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寒暄

寒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寒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寒暄范文第1篇

双腿迈向无人的街

不敢抬头

是怕你的背影再次离开我的世界

想你是怕我一个人寒暄

我不知道怎么才会好些

一些问候还是几句离别

我想我会一点点地

慢慢地了解

寒暄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日 寒暄语 文化

从中日寒暄语的异同,我们可以感受到中日文化的差异。

一.见面时的寒暄语

1.从时间性看中日文化的异同

见面时的寒暄语中,中国的“你好”一般对应日语的“こんにちは”,实际上日本人一天从早到晚,这一内容的寒暄语并不相同,其中有“おはよう”(早上好)“こんにちは”(白天好)“こんばんは”(晚上好)这三种形式。对此,刘德平先生曾指出中国的日语教科书中写到“昼間(白天)”的时间用“こんにちは”寒暄,而“昼間(白天)”的时间范围很模糊,没有具体的时间点,季节不同这一时间段也有所不同。从这点可以看出,日本文化具有模糊性。

2.从称呼看中日称呼文化的异同

偶然见面的场合,在中国一般添加称呼,也就是“称呼+你好”。而在日本经常说“どうも”、“お久しぶりですね”、“偶然ですね”。中国人称呼亲属以外的人多用亲属的称呼,例如:“阿姨你好”。而日本用亲属称呼问候的很少,那样会让对方感到不快。

3.中国的质问文化

中国有“干吗去?”、“吃饭了吗?”这样的质问寒暄。实际上类似的寒暄,提问并不是目的,而是向对方表示问候。日本向对方提问的场合多以天气情况来问候,如“いいお天気ですね(天气很好啊)”。

4.日语过去的言及

日本人偶尔也会用“昨日はごちそう様”、“昨日はどうも”等来提起先前发生过的事情,例如:朋友请吃饭了说“ごちそうになりました、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第二天或者是几天后也再次说“この間はごちそうになり、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来表达谢意。而中国人如朋友请吃饭,当场会说“谢谢款待”,再见面的时候不习惯再次说,反而经常会说“大家都是朋友,不要见外”。

5.中国人对自由的追求和日本人对规则的严守

中国多用灵活多样的寒暄形式,日语多用固定的方式进行寒暄。例如,到家了,汉语里有很多寒暄法,在家的人会说“回来了”、“怎么刚回来呀”、“吃饭了吗”,刚回家的人会说“干嘛呢”“累坏了”等等。日语里一般是“ただいまーおかえり(なさい)”,回家晚时会说“ごめん、おそくなって”。再如,有客人访问时,汉语里会说“来了”、“请进”,关系好的人通常会省略寒暄直接进入话题,即“熟不拘礼”。日语里要彼此问候“お邪魔します”和“いらっしゃい”、“おはよう”、“お疲れ様”、“ありがとう”等,即使亲密朋友之间也不省略。

二.分别时的寒暄语

从词源上看,“さようなら”并不是“再见”的意思。古代日本人分别时会说“さようならば、これで失礼をしましょう”、“さようならば、これでお別れをしましょう”。这种说法很长,所以就省略了后面的部分,用“さようなら”来表达“再见”的意思。这种话到一半停止的方式是日语的一个特征。而中国人如果不把自己想说的话说清楚,可能会留给对方性格不好的印象。

1.从省略看顾虑文化

“さようなら”和“再见”都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根据场合,除了“さようなら”,还有各种各样的寒暄方式。例如:熟人之间会说“じゃあね”、“じゃあ”、“じゃあまた”、“それでは”、“ではまた”、“またね”、“それじゃあ”、“ごきげんよう”,这些省略语是为了避免让对方有压力和负担。日本人经常用“ご迷惑をかけまして、すみません”,“迷惑”在日本是非常严重麻烦的事情,所以在离开别人领域之前会说“お邪魔しました”、“失礼しました”、“お忙しいところを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可以看出,日本人有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观念。笔者认为这可以说是“顾虑文化”。而中国人见面一般会说“明天见”、“拜拜”“我先走了”、“再见”。

2.中日的集团意识

在日本社会,同一集团内有人离开的话,经常会说“行ってきます”或“行ってまいります”,其他人会说“行ってまいります”作为回语。对此,中国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日本有强烈的集团感。中国一般没有这种寒暄,但是经常会说“咱们”,例如:“咱们公司”、“咱们学校”。可以看出,汉语和日语表现出了同样的集团意识。

