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扭秧歌教学

扭秧歌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扭秧歌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扭秧歌教学范文第1篇

《龙咚锵》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问音调创作的儿歌,四二拍,五声宫调式,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声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学情分析: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事物新鲜好奇、模仿性强,他们还喜欢“自己动手、发现探索问题”。而且,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几种打击乐器,掌握了几种基本的节奏类型,为本课的认识、探究、实践打下了基础。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音乐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学理念作指导,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现确立以下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深入体验——自主探究,学唱歌曲——创造表现,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一、激趣导入

播课件《龙咚锵》音乐中跟随教师跳起秧歌舞进教室。欣赏《春节序曲》片段。引导学生辩听歌曲中的演奏乐器并感受乐曲的情绪。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养成细心、静心倾听的习惯]

二、认识锣、鼓、镲熟悉歌曲中重点节奏

探究鼓的敲击方法: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好伙伴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瞧(出示小堂鼓)师:它的名字叫做“小堂鼓”。 师:请你用嘴巴模仿小堂鼓的声音。生:模仿发出声音。师:(敲击小堂鼓)我们一起找一找现在我们周围的什么声音和小鼓的声音很相似?师敲生模仿。 生:用手拍打坐凳(引导学生敲出不同的音量,感受音的强弱)

小镲、小锣节奏:师:(出示小镲、小锣)小鼓还有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那咱们现在就去认识认识它们吧。生:敲击小镲、小锣,说出它们的名字,并模仿出它们的声音——“锵”。

小堂鼓、小镲、小锣节奏:师:小堂鼓、小镲和小锣想一起跟大家问个好,小朋友们可要听好啊!(两位同学来和老师配合)

师:我们也一起来模仿一下它们的声音。(出示课件节奏图片)

歌曲最后一句节奏:师:(出示课件节奏图片)大家还能读出它们吗?师领生读几遍。师:用手势分别表示锣和鼓。生:随手势读出声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乐器的同时通过看、说、敲及看手势模仿声音的方式熟悉歌曲中的重点节奏。重在认识乐器,掌握奏姿,探索奏法,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为歌曲伴奏作铺垫]

三、呼吸训练

师:我们敲锣打鼓像是要过新年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好多好吃的。(出示课件,课件内容为饺子、汤圆、美食的图片。)师:还冒着热气呢,闻一闻,香不香?

生:跟着老师的手势来做闻的动作,进行呼吸练习。a.慢吸慢呼b.快吸慢呼。

[设计意图:将枯燥的呼吸训练巧妙、自然地融入到“闻”香味的过程中,既有情趣,又为演唱歌曲做好了准备]

四、发声练习

师:这节课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大家高兴吗?师:高兴时你“哈”的声音引导学生做发声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大笑,自然引出发声练习,让发声练习轻松进行]

五、深入体验,自主探究

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师:(播放录音范唱)说一说音乐的情绪是欢快热烈的还是慢速优美的?(播放课件)出示过年的情景。教读歌词。(出示歌谱)

分角色按节奏读:师:“过新年呀”,生:“龙咚龙咚锵”。师:“多快乐呀”,生:“龙咚龙咚锵”。师:“龙咚龙咚锵!龙咚龙咚锵!龙咚龙咚锵龙咚锵锵锵!”演唱几次后师生交换角色。学生随琴模唱(演唱时师生合作,采用歌曲接唱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学生与老师合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循序渐进突破难点节奏]

六、创编表演(播放《龙咚锵》分二组进行)

分组讨论几个适合歌曲的结尾。并分组展示。及时鼓励。播放扭秧歌视频,教学生跳十字舞。学生创编热热闹闹的“过新年”情景。A组 唱歌;B组 扭秧歌;C组 敲锣鼓

结束新课:生:边扭秧歌、敲锣打鼓,边唱《龙咚锵》结束新课。

扭秧歌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培养兴趣 校园环境 乡土风情 环保材料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杭锦后旗陕坝古镇地处郊区,资源比较丰富,近几年,我校根据地区特点编写了美术校本教材。通过利用乡土资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教学经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 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教学中,将课本内容与乡土资源巧妙地整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适时地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探究、合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比如在学习泥塑时,我亲自带领进行学生挖泥、和泥、捏泥等,让他们在玩中感悟,乐中学习。

乡土资源来自本地,学生对它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他们乐于接受。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花草树木、人文景观、历史状况、发展前景等总是特别关注,感情深厚。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借助照片、实物、影像等资料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也能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去。

2 利用乡土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教学中灵活、恰当地运用身边的资源,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入手,和他们所熟悉的所感兴趣的活动结合起来,利用他们所了解的资源进行教学,让他们享受到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1 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校设备齐全,环境优美,有各种各样的植物,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育人环境。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目的地多增设了一些写生课,包括风景写生、静物写生等等。如在低年级学习《各种各样的花》这一课时,我带领同学们观察学校的花草树木,讲解各种植物的生长特性、结构特征等,让他们自己去写生。高年级在学习《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时,组织学生观察我校的建筑物、树木等,让他们试着去表现,学生在兴趣中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了解乡土风情,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2.1 了解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陕坝人勤劳勇敢,以前留下来的古建筑结构,很具有历史价值。在讲解这些内容时,我事先把拍摄的录像、照片等展示给同学们欣赏。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到镇上或村子里带着问题进行实地考察。比如参观“塞上园”的小组重点了解成吉思汗这个英雄人物,以及敖包的象征意义。参观河套酒业的小组要记录我酒厂悠久的发展历程等。通过采访探讨、拍照片、拍录像、速写记录等方法,把小镇的古建筑以及人文历史故事也一起收集记录。同学们纷纷响应,积极参与,遇到困难时还及时请教相关的人员。这使他们一下子都变成了讲故事专家,把古镇当年的历史故事讲解得栩栩如生。

