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庆高考作文

重庆高考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重庆高考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重庆高考作文范文第1篇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但业绩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三年时,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着同一个数字。董事部对这三年的业绩表示十分不满,便召开全公司经理级高层会议,商讨对策。会议中,有名经理拿出一张纸,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口扩大一毫米。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二。

这个难题得花多大的代价啊!但是一个小小的改变,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我们面对新知识、新事物或新创意时,千万别将脑袋密封,置之脑后,应将脑袋打开一毫米,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也许一个新的创见,能让我们从中获得不少启示,从而改进业绩,改善生活。这样,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觉得,其实难题并没什么可怕,只要多动点脑筋,多一点自信,多一点奋勇向前的胆量,你的难题就会解决。

我和妈妈出去晨练的时候,捉了一只蝴蝶,它渴望野外,每天趴在窗前。我每天都喂它点糖水,使它精力充沛。它似乎接近人类,吸收了一点人的智慧,终于有一天,它不见了。我们以为它在哪个角落悄无声息的死了。没想到,在我妈妈开窗浇花的时候,它猛然飞了出去,它生存的难题就这样解决了。

重庆高考作文范文第2篇

参加高考的考生,没有人想名落孙山。因此,通常的高考作文选,收录的都是高分作文,或者是能得高分的范文。考生阅读、学习高考零分作文,对自己不会起到任何正面帮助作用。有人将高考零分作文汇集出版,无疑是有些另类的行为,这样的书肯定进不了教辅书市场。

不过,尽管编者出版这样的一本作文书,很可能主要是面向社会上的读者,但在笔者看来,教育界人士也应读读,它的出版和内容对当前的高考作文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笔者首先想说的是,这本书中的作文被判零分,其实主要不是因为跑题,或者没掌握应试技巧,而是它们多是批判、恶搞型的,有的甚至将矛头直接指向了高考本身。报道中说,语文老师王海洋也承认,很多零分作文写得好。只是,太有自己想法的作文,怎能得到欣赏呢?

王海洋老师说,要在高考得零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以为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高考作文想得到正常分数乃至不错分数,其实是挺容易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只要揣摩命题意图、迎合作文要求即可。媒体曾报道,有一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坚韧――我追求的性格》,结果很多考生“制造”了父母双亡、离异或自己有残疾而又奋斗不息的“事实”。阅卷老师不是傻子,不会不知道这不正常。可这样的作文,至少不会得太低的分数。

关注高考作文者还知道,近几年有些模仿的高考作文,也能获得了满分。比如四川一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模仿《杂文选刊》,海南一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模仿《故事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似乎不可思议,其实很容易理解。很多“教学有方”的语文老师,就是引导学生模仿范文进而勤思多练、写真话,逐步地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当然,不是所有讲真话的作文都写得好,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也不意味着让他们在作文中骂老师、批学校。但显而易见的现实是,现在的命题导向和作文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真实思考和表达的,甚至压制他们讲真话的。这样的教育方式无疑与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也正因为现实的不合理,才会出现高考满分作文屡遭质疑、零分作文却受追捧的反常情况。

重庆高考作文范文第3篇

在这里,笔者不想把思维的触角投得更远,只想就近三年来中国高考作文题的变迁,来感受高考作文时代转身的文化脉络。

在诗意迷失中感受命题的失意

依笔者看来,高考作文的文体从过去的“逼仄具体”,到现在的“自由开放”。本身就可以视为高考作文变化的重要表征。

曾几何时,高考作文被明确的标注着“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样的文体要求。而到了最近几年,这种规定渐然淡化和模糊了。不过,许多题目或题材的设定,本身还是为高考作文提供了某种具体的选择路径。

记得2007年高考作文一出来,人们都普遍感叹,高考作文竟然如此诗意盎然。比如,这一年高考作文的全国卷,题目就叫《人生,诗意还是失意》。此外,湖南题为《诗意的生活》,江苏题是《怀想天空》,浙江则是《行走在消逝中》,而山东更为迷离,就叫《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不难想象,在诗意的构想中,在怀想的漫游中,在消逝的追忆中,表达的魅力将得到极大显扬,这样的高考作文命题,必将带来满纸诗情画意,会有不乏文采斐然、华靡绮丽之作。但是,也必然会滋生出大量吟风弄月、顾影自怜之文,甚至可能大量充斥着无病地陶然于小我得失悲欢的情绪。

