤擅治疗上肢痹痛。[1]

桑椹别名桑实、乌椹、黑椹、桑枣等。桑椹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润燥,主治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等病症的功能。桑叶、桑枝、桑椹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黄酮类成分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本文用分光光度法在500nm处测定桑叶、桑枝、桑椹中总黄酮的含量[1]。本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作者拟从桑叶、桑枝、桑椹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出发,探讨其药用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试剂

1.1 仪器与试剂

S22PC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甲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芦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2 样品来源及处理

桑叶(五月)、桑枝(五月、嫩枝)、桑椹(黑桑)(采自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等地)。粉碎的桑叶,桑枝,桑椹过60目筛,待用。

2 方法与结果

2.1 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120℃干燥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0.00mg用甲醇溶解,定溶于100mL量瓶中,配成0.20mg/mL的芦丁标准溶液。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量取芦丁标准液0,1.0,2.0,3.0,4.0,5.0,6.0ml,分别置于25ml量瓶中,各加水至6.0ml,加入5%的亚硝酸钠1.0ml,摇匀,放置6min;加入10%硝酸铝1.0ml,摇匀,放置6min;加4%氢氧化钠10.0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在500nm处测吸光度,绘制吸光度-浓度的标准曲线,求得回归方程:A=10.95 C=0.0046 r=0.9996

2.3 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60℃恒温干燥的桑叶,桑枝,桑椹脱脂粉末2.000g,置于50ml量瓶中,加35ml甲醇超声提取30min(两次),过滤至另一个50ml量瓶中,滤渣洗3次于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

2.4 样品含量测定:精密吸取待测样品2.0ml和1.0ml置于25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绘制项下操作,依法测定吸光度(A)代入回归方程计算不同地区桑叶,桑枝,桑椹中总黄酮的含量见表1:

2.5 回收率的测定

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桑叶样品约0.5g共5份,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lmg/ml)储备液5.0mL.按样品项下操作测定吸光度数据见表2:

3 结论

对新疆不同地区桑叶,桑枝,桑椹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表明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气温高,光照时间长的地区桑叶、桑枝、桑椹中总黄酮的含量稍高。桑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高于桑枝,桑椹,可能也是桑叶、桑枝、桑椹具有不同功效的因素之一,桑叶的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强于桑枝,桑椹。本文从测量桑叶,桑枝,桑椹中黄酮含量比较入手,拟为桑叶,桑枝,桑椹的药用功效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江苏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963~1967.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2篇

桑树浑身都是宝

桑树浑身都是宝。别的不说,仅就医药功用而言,桑叶、桑枝、桑白皮、桑椹等都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其医疗作用。据中医文献记载,桑叶能疏散风热,解表清热,养阴生津;桑椹能滋阴养血,补虚润燥;桑根白皮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桑枝能通经活络,除痹止痛;而桑树烧成的灰叫桑柴灰,也能用于治疗目赤肿痛、青盲、身面水肿,坐卧不得、白癜风、头风白屑、大麻风等病证。许多中医经典名方,如治疗外感风热的桑菊饮,治疗精血不足,须发早白的桑麻丸,治疗燥邪伤肺,咳嗽咳血的桑杏汤,治疗风热痹痛的桑桐丸,都是以桑为主要药物组成的。可以说,桑是中药学中为数不多的所有部位都可以入药的药用植物。

桑叶降糖疗效高

近现代以来,随着疾病谱的变化,糖尿病呈逐年增多趋势。科学研究发现,桑叶在调整血糖,防治糖尿病方面具有非凡的医疗功效,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糖尿病古称“消渴病”,《本草纲目》有“桑叶,汁煎代茗,能止消渴”;“灸熟煎饮,代茶止渴”。这是有关桑叶治疗糖尿病的较早文献。日本的荣西禅师在其所著的《契茶养生记》中,也记载了“食桑粥”防治糖尿病。

现代研究发现,将桑叶粉与降血糖药物Glibenclamide胶囊进行降血糖比较实验,发现每日服用3克的桑叶粉比按规定剂量服用该降血糖药物的效果好,而且无副作用。

日本学者报道,将新鲜桑叶加工,在不破坏其主要活性成分前提下,制成色泽鲜绿的桑叶微粉,在糖尿病动物模型大鼠的饲料中以5%比例混入鲜桑叶微粉,连续喂饲1~2个月,可使其升高的血糖恢复正常。

Bondada等人对24名40~60岁男性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这24名患者被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使用降血糖药物Glibenclamide胶囊(5毫克/天),另一组服用桑叶粉胶囊(3克/天),服用时间为30天。30天后对患者的血浆和尿液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降血糖药物Glibenclamide胶囊相比,桑叶胶囊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降低率为27%。同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亦下降12%。

降糖机制初揭示

关于桑叶降血糖,防治糖尿病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降糖作用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桑叶中含有丰富的糖苷酶抑制剂1-脱氧野尻霉素(DNJ)和桑叶多糖。桑叶DNJ通过对糖类分解酶活性的抑制,从而抑制小肠对双糖的吸收,降低食后血糖的高峰值。

(2)桑叶多糖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肝糖原合成以及改善糖代谢,最终达到降血糖的效果。

(3)桑叶中含有的粗蛋白质、氨基酸也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并作为体内胰岛素分泌和释放的调节因素,降低胰岛素分解的速度。

(4)此外,一些无机元素对降血糖也有一定作用。

饵食方法要记牢

如何食用桑叶才能发挥最佳的降糖效果?这是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话题。这里介绍一些基本的食用方法仅供参考。

桑叶的选择:有研究表明,桑叶因品种、产地、采收季节不同,功效成分含量差别较大。“杂交”桑叶中的桑叶多糖和DNJ含量最高,降血糖效果最好;浙江临安、湖洲、余杭一带的桑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叶老而经霜、晚秋和霜后入冬时采摘的桑叶中有效物质含量明显较高,这些可作为选择的依据。

桑叶的加工:不同的加工方法对桑叶有效成分含量也有一定影响。新鲜桑叶水分含量高,必须经过干燥后才能长期保存。目前桑叶干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自然风干,二是高温烘干。自然风干的桑叶有效成分含量高于高温烘干的桑叶,这可能是因为高温导致了部分有效成分的损失。如果是自己采摘的桑叶,建议自然风干后保存使用。