2.2.2 弘扬民间传统艺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农村里面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它们是艺术沃土盛开的奇葩。我们可以通过介绍本地区的民间艺术,弘扬民间特色艺术。如在我们的乡土里每年正月十五要挂灯笼、踩高跷、扭秧歌,人们装扮成戏剧中的人物,非常热闹。我通过设计《新春乐》这一课,组织同学们去访问扮演踩高跷,扭秧歌等活动的艺人,并且让同学们去采访村里的长辈,记录了解整个表演过程,然后让他们进行创作。在创作中,有的同学表现的是踩高跷的场面,有的表现的是扭秧歌的场面,有的表现的是舞龙灯的场面......他们的想象力丰富,表现力强。

这次采访中,我还让学生向长辈们请教一些民间艺术作品的作法,比如民间剪纸、面塑、刺绣等,然后课堂上再进行演示,并撰写艺术随想记。同学们热情高涨,他们的作品不仅有民间风味,而且独具匠心,撰写的艺术随想记表现出了他们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们认识了先辈们创造的珍贵美术文化,理解传统文化思想,体会到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和智慧。

2.3 巧用身边的环保材料,培养创新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看起来是“废品”的东西,经过人们巧妙的构思,精心的制作,变成了可观赏、有价值的艺术品。比如,在我们的校本教材里,设计了粘贴画教学。我校地处郊区,各种各样的树叶是粘贴画教学的好材料。课前引导学生采集各种形状、颜色的树叶,美术课上让他们用树叶粘贴成画。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种子的粘贴画,各种豆类、瓜籽、小麦、玉米等。另外,我校还举办了“环保小设计制作比赛”,鼓励学生搜集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让它们变废为宝。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应不断探究利用乡土资源服务于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提高小学美术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洪美娟.巧用资源 丰富绘画题材.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教学参考.

2 郭广辉.浅谈美术乡土资源拓展利用中的不足与应对策略.小学

扭秧歌教学范文第3篇

摘要:在祖国的北方,是一片辽阔的黑土地。在这肥沃的黑土地上,有关东人世世代代的辛勤耕耘和充满了耐入寻味的生命活力。东北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东北秧歌;风格特征:教学实践

汉族作为中华大地上的主体民族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演变的过程,因地域和历史迁徙的原因使民间舞蹈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风貌。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形式,它源自田间劳动,后来成为农闲或年节时间的化装表演。在南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于与秧歌相类的民间舞蹈“村田乐”的记载,清代还有人说明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秧歌有不踩跷表演的“地秧歌”和踩跷表演的“高跷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作为北方地区极为普遍的汉族民间歌舞形式,秧歌通常是老百姓欢度传统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重要内容,南方地区的汉族民间歌舞形式也非常丰富,但大都不同于秧歌,一般在各地小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形式,比如安徽的花鼓灯、云南花灯等,在这我主要介绍我们家乡的东北秧歌。

一、地域文化

历史上汉族人进入东北地区曾有两次:一次是在辽金时期,另一次是在清代。随着移民,他们也将自己的舞蹈带到了这片土地上,秧歌是最主要的汉族民间舞蹈。史书记载,早在康熙年间,东北就已经有了“上元日”(正月十五)办秧歌的习俗。表演的男子扮成参军、妇女等角色,边舞边歌、通宵达旦。到了清末民国年间,扭大秧歌已经是遍布东北各地的春节娱乐活动。“办秧歌”的发起组织者,或是商家富户,或是行政机构,或是民间组织,负责如集本地擅长于此道者,并置办服装道具、聘请鼓乐班子、组织排练、筹划演出安排等,具体事项通常是由一位演技好、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秧歌头”负责张罗。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拜年,一般从初二开始“跑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门拜年之意。这种演出,受拜者要预备烟茶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头”赏钱,有的还要管饭。所以秧歌队拜年事先已选好对象,起码是要给得起赏钱的才能去,否则人吃马喂各种费用就难以开销了,当然,演出时当地男女老少都可以白看热闹。过去农村过年,一是图“喜兴”,二是讲面子。假如哪个村设来秧歌队拜年,村里的人都会觉得不开心。因此,如果本村不办秧歌,各家按贫富摊钱,派人去外村“接秧歌”,以为村里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

东北秧歌主要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系从中原一带传播而来,在发展中吸收了当地满、汉两族人民的文化艺术成就。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东北秧歌有高跷秧歌、二人转和地秧歌三种形式,并有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表演程序。东北秧歌以演唱秧歌小曲为主,一般为男女2~5人,1人领唱,众人相和。演唱的小调有五十余种,如《闹五更》《绣花灯》等。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的表演风格,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带简单情节的小段有《王婆骂鸡》《锯大缸》《瞎子观灯》等。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蹈为主的民间艺术。关于吉林地秧歌的渊源,众说不一。据多数秧歌艺人讲,传说忽必烈称帝建立大元帝国之后,把百姓聚会每五十户编成一队,派一个元兵看管。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元兵怕百姓聚众谋反,就把各户男子集合起来,由他领队唱唱跳跳。后来这一活动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流传下来,演变成秧歌。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吉林传统地秧歌中有“老鞑儿”(指元兵)这个人物,并且是秧歌队的领头和指挥。当然,这也只是一种传说,不见文献记载。从吉林文化史和地秧歌的内容、形式、扭法、扮相等多方面分析考察,它是从关内传入的,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演变成具有地方风格和特点的民间艺术形式。吉林的秧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味,有淳朴自然的生活原型美,它具有火爆欢快,豪放矫健,质朴憨厚、幽默诙谐等艺术风格和特色,其中尤以踩高跷、耍龙灯、跑早船和逗狮子最为著名。

二、民俗风情

东北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种民间歌舞。是一种具有自娱自乐群体性的表演形式

东北大秧歌是关东民间文化的一大瑰宝,其中蕴含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民间称秧歌叫“扭得浪”,即不但舞姿要优美,而且腰胯摆得幅度要大,节奏感要强,表情要有感染力,总之是不能平淡而要夸张,才符合关东豪爽热情的民风。此外,秧歌的“走阵”(行进表演队形)也要活泼新鲜。除通常的圆场外,还可以走出“二龙吐须”、“太极八卦”等许多花样,时快时慢,边走边变,加上演员服装的鲜艳色彩,看得人眼花缭乱。

