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博改变一切

微博改变一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微博改变一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微博改变一切范文第1篇

瞬间企业间的“微博营销”活动就像世界大战一样一发不可收拾的爆发了,谁能赢得更多的粉丝和关注,谁能在“微博”中达到自己理想的营销效果,谁有更好的微博营销内容创意,谁就胜出了!“微博营销”既然是一场不可避免的互联网大战,那么在“微博”这个战场上必定是要讲究战术的,我们请到了JUE巨鳄微博营销专家来为大家讲述这些战术的技巧!

战术一、企业微博连环策略:微博营销,不是说简单的建立一个账号就是微博营销了,想要更好的进行微博营销,需要建立一个让自己具有影响力的传播平台,让这个平台以矩阵式呈现,比如先由公司的官方微博,然后向各个部门扩展,以一家企业来说,一般情况下分设各个部门,最简单的就是企业领导层、市场部、客服部、还有企业员工个人微博,其中企业领导层以及各部门微博需加V认证,在公司有重大活动时,所有的部门都参与进来,转发或内容,企业领导层与官微之间要有时时的互动,通过自己内部员工把“微博”氛围活跃起来,相互转发,互相评论,微博也是有生命的,既然是生命,就需要阳光,需要雨露,那企业的这些员工就是阳光,就是雨露,要给微博驻入一定的生机。

战术二:精心打造具有创意的微博内容:在内容创意方面可口可乐公司应该说是做的相当出色的,可口可乐几乎每一条微博内容都配有文字和图片,而且都和自己的产品悉悉相关,产品包装也是精心打造,富有吸引力。创新力是现在中国企业缺乏竞争力之一,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创新,那么无论这个企业有多强大,也一定走不远。创新力是一个企业得以发展的灵魂。

战术三、精心打出感情这张牌,用心养住粉丝:人是感情动物,做微博营销更讲究感情,人与人之间首先是相互认同才能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络关系,也许你现在有很多粉丝,但是粉丝随时都有取消关注你的权力,在处理和粉丝之间的关系时,有时候需要小心翼翼,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给人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所以代表企业在微博上说话的这个人一定要有亲和力,同样是在公园里喂鸽子,一定是撒的粮食更多的那个人引来的鸽子多,微博也如此,这么大一个平台,想要吸引更多的粉丝,一定是有足够有新颖创意的内容,还有就是感情牌肯定打的好。

微博改变一切范文第2篇

购买推荐

图书分析师庞敏丽认为该书被国内数百家网站票选誉为“中国第一本微博品牌全攻略”,对企业建立微博管理团队和企业品牌有一定帮助。通过对生意宝旗下比购宝(Boogle.cn)——“网络购物第一站”收录的博库书城、淘宝网、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当当网、拍拍网、文轩网、中国互动出版网、99网上书城等众多含图书销售的网站,价格搜索显示,目前,当当网该书为最低价,推荐购买。

目 录

上篇 微博改变一切

第一章 微博演义,140字如何推爆全世界?

Twitter最早的微博最值得挖掘的互联网金矿

大佬们的微博之路

微博蹿红的要素——个人、信息、愿望、快速

微博外交——各国首脑之间互“粉”

民意乾坤——社会责任感、爱心关注、社会监督

第二章 “小就是大”——微博时代的成功新思路

“微杀手”来袭,新一代新思路

微刨新:蚂蚁绊倒大象不是梦

微革命:深度理解和“藐视”客户

微叫代:微博的给力衍生物

微观察:微博上也有“口头禅”

第三章 新时代预言,微博的未来很“V5”

决定微博战局的核心力量——实时搜索

微博、粉丝、广告——三赢的关系

美图秀秀、投票、互粉——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发接口”

信息蜂巢:每个公民都是微博上的“记者”

隐形的商业信条——微博人脉共享

“潜伏”在微博的职场人脉

无货币时代的微博“经济底盘”

……

中篇·140个字的成功秘籍

下篇·玩转微博一本通

部分章节试读 第一章 微博演义,140字如何推爆全世界?

