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桥的谚语

桥的谚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桥的谚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桥的谚语范文第1篇

纸包不住火,水漫不过桥。

白娘子突断桥 想起旧情来

半夜过独木桥 步步小心

扁担桥眼里 担不起

踩着高跷过独木桥 艺高胆大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

双桥好走,独木难行。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桥归桥,路归路。

掂着猪下水(可食的猪内脏)过独木桥 提心吊胆

顶大风过独木桥 担风险

独木桥上踩车 别拐弯

独木桥上钉木板 故意让人过不去

独木桥上扛木头 难回头

独木桥上跑马 冒险;危险

独木桥上散步 走险

独木桥上睡觉 翻不了身

独木桥上遇仇人 冤家路窄;分外眼红

端着鸡蛋过独木桥 提心吊胆

短板子搭桥 不顶用;不顶事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结一个仇人拆一座桥。

鹊桥相会。

船小好调头。

船破偏遇顶头风。

过河拆桥。

踩着银桥上金桥 越走越亮堂

船到桥头 不顺也得顺

刺木架桥 没人敢过

灯草搓绳,烂板搭桥 枉费心机

灯草搭浮桥 走不得

掂着猪下水(可食的猪内脏)过独木桥 提心吊胆

顶大风过独木桥 担风险

独木桥上踩车 别拐弯

独木桥上钉木板 故意让人过不去

独木桥上扛木头 难回头

桥的谚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间文学;谚语;闽台谚语;文缘

中图分类号:H1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06-03

福建闽南地区与台湾同源同宗,几百年来,闽南移民迁徙台湾,在台湾奋斗发展的同时,也传承拓展了闽南文化。在民间文学方面,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演进交融,形成了具有乡土区域特点的民间口头文学创作,其中民间谚语的发展与互动极有特色。

谚语是来自民间口头创作并且流传甚广的通俗大众文学艺术形式,是一种定型化的颇具哲理、洗练俗白的语言。谚语既有风土人情、、生活经历中提炼出的,赋予了训诫意义的短小韵文,也有在长期时代演进中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和大量的歇后语。传承至今,各类闽台谚语依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影响与作用。

一、闽台谚语的类型

(一)人生箴言类谚语

在闽南与台湾,有很多关于衣食住行、婚姻家庭、勤俭等人生箴言类谚语,这类俗谚形成于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与闽台两地特有的乡土习俗、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富有浓郁的当地乡村色彩。

“大石也要小石擎,红花也要绿叶扶。”讲的是乡村文化中人们的互相帮衬,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味。

“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要有好厝边(邻居)。”意指农耕环境中邻里关系的重要,好邻居可以互相成就对方。

“早吃饱,午吃巧,暗顿(晚餐)半饿饱。”这是闽台地区人民几百年来演绎推导出的关于饮食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谚语,主张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的科学养生理念。

“冬吃菜头夏吃姜,免请医生免烧香。”民间素有推崇冬天吃萝卜、夏天吃生姜的习俗,认为这是最朴素的食补方式。

“一瞑无眠,三瞑补勿会过。”讲的是通宵熬夜对身体的伤害,一宿无眠,三个晚上也补不上,告诫人们要起居有序。

“勿吃过量酒,毋喝隔瞑(隔夜)茶。”过量酒与隔夜茶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伤害,这是民间生活智慧的结晶。

“逢桥要下马,过渡莫争船。”这是人生智慧类箴言,是人生经验的总结。过小桥下马,是为了安全。渡口不争船,以免义气用事引发争执落水。

“有情毋惊千里远,无情哪怕门对门。”这里表述的是人类情感的神奇与非理性,正因为这有情与无情,爱情才成其为世间最美妙的情感。

“不当家勿知柴米贵,不生囝毋知父母恩。”这是祖祖辈辈的生活经验,养儿方知父母恩,开始当家方知当家的不易。

“兄弟若同心,田涂(泥巴)变黄金。”此类训诫是教育兄弟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形成凝聚力。

“教囝泅溪(游泳),毋通教儿爬树。”这句谚语的本意是,为人父母要教会孩子游泳,为了成年以后的自救与救人。但不需要教孩子爬树,因为爬树有可能导致失足摔下的危险。此类俗谚的引申意思是,父母应教会孩子应对生活问题的技巧与能力,教子有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父母。

