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似花还似非花作者

似花还似非花作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范文第1篇

下面介绍一些使用名句的方法:

1.以名句为题,画龙点睛

巧妙地运用言简意赅的名句作为文章的标题,能让自己的作文题目一枝独秀,获得读者的青睐。例如,以“少年心事当拿云”“不畏浮云遮望眼”为题,远比以“谈志气”“人要有远见”等题目更形象,更具韵味。

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形象地暗示找准位置,实现价值的主题。作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引用《水调歌头》中的诗句,总结全文内容,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确有画龙点睛之妙。

2.以名句开篇,先声夺人

如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诗意的生活》的开头: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抑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

这位考生引用陶潜、李白、李清照笔下的名言开篇,大气磅礴地显现“诗意生活”的种种风情。名句虽短,却含蓄深沉,极具概括性,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掀起阵阵“诗意”的波澜。

3.用名句对比,突出中心

如考场优秀作文《积极思维,快乐青春》中这样写道:

年轻的桃花总是灿烂的,年轻的日子总是不知忧愁的,年轻没有“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伤感,也没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更没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有的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澎湃激情和“少年心事当拿云”的豪迈壮志。

文中运用了五句名句,将伤感、感慨、无奈的忧愁与激情澎湃、壮志豪迈的年轻之心进行正反对比,在对比中突出年轻人的心态特征。

4.用名言议论,形象深刻

如湖南高考优秀作文《谈意气》是这样议论的: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不爱沙滩擢贝子,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青翠的竹子昭示了生命的不屈与坚韧,浪尖的弄潮儿昭示着勇敢与无惧,骄傲的诗人昭示着坚定的信心……考生用形象化的诗句,深刻阐明了“意气”的内涵。

又如散文《柳》中的一段:

柳,实在应该为鸣不平!一直以来,你就象征着轻薄或可怜。古人诗句中有“轻薄柳絮随风舞”,你是被人轻视的轻浮浅薄的形象;一代文豪坡笔下的柳絮“似花还似非花,三分春色,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是可怜的形象。

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数学教学

中国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文学作品无疑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中国古代诗歌词曲早于先秦发端,历经几千年流传至今,读来仍然让人回肠荡气,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作为数学教学工作者,我突发奇想,试着在讲解数学题时,根据解题思路由感而发,顺口吟上几句,确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学生们也会随着我的开头齐声应和,既更深刻领会了数学解题思路,又体会了古诗词的高远意境,真是两全其美。德国科学家开普勒曾经说过:“我最珍视类比,它是我最可靠的老师。”。把数学内容与古诗词内容这两者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一类比,你会发现其中滋味妙不可言。现举几个例子说明。

例1:若(a-1)2+(ab-2)2=0,求的值。

解:(a-1)2+(ab-2)2=0,(a-1)2≥0,(ab-2)2≥0

(a-1)2=0,(ab-2)2=0

a=1,b=2

原式=

=

=

=

此题有杜牧《过华清宫》为证:“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数学解析:此题解法名曰“裂项法”,用常规方法无从下手,用“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两句,也可算是一种解析吧。

例2:现规定两种运算“”和“”,对于任意两个整数a,b,ab=a+b-1,ab=ab-1,求123

解:123

=(1+2-1)3

=23

=2×3-1

=5

此题有苏轼词《水龙吟》中几句为证:“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无情有思。”

数学解析:这类题目叫做新定义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都有确定的意义。事实上,除了上述的四种运算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符号,给予新的定义,即所谓新定义运算。新定义运算通常是通过我们熟悉的运算来规定的。但这类问题学生初步接触如坠云雾,真有点“似花还似非花”之感。

例3:解方程:5x2-6xy+2y2-4x+2y+1=0

解:5x2-6xy+2y2-4x+2y+1

=(x2-2xy+y2)+(4x2-4xy+y2)-2(2x-y)+1

=

=

原方程可以变形为=0

又x,y都是实数,(x-y)2≥0,(2x-y-1)2≥0,

且,

原方程的解是x=1,y=1

此题有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为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笠翁,独钓寒江雪。”

数学解析:此题属于数学中的非负数问题。乍一看,一个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无从下手,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但用配方法,结合非负数的知识,还是能求解的,“独钓寒江雪”,还是有鱼可钓的。

例4:求使关于x的方程2x3-ax2+a2x+a2-

a-6=0有整数根的所有整数a

解:原方程可以看作未知数a的一元二次方程:

当x=-1时,原方程变为:-2x-2-6=0

此时x=-4

当x≠-1时,设两根为a1,a2,则

故x=0,1,-2,-3时,是整数,从而a1+a2是整数

当x=0时,原方程变为a2-a-6=0,解得:a1=3,a2=-2

当x=1时,原方程变为2a2-2a+2-6=0,即a2-a-2=0

解得:a1=2,a2=-1

当x=-2时,原方程变为:-x2-5x-2=0,无实数根;

当x=-3时,原方程变为-2x2-10x-60=0,无实数根。

综上所述,当x=-1,0,1时,方程有整数根:a=-4或a=3或a=-2或a=2或a=-1。

此题还是引用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数学解析:此题如果从关于x的一元三次方程来解,一条胡同走到黑,是做不出什么名堂的,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把它看作关于未知数a的一元二次方程,将会豁然开朗。数学上把@种方法叫做“主元转换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自然可以恰如其分地解析。

例5:若a,b,c是正数,解方程:

解:

=

-=0

a> 0,b> 0,c> 0

>,>,

>

++>

++-≠0

x-a-b-c=0

x=a+b+c

正应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两句名诗:“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

数学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无中生有”法解题,这道题目的解法的巧妙之处在于“生”出了三个“1”和一个“3”,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另外,解题时注意观察,培养洞察事物的能力,才能提高解题水平。

例6: 求函数y=+的最小值.

解:构造如图所示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即RtPAC,RtPBD,使AC=1,BD=2,PC=x,PD=4-x,

求最小值可转化为:

在L上求一点P,使PA+PB最小.

取点A关于L的对称点A′连结A′B,

则A′B与L的交点即为所求P点,

故PA+PB的最小值即是线段A′B在RtA′EB中,A′B=,

故函数y的最小值为5.

此题有唐初四杰的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为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数学解析:此题若用代数方法来解很麻烦,通过对函数形式观察,发现:可以看成是以x,1为直角边的三角形的斜边,可以看成是以(4-x),2为直角边的斜边,此题可归纳为求两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和的最小值,于是可构造图形来解决. 本题由数思形,由形思数,不失时机地抓住两者的相互结合和转化,冲破数和形之间的那种固有的差异,更多的强调二者的和谐统一,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迅速解决数学问题。华罗庚教授也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

例7:四边形ABCD中,,AC平分,,,求BC和AB的长。

解:作CEAB于E,CEAD于F

在Rt?BEC中,

在Rt?ACE中,AC=7

由勾股定理,

综上所述:BC=5,AB=8。

吟上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里的前四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张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白居易的《长恨歌》运用转化思想可谓足矣,明明是唐朝玄宗皇帝和杨贵妃的故事,却转化到汉武帝的头上,真是用心良苦。

数学解析: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我们通常是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我们也常常在不同的数学问题之间互相转化,可以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转化思想几乎是无处不在的。本题是四边形问题,通常要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来解决。由已知∠ABC=60°,AC平分∠BAD,所以想到由C点作CEAB于E,作CEAD于F。由已知可求出CF,由CE=CF,可知CE的长,通过解Rt?BEC可求出BC的L。BE也可求,再通过解Rt?AEC由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这样,AB的长就求出来了。

例8:(2005年河南课改)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B=2,DC=22,点P在边BC上运动(与B、C不重合),设PC=x,四边形ABPD的面积为y。

(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若以D为圆心、12为半径作D,以P为圆心、以PC的长为半径作P,当x为何值时,D与P相切?并求出这两圆相切时四边形ABPD的面积。

解:(1)过点D作DEBC于E,

∠ABC=90°,DE=AB=2,

又DC=2,=2

BC=BE+EC=AD+EC=2+1=3

S四边形ABPD===4-x,

(2)当P与E重合时,P与D相交,不合题意;