寒暄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日语寒暄语文化特征集团意识“和”思想

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交谈。我们之所以和人谈话,交流,无非是为了传达信息,寻求心灵的沟通。在正式交谈之前,往往有一个寒暄过程,即“あいさつ”。现代日语的“挨拶”包括言语“挨拶”及与之相伴的动作“お辞”,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寒暄来认同对方,接受对方,同时让对方认同自己,为正式的交流作铺垫。如果没有这一铺垫而贸然地直接进入正题,则对方往往会莫名其妙。因此,寒暄语是人们生活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语言,其在交往中起剂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文化的信息。各民族由于历史进程、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有着各自的寒暄形式和内容。日语寒暄语的内涵十分丰富,而且由于受历史、地理、民族文化、风俗、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表现形式和成因上亦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如果把一种文化中的寒暄形式及其内容硬搬到另一种文化中去,轻则闹出笑话,重则可能产生冲突或更严重的后果。本文从日本人最常用的寒暄语入手来考察日本人的性格及其他文化特征,以便日语学习者在今后与日本人的交往中能更加得心应手。

一、「はじめまして、の木です(と申します)。どうぞよろしく(おいします)。

这是日本人第一次与人见面(“初面”)时最常用的寒暄语。“初次见面,我叫铃木,请多多关照。”它不仅用于陌生人初次见面,还用于接电话等场合。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人也许纳闷:为什么先自报家门,还要一素昧平生的人“关照”呢?日本人生活在一个个界限分明的集团之中,这些集团的特点是:人们按照职务、年龄、性格、学历等排出等级秩序,每个人都使用符合自己身份的言辞、礼节。下级绝对服从上级,每个人对自己在集团中的位置,以及与之相应的责任、义务、言谈、举止十分清楚。这就是日本人潜意识中的“内”世界。与之相对的是完全陌生的其他集团,即“外”世界。日本人在第一次同“外”世界的人打交道时,对自己与对方在等级序列中的位置非常敏感。对方是什么身份?只有明白对方身份,才能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是否使用敬语,鞠躬的角度多大,等等。在弄清对方身份之前,自己的应对方式可能不妥,甚至会影响以后的交往。因此,请对方“关照”很有必要。“因为是第一次见面,对您不了解,我的言谈举止如有不当,敬请原谅。”对日本人来说,这确实是一句十分得体的寒暄语,充分反映了日本人谨言慎行的秉性。

中国人无论是和陌生人见面还是接电话,常常会主动问对方“您贵姓”,而不是先自我介绍。自报家门式的寒暄语是受日本“和”思想影响而成的。然后说“どうぞよろしく(おいします)”,不仅消除了初次见面的陌生感、紧张感,还把双方放在同一个位置,归为同一团体,拉近了双方心理的距离,促使双方为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初次见面时的寒暄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人的国民性。

二、「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

这是日常交往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三句寒暄语。“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来源于“早い”,这一寒暄语除赞扬对方勤劳、刻苦之外,还包含感动的语义。日本人以勤劳著称,“勤勉”是世人对他们的评价。日本的地理环境和稻作文化决定了日本人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有好的收获。勤劳的表现是“忙”。在日本人看来,“忙”是令人愉快的。与生活的安逸、舒服和悠闲相比,“忙”是一种价值认可,它既是日本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价值,又是日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表达了对对方的关心、祝福,以谋求人际关系的“和”。日本人遇到熟人打招呼,即使是陌生人,有时也会说句“こんにちは”。日本是一个岛国,自古以来资源贫乏,气候变化无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绝非“安易”,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往往考虑对方的处境,给对方送去了一腔暖意。

当然,在使用这三句寒暄语时,时间上的区别自不待言,它还要考虑与对方的关系。「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使用于自己家人之间或同事、近邻等属于内部关系中,而“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一般不用于内部关系中。这也反映了日本人“家”这一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内”、“外”集团对日本人言行的深刻影响。

三、「いつもお世になっております

“いつもお世になっております”是日本人最基本的恩惠表现。日本人是很重视恩惠的民族。例如,家庭主妇接到丈夫同事打来的电话,即使不知道打电话的人和丈夫是怎样的关系,她一般也会说句“いつもお世になっております”。这表现了日本文化中将家庭成员视为一体的文化价值取向,即将自己和其他成员“一体化”,同时也说明了日本文化强烈的“归属意识”和“集团心理”。“世になる”是对方给我(们)帮了许多忙、为我(们)出了许多力。“いつもお世になっております”表达了对“世になる”感谢的心情。同时,通过寒暄,暗示了没将对方看做外人,而是当做局内人,从而向对方表达了某种亲近感。另外,即使大家初次打交道,在各种商业活动中,也习惯礼节性地说平素承蒙关照之类的客套话,这就反映了彼此客气又不生分,遵守礼仪规范,喜欢寒暄,讲话委婉的日本文化。“いつもお世になっております”是一种谦逊的说法,采用的是敬语形式,使用的对象是“外”世界,一般不用于亲朋好友,而用于与公司有业务关系的客户或孩子学校的老师等。因为在亲朋好友之间使用这类客套话,往往给人一种见外的感觉。在日本,如果我们给一家公司、银行或邮局等单位打电话,那么即使是第一次和对方联系,对方也会说“いつもお世になっております”。