秧歌里的精彩部分是高跷,俗称“踩高脚子”。跷棍长二至三尺,表演中也是走秧歌步和阵形,以扭得快、扭得欢为好。秧歌中所扮的人物,既有披红挂绿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也有抽长烟袋的丑婆子、戴纱帽翅的县官、呆头呆脑的“傻柱子”,以及“跄驴”、“早船”等加带其他道具的表演,个个朴实憨厚、滑稽可爱。另一类角色则是民间熟知的小说戏曲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四师徒、过海的八仙以及年画上常见的公子、丫环等等。旧时扭秧歌都是男性,所以女性角色多是男扮女装,演起来更加大胆泼辣、逗趣可笑。

看秧歌最过瘾的是遇上“打对台”,即一个场子来了两支秧歌队。因为过年时的秧歌大都给赏钱,所以按照不成文的规矩,一个演出场地只能留一支秧歌队。如果两伙秧歌队同时到,或是后到的秧歌队不愿退让,那就只能以演技分高低。扭得好,能吸引观从的留下,技不如人的自动退出。每逢这时,两支秧歌队都得拿出看家的本事,格外卖力,叫着劲儿地扭,观众们则渔翁得利,大饱眼福。在这种比赛中,吹唢呐的乐手(俗称喇叭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秧歌是随着唢呐声和锣鼓点儿走,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吹不出来的,没有扭不出来的,因此唢呐相当于秧歌队的灵魂。优秀的喇叭匠,不仅会的曲调多,演奏技巧高,而且还练就许多绝活,技艺高超者能在吹奏的同时,两个鼻孔里各插一只燃着的香烟,头顶和两臂各放一只盛水的碗,走着吹、转着吹、 登上桌子吹,喇叭不断、香烟不灭、水碗不洒。这类绝活平时用不着,遇到想多讨赏钱或打对台的时候才亮出来,出奇制胜。所以,办秧歌的都尽量请当地名气大的喇叭匠。有的时候正在演出,来了另一秋秧歌,离老远一听喇叭吹得好,或者打听到喇叭匠是闻名的高手,便会甘拜下风自动“蔫退”。

过年开扭的秧歌到正月十五至十六两天达到。这时走村串屯的拜年已经结束,街上的商家店铺也开始了新一年的营业。元宵佳节之曰,秧歌队纷纷集中到当地最繁华热闹的市镇街道,进行游行式的演出。有的还特意办出与赏花灯气氛融为一体的“灯官秧歌”。街市上精彩表演此伏彼起,热闹非凡。酷爱秧歌的演员们也都在满街观众的喝彩声中尽展才华,过足了秧歌瘾。因为闹过这两天之后,他们就要卸去彩装,回到田地和作坊里,成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了。

如黑龙江鹤岗市歌舞团推出的舞蹈《扭不够》是以秧歌为素材,表现当代农民喜获丰收之情的佳作。《扭不够》如何感染观众?是因为这一舞蹈自娱性极强,舞蹈演员在台上就像“真的农民”那样,在改革开放科技致富的大道上,山乡具变“真”获得了特大的丰收。演员们动了“真情”尽情地抒发内心的喜悦,他们在表演中流淌着长期生活积累的体验和感受。在舞蹈的语言的选择、运用上,编导在传统秧歌动作的基础上创新出“左右挑一扭”这一风趣的主题动作,表现了东北人朴实、憨厚、诙谐的”土味。

如由王举编导,王晓燕主演的大型舞剧《关东女人》讲述了一个闯关东的女人传奇的一生,展示了命运在轮回中守望,生命在抗争中坚强的伟大精神。舞剧通过画卷般的舞蹈和场景,将一位栩栩如生的“关东女性”形象展现在舞台上。女主人公在舞剧中经历婚恋、丧夫,娶儿媳、战争、送子参军等一系列悲喜人生遭遇后,最终由一位情窦初开的花季少女磨练成为一名热爱生活、性格刚毅的“关东女人”。剧中关东女人的形象,随着剧情的深入不断变化,但从头到尾,都显现出关东女人的性格特点,并渗透着黑土地的民俗风情。

毫无疑问,东北秧歌是关东人的一种自娱自乐群体性而又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它的产生虽有数百年的历史,但仍需要推陈出新。街头的大秧歌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现在各地的秧歌表演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舞蹈编导们将大秧歌的舞姿改编得更具有现代感,富有大都市的文化气息,使街头大秧歌既有娱乐、健身的特点,更具有观赏性。如把时装和富有个性的发型与扭秧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那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个性化魅力的展现。

三、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

东北秧歌是东北人心灵的表达,是生命情感自由宣泄的一种方式,在舞蹈的同时它讲述着东北人自己的故事,每当人们看完东北秧歌都会有一种逗趣、热烈、放松豪放的感觉。

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

(一)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快而扎实,使膝部规律性的顿性和手绢花翻转时的爽利结合起来,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律动,即人们称之的“眼劲”,这种“眼劲”与本地人民刚强不屈的性格相吻合。如王晓燕跳的《大姑娘美》通过她的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一颦一笑,嗔怪娇状,再加上爽朗的舞蹈动作,将一个泼辣、任性又对爱情充满执着的东北姑娘的哏、俏,幽、稳、美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东北秧歌动律的基本特征:高跷,不仅是形成舞蹈体态特征的原因,同时也是形成秧歌律动的根本原因。秧歌的基本动律表现在“走相”、“稳相”、“鼓相”及手绢花等主要动作元素中。

(1)“走相”里的走场步,是一种流动步伐,该步伐不同于中国古典舞的圆场步,特点在于其动作膝步松弛、脚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带有“衬劲儿”的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步伐可以收得很小,也可以放得很大,甚至跑起来,舞蹈表演中在这种步态中变换各种路线,两者的结合,体现出一种洒脱、流动的美感。“走相”里还有矮子步、前踢步等,表现的则是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给人以哏、俏等美的慰藉。

