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描写大自然的散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选自朱自清《春》)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
借鉴点
写景散文是散文的一种。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感情的文章。它可以描写纯自然的山水景物,也可以描写人工的景物,还可以描写作者心中的景物。它要将这些景物的风采魅力提炼出来,以实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目的。这样的名家名篇有许多,如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西湖的六月十八夜》,巴金的《日出》,鲁迅的《雪》,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还有我们熟悉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等。这些散文写景亦写情,是我们模仿、学习的很好范本。下面以朱自清的《春》和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为范本,学习他们观察景物,描写景物的方法。技巧一:调动各种感官观察景物,描写立体的画面。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有质地。它不仅看得见,还是听得着、闻得到、尝得出、触摸得了、感受得到的。所以,我们观察大自然就要调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调动我们的心理感受,整体把握大自然的特点。在写作时,将我们观察到的景物如实描绘出来,描绘出一幅立体的画面,这样能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朱自清《春》中写春花就是调动了各种感官来写的。先从视觉的角度写了花的种类:树上的花、地下的野花;写了花的形、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了花的色彩“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从味觉的角度写了“花里带着甜味儿”。还从听觉的角度写了“蜜蜂嗡嗡地闹着”。让我们仿佛置身花的海洋,不仅看到花的形、色、态,还闻到了花的香,听到了蜜蜂“嗡嗡”“闹”的声音。
技巧二: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观察景物、描写景物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运用想象和联想将所描写的景物与人们熟悉的、特点突出的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可以更加突出所描写景物的特点。想象和联想还是多种修辞方法的基础,没有想象和联想,就没有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都是以想象与联想为基础的。朱自清《春》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句,就由春天万物萌发联想到了人刚刚睡醒时兴高采烈的状态,用拟人的方法将大自然中万物萌发的特点突出出来。“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通过想象和联想,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各种野花在阳光下闪亮,在微风中微微颤动的状态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中将雪后小山想象成一位穿着“带水纹”的“花衣”的羞涩的小姑娘,既生动,又形象。“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将“水藻”想象成有精神的人,将“水”想象成具有情感的人,将“垂柳”想象成有爱美之心的人,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大自然写活了。
技巧三:观察景物要有顺序,描写景物也要安排好顺序。
大自然的景物繁多,即使在一个场景下,大多也都有多种景物,这时就需要安排好观察的顺序。写作时可以按观察的顺序来写。比如,可以按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由外到内。可以按照景物的种类,如,先写树,再写花,再写草;先写天空,再写河水。还可以按照主要在前,次要在后的顺序,如,重点是写花,那就先描写花,然后再写绿叶,写蓝天、白云,以绿叶、蓝天、白云来衬托花。朱自清《春》中对春花的描写是从上写树上的花,到中间蜜蜂、蝴蝶飞、闹,再写地下的野花,层次非常清楚。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中写雪后小山一段就是按照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写的。
本文以“初心璀璨 群山回唱”为题,是因为在读这套书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作家淳朴的天性,率真的性情,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还有那种经历荡气回肠的人生之后,依然澎湃的激情,以及璀璨的初心。以前读过汤老师的很多童话和小说,在这些作品里,我们能感受到她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沛的才情,而这套散文集,则更让我们看到了她真实的生活。她的散文作品,应该说,作为成年人的我更喜欢。跟随这些美丽雅洁的文字,我们可以从她生长的小小山村出发,一路向前,尽情领略其迷人的自然之美,人心之美,还有生动的成长之美。刘绪源老师在其《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一书中,将自然、顽童、爱列为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在这套书中,我们也看到自然、顽童和爱三大主题构成汤素兰散文的一个特色,她的儿童观成为贯穿全书的内核,而那个永远倔强好奇、不断涅成长的“我”则清晰地展露在读者面前。