四、「今日は暖かいですね「今日はいい天ですね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在固定的土地上从事农耕稻作,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环境中生活,虽然有时受到台风、地震和火山的侵袭,但同时也从自然中获得了不少恩惠。日本人从来没有把自然界看做人类的对立物或天敌,而是当做人类的朋友和生活上的依靠。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天气变化复杂,日常生活也因天气的变化而不同。因此,日语中有关自然、气候的词汇很多。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某种词汇的多少和发达程度的高低同该事物与该民族的生活密切相关。日本人对自然界的亲和意识是非常强烈的。尤其在书信中,关于季节气候情况的描述,是问安部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四季分明的自然环境,变化万千的气象,以及农耕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日本人对天气极为关注。这种关注已经成为日本人日常“挨拶”的一部分。因此,见面寒暄时谈论给生活带来好处,方便的好天气,就一起高兴;相反,则一起担忧,以此沟通双方的感情。例如,相互之间通过「今日は暖かいですね「今日はいい天ですね等有关天气的寒暄语,能够感受到“一体感”、心与心相通,并且确认有共通经验、有共有经验,强调彼此之间有连带感和相同经验所带来的心情一致感。

五、「すみません

日本人常说「すみません或者「すいません,就像脱口而出的歌词一样。这并不仅仅是犯了错误道歉时用的语言,更多的是作为寒暄语广泛应用。「すみません表示道歉内疚的心情,同时还常用来表达一种真诚的谢意。这是因为日本人在接受对方好意而表示谢意的同时,还猜想由于自己给对方增添麻烦和负担,示意感激之余如果漠视对方的好意而不表达歉意,将会被人家轻视,所以怀着这种要永远铭记对方一番好意的心情,日本人在很多场合使用「すみません来代替「有う,向对方表示感谢。「すみません是日本最流行的寒暄语,据说是「む的郑重否定式,原意为“完结”、“完了”、“可以解决”等,其否定式便产生了“道歉”的意思。也有人说其原型是「心がすまない,表示“不放心”、“内心无法平静”的意思,由此发展为“对不起”、“道歉”的意思。老年人乘车时有人给让座,老人一般会使用「すみません表示感谢,以此表示因为自己而使对方失去座位的内疚心情,同时也使让座的人听起来心里舒畅。如果使用「有う,就会给人一种强调自己的喜悦心情而忽视了对方的心理感受的印象,对方听后自然不会感到高兴。由此可见,「有う和「すみません的用法并不那么简单,而是要受到各种场面,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处的地位关系,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性别、年龄等种种条件的限制,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使用「すみません,表示结婚、吊唁、鼓励或祝福等时候,日语中只能使用「有う。

六、结语

日语寒暄语的种类和用法很多,寒暄语反映出了日本民族的一些特征、日本人的一些文化习惯。概括而言,日本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孕育了这种特有的语言特征。集团主义意识很强的日本人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注意和周围的人保持和睦的关系,谋求社会内部的和谐。我们研究讨论这些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联系,目的是使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并不只是把语言简单地看成是一套用于人际关系交流的单纯的系统,而是更多地了解这套语言的文化历史背景,这样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才会是全面的、深刻的,同时在运用的实践当中,也可避免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误会。所以我们要学好日本寒暄语,不仅要从教科书上学习日语寒暄语的用法,而且要了解日本的民族特性和日本文化,了解日语寒暄语的特征和形成原因,更要深入日本人的实际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较正确地使用日语寒暄语。限于篇幅,本文只对日常交际中使用最频繁的寒暄语作了分析,难免有疏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行为、言语也将发生变化,关注寒暄语的变化及其深层文化内涵是饶有趣味的工作,这一课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孙满绪.日语和日本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3]王秀文.日本语言和社会文化[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3.

[4]王秀文.日本语言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5]吴鲁鄂,张杭萍.美丽的岛国日本[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野元菊雄,野林正路.ことばと文化[M].京:三省堂,1977.

[7]藤原与一.あいさつことばの世界[M].

[8]奥山益朗.あいさつ辞典[M].京:武野院,1992.

[9]金田一春彦.《日本语》新(上、下).岩波书店,1988.

寒暄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礼貌语言 招呼语 寒暄语 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遵循约定俗成的礼俗规范,注意人际关系的调剂。但是,不同的文化,必定会产生不同的礼俗规范。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由于不了解他种文化的风俗习惯和交际策略,潜意识里以本地文化的习俗和规则作为标准去衡量和批判不同文化中的交际行为,并由此得出褒此贬彼或者褒彼贬此的错误结论。在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中,许多人还会因为过于依赖书本和词典,而忽略交际规则对礼貌词句运用的约束,不知不觉犯一些文化错误。

文化差异会导致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在跨文化交际中,汉语中的礼貌语言就常常受到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的误解,甚至经常发生文化冲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学生,尤其是西方学生对汉语的礼貌语言很不理解。本文以招呼语和寒暄语为例,对中西方招呼语和寒暄语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讨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礼貌语言如何处理。

