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余秋雨的话

余秋雨的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余秋雨的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余秋雨的话范文第1篇

最近这段时间,余秋雨先生和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可能不得不经常接受媒体的“骚扰”。因为在徐家汇商城成功过会、即将上市的时刻,人们在徐家汇商城自然人持股表中,赫然看到了文化名人余秋雨的大名。

尽管地处寸土寸金的徐家汇商城本身就具有不俗的投资价值,但自从余秋雨这个名字出现之后,公众对于这位股东的关注就远远超过公司本身。

社会名人+亿万富翁,争议人物+侵占国资,文化事件+财经事件――在这样的独特组合之下,舆论瞬间沸腾了……

可能因此成为亿万富翁

最近有媒体报道,在刚刚成功过会的徐家汇商城的自然人股东名单中,赫然列着“余秋雨”的名字,而经记者致电徐家汇商城有关负责人的时候,对方也明确表示该“余秋雨”就是著名作家余秋雨。

资料显示,作为该公司第十大流通股股东,余秋雨拥有徐家汇商城1.5%的股权,折算成具体股份为518.6445万股。而按本月发行的3只中小板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48倍来计算的话,徐家汇每股股价或将高达20元,这样算来,余秋雨的身家很有可能过亿,成为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

股市就是制造富人和财富传奇的地方,股市中一夜暴富的故事几乎天天都在上演,本不足为奇。然而,由于这次一夜暴富的主角是文化名人余秋雨,因此便引来了舆论的诸多非议。最为集中的疑问是:作为局外人的余秋雨,当年是怎样拿到徐家汇1.5%股权的呢?

因企业改制而获得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余秋雨的股权来自于徐家汇的“职工持股会”。1995年,徐家汇的前身上海六百改制时,公司11.87%股权由职工持股会持有,其后股权比例逐渐上升至2001年时的24.5%。2001年12月,六百决定解散职工持股会,并计划将其持有的六百24.5%股权转让。

按照招股说明书表述,当时外部投资者不足以受让全部股份,而公司也鼓励内部管理层受让股权,因此将股权转让给了上海祥龙物业、徐汇副食品公司、六百的31位公司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以及余秋雨等4个外部自然人。

这次转让,每股的转让价为2.9239元,这一价格是按当时公司的每股净资产确定的。余秋雨斥资241.22万元,购入了1.5%的股份。后经过2007年的送股,持股数量达到目前的518.6445万股。根据相关条例,包括余秋雨在内的自然人在股票上市后有1年的禁售期。这也意味着作家余秋雨只有在股票解禁后,才可以将手中股票套现。

被质疑涉嫌侵吞国有资产

然而这样的公开资料不足以平息舆论的质疑。有媒体认为余秋雨持股徐家汇恐涉嫌国有资产流失。这样一来,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撇开媒体所扣的大帽子不谈,媒体质疑的核心问题是作为与徐家汇商城毫不相关的局外人余秋雨为什么会入股徐家汇商城。“因为余秋雨是上海的文化名人吗?余秋雨是控股股东的亲戚吗?余秋雨是职工吗?余秋雨是需要激励的高管吗?是当时徐家汇商城实在太需要余秋雨这200多万元的现金吗”?

根据上述这些追问,进而推论:“排列出各种可能性,公众仍然不明白,为什么是余秋雨能够成为原始股东。这个现象牵涉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国有控股的公司的利益由谁主导分配……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有必要反省,国有控股的原始股权是否涉及到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否机制还不太健全,是否国有资产流失社会大讨论后,仍然未能得到解决”。

余秋雨的话范文第2篇

--读余秋雨《问学》有感

作者:秋的私语

交友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淡然又最隽永的,便是以文字交友,以书交友吧。余秋雨的这本《问学》是几年前一位朋友托私语的姐姐转送给私语的。私语与这位朋友尽管在同一个城市,却已经五、六年不曾见面。今晚,翻出这篇《问学》的读后感,与大家分享,也籍此谢谢我的这位朋友。