当点P与点E不重合时,在RtDEP中,

DP2=DE2+EP2=22+|2-x|2=x2-4x+8

P的半径为x,D的半径为12, ①当P与D外切时,

(x+)2=x2-4x+8,解得x=

此时四边形ABPD的面积y=4-=

②当P与D内切时,

(x+)2=x2-4x+8,解得x=

此时四边形ABPD的面积y=4-=

P与D相切时,四边形ABPD的面积为或

此题有诗仙李白的《行路难》里的几句诗为证:“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数学解析:近年来,在各地中考试题中涉及到“分类讨论”的问题十分常见,有很多岔路,你要分析仔细。因为这类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与方法,而且考查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然而从近几年的中考阅卷中发现学生在解此类问题时,考虑不周全导致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的教与学中,尤其是在中考复习时,对“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渗透不够。分类讨论涉及全部初中数学的知识点,其关键时要弄清楚引起分类的原因,明确分类讨论的对象和标准,应该按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分门别类加以讨论求解,再将不同结论综合归纳,得出正确答案。

我们生活在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里,绝对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学习数学当然可以和其他学科互相借鉴,古诗词与数学学习的结合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学习的效果是同学们印象深刻,记忆久远,并能灵活地运用。

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范文第3篇

对唐五代以来的词进行这样的分类,倒也符合传统词评的理念,其间的《花间集》,便是中国文学史上以李煜、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人”婉约派词作大全。花间词崇尚含蓄婉转,专主情致,词风绮丽,与豪放词的壮阔雄放形成鲜明对比。

文学表达的模糊

不过,如此编排也有让人纠结的地方。苏轼既有“大江东去”的恢宏,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婉,究竟算他哪一派?即便同一首词,有时也很难讲清归属什么风格。还是苏轼,同是他的一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被《豪放词》、《婉约词》两书分别入选,一句“似花还似非花”,竟让不同的选家看花了眼,各自的词评都讲得头头是道,看来要对有些词作定一个可靠的名派未必容易。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通常,我把文学的表达特质定义为模糊。鲁迅的小说《药》结尾时,写到一只乌鸦:“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这乌鸦的出现是为了烘托气氛还是另有隐喻,又隐喻了什么,文学评论家们争论了几十年,至今没有统一意见。小说有故事有情节尚且如此,何况凝字炼句、重在表意的诗词。

诗词乃情感的抒发、意象的描述,不像理性表达那般明确清晰,我们可以大致感受作者情绪释放的基调,却较难凭一首词判定其属于什么流派。也因此,历来所谓“豪放”、“婉约”云云,只是一个大体的划分,而非绝对精确的界定,读者大可不必当真,否则非被误导不可。

阅读偏好随阅历而变

本来意义上的词属于歌,不同的词牌就是不同的曲谱,完全可以唱的,这就自然会有高昂的大嗓门与细腻的小夜曲之分。据此,将词分作“豪放”和“婉约”乃至别的什么派,当在情理之中。词在经唐勃兴又历宋巅峰之后,到元变身为元曲小令,其曲调唱腔之盛,更成为元剧与生俱来的组成部分,虽然其思想内涵和文学意蕴已与唐宋词不可同日而语。《豪放词》、《婉约词》所选以唐宋词为主外,也少量选录了金、元、明、清的优秀词章,这对开阔人们的阅读视野不无裨益。

或许是学习文科的关系,我个人从学生时代就喜欢读古典诗词。回头去看,年轻时比较偏爱豪放词,随着年时渐长,则更青睐婉约词,现在对那些宏大叙事的读物便有点兴味索然。这种阅读体验,应该符合人的阅读心理的演变轨迹。

人的阅读偏好并非一成不变,往往会随人生阅历的积淀而发生微妙的变化。青年时期充满理想激情,因此在阅读指向上容易与那些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色彩强烈的作品产生共鸣。回想大学时代,当时特别爱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伏尼契的《牛虻》之类小说,以及雪莱、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等人的诗歌,实际正是源于青年学子内心对英雄志士偶像的崇拜。由涉世未深带来的阅历浅薄,使我们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世事沧桑多有隔膜,因此即便对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文学名著,也是更陶醉于《水浒》、《西游记》里的劫富济贫和神游八方,对《红楼梦》大观园里男男女女发生的一切,却始终感觉朦朦胧胧,不甚明了,因而兴趣不大。

豪放词的审美疲劳

对于古典诗词同样如此。

豪放词气势豪迈,词语宏博,大多着眼“千古兴亡,百年悲笑”的铺陈,尤其抒功名之志意气风发,诉报国之情悲壮激越,这总是最能感染青少年驿动的心。每每读到岳飞的《满江红》,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慷慨激昂,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豪情壮志,便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激励。而辛弃疾《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沙场鏖战场景,也时时让人有冲锋陷阵的骚动。