使用方法:

(1)桑叶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毫升,长期服用。

(2)桑叶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连续饮用3个月以上。

(3)桑叶500克,粉碎,过80目筛,装入0号胶囊中,每次4粒,每日2次。

(4)鲜桑叶200克,糯米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经常食用。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3篇

花草茶是由欧洲传过来的,特指那些不含茶叶成分的花草类饮品,所以花草茶其实是不含“茶叶”的成分,而是将植物之根、茎、叶、花或皮等部分加以煎煮或冲泡, 所产生芳香味道的草本饮料。虽然花草茶是一种天然饮品,富含丰富的维他命,但是,不同花草茶具有不同的功效。在饮用花茶的选择上,一定要遵循“对症下药”的准则,建议您在饮用前,最好了解花草茶的特性,并找中医咨询一下,看看自己是何种体质,以便选择相应的花草茶来对症饮用。本期“生活百科”将为您介绍10种常见的花草茶以及它们的功效。

百合花 富含蛋白质、糖、磷、铁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和食用价值。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之功能。百合虽是滋补佳品和名食,但因其甘寒质润,凡风寒咳嗽、大便溏泄、脾胃虚弱、寒湿久滞、肾阳衰退者均忌用。

根据药理研究,百合花有良好的止咳作用,并可以增加肺脏内血液的灌流量,改善肺部功能。百合花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中医将百合花入药使用,主要也是用在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经常咳嗽或久咳的人身上。还可以宁心安神,还能减轻胃疼。对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有奇效。

桑叶 含有糖类、脂肪、17种氨基酸、胆碱、有机酸、胡萝卜素、叶酸以及钙、磷、铁、锰等营养成分。桑叶中含有N-糖化合物,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药理作用 ,可用于防治和治疗糖尿病。桑叶茶可以减肥,与桑叶“消肿”“清血”的作用有关。桑叶有利水的作用,利水作用与利尿作用不同,不光可以促进排尿,还可以使积在细胞中的多余水分排走。桑叶还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特别是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桑叶富含黄酮化合物、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对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特别是抑制色素沉着的发生和发展均有积极作用。

玫瑰花 含丰富的维生素A、C、B、E、K,以及单宁酸,能改善内分泌失绸,对消除疲劳和伤口瘀合也有帮助。调气血,调理女性生理问题,促进血液循环,美容,调经,缓和肠胃神经。身体疲劳酸痛时,取些来按摩也相当合适。中医认为,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最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此外,玫瑰花的药性非常温和,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女性在月经前或月经期间常会有些情绪上的烦躁,喝点玫瑰花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在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即使不是月经期,也可以多喝点玫瑰花,安抚、稳定情绪。玫瑰花茶对于抑郁症、焦虑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茉莉花 性温、味甘具有提神功效,也可安定情绪及舒解郁闷。茉莉花的一个主要功效,就是化湿和中。中指的是处于中焦的脾胃,由于茉莉花具有性温的特点,所以是一种健胃的常用食品和饮品。冬季来临时,需要润肺、养胃的人可以来杯茉莉花茶。茉莉花茶可清心润肺、安神定志,很适合被失眠困扰的人食用。茉莉花茶还有松弛神经的功效,因而想消除紧张情绪的人不妨来一杯茉莉花茶,在获得幸福感的同时,也有助于保持稳定的情绪。

金银花 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还有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合长期饮用。仅适合在炎热的夏季暂时饮用以防治痢疾。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虚寒体质及月经期内不能饮用,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一般觉得上火后可以适当饮用,喝太多会适得其反。

迷迭香 拥有能令人头恼清醒的香味,能增强脑部的功能,消除胃胀气、增强记忆力、提神醒恼、减轻头痛症状、改善脱发的现象、减少头皮屑的产生;还具有刺激神经系统运作、改善记忆衰退现象的功效,有助于恢复脑部疲劳,并能增强记忆力,对宿醉、头昏晕眩及紧张性头痛也有良效。迷迭香茶兼具有美容功效,常饮用可减少皱纹之产生,去除斑纹。

金莲花 富含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在御用配研基础上经科学研制加工而成的金莲花茶,具有消炎止渴、清喉利咽、清热解毒、排毒养颜的功效,对慢性咽炎、喉火、扁桃体炎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老年人便秘有一定疗效。常饮可扩大肺活量,增强人体摄氧能力,抗疲劳。金莲花中还富含的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能有效补充细胞的营养,既可活血养颜,也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红巧梅 香气凛冽、甘甜清爽。红巧梅是千日红的一种,俗称妃子红,花朵更加红艳。红巧梅能抗阳光及电脑对皮肤的辐射。调整内分泌紊乱、解郁降火、补血、健脾胃、通经络、消炎、祛斑,特别是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黄褐斑、雀斑、肝斑、色斑、暗疮有明显疗效。常喝可调节神经、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皮肤衰老。并对小儿癫痫、腹胀、惊风、夜啼等有一定疗效。

玉蝴蝶 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一种民间茶,茶形秀美,放入杯中泡似蝴蝶翩翩起舞,茶汤清澈,茶叶清幽淡雅,又是一味名贵中草花。能清肺热,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有很好的疗效。玉蝴蝶还可以美白肌肤、降压减肥,并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

洋甘菊 味微苦、甘香,明目、退肝火,治疗失眠、降低血压,可增强活力、提神。增强记忆力,降低胆固醇。可舒缓头痛、偏头痛或感冒引起的肌肉痛。对消除感冒所引起的肌肉疼痛,能镇定精神、纾缓情绪,提升睡眠质量,还可改善过敏的皮肤。洋甘菊茶热饮对感冒亦有不错的功效,当漱口水也可缓解牙痛;它还可以舒解眼睛疲劳,将冲泡过的冷茶包敷眼睛可以帮助祛黑眼圈。

特别提醒

根据体质 作为食用的花草,大多是性温、性寒和性平一类的,性温的食用花草主要有梅花、茉莉花、玫瑰花、月季花、藏红花等;性寒的食用花草主要有夏枯草、金银花、、槐花等;性平的花草主要有合欢花、玉米须、芙蓉花、薰衣草等。在搭配时,那些药性温的花草最好不要与性寒的花草配伍食用。另外,还要分清自己的体质情况,如热性体质的人,宜选用性寒的花草,而虚寒体质的人则适用性温的花草,对于那些性平的花草则大多可选用。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桑叶粉;莓茶;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

