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登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登金陵凤凰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登金陵凤凰台范文第1篇

凤凰台位于南京,有着“三山烟霞、二水奔流”的之诗境的江心洲洲头。

历时一年建成的古凤凰台景区占地2.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凤凰楼高25米,建筑面积有一千五百平方米,远望则巍峨壮观,近观则雕梁彩绘。

登高远眺,你会看到:东接西河新区,西枕长江浪波,南抱三山葱茏,北临万家灯火,大江风貌尽收眼底……

金陵凤凰台是绝无己有的优美风景,那壮丽的山河,使人想起领、凌空翱翔的凤凰,如果它真的存在,它肯定在人们面前展翅高飞,啊!这绿水环绕青山的地方多么令人向往啊!

登金陵凤凰台范文第2篇

(1)《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绝句》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山水诗词欣赏:

(1)《滕王阁诗》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古诗名句:

(1)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摘自张维屏《新雷》

(2)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摘自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摘自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摘自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5)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摘自刘禹锡《杨柳枝/柳枝词》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摘自杜甫《月夜忆舍弟》

(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摘自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摘自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摘自白居易《长恨歌》

登金陵凤凰台范文第3篇

在李白诗中,水是随处可见的意象,既有大江大河,也有山涧小溪,既有波澜壮阔,也有轻涟潺潺,可谓意态多姿,风情万种。综观太白诗,从功能的角度看,太白诗中的水意象大体有如下几类:

一、动水壮势,清水造境

李白诗“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常常是全诗气势奔放,豪情夺人。那些奔腾不息的水便起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公无渡河》中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比如《司马将军歌》中的“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黄河势不可当,冲破昆仑山的重重阻拦,一泻千里,一路咆哮,冲向龙门;江水巨浪滔天,浪花如银,色彩摄人。这些水壮大了诗的气势,磅礴壮阔,震人心魄。再如,“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六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这些大水创造了雄伟奇特的气势,增添了李白诗的豪情。

水有澎湃的,也有宁静的。宁静的水烘托出诗歌优美的意境。李白的诗充满了天真朴素之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诗中的静水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清。清清的河水,清清的溪水,清清的涧水,清清的江水,共同为我们营造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营造出一个个清新自然的意境。比如《送友人》写道:“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一条清亮的河在城边曲折地流淌,远处是一带青山,绵延在人们的想象之中,共同描绘出送别时清幽宁静的环境。而《古风》中则有“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那绿水更衬托出秋花之新丽妖娆,使得意境清静自然。再如,“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渌水曲》)均如此。

二、流水寄情亦托理

以流水寄寓诗人的情感,自古有之,李白在寄托离情时使用更是乐于用那永远流不尽的水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眷恋,表达依依不舍。“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劳劳亭歌》)“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送殷淑》)“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江夏行》)“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有情的水传达着有情人的愁,无情的水衬托着多情人的忧,水多情盛,水长情更长。

水有情,亦藏理,因为水是变的,因为时刻在流动;又是不变的,因为永远在流动。用变动的水喻变动的人事,用永流的水寄托永恒的人生哲理。“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古风》)即是说荣华不定,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则在讲时光永逝不回的现实,“雨落不上天,水覆重难收。”《妾薄命》这又以水比喻时过境迁,破境难圆。更有那著名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喻指愁难断,志难酬。

登金陵凤凰台范文第4篇

二、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三、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四、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五、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郑谷《莲叶》

六、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

七、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八、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九、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十、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十一、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十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十三、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十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十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十六、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

十七、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十八、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十九、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杜牧《旅宿》

二十、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

二十一、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二十二、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二十三、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二十四、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

二十五、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二十六、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二十七、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

二十八、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二十九、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三十、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

三十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三十二、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三十三、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三十四、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

三十五、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于谦《观书》

三十六、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三十七、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三十八、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觏《乡思》

三十九、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四十、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短歌行》

四十一、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四十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四十三、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四十四、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四十五、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

四十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四十七、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听雨》