(2)“稳相”在秧歌中称为静态性动作,这类动作稳而俏,有着把外在动作瞬间转化为内在节奏的动感,给人以既稳重又俏浪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动作有:单扶肘、胸前立掌、双扣手等。

(3)“鼓相”是表达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人物运用不同的叫鼓。鼓相动作多由叫鼓、连鼓、翻身、鼓相组成,是一个综合体。叫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五鼓”最具动作的典型性。

(4)“手绢花“动作有挽花、片花、胸花、缠花、跷花、抖花、甩花、分合花等几十种,还有上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回旋花等高难度舞蹈手绢花技巧。

如荣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特别奖的群舞《绢花》,红、黄、蓝、绿色的手绢花,如真如幻,似花似蝶,若火若云,在舞者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头顶、肩侧、肘旁、膝下、怀中、腰际、背脊、面庞到处闪耀开放,使整个舞台呈现出翻飞流逸的景象。尤其是那舞者向外抛出一丈多远后如魔术般又回到演员手里的回旋花,更是妙不可言。如在吉林省第一届艺术节吉林市女中的学生表演的舞蹈《下雪了》,演员身穿天蓝色的服装头戴白色的围巾,手上是白色的手绢,在《下雪了》的舞蹈音乐中,16名女孩转动手中的手绢,运用东北秧歌中手绢花的技巧“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加上队形的变化,背景是我们吉林市的江边的雪柳,满台是白色的手绢在飞,好似雪花在漫天飞舞,象一幅画展现在我们眼前,真是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好一片北国风光,真是太美了。

四、舞蹈教学实践

东北秧歌在我校的舞蹈教学中是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在了解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基础上在从内心、动作上感受并掌握东北秧歌在民间舞中的韵律特点,其次再艺术化的节奏处理。虽然我们有时觉得前两点没必要,而且有很多人会觉得这跟跳不跳好东北秧歌根本没什么关系或觉得根本不必知道也不用知道,但是我觉得这跟跳好东北秧歌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把东北秧歌跳好了那也是外在的,而且没什么欣赏价值。因为他在表演的时候内心永远都不会感受到东北人的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内心情感和表达方式。例如:我在排练舞蹈《关东情》时,主要用了东北三大怪中的一怪“姑娘叼着大烟袋”为主题,在排练前,我首先给学生介绍了我们东北的民俗风情、地域文化等。我把在网上找的东北三大怪的一些照片给学生看,用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我们东北的风土人情,然后播放舞蹈音乐,舞蹈音乐是以东北民歌《嘎啦哈》为主旋律,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舞蹈的韵律,酝酿舞蹈的情绪。同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根据舞蹈内容自由地即兴舞蹈,在这种热烈地气氛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学习进度快。避免了单纯外部动作的模仿,感悟舞蹈内在的个性和韵味。训练了学生内部情态动作。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这一点介绍、讲解给学生听,并启发学生想象把自己当做一个泼辣的东北姑娘,学生们在排练中手拿一尺长的大烟袋,用典型的在火盆上点烟、抽烟、在鞋底磕烟灰等动作,风趣、诙谐的表现了东北姑娘的幽默、滑稽,学生们的情绪热烈,既生动又自然,为舞蹈增添色彩,参加了2009年吉林省、市艺术节展演,演出非常成功。事实证明,借助一些有益的辅助手段,使学生忘记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无疑对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东北秧歌《喂小鸡》是一个非常短小的情趣表演性组合,学生如果没有生活的体会,表演起来只会生硬地完成喂小鸡的动作,不能很好地把“哄小鸡出场”、“喂小鸡”、“撒米”等情景表现出来。我就通过电视录像、讲解在农村的生活体验,把学生带到农果家小院去喂小鸡,再加以教师对音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充分的体验生活,跳起来就会充满激情,表演的舞蹈自然会生动有趣了。

东北秧歌舞蹈既要继承又要借鉴,创新,这样才能健康发展,只有植根于东北这块黑土地,才能大树参天;只有敞开胸怀,汇川成海,东北秧歌才会摇曳多姿,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中外舞蹈作品赏析》中国文联出版社 编著 孙璐 张琪第七章118页

扭秧歌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陕北秧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5JK1874),市产学研项目(2014cxy-11-10),学校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14GK06)。

陕北秧歌场面热烈,当地重大节日的主角,一直以来被认为黄土高原文化的具体表现。但面对现在多样化的娱乐文化,陕北秧歌却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迹象。如何站在时展的角度,重新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秧歌,顺应时代的发展,值得每一位关心陕北秧歌人士深思。

浓郁地方特色的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流行陕西北部地区的民间舞蹈形式,是当地常见的传统团体舞蹈,由于具有强身健体功能,同样深受民众欢迎,是黄土高原地区民间体育活动常见形式。陕北秧歌是当地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日常活动,逢年过节都能见到自发组织的秧歌队在街头巷尾兴高采烈地跳动。

陕北秧歌起源于祭祀活动,《靖边县志》和《米脂县志》都有记载,村民在人带领下,闹社火,神庙前祭祀等祭神活动[1]。陕北秧歌参与的主体是普通的百姓,他们平时忙于劳作,生活的压力让他们的心中积蓄了太多的压力,秧歌正好发泄他们的情感,尽情释放对于生活的热爱。并不高雅,但恰恰反映了普通百姓真实的内心感受,充满现实感,而大开大合的舞蹈动作与陕北人民外向、开朗的性格息息相关。

陕北秧歌的发展与保护

1.伴随时代的演变

街演是陕北秧歌最初的表演形式,既符合民间表演的需要,降低了对场地的要求,又能够满足农村广大群众观看的客观实际[2]。随着观众的需要,秧歌由街演走向了舞台。舞台的秧歌变化是增加了动作的难度,减少了表演人数,艺术表现更为直接。舞台上的秧歌不再具有单纯的娱乐性,而具有艺术表演共有的欣赏性。为了适应现代的要求,陕北秧歌的表现更加突出地域特色,配乐、道具和人物也发生了现代的改变,与传统的陕北秧歌差异性渐渐拉开。