“上马击胡狂,下马草军书”,豪放词能激起年轻人进取向上的情怀是理所当然的,但亢奋的情感难以持久,读多了难免产生审美疲劳。这就有了杨慎《临江仙》无尽的感叹:

“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何况“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这种豪情满怀而壮志未酬、雄心勃勃而怀才不遇的人生境况,成为渗透于豪放词字里行间的悲愤底色,也多少令人沮丧,年轻时对此缺失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渐次变得平稳,便会慢慢把目光投向长于含蓄委婉表达的婉约词。

伤感的温暖 忧郁的清丽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说,与豪放词高亢激昂的家国情怀不同,婉约词更多立足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尤以儿女之情、离别之绪、感时伤事的惆怅拨人心弦。婉约词格局虽小,却描摹细腻、开掘深入,思绪的释放常如涓涓细流,绵长浓郁,这是一种伤感的温暖、忧郁的清丽,是闲情逸致中柔和的慢板。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轼的结发之妻王弗16岁嫁与他,恩爱生活了11年后不幸病逝。苏轼把亡妻葬于自己母亲墓侧,并亲手种植了三万棵松树以寄哀思。10年后的一个夜晚,远在山东的苏轼梦见与亡妻昔日在四川老家时的甜蜜时光,醒来不禁泪下,于是有了这首千古绝唱《江城子》。苏轼不愧是诗词大家,对比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旷达空灵,个中的缠绵凄楚格外让人动容。

这说的是两情相爱之苦,那别离之痛又如何?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还相趁。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毛文锡的《醉花间》不过寥寥41字,却写尽了闺妇独居对边关夫君的思念之情,目睹眼前紫鸳鸯成双结对的嬉戏之欢,远别之怨愈显情思绵绵,其辞语的质朴浅显,更使全词别具韵致。

如泣如诉的悲剧美

用简单直白的词句表达复杂的情感,正是婉约词的一大特色。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要算“双李”,即李煜和李清照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了。这里,忍不住,再做一回文抄公。

先来看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还有他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位南唐后主治国无方,却生来是填词高手。亡国之恨、离乱之悲,只信手拈来几句大白话便表现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具有一种震撼心灵的悲剧美,难怪被人千年传唱不朽。

平淡入调难

李清照同样精于此道。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声声慢》)——“寻觅”、“冷清”、“凄惨”都是寻常字,经此叠用,活生生写出了作者孤凄彷徨、恍惚愁苦的心绪。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花落水流,光阴难留,两心相通,相思难熬,其中的无奈之情无助之忧,抒写得可谓淋漓尽致。

“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这是在元宵节“香车宝马,酒朋诗侣”的热闹氛围下,对比自己垂暮之年的孤单寂寞,借助三言两语的细节道出了作者晚境的凄凉。

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苏轼 人生体验 童年经验 崇高体验 归依体验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苏轼是为数不多的全才型人物,苏轼的诗以明快、爽利见长,“体格创变,而笔力纵横,……自是宋歌行第一手”(胡应麟《诗薮》);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摒弃柔弱纤巧,擅长驰骋挺拔,“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决庵手批东坡词》;苏轼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恣肆,无有定型,“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汨汨,虽一日千里无难”(《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四六《文说》)。苏轼其创作体裁宽广,题材广泛,文思敏捷,妙笔生花,可以说,苏轼是继李白之后的又一创作天才。苏轼在诗词文的造诣之高,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人生经验导致其创作才思如泉涌,源源不竭。

何谓“体验”?体验,就是主体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之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对于体验的理解包含三个核心:生命、情感、意义,即指艺术家用敏锐的心理去感受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聚散圆缺,体悟个体人生乃至人类的生命意义。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体验”的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苏轼在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分别实践了重要的人生体验,少年时的童年经验对其一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壮年时的崇高体验塑造了苏轼在世人心中永久的超逸放达的洒脱形象,晚年时的归依体验最终成就了苏轼恣意豪迈的一生。

一.“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童年经验奠定其“志君尧舜上”的人生道路

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提到童年,总使人有些向往,不论童年生活是快乐,是悲哀,人们总觉得都是生活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许多印象,许多习惯,刻固地刻划在他的人格及气质上,而影响他的一生。”①童年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时期是吸取知识的重要时期,更由于这个时期对于个体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人的气质、个性、思维方式等的形成和发展都在此时期完成,今后的人生走向也基本在这个阶段完成,所以童年经验对于个体人生的影响会持续至生命的终点。

