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莲说

爱莲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爱莲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爱莲说范文第1篇

一天,我偶然讲到了《爱莲说》,不禁觉得别有风格。

作者周敦颐在文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表面是说莲花的种种优点,实际指当时一些正人君子不屈于时务,不巴结朝廷,不随波逐流,真可谓乱世之君子。

文中还有这样几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意思是:爱菊者,除了陶渊明很少有。爱莲者,除了我还谁呢?爱牡丹的人,那就数不清啦!周敦颐表面好像是在说牡丹受人喜爱,可他的寓意却很深刻。牡丹,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富贵之花。而周敦颐所处的年代十分混乱,不少人讨好地方官,攀龙附凤,巴结贵人,而清高之士却少得可怜。而在《爱莲说》中,周敦颐由于不满世况,巧妙地借谈花鞑了社会的丑恶,不能不说是他的可贵之处。

哦,让我做个爱莲者吧!

爱莲说范文第2篇

漫步荷田之畔,但见荷花各式各样,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似娇似羞,惹人遐思;盛开的花儿,似笑似舞,让人驻足;还有的迫不及待蜕去外边的几瓣,中间的莲蓬,让人想起母亲,想起孕育,想起希望。微风吹来,荷花左右摇摆,翩翩起舞。荷叶托着荷花,有节奏地跳舞。荷叶衬着荷花,美丽极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莲花别样红。”看着眼前的荷花,我不由地想起杨万里的诗。荷花的颜色是淡淡的粉红,花瓣上略带点白,给人一种纯洁的感觉。

荷花没有牡丹高贵,也没有竹子的坚毅,但它却有着一种清纯超俗的美。虽然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很纯洁,并不显得妖媚。亭亭玉立的荷田中是那么引人注目。淡淡的清香在空气中飘荡着,在闷热的空气中添加了新的滋味,能让人心旷神怡。立于荷田之侧,世俗之心淡了,你会拥有一种旷达的境界,一种超然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与荷相比,人只能算是一棵更高大的树,但那棵树的叶子上多少粘上了飞扬的尘土,他的枝干上难免有伤痕累累。一棵孤独的大树可以撑出一片孤独苍凉的景色,但是田田的莲花荷叶,给人的是恬静、旷远、雍容,虽贵而不华,虽傲而不形单影只。她有一颗 悲苦的心,已经过千疮百孔的沧桑,却用生命的绿叶,擎起朵朵如火的花朵,脱下衣裳,把最美的肉身奉献给人类——这是一种怎样让人敬仰的品格!

爱莲,还源于对故乡的记忆。

很小的时候,家乡很穷。茅檐青苔,牛耕人种,鸡犬之声相闻;青柳碧水,袅袅炊烟,农人荷锄而归。如今想起,那是诗歌的意境。

但是这穷,并非那时的感觉,更多是现在对比之后的心情。那时候,吃什么,穿什么,似乎并不重要,那种感觉已经淡忘了,遥远了。但是,每一次在荷田边等待三叔隔半天才会抛来的老莲蓬,那种心情是多么的富贵。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穷,哪怕是老莲蓬也是舍不得吃的。也许是我的羸弱多病而最让三叔疼爱罢,他总是能够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满足一下我满口清香的需要。他经常调皮憨厚的朝我眨眼睛,我便会灿烂一笑。

那时候采来莲蓬之后,把莲子从莲蓬中剥出来是我们这些孩子的任务,我们也乐此不疲,经常进行剥莲子比赛,谁剥得多,或许就会得到老人的奖励。那时候,一颗莲子,都值得大家珍惜,都会让别人羡慕半天。

剥出莲子之后,大人就会拿出莲刀,以一种熟练得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开始割开莲子的壳。我们这些毛孩子便在一边帮着把白白的莲子从割破的莲子壳中捡出来。经过烘干后,莲子的制作就算完成了。当年,很多农户就是靠这样的莲子置办了家庭用具,凑齐了孩子上学的学费,购买一年之中的油盐酱醋……小小的莲子,为老家那些憨厚勤劳的父老乡亲带来了踏实和依靠。我无法猜测他们的心情,但我终于理解了乡亲们那种近乎苛刻的“吝啬”:因为这莲子是全家的经济活水,因此不是孩子们嘴巴里的零食。