二、礼貌的文化共性

礼貌是人类共有的文明行为,是人际关系的调和剂,也是维持交际者相互之间友好、合作与和谐关系的重要规范要求,这是各种文化之间所共有的。不同的文化之间礼貌的作用和表达形式有许多共同点,我们先来看看礼貌的文化共性。

毕继万先生认为,礼貌的文化共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礼貌是调剂人际关系的文明行为,礼貌又是体现相互尊重但又保持一定距离感的行为表现,注重交际关系并不是中国文化的特产,西方人也认为,人际关系的融洽比信息的传递更为重要。

2.委婉法是礼貌语言的主要形式。人们说话时,常常需要用婉转的方法表达真实的意图,这也是所有文化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共有的交际习惯。

3.“面子”,就是自尊心,它所体现的,是交际者所维护和尊重的社会形象,它是交际者对相互之间关系的承认和协调。中国文化有面子,西方文化有“face”、“self-respect”或“self-esteem”;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很看重面子,只是有关这方面的说话和表现形式因文化不同而有所不同罢了。

4.谦虚,在每种文化中都是体现尊重他人和避免矜夸的应有态度。

5.每种文化都有隐私观念(Privacy)。所有文化的共同要求之一就是人际交往中尽量避免干涉他人的私事。

在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承认礼貌的文化共性,而且应当认真研究礼貌的文化差异,注意礼貌的文化特征。

西方指导礼貌交际的著名理论是格赖斯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以及利奇的“礼貌原则(the Politeness Principle,简称PP)”,等等,这些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跨文化交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共同点所在,是都强调了消极礼貌,即礼貌的目的是回避不和与避免冲突。许多西方学生学习汉语不理解汉语的礼貌语言,甚至发生文化冲突,是因为中国文化强调积极礼貌,目的在于主动寻求和谐共处,主张“和为贵”。在利害关系上,中国文化主张少计得失,慷慨待人;在人际交往中,主张谦虚谨慎,自谦尊人;在对待他人的态度上,主张与人为善,和睦相处(毕继万,2009)。

三、中西方招呼语与寒暄语的文化冲突与分析

打招呼和寒暄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言语行为。中西方人们在这两方面言语行为中的文化冲突较为突出。

(一)打招呼。

打招呼是人们见面时的问候语,是每种礼貌语言的重要方面。关于招呼语的文化差异及其造成的文化冲突屡见不鲜。

1.中西招呼语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交往及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许多外国人因不理解汉语招呼语而闹笑话或者造成许多误会或冲突,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有些招呼语被理解成了解信息的问题。例如,汉语的“吃了吗?”英语国家人会理解成询问对方是否已经用餐,因为这句话往往会被误认为是请人吃饭或要求与对方共同进餐的语言。

(2)有些招呼语又会被人理解为对别人私事的无理探听和粗涉。例如,中国人见面经常会问:“干嘛去啊?”“干什么去了?”英语国家人会理解为发问者在探听别人的隐私而感到不满。

(3)部分外国人认为中国人喜欢明知故问。例如,见人在看书,就说:“看书啊?”见人去吃饭,就问:“吃饭去啊?”,等等。很多外国人甚至觉得这些是很愚蠢的问题。

(4)部分外国人认为中国人喜欢说一些奇怪的实话。例如,“下班了?”“您来了。”等类似于“明知故问”的显而易见的话语。

(5)中国人“叫人”的方式也会被英语国家人误解为有事喊住对方,常常停下来等候“下文”。

2.中西招呼语的主要文化差异

中西招呼语的基本功能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种愿意与对方交往的礼貌表示。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的误会或者冲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两种招呼语的侧重点不同。汉语招呼语重在关切和尊重,而英语招呼语则重在问候(毕继万,2009)。

英语没有称谓型招呼语,而汉语的称谓型招呼语却使用频繁。中国人在家庭、邻居、同事、经常见面的相识者之间只用称呼语打招呼的方式相当频繁,而且非常注重称呼的使用,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不同的交际对象,会用不同语体色彩和感彩的称谓型招呼语。例如“叔叔”、“阿姨”、“张老师”、“李经理”、“小王”、“老刘”等,亲戚邻里之间的称呼既平等又亲切,西方人听到这样的招呼,自然会以为说话人有事找他而等候“下文”。

英语最常用的招呼语是问候语,例如,“Good morning.”“Hello.”等,其格式简单,通用性强,重在对人礼貌,而不是感情的表达,所以实用的对象和场合也较广泛。而汉语的招呼语大多涉及别人的起居寒暖,给人以亲切关心之感,表达的不仅仅是对人的礼貌,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关切之情。

