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望岳

望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望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望岳范文第1篇

如欲得知,知后则豁然开朗!

一望无垠青翠铺满齐鲁;

大自然钟情将神秀聚集;

南北辟阴晴;

层云叠起,心胸荡然;

张目向归鸟,心生怡然之乐;

霎时心胸澎湃,突欲引吭高歌;

望岳范文第2篇

还未到泰山脚下,便看见一脉苍劲有力的墨绿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巍峨的泰山雄伟地屹立在齐鲁大地之上,仿若一位骄傲的巨人居高临下的俯瞰整个大陆,让人望而生畏。我抬头仰望着这遮天蔽日般的壮观,也不禁感叹:“岱宗是多么的雄伟啊!”

大自然将世间一切神奇秀丽之物都云集在了五岳之首。奇花异草,嶙峋怪石,飞禽走兽,无一不彰显出泰山他的独特与壮丽。山的南面和北面如同被一把开天辟地的巨斧笔直地割为两半,一阴一阳,好似黄昏与破晓仅有一线之隔般不可思议。

站在岱宗的半山腰,已然置身于云雾缭绕之间,我的心中也仿佛激荡起一层层白云,使我的心胸顿时开阔起来。睁大了眼睛细望那一只只归巢的鸟儿,眼角似乎都要裂开,只为这景色是如此迷人。

望岳范文第3篇

《望岳》原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翻译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望岳范文第4篇

2、《望岳》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范文第5篇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7、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4、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1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17、经典诗句: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8、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1、王安石《等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望岳范文第6篇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精选了许多诗词,所以赏析诗词,品味其艺术魅力也是初中语文的重要任务。怎样的赏析最能让学生体验诗词的艺术魅力呢?众所周知,诗词与记叙文等样式的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有它的时代性、概括性、跳跃性和含蓄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要让学生在赏析诗词时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经其事的境界,就必须采取多种形式的诱发想象,才能让学生从中更好地体验到诗歌的艺术魅力。为此,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想象体验法。

一、情境性想象体验法

古代诗词是作者心理状态的反映,体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充满了他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笔者紧紧抓住诗词中反映作者心理的诗词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从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笔者从词的小序入手,让学生明白苏轼写这首词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中秋”“兼怀子由”。然后提出一连串的提问,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句赏析,感受其间“情怀”:“同学们,在这团圆之时,苏轼怀念七年没有见面的弟弟子由,该写一首什么样的词?”“既然是抒情之作,那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又分别抒发了什么情怀?”使学生明白:作者因为政治失意而引起内心激烈的矛盾,“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从中还可见,作者虽然向往天上宫阙,但他又有所顾虑,未能忘情于现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终使他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现实,心中矛盾得以化解。然而“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作者再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发出疑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心里顿悟: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词人心情由缠绵悱恻到乐观旷达,从中让学生深深体验到了诗词蕴含情感复杂与细腻的艺术魅力。

二、补充性想象体验法

古代诗词语言精炼,有很大的跳跃性和包容性,要学生理解诗词及其意蕴,就必须对诗词内容展开想象,以作必要的补充。如温庭筠的《望江南》,其大意是:一位深深思念着爱人的女子,为了迎接爱人的归来,在清晨梳洗完毕后,便独自在楼上凭栏眺望,仔细地看着从她楼前驶过的许许多多帆船,希望看到那条等待已久的船;夕阳已经西下,可是爱人的船还是没有看到,只看到空空的江水往东流去,思念让她肝肠寸断。然而这样丰富的内容,仅用了五句词来表达,其中留下许多的空白。因而笔者在教学这一首词时,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补充词中的空白。如词的第一句“梳洗罢”,这三个字里面体现了该女子做过什么准备?反映了她什么心态?学生想象出这位女子为了相见思念的爱人,早早起来梳洗——反映了“女为悦己者容”的心态;还有学生想象,这位女子本想深度化妆,但又害怕错过看望爱人的机会,所以只能匆忙梳洗一下,便去“江楼独倚”,反映了她激动的心情。再如,第二句“独倚望江楼”中的“独”字,有学生认为是因为她去得太早,也有学生认为说明该女子孤独……通过补充想象,学生发现全词仅有27个字,却容纳了丰富的内容:在时间上,从清晨一直到黄昏;在景物上,从楼头、江上的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在人物情感上,从希望到失望最后“肠断”……从中还使学生深深体验到诗词高度概括、凝练的艺术魅力。