四十八、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王令《暑旱苦热》

四十九、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五十、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五十一、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五十二、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五十三、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白居易《长恨歌》

五十四、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秦观《点绛唇·桃源》

五十五、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李白《行路难三首》

五十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五十七、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五十八、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五十九、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六十、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六十一、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六十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六十三、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

六十四、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六十五、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六十六、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六十七、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陈与义《登岳阳楼》

六十八、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登金陵凤凰台范文第5篇

1.研习《西塞山怀古》,体悟其深沉、含蓄的情感。

2.通过对《与诸子登岘山》《咏怀古迹》等诗作的回顾,展示怀古咏史诗的一般结构,并总结归纳咏史诗的一般表现手法、技巧,把握咏史诗的大体步骤。

3.以小结出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2008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登金陵凤凰台》。

【教学方法】

研读、讨论、启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朝代更迭,盛衰无常,名人辈出……这流变的历史,自然成为历代文人的兴感之由,于是,怀古诗便出现了,并且成为一种较为重要的抒情主题。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就曾经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这也足以说明怀古诗这类题材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一首怀古诗《西塞山怀古》。

二、研习诗歌

1.初读全诗,展示全诗。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2.指导学生带着下面两个问题研读诗歌。

(1)读全诗,注意画线字眼的读音。(2)结合史实介绍和课下注释,研读诗歌,弄清诗歌大意。

教师补充诗歌背景: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命王濬率领由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直取金陵。

学生在两个问题的指引下展开研读和讨论,学生回答交流,教师点拨,最终确定大意。

诗歌大意:晋代王濬率战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悬挂金陵城头。/人间有几回兴亡盛衰的往事,高山依旧枕着江流没有变化。/现在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3.研读探讨三四两联的内容和情感。

(1)屏幕上展示探讨问题:①如何理解“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能否用一句简单的话加以概括?②“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有什么深刻含义?(三四两联是全诗理解的难点,所以花费时间较多)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或许并不仅仅指上文西晋王濬进攻东吴的事,金陵经历了若干朝代的兴亡,这样的兴亡交替都让后人感叹,并升起伤怀之感,但金陵古城却“山形依旧枕寒流”。

(3)总结全诗的结构并板书。

一、临古地西塞山

二、思古人

三、忆其事西晋灭吴

四、抒己志赞颂、庆幸,更多的是警示统治者以前朝兴亡为龟鉴

主要手法:借古讽今对比

三、总结怀古咏史诗的一般结构

1.临古地。

2.思古人。

3.忆其事(古人、历史之事)。

4.抒己志(个人的感情或对历史事件等的认识)。

(有些诗几个环节全都包含,有的则不全包含;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认识也未必直接写出,有些则是较含蓄地传达。)

四、拓展与链接

我们在本模块中还学过两首怀古类的诗,分别是《与诸子登岘山》《咏怀古迹》,按照我们刚才总结出的咏史诗的一般结构,来回顾和复习一下这两首诗吧。(略)

五、怀古诗小结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主要手法:借古讽今、吊古伤今、对比(古今)、借景抒情、用典。

3.步骤:明史实,通大意(关注注释,重要的历史与人物情况要熟悉);悟情感,察诗心(找准诗人和历史人物、诗人所处时代和所叙历史的联结点);抓技巧,重术语(熟记常见手法,表述简洁严谨到位)。

六、当堂演练(略)

登金陵凤凰台范文第6篇

诗歌赏析,我们为何“山重水复”无思路,“柳暗花明”擦肩过呢?原因可能有三:远离时代,孤立思考;生吞诗歌,糊涂理解;缺少思路,迷乱解答。

其实,“柳暗花明”不难见,只需“四步”眼前现。在教学中,我归纳总结了“四步赏析”法,现赘述如下:

一、 看—整体感知

首先,看标题,知题材:诗歌的标题,往往有一两个字表明题材或内容,我们只需“窥一斑”就可以“见全豹”:王昌龄的《送魏二》、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中的“送”表明是“送别”类的诗;刘禹锡的《乌衣巷》、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乌衣巷”“金陵凤凰台”表明是“怀古”类。