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106-02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只考虑温饱问题,而是更加关注身体的健康问题。铁元素在人体中具有造血功能,参与血蛋白、细胞色素及各种酶的合成,促进生长;铁还在血液中起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作用;人的颜面泛出红润之美,离不开铁元素。人体缺铁会发生小细胞性贫血、免疫功能下降和新陈代谢紊乱;如果铁质不足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使人的脸色萎黄,皮肤也会失去了美的光泽[1]。

莓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感染、调节血压血脂血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促进睡眠等功效,迄今未发现毒副作用,代茶饮用口感良好,是清除人体内有害物质的“清洁剂”,长期饮用能消除人体亚健康[2]。

桑叶粉具有消水肿、降血脂、排毒;美白、治色斑、亮泽肤色、保持弹性;促进新陈代谢、清血、通便等功用。因此,桑叶粉、莓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桑叶粉、莓茶中铁的分析及检测也显得更为重要[3]。

目前微量元素铁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因此,本研究拟以桑叶粉和莓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对桑叶粉和莓茶中铁的含量进行测定,为桑叶粉和莓茶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桑叶粉、莓茶市场随机购买。

1.2 主要试验仪器 TX223L电子天平(精确度:0.001g):岛津(中国)有限公司;202-OAB型电热恒温干燥箱:天津泰斯特仪器仪器有限公司;FW100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泰斯特仪器仪器有限公司;AAnalyst400 HGA9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erkinElmer公司;WX-400密闭微波反应系统: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3 主要试验方法

1.3.1 实验器皿的处理 实验所需容量瓶、移液管、量筒、漏斗、烧杯、滴管、消解罐在50%的硝酸溶液中浸泡过夜,取出先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在用哇哈哈水润洗3次晾干备用。

1.3.2 桑叶、莓茶样品的处理 取桑叶粉、莓茶样品约0.2~0.3g,加硝酸5mL放置过夜,在微波消解仪中以温度150℃、压力1519875Pa、时间4min;温度180℃、压力20265Pa、时间4min的程序进行消解至溶液澄清无残渣,取出消解罐在石墨板上以140℃赶酸至近干。用0.5mol/L硝酸溶液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既得。同时制作空白溶液。

1.3.3 铁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移取铁标准溶液1mL至100mL容量瓶中,用0.5mol/L硝酸溶液定容至刻度。在分别移取0.0、0.5、1.0、2.0、3.0、4.0mL至10mL容量瓶中,用0.5mol/L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以不含铁标准品的溶液为空白对照,在波长248.33nm处测定吸光度值,取平均值。

1.3.4 样品的测定 取样品空白和样品溶液,在波长248.33nm处调节雾化器至最大吸收,测定吸光度值,取平均值[4]。

2 结果与讨论

2.1 铁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上述条件下,以铁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由图1可知,吸光度与铁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536x+0.0037(R2=0.9971)。

2.2 桑叶粉和莓茶铁含量分析 分别取桑叶粉0.300g、0.296g,莓茶0.246g、0.239g用5ml硝酸进行消化。以5mL硝酸做空白对照,在248.33nm处测定吸收度值,取平均值。由表1可知,桑叶粉、莓茶中的平均含量为270.8mg/kg、126.3mg/kg。铁元素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由于新陈代谢,人体内每天损失的铁元素约有1mg。成年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为4g左右,其中70%集中血红蛋白内。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虽少,但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铁是人体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长期缺铁体内就难以产生血红蛋白,造成血色素降低,甚至发生缺铁性贫血。此时血液供氧能力降低,肤色苍白,使人感到疲乏无力,影响人体的全面生理功能。而人体过多可能会发生组织损坏、肝和脾功能、皮肤色素沉着等疾病[5]。因此,正确的掌握铁的摄入量必不可少。

3 结论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算出桑叶粉、莓茶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0.6%。桑叶粉、莓茶样品中加入标准铁的回收率为98.5%、96.8%,相对标准偏差为0.7%、0.8%,有较好的回收效果。说明本分析方法可行、准确。

参考文献

[1]徐素萍.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2):51-54.

[2]张友胜,杨伟丽,熊浩平.类茶植物显齿蛇葡萄的研究利用现状[J].贵州茶叶,2001(1):19-23.

[3]何亮亮,高正卿,何桂源,等.桑叶茶功效成分研究进展[J].轻工科技,2014(7):11-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 5009.90-2003,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桑叶茶;制作研究;推广;陕西城固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57-01

城固县是西北地区的“小江南”,气候温润,交通便利,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基础,为生产出优质蚕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近年来,由于蚕桑产业受连续多年蚕茧价格低迷、农村劳动力紧缺、蚕桑比较效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城固县养蚕数量和蚕茧产量连年下滑。因此,寻求新的发展之路,提高产业比较效益是蚕桑产业当务之急。

城固县双福茶厂借鉴中国传统的制茶技术,利用自己茶场现有的制茶设施,借鉴中国传统的茶叶制作技术,在城固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改进,成功研制出了桑叶茶,并投放市场,并于2014年、2015年连续2 年生产桑叶茶3 t,桑叶茶收入60万元。桑叶茶的制作成功不仅扩展了蚕桑产业链条,同时也给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

1 桑叶的功效和利用价值

桑叶中的蛋白占15%~34%,氨基酸模式与人体相近;粗脂肪占6%~1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几乎占到脂肪酸总量的1/2;碳水化合物占27%~36%,其中食用纤维含量达52.9%,超过蔬菜和水果;矿物质元素含量非常丰富,占12%,而且容易吸收[2]。桑叶内含有一种叫做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生物碱,这是一种仅存在于桑叶中的生物碱,含量为100 mg/100 g,这种生物碱是一种α-糖苷酶的抑制剂。桑叶中不仅含有DNJ,而且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和植物淳,其含量是绿茶的3~4倍,具有显著的减肥、美容以及降血糖的作用[3]。