朋友到书店买书,觉得余秋雨的《问学》很值得一读,于是买了两本,自己留一本,再送一本与我。

《问学》的推介语甚为高调:"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能与《论语》相提并论,不知《问学》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走进人的内心。抱着这种疑惑,我在书中渐行渐远、渐行渐悟。正如余秋雨所言:"我希望能够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国际其他文化,有一种总体的透视,而不要局限在某一点上,挽着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认为是全部的文化了".的确,《问学》作为凤凰卫视《秋雨时分》的实录,从影像的视听,到文字的记录,完成了一种审美心理学上的转换,留下的不单单是令人感动的中国文化散文式的通史,更是用真正的汉文字之美、文化的表述美的方式,对中国文化所进行的一种总体的透视。

完成这种透视的形式是新颖特殊的。正如余秋雨所言:"这本书的主要亮点,是我和北大学生一起创造了一种最生动的课堂方式,这种课堂方式,曾在播出时让知识界极为感动。这将成为中国出版领域的一件大事。"这本书共有47课,师生对话贯穿文化历史,全部话题都由余秋雨亲自设计。北大学子与秋雨老师的观点对接与探讨,沿着古老的话题,散发自然的青春美色。问的是学,探的是魂。这种魂,深层次体现了一种文化人格——把善良当做生命的根,把创造当做文化的魂,把自己当做独立的人。书的末尾还有一个抢眼的亮点,便是余秋雨精心设置的"闪问".学生在节目现场提出问题,他以最精简的方式快答,智慧携速度扑面而来,那是种让人来得及欣赏、来不及赞叹的阅读。全书中国文化与青春生命交相互动,体现了一点:文化能够滋润生命,生命也能够滋润文化。

完成这种透视的过程是通透感性的。从童年的歌声、甲骨文里的文明胎记、诸子百家的兼容并包、孔子一路冷遇成就的伟大、汉武帝大地所遇到的司马迁,到远方的目光、走向现代的困惑,那些关于中国文化的记忆被串起激活,不曾间断,通透而感性。对于中国文化史,《问学》没有去力求规范化、均质化、平衡化,而是站在探讨一个现代人应该对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保持多少记忆的角度,故意把中国文化史的早期部分大大加重,唤醒人们对全部中华文化的奠基元素更深刻的记忆,故意在某几个古人身边反复流连,因为他们是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的魂魄所在,故意在某些漫长的历史走廊里快步走过,因为那里的有些故事只是故事,不必去占据更多的人的内心……所有话题打开的,是中国文化史的大门,是一种文化记忆鲜活的获得。这种获得,不是按部就班,不是悠悠缅怀,不是严整的课本,而是由一个点到全盘的突然激活,是由一个豁口进入一个空间的顿时开朗。

余秋雨的话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冯骥才 余秋雨 旅欧 文化视域 文化表述方式 文化境界

冯骥才生长、居住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余秋雨生于浙江余姚县桥头镇(今属宁波市慈溪市),后居上海。他们同为关注中国文化并热衷于“行走”的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同为宁波老乡,同在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创作了颇多的旅欧散文和随笔。其中,冯骥才的旅欧散文和随笔主要收在《美人欧罗巴》、《巴黎,艺术至上》、《维也纳情感》等作品集中;余秋雨则随同凤凰卫视“千禧之旅”创作了《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其中大半是旅欧散文和随笔。由于人生经历、境遇以及文化意识、审美选择等的不同,他们在各自的旅欧散文、随笔中展现出不同的文化视域、文化表述方式和文化境界的追求。比较两人旅欧散文随笔的异同,有助于深入解读精英知识分子阶层文化血脉中的思维的、精神的价值,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上的自我认知与提升。

一、同一文化场中不同的文化视域――寻找“差异”与建构“同一”

冯骥才和余秋雨在各自著量颇丰的旅欧散文、随笔中都涉及对文明、文化的关切与探寻,释放了各自对文明、文化的认知、理解与情怀。他们面对同一个文化场――欧洲,却由于文化切入点的选择以及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视域。