思想先行,语言次之,这是评判作文最基本的依据。既然高考作文是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凭借,它就必须承载起反映学生作文水平的功能。即要求高考作文题,为考生提供一个独立审慎的思考平台。一片“诗意盎然”、“春风细雨”,只会更让那些贴进现实生活、反映主流社会的文章,失去依托空间。

高考作文命题讲求开放性与自由度,但不应以牺牲高考作文题应有的思想价值与社会责任为代价。如果文章总是凌空虚蹈,风花雪月,那还谈什么文以载道?事实上,以前像“诗意”、“记忆”之类的高考作文题,导致的“睁着眼睛说瞎话”,“闭着眼睛说梦话”,派生出大量的假、大、空般无病或胡编乱造的文章。高考作文题,离现实太过遥远,于时政太过冷漠,我们又怎么能寄望,考生能于这样的作文题下,写就彰显社会责任的锦绣文章呢?

中学课本里有副名联,叫“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如果高考作文都去大谈风花雪月,感怀听风品茗,势必又陷于务虚与失重之中,这样的高考作文,除了让我们看到一些语言的奢华绮丽,又能有多少思想的重量,又能凸显多少人文关怀。当文章被抽空了思想,也就自然失去了价值的依存。

是的,要让考生们从“诗意怀想”中捕捉到诸如时代精神、人文情怀、责任使命、思想价值等等信息元素,让他们在“春夜细雨”中感受到“衙斋卧听萧萧雨,疑是民间疾苦声”,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意味着,高考作文应从诗意浪漫走向责任担当。

在社会现象中寻迹公共精神

2008年的中国,太不平凡,有太多的悲情与感动。太多的社会公共事件与现象,已经植入了一个民族的记忆之中,同时,也在当年的高考作文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一年的高考作文,其中的全国卷与陕西卷直接就是《与“抗震救灾”有关》,四川卷题为《坚强》,安徽卷叫做《带着感动出发》,广东卷题为《不要轻易说“不’》,浙江卷题目是《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重庆卷为《生活在自然中》……

从这样的命题不难看出,高考作文在逐步走出“诗意迷失”。这样的高考作文题,传递与倡导的,无疑就是基本特定社会事件下的社会责任,通过发挥文以载道的功能,来实现符合特定时代正义的“价值”和“秩序”的精神诉求。

不妨再去想想这一年的情境,冰雪灾害、闹事、汶川地震……一系列的伤痛与灾难,必然会带来多向度的思考。很显然,如何形成健康的文化价值观,如何为公民社会的发育助力。将是走出中学校园的这代年轻人无法绕过的人生命题。于是,高考作文题就开始领引他们直面现代的社会伦理,来传承特定年代的公共精神、人文情怀、责任使命等。

比如,全国卷将作文内容直接与抗震救灾挂钩,有利于传递国家理念与民族情怀。四川卷以《坚强》为题,既贴进社会现实,又直指考生心灵。面对地震,四川坚强。那么,应赋予《坚强》什么样的社会意义呢?把这样思考交给四川考生,体现命题的智慧与理性。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这种直面社会事件的高考作文,还是显然太过具象了,命题本身也有特定的局限性。有时候,很不利于没有经历特定情境的考生发挥。但是,它又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思考,那就是既然公民素养是现代社会进步必备的条件,那么,作为“国考”的作文命题,如何最大程度地凸显“公民精神”的培育呢?

毕竟,很多时候,孤立的人们,就像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如果高考作文能够承载着培养公民思想素质与提升公民精神厚度的功能,就会成为一根强韧的文明绳索,把那些散落的珠子串接起来,使公民社会得到健康成长。

显然,高考作文从诗意迷失开始触摸公共责任担当,意味着一种重大转身的开始,但是,这样的转身,也只有进行得更加彻底,才能真正发挥其公民教育的价值功能。

这让人们对2009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一条通向公民社会的文化路径

高考作文的时代转身,在2009年命题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凸显。它寓示着,高考作文的主流方向已经告别过去那种“务虚”的诗意迷失,选择那些更能直接贴进现实社会生活的时代命题。

比如,上海卷要求作文展示《金融风暴中的我》;辽宁卷的作文在探询《明星代言你怎么看?》;广东卷作文要求谈谈《对常识的认识》;江西卷作文的由头是《兽首拍卖》;江苏卷作文是让考生《品味时尚》;天津作文题是《我说九零后》……

这样的高考作文题,都是要求学生去“写实”的――就客观真实的社会现象,去进行判断分析,阐述特定的价值理念与文化思想。这样的作文题,当然有利于检阅我们许多年来一直强调的素质教育,到底培养了学生怎样的公民精神。高考作为中国学生的“成人礼”,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到这些年轻的中国公民是否心智成熟,在特定时代的社会洪流下,能否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与责任使命。