每年过冬时,那田里只剩下残荷寂寥着。可那荷田确是农家不尽的菜篮子。有客人来了,主人家拿不出菜来招待,男主人便会挽起裤管子,走进荷田,用脚在荷田里面踩着。当忽然不动时,两只大手往下用力挖,一会儿一根粗壮雪白的莲藕就出田了。要是哪家没有荷田,忽然来客,那家主人也会和邻居吆喝一声,走进田里,挖上几节藕回家,一顿香喷喷的饭菜就成了。

现在想起那些贫穷年代和莲子有关的故事,很感人,也难忘。那种纯朴的让人感动的农村特有的片断,就像五味的橄榄,不管你如何咀嚼,总是兴味绵长而让人遐思的。如今回到故乡,带着孩子在荷田边漫步的时候,孩子总会提出很多在我看来很无理的要求,诸如摘一朵荷花玩,诸如摘一个嫩莲蓬吃。路过的乡亲总会毫不犹豫的满足孩子的要求,我还是大声地喝斥制止,总会惹来乡亲大惊小怪的埋怨:一朵花一个莲蓬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当年了!

呵,是呀,不是当年了。如今故乡“志棠太空白莲”已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莲子已经过太空育种,故乡人民已经把莲子作为发家致富的工具,已经不是那种靠它过过小日子的时候了。

年少时读皇甫松的《采莲子》,心醉神迷: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爱莲说范文第3篇

1、《爱莲说》用和牡丹烘托莲花的形象。

2、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3、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来源:文章屋网 )

爱莲说范文第4篇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予谓菊,花之隐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爱莲说范文第5篇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她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偏爱莲的原因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他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百花争艳,牡丹芍药,艳丽妩媚,使人为之震惊;夏日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也常常是不公正。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重现眼前。

因对个别人的崇拜,我成为他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小伙伴们对之畏惧,便缄口不语,使我内心稍稍喜悦;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因为自己的喜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曾经,自己是如此没有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爱莲说范文第6篇

莲花,亦名荷莲,别称芙蕖、芙蓉等。在我国,自古至今,人们都喜爱莲花,农村中给女孩取名字,总喜欢带上一个“莲”字,诸如金莲、银莲、玉莲、翠莲等等,在文坛上。那赞美莲花的篇章更是举不胜举。早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有了“集芙蓉以为裳”的诗句,可想在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心目中,莲花是多么可爱了。纵横古今,爱莲的岂独是那位周老夫子呢!

每当盛夏,清清的池塘便被荷花撑起的绿伞挤满了,在这一柄柄绿伞之间,一朵朵荷花卓然开放。红的,像一盏盏宝灯;白的,像一只只玉碗,它们没有牡丹的浓艳,没有桃花的纷集,却叫你看不够,喜不尽。微风吹来,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枝枝花梗轻轻摇曳,那美丽的莲花便会吸住你的目光,钉住你的脚步。

我从小就喜爱莲花。盛夏时节,我和伙伴们一起嬉游在莲花丛中。我们常常扳着莲梗,像亲小弟弟、小妹妹那样把莲花贴在脸上;我们更爱莲花结出的莲蓬;在夕阳的余晖中,我们横坐在小桥的沿边,头顶着荷花,嘴里磕着莲籽,真是其乐无穷。

不过,使我真正懂的莲花的美,那还是归功于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原来,人们之所以普遍地爱莲,是因为莲花有着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那以后,我每次走过莲塘,都要久久地凝望荷花,我想那池塘的底部,是何等样的一个龌龊世界,那里沉淀着的污水带来的渣滓,腐烂着枯死的水草。我们走下池塘,每移动一步,塘底便“咕嘟咕嘟”地冒臭气来,莲花就是从这污泥的世界中生长出来的;可它们冰肌玉骨,没有半点污痕,亭亭玉立于清清的涟漪上,没有半点妖艳,没有半点雕饰,风致天然,怪不得有人把莲花誉为花中君子。

但我后来发现,周敦颐却有言之未到之处。有一次,我听老师讲赵树理的作品《套不住的手》,老师说:“赵树理这篇作品好,还有一个方面,那就在于作者把陈秉正这个形象写成了群星中的佼佼者,而不是把他写成了独脚的莲花。”

也许是我对莲花有特别的感情吧,我倒特别注意了“独脚莲花”这句话。细细一想,是的,莲花总是开在莲叶中间的,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才有“映日荷花别样红”。倘若真的只有一枝荷花孤零零地开着,近看形影相吊,远看踪迹全无,还有什么可爱呢!