2.逐渐完善的保护

为了更好地保护陕北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保护机制,从2006年起出台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等,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从2005年,陕西省每年拔出100万元专项资金,著名秧歌表演家李增恒、贺俊义均为受益者。其中,绥德县从上世纪末开始,对当地的陕北秧歌整理发掘,成立秧歌基金,扶持秧歌表演队和个人[3]。榆林市出版了《陕北秧歌实录》。新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公演,并得到了文化部的嘉奖。

陕北秧歌今后的发展轨迹

1.规划先行,逐步推广

若要陕北秧歌在今后取得长足的发展,首先就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为陕西秧歌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根据陕北秧歌的特点,制定配套的法规制度,在原有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加大力度,为从事陕北秧歌的个人、团体和院校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整理、完善陕北秧歌的历史资料,形成具有陕北地区特点的秧歌体系。文化管理部门应有专人负责秧歌的管理和发展,安排相应的发展资金,对秧歌的个人和团体给予足够的帮扶。

受益于历史原因,秧歌在农村地区一直拥有扎实的基础,应强化积极影响,保持秧歌在农民文化生活中的优势地位,同时逐步向城市扩展延伸。作为早期广场舞的一种,秧歌因其简单易学,锻炼价值明显等特点,受到广大中老年人士的欢迎。为秧歌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协调好秧歌活动与周边居民的关系,充分发挥简单易学的特点,提高在普通群众中的知名度。注意保护陕北秧歌的知识产权,组织民间的团体,提供配套的法规法律保护。

2.注重文化内涵

秧歌是陕北文化的突出代表,集中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精神。在发展秧歌的过程中,着重保护秧歌原有的表现形式,精神内涵,免受过度商业开发的影响。具体执行过程可由陕西省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市县两级具体执行,整理现有的秧歌曲目,将经典的曲目,角色、动作、唱词、服装服饰等以地方志的形式记录,形成规范化管理。出版专门介绍陕北秧歌历史起源、舞蹈类型、表演动作等内容的书籍、音像制品,稀有元素秧歌教学的教材,提高陕北秧歌的艺术表演水准。

除了为迎合现代观众口味而必要的改编外,舞台表演的陕北秧歌应最大限度地凸显传统秧歌的特色。把带有历史感的传统秧歌搬上舞台,事实证明,越是传统的文化越容易受到关注。观众也由单纯地喜欢秧歌的动作与场面,转而深深迷恋陕北秧歌所独有的黄土高原文化。

创新陕北秧歌的曲目,从陕北秧歌的时代演变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添加新的元素。积极借鉴其他秧歌的特点,结合原有的优势,创作出新的秧歌表演内容。陕北秧歌产生的土壤是当地的农民生活状态、精神世界,在创新中牢固把握这一中心点和基本点,充分反映当代陕北农民和农村地区的新风貌。

3.致力于传承人的培养

保证陕北秧歌长盛不衰解决传承人的问题,从当前实际情况看,秧歌的传承人日渐凋零,急需新生力量的补充。现在社会教育是秧歌传承的主要途径,传承形式主要依靠师徒间口口相传,虽然有利于原汁原味的学习,但是人数不能得到可靠保证,个人的因素影响明显,容易出现失传的情况。

作为民俗体育运动,教育、体育和文化部门应通力合作,制订统一的秧歌培训教材,保证教学质量。学校教育,尤其是资金、师资、硬件质量突出的高校是秧歌当代陕北传承最主要的途径。在条件充分的前提下,将秧歌列为高校体育选修课,让大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了解这门传统艺术。以高校为发展平台,把陕北秧歌作为新的艺术专业,外聘成名已久的秧歌表演家,选取有发展前途的新人,从而不断培养出具有现代艺术意识的秧歌专业人才。

民间团体一直是秧歌发展中杰出艺人聚集最多的集体,一大批知名的秧歌表演艺术家都来自民间团体。充分重视民间团体的作用,在规范秧歌团体发展,提供物质和制度帮助的同时,选送艺术水准高的年轻秧歌表演者到艺术学校进修,完善艺术知识结构,开阔他们的眼界,为其迈向更高层次提供良好的平台。除此之外,鼓励个人、团体和街道等成立专门或者业余的秧歌培训班、兴趣班,为喜欢陕北秧歌的爱好者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整个社会、学校和个人均应形成合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为陕北秧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秧歌传承人。积极产业化秧歌,形成良性循环,提供秧歌团体和个人展现才能机会的同时,又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形成积极的公众形象,吸取秧歌爱好者加入其中。

培养高素质的秧歌教授人员是传承人培养的前提。专业的秧歌教师队伍从两方面建设,一方面用已经成型的培养体制,培养出科班出身的指导教师;另一方面,作为民间艺术,组织教师去陕北秧歌起源的地区采风,与当地的民间艺人切磋交流,还可邀请优秀艺人来校指导,或者短期任教,传授世代相传的经验。

4.现代的传播路径

陕北秧歌的传播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用现代的广告手段包装。选取精品秧歌,建设优秀秧歌曲目,突出陕北秧歌独特的高原特点、奔放洋溢的个性,使之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陕北地区品牌。积极与其他现代传媒结合,如电影、电视剧等,提升秧歌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尤其是青少年中的熟悉度。条件允许时,在电视台设立介绍陕北秧歌的固定节目,还可以制作与之相关的纪录片,以深受大众喜欢的民俗文化形式介绍陕北秧歌。还可将陕北秧歌搬到发达的网络平台,制作专业的教学视频等网络传播方式,让人们可以更加快捷地接触到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在传承与发展陕北秧歌中应保留民族性、传统性和地域性特点,酌情添加当代的审美观念,迎接现代审美观念的挑战,主动融合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向世界展现来自黄土高原原生态的魅力,形成既保留民俗传统又具有符合当代艺术要求的“新”陕北秧歌。

参考文献:

[1]于丽:《论视觉文化时代陕北秧歌的发展路径》,《农业考古》2011年第6期,第383-385页。

[2]陈晓鹏:《以一个扭秧歌的人为例浅谈陕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大众文艺》2014年第12期,第57-59页。