Twitter最早的微博最值得挖掘的互联网金矿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

2011ff3月.Twitter创始人杰克·多西这样解释“Twitter”的意义——“在字典中,Twitte,是小鸟短而微弱的声音,像是给人们很短的信息。而且用T开头,是因为最早Twitter的目标用户就是用手机的人们。”

这几句话大概诠释了微博的诞生——早期Twitter有两个功能:第一,用户无须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就可免费将自己的最新动态、想法和问题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给个人手机或者个性化网站群;第二,它让用户用只有70个字的短小文本来回答“你在做什么”的问题。

在最初阶段,这项服务只是人们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一些文本信息。它在很多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专供叽叽喳喳的小孩使用的小玩意”。但是在社交活动逐渐密集之后,Twitter便展现出它的真实力量——当一位先生.听到了某个派对的消息时,他便在Twitter上留言:当他亲身参与某个活动时,他便会与活动人群、音乐以及茶点相关的消息。于是,其他的推客开始共享相同的信息。

以下是真实的一幕:

微博改变一切范文第3篇

作者* [英] 温斯顿・丘吉尔

译者* 薛力敏、林林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前段时间我在宁波的方太厨具公司参观。他们给来宾放了一套3分28秒的《厨具的历史》电视片。片子沿用的逻辑是从远古时代到先秦汉唐,经宋元明清民国,直到现代。片子制作精美,博得喝彩。但我认为,既然内容以远古为起点,那么抛弃中国视角,从全球厨具史中选材,无疑将更胜一筹,并赋予方太这个标杆品牌以国际化的气质。

这是一个公司的视野,但某程度上也反映着中国人的视野。据我观察,几乎每一个稍微有点文化的中国人都对本国史如数家珍,贩夫走卒都能说一段三国、说唐、水浒和各种戏曲的桥段。但大多数人对外国历史完全抓瞎。

有句话叫“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了日益全球化的山头上,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收官阶段,历史给予我们机会有幸直接参与,或者至少将见证这出历史大剧最精彩的部分。如果要比较完整地体味这出时代大剧,当然不应该拒绝了解别人家的这出戏是怎么唱的。

所以我向有兴趣于西方历史的读者推荐一套温斯顿・丘吉尔的《英语国家史略》。这本书是领导英国取得二战胜利的丘吉尔的史学大作,以英格兰为主线,描述了两千年来整个英语世界的历史。英美历史的书不少,但丘吉尔这本书充分体现了作者作为伟大政治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历史学家的难能可贵的结合,可作为了解英美历史的优先读本。

我读此书获得两点经验。

第一个经验是,想了解外国史,就读外国书,千万不要看中国作者的作品。毫不客气地说,中国史学的思维,在最近60年来已经彻底失去了灵魂,并且采取了整齐划一而又极其僵化的很成问题的方法论。直至今天,史学依旧有意无意地成为狼奶的重灾区。我们到了连自己的历史都说不明白的程度,那么,何苦不直接阅读国外作品呢?

第二个经验是,读完《英语国家史略》,让人深感中国和西方的历史脉络完全两样,其区别之大,完全超过两国人种在视觉上的差异程度,也超过两个国家分居东西方两极给人的地理遥远感。如果把从中国史中感悟出来的思维方式用来观察英国史,就如用武大郎的炊饼挑子烤蛋糕,如果不是彻底的驴唇不对马嘴,至少也是非常别扭。

这正是阅读此书的价值所在。哪怕你是对当代西方相当熟悉的人,也会随着丘吉尔高屋建瓴而又文采飞扬的铺陈,追溯到鲜活跳动着的英语国家历史的源头,对国史经验有着非常强的颠覆性,从而获得思维洞开之。

英美历史著作浩如烟海,若想初步了解英语国家史而又有所挑剔,丘吉尔这本著作不容错过。

reference

1.《反常识经济学》

原作名: Uncommon Sense: Economic Insights, from Marriage to Terrorism

作者: [美] 加里・S・贝克尔 、 [美] 理查德・A・波斯纳 译者: 李凤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点评:

@乐淘书:【《反常识经济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一位法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合作的产物。把所有理所当然的定见抛诸脑后!他们把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社会、经济、政策、文化和家庭生活领域:一夫一妻制,落伍了吗?政府的征地权限,谁来界定?财富分配不均,一定是坏事吗?交通拥堵,谁来买单…

@红叶时光机:“反常识经济学: 一农户在杀鸡前的晚上喂鸡,不经意地说:快吃吧,这是你最后一顿!第二日,见鸡已躺倒并留遗书:爷已吃老鼠药,你们别想吃爷了,爷他妈也不是好惹的。 当对手知道了你的决定之后,就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纳什均衡理论”

2.《三双鞋――美捷步总裁谢家华自述》

原作名: Delivering Happiness: A Path to Profits, Passion, and Purpose

作者: [美] 谢家华译者: [美] 谢传刚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1年1月

点评:

@李开复:刚看完英文版“Delivering Happiness”,我也推荐(尤其是前三分之二,非常精彩,特别喜欢他在创Link Exchange碰到的困境、犯的错误、学到的教训;后三分之一太像广告了)。

@焕德:人们只要能够在形体上协调一致,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更大的集体中(因此会暂时失去自我),就会感受到更大的幸福。――《三双鞋》,谢家华。推荐这本书,不仅是Zappos首席执行官的一本自传,一段创业经历,一部公司文化指导,还让你明白自己为何不快乐。

@arber(豆瓣):如果你看了前面作者爸爸写的序言,会发现他眼里的儿子和作者其实是两个人。前者是早慧的天才, 十项全能, 后者是一个典型海外华人家庭的孩子, 黄皮白心, 小时候很压抑, 大了终于比较自由, 敢想敢闯, 突然有钱了开始迷惘, 最终开始沉下心追求更大的事业, 当然也是比较美国式的梦想, 单纯,实在, 深度就一般, 呵呵, 比起马云之流, 动辄忧国忧民,改变时代而言,还是要弱一些。

3.《微博改变一切》

作者: 李开复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2月

点评:

@宫必京 :【微博改变了什么】微博像一面镜子,夹在我与生活之间。微博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让“我”时刻关注“我”在做什么/想什么/关注什么。――翻读《微博改变一切》,@李开复 认为,微博的最大进步是从“我在做什么”升华到“我在想什么/我在关注什么”。

@徐宁:昨天朋友说他读了我送他的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一书,朋友是个商人,他说以后发微前一定要想好如何定位自己,然后如何营销自己。其实我送书本意只想朋友能通过微博结识更多有趣的人,如若朋友那般动机、毫无生活的微博至少我不会去关注。这也是我为何取消关注李开复一样,我喜欢关注靠谱的人。

@阿里-张廉洁:看完了李开复老师的《微博改变一切》,从中能看出他一些做事方法,为人之道。比如教你在微博中注重粉丝的反馈,如有不妥,立即删除等方式。这和刘京东、任大炮等直言不讳型的很不一样,前者是外圆内方,后者是有棱有角。

重来

文*一刀

我胸中有一团火。认为自己肯定行。我要成为精英企业家,成为创业高手和天生领导者,但我走的每一步都有偏差,都不妥。

做成功一件事,方法论很重要。方法,我大把。试过用尽从孩童到大学听到的大道理出发,发现,行不通,夜里差点,想不通。

这时候我遇到了一本神经质的书,因为书皮写着:“置此书不顾者,后果自负。”好大口气,书名是《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

我记得:在某个万念俱灰的夜里,我翻开这本神书之后,两位作者,商业界的奇人贾森・弗里德与大卫・汉森仿佛已经坐在了我的身旁,用他们的文字拍着我的肩膀,告诉我真正能够做成一点事业的窍门。崇尚极简主义的两位老朋友,每个开篇都能说中工作里的死穴,然后贡献出准确的解穴位置。