不论是古代科举考试文题,还是现在的高考作文题,之所以都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说到底,就是这种“国考”本身既是一种人才选拔的工具,更应该是一种体现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品

格的表征。这些年,每年的高考作文都会被通过各种媒介来“集束展示”,社会各个领域的专家都会对高考作文进行“彻底把脉”和“全面解读”,使高考作文在特定的时间节点,成为最受关注的文化现象。这背后,其实就包含着最深刻的文化意味,那就是在拷问我们的教育在进行知识传授的时候,会不会陷于过度工具化与技术化的误区,是否为这个时代培养出具有健康的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公民。

看看诸如“金融风暴”、“明星代言”、“兽首拍卖”这样的高考作文题。这些不都是被社会各个领域的人们通过不同视角解构过的现实命题吗?而对这些社会现实与现象,考生们提供的“价值判断’’和“秩序设想”,实际上就是界定现代公民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标准。一切表明,为文化判断与思想表达提供最大空间的高考作文命题,将是走向公民社会的现代教育无法绕过的选择。

龙应台曾说,文化才是立国的依据。现在,当有约千万的考生,一起走进考场,去践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它自然是可能孕育出可贵的文化价值。少年强则国强,而年轻一代人形成健康的笃定的文化思想,这是现代公民教育理应承担的使命。

现在,在全社会都在分析今年高考作文题,教育专家、经济学家、社会学者以及所有想对公民教育有所表达的人们,思想和语言的剑道游走在今年高考作文题里,最终应该形成的文化场域,也应该是传递出公民精神与公共责任的文化思想价值。来自于考生与社会的这一切文化判断,让高考作文成了全面检验公民教育的文化路径。

重庆高考作文范文第4篇

2010年高考作文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命题形式多元化,“材料”作用凸显

201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继续呈现多元化。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几大命题形式继续出场,且继续保持了2009年的融合趋势,将标题、话题和材料几大要素有机结合,以求作文命题的开放性。在这种融合中,“材料”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18个作文题中,命题作文有7个,其中单有一个“标题”的有3个,分别是北京卷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湖南卷的“早”和重庆卷的“难题”,其余的命题作文都有材料做引导语,如,江西卷的“找回童年”、厂东卷的“与你为邻”、浙江卷的“角色转化之间”和江而卷的“绿色生活”。在命题作文中给出材料作为引导语,目的是增加题目的开放度,启发考生的思路。

在命题形式多元呈现的同时,材料作文的数量继续稳居第一。在18个作文题中,有10个足材料作文,包括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和全国新课标卷,以及上海卷、辽宁卷、四川卷、湖北卷、福建卷、安徽卷和山东卷。

二、审题难度降低,立意空间更大

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更加注重降低审题难度。大多数作文题为考生提供了多维、开放的立意空间,让考生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如,全国卷Ⅱ以“浅阅读”为主题的材料作文,既可以从正面立论,谈“浅阅读”的利;也可以从反面立论,谈“浅阅读”的弊;还可以辩证立论,比较分析“浅阅读”与“深阅读”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又如,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在材料的最后总结了一句:“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这就点明了材料的含意――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培养人才,有助于考生明确作文的立意范围,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在话题作文中,也充分利用提示语,增加了题目的启发性与指向性,提供多层面的思考维度,降低审题的难度。如,2010年唯一一个话题作文――天津卷的“我生活的世界”,题中的四句提示语各具启发性与指向性,分别提示考生所选泽的写作对象“世界”应该是具有美好属性的;和谐而进步的;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这些启发性与指向性,为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了各自适宜的写作层面。

三、命题贴近生活,贴近考生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的新课标精神,在2010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已成为命题人共同关注的问题。

“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而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四川卷的作文材料,紧密结合考生的学习生活,关注考生感悟生活、思考人生的能力。

湖南卷的命题作文“早”,最易唤起考生的共鸣――早早起床,刻苦攻读的生活仍历历在目。“早”更以其内在蕴含的精神――青年学生应尽“早”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贴近考生的生活,贴近考生的真实体验,贴合考生的价值追求。

四、命题更加注重理性思辨

考查理性思维能力,注重思辨性,引导考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

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的三则材料,表面上互不相干,但实际上隐含着矛盾对立――客观环境与主观信心的矛盾。而发现矛盾,与总结归纳材料共性的“求同”相比,难度更大,而且矛盾统一体中包含着更丰富的道理,考生探究、选择的空间更大。