怀抱初心,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在这套散文集中,有写人、写景、记事、议论多个主题,但其中,对自然和风景的描写是最多的。在《遇见美》一书中,就有集中的呈现。比如第一辑的山水美,第二辑的草木美。作家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描写生活中不期而遇的美丽。从《麓山枫叶红》到《墨兰花开》,我们可以读到历史人文,天地大美,也可以读到野草盆栽,微细之美。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只有借助生花妙笔,才能让每一个美的存在绽放光芒。作家描写自然物事,不仅是因为这些是好的美文素材,也是因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大自然。一个缺乏跟自然接触的孩子,他的成长可能是不完整的。而大自然本身,就能带给人许多的教益和启示。在《奶奶星》的不少篇幅中,你能清晰地感觉到,星空下的山村,大山怀抱下的自然,都是她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伙伴,都滋养了她的童年、润泽了她的心灵。《我的动物朋友》这本书中,则几乎都是关于真实的动物或童话中的动物的故事。如果一个孩子能在童年时代和动物相处,一定可以激发他内心的同情和爱,激发他的想象力。这些来自大自然和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不仅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还让我们认识到,对于人类而言,我们永远都只是大自然的一个孩子。
不改初心,难忘生命中的那些感动。在这套书中,有很多读来让人感动落泪的文章和片段。尤其是其早年写童年的作品,比如《奶奶星》中写父爱的《夕阳下》,关于丢失手表的情节,真的是细致入微,酸楚欲泪。写奶奶慈爱的《奶奶星》、《天上星 亮晶晶》,充满着慈柔的温情和宇宙的玄思。在《我的爷爷》中,关于路和牛的片段……这些生命中她最重要的亲人的故事,构成了她生命中情感的底色,也成为她一生情感的滋养。包括九伯的故事,九伯不仅是个喘息的身影,也是她精神的导师,是她童年的阳光。一个少年的成长,离不开长辈的关爱、鼓励和指引,正是他们给她传递的亲情和力量,让她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能够对抗种种挫折和伤害,能够稀释各种冷遇和悲凉,能够让自己也变成一个散发着热量与光明的小太阳,照亮和温暖更多的人。这些生命的感动,作家以文字的方式留住,也就留下了那些生命中的美好。除了描写亲人的,在 《遇见美》第三辑中,也写到了各种人情的美。比如沈山花的故事、鲁院的故事、文学会的故事,这些生命路上各种各样的人和朋友,丰富了她的生活,也为她传递了生命的能量和快乐。文字,是抗拒遗忘的一种方式。必须承认,作家早期的不少文章,因为倾注了深刻的生命体验,因而拥有特别的温度和亮色,能够深深地融入读者的心里。
初心璀璨,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套书被称为首套人生成长散文集,应该说比较准确地总结了它的特点。从童年到少年到中年,作家的文字动态地展现了她心路的历程和成长的轨迹。从青山桥的一个小山村,她埋头灯下,一直在读书在读书……读书帮她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她在接到高中录取通知书后,没有像爷爷说的“别去读了”,而是把书包一甩,朝学校的方向走去,也是朝人生的另一个方向走去,直到走出这个小山村,走到更大的舞台,成为女状元,成为编辑,成为作家,成为千万孩子心中的童话明星。而那个倔强自信的自我,在作家的文字中坦率赤城,一览无遗。其实在她的童话作品中,包括小巫婆的形象,某种程度上,也是写她自己。不服输的个性,顽强好胜,自我在她的散文中,更为彰显。但我们也能看到她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仍然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仍然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的信心,就像她的《相信童话》所言,我们相信,我们就会拥有。变化的是,对这个世界的宽容和理解,学会以更好的方式,跟世界和谐相处。这些成长的故事和生活中重要的瞬间,不仅写出了最初的作家自己,也显示出,正是这些人生重要的选择,让她一步步走到了更宽广的生命境地,让她得以成就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从湘北的一个小山村出发,作家一直都怀抱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文字的心,以梦想为马、以勤奋为鞭、以爱为指引,一步步走出去,和全国各地的小读者交朋友,和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外的小读者交朋友,为他们创作更好的故事,为他们讲述更精彩的生活,也帮助他们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她的舞台已经不是那个小小的山村,但那个小小的山村孕育的梦想,却从未远离。她时时回归,也时时记得提醒让更多的朋友追逐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她的声音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声音,“孩子们站在山顶上,大声呼喊‘哟嗬’,空空的山谷发出回声”,跟美籍阿富汗作家卡纳德・塞夫尼所写的 《群山回唱》不一样的是,这套《童心书坊》中的主人公,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际遇,哪怕是背叛和绝望之后,她没有焦虑和不安,没有彷徨和失落,她仍然坚定地选择了相信,选择了宽容,选择了用爱和温暖来溶解和理解世界。初心璀璨,群山回唱,人生辉煌。