2 桑叶茶的制作工艺

2.1 采叶

选择树龄短、生长势旺、产叶量高的桑园,合理肥水管理,保障桑叶茶制作原料的供应。春季结合春蚕饲养摘心,适时采摘桑树顶部桑芽,要求均匀一致,主要采摘无农药残留、无病虫害污染的鲜嫩桑叶,去柄留叶,并分老嫩归类处理。

2.2 切叶、摊青

将采回的桑芽或桑叶摊在室内竹匾或干净、平整的水泥地上,要求室内清洁、阴凉、通风。摊放厚度不超过30 cm,每50 cm宽成一垄。摊放6 h内应付制,每隔2~3 h翻动1次。至桑叶含水量约70%,桑叶表面光泽消失,叶质较柔软,呈自然萎软状态,将自然萎软后的桑叶切成长宽3.0 cm×1.5 cm的条状,抖松切好的条形桑叶,不让其粘在一起,然后摊放。

新鲜桑叶容易发酵和变色,摊放厚薄要适度,切忌堆沤,以免造成汤色发黑、发暗。夏、秋季室内用电风扇吹微风,有利于室内降温,中间垄隔开便于透气,平时打开门、窗,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2.3 杀青、揉捻

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使其散失部分水分,同时制止氧化,散发青草气,促使内含成分转化形成绿色清汤绿叶茶品质。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滚筒杀青机和锅炒杀青。

使用滚筒式连续杀青机,当机内温度上升主近280 ℃,时开始投叶。将经过摊青的鲜桑叶投放到锅中,一次投叶量12 kg左右,杀青时间大约7 min。当鲜叶呈暗绿色,萎卷,嫩梗折而不断,手握可成团,松手不易散开,草青气散失,有清香气味逸出即是杀青适度。

杀青质量是形成和提高桑叶茶品质的关键技术,杀青时间和杀青温度掌握得适当可使桑叶茶香气好、叶色翠绿。杀青时间短,青味没出,涩味重,汤色偏绿;时间过长,桑叶焖成黄色,颜色不佳,营养损失多。

2.4 理条、做形

将杀青适度的桑叶转入第二口锅内进行热揉,锅温掌握在70~80 ℃。手法以翻炒为主,理条与抖抛相结合。边揉捻叶,边炒,边做形。既要达到一定的细胞破坏率,又要保持条索完整,不能短碎,除适当投叶外,应该是“时间要保证,加压要适当”。加压不适当,在加压过重的情况下揉捻,会导致叶条短碎。经过大约5 min后,桑叶失重45%~50%时即可出锅。

2.5 烘焙、包装

由于揉捻后叶片的水分含量仍然很高,因此一般采用多次烘焙、中间结合摊凉的方式进行。

烘培分毛火和足火2个阶段。将揉搓好的桑叶放入热锅中,温度掌握在100~110 ℃,用木耙不停翻动,做到勤、快、匀。至7成干时下火,摊凉1~2 h改用小稳火进行烘焙,使水分进一步蒸发,烘顶温度掌握在50~60 ℃,仍要不停翻叶,使桑叶干湿均匀,烘至足干,然后迅速撤火。要注意,当手捏不粘、手捻发脆,观察叶脉呈蟹壳黄色,闻到特殊清香味为适宜。此时毛茶含水量在6%以下,然后再经过摊凉、拣剔、分级、包装、贮存。

3 桑叶茶开发推广的前景和意义

3.1 桑叶茶的饮用价值

桑叶茶集医药、食品、饮品于一体,因为桑叶中不含咖啡因,所以长期饮用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独特的清热凉血、排毒养颜、降糖、降脂、抗肿瘤以及防治糖尿病的功能是其他饮品无法比拟的。桑叶茶用开水冲泡,清澈明亮,清香甘甜,鲜醇爽口,尤其对中老年人及不宜饮茶的人提供了一种新型饮品,使其在饮茶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保健效果,常饮此茶有利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3]。

3.2 节约资源,提高产业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桑叶茶特有的降压、降脂、降糖、美容保健等功效深受养生人士的喜爱。据估算,桑叶制茶可以使桑效益增加1倍以上。桑叶茶投放市场,实现了节约资源,拉长了蚕桑产业链条,拓宽了蚕农和企业增收的渠道,不仅为城固县茶叶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保健饮品,也为蚕农增加了一条致富之路,突破了传统栽桑只养蚕、比较效益低下的瓶颈制约[4-7]。

桑叶制茶是对蚕桑产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是拓展产业链、挖掘和提高蚕桑产业效益的必由之路。桑茶的研制成功和开发利用必将给城固县蚕桑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也必将引导蚕桑产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4 参考文献

[1] 陈立坚,刘雪芸,曾小娣.借“一带一路”战略机遇 发展城固县蚕桑产业[J].中国蚕业,2016,37(1):48-54.

[2] 郭昶,钱永华.蚕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

[3] 范永立.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及其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2.

[4] 周继荣,杨都.桑叶茶加工工艺初探[J].蚕桑茶叶通讯,2008(2):1-3.

[5] 杨贵明,王军,徐凤珍,等.桑叶茶的营养药用功能及品质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1(2):12-17.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6篇

关键词:桑树;药用价值

1 桑叶

桑叶呈卵形,是家蚕的饲料。桑叶的价值很高,《本草撮要》中有这样的记载:“桑叶,得麦冬治劳热;得生地、阿胶、石膏、枇杷叶,治肺燥咳血;得黑芝麻冶炼蜜为丸,除风祛湿明目。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洗眼去风泪”。因此,桑叶除用于养蚕外,也供药用、饮用。中医处方称冬桑叶、霜桑叶,内含胡萝卜素、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胆碱、黄酮苷、鞣质和香精油等,是一味疏风散热、清肺止咳、清肝明目的好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在诊病中善用桑叶,常见的疾病都可使用桑叶。因桑叶长于祛风清热,凉血明目,当风热感冒或风温初起时,或头疼眩晕、发热咳嗽、咽干喉疼、目赤红肿,即以桑叶为主的煎剂,如“桑菊饮”,可收良好效果。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桑叶还有降压和降血糖的作用。近年来,临床治疗中使用各种浓度的“桑叶注射液”,治疗血丝虫病,有很好效果,这种注射液,还可促进手术切口或化脓性痿管愈合,也能使皮肤上的糜烂创面干燥。