山东卷作文题的材料:“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其理性指向十分明显,需要考生论证“光明”与“阴影”是构成美的要素,不是一者,而是两者。面对人生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还是充分认识到人生万象的客观规律,这就需要考生以一分为二、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升理性的哲学思考,无论是对生命个体,还是对宏观的生命世界,都有指导意义。

北京卷的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一个比喻式的文题,含意蕴藉,寓意深广,更需要进行辩证、全面、多向的思考:“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与其仰望星空,不如脚踏实地”,“不能一味地脚踏实地,不懂得仰望星空”。其中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多维而开放,立意角度更为多向,这就需要考生对文题做好由此及彼的平稳“着陆”,“着陆”于有深刻感悟的现实生活,完成写作角度与写作素材的准确对接。

五、“文体不限”的旗帜高举

重庆高考作文范文第5篇

其一,引用点化,贴切自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古诗文名句、名言警句、格言俗语、流行歌词、名著名篇、广告词等适当点化,进行套装、借用、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题目,常常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这是考场中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譬如2011年上海卷高考满分作文《心雨》,作者直接引用歌曲名作为标题,叙写了一个不能轻易过去而又不能不过去的故事,大大增添了文章的文采,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底蕴。除了直接引用外,还可古为今用、人为我用,根据具体的写作要求灵活地化用名句名言、歌词俗语等,融入自己需要的内容,仿拟出令人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的标题。譬如2011年全国Ⅰ卷满分佳作《都是诚信惹的祸》、《诚信,爱你没商量》、《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这些题目由歌词、诗文名句点化而出,既给人亲切之感,又能彰显文章的主旨,实在是妙手偶得而又匠心独运。

其二,活用修辞,生动形象。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对比、比拟、呼告、顶真、夸张、对偶、双关等常见的修辞手法,拟出的标题或含蓄有趣,或别致新颖,或精练紧凑,或生动形象,显得富有文采,使文章锦上添花,能勾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1、比喻式。利用比喻是使题目生动形象的好方法。譬如2011年青海卷满分佳作《诚信是民族精神的家园》,题目运用了比喻修辞格,形象地把诚信同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凸显了文章主旨。又如2011年福建卷满分佳作《梦想为帆工作为桨》,题目巧用比喻,准确而形象。

2、对比式。客事物本身都存在着美与丑、好与坏、新与旧、善与恶等矛盾对立的方面,它们是相反相成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中选出一组对应关系来编拟标题,展开议论。譬如2011年北京卷满分佳作《制约与发展》、《让或不让》等,其标题都运用了对比的方式,避免了“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偏颇,富有吸引力。又如2011年湖南卷满分佳作《低姿态的高贵》,题目中的“低”与“高”形成了对比,包含哲理,令人回味。

3、比拟式。运用拟人和拟物手法拟题,可以使题目更加生动新颖。譬如2011年天津卷满分佳作《我是一面镜子》,题目运用了拟人修辞格,暗示了文章运用寓言手法,巧妙地反映了现实问题,展示了一个人堕落的全部心理历程。又如2011年河北卷满分佳作《“诚信”漂流记》,题目把诚信拟人化,通过诚信巧遇“快乐”、“地位”、“竞争”的遭遇,得出富于哲理的结论:没有诚信不会长久,地位也是虚伪的,竞争也会失败。

4、呼告式。就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主题或点,并以之为题,力求一题中“的”。譬如2011年重庆卷以“情有独钟”为话题作文,一考生以《爸爸,再给我一点爱》为题,高度赞美了父亲的崇高品质,文中呼告与题目呼告多次呼应,浓浓的父女深情跃然纸上。

5、顶真式。在标题里运用顶真,可使题目风趣醒目。譬如2011年天津卷满分佳作《你看世界,世界看你》,题目运用顶真兼回环辞格,风趣地展示出镜子的特点,揭示了深沉阔大的意境。

6、夸张式。运用夸张手法拟题,可以增加表现美。譬如2011年重庆卷满分佳作《我闻到了阳光》写了一个后进生在班里得到老师、同学关心的故事,标题中“阳光”显然是夸张地突出了作为一个后进生对老师、同学关心自己的感受。

7、对偶式。用工整的对偶句式做标题,可给人以简洁明快之感。譬如2011年辽宁卷满分佳作《相信自己,坚持真理》、2011年重庆卷满分佳作《用心感动 以爱承担》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读来节奏和谐,琅琅上口,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