关键词:心境 环境 生态文学 回归本真
工业革命导致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的转变,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愈加强烈,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人类被抛离生存轨道,迷失了自己。在此背景下,生态文学应运而生,致力于以文学的形式,唤起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激励人们在反思与敬畏中寻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从而进入一种高尚壮美的精神境界,在感悟大自然的美与魅,感悟大地伦理的美妙中回归本真。
一.从环境到心境:生态文学溯源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期,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悄然发生着变化,人类逐渐从敬畏自然转为征服自然,人类对物质的追求日益膨胀,环境问题也由此产生并迅速蔓延。面对人类的生存困境,部分作家开始反思现代性,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作为环境问题的文本体现,基于生态整体主义观,蕴涵生态道德诉求的生态文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艺思潮,生态文学发轫于19世纪中叶的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家梭罗可以说是生态文学的先驱,其代表作《瓦尔登湖》在荒野观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重建方面,为美国民众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考。1949年初,在《瓦尔登湖》译介给国人之前,中国的生态文学虽有所萌芽,但在影响方面可谓了无建树。近代中国生态文学的诞生主要得益于一批欧美生态文学著作的译介所激发的新思潮的涌起,及有识之士对现实环境的恶化的反思。如程虹翻译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醒来的森林》《遥远的房屋》《心灵的慰藉》《低吟的荒野》等,不仅为中国读者开辟了生态文学阅读的契机,也给广大生态文学的学习者拓宽了思路。王诺的《欧美生态文学》是中国第一部欧美生态文学研究专著。他在书中指出,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1]在中国,生态文学的真正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初以报告文学为主,详细记录方方面面的环境问题,并呼吁全民保护环境,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环境正义文学有着同样的诉求。近年来,生态文学创作在凸显自然审美的同时,更加强调回归诗意的栖居,蕴涵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和谐愿景。
在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生态文学书写的是对诗意生活的怀念,对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渴望。这种文学想象展现自然之美,呼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希望人们涵养敬畏自然的心性,培养正确面对自然、认知自然和爱护自然的心境,能够在真正面对自然的时候认识到自己的谦卑与无力。生态文学作家力图用文字揭示大家对大自然认识的盲点,彰显自然平和温婉之外的性情,让人们在自然、哲学及思想的碰撞中,亲临大自然去感受、认知大地伦理,在心灵所及的地方释放人类对人与自然间紧张关系的焦虑,去反思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双重危机交织所形成的人类存在困境。
二.诗与思:生态文学中的自然及其想象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有着丰富的文学表征,贯穿古今。古代文学虽没有明确表述生态诉求,但蕴涵其中的自然情怀却是对生命整体的观照。以诗歌为例,中国的诗歌有着极为瑰丽的历史,无论是词藻还是意境方面,无不与自然息息相关。到了现当代中国,面对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诗人,如于坚、翟永明、李松涛等都在反思现代文明对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他们既继承了先人们对自然的浪漫情怀,更表现出一种焦虑与忧思。于坚在《南高原》中写道:长满金子的土地啊/长满糖和盐巴的土地啊/长满神话和公主的土地啊/风一辈子都穿着绿色的筒裙/绣水果白鹭蝴蝶和金黄的蜜蜂/月光下大地披着美丽的麂皮/南高原的爱情栖息在民歌中/年轻的哲学来自大自然深处 /永恒之美在时间中涅……[2]诗歌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憧憬与颂扬,更是表达了一种融于自然的诉求,颇有点“让哲学回归荒野”的意蕴。
诗歌之后,当属生态散文。生态散文与散文文体的自由相关,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颇为兴盛。说到中国的生态散文,李存葆其人则不得不为人们所关注,他秉持着还原生态思想这样伟大的初衷,以他独特的视角,丰富的人生阅历,细腻的笔触,磅礴的情怀进行生态散文的创作,给予后人深刻的反思。