表一 冯骥才、余秋雨散文随笔中涉及的主要欧洲国家

首先,由于文化切入点的不同,冯骥才和余秋雨在面对同一个对象物时,常常会有迥异的感受与见解。举例来说。同样身处欧洲的墓园,冯骥才感受到的是美丽、安详的氛围。他在《墓地》中写道:“它与中国坟地不同,毫无凄凉萧瑟之感,甚至像公园,但不是活人游乐而是死人安息的地方,处处树木幽深,花草葳蕤,一座座坟墓都是优美的石雕,有的称得上艺术杰作。”[1]在《居住在拉雪兹的大师们》则惊叹这座法国的神父公墓俨然就像一座城市,然后又款款写道:“此刻,秋天已经进驻巴黎的拉雪兹来。树木变成了三种颜色。三分之一的树木变成金黄,三分之一的叶子鲜红如火,三分之一的大自然依旧坚守着生命的绿。于是这墓地斑斓的秋色胜过花季的夏天。有的墓地被片片红叶鲜亮地点缀着,有的石棺上松软地覆盖着一大片纯黄的叶片。秋枝疏阔,日光下斜,影布墓地,分外美丽。一座座式样不同的坟墓,一件件题材各异的雕塑,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在光影斑驳中,这艺术化了的墓地便接近了天堂。”[2]他将墓地与休闲游乐的公园、缤纷绚丽的自然景色、清脆和雅的鸟鸣、活人感受到的宁静喜乐以及艺术氛围联系起来,传达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写出了西方人自己的生死观。

余秋雨笔下则不然。他在《墓地荒荒》中看到的是“长长的杂草”,遇到一位埋头读书的青年,奇怪于杂草间停放着的一个婴儿车,继而自问自答:“这是这位男青年的孩子吗?他为什么愿意把小生命停息在这么冷僻而阴森的所在?这不便问,只知道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见到的活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接着又叙述说:“墓园、荒草、婴儿、书籍,再夹杂几声鸟鸣;看书看到一半左右环顾,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名字从书本滑向石碑,这儿是许多文化灵魂的共同终点。我重新远远地打量了一下那个男青年,心中产生了一点莫名的感念。是他,消解了这个墓园的荒凉和寂寞。”[3]同样是与墓园相伴自得其乐的活人和鸟鸣,他却使用了“冷僻而阴森”、“荒凉和寂寞”一类的词语,应该注意到这些字眼正是中国人对墓地的概念。可以想见,余秋雨是在用自己的中国思维和理解力去阐释西方,所传达的正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多数中国人身处墓地的感受。

比如面对奥地利的乡村,冯骥才在《别急,哈尔施塔特》一文中盛赞“湖区”特异之美,描写其精神、气质、历史、风俗、生活气息、审美情趣,转述山民“我们最爱的是大自然,然后才是上帝”的独特生活观;余秋雨则以中国的山、水哲学来阐释和同构奥地利山村。再比如面对罗马、威尼斯等城市,冯骥才惯于客观地叙述和感受,寻找异质文化的优长;余秋雨则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学最大的抒情主题――兴亡之叹,谈到曾赴中国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和上海……类似的例子不一而足。总之,冯骥才充分尊重主体个性与差异;余秋雨则善于运用自己的文化背景进行同构、联想与包容。

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冯骥才的旅欧散文随笔中的文化视域突出显现为对“差异”的关注,余秋雨则刚好相反,这在他们各自的相关文字告白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冯骥才在其欧游散文随笔选集四种的自序――《游记的立场》一文中坦言:“文化的视点是我游记的立场。即从文化上去发现不同、感知不同和享受不同。”[4]继而又表示:“还有一个立场是我不能拒绝的,就是审美的立场。”但这也是因为,“美常常是一种文明的外化与表达。往往从美的入口进去,便可以找到另一种文明独特的本质”。[4]5更清晰的解释可追溯至其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海外趣谈》一书的序言:“采取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方法,试图清醒地寻找东西方截然相反的区别。这一工作给本书作者许多发现的,同时不再相信东西方可以完全融合,却又相信,只有相互认识到区别,才能如山水日月,光辉互映,相安共存。”[1]12余秋雨则在《千年一叹》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说道:“这样一种悠久的文化(中华文化),与人类的其他文化相比处于什么地位?长处在哪里?短处又在哪里?”[5]并且声称 “从那数万公里中重新发现了中国文化”。[5]5可以说,在行走和写作尚未发生之际,他们便阐明了各自的文化预期与文化立场。前者要寻找和比较文化的“差异”、区别和个性所在,设身处地地感受、思考和体验;后者则要“发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自己的思辨中建构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同一”。

二、不同的文化表述方式――“文化的文学呈现”与“文学的文化表达”