2 桑椹

桑椹,是桑树的果实。桑椹果肉含葡萄糖、果糖、柠檬酸、鞣酸、苹果酸、果胶和纤维素A、B1、C、D及钙、磷、铁等矿物质;黑桑椹中含铁及植物色素较多,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补肝、益肾、熄风、滋液,药用以黑桑椹为好。黑桑椹又称文武实,生用或熬成膏都可以。《本草经疏》说:“桑椹者,桑之精华所结也,其味甘,其气寒,其色初丹后紫,味厚于气,合而论之,甘寒益血而除热,其为凉血、补血、益阳之药无疑矣。”《随息居饮食谱》说桑椹:“滋肝肾、充血液、止消渴、利关节、解酒毒、去风湿、聪耳明目、安魂镇魄”。可见,古代医药学家对桑椹的功用评价很高,民间医学中常用桑椹治疗贫血、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失眠、神经衰弱、津液缺乏和大便燥结、支气管炎等症。中成药制有“桑椹蜜”、“桑椹膏”,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和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眼花、头发早白及贫血、便秘等症。

3 桑枝

桑枝含鞣质,游离的蔗糖、果糖、水苏糖、葡萄糖、麦芽糖、棉子糖、阿拉伯糖、木糖等,有清热、祛风、通络的功效,去骨节风疾,治老年鹤膝风。适用于关节风湿疼、四肢麻木等,以春、夏2季剪下的嫩枝,略晒,趁未全干时切成片,再晒干,生用、酒炒、蜜炙等均可。中成药有“桑枝膏”,可治筋骨酸疼、四肢麻木等。用桑树的嫩枝和叶熬膏服,治高血压。《本草撮要》说:“桑枝,功专去风湿拘挛,得桂枝治肩臂膊痹痛;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痒”。

4 桑白皮

桑白皮,为除去栓皮的桑根皮,冬天里挖取桑根,趁鲜刮去黄棕色栓皮,纵向剖开,用木棍轻击,使皮部与木心分离,剥取白皮,晒干即可。桑白皮具有利尿和降压等作用,并治风湿麻木、糖尿病、传染性肝炎、咳嗽吐血、小儿肺盛、妇女产后下血不止及蜈蚣毒等症。《药品化义》说:“桑皮,其热,主治喘满咳嗽,热痰唾血,皆由实邪郁遏,肺窍不得通畅,借此渗之散之,以利肺气,证自。故云泻肺之有余,非桑皮不可。以此治皮里膜外水气浮肿及肌肤邪热,浮风燥痒,悉能去之。同甘菊、扁豆通鼻塞热壅,合沙参、黄芪止肠红下血皆效。”《本草图经》又说:“桑根白皮,作线以缝金创肠出者,更以热鸡血涂之。唐安金藏剖腹,用此法便愈”。

5 桑寄生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桑寄生或毛叶桑寄生等的枝条。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等功效。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等。正如《本草求真》中所说:“桑寄生,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发主血,苦入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不至痿痹而酸痛矣。甘补血,血得补则发受其灌荫而不枯脱落矣。故凡内而腰痛、筋骨笃疾、胎堕,外而金疮、肌肤风湿,何一不借此以为主治乎”。

6 桑蚕

桑蚕的茧是丝绸的主要原料,也是治病的良药。蚕茧主要是由纤维状蛋白质“丝纤蛋白”外包,以另一种蛋白质“丝胶蛋白”粘结而成,在生丝中,丝纤蛋白红占70%,丝胶蛋白红占20%。丝纤蛋白是一种角蛋白,其组成氨基酸,以甘氨酸、丙氨酸为最多。丝胶蛋白也是角蛋白,其组成氨基酸大体上与丝纤蛋白相似,微异处在于其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较少。《本草纲目》说蚕茧:“烧灰酒服,治痈肿无头,次日即破;又疗诸疳疮及下血、血淋、血崩。煮汁饮,止消渴,反胃,除蛔虫。”“蚕茧,方书多用,而诸家本草并不言及,诚缺文也。近世用治痈疽代针,用一枚即出一头,二枚即出二头。煮汤治消渴,古方甚称之。丹溪朱氏言此物能泻膀胱中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故能止渴也”。

参考文献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7篇

[关键词]桑叶; α-葡萄糖苷酶; 相互作用; 协同增效; 量效关系

[Abstract]Column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for enrichment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alkaloids and 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extracts of Morus alba leaves; glucose oxidase method was used with sucrose as the substrate to evaluate the multi-components of M. alba leaves in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models; isobole method, Chou-Talalay combination index analysis and isobolographic analysi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and dose-effect characteristics of two components, providing scientific basis for revealing the hpyerglycemic mechanism of M. alba leaves. The components analysis showed that flavonoid content was 5.3%; organic phenolic acids content was 10.8%; DNJ content was 39.4%; and polysaccharide content was 18.9%. Activity evalu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flavonoids, alkaloids and polysaccharides of M. alba leaves had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s on α-glucosidase, and the inhibitory rate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Alkaloids showed most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s among these three components. Both compatibility of alkaloids and flavonoids,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alkaloids and polysaccharides demonstrated synergistic effects, but the compatibility of flavonoids and polysaccharides showed no obvious synergistic effects. The results have confirmed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components from M. alba leaves to regulate blood sugar, and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revealing hpyerglycemic effectiveness and mechanism of the multi-components from M. alba leaves.