8、双关式。用双关手法拟题,给人巧妙机智之感。譬如,面对2011年全国Ⅰ卷的材料“诚信”,广西有位考生拟题为《生命“诚”可贵》,这句话本是裴多菲的名句,但原来的“诚”是副词,有“诚然,确实”之意,作者运用双关修辞格将“诚”用引号标出以示强调,巧妙地赋予“诚信”之意,从而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

其三,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笔者在2011年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有的标题只提出论题而不写出结论;有的标题只写出所记人物而事迹不详;有的标题只露某事端倪而成败未卜,这样就会引起读者的好奇,一下子抓住阅卷老师的心,使其欲罢不能,迫切希望读完全文。譬如2011年湖南卷满分佳作《向日葵没有眼泪》,好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标题中就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向日葵”与“眼泪”有什么关联?为什么说“向日葵没有眼泪”?带着这些疑问,就会情不自禁地阅读下文。读罢全文后恍然大悟:作者以“向日葵”为载体,叙写“父亲与我”的故事,以“向日葵没有眼泪”反衬自己的脆弱,烘托父亲的高大形象。

其四,视角新颖,别开生面。高考作文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标题。

1、视角新颖式。譬如2011年湖南高考以“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为材料要求考生作文,一般的考生看到这道文题,只会从感恩、谦卑等角度拟题。而一位考生独辟蹊径,深入思考,拟题为《世间再无真“狂”人》,认为“完全是功利的社会在作怪,这样的社会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们都成为了没有棱角的‘圆’”,从而批评这种处世态度,发出“世间再无真‘狂’人”的喟叹。这样的题目角度新颖,不落窠臼,给阅卷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展开想象式。譬如2010年甘肃高考满分佳作《背上悦读的行囊》,这个透露出难得的书卷气的题目,巧妙运用了“谐音”的手法,新颖别致,寓意双关,令读者展开想象,将“愉快的阅读”这一主旨凸显出来,给人以新鲜之感。

3、反弹琵琶式。运用求异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作反向思考,从而构成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譬如2010年福建卷根据格林童话这一材料作文拟出《尘封的梦,重拾未晚》、《何妨让思维转个弯》等文题让其作文独树一帜,赢得高分。

重庆高考作文范文第6篇

一、高中生名著阅读现状研究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与鉴赏》明确规定:高中学生应该“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自2008年起在文科生附加题部分设置了15分名著阅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只针对文科生设置的名著简答题目,在一定层面上对理科生并未带有任何影响,甚至造成一些误解:理科生不需要读名著。

学生普遍认为读文学名著不如多做一道理科题,不如多背几个单词,不如将时间用于名句默写上,因为这些见效快,学习目标越来越功利,所以即使语文教师不功利,在当今高考模式下部分学生也会忽视名著忽视阅读积累。

江苏省在2008年考试说明中规定了十部作品,2013年9月在江苏省丹阳吕叔湘中学新高一不分文理科的情况下,全年级1200人中做出如下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功利化学习模式下,名著阅读现状令人担忧,熟读过原作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在明知有些篇目涉及高考的情况下,阅读人数仍为零。经典名著是前人留给后人的思想财富,被青少们忽视,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

在未读过原作但基本了解内容的这一类学生中也作过调查,他们认为阅读原作耗时费力,效益不高,不如通过影视作品或者故事梗概了解情节。90.2%的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大部分时间被作业占满,课外活动以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为主。即便有些阅读过原作的学生,阅读也只是追求速度,浮光掠影,一目十行,结束问其细节时一头雾水,缺少细嚼慢咽,缺乏思考的品读,怎能汲取“营养”?

阅读一直是我国文化传承的方式,它的重要作用是经过实践印证过的,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深化课改的同时,青少年们对阅读名著的兴趣、习惯、阅读量及阅读效果离教育者们的初衷太远。

二、高中生写作能力现状研究

写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在于它是表达的工具、文化的载体,还在于它体现了语文的综合能力:既有语言文字的应用,又有思想表达,更有表达技巧运用。那么,对于如此重要的写作能力处于高中学生掌握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我们首先回到教育纲领性文件的规定中看一看。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语文教育明显向综合性迈进的走向(从教育目标上的五大块转向二大块),这种走向反映在写作上。从初中教育刚进入高中教育的学生在这方面会有一个明显的不适应阶段,原来还不错的作文成绩忽然大大打了折扣。这是因为原来比较程式化的写作能力不再是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教师希望学生的语言表达力更强,表述层次更清晰,表达思想更深刻,见解更精到。所以,在江苏省的语文高考作文批改标准中才生发出两个层次。作文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作文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但是在现实的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师很难明显感受到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中所期待的那样的提高,甚至一些学生对于高中语文教育本身的过程意识非常模糊: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无论是从外在的考查体制还是从高中学生的主观感受讲,作文教学陷入一个很难向前行进的“高原地带”。