其次,看作者,知风格:诗歌的风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我们看作者就可以知其风格:王维的《新晴野望》就想到起“诗画一体”的风格;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就想到其“通俗易懂”的风格、李商隐的《端居》就想到起“朦胧隐晦”的风格。

最后,看注释,知关键:诗后的注释,或注解词义、或简介作者、或交代背景、或叙述典故,这是命题人特别的暗示,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张籍的《凉州词(其一)》诗后的注释是(1)碛(qi),沙漠(2)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是我们准确理解诗句的关键;刘一止的《小斋即事》诗后的注释是“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作者的遭遇与本诗的主旨密切相关;岳飞的《满江红》词后的注释是“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这一注释告诉我们宋徽宗的奢侈生活,可以看出作者的痛心。

二、 找—重点突破

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意象的灵魂。找意象,悟情感是诗歌赏析的关键。

首先,找名词,知意象:意象,从词性上来讲都是名词,只要抓住名词,就能找到意象。林景熙的《溪亭》“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灯。”中的“清秋”“日暮”“月”“落叶”“流萤”“孤灯”都是名词,也是诗中重要的意象。

其次,找动词,形容词,副词,知情感:名词前后的修饰词,往往体现诗人的情感倾向,我们必须抓住。王安石的《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早,正抱疏桐也半黄”中“月”前的“缺”、“漏”后的“未央”、“身”前的“病”、“梦”前的“归”、“蝉”前的“鸣”、后的“乱”、“叶”后的“黄”,这些动词、形容词把诗人的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烦乱之意全部表现出来了。

三、 想—快速整合

诗歌赏析,主要围绕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与情感态度五个考点命题。面对考题,我们应快速整合记忆中已有的知识与方法。

首先,想考点,知方向:高启的《黄氏延绿轩》“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面对诗后这样的一道题:“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我们立即整合“语言”考点的相关知识,明确了答题方向。

其次,想题型,知步骤:诗歌赏析的题型基本稳定,每种题型的解答步骤也相对固定,这样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李商隐的《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面对“这首诗的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的题目,立即想到这是一道“技巧”类的题目,一般有三步:(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这种手法;(3)此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此题的参考答案是:(1)三、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3)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四、 答——清晰表达

首先,答得准,知要求:题目是专家反复推敲,精心命制的。每一道题目都渗透他们的命题思想,每一个要求都体现他们的命题方向,所以,我们必须反复斟酌,细心揣摩。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有这样一道题目,“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第一问,必须抓住“点明送别季节”和“词语”的要求,第二问,必须抓住“直抒离别”和“两个句子”的要求,否则很难答准。

登金陵凤凰台范文第7篇

《管子・权修第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它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的本质是等待,学生的成长是三分等待、七分成长。在教育中,老师要学会等待,在等待中促进学生成长。

下面,我试着以一道某地的诊断性试题中的诗歌排序题来说明。

题型再现:

下面是杜牧的五言律诗《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的第一句是“雪涨前溪水”,请排出其他诗句的正确顺序。(只写序号)

①春嫩不禁寒 ②闻君亦多感 ③梅衰未减态 ④啼声已绕滩 ⑤年来事百般 ⑥何处倚阑干 ⑦迹去梦一觉

面对这道题,老师们的一般做法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起承转合的特点,分类排序如下。

首句,雪涨前溪水是写“雪涨”和“初春”。第二句只能是“啼声已绕滩”来写溪水声。

③承前诗,仍写初春之景,再从押韵的角度考虑,顺序为③①

⑤⑦语意转换,从描写转为抒情议论,再考虑押韵,语序为⑦⑤,最后两句总结,从内容和抒情的角度考虑,应为②⑥,最后应为④③①⑦⑤②⑥。

这种讲法有没有错?没有错。但是,学生却觉得收获不大。为什么?习题的作用只是范例,用来指导学生解决同类或类似的问题,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的讲法看似中规中矩,实则效果不明显。因为学生名没有积极参与答案的生成过程,没有得到成长的体验,当然,也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下面,就是笔者以该题为例在教学中所做的教学等待尝试。