苏轼幼承庭训,其母程氏“亲授以书”(《东坡先生墓志铭》),苏轼在少年时读《后汉书·范滂传》时大为感动,遂问其母说“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么?”苏母答“如果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苏轼少年时期就是在母亲的教导之下成长的,苏轼受其母亲的谆谆教诲,养成了苏轼“志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情怀,即使是后来王安石变法,苏轼被新旧两党排挤,一贬再贬,再艰难的处境,再悲惨的境遇,都没有消磨苏轼心中那份“兼济天下”、“悲歌黎元”的志意。苏轼的为民情怀是深植于骨髓之中的,这正是苏轼童年经验的体现。如苏轼在《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诗》中“禾木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表达出来的深切得悲痛,浓烈的愧疚之情无一不是在诉说苏轼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字字珠玑,体现出苏轼悲天悯人的济世之意志。苏轼像范滂那样的热血都表现在了对百姓的深沉情感上,苏轼笔下很少有那种激烈的讽刺意味浓重的笔墨,然而在《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中却辛辣,尖刻地为百姓鸣不平“桥山日月迫,府县烦差抽。王事谁敢诉,民劳吏宜羞。”

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崇高体验塑造其恣意豪迈的达者形象

崇高体验是艺术家经由自然或社会的某种外在刺激所唤醒的压抑在内心的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崇高体验是艺术家从内心出发由衷的诚挚的高尚情感体验,它摒弃一切矫饰和虚伪。崇高体验成为美学领域一种与众不同、光彩夺目的“大美”,极致的美,充实而有光辉的美。②如果说童年经验是苏轼人生体验中侧重于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体验,那么崇高体验就是苏轼人生体验中对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和宣泄。苏轼敏锐地捕捉人生境遇中的每个瞬间,每种微妙的感动,宣泄于他的词作中,传达他或细腻委婉的情致,如《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或传达他磅礴的正能量,东坡居士磊落洒脱的英雄主义浪漫情怀“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如银河中最璀璨的星宿,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这都是苏轼心中最真实的志意,真诚的表达心中最诚挚的情感,由此产生的兴发感动的力量和读者产生共鸣,由个体的生命感动升华成全体的生命境界,这既是苏轼崇高体验的精髓所在。

崇高体验大都是艺术家遭受心理挫折时的异常体验,崇高体验之所以被称为崇高体验是因为在挫折中艺术家凭借道德律令的内在要求,能够超越挫折。③在某一个契机,艺术家找到了心里的平衡,达到和谐的境界,瞬间心境变得开阔,世界变得明朗美好,登高望远的气魄和豪气充斥艺术家的内心,释放了之前的焦躁和低迷,整个人焕然一新,犹如获得了新生般喜悦和激动。在这种情况下的创作就往往有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或是承载着一种如“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雄浑大气,彰显力与美,又或者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不羁与恣意,淡然与潇洒。

三.“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归依体验锻造其旷达、超脱的襟怀

归依体验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类精神的存在状态,是一种升华了的人类体验。所谓归依就是寻找精神家园,所谓归依体验就是人们在寻找精神家园过程中所达到的神圣的精神境界,获得的充实、安适和永恒的感受。④归依体验必然是经历了痛苦、折磨和艰辛之后,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品格战胜自我,克服自我,最终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极致的精神境界,那是惊涛骇浪后的海阔天空,那是峥嵘砥砺后的平静淡然,那是“融七彩于一白”后的包容和谐。归依是持守、执着的归宿,秉承内心的一份坚持,守住最初的理想,经历了人生三境界,最终得偿所愿“蓦然回首,伊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苏轼的归依体验主要是宗教归依和自然归依。苏轼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其归依体验体现在释迦和老庄上,宗教归依既是归依释迦,自然归依则在回归自然,寄情山水之上。苏轼晚年的心态得益于释家的超脱,此时苏轼诗作中的景色,是山非山,是水非水,而是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最好的体现莫过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历经磨难,在艰难的境遇里依然不改初衷,凄风楚雨终不悔,最终得到了心灵的释放解脱,归于宁静安逸,“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的境界怕是再无来者了。(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 《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② 《现代心理美学》童庆炳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41页

③ 《现代心理美学》童庆炳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43页

④ 《现代心理美学》童庆炳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92页

参考文献:

[1]《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2]《现代心理美学》童庆炳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