江苏省自2008年高考自主命题以来,作文分数由原来的60分提高到70分,在试卷中所占比重由40%增加至43.75%,以近四年江苏高考作文为例:

2010年“绿色生活”,阅卷中出现大量写低碳生活的作文,但这类题材只是停留在对“绿色生活”的浅层理解,这样的作文很难出彩,一般只能拿个基础分,得分多半在45分左右。有一位语文阅卷老师哭笑不得地向外透露,有大批考生写绿色生活,都写的是老奶奶怎么过低碳生活,比如养花、种树、不用塑料袋等。这样的作文让他看得头大,他每天批阅作文,基本上都能看到上百篇类似的作文。“改到最后都想吐。”

2011年“拒绝平庸”,考生在作文上的发挥是“比较平庸”,均分只有46分,高分作文比往年少,记叙多写爷爷奶奶,议论文多是“三段论”。在2010年年底去世的作家史铁生、当年热门的法网冠军李娜,还有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

2012年“忧与爱”,这一年的作文题被认为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作文题”,但全省作文的均分低于2011年,如此广受好评的作文题目,被认为题目有重点,容量大,内容丰富,角度多样,可选择性程度高,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个性特色,以现实生活为本源、以选拔人才为宗旨。然而这一年却未能让考生们写出让读者赞美的佳作,依然“名人扎堆”,“大路货”、“套路货”作文层出,值得深思。

2013年是一则“探险者与蝴蝶”的材料题,全省均分维持45分和上一年相仿,但满分作文只有2012年的一半。材料中一句话是: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受这句话的“启发”,差不多七成考生都在论述“小与大”的关系,虽然算切题,但大多考生写得枯燥乏味,角度狭窄“撞车”严重,导致很难得到高分。

由此可见,江苏省高考作文从自主命题以来,全省的作文均分持续徘徊在四十五六分之间,作文整体水平停留在“基础等级”阶段,从未在“发展等级”上有整体加分。虽然每年满分作文里,也有一批文意隽永、文笔活泼的文章浮出水面,而且这些作文无不具有较丰厚的历史底蕴,闪烁人文精神的光芒和理性思辨的色彩。但改变不了高中生作文整体不容乐观的现状,从历年高考作文阅卷反馈看,语言干瘪枯燥、思想缺乏深度、素材撞车严重,一些考生作文毫无鲜明的思想情感,更没有整体构思,写作成了痛苦万分的事情,更不会是为了表情达意,手写我心。

三、高考作文命题特点研究

高考是国家行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颁布的指导性标准,是不容逾越的考查底线。高考作文命题和阅卷必须遵从这一标准。需要注意的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措辞是“鼓励”,是“提供”,是“尽可能减少束缚”。往往,我们认识某个作文题目,总停留在“允许不允许”的层面。依照“课程标准”“允许不允许”根本无需讨论,不但允许,而且鼓励,要提供,一切都不应成为束缚考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的借口。

(一)江苏省高考作文命题回顾

(二)命题展望

继话题作文、命题作文之后,2014年江苏省首次随同全国其他地区高考命题形式出现新材料作文,这一变化体现了作文命题在走人文教育的思路,从题型看,更注重关注人本,贴近生活,发展个性,减少束缚,鼓励创新。

通过回顾江苏省近十年的高考作文题,从作文的立意看,呈现出三大特点:

1.倡导高尚品行。高尚品行、高尚追求、传递正能量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立意的常用主题,这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帮助。属于此类的作文题如2011年“拒绝平庸”、2012年“忧与爱”,还有重庆卷“保安救人”、北京卷“大山铁路巡道工”。据高考作文权威人士分析,近年来我国舆论关于社会公德有很多议论。2012年3月全国掀起学雷锋热潮,5月“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广为传颂,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设计这一类试题,有更突出的时代意义,不仅“接地气”,而且向广大考生传递出发展的“正能量”。

2.增强文化特征。“文化”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状态的总和,“文章”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以文化的眼光关照社会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审视周遭生活,给青少年的思想上好重要一课。属于此类的作文试题有2004年“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05年“凤头、猪肚、豹尾”、2007年“怀想天空”、2010年“绿色生活”。有人说,“文章似水”、“佳作如酿”,命题的导向要展现考生的文化素养,那么考生就要丰富作文的文化内涵,最有效的做法莫过于走进经典之作,尤其是走进中国古代文化名流的精神世界。亲其人,爱其文,这种文化装饰,在文字的世界是最昂贵、最精致的。

