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激发个人潜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高校师资管理 激励机制 机制运用
1.引言
人本管理思想是在西方国家首先被提出并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并促进了管理思想和理念的深入变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中生源数量和教师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师资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人本管理思想作为高效的管理模式已经在各大高校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提升了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增强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实现了高等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是各大高校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激励机制简介
激励机制属于管理学范畴,指管理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本组织内的人文环境根据被管理者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等采取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表扬表现优异者,从而开发个体的潜能,调动工作积极性,实现管理效率最大化。激励机制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普遍使用的管理方式,也是最具成效的管理办法,对于整个组织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激励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2.1导向作用
导向作用是全局观念、长远观念和集体观念的和谐统一,这些观念都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定位而服务的。合适的激励政策必然会激励和引导个体行为向着相同的目标前进,通过每个个体的共同努力实现组织的长远目标。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引导进一步增强了教师努力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实现了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的统一,最终必然会达到共赢的局面。
2.2满足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个人有包括生理需求、精神追求、尊重需求等在内的七种心理需求,其中又分低层次的需求和高层次的需求两大类。低层次的需求可以通过外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但是高层次需求是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的。激励是引导员工积极追求高层次满足的一种活动,只有满足了员工的高层次需求才能保持组织的整体创造性和核心竞争力,为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总之,在高校师资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是保证师资管理走向正规化和专业化的关键,也是促进高校教学和管理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
3.高校建立激励机制的有效策略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社会的希望,为现代经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持,高校教师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学校的未来和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各大高校必须加强师资力量管理体制的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完善现有的激励机制,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水平,实现国内高校教育的长久发展。
3.1建立经济奖励机制,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
经济激励手段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激励形式,也是整个激励机制中不可获取的组成部分。高校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复杂的职业群体,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基本的物质需求。高校管理层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尊重基本事实的基础上了解教师的生活需要,提升教师的经济收入,从而满足其实际生活需求。高校教师只有首先解决了自身的物质需求才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工作,实现个人和组织价值追求的和谐统一。目前高校教师的资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奖金、讲课补助、年终绩效奖金等,高校应该在自身财政能力的范围内将提升教师的资金收入和生活水平等工作落到实处,完善现有的福利政策,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
3.2完善激励政策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
马克・吐温说:“一句话的赞诗能使人不吃不喝活上两个月。”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被尊重的感情需要。高校教师作为社会上的高级知识分子,被尊重的渴望比其他任何群体都突出,希望通过正常的行为和语言的交流使自己的能力被他人认可,进而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高校管理者应该在认识到教师基本心理的基础上,建立平等的沟通交流平台,利用一切机会与他们建立情感和心灵之间的交流纽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并认真听取关于完善现有管理制度和提升校园建设水平的合理建议,使教师获得被重视的心理满足感。另外,应该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让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校园环境的优化和发展工作中,将自身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命运共同体。
3.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每个社会个体都有证明自我价值的意愿,高校教师更是如此,高校教师只有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建立成就机制必须结合教师基本情况,提升高校教师准入门槛,本着“任人唯贤”的招聘原则,提升高校教师的整体水平。建立完善的教师晋升体制,严厉杜绝学术造假和任人唯亲的情况发生,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升职平台,进而实现个人与团体的同步发展。
4.结语
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为个人水平的提升和团体实力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进而实现共同进步。21世纪,高校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完善现有的人才激励机制,实现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莫华,符少辉.论高校师资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62-64.
[2]龚彬.浅析高校师资队伍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建立[J].教育探索,2008,10:91-92.