爱莲说范文第7篇

文本解读教学如何深入开展,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大教师的解读视域,这是摆在每一个语文老师面前的难题。为了引发这方面的研究,笔者将以对《邹忌讽齐王纳谏》和《爱莲说》两文本的哲学思考为例谈谈我们的探究。

一、心之官则思: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

《邹忌讽齐王纳谏》人教版课文后“研讨与练习”提出的问题是——“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怎样成功说服齐王的;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笔者以为这两个问题的研讨和练习的价值是很低的。前者很容易流于用学生的话复述文本的原有内容,这样的研讨或练习行为在完成文言文的白话翻译之后,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后者呢?研讨的问题是劝谏行为中的类比策略和方式,这是齐王纳谏已经证明了的,只是再联系学生自身的体验再讲点儿事例而已。

那么,《邹忌讽齐王纳谏》应该研讨什么问题更有效用呢?笔者以为是认识邹忌的思维逻辑,掌握邹忌的思维方法。解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思”的轨迹分析是本课的重点。这就需要解剖邹忌的思维结构,看他做事为什么那么聪明。

(一)妻、妾、客所认之同,同中求异

首先来看邹忌的“思”。

邹忌在见到城北徐公时,“孰视之,自以为弗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邹忌之可贵者就在于这个“思”。“思”什么呢?他在思先前发生的事。当他“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当邹忌已经确认自己的容貌与徐公比“弗如远甚”时,他对妻、妾、客三人皆说邹忌美过徐公产生了怀疑。在这时,他看到了三个不同的人一个相同点——对自己的容貌溢美有加,不顾及事实如何,这引起了他的深思。文别提到的是三个不同的人而有相同的回答,三者为众。显然,这是众人之常事。

他很重视这一现象,为什么三人有如此相同的表现呢?邹忌没有停留在只是看到这一事实,而是继续追问,推究妻、妾、客三人所认之同的原因。

黑格尔说过: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前即显而易见的差别,譬如,能区别一枝铅笔与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邹忌不仅敏锐地发觉了妻、妾、客三个不同的人有相同的看法,随之又从三人相同的看法中又看出他们各自不相同的出发点,由同又求出其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在这里,邹忌的“思”又有了升华,他的比较又深入了一步,做到了具体人具体对待之。妻私之,妾畏之,客求之,“私”、“畏”、“求”三字准确地勾画出三者虽有相同的溢美表现却各有各的心思。看出三者之相同是邹忌的敏感,而看出三者同中之异却是邹忌的智慧,有是思,故能杜众蔽。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这是认识事物本质的科学方法。在比较之中,认识此事情与彼事情某些性质、特征上的相同或相异,从而对事情做出较为恰当的判断。在本文中,邹忌于这方面所表现出的敏锐、智慧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的重点。

(二)由家及国,异中求同

邹忌,一家之主也。他与妻、妾、客议其美是家事也。齐王,一国之主也。邹忌对妻、妾、客共同溢美之事没有停留在自家的小圈子里。他由自己身为一家之主所遇到的事情推想到齐王作为一国之主可能遇到的情况,由家而国做相似性联系思索——“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庭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是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由自己而推想到齐王,把两个差别很大的人——君与臣——联系在一起,从不同之中又看到了各自所处情景的极大相同,内宫、朝臣、民众对齐王如同邹忌之妻、妾、客一样的私之、畏之、求之,这种相同必然导之被蒙蔽。

邹忌就是在这样的由同求异、又由异求同的思维中构建了他独特的讽齐王纳谏的方式。

当完成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行为内在的思维轨迹之后,还要分析一下他讽喻方式的特征。不能仅仅是让学生说一说这种劝说方式对今天的人际交往所具有的启示,而是研究这种劝说方式的操作要旨。

