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谏太宗十思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谏太宗十思疏范文第1篇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文言文知识点

一、通假字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

二、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今义:认为。

三、词类活用

① 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上。 心:在内心。

②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君:做君主,统治。

③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任、重权。

居域中之大 大:重位。

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的小人。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有才能的人。 善:好的意见。

居安思危 安:安全的环境。 危:危险的可能。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远:远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 长:远长。

能克终者盖寡 终:坚持到底。

⑤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固: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

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⑥动词用作名词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可欲:指看见想要的东西

⑦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 乐:以……为乐,喜欢。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 忧:以……为忧,担心。

四、重要虚词

之: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结构助词,的。

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代词,指代天下。

以: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的连词

②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来,表目的的连词

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

而: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③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

④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

五、重点实词

盖: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

虽: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虽然。

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

诚:①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②诚能见可欲:如果。

下: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

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地位低下的人。

当: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

③安步当dàng车:当作。

安: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

⑤不念居安思危:安全的环境。

⑥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宁。

信:①信者效其忠:诚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④忌不自信:相信。

求: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④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

⑤府史闻此变,因求假暂归:请求。

治: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

哉: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吗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反问语气,呢

所: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

克:①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②然操虽能克绍:战胜。

③公乃与克日会战:约定。

④克己复礼为仁:约束。

终:①终苟免而不怀仁:最终。

②能克终者盖寡:坚持到底。

六、句法

1、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介宾短语后置

2、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

3、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

4、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判断句

七、成语

居安思危 载舟覆舟 择善而从 善始善终 垂拱而治 戒奢以俭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文言文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1.高一下册《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梳理

2.高一下册《项脊轩志》知识点汇总

3.高一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

谏太宗十思疏范文第2篇

2、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人生礼赞》《朗费罗诗选》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我们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就要虚心。譬如一个碗,如果已经装得满满的,哪怕再有好吃的东西,象海参,鱼翅之类,也装不进去,如果碗是空的,就能装很多东西。——《雷锋日记》

谏太宗十思疏范文第3篇

一、“安国利民”彰显“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思想

贞观十二年(638年)三月,唐太宗大宴群臣,唐太宗对大臣们说:“贞观以前,跟随我平定天下,经历艰险,草创国家,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以后,直言劝谏,匡正朕的过失,使国家长治久安,安国利民,魏征的功劳最高。”高度评价了魏征在“安国利民”方面的作用。综合考察魏征的一生,可以说他始终把“安国利民”作为其人生追求,始终把国家利益、百姓幸福放在第一位,充分表现其忠君爱国,以民为本,“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思想。

古有“登封报天,降禅除地”之说。登泰山进行“封禅大典”是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是帝王们所追求的荣耀。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鼎盛时期。但终其一生却未到过泰山,举行象征帝王文治武功的泰山封禅,原因就在于魏征的劝谏。魏征认为太宗虽然功业告成,但恩泽不足以广施百姓,言辞恳切,据理直言,说服唐太宗放弃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使国家减省了一大笔财政消耗。

贞观十三年(639年),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在贞观之初到贞观十三年间为政态度的十大变化,通过这十个方面的今昔对比,对唐太宗施政方面不能一如贞观之初,“抑损嗜欲,躬行节俭”,善始善终,而代之以奢侈,随便增派百姓劳役,用人随自己的好恶,喜欢游乐,不专心治理国家等缺点给予了尖锐的批评,论述得深刻透彻,动人心魄。英明的唐太宗看完奏疏以后,虚心接受,“愿改之,以终善道”。并反复研读,列于屏障,朝夕诵之,警醒自己。

二、愿作“良臣”凸显“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思想

贞观元年(627年),魏征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告发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是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唐太宗说:“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新唐书・魏征传》是这样记载的:“我听说君臣之间上下同心,才能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让他作“良臣”而非“忠臣”。太宗感到吃惊,询问魏征“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稷、契、咎陶一类人都是良臣,龙逢、比干一类人是忠臣。能使自己身获美名,辅佐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的臣子就是良臣;相反,自己遭受杀身之祸,又陷君主背上杀戮忠臣的恶名,使小家和国家都遭受损失,徒留空名的臣子是忠臣。‘良臣’与‘忠臣’可谓相去甚远。”唐太宗听后,深表赞同。