在生态小说方面,以《狼图腾》为例。在作者姜戎的笔下,贪婪毒辣、满门抄斩的猎捕方式是人性扭曲的表现,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背后是人对生态保护的冷淡与麻木。小说以史诗般的叙述手法和深邃的人文胸怀吟唱了一曲游牧文明和草原生态的挽歌。以往在人们心中,狼始终是凶残、狡猾和杀戮的象征,但读完《狼图腾》后,相信大多数人对狼的印象会有所改观。作家在文字中进行着精神大逃亡,面对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价值观的碰撞抉择,在草原上与小狼的生命体验让他认识到人的脾性与周遭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维护生态是维护一个民族健康心性的根和源,人们脱离大草原越久,对自然生态认识的局限性就越难以克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方法就是去深入自然,了解大地伦理。
生态报告文学的及时性、普及性以及强烈的针对性决定了它在社会中的影响是其他的文学载体难以比拟的。如徐刚的《伐木者,醒来!》一文用大量的数据和现象描绘了伐木者贪婪无知的嘴脸。徐刚曾警告人类,大自然通常的沉默很容易被人类理解为软弱可欺,其实大自然的愤怒的报复是惊天动地的,比如地震、泥石流、大山位移。[3]同样,哲夫也在生态报告文学方面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他曾如此感叹道:熊不会把人告上法庭,森林和草原也不会把人告上法庭,被弄脏的河流和水土流失的大地更不会把人类告上法庭。 惟有人类自我毁灭才能彻底解放万物于人类巧取豪夺的悲惨命运。如果人类肯与一头熊换位思考,肯与一匹骆驼、一头牛、一只蝴蝶换位思考,肯与一条河流、一片森林、一块土地换位思考,那人类就真的有福了![4]
很多人在追问,造成今天生态破坏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我们不难在形式如此丰富的生态文学作品中作出比较并有所发现。发展至今日,生态文学已不仅仅是风花雪月似的浪漫书写,而更多是一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唯发展论”的批判,一种呐喊,一种立足于自然生态整体观念的诗意的哲思。
三.从心境到环境:以文学的方式回归自然
现代生活太快、太忙、太挤,我们没有时间走到田间地头触摸温暖的大地,没有时间无忧无虑地数星星,所以我们太久没见过森林,太久没爬过高山,也太久没亲近过自然。而生态文学作品可已把我们带进自然。生态文学为我们展现自然之美的同时,激励我们反思自我,重申自然,引领我们回归本真的生存轨道。
在生态文学作家的眼里,自然充满生机与灵动。在《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惊蛰》一文中,苇岸写道:“整面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或池塘,从中央到岸边,依其深浅,水体色彩逐渐减淡。小麦已经返青,在朝阳的映照下,望着满眼清晰伸展的绒绒 新绿,你会感到,不光婴儿般的麦苗,绿色自身也有生命。”[5]李玲在《从荒野描写到毒物描写:美国环境文学的两个维度》中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她说,在卡逊的“海洋三部曲”中,作者介绍海洋、赞美海洋,丰富人类对海洋的知识,以此培养人类对海洋的责任意识;艾比曾如此描绘画眉鸟:“一旦我走进林中,当鸟儿的歌声渐渐减弱,我面对这周围那静谧的林木沉思时,总会有一支曲子由林海深处传入我的耳际,那自然界中最优美的音乐――画眉鸟的歌声……这歌声在我心中激起了美感,并暗示一种自然中任何声音都不能给予的宁静而神圣的欢乐。”
凡此种种,都是对于自然生命整体的一种尊重与反思,引领人类回归本真。所谓本真,即本质、本有、纯真,体真。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本有则指不拿取不属于自身的东西,或强制于改变自己。因此,回归本真就意味着回到原初的状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回归落后、回归贫穷,而是指回到万物和谐、共生共荣、生生不息的自然状态。要回归本真必须先达到自身的和谐,这一点往往最容易被忽略――在工业文明社会里,最容易迷失的,就是人性,而生态文学可以以春风化雨的方式为迷失的现代心灵指点迷津。在对生态文学中,我们所理解的不仅仅是字词句章的表象,更多的是体悟一种意境。中国的生态书写向来蕴藉,感情不外露,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而西方生态文学更多的则是一种大起大落的关注和忧虑。在这样内蕴丰富的文字中,我们往往可以被感染,从而达到自身人格的升华和魅力的绽放,最终身心亲近自然,回归本真,实现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景。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态教育现状及其文学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310364015);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环境文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灵生态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2zs01zd)。]
参考文献:
[1]王诺. 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
[2]于坚. 于坚集(第1卷)[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49.