作为文学文本,冯骥才、余秋雨旅欧散文随笔的文化表述方式亦各具特色。比较来说,冯骥才的文化表述方式大半是含蓄、客观而自然的,可说是一种“文化的文学呈现”;余秋雨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文学的文化表达”――主动、主观,带有强烈的文化逻辑性与功利目的。这样的文化表述方式当然有他们个性与审美趣味等因素参与在内,更重要的则同他们各自的文化身份密切相关。虽然二人都具有作家、学者、文化人等多重文化身份,但推究起来,冯骥才首先是一个作家,余秋雨首先是一个学者。

冯骥才出于作家的敏感与天性,惯于从日常和细部着眼,创作多选择狭义的散文体裁,仅有《巴黎的历史美》等少量作品为文化随笔。比如在描绘巴黎时,冯骥才花费了颇多的篇幅关注日常的巴黎――普通的巴黎女郎、街头随处可见的吻、地铁中的无名乐手、巴黎变幻的天空和拉丁区默默无闻的苏吉尔小街等等,用冯骥才自己的话讲,他关注的是“最深的、也是最日常的一种生活”。[2]62而他的表述方式则突出体现在对细节的处理,时刻不忘让细节本身“说话”。《巴黎女郎》中那片被女郎用作书签的金黄的落叶,女郎的自然与和谐的美便跃然纸上;《地铁中的乐手》中弹琵琶的中国姑娘琴桌上的一枝深红的玫瑰,传达着巴黎人的浪漫天性与气质;拉丁区小街上快要被秋天的藤蔓遮满仍不肯将其剪除的一扇扇窗子,诉说巴黎人对自然和美的由衷热爱……即便在《城市的文物与文化》这类纯文化随笔中,也不忘记述、描写自己住宿的旅馆的状态、环境,让旅馆自身为城市的文物与文化作证。概括说来,冯骥才常常通过众多密集的日常生活图景、形象与细节透露出深厚的文化气质和信息,自然而言地呈现着巴黎的人性环境、生活的深层和文化气场。

余秋雨基于学者的思维习惯,则极为重视占据历史文化的高度,进行整体把握,更多选择了文化随笔这一体裁,以叙述和议论的方式直接进行文化的表达。仍以巴黎为例。余秋雨首先在文化随笔中给巴黎下了一个文化的定义:“最健全的城市”。[3]206因为“它几乎具有别的城市的一切优点和缺点,而且把它们一起放大,推向极致”。[3]206接下来他论及埃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中心、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等巴黎的文化符号,以及萨特、波伏瓦时常光顾并进行写作活动的咖啡店,抵达这些预期就要到达的地点后,再通过自己的知识背景、感想、见解,追溯这些城市建筑的历史、典故,联想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观察现象,分析利弊,在文字中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文化理念。在《法国胃口》中,余秋雨在回顾法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之余,这样评论道:“法国美食的高度发展,与法国文化的质感取向有关,对此我十分钦佩。质感而不低俗,高雅而不抽象,把万般诗书沉淀为衣食住行、举手投足,再由日常生态来反视文化,校正文化,这种温暖的循环圈令人陶醉。”[3]222继而指出“法国人在美好的事情上容易失控,缺少收敛”,[3]222印证前文给出的巴黎城市文化定义后,向巴黎人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在文末总结道:“时间原则、经济原则和随意原则成了下一代的生命原则,需要反省自问的也许倒是法国美食的古典原则。”[3]222至此,余秋雨自己持有和想要传达的文化观念得到了逻辑的、充分的表达。

此外,综观文本就会发现,冯骥才写“心灵”时余秋雨在写“心态”;冯骥写“自然”时余秋雨写“生态”;冯骥才描绘巴黎人、维也纳人等的“生活图景”时余秋雨关注他们的生存形态……冯骥才的文化表述通常蕴含在诸如心灵、自然和生活图景中等对象物和细节之中,重视观感、画面、情节、韵律、节奏,在文学的、艺术的表达同时进行着文化的“呈现”,或者说伴生着文化的内容。余秋雨则紧紧盯住文化,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阐释,文字是服务于文化表达这一目的的。当然,余秋雨或简约或繁复,或华美或朴素的丰富多样的文字,以及各类美学策略为文本增色许多。在学术著作《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中余秋雨曾提到:“可以在恰当的局部试行类似的小结构,埋下一些两难的喟叹和未知的苍凉,也就是埋下一些伟大的碎片或种子,有可能取得超乎想象的奇效。”[6]而“喟叹”和“苍凉”正是他行文张力与美的一大特色。另外,余秋雨善于借鉴其研究的本行古希腊悲剧的美学优长,利用悲剧的形式――冲突、矛盾、情境等的营造,引导读者的情绪、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从而形成其“文学的文化表达”。