魏征不仅自己要做“良臣”,还力谏唐太宗做“明君”。唐太宗曾问魏征:“为君者何道而明,何失而暗?”魏征回答说:“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魏征并引历代的教训说:秦二世胡亥因偏信赵高之言,以致于“天下溃叛而不得闻”;梁武帝偏信朱异,以致于“侯景向关而不得闻”;隋炀帝宠幸宰相虞世基,虞世基对隋炀帝只报喜,不报忧,以致于“贼遍天下而不得闻”。他告诫唐太宗说:“君能兼听,则奸人不得壅蔽,而下情通矣。”

三、为官清廉昭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思想

贞观中后期,国家形势越来越好,李世民对开创初期的困境渐渐淡忘,励精图治的锐气渐渐消磨,滋长了奢侈之心。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了著名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对唐太宗的一些奢侈行为给予了极力的劝谏。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在洛阳建飞山宫,魏征即时上奏,指出修建宫宇劳财害命,谨记隋炀帝亡国之教训,劝诫李世民罢建“峻宇”,尽量节省奢靡之费。

魏征不仅劝谏皇上节俭省费,爱惜民力,而且对自己一样要求严格,清廉为官。

贞观七年(633年),李世民根据魏征对大唐的贡献和才干,要提升魏征为左光禄大夫(从一品官),封郑国公。可是魏征自认为对国家没有功劳,自己只凭借口才进言,就参与朝廷的决策,很怕自己境遇太好而自满,后来他用眼疾作借口多次上奏章请求让出职位。后来,魏征主持修完了朝廷的“五礼”(祭礼、朝天子礼、军礼、婚礼、丧礼),李世民十分满意。按规定可以封爵位给他的一个儿子。而魏征却再三推辞,执意拒绝。唐太宗不肯让步,魏征无法辞退,只好让皇帝给他的一个已故的侄子封了爵位。给死者封爵,封与不封,其实质都是一个样。

魏征早在青年时代就不治家产,后虽官至卿相,仍保持朴素作风。“所居室屋卑陋”,李世民几次“欲为营私”,帮他建造新房,都被他坚决拒绝了。魏征弥留之际,唐太宗亲自探视,问他还有什么要求,魏征只说了一句话:“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是说他个人什么要求都没有,只担心国家的兴衰。唐太宗为之“悲懑,拊之流涕”。

四、魏征人品官德的当代现实意义

以唐太宗和魏征为代表的贞观君臣,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所开创的“贞观之治”为其后唐朝的极盛时期“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魏征的人品官德所彰显的“治国平天下”思想对当代的借鉴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彰显“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纵观魏征一生,始终把“安国利民”作为其终生的的追求。魏征认为民众是国家立国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同志指出:“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借鉴魏征的“安国利民”思想,要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道理,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想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把党的宗旨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2.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彰显“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魏征愿作“良臣”而非“忠臣”,而且告诫唐太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同志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样才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3.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彰显整顿“”的迫切性

魏征为官一生,崇尚节俭,清正廉洁,深深懂得“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此,他告诫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求唐太宗惜民力,戒奢华。

针对我们党目前所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同志强调指出:“要集中解决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问题。这‘’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谏太宗十思疏范文第4篇

徜徉典籍,博览群书,研读品味,收获颇丰。每每读到真切激荡之处,或心潮澎湃,或酣畅淋漓,或潸然泪下,常使我废书嗟叹,默然良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深邃,洋洋洒洒,可谓根正蒂固,枝繁叶茂。

伏案拜读先人著作,悠悠漫长,浩如烟海,内心无不欣然、愤然、敬然、陶然。其中“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作品及“二十四史”又未尝不是代表之作。有史以来,上自黄帝,中止盛唐,下到满清,历经朝代之多,历史跨度之远,堪称空前绝后;其涉及历史人物之多,不可胜计;囊括事件之广,难以尽览;其言辞之精美,无以言表;其根基之正,令人折服。一言以蔽之,可谓底蕴深厚,观点磊落,辨证明哲,光芒四射。认真审视,细细研读,至深品味之余,不难发现通贯始终的一条要旨主线,即治国德为先,兴邦俗为重,为政安民,教化先行。