汉英招呼语的差异和冲突是由中西两种文化的不同特性所决定的。西方文化以个体为中心,重视个人行为独立自主和个人领地不容侵犯,因此招呼语的主要特征就是“问候”。中国注重相互关切和自谦尊人,强调感情的沟通和彼此的关切,上述称谓型、询问型和“明知故问”的招呼语正体现除了这一文化特点。了解了这些文化差异,就不难理解中西招呼语使用上的误会和冲突了。

(二)寒暄。

朋友、同事在一起时,总要谈论一些事情,以表示特请礼貌,因事会晤或拜访别人时,一般情况下,也会寒暄几句再转入正题,使得气氛自然,这是各种寒暄语的共同特点。但是,不同的寒暄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其出发点和内容也不尽相同。

1.中西寒暄语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交往及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许多外国人因不理解汉语寒暄语而闹笑话或者造成许多误会或冲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西方人认为中国人喜欢探听和干涉别人的私事。例如,中国人经常问“你结婚了吗?”“你父母是做什么的?”等。

(2)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爱说一些“正确的废话”。例如,见外国人时会说“您一路上辛苦了。”“您对这里的生活还习惯吗?”“您很会用筷子。”等。有人认为,这些话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3)西方人认为中国人喜欢给别人下命令。例如,“你穿得太少了,冬天要多穿点。”“你出去要注意安全。”“你身体不舒服,去医院看看吧。”等等。英语国家的人认为这些话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有点虚伪,甚至有损于别人的自尊心。

2.中西寒暄语的主要文化差异

虽然都是寒暄,但汉英寒暄语的含义和目的不同。与汉语“寒暄语”相对应的英语是“small talk”,指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非严肃的话题进行的非正式的、轻松的交谈”。这与汉语寒暄语没有太多区别,但是,正如上述招呼语中,英语重问候一样,在寒暄语中,英语注重的是不涉及个人的话题,其目的是创造轻松自在的交谈气氛,而汉语重关切,汉语寒暄语表达的是交谈双方相互对起居生活的关心,因而必然大量涉及到个人问题。了解了这一区别,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上述的汉语寒暄语让西方人反感了(毕继万,2009)。

此外,中西方的价值观念的不同也会在寒暄语的使用中引起文化冲突。中国人对年迈体弱或有病的人习惯于表示关切,会询问病情或关切地嘱咐和劝告,让人感到关心和温暖。然而,英语国家的人对这种关心不仅不会有感谢之情,还会由于自尊心受到伤害而极为反感。

文化不同,寒暄语的话题也应有所区别,这是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应认真研究的问题。

四、中国文化礼貌的特征

只要不同的文化存在,文化冲突就在所难免。西方人学习汉语,与中国人交流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文化冲突,就是因为他们并不理解中国文化礼貌特征。那么,中国文化礼貌的特征都有哪些呢?

顾曰国将中国文化的礼貌原则总结为五条。

(一)贬己尊人准则。

指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称听话人或与听话人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二)称呼准则。

指人们出于礼貌,在相互称呼时要依照“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关系。

(三)文雅准则。

指出言高雅,选用雅言,多用委婉。

(四)求同准则。

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保持相称,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

(五)德、言、行准则。

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让他付出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顾曰国,1992)

中国文化不是把礼貌视为利益关系的公平调整,而是看成做人的道德要求,这种道德要求在礼貌上的表现是“仁者爱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不把礼貌简单地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策略手段,而是将其提高到表达情感的言行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高度。总结起来,中国文化礼貌特征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自谦尊人、相互关切、互相体谅、以诚待人。了解了这些特征,西方人就不会因为中国人“明知故问”、“探听隐私”、“说正确的废话”、“命令别人”等言语行为而感到奇怪了。

五、对外汉语教学中礼貌语言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以培养学生汉语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为根本目的。其中,语言交际能力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范开泰指出,汉语交际能力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汉语语言系统能力,即在使用汉语时具有合语法性和可接受性;第二,汉语得体表达能力,即能根据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具体条件和说话时的具体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第三,汉语文化适应能力,即在使用汉语进行交际时能适应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习惯(范开泰,1992)。

在语言交际中,礼貌语言是我们最常用的言语表达之一,其运用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上述汉语交际能力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过程中,重视汉语礼貌语言的教学是责无旁贷的。

首先,教师应该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以及礼貌用语和使用规律,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话语,要做到规范、得体,要有一定的示范性,不能给学生传递错误的语言信息。其次,教学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如遇到文化冲突的现象,应该在尊重学生本国文化的前提下,向其介绍中国常用的礼貌语言,并启发、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礼貌语言。再次,教师不应该仅满足于完成教材上规定的内容。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的实际效果等多种因素,教师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学生们已经掌握规定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扩展一些实用性强的礼貌语言,从而达到介绍中国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目的。最后,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例如情景会话、主题表演等,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语境下练习礼貌语言的运用。

六、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最终是要培养学生们的语言交际能力,礼貌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以及礼貌语言的运用和教学自然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研究的重要课题。只要有文化差异存在,礼貌语言的文化差异就永远不会消失。了解中西方礼貌语言的差异,不仅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而且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2]Linell Davis.中西文化之鉴.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姜丽萍.对外汉语教学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5]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6]赵金铭.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技能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7]毕继万.“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6,(4).