扭秧歌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法;步骤

我觉得,小学歌曲教学模式应充满快乐、全员参与、给学生创设空间、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增进合作、培养能力。教师要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记住六个字:听、唱、演、练、奏、跳。结合六字教学法,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确定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在这些活动中,理解音乐教学过程与方法最为简单的话,“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体验的方法最重要,体验是音乐学科的特点。下面是我们音乐组确立的音乐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本次主题教研中的具体体现: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利用谜语、游戏、谈话、音乐故事、媒体播放等方式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又称为情感唤起阶段。学生充分发挥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接受教师利用艺术手段创造的情境刺激,从而引起对音乐的兴趣,唤起对音乐的情感。

设计意图:本课中,我用谜语的形式引入歌曲的难点乐句练习,让学生通过看、说、敲及看手势模仿声音的方式熟悉掌握歌曲中的难点节奏。

第二步:聆听体验探索新知

1.范唱歌曲

讲述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后,课件播放或教师范唱,给学生全方位的视听撞击,使歌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每一次聆听时设计不同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2.教读歌词

低年级学生认字少,学习歌词时,会有生字不认识,需要教师按节奏读歌词为学生学习歌曲清除障碍,加深对新歌节奏的掌握。

3.学唱歌曲

当学生已经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后,可让学生直接跟琴学唱,把自己听到的唱一唱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变换不同方式的模唱、接龙唱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练习歌曲

给学生展示空间,让学生之间相互听唱,或指定学生独唱、男女生分唱、边律动边唱、对唱等形式练习歌曲。多种练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课堂氛围积极活跃。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每一个小环节都紧扣本组小课题《学生个性化演唱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愉快的打节奏、读歌词、学唱歌曲中,学会音乐知识,增加音乐素养,培养演唱能力。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歌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建立学生的乐句感,以及对休止符和附点音符的感受。

第三步:表现实践积极创新

本环节设计两个活动:

1.请学生选择道具鼓、镲为歌曲伴奏

2.学习秧歌十字步请学生选择手绢、扇子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提供一个舞台,让学生根据音乐旋律分组表演扭秧歌、乐器伴奏、同学合作共同表演等。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表现能力,分享与同学合作的快乐。使学生参与表演再创作,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创造能力。

第四步: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歌曲课堂教学主要解决的内容是让学生唱会歌曲,一切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当然会唱歌曲并不是最终目的,但是学生首先必须学会歌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的更深层次和了解音乐的相关文化,这就是音乐的拓展。拓展内容应该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相联系,拓展后最终还要回到音乐中。本节课通过师生整合、延伸、概括后,在悦耳的乐声中,音乐课落下帷幕。

设计意图:综合所有的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载歌载舞,再次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新课。

扭秧歌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音乐新课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而当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上升为审美情趣,最终通过审美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善于从情感的视角,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融情感化与审美化为一体,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一、新课程音乐教学理念

我国站在音乐学科本体这个角度,按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教育研究中心的精神将音乐教育课程定义为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及评价方式等等在内的各种范畴的总和。我国21世纪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以这个定义为逻辑起点进行各方面的展开研究的,是一次从理念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管理到实施的彻头彻尾的深入式改革。它反映了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融会了多年来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和课程理论方面研究和总结的新理论、新成果。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行的礼仪及符合审美规范的仪表、姿态、举止等应恰到好处,充分展示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给予学生优雅感,另一方面,教师亲切真诚的问候,简洁而具有启发性的谈话,激励性的话语,富有感染力的语调,精巧规范的乐谱,自信、幽默、真诚的气质,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童心未泯、兴趣广泛的心理品质,以及学识基础,都会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产生音乐审美的渴望。因此,音乐新课程不仅指时间上的“新”,更是指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实施方式。

二、新课程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1、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唱以它特有的美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生动的思想内涵。在普通高职的合唱教学训练中,教师首先抓好课堂上视唱练耳、节奏等各种基本功的训练,为合唱教学提供先决条件。在合唱教学的训练中,应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合唱艺术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表现如诗如画的意境或史诗般的气魄,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感觉,以及集体观念与协作精神,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多声部丰富美妙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无穷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合唱还能使学生最直接、最简便地走进音乐世界。参与合唱活动,既是合唱者欣赏感受音乐,又是合唱者(二度)创作音乐的过程,从而能够得到多层次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

2、利用电脑音乐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电脑音乐系统进入音乐教学领域必将对现行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全方位的冲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

传统的歌曲教学往往是教师弹琴、伴奏、范唱,学生跟唱、模唱的方式。尽管目前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让死板的教学方式有所改观,现在的歌唱教学可以有统一的教学参考磁带和教学用光盘课件,但并不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冲击学生的听觉神经。利用Soundforge母带处理软件的音频采集、变调、速度变化等功能就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课件进行二次创作。经过电脑音乐制作加工的音乐课件,丰富多彩,学生很快就能学会、学好,而且每次播放都有变化,给学生新鲜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保持在高涨的状态,对每一次的练习都很期待。

3、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声乐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声乐教学中,“创新”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把创新因素融人“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位声乐教师肩负的重任。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把某些歌曲加上少量对白。改编成有情节的音乐小品,等等。

在某种意义上,歌与舞是相互融合的,学生通过对舞蹈的视觉接触能认识和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深远意义,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置于舞蹈的氛围中,亲身体验音乐的美丽、歌舞的结合。欣赏歌舞也是理解音乐意义的重要部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根据乐曲内容需要,伴随音乐教学生一些动作,让他们在欣赏和被欣赏中融人音乐意境之中。