“毋惊山高,只惊脚软,毋惊事难,只惊人懒。”这类箴言引申出人生须勤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二)气象、环境和生活习俗类谚语

闽台两地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对气象与农作物的生长关系有着大量的认知积累,在此基础上民间口头文学传承了许多关于气象与节气的俗谚。这些谚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使得祖祖辈辈生活在温润、富饶、资源丰富的沿海地区人民代代受益。比事:

春谚,“‘立春’在腊月(十二月)间,明春无倒春寒。”倒春寒对作物的影响很大,尽早判断气象发展,在农耕时代意义重大,这是长期观察气象与农作关系的经验所获。

“二月初二霆雷,稻尾较重秤锤。”土地公生日传说是二月初二,这句话的表述意为二月初二天打雷,早稻的收成将是一个大丰收。

“春蒙曝死鬼,夏蒙做大水。”这句谚语意指春天大地大雾连绵弥漫,带来的将是夏日晴空,干旱少雨的气候让鬼都暴晒致死;如果夏天雾蒙蔽日,则是洪水泛滥的预警。

“麦惊清明尖叶雨,稻惊秋来白日风。”早季成熟的麦穗清明收成时最担忧突降春雨,秋天金黄的稻穗白露时节收成时最担心突然刮风。

夏谚,“‘夏至’刮西南(风),大雨水涨潭。‘夏至’大晴天,无雨到秋边。”这里说的是夏至刮西南风,会带来连绵不断的雨水,形成涝灾;夏至如果是大晴天,可能昭示一直到秋天都匮乏雨水,导致旱情。

“‘小暑’东北风,不久有台风。”台风与小暑东北风的关系揭示得一目了然,小暑时节刮东北风,是台风将至的预警。

“好上元,好早冬。”这句话是说上元节前后如果连续都是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早冬的收成也将大好。

“无食五月节粽,破裘不甘放。”意指端午节吃过粽子后,才是真正的夏天来临,可以换季收起厚重的衣被。

“六一,一雷压九台;七一,一雷九台来。”这句是说六月初一打雷,夏天的台风会很少。七月初一打雷,随后就是很多个台风相随到来。

“七月半,减一条线。”意指“中元节”过了,“昼渐短,夜渐长”。

秋谚,“霜降,风台走去藏。”意指秋天末尾节气“霜降”一过,闽台海洋性气候中最常见的夏季台风也将远去不见踪影。

“秋前北风多阴雨,秋后北风旱到底。”也说的是风雨、季节与旱涝的关系。

“‘秋分’露重,冬季多霜。”阐述了霜冻与秋分露水的关系,这是常年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冬谚,“‘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春少晴。”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是否下雨,与冬天的晴朗、春天的雨水有着密切的关联。

“‘大雪’刮北风,冬季多霜冻。”大雪节气的北风与冬季霜冻的密切联系在这里得以体现。

“‘冬至’少雨,来春厚(多)寒。”这句谚语也是形象描述了冬至节气时少雨,来年春天多寒天的民间气象经验。

“‘小寒’暖,春多寒‘小寒’寒,六畜安。‘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小寒’冷勿会透,‘小暑’台风到。‘大寒’寒勿会死,‘立春’踔踔跳。”这几句关于大寒、小寒的谚语,讲的是小寒、大寒节气的气候现象与整年的气象关系。小寒、大寒如果暖和,来年开春的春冻则让人跺脚跳;小寒、大寒刮南风,来年六月台风就早早到。

“冬至在月头,欲寒在年兜”,“冬至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寒冻正二月”。这几句说的是关于冬天是否寒冷的判断。冬至在月初,年关时节寒冷;冬至在月中,当年的冬天不见雪与霜;冬至在月末,开春的正月、二月则暴冷。

二十四节气是千百年间人民智慧的结晶,闽南一带关于节气与气象的谚语随着移民的迁徙,对台湾当地此类谚语的产生构成了影响。谚语不仅是生活现象的总结与提炼记录,更是农民、渔民赖以谋生的风向标。在长期的海上捕鱼、陆地耕作和生产实践中,闽台两地的农民渔民学会了对天察言观色,把握气候与节气的种种关联,再用以指导日常劳作。这些在民间口头传承数百年的谚语集成了两地人民的智慧与见识,成为了民间文学的精髓构成。

二、闽台谚语的特点

(一)闽台谚语的内容表达

从内容上看,闽台谚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由生活常识、思想趣味、人生哲理和日常科学集合而成。