[8]范开泰.论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世界汉语教学,1992,(1).

寒暄范文第5篇

拜访和接待礼仪

拜访和接待是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拜访礼仪

1.拜访前应先和被访对象约定,以免扑空或扰乱主人的计划。拜访时要准时赴约。拜访时间长短应根据拜访目的和主人意愿而定,一般而言,时间宜短不宜长。

2.到达被访人所在地时,一定要轻轻敲门,进屋后应待主人安排指点后坐下。后来的客人到达时,先到的客人应该站起来,等待介绍。

3.拜访时应彬彬有礼,注意一般交往细节。告辞时要同主人和其他客人一一告别,说“再见”、“谢谢”;主人相送时,应说“请回”、“留步”、“再见”。

接待礼仪

1.接待人员要品貌端正,举止大方,口齿清楚,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受过专门的礼仪、形体、语言、服饰等方面的训练。

2.接待人员服饰要整洁、端庄、得体、高雅;女性应避免佩戴过于夸张或有碍工作的饰物,化妆应尽量淡雅。

3.如果来访者是预先约定好的重要客人,则应根据来访者的地位、身份等确定相应的接待规格和程序。在办公室接待一般的来访者,谈话时应注意少说多听,最好不要隔着办公桌与来人说话。对来访者反映的问题,应作简短的记录。

共乘电梯有讲究

(1)伴随客人或长辈来到电梯厅门前时:先按电梯呼梯按钮。轿厢到达厅门打开时:若客人不止1人,可先行进入电梯,一手按“开门”按钮,另一手按住电梯一侧门,礼貌地说“请进”,请客人们或长辈们进入电梯。

(2)进入电梯后:按下客人或长辈要去的楼层按钮。

若电梯行进间有其他人员进入,可主动询问要去几楼,帮忙按下。电梯内可视状况是否寒暄,例如没有其他人员时可略做寒暄,有外人或其他同事在时,可斟酌是否必要寒暄。电梯内尽量侧身面对客人。

(3)到达目的楼层:一手按住“开门”按钮,另一手做出请出的动作,可说:“到了,您先请!”。客人走出电梯后,自己立刻步出电梯,并热诚地引导行进的方向。

社交剂:寒暄与问候

在多数情况下,寒暄与问候应用的情景都比较相似,都是作为交谈的“开场白”来被使用的。从这个意义讲,二者之间的界限常常难以确定。

在被介绍给他人之后,应当跟对方寒暄。若只向他点点头,或是只握一下手,通常会被理解为不想与之深谈,不愿与之结交。碰上熟人,也应当跟他寒暄一句。若视若不见,难免显得自己妄自尊大跟初次见面的人寒暄,最标准的说法是:“你好”、“很高兴能认识您”、“见到您非常荣幸”等。

寒暄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日跨文化; 文化交际; 言语行为; 用语对比

虽然,日本文化是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使得两国之间文化习俗很是相同或相近,但是从中日两国人民言语行为上来看,两国人民的言语行为表现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为了使中日跨文化交际良好的、顺利的展开,在外语教学实践之中,应当注重加强用语对比,说明中日寒暄、致谢、邀请等语言行为上存在的差异,那么在交流与沟通之中,能够真正了解对方语言行为的含义,正确应答,使得双方的交流融洽、愉悦。所以,加强中日语言行为的语用对比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日寒暄言语行为的语用对比

但从“寒暄”言语行为来看,中日国家的语用习惯就有很大不同。我们只有深入的研究与对比中日言语行为,才能真正了解中日国家文化,那么中日跨文化交际将更加有意义的。

寒暄语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从一开始就是用的询问对方的安康、起居、冷暖及心境的体贴性言语,看似多余,但实则是良好交际的开端,能够拉近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营造一种轻松、自然、和谐的氛围。当然,因为不同国家特定文化使然,才使得不同国家寒暄的方式不同,如中国国民之间或与其他人寒暄,习惯用语是“你吃饭了吗”,这作为一种常用的寒暄方式,在其他不懂中国文化的国家来看,更像是在邀请自己吃饭,这容易引起误会。而日本国民之间或与其他人寒暄,往往会以“天气变化、季节更替”等为话题,如“それは_かに叭帐瞍ったです”(每天都好热呀),“本当に暑いですね”(真的好热呀)。相对来说,日语是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语言,希望能够融入到集体当中,并且在集体中发挥价值,就如同鱼要生存在水中一样,这使得日本人习惯用自然环境来寒暄[1]。