邹忌的讽喻方式应该叫做类比说理。

前面已经分析过,邹忌从自己作为一家之主联想到齐王作为一国之主,把自己的家庭琐事经验与齐王的国家大事两个不同的事作联系分析,看到两者不同中的相同,因此以自己的体验讽喻齐王。从思维轨迹分析是由异求同,从劝说方法上叫做类比说理。类比就是对不同类的东西作联系性思索,寻找两者之间的近似性,从而让人们明白某种道理。“类”,相似也。“类比”,就是“比类”。类比的基本特征是“差异中的相似性”,是把已知易知的事物和未知难知的事物相联系,寻求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在两个“陌生”的事物中看到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面对各种情况,作这种思索是很有趣的,特别是那种反差很大但却极为近似的事物往往带给人不同的审美启示。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说,治国与炒菜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老子看到烹小鲜之要在于将油、盐、酱、醋及肉、蛋、蔬菜非常恰当、和谐地调配在一起,并施之于恰当的火候,要在于“和”的手段和艺术。同理,治国亦是一个“和”的问题。兵、农、工、学、商,远亲近邻,各种关系全在于“和”。与老子的话相近,邹忌把有关家事的思索与治国的思索联系在一起并看到了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近似性,以家事喻国事,妙哉!

二、“出淤泥”——“濯清涟”——“不染”

解读《爱莲说》,从哲学角度看一定要关注物的存在方式。

在解读《爱莲说》之前,让我们先读一下当代作家鲍尔吉·原野的散文——《出污泥必染之》——中的有关议论: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有一些不知不觉害人的所谓警句,其一曰:“出污泥而不染”,它的毒害性即它的欺骗性。这句士大夫标榜清高的昏话,一个和人类毫无关系的植物现象的解说,几经流播变成人们追求的理想。

古往今来,有几个出污泥而不染?隋炀帝、希特勒、贾宝玉、李自成以及吸食的人,谁没染?除了荷花的花瓣之外,谁都要染。这样的话怎么会励志呢?如同说抽大烟而不瘾、与狗熊肉搏而不伤、用硫酸洗澡而不留疤痕,全是谎言。荷花是花,人是人,两者完全不可相提并论。人的脸上为什么不结瓜子呢?为什么不落蜜蜂呢?因为你不是向日葵。

这句“格言”合乎人心深处的虚伪,即作恶而免于受罚。或者说,偶尔作恶成不了恶人。为什么?可以“出污泥而不染”。

就人类而言,就世上每天都发生的战争、恐怖活动、犯罪和不公平行为而言,人心远没有进化到从善如流的程度。一些大恶常常由小恶积蓄(增殖、裂变)而成。无论什么人,都没到达“出污泥而不染”的境界。

就是说,人别用自己脆弱的免疫系统试验上帝。上帝不傻,傻的是那些往污泥里钻的人。

远离污泥,比研究怎么钻污泥又开放一朵圣洁的花更安全。

为什么要研读鲍尔吉·原野这段议论呢?

因为这段议论既表现了人们对《爱莲说》的误读,又揭示了人们误读《爱莲说》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当然,负面影响归根到底是误读造成的。

人们误读《爱莲说》之错在于忽视了事物之存在方式。

诚然,我们是不能以物理学的思维方式解读文学作品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文学创作中,比如托物言志作品就是以事物的物理特征为基础作人格化处理完成的。松、竹、梅入诗入画寄托情志,绝对与其物理性状相关。所以,我们解读《爱莲说》,特别是解读世人传诵的名言——“出淤泥而不染”——则必须品读文本所述事物之存在方式。莲之所以“出淤泥而不染”,作为事物发展的一个全过程,从开始到结果,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濯清涟”。人们读《爱莲说》把“濯清涟而不妖”作为一个特征来品读,其实应该作这样的联系思维:莲“出淤泥”——“濯清涟”——“不染”,这是莲之存在方式。在这样的存在方式中,莲虽出于“淤泥”,但它“濯”于“清涟”之中,所以,它的花朵洁净“不染”。“濯清涟”是“不染”的重要条件,是前因,而“不染”是“出淤泥”的莲发展的结果。也正是在这样的存在方式中,从“出淤泥”到“不染”,不是同时全部出现,而是渐次显现,在这样的显现过程中莲接受了“清涟”的“洗涤”和“改造”,从而出现“不染”之莲。我们不能盲目地简单地只看事物运动发展的结果,而是要看清导致某一结果的条件。法国哲学家萨特说,事物的“显象并不掩盖本质,它揭示本质,它就是本质。存在物的本质不再是深掩在这个存在物内部的特性,而是支配着存在物的显象……的显露法则”[1]。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莲的“存在方式即本质”:“出淤泥”——“濯清涟”——“不染”。由此,我们还参悟到,这不仅是莲之生存方式,而且它的生存方式对人的生存有很大的启示。当然,我们要将莲的存在方式要稍稍改动一下,作为人的生存启式应该是这样的:“触(处)淤泥”——“濯清涟”——“不染”。把“出”改为“触(处)”,就是说生活在现实之中的人难免要触(处)“淤泥”,这并不可怕,只要接受“清涟”之“濯”,是会“不染”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关键是人们要真正地像莲那样有“濯清涟”之机制,成为一种存在方式,并自觉地践行之。