文字节奏犹如摇滚乐的能量喷射出来,明快爽利,直夺人心。在最短的时间里头我知道了他们的大智慧和小心思。字字珠玑,一刀一刀地刺痛心窝。原来我不必每周花费80-100小时去工作,因为很多时间用了在无意义的开会中,开口闭口要做大公司,又忘记了自己的业务其实是几个人就可以高效完成。那些没时间,没人才,信心不足全都是狗屁理由。救命啊,很容易忘记了创业的初衷。

共鸣,共鸣!这世界上最珍贵的一种心理感受由脚板底升到了大脑中枢神经。我很明白这绝不是作者随便凑数之作,而是在他们创业过程中的历练心得,一种克服困难后的狂笑气场。书中没有一句客套的废话,那是上百条简约的成功定律。

他们呼啸般地告诉我:在日常工作中,在平凡的公司里,在乏味的生活中,其实会议是有毒的,计划即瞎猜的,急进的筹资是一支傻笔,5点应该准时放人,刚刚好就是真的好,速度能改变一切,挠自己的痒处,你的所需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这一切粉碎性地击退往日思维的阅读啊……

微博改变一切范文第4篇

笔者玩微博也有一段时间,尤其偏爱腾讯微博,因此对腾讯微博的属性也比较了解,最近我在玩微博的时候发现很多账号内容的来源出处都比较特殊,起初我并没有在注意,只是觉得可能这些账号和官方有合作,因此并没有在意,可是昨天正好在群里有朋友说起这事,我才知道原来这是腾讯微博应用的缘故。

由于腾讯正变得越来越开放,因此不少商家都希望能和腾讯合作,而最好的合作方式就是通过应用接口,这是对接腾讯海量用户的最佳方式。

那么,如何利用腾讯应用进行营销呢?

1、微博秀

利用腾讯微博的开放源码直接将要推广的微博放到你的网站或者博客上进行推广。

2、微博签名

对你的博客、论坛、邮箱等进行设置,同步显示你的微博信息。

3、一键转播

在你的网站内容也添加应用,用户浏览你的内容觉得不错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分享。

4、AppKey申请

AppKey应用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APPKey?

通过对代码中合作方Appkey进行设置,在你的网页使用一键转播功能并成功转播后,腾讯微博官方网页中你转播的信息将会带上你的网站名称,且可点击打开你的网站。

如何申请AppKey?

如需在腾讯微博显示来源,需向腾讯官方申请AppKey。请通过邮件形式申请,发送以下信息:

1.网站名称;2.应用场景简述;3.域名;4.需要显示的来源字段。

利用Appkey推广的优势:

1、Appkey推广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于很多不是互联网圈子的朋友来说,当他们看到微博内容来源是某个网站或者产品地址时,第一感觉会觉得是不是和官方有关系,大大增加了网站或者产品的可信度。

2、Appkey推广免费享有腾讯海量的用户群体,在广播的时候显示来源,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点击进入你的网站。

3、Appkey推广有效、精准。每申请一个Appkey都有相应主题的微博账号,你的微博账号粉丝越多,你的目标用户就越多,点击进入你网站的几率也就越大,从而网站产生订单的机会也就越多。

微博改变一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博 微博心理 微博传播

从2009年末开始,“微博”进入中国广大网民的视线。短短一年,国内的微博用户已经以千万计算,微博用户也从草根阶层,发展为包括明星、企业,甚至政府机构在内的庞大群体。一种简单而快捷的全新沟通方式正在“潜入”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人们不禁唏嘘:寥寥数语,为何能具有如此大的渗透性和覆盖性,难道它触碰到了人类那根敏感而又脆弱的肋骨,调和了当代人急切而又焦灼的内心?先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微博的“前世今生”,窥透它背后隐藏的秘密,借以解读当代人的精神符码。

一、 微博的“前世”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①微博让全民都参与到这种“语录体”的对话形式中,可以说是一种全民狂欢的表现。