关键词:人力资源;激励;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员工和企业的健康成长以及良好发展,皆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企业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力是企业高效益、高效率的来源和动力,激励机制是管理的催化剂,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因此,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和优质员工需求的有效激励体系,可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一、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
激励即通过激发个人的行为动机,促使个体有效地完成行为目标的过程。机制,则是一种硬性的管理指标,对员工的相关行为的约束,确保员工的实际工作成效,激励机制,将两者结合起来,既保证员工的正常工作,又能在员工实际工作成效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员工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增长。
对于企业来说,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潜能和创造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形成企业发展所需的强大动力。因此,加强激励机制的有效建立,将是人力资源管理举足轻重的内容,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主动性,是提升企事业社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现阶段,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对于企业,有效激励机制能够提高个体效率和热情,激发个体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有效挖掘员工潜力,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减少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消除员工的不良工作情绪,解决员工生产力和员工所得的矛盾,将员工个体发展与企业的兴衰紧密结合,为企业和谐、稳定、高效、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一)激励机制缺乏个体差异性
影响个体努力程度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个人对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外部因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影响。生存权利满足的条件下,员工还具有个体发展的需要。希望得到上司的赏识和重用,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获得情感上的释放或满足等。但在很多企业里,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过于依赖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来约束员工完成的任务,为此甚至延长劳动时间而不计加班报酬,或者剥夺员工公休假的权利,造成员工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而没有考虑员工的精神等高层次需求。
(二)过度重视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员工实施物质激励,使员工能够得到直接好处,从而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来说,过度重视物质激励,反而导致了激励效果的低下。首先,企业物质激励的尺度和标准没有制定完善,没有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使得过度的物质激励效果适得其反,大大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部分企业重视平均主义,对组织进行物质激励,分配的过于均衡,导致工作效率较高的员工反而失去工作积极性,使得物质激励投入越来越大,但效果则越来越不明显。
(三)缺乏对员工的需求思考
企业员工队伍的组成比较复杂,人员年龄、人际交往、个人发展方向以及期望薪酬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因此,单一的激励机制并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使得激励效果明显不足。企业在进行激励制度制定时,首先要深入剖析员工的组成和员工的心理,了解员工的需求。比如,年轻员工自主意识较强,渴望事业的发展,希望获得良好的发展平台;大龄员工事家庭稳定,渴望较高的收入,改善生活质量,重视福利待遇,因此,在进行激励制度制定时,必须要针对不同人群实行不同的激励,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策略
(一)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当前企业应该从实际出发,瞄准满足员工的需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了解和分析,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提高激励机制的实际效果。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员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单一的激励制度并不能够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同员工间的交流和沟通,做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制定全面的激励制度。比如,对年轻员工来说,对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存在较高要求,企业应该加强对年轻人员相对应的奖励,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像建立“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培训制度和“发挥潜能、共同发展”的职业规划制度,使年轻员工得到有效刺激成长;对于年长的员工,应该着重进行物质激励,建立“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和“体现贡献、评优表彰”的绩效管理体系,使员工生活条件得到一定改善,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物质激励同精神激励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分层教学 差异 潜能
一、分层教学
教育的目标和目的要求把学生看成具有各种教育的目标和目的是把学生看成具有各种潜力的生命体。作为教师,要看到每一个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学习英语语言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特的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特点,最大化地挖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潜力。而在此过程中,不得不承认,学生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这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很大难度却收效甚微。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学生的听课效果大受影响,其思维也受到制约。由此,实验班,特色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又在素质教育人人平等的呼声中逐渐被取缔。这里要讲的分层教学,不是“精英队”不是“特优班”,而是指在一个班级中(30人以上)把教学分成若干阶段,把学生群体分成几个部分,以达到教学对象共同进步的目的的一种过程。首先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结合学生个人考虑及老师的建议简单分为高,中,潜力组三个级别。在英语课堂中针对各组学生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的在英语学习上各有侧重,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起最大的潜能,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最佳进步。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孔子认为人的个性差异是由后天造成的,承认先天差异,重视因材施教。其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强调学习与思维的结合,学以致用。对中国以后的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到魏书生都推崇因材施教,分类施教,孟万金博士也对因材施教有一系列的划分,根据学习理论,学习类别,多元智能理论,学习风格,情景内容,学生层次,性质和性格,信息技术等因材施教,这无疑为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划分基础。