闽南地区的民间传统俗谚,题材相当广泛,涉猎社会人生、道德伦理、家庭生活、天文气象、地域地理、人神鬼仙等领域,呈现出丰富多元的万千形态。这些或劝诫或诙谐的谚语,亲切平和地表达了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既是祖先智慧经验的结晶,也是海峡东西两岸民风民俗、道德信仰的缩影。谚语中传递的乐天知命的生活哲学,至今仍对两岸百姓的生活起着指导意义。

闽南与台湾两地由于历史移民的缘故,语言、习俗、文化皆相近。长期的两岸历史渊源关系,闽南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随着移民进入到台湾,在台湾地区落地生根,并随着移民生活的拓展而演进和衍生。这些新旧杂陈的台湾谚语也会对海峡对岸的闽南地区谚语的表达与运用产生影响,海峡东西两岸的民间文化相通相吸,互为观照,互相传动与影响。

(二)闽台谚语的形式构成

闽台谚语形式短小精炼,句式整齐紧凑,往往将抽象的概念寓于具体形象之中,言简而意赅,富有丰富意味。

谚语来自民间,因此大量的闽台谚语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事例予以描述,通俗并带有口语特点。讲究节奏和韵律,均匀齐整,注意押韵,说来琅琅上口。同时还大量使用借代、夸张、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使谚语具体可感,意蕴深长,由表及里。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闽台谚语,容易上口、便于记忆、方便使用,在海峡东西两岸源源不断地互为影响、渗透。这些基本定型的俗谚,有不少像民间流行的诗歌,以艺术美感的方式传承。

闽台两地位处海峡的东西两岸,血缘互亲,地缘邻近,商缘连接,文缘深厚,法缘相循。福建和台湾人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年福建人迁徙至台湾,闽台两地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远古时代福建沿海岛屿与台湾岛屿浑然一体,海平面使得今天的福建与台湾相隔一条海峡,两岸有着地缘相近的特点。商、周时期台湾与福建的生产技术即有交流,后来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日趋繁荣,两地人员间的商业往来活动颇多,始终有着密切互动的商缘。历史上福建人移居台湾时,不仅带去了方言,也保留了家乡的许多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至今台湾的主要方言为闽南话,闽南地区的高甲戏、南音、木偶戏等在台湾也广为流传,妈祖、保生大帝是两岸百姓共同的民间信仰,闽台两地的文化源远流长。清朝光绪时期,台湾开始独立建省,之前台湾一直隶属福建管辖,法缘相循是两地关系的一大特点。

闽台两地谚语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两岸民间的喜爱,作为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学艺类型,它充满丰富的情感,具有节奏韵律感,上口易记,是民间智慧的广泛集成,生活实践经验的高度提炼。很多的谚语因其具有的高度凝练性、概括性,而成为了人们日常起居中的具有教育、指导意义的警句名言。这些涉猎生产过程、工作技能、生活方式、处世之道的俗谚,寓意深刻,形式灵巧活泼,以其富有趣味的形态,传递严肃醒世的人生教导,便于理解模仿,也极富有生命力。闽台谚语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内涵蕴藉、指向明确,成为了闽台两岸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学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1〕吴同端,王文宝,段宝林.中国俗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武占坤.中华谣谚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3〕陈保亚.语言文化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4〕何绵山.闽台区域文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5〕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闽台区域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陈建民.语言社会文化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桥的谚语范文第3篇

中国中秋节的习俗北京中秋节习俗

兔儿爷传统习俗。兔爷是北京老传统玩具,它最早出现在明末,用来祭月的,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兔儿爷,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

对月祭祀招运气。古人素有将圆月视为美满、团圆的象征,因此八月十五敬月习俗源远流长。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十五赏月。北京人喜欢一边看电视里面的中秋节目,一边赏月,有像过年看《春节联欢晚会》一样,这种习俗同样起源于周朝,不过当时是上街游玩,看戏比较多。

上海中秋节习俗

祭月。祭月时,当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供以月饼、瓜果、毛豆、芋艿和藕等食物,还供有执着捣药杵站立的玉兔月宫符画。旧以月属阴,祭月时由妇女先拜,男子后拜,也有说是“男人不拜月”的,祭月完毕,一家吃团圆酒、赏月饭等。妇女回娘家暂住的,中秋夜必须返回夫家,因为这是团圆节的缘故。