[3]徐刚. 伐木者,醒来![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84.
[4]哲夫. 世纪之痒――中国生态报告[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39.
关键词:古诗教学;自然美;文化背景
小学教材中,收录了许多描写祖国山水景物的诗篇。这些诗篇描绘着祖国的名山佳水,画出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急流飞泻,水珠溅跳的雄奇景象。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一种艳阳夕照,五彩缤纷的奇丽风光。山水诗是用诗的语言组建的自然风景画,它是画面斑斓的语言艺术,给人以美的感觉,美的享受,美的陶冶。这正切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那么,在山水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欣赏自然美呢?
一、理解诗的内容,感知美
“美无处不在”,只要你是善于发现的人。教材中摘录的山水诗,以其凝练形象的语言,艺术地概括山水壮丽的景色,它们不像描写山水风光的散文那样易于理解,易于从中感知美。只有在教学中,完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内容,让由这些内容组成的自然山水风景图在他们的脑海中反复地出现,从模糊到清晰,让学生感知到这些景色的柔和、壮丽,是充满魅力的,诱引自己渴望置身于这些诗的境界中,进行充分的欣赏。这就是学生已经在山水诗的学习中理解了诗的内容,感知到美了。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教学这首诗时,要求学生查字典解释“暮、铺、瑟瑟、可怜”这些词语。由词入手,然后结合诗句,让学生理解诗中的内容,接着紧随作者逼真的描写,展开联想,让学生在脑际中叠印出一副深秋时节自黄昏到夜晚的美丽景色。学生随着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感知到黄昏时江面绿红参半的奇丽之美,以及夜晚时分江岸上皎洁幽静的清秀柔和之美。
二、深挖其根,享受美
从低级的感知到高级的欣赏享受,是一个飞跃。一幅画,摆在你面前,初看时,你知道那画面鲜丽,这些只是自己初步认识画面引起的,也就是说,在此时,你只能感知到它外在的线条、形体、色彩的美,而并没有真正地体会到它内在蕴涵的美,从而不能给自己带来更高级的享受。只有进入了美的感知的门槛,尽情深入地了解欣赏它,才能名副其实地享受美。
学生理解了山水诗的内容,感知了美的存在,如果只停留在美的感知就不易提高审美价值,达不到美的享受。诗歌是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产物,教师必须通过展现具体的形象,使学生得以直接的、具体的观照,才能起到净化学生情感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为什么写诗,逐步让学生明白自然山水的诱惑力足以促使诗人置身其境有不抒胸中情意而无可回首之感,这才是关键的一步。《暮江吟》一诗中的画面既热烈又柔和,《望庐山瀑布》的画面既壮观又清净,这些都触发了心无旁碍的诗人情思,于是写下流传千古的热爱祖国大自然的诗篇。学生了解诗人置境所产生的情,通过观图,加强学生的朗诵,使学生感知美时体会到静止的独立画面,延伸到享受美时在脑际里形成完整画面,启发学生针对诗中的景物展开丰富的联想,使学生“流连于万像之承,况吟于视听之区”。达到情景交融的体会境界,就把美的感受到美的享受,达到了美的欣赏的,使学生受到感化、陶冶、锻炼,也就达到了受教育的目的。
三、改诗成文,表现美
学生学了诗,理解了诗的内容,享受到了美,这都是局限于个人对美的理解与欣赏,只有让学生沿着诗人的思路,充分展开联想,把美表现出来,才能展现出一个学生的精神风貌与他的行为之间和谐的美。
参考文献:
影响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注重的是历史实证,就是在超越国家、语言、文化界限的基础上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学之间基于事实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接受者的角度来分析作家作品所受的外来影响如在主题题材思想风格技巧等方面就是属于渊源学的研究内容。
沈从文对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美妙的俄罗斯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动人的人物刻画融为一体的创作手法和散文诗的抒情风格异常感兴趣,他写道:“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把人和景物错综在一起,有独到处。我认为现代作家必须懂得这种人事在一定背景中发生。”当沈从文来到大都市,反思农村的时候,想以散文随笔的形式记录自己重返故土时的见闻和感受,他想起了屠格涅夫,从《猎人笔记》的艺术氛围中,他悟出了湘西山水风土人情的真谛,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使人凸浮于西南特有的明朗天时地域背景之中。“一切还带点‘原料’的意味,值得特别注意。十三年前我写《湘行散记》时,即有这种企图,以为这个方法处理地方性问题,必容易见功。······这么写,无疑将成为现代中国小说之一格,······”屠格涅夫为我们描绘一幅恬静的俄罗斯农村风俗画与沈从文为我们铺展开的古朴自然的湘行长卷,让我们对这两位作家的风格气质感情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两位作家作品创作具有一下相似性:
一、 题材主题的相似
屠格涅夫是自普希金以来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的一位作家,对俄罗斯一草一木的关切,对故土气息的熟悉与热爱。在现实社会的发展中,在众人的眼中农村是保守、落后、闭塞的,但是沈从文认为这里是快乐的人间天堂,是“世外桃源”。除了自己以“乡下人”自居的身份名片,他还说“看看每一个人的脸子,我都发生一种奇异的乡情。这里是一群会寻快乐的正直善良的乡下人······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负担,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作者喜欢这种人生形式,这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他们热衷于选择大自然作为抒情对象,描绘自己熟悉的泥土的香气与自己静美淳朴的故乡。当屠格涅夫受到俄国专制制度的高压和监禁,对荒芜惨道的俄国奴隶制感到愤激时,他选择长篇幅地描绘俄国中部美丽的自然风光——沿河广阔的平原、流域内富饶的田野、茂密的森林、妖娆的菩提树、各种野花、野草、鸟儿等。沈从文从农村来到城市后,从城市的人情世事,人际关系中,对城市的物质庸俗风气产生一种厌恶和抵触,他转而对故土湘西产生一种无尽的衷爱感情,古朴的吊脚楼,神秘的捕鱼声,欢庆的节日气氛,豪放粗野的水手,善良的等,这都与城市的高楼大厦物欲横流形成对比。
二、风格与技巧的相似
两位作家不仅在题材与主题思想上表现出了很大的相似之处,而且在作品风格与写作技巧上也极具相似性,这印证屠格涅夫对沈从文创作风格的影响。
他们在创作风格上的相似,是因为他们是自然与人性之美的崇拜者、主情与钟情者。在表现技巧上他们都会采用景中情,寓情于景写法,会有文中有画的感觉,“在屠格涅夫所有这些几乎是绝对真确的描写中,大自然借助于作者的特殊抒情才能而诗意化了。”一切普通的自然生物都富有感情,有着鲜活的生命。屠格涅夫常常会直抒胸臆的表达自我情感,比如对春天的黎明发出由衷的陶醉:“你的心像鸟儿一般振奋起来。一切都新鲜、愉快而可爱!”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也有类似的直接抒感的表达如他非常喜欢听水手的撸歌,认为“这是揉和了庄严与瑰丽,在当前景象中,真是一曲不可形容的音乐。”
他们不仅直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感觉进行描绘自然,直接真切的传达出对自然与乡土人情的喜爱,还运用多重感觉多重视角来写出对自然与故土的钟情。屠格涅夫《猎人笔记》许多篇目中都有对声音和气味的精彩描写,如“在干燥而清净的空气中,散布着苦艾、割了的黑麦和蒿麦的气味;甚至在入夜以前一小时还感觉不到一点湿气。”沈从文对鸟声、流水声和乡村的气味更是敏感,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时间虽已过了十七年,我还能认识城中的路道,辨别城中的气味。” “河面杂声的综合,交织了庄严与流动,一切真是一个圣景。”通过读两位作家的作品,我们感受到俄罗斯中部地区那优美的诗意般的风光,与湘西清澈的流水,淳朴的人们
内容简介:
郁达夫的一生,始终在路上。为了生计,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所到之处,他尽情领略,把“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唬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刘海粟语)。
本书精选郁达夫的游记、风景散文二十九篇。这些作品,写山水名胜、描景色风物,既有丰富的地理、历史、自然知识,又注入个人的遭遇和情怀;语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华横溢,不拘一格,风流倜傥,涉笔成趣。读达夫游记,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和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诸多篇章如《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钓台的春昼》《北平的四季》等,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代代相传,成为经典。
书评:
我一直喜欢郁达夫的散文,最早接触他的作品便是选入语文课本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被我的同辈们奉为“大爱”,念念不忘。郁达夫的散文好,诗词也好。和鲁迅先生一样,郁达夫坚持写旧式的诗词,而不写新诗。不论是平仄、格律、用典,都娴熟如一个旧式文人。或许是因了诗的缘故,郁氏的散文里便有一股古典诗的韵味。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了一本《达夫游记》,还用傅抱石的山水画配做插图,这是极相宜的。这本集子收录了29篇文章,游历的地点涉及北京、杭州、浙东、福州、扬州等处。对于文中涉及的地方,有的我去过,有的则尚未游览。比如写北京的《故都的秋》和《北平的四季》就令我颇有感触,我客居北京也有好些年了,每每走在南城的街巷里,或者是秋叶飘飞的草木下,便会想起郁氏的文辞来。他不只是对于景色写的准,最紧要的是写出了那滋味。如今走在陶然亭,亦或是中山公园,那滋味也仍然还在,这便是郁达夫的真。
在风景中,如何界定游历者的身份呢?游历者与当地的土著不同,首先在身份上,游历者是“客”,因此看风景的心理便不同。对于当地人而言,有些东西是熟视无睹的,正所谓“家乡无风景”,而对于游历者而言,他所看到的风景是先前所不熟悉的,甚至是从未见过的。这就像是面对一个熟识的美人和面对一个刚认识的美人的不同,对于那熟悉的美人来说,你深知她的家世,她的父母兄弟,她受教育的程度,甚至于她的一些小脾气和不良嗜好等等。而对于陌生美人,则是一无所知的,这便多了一层神秘感。“美”最诱人的一种特质便是神秘,它诱使人去探寻。人们喜欢游历,其中就暗含着冒险的心理。不论是美人还是美景,都是一样的。
知恩就是懂得什么是“恩”,这是感恩教育的第一步,我们平常所讲的“恩”一般会想到“父母之恩”“老师之恩”,其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表现的“恩”,它包括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等。(1)自然之恩,这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教学资源最丰富的“恩”。大自然不仅以丰富的资源养育我们的生命,更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当我们深入到朱自清的散文《春》的艺术境界时,我们会被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周庄水韵》那水墨画般的清淡、版画般的色彩、水粉画般的柔和是我们向往的,我们更会陶醉于那清澈的水。其实我们更佩服那里的人,是他们使周庄的水仍是那般的清、纯、自然。(2)父母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科书是有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表达父母之恩的。有《小巷深处》中盲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有《背影》中父亲遭遇祸不单行仍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强忍悲痛地宽慰;有《我的母亲》中母亲对儿子“教之严”“爱之慈”,宽容隐忍,仁慈温和,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对作者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季羡林老先生的《永久的悔》中的“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3)社会之恩,这里一般指对他人之恩,《我的老师》中海伦•凯勒用她最深情的表白感谢莎莉文老师给予她的第二次生命,在《出师表》中我们可以感知诸葛亮对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4)祖国之恩,我们从描写山川秀美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从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神,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典型身上感知祖国的凝聚力。
2让学生在教育中懂得“感恩”
感恩就是恩情,这是感恩教育的第二步。我们要通过感受、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大凡饱含感恩之情的文章的,我们都可以用满怀深情的语调去朗读,从中感受和体验。有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朗读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永久的悔》的最后的两个自然段,体会季羡林老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以及自己那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意。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知恩而不能报的后悔是那么是悲痛,可见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如《背影》一课,要反复朗读描写父亲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语段,体会年老体衰、行动艰难仍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语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春》要反复朗读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语段,直至成诵,,体会春天的魅力,愉悦自己的情感,油然而生“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感慨。