微博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微观指信息者和接受者(在实际传播过程中这两者是合一的),宏观方面即传媒本身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首先,从写作者(信息者)来看,一方面,写作者生活习惯及表达方式发生改变。当代社会的快节奏使得写作具有间隙性、突发性、(更突出的)灵感性,不再建立在大量的构思酝酿基础上,即时即事即地的写作成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写作者身份的转变。从博客时代开始,写作者的身份更多地是向社会热点人物转移,而非专职作家或评论家之类。而且微博140字符的限制,使普通大众也能成为多产的博客作家。

其次,从信息接受者来看,一方面,在内容上,受众主流已经从读著作过渡到读语句……短小精悍、可消化性强、时效性和针对性强成为阅读者对阅读对象的普遍要求。另一方面,在形式上,无论是文艺还是科技作品,新生代受众更习惯于直接、扼要、有个性和见解的表达方式。

可以说,接受决定了,但更根本的是:社会历史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呼唤“微博时代”的到来。

第三、从媒体发展规律甚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传播的发展阶段历经口头传播(直接的人际口耳相传)――印刷时代(报纸、书籍等)――电子时代(广播、电视等)――网络时代,这一发展过程趋向传播内容更广泛、传播方式更迅捷的目标。一方面,传媒信息的接收面越来越宽泛,从身边群体到四海五洲;另一方面,传媒信息的平台却越来越集中,从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平台到把整个地球村都融合在某一个信息交互平台之内。

综上可知,微博正是一个收集了最大范围信息来源的高浓缩互平台。它的吸收性强,输出功率也大,也正是它本身的高集中性,才使得信息者和接收者作为分散的个体,能得到最快捷的信息或收集的方式,还有宽广的视野。

二、微博的“今生”

2006年Twitter的出现把世人的眼光引入了一个叫微博的小小世界里。截止2011年4月,Twitter注册用户达1.75亿,每天的微博达1.55亿条。国外Twitter的“大红大紫”,令国人蠢蠢欲动,各种微博网站纷纷兴起。易观国际CEO于扬将国内微博行业的发展比喻为正处于往上爬坡的阶段。在他看来,互联网化和泛媒体化的趋势开启了第一代博客的应用,而互联网持续的高渗透率以及当下媒体消费者也是媒体生产者的理念,催生了微博这种新生平台。

可以从二十世纪以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种哲学思潮的角度,比较新浪和腾讯这两大热门微博,借以解析现今我国微博存在的两种模式。简单地说,现代主义解构颠覆传统,后现代主义解构颠覆现代主义也颠覆一切。反映在网络技术上,则可以说明web1.0精神和web2.0精神,也能说明新浪和腾讯的各自特点和理念(当然,现在新浪和腾讯也在互相靠拢)。

网络传媒也有两个极相似的解构阶段:互联网一诞生(web1.0)就解构了传统的被神化了的权威性和统一信仰体系的结构性(特别是在政治话语和文学话语方面),但与此同时也建立起来了这些解构者(社会精英,包括思想文化界和新锐行业甚至娱乐界等);而web2.0时代,就是全面的去中心化和草根性,分散和个体化越来越突出,解构一切同时激发一切,每个人都是信息中心,每个个体得到全面延伸。

从这个角度看,新浪推崇的“名人效应”是web1.0时代的思想,他们试图在微博中建立中心。新浪微博上的名人数量和名人活跃度都明显强于竞争对手,明星策略帮助新浪微博放大了人气,提升了关注度。新浪网利用新浪博客推广上的直接经验来推广微博,成效惊人。

而腾讯更接近web2.0时代的思想,没有中心,每个人都是自足的个体。腾讯微博坚持自己的平民化取向,不以名号招揽用户,更多地用近邻传播的方式积聚社区性用户,这种稳重且有长远计划的理念将慢慢显现其巨大潜力,而且也与Twitter-开始提倡的平等对话策略相一致。

从twitter的发展现状也可见微博的精髓不是新浪式的名人效应和信息,而是平民式的传媒体验和良好的互动关系。所以说,当今我国微博更应该朝着平民化的方向发展,形成用户间真正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名人引导话语权、控制话语权。