首先要治国安邦,必须以德为先。“德”,即一个人的品质和德行,是人的修养、素质的具体表现。它既是一个人的本,又是做人的行为准则,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操守,是人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所以古代名君、圣王无不唯德是举,上自唐尧、虞舜、商汤、文武、周公,下至汉文、唐宗均以德举才,唯德举才,以德才为要务。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这样说道:“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为此魏征为太宗提出“十疏”,即治国的十条建议——“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时至今日,又何尝不是如此。自古及今关于“德”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德治”关乎国家的命运,“德性”对于普通百姓至关重要,而对于医务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其重要性尤为明显。故而医生要有医德,否则就等于屠夫;教师要有师德,否则近似巫蛊,且教师还应身体力行,以自身去影响教化学生。而当政者更要以德为重,否则,就会急功近利,骄奢逸,利欲熏心,贪污腐化,背离人民,甚至走向反面,成为人民的公敌,“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就是虚托之辞,空话而已。故圣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拱之。”总而言之,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为政以德,以德为先。

其次,兴邦安民,风俗为重。要实现国家振兴,人民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社会风尚,即社会风俗,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一个社会和谐与否、一届政府是否有所作为的试金石。所以北宋宰相司马光说:“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夫唯明知君子,深积长虑,然后知其为益之大,而收功之远也。”其突出强调的是“风俗”的现实作用和长远功效,着力凸显良好社会风尚的关键性、基础性地位。如何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风俗?春秋时,齐桓公的宰相管子说:“首先要明辨是非,树立礼、义、廉、耻,礼义廉耻国之四帷,四帷不张,国乃灭亡。”其直接含义是,国家要振兴,必须树立尚礼义、知廉耻、明辨是非的良好社会风尚。让人们深知是非荣辱的标准,懂得应该崇尚什么、摒弃什么。古人尚且如此,而况如今呢?如今“百家讲坛”闪亮登场,站在平民立场,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为十三亿中国人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放眼世界,“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建立,使华夏文化的精髓《四书》《五经》和中国的传统国粹“京剧”走向世界,使唐人街更加繁荣,使炎黄子孙扬眉于世界,最终让悠悠五千载的中华传统发扬光大。总之,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进步,均有赖于良好的社会风俗,社会风俗功效之大,不容忽视。

再次,治国安邦,教化先行。综观历史,古代圣哲和有为君主,治理国家,莫不以教化先行,推尚仁政,省徭役,简刑罚。正如《三国志》作者陈寿点评:法行于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推行教化,是国家的急务和要务。教化确立之后,更为重要的是要付诸实施,实施教化的中坚力量就是教师,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人,直接面临众多学子,其人品行为和教育方式又直接影响着一批人、几批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成长。所以世界各国对教师的资格标准要求得十分严格,既要有师德,又要有知识。因此唐朝大学士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对老师职责的界定,科学、准确、到位,可谓是百世不易之理、千古必循之道。教师职业既崇高神圣,又实在平淡,既要为人师表,又食人间香火。愿全社会尊重教师,努力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造优越条件,对教师的管理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求全责备。愿天下老师堪称其任,不辱国家使命和人民重托。愿所有老师德高望重,毕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国家前途,民族未来,岂容小觑!

谏太宗十思疏范文第5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王珪,字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硅推诚进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帝指之曰:“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帝嗟美其言。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技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

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帝谓曰:“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贤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巨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选自《新唐书》)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珪为人正直。任谏议大夫之职以来,无论是引喻规劝,还是直言相谏,抑或是犯颜廷争,他都以诚待上,以理服君,因而深得太宗的赏识与器重。

B.王珪发现太宗有纳庐江王美姬之意,便以郭公因善恶不分而致灭亡的史实作类比,劝谏太宗吸取教训,采纳善言,知恶而去之,终使太宗心悦诚服。

C.王珪与温彦博替祖孝孙辩解,致使太宗大怒。王珪毫不畏惧地直言,自己因报效皇上知遇之恩,且受命尽忠职守才这样做,过错不在自己而在皇上。

D.王珪评论朝中大臣之才时,向太宗坦言自己多方面不如他们,而自己的长处就是能“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表现他谨慎谦虚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解析:B 郭公并非“善恶不分”而是明知故犯。

参考译文:王珪,字叔玠,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当时太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太宗曾经说:“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国家就会安定。我虽不是贤明之君,但幸而有各大臣常加规劝及纠正我的过失,但愿这样可以使天下太平吧。”王珪进言说:“古时天子有能直言进谏的大臣七人,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现在陛下发扬您的美德,采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见,我愿竭尽愚钝之力,效力辅佐陛下。”王珪推诚尽忠,进荐善言,并常常存心规劝,太宗更加信任他。