三、文化境界的追求――“精神至上”与“文化无疆”

在不同的文化视域与文化表述方式的背后,自然隐含着冯骥才、余秋雨对各自文化境界的追求。概括而言,冯骥才旅欧散文重在寻觅积极的、美的、超功利的思想和精神,他理想的文化境界是“精神至上”,而余秋雨孜孜追求的是人类文明的大同理想――“文明无疆”或者说“文化无疆”。

在欧洲,冯骥才关注巴黎、维也纳、萨尔茨堡以及阿尔卑斯和“湖区”等城市、郊区、乡村及其住民的精神、情感与气质。他既记述巴黎女郎、无名乐手、海蒂父女、店主塞伯、世外美髯公弗里茨、木偶大师爱赫尔等普通民众、民间艺人,也抒写凡・高、塞尚、莫扎特、克里姆特、罗丹、普希金等顶级艺术大师非凡的艺术人生;既关注优美的历史文化时空,更不忘从中寻觅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描写巴黎先贤祠的《精神的殿堂》一文中,冯骥才写道,人们来到这里,是为了“重温先贤的思想精神来了”。[2]63在《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中他说:“欧洲人一向把自己的历史精神看得至高无上,因此他们不会把历史的遗物当做岁月的垃圾。”[2]185在《断送冬季》中他说:“由于塞尚、高更和凡・高与印象主义决裂,一种观点具有极大魅力;即印象主义只去陶醉事物外部炫目的光与色,而绘画的目的不是描述现存的物质世界,而是深入表现人的复杂丰富的精神天地。”[2]217综观冯骥才的旅欧散文随笔,历史精神、个性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神、人本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务实精神、古典精神、现代精神以及巴黎的精神、萨尔茨堡的精神、罗马人的精神、南部人的精神、德国人的精神乃至人类精神等等字样俯拾皆是,可见冯骥才对“精神”的关注程度。在《巴黎,艺术至上》序言中,冯骥才直言:“我相信我找到了法国所拥有的一种人文精神――它就是精神至上!”[2]12值得一提的是,“精神至上”这一文化境界追求更充分的体现,是在他大量的“行动散文”和城市历史保护、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等实际文化行动之中,正如冯骥才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强调的那样:“知识分子就是要精神至上。”[7]

在《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中,余秋雨不断树立自己人类的“大文化”理想并为之用力。在《行者无疆》序言中他说:“就这样一圈圈越走越大,每一个新空间都带来新责任,终于从国内走到国外,从中华文明走到了其他文明。既从其他文明来审视中华文明,又从中华文明来察试其他文明,然后横下一条心,只要对人类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文明,哪怕已成瓦砾,已沦匪巢,也一个不能缺漏。”[3]3从中可以感受到他立足人类视野的文化境界追求的坚定决心与努力。在《哀希腊》中,余秋雨联想到了雅斯贝尔斯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说,高谈拜伦和迥异于地域祖国、血缘祖国、政治祖国的“文化祖国”的概念,称“希腊文明早已奉献给全人类,以狭隘的国家观念来呼唤,反而降低了它”。[5]6希腊在这里具有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迈锡尼遗址也被引申为整个人类的“早期文明的重大教训”。[5]12他还说:“即便是与欧洲文明有着太多历史恩怨的中华文明,也不会一味执著于各个文明之间的冲突来谋求自我复兴,它正在渐渐明白,自我复兴的主要障碍是近处和远处的蒙昧与野蛮,因此更需要与其他文明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提醒,然后并肩来对付散落处处的憧憧黑影。”[3]9 因此,他“对于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多方面比较,突破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两极方位,而是一直保留着更庞大的第三方位,即一切文明的对立面”。[3]9由此应可以理解为,在余秋雨心中、笔下,尽管中华文明、欧洲文明或是人类其他的文明、文化,彼此间有复杂的、难以厘清的种种差异、短长、冲突、纠葛、恩怨,但在“一切文明的对立面”――野蛮面前,它们是一体的,不应有界限和壁垒,否则就落入狭隘。

综上,冯骥才和余秋雨这两位作家、学者和文化人在旅欧散文随笔创作中,通过各自的知识结构、人生智慧、审美取向、艺术眼光、文化立场,展现出不同的文化视域,选取不同的文化表述方式,呈现了对“精神至上”和“文化无疆”两种文化境界的追求。两位大家对中国当代散文随笔的贡献毋庸多言。相信读者在享受文本阅读所带来的美感的同时,亦可强化文化与精神层面的自我认知,获得文化与精神境界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冯骥才.冯骥才分类文集11[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74.