一、出示题干,等待思考,激活思维

师:中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它美丽的意象,鲜明的节奏,使我们爱不释手,读起来如痴如醉,其中,律诗、绝句以整齐的结构,有规则的音韵和平仄展示出了独特的魅力。那么,如果我们把一首诗歌的顺序打乱,你能够把它们重新排序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一下子就激动了,平时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诗歌,但是把一首诗歌的顺序打乱,而且还要排出正确的顺序来。这也太意外了吧。)

于是经过短暂的讨论,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

生1:议论句放在结尾,这样可以卒章显志。

生2:把写景句放在开头。

生3:要押韵。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大家要知道任何事情只要是科学,就有他自己的规律,找到了这个规律并掌握它,一切问题就好解决了。我们来看看,这是一首律诗。那么,律诗的特点是什么?

二、引导分析,调动积累,自我发现

学生经过短暂思考后,很快做出回答。

生1:每首诗八句。

生2:每句字数相等。

生3:三四句对偶。

生4:五六句也要对偶。

生5:要押韵。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好,那么,能不能说出这首诗中体现的律诗的特点呢?

(学生陷入了沉默,进行了比较长的思考。老师这时要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等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步找到了一些特点。

生1:①③是一组对偶句。

生2:⑤⑦也是一组对偶句。

师:大家找的对,那么怎么决定①③句和⑤⑦顺序呢?依据是什么?

这下教室里一下子就沸腾了,有说这个的,有说那个的。老师呢,不置可否,只是倾听学生的意见。

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开始发言了。

生1:要注意两句间的意义关系。

师:那么两句间的意义关系怎样来分析?

生1:这个……

生2:应该是由押韵来决定。

师:你怎么知道押什么韵啊?

生2:一首律诗,只能押一个韵。我们就找几句话中末尾字有相同读音的的句子。找出韵母的共同部分,就知道韵脚,也就是所押的韵了。

师:答得非常好。同学们认为这个答案漏掉一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什么?找出来。

很快学生有了反应。

生3:读音相近的也可以。

师:非常好。找到了韵脚又该给①③⑤⑦怎么排序呢?

生4:③句在①句之前,⑦句在⑤句之前。

师:非常好。这两组对偶句又该怎么排序呢?

每一个孩子都紧锁眉头,这个问题确实有点突然,我们天天读诗歌,也在讲律诗的特点,可是我们谁也没有去注意,这两组的对偶句排序特点啊。

我看学生们有点困难,就要求学生找出律诗中杜甫的《登高》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让学生来观察诗歌中两组对偶句的特点和差别。

学生经过观察思考,纷纷举手发言。

生1:《登高》里的第一组对偶句(3、4句)是写景色,第二组对偶句(5、6句)是抒写心理感受。

生2:《登金陵凤凰台》中的第一组对偶句(3、4句)和第二组对偶句(5、6句)都是写景。

师:这就告诉我们,律诗的对偶句可以使都写景,也可以先写景再抒情议论。要求排序的两组对偶句的内容是写景还是抒情或议论呢?这两组的对偶句又该如何排序呢?

三、水落石出,自我实践,自我成就。

学生经过观察和短暂思考就发现了③①句在写景,⑦⑤句抒情议论,按照《登高》的对偶句排序特点,③①句应该在⑦⑤句之前。

解决了对偶句的排序问题,剩下的就需要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了。应该怎么办呢?

(把问题交给学生,然后静静的等待。)

学生经过思考和激烈的讨论,学生的意见逐步倾向于一致。

生1:剩下的三句中④句“啼声已绕滩”是写景,而②“闻君亦多感”和⑥“何处倚阑干”是抒情。所以,我们可以判断第④句应该在第一句之后。

师:为什么这样排序?