人文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Rogers指出促进变化和学习是教育目标,应该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气氛,理解尊重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潜能。虽然过于强调学生的天赋,但对我国外语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观点和途径,对挖掘分层次教学的各个层次学生的潜能有指导意义。
美国哈弗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霍德华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到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风格不一样。英语教师可利用这一理论设计有效的分层次教学活动。
以上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给分层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三、英语学习中分层教学挖掘学生潜力的方法
(一)影响学生潜力发挥的因素:
1.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影响教师挖掘学生英语运用的潜力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兴趣、热情、毅力等。人的智力因素主要由遗传决定,非智力因素则更多地依赖后天的培养。语言习得的特点和规律就是要求学习主体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持续的兴趣和热情、坚持不懈的动力。所以,语言习得和运用的效果主要依赖于非智力因素的发挥。
2.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是影响学生挖掘运用英语潜力的重要因素
教学理念是教学主体在一定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问题所形成的基本认识和看法。英语教学也受到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和教学途径。
3.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也会影响学生潜力的发挥
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最直接的接触,对学生将产生最为直接和重大的影响。学生的兴趣,精力,对所学内容更深一步的探寻与研究,都要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最大限度激发大多数人的潜能,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二)多层教学挖掘潜力的方法
1.教师备课层次化
在备课时精心研究教材,对于教材的难易点做到心中有数。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以供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既满足薄弱层次学生的基本需求及一定的成就感,又注重对较高层次的学生应变能力及发散思维的培养。备课内容要按照教材的特点安排,让学生简单明了的加强理解,各取所需。同步进行,异步发展,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好处。
2.教师授课层次化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发展、进步的方面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观察、感悟、思考的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机会,让各层次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把学生看成是教学的主体,才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推动学生求知、要求进步的内部心理动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
教师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沟通渠道,形成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以学生为本还要注意学生的情感反应,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体验,如积极、欣喜、烦恼等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
再次,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挖掘潜力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流,情景是交流活动的基础。创造良好的、贴近生活和符合社会进步的真实情景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学习的途径和检验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应用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尽量创造英语环境,加强不同层次间学生的学习与交流。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自主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动脑思考、主动表达。同时,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互助和参与中构建自己的认识结构,挖掘智慧潜能以解决疑问。
最后,教师应该善于鼓励和赞美学生,激发生智慧潜能
【关键词】博客;网络;信息交流
【Abstract】As a tool of intelligence network exchange, blog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vital role in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We should give full attention to and excavate the functions and effects of blogs i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onstruct a highly-efficient platform for openning blogs, and effectively administrate blogs from the aspects of law, ethics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Blogs;Network;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0 引言
博客是一种交流方式。随着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的高铁时代,人们的交流已不限于传统的面对面以及大众化的QQ、MSN等常见即时交流工具。在网络上发表博客的构想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
1 博客的定义
Blog或Weblog,起先中文称网志或部落格,最后人们终于统一将其称为博客。它是以日记的形式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个人内容的一种形式。Weblog是Web Lo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Blogger(博客)则是写blog的人。博客是以自由、开放和共享为文化特征,通过图文音像等表现形式,围绕个人网络存在提供存取读写、组织沟通、评价交换等服务的一种社会化个人服务模式。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
2 博客的功能