一天,王珪觐见,看见有一位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太宗指着她说:“庐江王不行道义,杀了她的丈夫而纳她为妾,怎么会不灭亡呢?”王珪离开座位回答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皇上说:“杀了人却娶那人的妻子,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王珪回答说:“我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老百姓:‘郭公为什么亡国?’老百姓回答说:‘因为他能喜欢善的,厌恶恶的。’齐桓公说:‘如像你们这么说,他就是一个明君了,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呢?’老百姓说:‘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您的身边,我私下里以为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清楚地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说的知道不对却不停止去做啊。”太宗十分欣赏他说的话。太宗派太常少卿祖孝孙用乐律来教授宫中的乐人,因这些乐人的技能没有长进,孝孙多次被皇上责怪。王珪与温彦博共同进言说:“孝孙是恭谨的人,陛下让他来教女乐,又责备他,国人怎能不认为皇上太轻视士人了呢!”太宗十分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依附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温彦博惧怕,谢罪,但王珪不谢罪,他说:“我本来侍奉前皇太子,论罪应当受死,陛下您怜惜我的性命,任用我,让我担任重要的职务,并要求我忠诚效力。现在陛下因私心而怀疑我,这是陛下对不起我,我没有辜负陛下。”皇上默不作声,感到惭愧,于是就不再追究了。

当时,王珪与房玄龄等一同辅佐朝政。太宗对他说:“你给我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王珪回答:“努力不懈地为国家着想,凡是考虑到的就去做,我不如玄龄;文武双全,出能为将,入能为相,我不如李靖;上奏详尽明了,传达皇帝的命令,反映下面的情况,思虑恰当,我不如彦博;治理繁重事务,事事必办妥,我不如戴胄;把谏诤作为自己的职责,以国君不及尧舜为耻辱,我不如魏征。至于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疾恨邪恶喜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长处。”太宗称好。

课案训练

1.(2013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

【注】 ①觌(dí):相见。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曹彬拒绝借公务而取私利,不过他做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

B.曹彬为官清正,对宋太祖不巴结逢迎,对同僚也不结党营私,深得太祖的赏识。

C.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礼相待。

D.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众,宋太祖虽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

解析:D 本题考查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属于主观臆测,于文无据。

参考译文:曹彬字国华,是真定灵寿人。曹彬出生周岁时,他的父母把各种玩具排列在桌子上,看他拿什么东西。曹彬左手拿刀、枪之类的玩具,右手抓俎豆之类的礼器,过一会儿又拿了一枚印,其他的不屑一顾,人们都感到诧异。

显德五年,曹彬出使吴越,传达旨意完毕即刻返回朝廷。私下相见之礼,曹彬一点儿也没有接受。吴越人乘轻舟追着送给他,送了多次,曹彬还是不接受。过了一会儿,曹彬说:“我如果一直拒绝收礼,就是追求虚名了。”于是接受了礼物并登记了下来,回来后全部送给官府。

当初,太祖掌管禁军,曹彬中立不偏不倚,没有公事从不登门拜访,众人宴会,曹彬也很少参与,因此被器重。建隆二年,曹彬从平阳被召回,太祖对他说:“往日我常想亲近你,你为什么总是疏远我呢?”曹彬叩头谢罪说:“我是周室的近亲,又忝任宫内职务,静肃恭谨地恪守职责,还怕有过失,哪里敢妄自往来交际呢?”

开宝七年,朝廷准备讨伐江南。在长期围困时,曹彬常常延迟出兵,希望李煜能投降。城即将被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病不处理事务,诸将都来探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好的,只要诸公诚心立誓,攻下城池之日,不妄杀一人,我就会自动痊愈。”诸将答应了。第二天,曹彬的病情稍微好转。又过一天,金陵城被攻陷。李煜与他的大臣们一百多人到军营请罪,曹彬安慰他,用贵宾之礼接待他,请李煜进入宫殿收拾行装,曹彬只派几个骑兵等在宫门外。曹彬的部下暗地对曹彬说:“李煜入宫如有不测,怎么办?”曹彬笑着说:“李煜向来懦弱,没有决断,既然已经投降,一定不会自杀。”李煜的君臣,最终赖以保全性命。