[Key words] Morus alba leaves; α-glucosidase; interaction effect; synergetic effects;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doi:10.4268/cjcmm20161105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1],其特征表现为高血糖和糖尿,故临床上治疗用药关键在于控制血糖,尤其是控制餐后血糖。α-葡萄糖苷酶是一种存在于小肠黏膜细胞刷状缘的糖苷代谢酶,它在碳水化合物消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能够将多糖或二糖水解成为供人体吸收的单糖。因此,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能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降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从而减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葡萄糖的摄入,达到抑制餐后血糖升高的目的[2-3]。

桑叶为桑科Moraceae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其性寒、味甘苦,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中医用桑叶治疗消渴症在很早之前就有记载,如《本草纲目》记载:桑叶“汁煎代茗,能治消渴”。现代研究表明,桑叶提取物中生物碱类、黄酮类、多糖类等多种效应成分均具有一定降糖作用[4-7],其降糖机制可能与抑制糖苷酶活性相关[8-14]。本研究利用酶-抑制剂模型评价桑叶中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有效组分,并进一步采用等效线法、周-特氏联合指数法与等辐射分析法探讨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及量效变化特点,为揭示桑叶降血糖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为桑叶多组分间的协同增效作用提供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AB-8大孔树脂购自天津南开大学化工厂;732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购自上海华震科技公司;α-葡萄糖苷酶(G0660-750UN,107 U・mg-1,Sigma);阿卡波糖水合物(A129816-250 mg,纯度≥98%,Aladdin);芦丁(批号LGNR-5N9L,纯度≥98%),异槲皮苷(批号Y-076-120325),紫云英苷(批号Z-020-120312),绿原酸(批号110753-201314),新绿原酸(批号MUST-14043010),隐绿原酸(批号MUST-14041410),1-脱氧野尻霉素(DNJ)(批号T-021-120611)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葡萄糖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氢氧化钠,磷酸二氢钾和蔗糖等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桑叶样品均采自镇江市江苏科技大学国家种植桑树圃,经南京中医药大学段金廒教授鉴定为桑科植物桑M. alba的叶片。桑叶生物碱、多糖、黄酮提取物实验室自制。

1.2 仪器

恒温水浴锅(HH-ZK6,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酶标仪(PerkinElmer);EPED超纯水机(南京易普易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Startorius BT1250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TDL240B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1.3 桑叶样品制备与分析方法

桑叶黄酮、生物碱、多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参照文献[15-17]进行。黄酮类成分采用HPLC分析;生物碱类成分采用UPLC-TQ-MS/MS分析含量;多糖提取物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总糖含量。

1.3.1 黄酮类成分的分析条件 Dimonsio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检测波长358 nm;流动相乙腈(A)-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10% A;5~15 min,10%~13% A;15~18 min,13%~20% A;18~43 min,20% A;43~45 min,20%~10% A);流速0.8 mL・min-1;柱温30 ℃;进样体积10 μL。

1.3.2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条件 色谱条件:Acquity UPLC BEH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A为含5 mmol・L-1甲酸铵、乙酸铵和0.2%甲酸的水溶液,B为含1 mmol・L-1甲酸铵、乙酸铵和0.2%甲酸的乙腈溶液,梯度洗脱(0~3 min,10% A;3~9 min,10%~18% A;9~15 min,18%~20% A;15~16 min,20%~46% A;16~18 min,46% A)。流速0.4 mL・min-1,柱温35 ℃,进样量2 μL。

质谱条件:离子化模式ESI+;检测方式多反应检测(MRM);毛细管电压3.0 kV;离子源温度150 ℃;脱溶剂气温度550 ℃;脱溶剂气流量1 000 L・h-1;锥孔气流量50 L・h-1;碰撞气流量0.15 mL・min-1;取样锥孔电压20 V;碰撞能量22 eV。

1.3.3 多糖类成分分析方法 精密量取样品(20 g・L-1)100 μL,置于15 mL干燥具塞试管中,加水补足至1.0 mL,即为供试品溶液。中性多糖测定:加入5%苯酚溶液2.0 mL,混匀后,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7.0 mL,稍冷却后充分混匀,置沸水浴中加热20 min。迅速冷却至室温,混匀,在最大吸收波长处(490 nm)测定吸光度。酸性多糖测定:加入12.5 mmol・L-1的四硼酸钠硫酸溶液 5 mL,摇匀,放入沸水浴中加热10 min 后,再分别加入0.125%咔唑(无水乙醇配制)0.2 mL,摇匀,放入沸水浴中加热15 mi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12 nm 处测定吸光度。

1.4 桑叶多组分相互作用的实验设计

为了明确桑叶黄酮、生物碱和多糖3种组分的配伍效应变化及其量效特点,将桑叶黄酮、生物碱、多糖3种部位进行不同配伍制得各供试样品,对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研究。实验样品设计见表1。

1.5 供试样品的制备

按照实验的组合方式,见表1,配制实验样品。采用70%乙醇溶液为溶剂,使供试样品充分溶解,并置于高速离心机中以13 000 r・min-1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即得实验样品,备用。

1.6 桑叶多组分对酶-抑制剂模型中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空白组加入0.8 mL磷酸盐缓冲液,剩余各组加入100 g・L-1蔗糖0.4 mL作为底物,阳性对照和实验组再分别加入0.2 mL阿卡波糖溶液和0.2 mL不同浓度的桑叶黄酮、生物碱、多糖组分以及不同的配伍组合,用磷酸盐缓冲液补充使终体积为0.8 mL,混匀37 ℃保温10 min后加入0.2 mL α-葡萄糖苷酶溶液,37 ℃继续反应30 min;65 ℃,2 min终止反应。取反应液10 μL,分别加入200 μL的葡萄糖工作液中,37 ℃反应10 min后,在50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并记录,计算抑制率。由于桑叶提取物有颜色干扰,因此每个样品需测背景吸收,并对最终测定结果进行校正。背景吸收仅含样品,酶、底物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操作方法同上。抑制率=[(A阴性对照组-A空白对照组)-(A实验组-A背景对照)]/(A阴性对照组-A空白对照组)×100%。

1.7 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实验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显著性标准为P

1.8 多组分配伍相互作用评价

参照文献方法[18-24],采用等效线法、周-特氏联合指数法与等辐射分析法共同评价桑叶黄酮、生物碱、多糖提取物及其配伍组合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等效线法的计算公式为γ=a/a+b/b,其中γ是相互作用指数,a和b代表两药合用时药物 A 和 B 的剂量,a和b代表单独使用药物 A,B 时达到与合用相等效应水平的剂量。判断方法为γ=1,相加作用;γ>1,拮杭作用;γ

2 结果

2.1 桑叶多组分含量分析

2.1.1 方法学考察 取各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以峰面积为指标计算RSD(n=6),考察方法精密度;样品溶液间隔0,1,2,4,8,12,24 h进样,以峰面积为指标计算RSD(n=6),考察样品的稳定性,在已知各成分含量的样品溶液中加入对照品工作液,考察方法的平均回收率(n=6)。结果表明,各成分精密度RSD≤4.35%,稳定性RSD≤4.02%,平均回收率为94.63%~103.1%,均可符合分析要求。