生2:因为第一句就是写景,这样内容才流畅连贯。

师:非常不错。剩下的两句怎么办?

学生开始展示答案了。

生1:②句是叙事,⑥句是抒情,表达了作者凭栏远眺的深沉情感,这样排序也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所以末尾两句的语序是②⑥

到这里,诗歌的排序应该完成了,但是看着学生们充满期待又满足的眼神,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很好地解决了,相信在解决类似的问题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办法。

登金陵凤凰台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许渊冲;“三美”理论;古诗英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24-01

许渊冲先生一贯注重“三美”原则,并在数年的诗歌翻译中实践着美文的翻译标准。他认为,诗歌翻译,尤其是格律体诗词的翻译,要尽量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意美”主要是指“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要求译诗在内容或精神上与原诗保持一致;音美是指诗歌要有节奏、压韵、顺口、好听,翻译时可以借助英美诗人喜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相似的韵脚,还可以借助双声、叠韵、重复、对仗等方法来表达音美;形美主要指行数的对等或增添的原则,在选择词语上的典雅或通俗与原作的一致性。

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A Note to LIU Shijiu

An honest rough new wine,

A swim in it, green ants of vine;

A charcoal stove, of red clay-

Why not join me, this snow-grey day?

译文与原作不仅原作行数对等,而且1-3行,均无动词,语气通俗,与白居易的原诗十分神似。加上尾韵的aabb,在形式上给人美的感觉。

下面我们从对古诗歌中一些词语翻译的处理来看怎样灵活选择表达的英语词语,并能正确地表达原意:

一、形容词后置是翻译诗歌中常见的手法。完全出于声韵的要求。

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新译》:“Before seeing victory, he died in the camp ground,It oft makes later heroes weep with sighs profound!”将“profound“置于sighs 后面,完全是为了步上句“ground”韵。

例:“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

《新译》:“Alone,he’s lost in mountains blue.With sunset his hat’s is carrying.”“blue”置于被修饰的“mountains”后面,是为了与第一行的“bamboo”同韵。

二、倒装是 常见的一种句法,这主要是出于抑扬与尾韵的考虑。

例:“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新译》:“The birds are gone but still roll on the river’s waves.”“waves”与隔行的“graves“同韵。

例: “凉风起天末,”(杜甫:,《天末怀李白》)

《新译》:“From the end of the sky here rises the cold wind.”“wind”与下一行的“mind”同韵。

例:“素手青条上,”《新译》:“Across the green boughs stretches out her white hand;” “hand”与第一行的“land”同韵。“烹羊宰牛且为乐” (李白:《将进酒》)

《新译》:“Kill a cow, cook a sheep and let us merry be,” “merry”作为宾语补足语中的表语,却在系动词前。以与下行的“glee”同韵。“剑阁峥嵘而崔嵬,”(李白:《行路难》)

《新译》:“ Rugged is the path between the cliffs so steep and high,”将表语rugged 置于句首,完全倒装。

三、省略也是采用的一种技巧。下面的翻译很典型。

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新译》:“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steep, sad gibbons cry;Water so clear and sand so white, backward birds fly.”第一行中,猿是主语,那么前面的主语分别为“wind”和“sky”,这就是省略了系动词的分词形式being,成为独立结构;第二行,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增加了“and”,由此可见,第一行,省去了“and”,从语法来说,是不完整的,但是,从诗体来说,是不介意的。

例:“顾影无如白发何”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新译》:“A solitary shadow in the glass, I find all my hair is hoary.”翻译中,也采用了省略being 的独立结构。

译者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传达音美,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传达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不能做到,“可以不要求‘形似’和‘音似’,但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首先可以不要求形似,也可以不要求音似,但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 “三美”论提出后,受到译界好评,许多人将它作为衡量诗歌翻译的标准。“三美”论甚至被用于诗歌以外的翻译领域,可见其影响之大。“三美”原则的实质就是达到“信、达、雅”的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