二、中日致谢道歉言语行为的语用对比

在致歉道歉语言行为方面,中日语用习惯也是不尽相同的。因为相当于中国语用习惯来讲,日本人更习惯用道歉、忏悔的词语,如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乘坐公交车,别人让座给自己,我们会礼貌地说“谢谢”,而日本人通常会说“对不起”。从这小小的生活习惯上,可以看出中日文化还是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言语行为上。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善用“道歉、忏悔或自责”等词语呢?其实,日本人不愿给别人添麻烦,也极不情愿接受别人的帮助和恩惠。因为,在日本人看来,出于好意的某种行为,强加于人,将会使对方难堪,这就是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之中,为了不让对方难堪,常常会说“对不起”等致歉词语。有日本心理学家认为日本人这种顾及他人的表现,实际上是日本人缺乏自信、脆弱的表现,为了维护自己,保护面子,常常小心翼翼,逃避责任,为自己留后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国际商务洽谈中日本人往往会通过中间人进行谈判。总之,在致谢道歉言语行为方面,日本与中国语言行为的确有很大差异,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应当慎重注意这一点[2]。

三、中日请客送礼言语行为的语用对比

在以上言语行为上,中日用语习惯不同,但是在请客送礼言语行为上却很是相同。因为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日本来讲,“义理”、“人情”、“知恩图报”是维系日本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传统观念,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因此,请客、送礼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中日国民请客送礼的思想不同,中国人认为这种“礼尚外来”是人之常情,而日本人则为此苦恼不已,不愿意接受他人的馈赠,因此为了减轻他人的负担,在日常生活中请客时,主人虽然备好了丰盛的饭菜,但还是出谦虚的说:“何もありませんが、どうぞ召し上がってください(没什么菜,请多吃点)”;在馈赠礼物时常说:“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ございますが、受け入れてください(这个东西不起眼,但请您收下)。”的确,中国人在请客或馈赠里礼物时也会这么说,与日本人的原意不同,中国人是处于礼貌或要面子[3]。

四、中日邀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对比

对比中日邀请拒绝言语行为,不难发现日本人邀请他人是比较谨慎的,其目的是尽量不给对方添麻烦。所以,日本人在围绕“邀请”进行言语交流的过程中,往往是比较客套的,通常最好不要当真,不像中国人非常直接的表达邀请的诚意。

五、结束语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尽管中日文化差异不大,但是中日言语行为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使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够顺畅的、良好的进行,应当对比中日言语行为的语用习惯,以便清楚对方的语用习惯,如此可以避免语用错误情况的发生,使中日跨文化交际获得较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德诚.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言语行为语用对比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6):87-88.

寒暄范文第7篇

关键词:目的论;公示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7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75-02

一、目的论简介

翻译目的论的中心思想是“目的决定手段”,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众所周知,每个翻译行为都有其目的。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因此,译者应在给定的翻译语境中明确其特定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目的论有三个基本原则:连贯性、忠实性和忠诚原则。连贯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实性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 即译文忠实于原文。忠诚原则(Nord:2001)是由诺德提出的。一方面,译者对译文接受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向他们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做的原因;另一方面则要求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这三大原则构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但是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这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

二、目的论视角下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一)景区公示语的类型

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景区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除了通用的“公共信息公示语”、“安全公示语”、“消防公示语”外,还有依据景区经营、管理、服务、人际沟通等需要而设置的特定功能的公示语。纽马克(Newmark,1988)将文本分为表达型、信息型、呼唤型三种类型。并介绍了文本的其他几种功能:原语言功能,美学功能及寒暄功能。鉴于景区公示语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是向公众传递信息,发出呼唤,与公众寒暄,本文作者认为景区公示语可以分为信息型、呼唤型和寒暄型公示语。

(二)目的论在景区公示语翻译中的应用

在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下,充分性是评价上述三类公示语译文的标准。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在翻译景区公示语的过程中,译者的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即所谓的“目的法则”。景区公示语的翻译应注重突出译文的信息、呼唤或寒暄功能,还必须强调译文在译语环境中的可读性,以及译文的忠实性。目的论决定了译者在翻译景区公示语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解释了目的语接受者的需求和期望,同时也考虑到了翻译过程中不同文化特有的各种言语及非言语行为形式。但它提供的仅仅是一个理论框架,不同文本类型的公示语适用不同的具体翻译方法。

(三)不同类型的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1、信息型公示语。信息型公示语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播信息,它的核心是公示语的主题,这种类型的公示语包括景区的道路名,景点名,商店、服务设施及机构的名称等等。而它的英语译文是要把这类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因此,在翻译这类文本时,译者应将文本内容置于优先地位。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可采用直译法,并注意使译文符合国际通用惯例,如:

庙前街 MIAOQIAN St 停车场 Parking (Lot)