[2] 冯骥才.冯骥才分类文集10[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87-88.

[3] 余秋雨.行者无疆[M].北京:华艺出版社,2011:121.

[4] 冯骥才.维也纳情感[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0:4.

[5] 余秋雨.千年一叹[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

余秋雨的话范文第4篇

朋友是人生一大财富,拥有它,是一种幸福。

朋友应处在什么样的地位?余秋雨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必须记住”:一过中年,人很大程度上是为朋友而活了。看来有时朋友竟可与生命相提并论。

我想,即使在“中年以前”,朋友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杜甫这两位大诗人虽相识太晚,作别又匆忙,但在这以后,杜甫不论流亡何地,都处在思念中,写出刻骨铭心的诗句,甚至,文风也有所改变,写下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名句。

这“中年以前”,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个年龄。

但朋友是来之不易的。西方一位哲人说过,人生最珍贵也最难求的就是朋友。中国文化史上,最出名的是“高山流水”,但除此以外,与其它相比,关于朋友受人推重的,屈指可数;而且,关于朋友的话题也是最多的,几乎所有名作家都写过关于朋友的文字。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朋友的可贵。

是啊,来一次人间,在人海中相识,叫一声“朋友”,不容易!

朋友像钻石,有了,就要维护,要珍惜――因为它来之不易。

对待它像对待最珍贵的财富一样,才会懂得拥有它的快乐。

生活在朋友中,使我们的心灵丰腴,使我们的孤独不再孤独。

生活在朋友中,让我们的生命润泽,让我们前进的路上多一种抚慰。

面对可爱的朋友,我们可以享受共同的快乐,分担各自的忧愁;可以感受一个人体会不到的东西,可以完成一个人无法做到的事。

和朋友一起,心怀一管灵犀,即使一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有胜于一个人在名赫一时的成功中孤独。

我最想生活在朋友中!

江苏省常熟市前黄高级中学高二(12)班

简评:

余秋雨的话范文第5篇

赵忠祥答smart螺丝1、我极少去动物园,因为把动物圈在人类居所附近,以人工方式饲养供人观赏,违背保护野生动物的科学理念,科学的理念应该是在它们的原始栖息地保护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但对早就建立的动物园我无异议,只是我不愿去。但我反对再建以营利为目的的野生动物园,也曾用政协提案等方式提出过我的建议和意见。这就是我极少去动物园的缘由。2、是的。3、从1960年初到去年退休,在职场一线做了四十八年的工作,这在中国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在这四十八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有机会做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因为我小时候是没有电视的,所以从一开始没有怀抱做电视的期望到最后走上电视屏幕,我并没有自己的选择,只是受命于指定的栏目,但是我还是圆满地完成了这些节目。就像一个多子女的母亲一样,很难说最爱谁。4、我说的不是客套话,我很喜欢像《锵锵三人行》这样的节目,它的空间很宽泛,甚至有一点随意,事先有一个命题,然后大家互相探讨,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很悠闲也可以很幽默,大家说远了再回来就好了。不用做很多的案头工作,不用一遍遍地排练,几乎是一次成型的。对于我这样年龄的人,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积累,接触了很多的人和事,做这样的节目还是很轻松的,这个过程既有“倾听”也有“倾诉”,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叙述”,我以前做的节目没有过这样的形式,基本都是导演和编辑掌控,所以还是很喜欢这类型的节目的。5、最近听说台湾一个节目要选女主持,报名的人有无数,后来台湾一个资深的传媒人说了这样的话,大致就是说我们不要光圈光鲜亮丽,引人瞩目,还是要以平常心对待,认真踏实去走好每一步。

skip to my lou问黄健翔我们形容一位球员的假动作很好时,到底是应该说这个假动作太假了,还是太真了,以至于把对手骗了?