将《邹忌讽齐王纳谏》和《爱莲说》两篇毫不相关的文章放在一起,笔者就是要异中求同,阐述文本解读中哲学思维之必要性和可能性。

凭谁问,如此解读可否?面对基础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师应当勇敢地尝试尝试。从思维方式上切入文本进行解读,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是锦上添花,会让学生变得更聪明。

参考文献:

爱莲说范文第8篇

一.精美导语,引出文题

魏书生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那么,怎样的导语才是好的导语呢?首先,它必须言简意赅。因为言简意赅的导语既可以节省导入新课的时间又可以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还可以对同学们起到“润物细无声”般的引导效果。其次,它必须优美典雅。因为优美典雅的导语像技艺精湛的歌唱家演唱出的第一个高亢嘹亮的音符,拨动着同学们的心弦,陶冶着同学们的情志,引导同学们渐渐进入教师为之营造的美丽、和谐、愉悦的语文教学课堂。

比如,教学的《沁园春・雪》时,我设计的导语就极为精美:“古往今来,雪既是画家的爱物,也是诗人的恋人。比如,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彼得・勃鲁盖尔绘制的名画《雪中猎人》,至今仍然珍藏于维也纳的美术史博物馆中;而同志在1936年创作的在当时曾具轰动效应的古典诗词《沁园春・雪》至今仍然脍炙人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鉴赏的《沁园春・雪》吧。”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就响起了学生激情诵读《沁园春・雪》的抑扬顿挫的琅琅书声了。

二.名曲名文,相映成趣

自古以来,文学与音乐就是一对各具情态、各显风采的难分难舍的孪生姐妹。因为音乐与文学都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都是人们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都是陶冶人们性情的熔炉,只不过前者是视觉艺术,后者是听觉艺术罢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课前导入中寻找一切机会将美妙的音乐与经典的美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后再以美妙的视觉和悠扬的听觉相互交融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新的语文教学文本之中。

比如,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时,上课伊始,我将从网络下载的当代著名二胡独奏艺术家贾鹏芳演奏的《睡莲》,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给学生欣赏一遍后,学生都强烈请求我再次播放《睡莲》。

于是,我因势利导,在第二次播放《睡莲》时,要求学生试着合着贾鹏芳优美的二胡独奏的旋律和节奏低声朗读周敦颐的《爱莲说》。结果在美妙的《睡莲》乐音的导引下,学生很快就兴致勃勃地高声诵读起了周敦颐的《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不用说,在这种和谐、优美、愉悦、振奋人心的集体诵读经典美文的氛围中,我忘记了自己的教师身份,情不自禁地合着学生的诵读浪潮抑扬顿挫地高声诵读起了《爱莲说》。

三.时文导入,与时俱进

鉴于新颖、鲜活、与时俱进的时文元素较之上述导入元素更能快速地引起学生的关注,更能快速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更有利于引导同学们在关注鲜活、富有时代气息的各种时文信息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新课文的学习与探究中来,所以,大凡有一定教学经验并热衷关注时事的语文教师,都会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学课前导入中千方百计将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时文融入到新课的导入艺术中,借此激发同学们对语文新课文学习、品鉴、探究、比较的浓厚兴趣。

比如,教学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这篇科普说明文时,当我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向同学们展示了网络报道的《日本人用一滴血成功克隆老鼠可繁殖后代寿命无异》的生物科学研究新进展新闻、《美科学家首次用自体皮肤细胞克隆人类胚胎(图)》及《克隆人技术路线图》等新闻后,我几乎没有说任何一句话也没有做任何的暗示,同学们就非常自觉地走进了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文本,并在自主学习中提出了很多探究性的问题,比如:

1.什么叫克隆?

2.克隆技术利弊如何?

3.你是否赞同克隆人的研究?请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时,我发现学生的发言都带有浓浓的“克隆”学术意蕴,顿时,课堂里充满着与“克隆”科学技术信息息息相关相关的学术氛围。可见。运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时文导入新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