3.加强哲理思辨。理性思辨代表着思维的最佳视角,在高考作文中,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级的高低。从选拔人才角度看,是否具备哲理思辨能力,是高校选拔人才的尺度,目前的高等科研项目中尤其需要具有思辨能力的人才。属于此类的作文试题如2006年“人与路”、2009年“品味时尚”、2013年“探险者与蝴蝶”。这些题目需要考生根据自己关心热点事件、话题及名言格句的不同侧面,展开思辨与联想,展现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长度与高度的认识,在考场上总结自我,抒写个性和体现审美情趣。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阅读之后沉淀。

(三)启示

重庆高考作文范文第7篇

一、词语式命题作文

由于词语式命题作文是一个词或者是一个概念。所以在审题时常采取组词造句法。先确定这个词是抽象的词语还是形象的词语,是“实”还是“虚”。对于比较具体的词语,要善于化实为虚;对于比较抽象的词语,要善于化虚为实;对于虚实兼备的词语,则要善于虚实结合。为了帮助理解,可以在给定的词语前后添加词语,以丰满其内容。

例如2009年山东卷的标题《见证》,作文题是个独词,动作性很强。首先得揣摩其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将“见证”注解为“当场目睹可以作证的”,或“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从立意角度来说,此题接近时代,与时代同步,与现实贴近,可写的内容较多,大可写国家、家乡,小可写城乡一角、自己小家。考生可用填补法进行构思,如见证什么,什么样的见证。可将作文题在具体的内容上扩展为“爱的见证”、“中国真情见证”、“历史见证”、“谈司法见证制度”、“见证成长”、“时间的见证”等。

而四川卷的标题《熟悉》,它和山东卷作文题一样是独词,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动词。前者强调了解程度,后者强调“见证”这一动作状态。四川卷这道作文题的题目,考生从字面上都能把握,是“十分了解,知道得很清楚”的意思。熟悉的可以是人、物、思想或者自己曾经美丽的家乡。发挥想象,可以由一段感人的故事赞美你熟悉的人,也可以由一个熟悉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恩。发挥逆向思维,对这个作文题目内涵的发掘和深化,反弹琵琶出新意,可以形成“自以为熟悉的人和事,其实很陌生”、“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最不了解的” 、“最陌生的也可能是最熟悉的”、“熟悉有时是一种可怕的习惯”的深刻立意,进而阐述“人们所熟悉的东西,有时又在束缚着人们”的道理,发挥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动性。

二、短语式命题作文

对于短语式题目,审题时可以采用“析词法”。就是将题目的短语以词为单位进行划分,然后对每个词语逐一分析。

短语有各种关系的短语,比如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动宾关系、主谓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递进关系等等。面对一个短语式命题,应该先弄清楚它的类型,再根据这种类型的特点去分析。 2009年高考中江苏卷的《品味时尚》,这是一个动宾短语,“品味时尚”则要求考生不仅仅是写到时尚,还必须兼顾“品味”。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咬文嚼字”,以免偏离题意。第一,是“品味”而不是“品位”,“品味”作动词讲的意思是仔细体会、玩味,而“品位”的通用意义为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考生完全可以写“有品位”的时尚,但如果没有写出“品味”则有些偏题;第二,是“时尚”而不是“时髦”,“时尚”的含义是当时的或者时兴的风尚;“时髦”的意思是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新颖入时。比较“时尚”与“时髦”,不难发现,前者比后者的外延要广阔得多,举凡物质、精神等方面,都可以纳入“时尚”的品味视野。

而湖南的《踮起脚尖》,可看作是一种动作情态,从预留的想象空间来看,适合写记叙文,写为什么“踮起脚尖”,因什么“踮起脚尖”。再者从“踮起脚尖”的象征意义来说,先要理解到如下象征意义:举高望远、抬高看清、奋斗向上、虚荣比试。然后,从某一方面,联想现实历史,联想到他人自身,或评析,或议论,自然成文。重庆的《我和故事》,是个并列关系式题目,其核心是故事,但又要写出“我”与故事的关联,“我”或许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或见证者,“我”或许是故事的另一个主观对象,故事对“我”有着触动,有着启迪,另一方面,要思考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现什么,“我”在故事中的地位与分量。