博客是一种通过“利己”实现“利他”的全新的网络交流结构。利己性是博客的个体意义,个人的个性张扬、学习进步、交流沟通、思考记录、网络娱乐等方面的各种人性化的需求,利他性是博客的普遍意义,在信息的运动,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观点的碰撞过程中,以博客式的传播组织方式,实现信息的有序运动和自我匹配。
具体来讲,博客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2.1 个人生活、情感、娱乐的网络记录功能
立足于个人生命历程的网络记录,为家庭、生活、消费、娱乐等个人活动建立网络映射,更深入、更真实地形成个人在网络上的立体定位。
2.2 社会沟通和交友功能
立足于个人参与社会组织活动和人际沟通的网络协同,搭建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和积累个人社会资本提供网络平台,建立更深入和有效的人际关系网络。
2.3 学习和自我提升功能
立足于构建社会知识体系和个人知识体系的双重目标,为个人在知识时代参与知识经济、挖掘知识价值服务。
2.4 职业生涯和个人商务功能
立足于个人职业生涯纪录和个人化电子商务,为个人职业和工作目标提供更强大的网络支持。
2.5 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功能
通过综合的博客化综合在线生存,从知识、能力、思维、品牌、经验等方面激发个人潜能、挖掘个人潜力、提升个人价值。
2.6 网络新经济腾飞的加速器功能
博客使得个人通过网络机制将自身消费、营销、学习、教育、传播、接受等综合性的角色统一化,将本来对立统一的一对对矛盾身份系统集中化和有型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在网络中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潜能。博客的不同层次的杠杆效应共同作用,会形成网络新经济大爆发的全新景象。
3 博客的特性
3.1 博客具有自由性
尊重每个人的存在价值,面向大众利益、无私利他的奉献精神,是博客文化的核心。
3.2 博客具有开放性
博客提倡互动,建立客观理智的价值判断标准,勇敢和积极地拥抱新生事物,无边界、无障碍的顺利流畅的信息以及关系运动,是博客奇迹的关键。
3.3 博客具有共享性
信息、思想、知识等网络资源在博客世界中得到更大范围内的分享,从而能够实现最大化的价值体现和效益挖掘。
4 博客的“延时沟通”和QQ的“即时沟通”
MSN、QQ这样的“即时沟通”工具,在本质上和博客在信息交换和人际沟通方面的功能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因为技术瓶颈的制约,人为地分别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
“即时沟通”和“延时沟通”具有不同的沟通深度特征,博客的“延时沟通”以更加真实、个性、负责的自我展示,为沟通的质量、效率、深度提供了更加重要的内容基础。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一种苗头,就是两者有渐渐接近和融合的趋势。
目前,无论是MSN、QQ向博客反向靠拢,还是博客向MSN、QQ的靠拢,都是由“即时沟通”和“延时沟通”这样两种不同沟通结构互相吸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有朝一日,技术可以抹平两种沟通方式的差别,然后在新的层面上开始一场决定谁是人际沟通领域霸主的世界大战。
5 博客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网络智慧是社会智慧的体现,包括知识、文化、理念、情感、记录等所有人类主观世界中有价值的先进的思考结晶,博客在上述四个方面提升了网络交流的层次。但是作为个体的社会人层次各有高低,作为一个开放的沟通平台必须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5.1 博客交流必须协调网络智慧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在网络智慧自我取得进步的同时,如何通过其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积极进步是博客交流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如何引导网络智慧更好地适应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促进交流在民主、理性和法制的轨道中良性发展。
由此,内容监管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海量的博客信息,越来越大的关注度,不同社会力将在这里发生新的碰撞,内容控制的任务会很艰巨。
5.2 博客交流必须协调网络智慧传播与现实传播的关系
要让博客信息和传统信息实现积极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促进整体社会信息的多样化的正确方向。这其中对版权问题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5.3 博客信息的安全存放
巨大的博客信息存放在博客空间,再严密的备份和安全体系也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如何防止博客信息被篡改、删除、窃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博客的模式是平等的,博客看重的是参与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博客并不要求意见的统一,但要求意见的针对性和独立性。博客的出现和发展,是网络进入高铁时代后符合逻辑的发展结果。
【参考文献】
[1]知新文化.博客网站设计实录[M].北京: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2007
关键词:职业 意识形态 职业素养 拓展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本文就从意识形态领域谈一谈职业素质的拓展内容中的基本部分。
一、树立科学的职业观
职业观由职业锚、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等要素构成,其中职业锚是核心因素,它是影响个人职业的重要决定力量。找准了职业锚,就找到了不得不做出选择时而自己最不能放弃至关重要的东西和价值观,这会让个体对职业目标的选择更加清晰。
1.找准职业锚。“职业锚”是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概念,该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埃德加·H·施恩最早提出的。职业锚是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遵循着个人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经过不断地探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贡献区和职业定位,是个人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职业锚由最初研究发现的5种类型拓展为8种:技术或职能型、管理能力型、自主或独立型、安全或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在实际中个人的能力、动机、价值观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不断提升个人的职业素质(思想素质、知识和能力素质、身心素质),进一步强化把个人发展必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产生健康高尚的职业目标。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该职业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不同的公司对职业道德要求的侧重点不同,但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先做人再做事,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职业道德的内涵延伸为良好的个人品质。良好的个人品质是一个人成功的保证。