黄健翔答Skip to my lou我通常都说:这个假动作太“逼真”了!所以说,“逼”这个字不是什么坏字,全看怎么用,怎么理解了。呵呵!

东方红问余秋雨和蔡康永我们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但我却学会了第一句英语,那就是“Fuck you”,同时还学会了第一旬日语(八格牙路),周围的小伙伴天天乐此不疲地用上述语言四处骂人,乐不可支。请问余老师和蔡老师,为什么在各类语言中,往往脏话比较容易传播?

蔡康永答东方红1、穿衣服啦,讲道理啦,都是人类自己搞出来的花样。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人类应该很乐意像狗一样,每天光屁股加汪汪叫就好了。脏话,就是很不伤脑筋的吠叫啊。

2、你学的第一句英文以“F”字母开头,这很正确,因为这个词就是生命的起源啊。

余秋雨经纪人答东方红一一余秋雨本人现在不在国内,也很忙,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下一任前夫问老婆碳你还记得我的求婚吗?

余秋雨的话范文第6篇

茅于轼(经济学家)

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遵守公共秩序,开始关心社区公益,践行环境保护,热心慈善事业,人与人之间广泛表现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真诚态度等等,都是市场经济时代道德精神的表现。新闻记者为了报道事实深入现场,医护人员忠于职守不惜以身殉职,类似的高尚精神是市场经济的支撑点。人心的向善愿望,是一股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是一种潜在的道德资源。但是我认为,“先人后己”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要求不可能真正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按照我们以前所倡导的道德观念,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是不道德的,认为“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情况下,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如果存在一种“集体主义”对一切人都不利,或者只对一两个人有利,这种集体主义还有什么道德价值?当“先人后己”的原则应用于他自己时,他应该后于别人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可是当同一个原则应用于别人时,他也成了“别人”,他的利益又应该先得到考虑。这就陷入了矛盾。

谁能成为文化偶像

原 非(作家)

中国十大文化偶像评选活动主办者开出了一个50人的候选名单。名单简直就是明星大聚会,周润发、周星驰、王菲、张国荣等人的名字赫然在目。至于王朔、贾平凹、余秋雨等,充其量是文化名人,如果非要封他们一个文化偶像名号的话,估计他们自己都会不好意思。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名人犹如恒河沙数,想想老子,想想孔子和孟子,恐怕不会有人埋怨我们眼光太高。但这还不是主要问题,就算是限于20世纪,这份名单仍然有不少问题。美国媒体拟定的文化偶像评选标准: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曾经深刻地影响美国历史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就代表了美国的精神。这句话非常重要,但它没有出现在国内的评选标准中。不错,王朔的痞子文学、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乃至于周星驰的无厘头,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但是,从内涵和深度来看,他们不能成就深刻的思想,更不用说能影响历史进程,绝对无法与鲁迅的《狂人日记》和《呐喊》相提并论。

经济学家的人道主义

保 罗(经济学家)

我的准则很简单,就是支持处于劣势的人们,憎恶不平等。我不能将这一道德立场归功于我自己。这一信仰很容易坚持,我的收入超过平均数后,我也并未产生什么负罪感。我也没有将我所有多余的外衣送给只穿着衬衣的陌生人的冲动:这么做的话父母可能会认为我愚蠢,如果因为没有这样做而在夜里辗转反侧就更是神经过敏了。自由派人士确实认为自己对分配上的公正负有某种个人义务,但比私人的慈善行为重要得多的是,在任何涉及公共政策的时候,要在公平原则的指导下来考虑有关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截然相反的观点。正如我在芝加哥大学的老师和朋友亨利・西蒙过去常说的:“任何好的事情都值得为之付出某些代价。所有的事都应被推动得高于收益递减点。”我认识的所有经济学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自己看成人道主义者。

中产阶级将成为典范

何 姗(记者)

余秋雨的话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思想品德 课外读本 作用

我们发现,在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往往只给学生推荐教辅读物,却仍以教材讲解和习题演练为主,旨在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扼杀了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激情。思想品德教学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指导,但又不能绝对的本本主义。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拓展课本知识,运用课本知识,积极推进课外阅读并形成自觉的行动,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开拓学生除课本之外更广阔的视野,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课外读本是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的有益补充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构建了多个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有利于巩固、拓展教材知识,使学生怀抱常识与理论知识走向更广阔的认识天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大大提高理论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这完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开放化、实践化的特点。学生通过对课外读本的阅读,能够自主地获得教材文本以外的知识,特别对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重点和难点会有更为直观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该学科的理解和感悟。