4、在配器和表现形式上创造力的培养

为歌曲配上打击乐器,不仅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更能表达歌曲气氛及内心情感,再通过几个简单的动作。更会把歌曲的情绪表现得惟妙惟肖。这样做也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对于一些情绪优美、抒情的歌曲,可先要求学生选适合歌曲伴奏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碰钟、铃鼓等,然后请学生为歌曲设计伴奏,并请他们考虑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等。《过新年》一歌,表现了过年时热闹、喜庆、祥和的场面和氛围。笔者先是询问学生每年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学生马上想到了放鞭炮、踩高跷、扭秧歌、逛庙会等活动。加上歌词中出现了“咚咚咚”词语,学生听出这是锣鼓声,马上就想到《过新年》这首歌用打击乐中的锣、鼓伴奏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他们便随着歌词中“咚咚咚”的出现,敲响了手中的锣鼓。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能否再创设一些过年的气氛。许多学生便主动要求到教室前面进行秧歌舞表演。他们手中拿着笔者事先准备好的彩带,边唱歌边随着节奏做着动作,仿佛是身着节日盛装的秧歌队正在翩翩起舞,生动地表现了歌曲的内容。

三、小结

扭秧歌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 音乐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音乐新课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而当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上升为审美情趣,最终通过审美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善于从情感的视角,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融情感化与审美化为一体,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一、新课程音乐教学理念

我国站在音乐学科本体这个角度,按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教育研究中心的精神将音乐教育课程定义为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及评价方式等等在内的各种范畴的总和。我国21世纪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以这个定义为逻辑起点进行各方面的展开研究的,是一次从理念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管理到实施的彻头彻尾的深入式改革。它反映了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融会了多年来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和课程理论方面研究和总结的新理论、新成果。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行的礼仪及符合审美规范的仪表、姿态、举止等应恰到好处,充分展示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给予学生优雅感,另一方面,教师亲切真诚的问候,简洁而具有启发性的谈话,激励性的话语,富有感染力的语调,精巧规范的乐谱,自信、幽默、真诚的气质,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童心未泯、兴趣广泛的心理品质,以及学识基础,都会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产生音乐审美的渴望。因此,音乐新课程不仅指时间上的“新”,更是指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实施方式。

二、新课程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1、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唱以它特有的美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生动的思想内涵。在普通高职的合唱教学训练中,教师首先抓好课堂上视唱练耳、节奏等各种基本功的训练,为合唱教学提供先决条件。在合唱教学的训练中,应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合唱艺术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表现如诗如画的意境或史诗般的气魄,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感觉,以及集体观念与协作精神,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多声部丰富美妙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无穷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合唱还能使学生最直接、最简便地走进音乐世界。参与合唱活动,既是合唱者欣赏感受音乐,又是合唱者(二度)创作音乐的过程,从而能够得到多层次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

2、利用电脑音乐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电脑音乐系统进入音乐教学领域必将对现行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全方位的冲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

传统的歌曲教学往往是教师弹琴、伴奏、范唱,学生跟唱、模唱的方式。尽管目前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让死板的教学方式有所改观,现在的歌唱教学可以有统一的教学参考磁带和教学用光盘课件,但并不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冲击学生的听觉神经。利用Soundforge母带处理软件的音频采集、变调、速度变化等功能就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课件进行二次创作。经过电脑音乐制作加工的音乐课件,丰富多彩,学生很快就能学会、学好,而且每次播放都有变化,给学生新鲜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保持在高涨的状态,对每一次的练习都很期待。

3、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声乐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声乐教学中,“创新”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把创新因素融人“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位声乐教师肩负的重任。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把某些歌曲加上少量对白。改编成有情节的音乐小品,等等。

在某种意义上,歌与舞是相互融合的,学生通过对舞蹈的视觉接触能认识和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深远意义,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置于舞蹈的氛围中,亲身体验音乐的美丽、歌舞的结合。欣赏歌舞也是理解音乐意义的重要部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根据乐曲内容需要,伴随音乐教学生一些动作,让他们在欣赏和被欣赏中融人音乐意境之中。

4、在配器和表现形式上创造力的培养

为歌曲配上打击乐器,不仅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更能表达歌曲气氛及内心情感,再通过几个简单的动作。更会把歌曲的情绪表现得惟妙惟肖。这样做也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对于一些情绪优美、抒情的歌曲,可先要求学生选适合歌曲伴奏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碰钟、铃鼓等,然后请学生为歌曲设计伴奏,并请他们考虑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等。《过新年》一歌,表现了过年时热闹、喜庆、祥和的场面和氛围。笔者先是询问学生每年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学生马上想到了放鞭炮、踩高跷、扭秧歌、逛庙会等活动。加上歌词中出现了“咚咚咚”词语,学生听出这是锣鼓声,马上就想到《过新年》这首歌用打击乐中的锣、鼓伴奏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他们便随着歌词中“咚咚咚”的出现,敲响了手中的锣鼓。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能否再创设一些过年的气氛。许多学生便主动要求到教室前面进行秧歌舞表演。他们手中拿着笔者事先准备好的彩带,边唱歌边随着节奏做着动作,仿佛是身着节日盛装的秧歌队正在翩翩起舞,生动地表现了歌曲的内容。

三、小结

扭秧歌教学范文第8篇

一、民间舞动作节奏与其他因素构成节奏美的条件

节奏美是中国民间舞蹈的构造之一,是舞蹈的“气脉”。它与动律构成了中国民间舞车的两个轮子,是支撑舞蹈时空延展中的生命活性因子。节奏美是一切舞蹈语言律动变化的“始终点”。

节奏在音乐中,由音响活动的轻重缓急而形成,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在民间舞中,是风格得以体现的重要保障,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都是在一定的节奏下进行。节奏美通过身体动律、力效、节奏及音乐自身带有的内呼吸来体现,从而实现音乐与舞蹈表现者内心的共通性,将抽象艺术通过肢体表达具象化,使美的训练和保障升华为舞蹈艺术诸多文化性的整合。因此,中国民间舞蹈节奏美的训练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了它,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民间舞教学要求学生体现出有韵味的节奏美。它的条件很多,影响制约的因素也很多。在完成动作节奏的技巧上,在与民间舞表达内涵的韵律、情感上,最终在风格节奏美的体现上,有着统一的要求。