走月亮。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妇女们结伴夜游,称为“踏月”。上海小东门外的陆家石桥,桥下面水中荡漾的皎月倒影,与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对照。因此中秋夜游人如织,争相观赏。这“石梁夜月”在上海很有名气,被称作“沪城八景”之一。

烧香斗。所谓香斗,也有称为斗香的,是由纸扎店制作的,形状四方,上大下小,大的四周各宽约有二尺多。香斗四周糊着纱绢,绘有月宫楼台亭阁等图画,也有的香斗用线香编绕而成,斗中插有纸扎的龙门魁星以及彩色旗旌等装饰。上海中秋节烧香斗的场面,向以南园为最盛。此外,城里城外许多大桥的桥堍都点燃有特制的大型香斗。

青苗会。在农村,中秋节祭祖,往往几家合在一起行事,这在旧俗中叫做“青苗会”。农民还将中秋天气和年中收成等联系在一起。据说中秋月明,则来年岁熟,宝山县有谚语:“中秋月朗来年熟。”如果中秋夜多云或雨而不见月亮,会影响到第二年的元宵,说是终宵雨雪,灯节也会大为减色的。上海县、嘉定县有谚语: “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奉贤县的谚语则说:“八月十五雨淋淋,正月十五雪打灯。”

中秋节象征亲人的团圆、丰收、富足

桥的谚语范文第4篇

【春天的谚语】

立春

在笑嘻嘻的雪人后面,淘气地躲着。

在火辣辣的爆竹声里,开心地笑着。

在红彤彤的春联上荡啊荡啊荡起了秋千。

到处疯跑的小孩子,忽然累了

厚厚的棉衣里沁出细细的汗

雨水

从雨水联想到的,是些多么美丽的汉字啊。

沐浴。清新。温泽。滋润。洁净。

淋了山野,湿了树林

汇入清溪,渗进土地

涤去春闺轻愁,洗尽游子的风尘

惊蛰

嬉戏的孩子在倾听

忙碌的大人在倾听

花儿在倾听,草也在听

这第一声雷

熟睡着的小虫子一下被惊醒

广袤的土地上蓦然探出

无数枝 敏感的触角

春分

白天与黑夜一样长

诗歌与春天一样长

春到桥头荠菜花

红杏枝头春意闹

春*满园关也关不住啊,

红的是樱桃 绿的是芭蕉

清明

所有该在春天唱歌的花都开了

所有该在春天跳舞的树都绿了

所有该在春天记起的人 都在心里一遍遍温习了

清明 有多绵绵密密的雨

就有多么绵绵密密的忧伤与思念啊

谷雨

是俗谚里最厚重的一页春天

是田野里最喧闹的一节春天

偏以这样浓艳的语言说再见

桥的谚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谚语 翻译 文化差异

一、引言

从跨文化交际发展的趋势看,理解和学习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越来越重要。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与文化关系密切,只要从事翻译活动就必然涉及到文化问题。文化问题是人文和社会科学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从文化角度谈翻译也成了翻译界的热门话题。最近二十年来,翻译研究中重视文化问题有了新的发展,除了理论的介入外,出现了一个令全世界瞩目的趋向,那就是更为重视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认识和处理。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中明确指出:“实际上,对于一个译者来说,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比语言结构引起的问题更多而且更为复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学的概括、艺术的提炼,总结了人类的生活经验和人生哲理,它是民族文化艺术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汇集了人民大众的集体智慧,经过长期的积累、科宝库中绚烂多彩的宝石。很多谚语历经时代流传,跨越时空,得到了世人的珍视并使其流传至今, 启迪我们的思想,就像“钥匙”开启我们的心一样,使我们认识到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的悠久,更从其中领略到许多人生感悟。因此,对谚语的翻译对比与分析,是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了解文化差异,将进一步有效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率。

二、了解文化差异对于中英谚语互译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正确理解语言,避免产生歧异。

正由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和对语言的影响,造成了英汉谚语的巨大差别。所以,要准确把握英语谚语与汉语谚语的措辞差异。如:汉语谚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外国人在学习这一谚语时,真的误以为要到虎穴,那不是闹很大的笑话。若将其译为“Nothing venture, nothing gained”就一目了然。因此,很多时候英汉或汉英谚语的翻译需采用意译的方法。或许就能避免因文化隔阂带来的交流障碍。