谏太宗十思疏范文第6篇

刚上高中的学生对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往往容易混淆,原因在于学生对这两种用法不了解,下面就这两种用法做一下比较。

对于使动用法,可以从使动词的语法功能来辨别。使令性动词后跟的是兼语,如,“它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其中,“它”是主语,“使”是谓语,“我”是“使”的宾语,同时也是“明白”的主语,“明白”就是“我”的谓语了,所以只要是使动用法,就一定会形成一种倒过来的主谓关系。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其中,“活”是使动用法,“使之活”,那么,就可以看成是“之”做主语,“活”做谓语动词,即“之活”(项伯活下来);再如,“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斗”是使动用法,就可以看成是“诸侯斗”(诸侯相斗),诸侯是主语,斗是谓语;再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其中,“从”是使动用法,那么,就可以看成是“百余骑从”(百余骑跟从)这样的主谓关系。不管什么词性的使动用法,都可以用这种判断方法来辨别。大家可以试试下面几个例子:“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三朝北盟会编》),“贵贱等,贫富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疏》),“根本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先生的恩德,真是使死者复生,使白骨长肉啊,可以看成“死(人)生,骨(长)肉”。只要符合这样的倒过来的主谓关系,就可以看成是使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用如动词的形容词或名词在充当谓语时,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谁或什么的一种用法。简单点说,“意动”就是一种主观意图,常常会译成“认为”“以为”“觉得”“把……当作”这样的意思,表示的内容往往只是一种主观看法。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可以译成“觉得很奇怪”;“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中的“侣”与“友”,可以译成“把……当作伴侣,把……当作朋友”;“孔子登东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字,可以译成“认为……小,觉得……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美”,可以译成“认为我美”;等等。总而言之,意动就是自己认为或觉得怎么样的这样的一种用法。

这样,从语法和解释两方面来看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就变得很好判断了。

谏太宗十思疏范文第7篇

洪诚说:“在古代汉语的教学实践中,对于一词一句的解释,无处不是训诂方法的运用,只是有的运用正确,有的运用错误罢了。”因此对于书本上的一些注释我们不能一味的偏信。应该怀有一种怀疑的态度,这是严谨教学严谨的基本精神。在中学课本上有些文中的注释还有待商榷。如《屈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注释说:“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这条注释未妥,上官大夫再坏,也还不至于到公然动手强行抢夺的地步,“夺”,除“夺取”之义外,古代还有“更改”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上》中“不夺其时”,即勿改易其农时的意思。《论语·子罕》中“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说三军的帅主可以改,而匹夫的志气不能变。凡此“夺”皆解为改易、变更的意思。“与”是说答应、同意。所以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屈原由于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后想更改它,屈原不同意。又如《陈情表》中:“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注释说:“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意志。“夺”也是改的意思。

在中学语文古诗文鉴赏教学中,课本中有相当数量的古代文学作品,要弄懂这些名篇,自然也离不开训诂。如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日。“亭午”为什

么注释为“正午”?“夜分”又为什么是“夜半”?古音中,“亭”与“正”音相近,都是耕部音,二字声近韵同,所以,“亭”可以表示“正”的意思。明白“亭午”和了“夜分”的源流,我们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就深刻多了。

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学生应当掌握的,对教师来讲,它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法宝,训诂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吾与点也。”其中“点”是曾皙的名,“皙”是他的字。如果稍有训诂学知识,我们还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名字相应”的常识。《说文》“点,小黑也”、“皙,人色白也。“点”正与“皙”字义相反。古代的名与字的意义之问往往有着各种联系,或相同或相关,故能闻字而知其名。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丘即山,孔子生于尼山,排行老二,故字仲尼,“丘”正与“尼山”意义相关。刘禹锡《石头城》诗句:“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女墙”一词注释“女墙,指古代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但求知欲强的同学又会问短墙为什么叫“女墙”呢?要解决此问题,我们仍然离不开训诂学知识,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凡物之少小者谓之子,或谓之女。”原来“女”本指女性,由于女性在社会地位上处于较弱的状态,因此“女”可以表“少小”之义,因此“女墙”指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短墙。

学习训诂,要掌握古汉语一些常见的修辞现象和语法规律,就能正确解释词语。有些句子,如代称是常见的修词手法之一——借代。坡《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以“婵娟”代月。这样的例子很多;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若不明“金波”“飞镜”为代称之义,仅靠解释词语是行不通的。