1.动律与节奏的统一

节奏给舞蹈本质的动律以内在的生命,是动律的脉搏。它不仅使舞蹈有动的规律,作用于情绪的起落和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决定着不同风格的形成。比如藏族民间舞基本动律的特点,表现为膝盖屈伸连绵不断的颤动,软颤动律在节奏处理上双膝屈快、慢伸,强调动律颤动的悠长感。舞蹈动律始终表现为连绵不断的节奏,从而体现藏族人民满怀豪情的飘逸与洒脱。民间舞韵律与情感的表达,是在有规律的动律中以不同节奏的处理及运用来体现的。可以说,节奏与动律在民间舞的每一阶段起着决定作用。

2.内节奏与外节奏的统一

民间舞都有其独特的节奏特点。如东北秧歌的节奏特点是点急促,线延伸,它充分体现出东北秧歌“稳中浪,浪中哏,哏中俏”的风格特征。从舞蹈动作节奏分析东北秧歌,其动态“根元素”的节奏特点,是体现风格节奏美的关键。要尽力拓展动作的节奏性,强调并注重动作节奏变化的提示,节奏的强弱,重视节奏与节奏之间的线,以强化“韵”的到位。做到这些,才能达到较准确地把握东北秧歌动态节奏训练的目的。此外,注重心态特征的提示,强调以情带动,以体现东北秧歌的内节奏。其“哏劲儿”的步,带动上肢随重心移动的“扭”波,到手腕的“花儿”,以及出脚急。落脚稳,慢移重心的步伐节奏美的要点,节奏的点急促、线延伸,“稳中哏”“哏中浪”“稳中俏”的节奏处理,这些都与东北秧歌踩高跷关系密切。这种动静、收放,强弱的鲜明对比,轻重缓急的巧妙节奏动态特征,较鲜明地表现出东北人热情、质朴、刚柔相济的地域特征。因此,民间舞教学把握动态的“根元素”外节奏的训练与心态特征内节奏的训练,才能真正体现民间舞的节奏美。不同风格的民间舞在各种动态上都有自己不同的节奏特点,比如蒙古族民间舞的动作节奏特点主要凸显为草原的辽阔之气,节奏头拍拉得很长,接着给一个强调节拍,紧接着再加强一个拖长拍子,使草原的辽阔之气尽显其中。这样,在反复的节奏重复中,蒙古舞的辽阔深长之美在起伏有致的动态节奏中展开。又如汉族民间舞胶州秧歌,动作节奏突出山东女性坚韧、挺拔、利落的舒展之美,节拍起伏都在一个拉长的附点上。这样的节奏充分表达出山东女性的明快、舒展、富于韧劲的舞姿和细腻、泼辣的情感,传达出山东女性对生活的渴望和毫无掩饰宣泄感情的特点。民间舞教学紧抓“两个节奏”――动作节奏和情感节奏,紧密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动作节奏是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强弱变化和时间分配,情感节奏是人的心理张力、情感活动的节律,它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水分泾渭。

3.呼吸与节奏的统一

如果说动作姿态是舞蹈的骨骼,节奏是舞蹈的肌肉,那么呼吸显然就是舞蹈的血脉。舞蹈节奏美的体现全靠呼吸来控制和装饰。节奏强气就足,节奏弱气就柔;节奏长气则舒,节奏短气则顿。如鲜族民间舞以呼吸带动动作最为鲜明,舞蹈节奏的起伏和韵化,全靠呼吸来调节,经艺术加工下的呼吸使有节奏的动律显现出虚幻飘洒之美,那呼吸透着鲜族人的深沉与稳重,使舞蹈的节奏美在呼吸与节奏的完美统一下充分体现。将呼吸节奏化、艺术化是舞蹈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要使动作节奏获得美的价值,教学中对呼吸的运用与配合要施教得法。

4.力度与节奏的统一

舞蹈是运动的过程,运动产生力。舞蹈动作过程要求在强弱、大小、急缓、疏密的各种力的节奏作用下来完成。节奏强则力大,节奏弱则力小;节奏急则力速快,节奏缓则力轻柔。力度与节奏作用于不同的风格韵律、不同情绪的起落和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学中将力度和节奏情感化、艺术化,在审美意识“虚幻力”与节奏的高度统一下,才能使民间舞艺术有较强的感染力。

5.情感与节奏的统一

民间舞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表情达意。在百花齐放的民间舞蹈中,在广博多样的舞蹈文化里,展现出多样情感与耐人寻味的节奏之美。如《一个扭秧歌的人》,其情结全在一个“扭”上,扭了一辈子秧歌都没扭够,时常回味于让他魂牵梦绕的情怀和生生不息的节奏中,真是怎一个“情”字了得。那毫无保留的情连动着跳跃的节奏,流淌着,宣泄着,充分体现了民间舞蹈内涵所在。民间舞在各种因素完美和谐的统一中才使舞蹈文化展现出光彩的魅力。

二、民间舞节奏美的体现

民间舞蹈艺术的节奏美,是表达人物思想情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塑造民间舞艺术形象的关键,是准确表达风格韵律、情绪情感的依托。上升到作品的运用中,它应是运用已成形的技术动作节奏,并以此为基础,从作品思想内容和情绪情感出发,给节奏赋予思想情感色彩和个性特征。

将节奏贯穿于整个民间舞的训练中,我们深深体味到那种来自生命主体的自然动律,我们为那生生不息,跃动在古往今来一代代艺术家舞蹈之中的节奏之美而心动。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在体验着前人的艺术经验和那种敏感到神经系统的起伏变幻和生命的张扬之美。由此,我们民间训练中的节奏美已成为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它,就等于抓住了民间舞技术层面上的总纲,“纲举”才能“目张”。民间舞的动律之美也罢,造型之美也罢,均依赖于节奏这一源头之水。

舞蹈是舞动的音乐,音乐是旋律的舞蹈,音乐的节奏之于舞蹈,是夫唱妇随的关系。只有两者互融互助,才能产生最美妙的视觉享受。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当提升理念,让学生在音乐节奏上下一定的工夫,才有可能在舞蹈节奏上产生美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