2.1.2 线性范围考察 取对照品工作液,以各成分进样质量浓度(x,mg・L-1)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见表2。各成分的对照品以及样品的色谱图见图1,2。

2.1.3 桑叶多组分含量分析 桑叶黄酮组分中含有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 6 种主要活性成分,其质量分数分别为2.9%,3.5%,4.4%,3.6%,0.8%,0.9%;桑叶生物碱组分以DNJ计,质量分数为39.4%;桑叶多糖组分中总多糖质量分数为18.9%。

2.2 桑叶不同组分及配伍组合对酶-抑制剂模型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桑叶黄酮、生物碱、多糖提取物在以蔗糖为底物时对α-葡萄糖苷酶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桑叶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升高。黄酮、生物碱和多糖3个组分中,生物碱组分活性最为显著,其次为黄酮组分,抑制活性均优于同浓度下阳性药的活性;桑叶多糖虽表现出一定抑制活性,但不及阳性药阿卡波糖的活性,见表3。

桑叶黄酮、生物碱、多糖组分经配伍组合后(HS,HD,SD)均呈现出显著的抑制α-葡萄糖苷活性,其中HS组抑制活性显著优于同浓度的H组和S组,3组抑制活性均优于阳性药。SD组在低浓度时,其抑制作用弱于S组,但优于D组和阳性药组;高浓度时,SD组抑制活性优于其他3组。HD组在低浓度,抑制活性比H组和阳性对照组弱;高浓度时,抑制活性介于H组和阳性对照组之间。

经等效线法分析评价其相互作用系数,其中HS组与SD的γ1,提示两者未见明显的协同作用,见表3。桑叶黄酮、生物碱、多糖提取物以及不同配伍组合的效应变化与量效关系见图3。

采用周-特氏联合指数法分析桑叶黄酮、生物碱、多糖提取物配伍组合的相互作用,单组分H,S,D组的中效方程分别为y=0.658x-1.017(R2=0.965),y=0.470x-0.600(R2=0.985),y=0.892x-1.978(R2=0.957);不同组分配伍组合HS,HD,SD组的中效方程分别为y=0.660x-0.819(R2=0.938),y=0.926x-1.789(R2=0.979),y=0.754x-1.125(R2=0.978)。据此计算不同效应时的联合指数见表4。其中HS与SD组效应从0.1增大到0.9时,CI均小于1,且各自CI从0.88,0.89逐渐减少到0.86,0.84,提示HS与SD组在不同效应时均表现为协同作用,且协同作用随剂量逐渐增大而增强。HD组在低剂量时CI>1,高剂量时CI

运用等辐射分析法对桑叶黄酮、生物碱、多糖提取物配伍组合的相互作用进行评价,HS组中相应组分的半数有效浓度显著降低(P

3 讨论

研究表明,桑叶中降低血糖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3类功效成分[25-27];此外,桑叶所含脱皮甾酮、某些氨基酸亦有降血糖活性的报道[28]。为了尽可能排除研究样品中各不相同的复杂生物活性成分的相互影响,本文首先将桑叶黄酮、生物碱、多糖提取物尽可能纯化,以避免成分间的相互干扰。由于每类有效组分中含有多个有效系类同系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含量差异大,因此在进行药效评价时采用质量浓度表示,将不同组分都作为单独的整体,探讨其组合后效应的变化。

目前主要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等,这些药物都存在胃肠不适等副作用。而桑叶作为降血糖的常用中药之一,是潜在的安全有效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本实验以α-葡萄糖苷酶为研究对象,作用于反应底物蔗糖,释放出一定量的葡萄糖;当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存在,可以抑制这一反应,使最大吸收峰值下降,其下降程度与抑制剂活性呈正比。基于此作用原理和作用特点,评价桑叶中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多组分相互作用并探讨其量效关系。结果表明,桑叶黄酮、生物碱和多糖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且3个组分均呈现出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

等效线法、周-特氏联合指数法和等辐射分析法常作为分析药物相互作用的方法,它们是评价多种因素影响同一效应变化的有力工具。本实验采用3种药物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探讨桑叶不同组分配伍组合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效应变化与量效关系,结果均发现桑叶生物碱与桑叶黄酮组分配伍后其效应呈现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桑叶生物碱与桑叶多糖组分配伍后经前2种方法分析具有协同效应,等辐射分析法表明两者为相加效应,上述结果为深入阐明桑叶多组分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为揭示桑叶整体调节血糖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Ashcroft F M, Rorsman P. Diabetes mellitus and the β cell: the last ten years[J]. Cell, 2012, 148(6):1160.

[2] Patel S S. Cereb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alpha glucosidase inhibitor as potential therapy[J]. Horm Metab Res, 2015, 48(2):83.

[3] Hamada Y, Nagasaki H, Fuchigami M, et al. The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 miglitol affects bile acid metabolism and ameliorates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diabetic mice[J]. Metabolism, 2013, 62(5): 734.

[4] Tanabe K, Nakamura S, Omagari K. Repeated ingestion of the leaf extract from Morus alba reduces insulin resistance in KK-Ay mice[J]. Nutr Res, 2011, 31(11): 848.

[5] Li Y G, Ji D F, Zhong S, et al. Hypoglycemic effect of deoxynojirimycin-polysaccharide on high fat diet and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mice via regulation of hepatic glucose metabolism[J]. Chem Biol Interact, 2015, 5(225): 70.

[6] 宿树兰, 段金廒, 欧阳臻, 等. 我国桑属(Morus L.)药用植物资源化学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 2012, 14(7): 1.

[7] Wang Y, Xiang L, Wang C. Antidiabetic and antioxidant effects and phytochemicals of mulberry fruit (Morus alba L.) polyphenol enhanced extract[J]. PLoS ONE, 2013, 8(7): e71144.

[8] Kazuhisa Y, Masatoshi K, Satoshi 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1-deoxynojirimyc in content and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in leaves of 276 mulberry cultivars (Morus spp.) in Tokyo, Japan[J]. J Nat Med, 2008, 62 (1): 63.