课外读本的阅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接受规律。初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准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他们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分配好时间,处理好课外课内的任务;由于理论思维趋于成熟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初中生观察能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对一般性的常识读物已能做到深刻理解;初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更强烈,在有效的教学方式下,其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被大大激发;此外,他们的理想、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使我们不能低估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求知欲望。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课本知识的局限往往不够深刻,而课外读本的阅读则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2.课外读本的选择应体现出可读性和启发性

我们在教学中可选择一些可读性较强、通俗易懂的课外读本。这些读本往往是对某一领域的独到见解,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教育性。我们在选择这些读本时,应该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能够感兴趣,能够读懂。这样选择,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语文等学科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从中获得他们所未知的专业知识,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

我们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为例。《文化苦旅》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系列散文集。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游历中国各地,追寻古人足迹,体会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程。这些文章,是游记,也是中国文化史。此书行文优美,富含文化哲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胸怀,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培养丰富的人文精神。学生通过阅读该著作不仅会对社会文化有全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激发他们像余秋雨大师那样不断学习文化知识,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知识理解问题。

3.课外读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3.1读本的选择应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教师要精心备课,把推荐读物与教材密切联系起来。教师推荐的课外读本应该具有阅读价值,能够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常引导学生用教材理论分析推荐读物中出现的现象,在新课教学中可以常利用推荐读物中的具体例子或故事情境,或在推荐读本中找合适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以理解、强化教材知识。如讲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时,可请学生就《文化苦旅》中自己熟悉的一处,畅谈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对比自己与余秋雨的观点的不同之处,并简要阐述读后感。

3.2 注意阅读的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可以在学习单元的推荐读物中选取一本阅读,也可以两本都阅读,这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而定。在阅读时间安排上,教师要妥善引导,处理好课内课外的关系,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或侵占学生太多的时间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提前推荐,让学生在假期阅读,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学生也可以在休息期间读上几页,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讨论,进行辩解,以获得收益。

3.3 定期作读书心得交流,鼓励大家多谈体会,并认真聆听他人的阅读体会。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样的教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课堂讨论的话题和争论的内容更有深度,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特别是对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影响更大,有的几乎是影响了他们对学习的整体态度,激活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4.课外读本选择的注意点

4.1注意精挑细选。在推荐读物选择方面,首先要注意精选,不宜过多。其次要注意选择通俗化、生活化的普通读本、入门类书籍,不宜推荐专业化的学术类书籍。推荐不符合学生阅读能力和学识水平的读物,无异于拔苗助长,是垫高求知的门槛而不是打开求知的大门,无助于学生提高兴趣,增长知识。

4.2注意泛读理解。在实践中,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把推荐读物全文看完,允许他们在阅读能力上有差距。对阅读收益及效果,不做硬性规定,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学习体会,并乐于交流。

余秋雨的话范文第8篇

贵州苗寨已经成为了贵州的一个文化特色和当地人民的风情特点,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建筑物,还有民族服饰,给人巨大的冲击,还有欣赏,同时也是因为这里与众不同的氛围。余秋雨先生对于贵州的千户苗寨就有着无法释怀的喜欢,并且在他的画中认为,如果想要用美丽回答一切的话,看一看西江的天下苗寨就知道了。

2、湖南娄底

湖南湘西也是要去湖南旅游的过程中必经的一个地区,而在湘西如果你没有去过娄底的话,恐怕就是不完整的了。但凡只要去过了湘西就没有人不会为娄底这一片美丽的土地而倾倒,但是,和平日里的拜倒在威严壮阔的山峰,或者是潺潺秀丽的喜水不同,在娄底真正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是一片叹为观止梯田王国,它的名字叫做紫鹊界梯田。

3、陕西安塞

安塞。每当一提到陕西这个地方的时候,大家大多都会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风景,又或者是嘹亮的陕西山歌和黄土高原的壮丽风景。安塞腰鼓作为这里的一个文化特色,更是显现着蓬勃而又顽强的生命力,那样有力的呐喊,如此强劲的那样有力的的着这里风土人情的特色。

4、云南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