三、微博心理

通过对微博“前世今生”的解读,我们了解了微博的由来,以及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我们再探讨一下造成这场浩浩荡荡的“网络围脖”现象的深层次心理因素:当代人为何如此热衷于“织围脖”,通过“织围脖”他们是否给自己织就了一个心灵的“围脖”。在这么一个微博“围城”里,无数人来来去去,留下自己的脚印,写下自己的心情,通过这些表面的喧嚣,我们真的看到了人们真实的内心吗?

1、围观心理

微博之所以火,是其自身的优势和外在技术促成的,但真正让微博持续火爆的原因,是中国人的围观心理,微博实际上就是网络围观。中国人向来有看热闹的心理,网络更是围观的绝佳场所,在这里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特别是微博的技术要求不高、可操作性强,更利于人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用担心可能产生的后果,所以我们看到了一起起网络围观事件。围观效应,既可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凝聚起足以与强大的公权力博弈的民意,也可能像勒庞笔下描述的“乌合之众”那样,成为他人言论的传播者和盲从者。

2、后现代心理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并通过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和大众传播媒介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第一,反叛心理。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和超越了现代主义,进一步向着两个极端发展:一极朝着更为激进的方向迈进,以先锋艺术的精神体现出对传统文艺和现代经典的彻底反叛;另一极则面对整个被商品化了的社会,朝着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迈进,追求大众性、平面性、游戏性、娱乐性。微博正是诞生在后现代主义的时代背景之下,它以短小精悍的语言,实践着后现代主义文化对传统和经典的反叛――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平民和莎士比亚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这一点导致大量原创内容爆发性地被生产出来。

第二,碎片化、零散化的生活“镜像”心理。后现代主义致力于打破整体性观念,以解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零散化、边缘化、多元化、不确定性来取代整体性。微博本身就属于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它的草根性更具有亲民色彩,三言两语的“语录体”形式也呈现着后现代所特有的碎片化、零散化的特点。微博的内容既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涵盖性,又体现片段化、无序性和随意性。微博上的内容都是“博主”根据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而写,人们围观这些事件,能在一定程度上与作者产生契合,对方就像镜子一样映射着自己。

第三,游戏冲动的心理。商业化浪潮已席卷今日的中国,人们生活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社会如同一个被高度机械化的工厂,每个人成了工厂里的员工,也导致席勒所说的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而要使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统一,就需要游戏冲动将其结合在一起。强调社区化和互动性极强的微博让我们看到,在物质化机械化的喧嚣中,有一种传媒方式重新让我们感到了轻灵的思想互动和别样轻松的生命活力。在微博王国里,每个人都从工作的重压之下解放出来,将自己的过剩精力倾注在能带给内心自由和愉悦的只言片语里,使博友们体验到在虚拟的环境里与自身观念的契合,通过浏览、发表、转发博文,在对象上找到人性的象征,把自己得到的两种冲动平衡的体验投射到对象上去。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微博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传播。②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之迅捷、传播密度之大,传播方式之便利,远非以往的媒介所能比拟。但也正因为此,微博存在如何平衡即时性和权威性的问题。中国最早的微博――“饭否”,其兴盛和关闭也折射着微博发展特别是在中国的窘境,不得不面临的博弈。因此微博是一个多面的棱镜,带给人们的影响必然也是多面的。微博正以其“微力”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微变革”,带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微时代”。至于这场“微热”能持续多久,能多广和多深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则需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①百度百科,

②news.省略/c/2011

-01-16/004821821740.shtml

微博改变一切范文第6篇

“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走遍了天下。”几百年前西方的先哲们用这句话控诉着黄色新闻之王赫斯特和他旗下的《纽约太阳报》。在那个纸媒称王的时代里,无数的廉价小报炮制的一条条耸人听闻的玄秘谣言同时挑拨着读者的神经,这就是人类新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未想到百年之后,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微博的走红,人们耳边再一次响起了这句愤怒的警句。那些在微博上开始流传的谣言,很快便蔓延到了真实的世界,并逐渐引发了一场全民癫狂,就像近期热播的《微博有鬼》第二季系列微电影中所描绘的那样令人不寒而栗。