二、科学认知自我,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职业生涯设计是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施的保证。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首要问题是帮助个体进行自我评估即科学认知自我。其目的是为了让个体了解自我,发现潜能,悦纳自我,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现状与未来理想职业之间的差距,帮助个体端正态度,从而激发自我潜能、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科学认知自我不是一次二次的探究和职业测评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全过程。科学认知自我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探究自己的能力优势。能力一个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在一个人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同时又在所从事的活动中得到发展。能力往往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们已经学会了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指个体具有的潜力或完成某项活动的可能性。例如:一个人具有领导的潜能,只有在领导岗位上才能体现出来,否则永远是一种潜能。能力又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特殊能力是指某些特殊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画家需要具有良好的空间知觉能力及色彩辨别力等。个体能力差异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未来从事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地位越高对能力的要求越高。
2.探究自己的个性优势。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在处事时总是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有自己的行为风格。如有的人对细节敏感;有的人关注整体;有的人善于决断;有的人灵活多变;等等。个性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当他们有具体的工作联系起来的时候,才有适合于不适合的问题。
3.探究自己的职业生涯动机。在给出的十个方面的问题中,找出你最在意哪些?最不在意哪些?按照在意程度列出顺序。十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升职、冒险、福利、变化性、竞争、创造性、帮助别人、工作的独立性自由性、做领导、社会地位。在一定意义上,一个人的需要、兴趣、动机和价值观及成就意愿的倾向对职场成功所起的作用难以估量,动机的强烈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潜能,帮助个体克服困难。同样,一个人无论他多么有潜力,因为缺少动力,结果会一事无成。探究自己的生涯动机对整个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每个人对自己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以后生涯选择中,注意扬长避短。同样,个人要以审慎的态度,完成对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职业环境、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的科学认知,从而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学会自我指导,寻求自我发展,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我们的职业指导课不是简单地传授就业信息、就业技巧、着眼于就业的就业快餐,而是将学生的职业与学生一生的事业联系起来,应是以职业发展指导为基础的全方位的辅导,即激发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寻找市场的要求;思索如何把个人职业发展愿望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四、学会学习、终生学习
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经济主流,是21世纪的“第一概念”。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非常实际的挑战是知识的快速老化和新的专业领域的不断出现。社会劳动者的职业迭替更加频繁。据资料显示,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者职业迭替和就业岗位轮换已普遍呈频繁之势。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人才,平均5年更换一次工作。美国的每个人一生平均更换12次工作。据统计资料显示:一个人大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只能满足其一生所需知识的10%左右。因此,在未来社会中学习将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学习将是一个人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手段。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化;与众不同
【中图分类号】G633.3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各有不同,思维方式及行事风格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但情绪不稳定,容易逆反。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以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张扬个性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人格,彰显个性风采。个性化教学符合语文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个性化教学的含义:
个性化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成果,它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表个人见解,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彰显个性,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拘泥于教材,大胆采用各种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创造多元的、开放的、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大胆求异,大胆创新,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知识构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语文的个性化教学的实质就是,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大作用。
二、个性化教学的前提
1、教师意识转变不落应试窠臼
要创设个性化教学,首先是教师要具有独立自主的教学意识,不要落入传统教学的窠臼,不让应试教育牵着鼻子走,着眼于学生一生发展,大胆创新,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个性化的教学艺术,才能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其次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展现个性风采,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灵动性。
2、学生意识转变释放个性风采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具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个性化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教师用个性的人格魅力、个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张扬个性风采,在教学中师生相互激发,如此才能构建充满活力的个性化课堂。
3、确立多元目标注重能力培养
在新课标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从过去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目标,不再仅仅围绕应试的指挥棒,而是形成了多元的教学目标。个性化教学除了考察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综合素质提高。这一多元的教学目标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的要求。素质教育就是在承认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
三、个性化教学的策略:
个性化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大成果,它以尊重生命个体差异为前提,以教师充满创造性的教学艺术为手段,个性化教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下面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1、营造民主氛围,激发个性潜能
个性化教学的核心是个性潜能的发挥,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生个性潜能,就必须创造充满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表现自我,从而使个性潜能得到发挥,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指导者。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教学中,我请同学们对诸葛亮发表个人的评论,多数同学都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大加赞赏。汇集众多同学智慧,总结如下:诸葛亮躬耕陇亩而心怀天下,是为仁;感念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而帮助刘备匡扶天下,是为义;自比布衣,不求闻达于诸侯,是为礼;身居茅庐而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天下局势了然于胸,是为智;诸葛亮牢记刘备托孤重托,是为信;明知刘禅昏庸无能而依然忠心不二,是为忠;受命于危难之中,二十一年来义无反顾地北伐,是为勇。而有的同学对诸葛亮的忠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是愚忠,只会误国误民。民主的课堂氛围,拉近了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学生的潜能得到真正发挥。
2、创设独特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情景教学是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通过独特的情景创设,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语文个性化教学中,通常通过导入生活情景、利用多媒体手段、互动体验游戏等形式创设情景。例如:在朱自清的《春》的教学中,我在课堂导入中,让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倾听《春》的配乐朗诵,让同学们在倾听的同时在脑海中勾勒出春的画面,并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同学们畅想自己心中的春天。通过情景创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悟作者文中多触觉描写,立体式的呈现春天的美,在课后,我还安排同学们走进大自然,在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足迹,从而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从中领悟写作的奥妙,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3、注重社会实践,加强能力培养
社会实践活动是活动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法布尔的《松树金龟子》时,我布置同学们课前预习,让同学们通过网络收集关于金龟子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种类等;有条件的同学,亲自走进大自然,在小区草丛中,郊外的小树林中去捉金龟子。因为课前预习做得好,课堂教学的素材就变得更加丰富,学生大脑中储存的关于金龟子的信息量大,因此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就充满信心,思维活跃。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激起同学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更加轻松,个人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合作意识都得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4、教材活学活用,促进师生互动
个性化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的照本宣科,教师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对课堂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个性化课堂的构建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活用,学生对教材的活学。教师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把握,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让教学过程充满生命的灵动;而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大胆探究质疑,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对教材的活学活用,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在互动中师生的思维得到相互激发,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例如:在学习《孔乙己》、《皇帝的新装》时,我将教材改编成课本剧,请具有表演才能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互动课本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教材的领悟。
5、学科相互渗透,激活多元潜能
语文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它是我们进行语言文字交流的重要工具,具有语言工具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语文最为百科之母,与历史、地理、政治、德育、音乐、美术等诸多学科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与它学科的相互渗透,能激活学生的多元智能。例如:在学习歌词《我的中国心》时,我让同学们先了解歌词创作的背景,这首歌是香港著名词曲作家黄沾在1982年创作的,当时因为日本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激起国内外华人的公愤,于是他创作了这首《我的中国心》。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在1984年中央春节晚会上演唱这首歌,一炮走红。在教学中我通过同学讲故事,再带领同学们共同唱《我的中国心》,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语文教学与音乐和德育的渗透,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让同学们勿忘国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共圆中国梦。
4.结束语:
语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的探究,需要更多同仁加入实践行动中,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广大学生的支持和参与。个性化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生命规律,对学生因材施教,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个性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大胆创新,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充分释放个人潜能,以充满个性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个性潜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在不断实践中丰富完善个性化教学理论体系,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做到教学做合一,使师生在个性化教学中培养个性化气质和创造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谢静.浅谈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策略[J]读写算,2012,70
[2]冯俊辉.如何实施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J].硅谷
[3]冀福奎.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12,7.