当然,若要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按字面直译其意,不影响读者的理解,采用直译会比较完整地保存原文的表达方式和原文的神韵,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文化。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Well begun is half done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有助于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交际。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近几十年来,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迅速发展使得各国之间频繁交往,再加上各民族之间在历史、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经历着变化,使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为了缩短文化差异带来的距离,需要对中西文化进行有效的解读。只有通过多了解各国文化的特点,才能提高对中西文明的理解。谚语是不同文化的智慧结晶,其精简的语言通俗易懂,反映各族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将有助于实现跨文化交际)。

三、中英谚语互译须紧密结合各自文化差异和特色

1.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西方人的价值观念的特点是个人主义,即: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特别重视个人隐私,个人的年龄、收入、以及私人住所均列入个人隐私范围,而且在对待名誉、择友方面均显然不同于中国人。谚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就体现了西方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事态,告诫人们别多管他人的闲事。体现这一观念还有“Self comes first.”(自我利益第一位)等。在时间观念上,“Time is money.”(时间是金钱),从表面上看形似汉语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实质上前者侧重与告诉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而后者则主要指时间流失就不再回来。再如:个人隐私方面“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对待名誉,西方人士认为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反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重要。如:谚语:“Sticks and stone may break my bone ,but words will never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不会伤害我)。在择友方面,西方人认为朋友是次要的。如:“Love your friend, but look after yourself.”(爱朋友但要照顾自己),“Friends are thieves of time.”(朋友是偷走时间的贼),而在中国文化中则宣扬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是用刀来比喻,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相对而言,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如: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 、“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缕”、“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等等。在时间上也不如西方人那样守时和准时。而名誉对于中国人是相当重要的,他们最害怕不利于自己的流言,如:谚语:“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 、“谣言可以杀人”。择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人认为君子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患难见知交”。

2.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形成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对待不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念,不同的国家对一些动物的感彩与认识却不尽相同,有的甚至相反。就对待“狗”的态度而言,中西方文化就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国人脑海中的狗是一种地位十分卑微的动物,常与“下贱”、“低微”、“无赖”等贬义词联系在一起。如:“痛打落水狗”、“狗眼看人低”、“好狗不挡路”等等。而英语谚语中常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甚至视为家中的一员,人们对狗的怜爱、赞赏皆得以体现。如英文谚语:“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之日),“Barking dog seldom bite.”(嘴硬者手软),“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从以上的英语谚语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得到,若按字面意义直译,将“dog”直译为“狗”就偏离了原义,不符合西方人的文化习惯。再如:中文谚语“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如:直译为“A dog’s mouth doesn’t spit out an ivory.”只懂英语的人即使听了也不知道其含义,还是百思不得其解,而且英语谚语中并没有与此相适应的句子,为了完整地表达意义,又符合西方人的文化特点,就可译为“A filthy mouth can not utter decent language.”只懂英语得人也能豁然开朗。

3.历史文化上的差异。

每个民族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人类历史画卷中写着自己的历史,在英汉谚语中,有些词汇和说法与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了解其历史背景对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如:“Love is blind.”源于西方神话故事中古罗马爱神Cupid或希腊爱神Eros(别称the blind God),而中文谚语“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只有中国有,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绝对不知道“西施”就是美人的代表。再来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即便是外国人知道诸葛亮是谁,无论如何也弄不清楚“臭皮匠”和智慧人有什么关系。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诸葛亮可是人人皆知的人物。所以,在翻译时,不能直接翻译“臭皮匠”,可译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外国人看就一目了然。译者绝不能望文生义。

4.上的差异。

是人们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思想观念甚至对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国家盛行基督教,由此产生了许多独具宗教特色的文化。如谚语:“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cross”一词指的就是耶稣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借此比喻人人都肩负生活负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此外,英语谚语常用God来指代“人类的主宰”,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能。如:“Heaven is above all.”(上帝高于一切),“God is where he is.”(上帝无处不在), “The tree that God plants no wind hurts it.”(上帝种的树,风吹不倒),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特别是英语谚语中许多谚语均出自《圣经》,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如:“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关于夏娃在伊甸园偷吃智慧果(禁果),惹恼上帝的故事。相较而言,佛教在中国是主要的宗教,已有千年的历史,对中国的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产生许多关于佛教的谚语,如:“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不看僧面看佛面” 、“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留”等等均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谚语。