现实生活中,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戴着面具示人,或因为人际关系,或因为生活压力,或因为法律约束。总之,行事之前,我们还是会三思而行,虽然未必人人君子,但至少还保留相对人性的面具。但是,当进入虚拟世界之后,我们心中隐形的枷锁就被瞬间打破,无所顾忌地表达着真实的自我诉求,甚至人性中的丑恶也都一览无遗。2011年8月的英国伦敦大骚乱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在网络尤其是Twitter的推动下,原本只是几个小混混的闹事迅速演变成为一场全民“大狂欢”,骚动的人群疯狂地抢劫店铺、肆意地焚烧警车甚至殴打无辜的平民。在网络上,暴徒们炫耀着自己的战利品,传递着下一个战役的信息,鼓动着更多的网民参与进来。事件过后,欧美政府彻底改变了过往模糊的态度,英国首相卡梅伦不再高呼“网络自由”的高调,表示未来将在必要时实施全英“断网”。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也在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核辐射谣言”、“致癌酸雨”、“全民抢盐浪潮”、“伪47号公告”、“舒淇退博”等一系列的网络谣言、暴力事件,让旁观者在对网民的想象力叹为观止的同时,也着实倒吸了好几口凉气。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对这个社会可能产生的巨大损害,他们在用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态度和关注。近期热映的《微博有鬼》第二季系列微电影就在用戏谑而又冷酷的镜头向人们展示:如何将一个清白无辜的好人诬陷为一个冷酷无情的劫匪、如何利用微博的力量炒作出一位全民偶像、浮躁的社会如何将一个温情脉脉的幸福家庭拆散。

微博也许就像是一片广阔的草原,我们在此尽情放纵着自己心中的欲望,却忘了拉住缰绳。面对愈加严格的网络监管,我们在指责和抱怨的同时,是否也该反思,是谁让出了这曾经属于我们的乐土,是谁让出了曾经属于我们的自由的权利?

微博改变一切范文第7篇

据南方某杂志报道,李戡在接受采访时说:“韩寒算老几?连大学都考不上。”

李戡:“聊天,怎么成了专访?”

李戡此言一出,韩寒的“粉丝”自然对他口诛笔伐,就连中立的网民也都指责李戡“小小年纪,过于狂妄”。

李戡通过微博表达了他的愤怒:“关于对韩寒的看法,半个月前我在深圳卫视的《直播港澳台》节目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已经在节目上讲清楚了,干吗还要到杂志上去发牢骚?有些媒体为哗众取宠,擅自加油添醋,实在可恶。”

李戡起初否认自己曾说“韩寒算老几”之类的话,但采访他的杂志公开表示有采访录音可供查证。一时间,指责李戡“不诚实”的言论四起。

李戡的说辞随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我当然可以说我没讲,我确实在访谈中没讲,因为我完全不知道是访谈。我被同样问题问烦了,想赶快结束,才随便敷衍几句。周刊把我表示不耐(烦)的话,擅自当做访谈内容,我当然可说是记者编的,因为我要是知道是采访,就好好回答了……她假借‘聊天’之名,问一堆早被问滥的问题,又把我表示不耐(烦)的话妄加解释,才变成现在这样。”

也就是说,李戡承认他说了那番话,但是在被“老掉牙”的问题问烦了之后随口说的,并不是在接受采访时说的。

韩寒:愿你在大陆一切顺利

被李戡轻视为“算老几”的韩寒自从在微博注册后,只写了一个“喂”字,就连这个“喂”字,也已被他本人删除。可就是这么一个空无一物的微博,竟然还能有39万多“粉丝”。“粉丝”们都在盼着韩寒能冷不丁地冒出来说句话,可他一直未出现。