忌讳是古人的礼仪传统,为求避讳,就必须讲究修辞方式而委婉言之,常采用改字的方法,不明避讳,容易致误。柳宗元《捕蛇者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人”即避李世民的“民”,魏微《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人”也是避李世民的“民”,可见忌讳在唐朝是十分盛行的。

谏太宗十思疏范文第8篇

[关键词]赵贞吉 人才思想 人才培养 知人善用

赵贞吉(1508―1576),字孟静,号大洲,四川内江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1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曾为穆宗侍讲。去世时,万历皇帝为之辍朝一日。他以诗文与杨升庵、任少海、熊南沙称为“蜀四大家”。他为人正直,敢于痛斥权臣误国。从其文集中,笔者发现赵贞吉不仅是一位诗文大家,而且也是一位思想敏锐的政治家,其人才思想就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赵贞吉的人才观

赵贞吉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他认为“人才者邦家之基,而社稷之贞也”。赵贞吉认为后世的人主“欲成至治,当先务于得贤”。他将人才看得比兵与食还要重要,在《谢锦衣陆东湖书》中,他说:“仆尝谓兵食不足非国之患,人才不足则患之大也。今方隅之忧,岂不谓人才不足用之过哉?”

人才难得,就要注意人才的培养,并要加以督导。在《与谷近沧中丞书》中,赵贞吉说:“诸生进身之初,良心焕发之日,得大贤尊达引而伸之,使之跃然感动,知有向往。此事关系至大,犹重于为民造一时丰乐之福者矣。”为什么呢?赵贞吉用层层递进之法推导说:“天下无善治,由于人才之不具;才之不具,由于学之不明;学之不明,由于在位无人有以倡导鼓舞开发之耳。”可见督导之重要。

赵贞吉甚至认为唐肃宗能用李泌、郭子仪等平定“安史之乱”,并成就“中兴之功”,也是靠前朝的培养。他说:“李泌虽是奇才,然非玄宗长养栽培于无事之日,肃宗亦安得用之于有事之时乎?”

赵贞吉还以种树来喻对人才的培养:“十年之计,莫如种树;百年之计,莫如种人。种树在力,种人在智。种树为利,力之广也;种人为天下后世,智之广也。”他称赞文翁、郭有道(按,即郭泰)、王文中(按,即王通)、范希文(按,即范仲淹)、程伯淳(按,即程颢)这些人“必能种一时之人才”,而“在有国宰衡,则菁峨械朴吐握恺悌之化,必能种一代之人才”。

用人之道,重要的是还要有察人用人之术。赵贞吉主张以仁纯之心察人。他说君主往往在用人时“好小人而不好君子”,这是因为小人容易亲近而君子不易亲近。所以“非夫以仁纯心之君,乌能察而知之,好而任之也哉?”有了仁纯之心,“而后能亲贤也”。他进一步提出用人要核其实,认为“用人而不核其实,与无才同”,如果举用“浮之蠹而加诸功实之上”,国家就不能振兴,“不可不虑也”。此外,察人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赵贞吉的知人观

第一,要“惠不知人”。赵贞吉将孔子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作了新的阐释:“人不知我,其失在人,此不足患也”,这是因为“其实有未充”,导致“修身而名不著”,如果“实充而名又不著”,那是因为“其积有未久也”。可见赵贞吉认为应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赵贞吉认为如果以上做到了,仍然“人终不知”,也不必担心,因为“不明之失在彼,而我之所得固在也”。人所要担心的是“我不知人”,因为“我不知人,则不明之失在己也”。而这样“不明”下去,“其于人也,是非邪正之莫辨,而形迹疑似之不分矣。”

第二,知人难在知其心术,因而不可用无有实心和变诈之人。赵贞吉称赞帝尧不因丹朱“心性开通明哲”就用之,也不因共工有功而用之。赵贞吉以帝尧知人善任来告诫明穆宗:“夫君道在于知人,而知人最为难事非知其才能之难,乃知其心术之难也。”

第三,知其是否是能容天下之人。赵贞吉在讲《尚书・秦誓》说:“《大学》传言,为人上当公其好恶,又要用得一个公好恶的大臣,乃可平治天下。”这里的“公好恶”的大臣“其心断断然诚实,无他才能,只是度量宽弘,能容天下之人”,因为只有能容天下的大臣,才能做到:“见人有才能,即如己之才能;见人有俊美之质、通明之德,则其心好之不但如他口中称扬的言语。”这样的大臣,其度量能容天下之善,“真如海之容众流也,如山薮之容众物也”。人君得到这样的大臣而用之,“必能保我子孙常享富贵;保我黎民常享太平,其利不亦大哉?”