三、句子式命题作文

重庆高考作文范文第8篇

在去年作文题受全国好评的影响下,今年我省作文题更是引起巨大关注,褒贬不一。而在此文中,孙绍振教授也作出了中肯的点评。

2005年的高考作文题引发了许多议论,负责任的和不负责任的批评与赞扬,都停留在感觉上,与深刻的分析不沾边,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历史意识,为了把研究引向深层,本文试从简略的历史的回顾开始。

从主题限制到无主题命题

统一的高考作文命题应该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变幻多端,起伏跌宕。从历史的趋势来看,限制性呈递减之势,而自由发挥的程度则日益增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限定性主要在政治方面,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期,政治化转向道德化,八十年代中期间或有思想评析(如《毁树容易种树难》《近墨者未必黑》)的题型出现。根本性的突破是基础教育改革展开以后,如1998年的《假如记忆能够移植》和1999年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

这样的命题大概可以叫做“无主题命题”。

到了2005年,自行命题的省份增加到15个,题型更加异彩纷呈,端的是百花齐放。湖南卷“跑的体验”(先走好,还是先跑好),四川“忘记与铭记”,广东卷“纪念”,北京“说‘安’”,浙江“一叶、一枝、一世界”,山东“用自己的长处弥补别人的短处”,黑龙江“位置与价值”等等,几乎全部是不设主题限制的。

命题作文提供的主题,不但是现成的,而且是公共的,他人的,而不是学生自己从真切的体验中概括出来的。无主题命题的最大优点,就是把确立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立意放在第一位,立意是为文的前提,立意的难度在于,必须在纷纭的现象和错综的感受中进行提炼,能否从中构成情感和逻辑的单纯线索,能否防止思维平面滑行,主题徘徊,能否在有效地推动思维层层深入的同时,控制跑题、离题的潜在危机,成了考查的重点。要通过这样的考查,光凭文字工具的华丽是不行的,对自己思维具有灵活调控的能力才是制胜的法宝。

这一切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义。

作文仍重感性轻智性

总体来说,各种命题,对于感性层次是看重的,最明显的是今年江西卷的“脸”和重庆卷的“筷子”。要把脸和筷子这样很感性的文章做好,起码要从感觉层次深入到人生的情感层次去,从而进一步,在情感基础上进行智性和理性的概括。江西和重庆的命题,好处很明显,就是完全开放,没有现成主题的暗示。但是,缺点更为明显:缺乏情智的深度诱导,既然是命题,绝对没有任何深化的指向性(情感和智性的指向性),可能误导学生光在感性层次上徘徊而流于肤浅。另外一些省市的命题,以提供话题和材料为主干,带着很强的感彩,如北京的“说‘安’”,浙江的“一叶、一枝、一世界”,都提供了一些向智性升华的要求,显然更有利于检测考生感受的和思绪的纵深层次。

这样的题型中,上海命题又最好。命题提供的感性的材料是复合的,各不相干,处于无序状态,命题的旨意正是要求考生从无序的现象中发现统一的线索,这就不但需要独特的情感,而且需要独特的智慧,题干中提示:“对你成长的影响”,这就明显地防止了流于感性,突出了智性和理性提升的要求。江苏的“凤头猪肚豹尾”,全国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湖北“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都显示出超越感性表面的指向性,为考生从具体的感性向抽象的思辨提升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倾向无疑是可喜的。

但是这些命题仍流于粗浅感性,不能为智性提供足够基础的情况。可以2005年的全国卷为代表:题旨是出人意外和情理之中的矛盾,理性是明显的,但是所提供的感性材料却是薄弱的。

本来,波尔的回答并不太深刻,甚至有点故意大题小作。不怕在学生(或者普通人)面前显露自己的弱点,不可能是波尔成功的全部、或者根本的原因。“大家都感到诧异和不解”是理所当然的。命题者并没有在波尔的逻辑空白中提供补充性的阐释,就唐突、武断地得出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结论。

感性材料和理性论题之间的脱节并不仅仅出现在全国卷上,而且出现在其他省市的卷子上。如江苏卷,本来,凤头、猪肚、豹尾是文章学的一种特殊的抒情话语,把它和学习生活、事业人生无条件地联系起来,十分牵强。从逻辑学上说,是犯了无类比附的错误。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作者把诗化的抒情当作了理性,不但感性没有启发性,而且一点智性也没有。这样的命题,表面上是无主题的话题作文,实质上把命题者人生完美的诗化主题强制性地塞给考生。这样的失误也许还要不断地重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