1.1量化考核的定义。量化考核是现代企业中常用的经营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量化考核逐渐扩大了应用范围,其能够有效地评价员工的个人能力。量化考核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特定的评分标准,其次量化考核要同利益关联。良好的量化考核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个人潜能,从而促进员工全面发展。1.2精细化管理的定义。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细化岗位职能和责任,将工作环节和任务细化。精细化管理主要的特点就是重视细节、重视过程,在具体的工作中,精细化管理要专注做好每一件事情,注重个人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细化管理的定义逐渐发生变化,其能够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发生改变,但其追求数字化、精细化等最基本的理念是一贯的。
2当前矿山救护队的管理现状
2.1救护队员素质不高。由于救护队招聘具有特殊性,从而无法保证救护队员的综合素质,在整个救护队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后期的培训方法和方式有所不同,个别救护队没有完善的系统训练,这就造成了救护队员素质低下,无法满足高强度的工作需求,严重降低了救护队整体素质水平,削弱了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2.2救护队员实战能力较弱。在救护训练中,多数训练与实际脱轨,救护人员得不到系统的训练,导致其实战能力较弱,在实际的救护工作中不能发挥全部的作用,再加上近些年我国煤矿安全性有所提升,安全事故大量减少,救护人员参与实际救护的机会减少,导致很多救护队员没有真正参与过救护,使队伍整体经验不足,实战能力较弱。2.3救护队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救护队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直接导致了训练不够科学、合理,在救护队伍整合之前,救护队没有将训练纳入到制度管理中,训练具有随意性,而且强度不高,同时有些部门为了省力而简化了训练程序,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科学的训练和演习,阻碍了救护队员个人能力的发展,其次有些救护队长期没有开展体能和业务训练,导致救护队员身体素质下降,业务技术生疏,拉低了队伍整体水平。
3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方法
事实证明,应急救援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有必要提升救援质量,加强救援队伍的思想建设和实战能力。为了够进一步加强矿山救护队的管理水平,提升矿山救护队的实战能力,相关组织和部门要重视救援管理工作,逐步将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应用到矿山救护队管理中,从而将矿山救援队打造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技术过硬、实战能力强的高效队伍[1]。3.1量化考核同薪资关联。首先在救援队内部要将薪资和任务挂钩,按劳分配,组织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系统,系统可包括:业务能力、军事化管理水平、备战能力、任务完成进度等方面,按救援中队划分,获得排名靠前的中队可以得到较高的薪资,以此类推,逐步完善薪资制度。其次在指战员的考核中,分别设置负重蹲起、2000米跑、引体向上等考核项目,根据项目完成程度进行打分,将个人素质同薪资关联。同时救护队要采取双向考核,实施大队考核后还要进行中队考核,其中考核可分为安全技术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详细地得出每个人的具体分数后再进行薪资计算,从而良好地调动救护队员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个人潜力[2]。3.2精细管理策略。救护队除了要采用量化考核制度,还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此过程中,要加强救护队建设,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精细化管理要将具体的量化考核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从每名救护队员的技术、创新、素质上全面进行科学管理。在日常的训练和演习中,救护队要采用考评制度,可设置设备操作、业务理论、工作任务等项目,并根据救护队员的表现给出具体的分数;其次在具体的实战中,救护队要根据队员的表现给予嘉奖,并记录分数,同时要积极鼓励救护队员进行技术创新,队内要举办创新大赛,并根据队员表现记录具体分数。在完成上述管理后将分数相加,得出每个救护队员的总分。这些分数是救护队队员综合能力的体现,能够为今后人才选拔提供重要的依据[3]。
4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在矿山救护队管理中的效果
4.1救护队员素质得到了提升。救护队采取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最为突出的就是救护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在长期的量化考核制度下,救护队员不但强化了身体素质,同时还增强了个人文化素养。事实证明,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救护队员个人发展,使救护队员养成了良好的救援习惯;其次指战员的组织性、纪律性、安排工作的执行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为今后战备管理和抢险救灾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4.2实战中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救护队员的意志品质决定了救援效果和质量。在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之下,队员不但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养成了顽强的意志品质;其次科学的管理模式为救援队伍树立了良好的规章制度,在长期遵守制度的情况下,队员具有了较强的执行力。在实施了量化考核和及细化管理之后,救援队员在实战中不畏艰苦,积极进取,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不但使救援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还为今后救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4.3指战员的业务水平和积极性得到了提升。在实施了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之后,救援队的指战员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从“要我学习,要我训练”转变成为“我要学习,我要训练”,由此可见大家的训练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有所提升,随之而来全体指战员取得了较高的考核成绩。此外,在没实行安全技术工作量化考核前,安排工作时经常遇到推诿扯皮现象,服从意识不强,实行安全技术工作量化考核后,各中队从事安全技术工作的热情得到了大幅提高[5]。