第四,知人而能久任。赵贞吉在给明穆宗的讲章中盛赞唐太宗重用善于守边的李世勤。他分析说:“假若得一好将如世勋,而不久任他,欲求其令行禁止,必不可得。此太宗之所以为明君也。”对唐太宗用人久任的赞赏,实际是赵贞吉在劝诫明朝皇帝应知人并久任之。

赵贞吉的善任观

第一,用贤人真儒。嘉靖十七年(1538年),赵贞吉因感思明世宗“初年锐意圣学,后稍陵迟,颇惑方术,遂疏言敷求真儒,以赞大业”。在《乞求真儒疏》中,赵贞吉说:“人非不用,而鲜获得贤之效”,其原因是这些人“罔怀报主,因循偷安,流风委靡;股肱师保之义,郁而不明;论道经邦之职,旷而不修。日久日浸,无复奋庸之气”。赵贞吉认为用这样的人是难以成就大业的。所以他认为应该用吕望、傅说这样的大贤真儒之人,并说:“真儒者,适治之良骏而平章之利器也。”有了这样的真儒,“阴阳未调,水旱相仍,则大臣忧之;肆夷未宾,军务敝颓,则大臣理之;黎民流离,府库空虚,则大臣恤之;风俗衰恶,人才颇僻,则大臣率之;贪夫显行,酷吏未除,则大臣治之;百度未张,万方未和,盗贼具兴,则大臣任之”。赵贞吉所说的“真儒”来源于那些“明先圣之道、蕴经世之学、仁智老成之士”。赵贞吉认为:“取其尤著者以礼宾之,以师资处之,必究其道德之实、精一之蕴,庇民易俗之具。果系一代真儒,允契帝心者,则寄股肱辅佐之任,无令尚父良弼得专美于前。”

第二,用敢于执法的直臣。赵贞吉给皇帝侍讲《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唐纪八》唐太宗“以选人多以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之章,其略如下:“上欲依新行敕令”杀一个诈冒资荫的人,兵部郎中戴胄奏只当依律拟以流罪,太宗怒说这是守旧法而使朕失新敕之信。戴胄说:“敕者出于人君一时之喜怒,过喜则失于出,过怒则失于入,未可执以为信也。若那法律乃是酌古准今,当于人心,合于天理的,人君与天下后世共守此以为大信。”太宗对戴胄法重于敕之论很高兴,说:“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赵贞吉认为:“太宗初虽怒其违敕,后遂喜其执法,从谏如转圜,真英主也。”并说戴胄“犯颜争论于太宗之前,其事甚多,言如涌泉之不竭,上皆从之,天下遂无冤狱”。赵贞吉还将戴胄与西汉时“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对举说:“今戴胄在唐太宗朝为大理,亦令天下无冤狱,皆名臣也。人君当求此等人才用之,则天下国家可理矣。”

第三,用有忠孝大节的人。赵贞吉认为那些“徒事于博文稽古之功,而于人伦根本之大者,反不能实用其力”的人,不足以为学。这里的“根本”就是“忠君孝亲”,即:“事父母则能竭力而不遗,竭其身力以备顾养之奉,竭其心力以善怡悦之方”;“事君则思委身而不贰,在近地则委身于密勿之任,在远地则委身于扦御之劳。”赵贞吉认为:“人君欲求才以治天下,若得如前忠孝大节之人,好善质实、才与诚合之士而用之,则化理之成亦不难矣。”

第四,不喜媚悦之臣,而喜鲠直之臣。赵贞吉讲《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八《唐纪五十四》:李吉甫以天下已太平劝唐宪宗稍寻乐事,而李绛以“汉文帝时兵不血,木无刃,家给人足,贾谊犹以为厝火积薪之下,不可为安”劝唐宪宗不要因表面的太平而享乐。唐宪宗最终听从了李绛的意见,并说:“吉甫专为悦媚,如李绛,真宰相也。”赵贞吉评价说:“夫宪宗之为君,不喜吉甫之媚悦,而取李绛之鲠直。虽太宗之英明何以加哉!此唐祚之所以中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