芳草街 FANGCAO St 礼品店Gift Shop

越秀公园 YUEXIU PARK 问询处 Information

售票处 Ticket Office

2、呼唤型公示语。呼唤型公示语是指具有提示、限制或强制的公示语,它们的共同目的是呼吁读者采取或者放弃采取某种行动。这种类型的公示语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如提示性公示语、限制性公示语、强制性公示语、旅游景点广告、宣传资料等等。所以,翻译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为了使这些公示语的译文能实现其预期目的,并充分考虑中英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本文作者建议采取借译和再创造的方法。

(1)借译,是指借用英语中现成的文本来翻译公示语。因为英语公示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标准性和沿袭性,译者可以寻找现成的对应的译文,对相同使用场合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进行一对一的汉英互译。如:

请勿吸烟/严禁吸烟 No Smoking

禁止停车,违者拖走 Tow-away Zone

未经允许,不准停车 Authorized Parking Only

芳草如茵,脚下留心 /用您的爱心,呵护这片绿色 Keep off the Grass

(2)对于一些比较有中国特色的公示语,可以选择欠额翻译,采取适当的语气等进行再创造的翻译方法。

例1

这里三千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玉柱神鞭,立地顶天,有的像铜墙铁壁,巍然屹立,有的如晃板累卵,摇摇欲坠,有的若盆景古董,玲珑剔透……神奇而又真实,迷离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

3000 crags rise in various shapes-pillar, column, shaky egg stacks and potted landscapes…conjuring up unforgettably fantastic images.(李霞,2012)

中文的公示语大多存在辞藻堆砌、过度表达、重复累赘和夸张等特点,而西方人则喜欢简洁明了的表达。

例2

欢迎参观,在圣堂内请勿喧哗,出入关门,多谢合作。Thank you for showing respect in this place of worship. (张美芳,2006)

在这个例子中,中文的公示语详细说明了游客的注意事项,但译文却简明扼要地使用了“show respect”。这种欠额翻译正是遵守外国游客的阅读习惯和文化的一个体现。

例3

严禁攀折 No Picking 严禁手扶 Hands Off

园区内禁止狩猎 No Hunting

自备零钞,恕不找赎 Please Tender Exact Fare

在景区,游客们可以看到许多带有“严禁…”, “切勿…”等字眼的中文标识,语气较强硬,为了避免文化冲突,译者在翻译这类公示语时必须要考虑适当的语气。

例4

桂林山水甲天下East or west, Guilin landscape is best! (吴伟雄,2006)

这个译文,外国读者一看就非常地亲切,因为,它借鉴了一句英文谚语的结构:“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而进行了仿译。

3、寒暄型公示语。寒暄型公示语在景区中也不鲜见,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游客寒暄,或是吸引游客的眼球,激发游客的兴趣。对于此类公示语,译者应根据具体的文本选择直译或编译等方法进行翻译。如:澳门欢迎您! Macao Welcomes You! 再如,提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可以采用编译的方式翻译成 “Chinese Romeo and Juliet”。这样就照顾了西方游客的认知环境,因关联而语境效果突出。这种文化类比能大大激发游客的旅游兴趣。

三、结语

本文根据翻译目的论结合景区这一特殊场所的公示语的目的和类型,分析了景区公示语的翻译,指出翻译目的论这一理论对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适应性和指导性。景区公示语可以分为信息型、呼唤型和寒暄型三种类型。其主要目的是向游客传递信息,与游客寒暄,引发游客兴趣和呼吁游客采取或放弃采取某一行动。“翻译目的论”打破传统的等值标准,认为翻译是一种基于原文的文本处理过程,原文的地位不再是那么“神圣不可侵犯”,翻译的要求和目的才是翻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只有根据翻译的要求和目的才能决定如何保留、剔除、调整或改写原文,公示语的翻译就应以达到这一目的为要求和标准,遵守目的论的连贯性、忠实性和忠诚性三个原则,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Christiane Nord.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United Kingdom: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8.

[3]李达丽.论翻译目的论对旅游翻译文本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7) .

[4]李霞.目的论视角下非文学问题的翻译——以旅游外宣材料的翻译实践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5]林丽凤.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的错误分析——以福州左海公园公示语英译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9,(04) .

[6]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02).

[7]马艳、宋乃康.翻译目的论关照下的旅游景点英译——以庐山景点翻译为例[J].安徽文学,2008,(11).

寒暄范文第8篇

群山起伏勾勒一线苍茫

落寞在视线的边缘

一世记忆于瞬间没入暮色

此时你可曾看见

眸中那抹期许已然恍如隔世

拣一捧时光随我跌入黑洞,下沉

过往伴随着坠落在放映

挣脱现实的拉扯,一遍一遍

终于,你的容颜不再清楚

安睡于一片寂静掀起夜色的帷幕

邂逅了新月

听她的传说,诉吾心欢喜

她笑了,我也笑了

彼此寒暄

月色满园时你可曾望向窗前一隅

晚风轻捋月色开出一地银花

读半卷古字,写一帘幽梦绵长

只是,此刻你可曾梦见

曾寒暄时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