5结语
综上,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救护队管理中缺一不可,两者科学的应用能够提高救护队的凝聚力,显著提高了救援水平和质量。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是加强安全技术、业务水平、思想觉悟的有效途径,在应用了这样的管理方式之后,实战救援效果有所改善,因此相关组织要积极探索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应用中的问题,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将矿山救援队打造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技术过硬、实战能力强的高效队伍。
参考文献
[1]全新.精细管理量化考核[J].化工质量,2015(6):28.
[2]刘庆普.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在矿山救护队管理中的运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8):68-69,83.
[3]张爱岭,王延明,覃时满,等.量化考核在学员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3):13-15.
[4]何彩娣,黄丽君.精细化量化考核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5(23):66,78.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22-01
随着教学改革大潮的不断深入,在体育教学中,我加大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研究力度,把握新课程标准,转变教育观念,以实施新的教学方式为突破口,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整合,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养成,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新潜能,这种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环境,能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才能力。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1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态度
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往习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改变教师的角色和上课传奇文章的节奏。要培养创新性的学生,体育教师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其次,体育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才能产生教改意识,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再次,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强的授课技巧来作为实践的基础,把理论升华为实践的高度来指导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2 充分激发学生的创应网络游戏这一点真好造思维
2.1 建立民主的师生。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专断的,教学氛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和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常教学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受到对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2 树立成功教育意识。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往往缺乏创新精神,精神源于动机,要想培养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创新动机,树立成功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每当教师在示范一个新的动作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去模仿动作有的学生心理也想上去做动作,但不外露也有学生因怕做不好,表现得很被动,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即使是后一种学生虽然他们好像是要逃避练习,但他们内心也会有一种想做好的想法。例如:学习实心球时,有的学生扔得比较远有的学生动作比较好有的学生能够利用腰部力量等教师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于是学生都能积极投入练习,正是这种意识推动着他们去思考、去创新。
2.3 改革体育教学模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点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
兴趣则可以唤起学生废寝忘食地钻研,成为打开学习体育成功大门的钥匙。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重要的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讲解一示范+分组练习+巡同指导叶终结评价”。这种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心违”,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目标单一,组织教学形式僵化,忽视学法,个体差异,能力培养,学玩家表达生处于被动状态等不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相差太远。因此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传奇文章和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