直到8月21日晚7时20分,韩寒终于“冒泡”了。他没有单独发帖,而是选择到李戡的微博后面回帖发评论。他对李戡说:“不管什么场合,说了便说了,我完全无所(谓)。只是我觉得一个真诚的文人,不该台上台下两套评价标准,也不该耍小聪明,搬弄文字威胁记者……愿你在大陆一切顺利。”

微博改变一切范文第8篇

“你的昵称实在够土很多人用过”、“Lucy不寂寞”、“Fancy有一坨”,注册微博时候使用的昵称,表现的是各自的个性,词作者以微博用语来书写这种经验,以第二人称起笔,给人亲切之感。“你的头像和你够像但不够诱惑”、“见过本尊的只有我”,由昵称转入图像的书写,自然合理,而“本尊”一词,颇具几分调侃意味,给全词增添了一股油滑之感。

“你关注的人里面有七个非常火”、“全部是男的”、“我也有点火”,这几句是对微博生活的描写,由于别人关注而引起“我”的怒火。“你最Happy的是看到粉丝数增多”,是玩微博者普遍的心理,而“其实全是我的弟兄”给人带来一丝意外之感,细细思索,也是生活中比较有趣的现象。

“只是喝一碗杨枝甘露”、“你掏出手机拍个不休”,这两句就足以显示手机的“魅力”无时无处不在,在喝“杨枝甘露”的空隙里,手机不知不觉活动在“你”的手中。“把我晾在一旁像一块木头”、“让我感觉有点寂寞”,“你”在拍个不停,完全忽略了旁边“我”的感受,“我”只能独享寂寞。这一小节通过短短的四句,描摹出现代社会较为普遍的一个场景,由于忙于摆弄手机等电子产品,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少了,那些令人感动、温馨的场景渐渐消失殆尽。我们成为了各种工具的奴仆。

“你是可以什么都不做”、“但不可以什么都不说”,这两句与下一小节中“我是可以什么都不说”、“但不可以什么都不做”形成鲜明的对比,“你”“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言行之间的冲突因微博而起。而“你”“我”是如何处理这种冲突的呢?“你又登录了你微博”,“分享直播你的生活”;“我”则是“放下客户端立地成佛”,直至词末的“我不想再转你的微博”。这两种途径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立场,“你”是继续被手机、微博控制,而“我”则“放下客户端”,从现代科技的奴役中逃离出来,也就“立地成佛”了。

在演唱的过程中,许嵩重复了除“我不想再转你的微博”之外的部分,将此句置于词尾,有一定的深意。“我不想再转你的微博”,既是对上文“放下客户端立地成佛”的呼应,也暗含着“我”与“你”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似乎包含着分道扬镳的意味,在调侃而幽默的演唱风格中这种语气得以精准地诠释,轻松之外,也给听者以思索的空间。

诚然,这首《微博控》并不是许嵩歌曲中最为传诵的一首,在词作的遣词造句上,它远不及《清明雨上》、《断桥残雪》、《南山忆》、《静夜思》、《半城烟沙》等词作细腻而华美。然而,《微博控》真实地揭示出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在现代快节奏的步伐中,我们沦为各种工具谦卑的奴仆,似乎连思索的时间都没有了,这是令人感到悲哀的。此外,对于中学生的写作来说,通过浅显直白的语言细致地描写一种生活状态,寓批判反思于幽默与调侃之中,也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写作尝试。

微博控

许嵩

你的昵称实在够土很多人用过

Lucy不寂寞

Fancy有一坨

你的头像和你够像但不够诱惑

见过本尊的只有我

你关注的人里面有七个非常火

全部是男的

我也有点火

你最Happy的是看到粉丝数增多

其实全是我的弟兄

只是喝一碗杨枝甘露

你掏出手机拍个不休

把我晾在一旁像一块木头

让我感觉有点寂寞

你是可以什么都不做

但不可以什么都不说

你又登录了你微博

分享直播你的生活

我是可以什么都不说

但不可以什么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