四、结束语

无论英语谚语还是汉语谚语,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通过英汉谚语的翻译比较、对其文化差异进行探讨,我们看到了中西方人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迥然不同的差异。这将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谚语丰富、独特的内涵,在对其进行翻译时,先按照原文的风格进行仔细琢磨,译出语言的结构及措辞,以达到传神传韵形似神似,使谚语放出原有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蔡平:《文化翻译的困惑》,《外语教学》,2005.6。

[2]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黎小容:《英汉/汉英谚语翻译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第5卷,第2期。

[4]田静:《试析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海定走读大学学报》,2005.1。

桥的谚语范文第6篇

通往成功的桥梁是勤奋,这是句谚语。

勤奋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qínfèn,意思是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出自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林西厓方伯》:“似此勤奋出力之员,岂可拘其家世,不加奖励。”

(来源:文章屋网 )

桥的谚语范文第7篇

“人靠衣装马靠鞍!”要想让议论文语言“美”起来,就要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而修辞是语言增色添彩的催化剂,有了它,议论文的语言同样可形象美,文采美和气势美。

一、巧用比喻,增强议论的形象美。

先看几句比喻说理。

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2.讲到,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3.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逊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第1句采用比喻和对比,把交友之道说得深入浅出;第2句三个比喻形象诠释了的伟大意义;第3句巧用比喻,谦逊的重要不言而喻。

议论文在于表明观点,阐明道理,而有不少观点与道理,抽象而深奥,如果直截了当的分析,会让人觉得味同嚼蜡。比喻能使抽象事物形象化,深奥道理浅显化。精彩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辞、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唤起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请欣赏06年武汉中考满分作文《驾思想野马,创美好明天》精彩片段:

当我们驾马启程时,我们不应该朝秦暮楚,忧心忡忡,而需要跨上一匹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野马,去创造人类幸福的明天。野马蹄疾,飞越天堑,此刻,我们会想起曹雪芹十易其稿,写就《红楼梦》;苏轼数载寒窗,苦守赤壁,吟唱《赤壁赋》;李时珍清贫乐道,留下《本草纲目》……

标题精彩,用“思想野马”来喻思想创新,用“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野马”来喻创新要一心一意,形象而生动。

二、巧用引用,增强语言的文采美

引用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也叫道理论证,有人也叫“引证法”。议论文如果能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格言、俗语等哲理性的语句说理,不仅言简意赅,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文化底蕴,还可增强文章说服力。

1.引用古诗名句,增加文采美。古诗是语言中钻石,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穿透力。恰当地运用,不但能使文章增色,给语言添采,也可以增加文章的论证力量。如:

谈“立志”:可用“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论立志要高远:可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论证立志要有恒心与毅力;可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论追求要执著……

谈“勤奋”:用“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论勤奋须早,用“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论学习要有恒心,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引证加对比论证,说服力强。

“爱国”:如“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亲情: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些诗句在增加文采、厚实底蕴的同时,无不增强论证力量。再看2006年中考满分作文《我欣赏这样的幸福》片段: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犹如有了源头活水,时时滋润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幸福,发现美,欣赏美。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美。荷败菊谢就大煞风景了吗?为什么不用心品味“留得残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枝”优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乡村,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这就是幸福。

这段文字,既直接引用古诗,也巧妙化用古诗,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小桥流水”等,如此,使文章语言诗意化,具有灵动美,同样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引用名言警句,增加文章的哲理美。名言警句是前人精心锤炼出来的,它浓缩了经验和哲理,是语言中的钻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恰当引用,也能增加文章底蕴,提升文章境界。如:

谈“追求”:可用高尔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愈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可用莉莱的“赢得好射手的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而是由于他追求的目标”,还可用莱辛“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

谈“积累”:可用列宁“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积累起”,可用贝多芬“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它的积累之功”,还可用罗丹“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积累的功夫”……

养成平常收集名言警句并不难,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积累古诗,还是积累名言,要学以致用。请看: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是的,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有用心体会才能感悟到她。正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第一则名言含蓄,富有哲理,引人玩味;罗丹名言通俗易懂,两则名言相得益彰,巧妙引出话题。

3.引用谚语,增强文章的趣味美。谚语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它言简意赅,恰当引用,可使语言妙趣横生。赵树理、老舍等老一辈作家议论时,谚语随手拈来,恰到好处。更是使用谚语的高手,在《反对党八股》、《反对自由主义》中,大量引用了谚语、歇后语,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赖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瘪三”“蹩脚”……谚语运用,使得文章的说理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