3让学生在教育中懂得“报恩”
语文教学中还要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这一方面,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报答父母之恩。教学完《背影》后,我会结合七年级的《小巷深处》刻画父亲和母亲的形象的描写,让学生可以用小练笔的形式写出自己父母的背影、手、皱纹……或写一个小片段讲述父母曾经使自己感动的一刻。通过细致观察,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反思自己与作者相类似的“太聪明”的言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恩情。
4让学生树立“感恩的价值观”
首先是对大自然神秘性的种种揭示。“河之北”,并不只是说河北那么一个地方,从内容来看,诗人观察的对象主要是具有特定历史与文化意味的太行山,也就是黄河以北的太行山自然风景区。诗人对于太行山的观察是相当独到的,不同时间里的太行山风景,在诗人笔下得到了具体生动且神秘莫测般的呈现。第一首是写黄昏时候的大行山“加冕”而戴上“王冠”,这样的自然风光让诗人产生了一种憧憬之情,一种神性之感;第二首所写是诗人夜间访问太行山的情景,地上因群峰的集合而带来的阴影,让诗人感到了一种隐秘的力量;第三首以回忆的方式描写了太行山有时候以父母形象而存在,在如此慈祥的老人面前,想抱走其间石头,也是深感为难,于是首先要回答的是自我内心的恐惧问题;第四首虽然与太行山的自然风景没有直接关系,却是抽象出来的对于人间生命来源问题的思考。在诗人看来,“河之北”的太行山,真是一个神秘之地,联系到现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有许多重要人物,都与太行山发生着种种的关系。也许正是因此,此组诗才由对于自然神性的观照,总是联系到了对于人之神秘性的深入探讨。
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思考,并不总是表明诗人具有什么生态思想,表明的只是诗人对于生命特别是“生命原稿”来的浓厚兴趣,并且诗人对于大自然神性的观照,也没有离开人间种种事象的神秘性。第一首对太行山黄昏的描写,发现其间“总会有一种力量”,“生存之奥秘”也就在此体现出来;在第二首里,诗人说他曾经访问过“一位兄长”,他为“星空”所吸引,而具有一种“隐秘的力量”,因为不便于说出其姓名而只好咬往了自己的嘴唇;第三首表达了诗人的一点私心,并发现在往昔曾经出现过“怀里抱着石头,心里藏着宝贝”的可笑形象;第四首,诗人发现人间与世界的一个规则:“人无权决定自身的事情”,“时间后面的推手”就是“上帝”的存在,那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力量。诗人所探讨正是不可分离的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大自然神性的思考,一是对于“生命原稿”的思考,一是对于人“生存奥秘”与“时间推手”关系的思考。所有的思考都来自于对现代中国历史的观察,来自于对太行山自然风光的观察,来自于对于人的自我生命的思考,以及与此相关的自然、哲学与宗教问题的思考。这是一组与自然、天地、人间、上帝相关的诗。
可贵之处既在于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也在于艺术上的种种讲究。诗人以动与静的组合方式,创造了一种“天”“地”“人”统一的时空,让我们看到了人在天地之间的伟大与渺小,决定其伟大的不是自我,决定其渺小的也不是上帝,人的生命与人的生存并不是为自己所决定的,与“天”与“地”关系密切,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时间与空间,往往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人间的一切存在。一幅幅动态的图画,与一幅幅静态的图画相组合,而形成了“天”“地”“人”相统一的时空结构,于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在此找到一个标本。同时,语言表达掷地有声,全诗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没有浮在表面上的、可有可无的诗行,准确又含蓄,艺术而富于意味。许多时候,诗人都没有明白全说,而总是卖了关子,让读者自己去思考:那个神秘的“兄长”究竟是谁?那个“怀里抱着石头,心里藏着宝贝”的人是谁?那不可言传“话语”究竟是什么?那只“看不见的手”是什么?所有这些都一再地地让人思考。组诗自然押韵,韵味深长。当代诗人往往都不注重韵律的讲究,过于自由,没有体式,更没有韵律,与散文的表现,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大解却有意无意地让整组诗讲究韵律,特别是在同一首里诗里总是押尾韵,形成了一种整体感,存在一股自然与艺术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