[9] Yatsunami K, Saito Y, Fukuda E, et al.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in leaves of some mulberry varieties[J]. Food Sci Technol Res, 2003, 9: 392.

[10] Hansawasdi C, Kawabata J.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effect of mulberry (Morus alba) leaves on Caco-2[J]. Fitoterapia, 2006, 77(7/8): 568.

[11] 薛长勇, 刘英华, 张荣欣, 等. 桑叶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21): 4191.

[12] 原爱红, 马骏, 蒋晓峰, 等. 桑叶中糖苷酶抑制活性组分的筛选[J].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3): 223.

[13] 李有贵,储一宁,钟石, 等. 59份野生桑桑叶中的DNJ含量及粗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J]. 蚕业科学, 2010, 36(5): 729.

[14] 李有贵, 钟石, 吕志强, 等.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α-蔗糖酶的抑制动力学研究[J]. 蚕业科学, 2010, 36(6): 885.

[15] 孟夏.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 2008.

[16] 李先佳. 桑叶黄酮和多糖提取、纯化和分离工艺优化[D].贵阳: 贵州大学, 2006.

[17] 杨雨, 欧阳臻, 常钰, 等. 桑叶不同组分降血糖作用研究[J].食品化学, 2007(8): 454.

[18] Ronald J T.The interaction index: a measure of drug synergism[J]. Pain, 2002, 98 (1/2): 163.

[19] Tallarida R J. Drug synergism: its detection and applications[J].J Pharmacol Exp Ther, 2001, 298 (3): 865.

[20] Gessner P K. Isobolographic analysis of interactions: an update on applications and utility[J].Toxicology, 1995, 105(2/3): 161.

[21] 刘瑾, 邱海霞, 梅兴国, 等. 高线图解分析法: 评价药物相互作用的方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6, 33(6): 459.

[22] 王金韬, 罗爱林, 万丽. 周-特氏联合指数法研究丙泊酚和咪唑安定致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相互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5, 21(7):484.

[23] 李有武, 李成龙, 涂学云, 等. 等辐射法分析结肠镜麻醉中丙泊酚与依托咪酯的药物相互作用[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 31(1): 39.

[24] 孙振, 智, 马正, 等. 等辐射分析法研究3种白头翁皂苷抗血吸虫的相互作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 34(18): 1542.

[25] Liu C, Xiang W, Yu 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1-deoxynojirimycin contribution degree to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physiological distribution in Morus alba L. [J]. Ind Crop Prod, 2015, 70: 309.

[26] Singab A N B, El-Beshbishy H A, Yonekawa M. Hypoglycemic effect of Egyptian Morus alba root bark extract: effect on diabete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of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J]. J Ethnopharmacol, 2005, 100(3): 333.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8篇

胃肠型感冒,中医称为感冒夹滞,除了感冒的常见症状以外,宝宝腹胀,不思饮食,有的嘴里还可以闻到一种酸臭的气味。严重者会呕吐出胃里还没有消化或隔夜的食物,大便酸臭或腹痛、腹泻,或大便干燥,伴尿量少颜色发黄,舌苔又黄又厚。

食疗小妙方

生姜汁

材料:生姜

做法:

取生姜块洗净,切成蒜头大小块。

用压蒜器压出汁再加少量的温热水随服。功效:对于呕吐的宝宝,有止吐效果。

薏米橘皮粥

材料:新鲜橘皮30克、薏米100克

做法:

先将橘皮洗净切成细丝,然后加水煮沸后将橘皮丝捞出。

在橘皮水中加入大米煮粥食用。

功效:可起到止吐、消食的作用。

三根姜糖果饮

材料:香菜根10克、葱根10克、鲜芦根50克、生姜2片、红糖适量

做法:

1 将以上材料加水200毫升煮沸10分钟。

2 晾温后少量频频服用,

功效:可缓解呕吐症状。

风热感冒

宝宝发热较高,怕风有汗,鼻子不通气,流黄浓鼻涕,咳嗽有黄痰,咽部红肿疼痛,口渴多饮,舌上有一层黄色舌苔。

食疗小妙方

生姜桑叶汤

材料:生姜3片、冬桑叶9克、西河柳1 5克

做法:

1 将上3味水煎到开。

2 晾温后当水饮。

功效:疏风散热。适用于宝宝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较高,鼻塞无涕,咽喉肿痛等症。 转贴于

三花茶

材料:金银花15克、10克、茉莉花3克、冰糖少量

做法:

1 将金银花、、茉莉花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10~15分钟即可。

2 加冰糖代水饮用。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热毒所致的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三花茶除用于治疗外,平素对于“火气”宝宝,常服有降“火”的作用。

风寒型感冒

这种类型多见于宝宝不小心着凉,感受风寒,出现发热、怕冷,但不出汗,鼻流清涕并伴有咳嗽、咽喉干红、舌头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苔。

食疗小妙方

萝卜姜枣汤

材料:白萝卜1个、姜1块、红枣3个、蜂蜜30克

做法:1 将白萝卜、姜分别洗净,晾干,切成薄片待用。

2 取白萝卜5片、姜3片、红枣3个置锅内,加水1碗,煮沸20分钟,去渣留汤。

3 最后加入蜂蜜,再煮1沸即可。趁热代茶频饮。功效:辛温解表,止咳化痰。适用于宝宝风寒感冒、咳嗽、鼻流清涕等症。

紫苏叶茶

材料:紫苏叶1 6克、红糖适量

做法:1 将上药晒干揉成粗末,沸水冲泡,放入红糖。2 用滤网过滤,代水频饮。

功效:发散风寒。适用于感冒风寒初期,鼻塞流涕等症。

葱白香菜汤

材料:葱白、香菜各15克。

做法:1 将葱白、香菜洗净。

2 将切成1寸长的段,加水煮开为汤,取汤趁热服一天3次。功效:解表散寒。适用于外感风寒等症。

姜糖茶

材料:生姜3片、红糖适量。

做法:1 把姜洗净,切成片。

2 把姜片和红糖放八杯中,用沸水冲开,晾温后服用,每日2次。功效:发汗解表,温中和胃。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或恶心、呕吐、腹胀等症。

葱头姜片茶

材料:葱头10克、生姜3克、红糖适量

做法:1 将葱头、生姜洗净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