三、巧用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美。

排比可增加文章气势,强化文章情感。排比议论说理,既可增大信息量,使文章行文紧凑,增加说理气势。培根《谈读书》开篇就用了一组排比:“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将读书的作用和盘托出,就像一位成功的长者,循循善诱,娓娓细谈,让你在诗意中感受读书之美,读书之乐。中考满分作文不乏佳作。请看2006年江苏满分作文《告别=新的开始》精彩片段:

当爱迪生离开关心他的母亲到各地去找工作时,这与母亲的告别意味着爱迪生发明事业的开始;当比尔盖茨离开故乡西雅图去到其他地方建立微软公司时,这与他故乡的告别意味着他的创业的一个新的开始;当鲁迅放弃医学而回国开始他的写作生涯时,这与他的恩师藤野先生的告别就意味着他人生旅途的又一个开始。由此可见,告别旧的事物就意味着一个新的事物的开始,所以,告别并不是一个令人伤感的事。

排比句形象诠释告别的含义,富有气势和力量,有力的支持了论点“告别=新的开始”。

四、妙用问句,增设文章的波澜美。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小说行文的展开要有波澜,同理,议论文的行文也要富于变化。恰当采用设问和反问,是增加议论文行文波澜有效方法。

1.巧用设问。议论文行文,要避免平铺直叙,可采用设问,既可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引发读者兴趣,也使文章富于变化,呈现波澜美。请欣赏200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一种胆魄》开头:

鱼儿告别池塘,你认为她会没命?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江河;鸟儿告别竹笼,你认为她会饿死?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山林;石子告别高山,你认为他会孤独?不,他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天地……

告别――一种胆魄,观点新颖,独树一帜,敢发人之未发。开头的三个反问排比句,意在引起读者注意,激起读者思考,语言富有诗意而又气势不凡。

2.巧用反问。反问是用问的形式表达肯定内容。反问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不容置疑。议论文巧用反问,能增强说理气势。请看2006年中考满分作文《教育方式要多样》精彩片段:

桥的谚语范文第8篇

【关于植树的谚语】

1、陆上千年枫(宜干土),水中千年松(宜湿土)。

2、柳树当年不算活。 柳枝不为雪折。

3、柳树不怕淹,松树不怕干。

4、林带林网,赛过铁壁钢墙。

5、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6、今年栽竹,明年吃笋。

7、根顺直,土砸实。

8、光栽不护,白费工夫。

9、过河要搭桥,造林要育苗。

10、栽花要栽月月红,种树要种不老松。(满族)

11、栽树容易保树难。

12、栽松不松,栽竹不筑(不实)。

13、一年青,二年紫,三年四年死(指紫竹)。

14、栽松要敲得凶(栽后把土踏实),不凶不成功。

15、栽一株活一株,树林里面出珍珠。

16、栽竹无时,雨过便移。

17、早采种子一包浆,适时采收种子壮。

18、正月(栽)竹,二月(栽)木。

19、正月栽竹,二月栽木。

20、种柏怕春知(立春前),插杉怕雨来(雨水前)。

21、一年高过头,二年高过楼,三年平檐头。

22、一年不挖(中耕)地长草,两年不挖树减产。

23、要想风沙住,地上多栽树。

24、阳山浅土栽松,阴山泥深植杉。

25、眼前富,拾粪土;长远富,栽树木。

26、向阳油茶,背阴杉木。

27、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

28、松树自飞花,杉树会萌芽。

29、树木栽得密,树干直如笔。

30、树木成林,风调雨顺。

31、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32、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

33、山上绿幽幽,泉水不断流。

34、山上毁林开荒,山下必定遭殃。

35、山坡朝阳地发暖,春栽宜早不宜晚。

36、山光光,年年荒。

37、山岗多栽树,水土不下流。

38、若要茶,十月挖(中耕)。

39、人挪活,树挪死。

40、秋天抚(中耕)母竹,来春笋成林。

41、清明笋出,谷雨笋长。

42、千年柏,万年松,不如老槐空一空(槐老空心,根上能长很多新树)。

43、七月长球,八月长油。

44、年年留笋竹满山。

45、楠木是金子,樟柏是银子。

46、木对木,皮对皮;皮对皮,骨对骨。

47、苗要种好,树要根好。

48、瞒春(立春前)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