三、构图性想象体验法

古代诗词言辞精炼,却含义深刻,有时一首诗词便是一幅图画,甚至是几幅画面。对于这样的诗词,笔者则引导学生从图画的角度来想象体验。

如杜甫的《望岳》,笔者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展开想象:“作者‘望岳’,到底‘望’到了些什么?”同时要求学生把想象到的图景用自己的话给描述出来。学生从描述中发现了本诗“绘画”的高超艺术手段: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处处都在写“望”,且同是“望岳”,却因地点的不同,景象也不同:远望泰山——横亘在齐鲁大地上,烘托泰山之高;近望泰山——将齐鲁大地分“割”成“阴阳”不同的奇特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凝望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学生个个十分惊叹——简短的几句诗句里竟包含着这么多的图画,由此深深感受到诗词的艺术魅力。

望岳范文第7篇

2、原文:《望岳》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翻译:

望岳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安史之乱;诗风;胸怀;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国破家愁;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封建社会由上升阶段进入没落阶段。安史之乱前后达八年之久,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黑暗,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受到了重创,文学也必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那么我们就走进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中,看看安史之乱对他的影响。

诗圣诗风沉郁顿挫,他的诗歌忧国忧民,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实,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由于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745年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因此诗风以沉郁顿挫为主。下面就以这两个时期的代表作进行对比,来展现安史之乱对杜甫的影响。

杜甫早期诗歌现存很少,《望岳》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四处漫游,结交不少好友,《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本诗所写的虽是泰山,但也是作者借歌颂泰山的雄伟,兼写自己的胸怀,表现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思想,虽然现在没有得志,但诗人相信自己定会终有成就,全诗风格遒劲峻洁,气魄雄放,例如明代的莫如忠在《登东郡望岳楼》一诗中感叹:“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整首诗全都洋溢着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豪情,是年少时期的杜甫所展现的锋芒。

然而,杜甫毕竟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大时代,很快,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的诗歌着力点就转到了江河日下的国家和在水深火热的人民身上,他的诗风也真正完全转入了沉郁顿挫。

《春望》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安石之乱爆发之后,各地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杜甫在逃亡过程中被抓住,遣送回长安,一路上见到国破山河的景象,悲愤交加,写下了《春望》。

同样是望,但是此时的杜甫望见的景色与当年已经大有不同。眼中曾经雄壮壮丽的河山还在,满是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曾经被层云激荡的胸怀因“感时”而酸楚,连鸟鸣声都引得一阵阵心惊。可以看见,诗人的着眼点已经完全由自己的雄心壮志转入人民的苦难,只想着这烽火连天,要如何才能与家人互通音讯。登上高峰抱负,一览众山的豪情,终究化作了深深地忧虑郁积在心。社会的动乱,使少年慷慨的高歌渐渐变成了老人沉重的叹息,这样的社会环境让杜甫广泛地接触到社会底层广大民众。杜甫由早期的雄心壮志,踌躇满志,变得专注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忧思满怀。这是杜甫的描写内容由游历河山所观之景,变成动荡的社会状况,悲苦的人民生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通过“望”而一下子将时局,景物以及诗人的满腔激愤推到读者眼前,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上句写山河虽在,而国家蒙难;下句写浩劫过后,人烟稀少,草木荒芜,满目凄凉,昔日繁华,已成记忆。读此诗应时时不忘题目“望”字。望的意义是向远处看。望到如此景象,无限感慨不禁涌上心头,这便自然引出第三第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溅泪”,是人见花而溅泪;“鸟惊心”,人听见鸟啼而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烽火,即战火;连三月,是说战火持续时间之久。这里说的烽火并不一定是诗人真的望到的,很可能是听到了长安以外战火未熄,是想象中的战火。极可能是家人在下句的“家书”中告知的。这两句,上写国难,上说家愁。国难家愁均由战乱而生。

宋代司马光在评论《春望》时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余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最后两句描写诗人的自身形象。杜甫因战乱被俘,到写这首诗时已有七八个月了,因昼夜忧国忧民思亲念家,愁白的头发,已经不停的脱落,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这首诗开头从大处落笔,结尾回到自身。将国、家、己三者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在这首诗里,由景、物、人、事等组成的“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完整地融为一体,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愁无限悲痛之情,忧国思家之意。自此,他的诗风也真正完全转入了沉郁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