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散步龙应台

散步龙应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散步龙应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散步龙应台范文第1篇

傅雷四岁跟家中的账房先生识字,过了识字关之后,他进了私塾,习四书五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古文功底。傅雷的母亲高瞻远瞩,又聘请家庭教师教他英语和数学,使得傅雷从小就有了中西文化的比较意识。

1920年,年仅12岁的傅雷来到了上海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法语基础。 1924年,傅雷考上上海大同中学继续高中阶段学习。1927年傅雷漂洋过海,赴法取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巴黎大学文科,主修文艺理论,还频繁接触文艺界人士,经常到巴黎的艺术馆、博物馆参观美术大师们的不朽名作,扩大了知识面,也增加了感性知识。他喜欢上了罗曼·罗兰的作品,从此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为他以后在美术和音乐上表现出深厚的造诣和艺术鉴赏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散文家、文艺评论家、美术批评家和音乐批评家。

傅雷的语文学习至少给我们如下的启示:

一、母亲的文化向往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傅雷幼年的“孤儿寡母式”的家庭结构注定了母亲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女人的名字的确叫母亲——从优生学的角度看:女人的名字还是叫母亲——从人才学的角度看:女人的名字更是叫母亲。”(王东华《发现母亲》)

傅雷的母亲对文化有着强烈的向往,这种向往对傅雷一生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傅雷开蒙很早,饱读诗书,有十分扎实的童子功,为他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生最初的几年母亲亲手为他种下了知识的种子,使他日后成为参天大树。

二、早期集中识字对一个人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傅雷自四岁起就和账房先生学识字,入私塾先已经过了识字关。幼儿识字是我国家庭早期智力教育的一项最传统的内容。汉朝起就设“童子郎”,唐代科举中就专门有“童子科”。

在我国古代,孩子是八岁入学,但是条件稍好的家庭,孩子读书识字远远在此之前,许多孩子在上学之前就已经在家庭“破蒙”了。

三四岁的孩子,用一年时间不仅过了识字关,认了一两千字,而且读了“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然后再从师入塾。

傅雷的幼年经历正是如此。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他赢在了起跑线上。

三、两脚踏东西文化

傅雷有扎实的国学功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胸存忧患,认真入世,做人治学一丝不苟,为人刚直不阿,没有丝毫的媚颜俗骨。又深受西方文化的濡染,英语、法语都有“幼功”,并且青年时代又到法国留学。他是希腊文明的皈依者,也是科学理性精神的追随者。治学上多艺兼通,以求博大精湛。

傅雷尤其认同托尔斯泰的看法:真正的民众教育是在校外完成的,如报纸、博物馆、图书馆、大街上、生活中,一切可以称之为“无意识”的或“自然”的学校,自由是它的原则……

“青年人不会触类旁通,研究哪一门学问都难有成就。”(《傅雷家书》)作为一个有高度文化修养的翻译家,傅雷深刻地体会到“功夫在诗外”对于一个一流人才的真蕴。

让我们再看看傅雷是怎样把他的儿子傅聪培养成世界一流的钢琴家的吧。

傅雷把傅聪“从小学撤回”,英文、代数和几何都请专门的教师,语文由傅雷亲自任教,从孔孟、先秦诸子、《战国策》、《左传》、《晏子春秋》、《史记》、《汉书》、《世说新语》等典籍中选教材,以富有伦理观念与哲学气息、兼有趣味的故事、寓言、史实为主,以古典诗歌与纯文艺熏陶结合在一起。

无论是傅雷的学习历程,还是他对傅聪的教育,都会让我们反观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这种精神的遨游,使得傅雷成为傅雷,这也是傅雷给予我们的语文学习的启示。

余英时在钱钟书逝世后评价说:“默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最高结晶之一。他的逝世象征了中国古典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钱钟书是既深谙中国古典文化,又通晓西方文化,并能在其学术与创作中同时凸显古典精神与“全球意识的学者”,他既是中国人文传统所凝聚之人,又是中西文化的赫尔墨斯。

一、广博恢弘阔大的知识结构

钱钟书是博闻强记,埋头读书的神话,他有着“照相机式”的记忆力,被誉为文化昆仑。

第一、他有着浓厚的家学渊源,五岁开始跟伯父念书,通读经史子集。

反观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生读一些“古文”名篇,背几首唐诗宋词者有之,但经史涉猎的少之又少,传统蒙学的精华已经被丢弃,孩子们在语文知识结构上往往“先天不足”。

第二、钱钟书精通英语、法语、德语。他学习英语的兴趣源于林纾译的英文小说,那时的钱钟书只有十一二岁,他把这些翻译小说读了一遍又一遍,也因此有了学习英语的新动机,那就是希望有一天能痛痛快快地读英文的原版小说,在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时,英语考试得了满分,这得益于他大量的英文阅读。

后来学法语和德语,钱钟书都是从阅读小说开始,记得杨绛回忆说,学法语,钱钟书从17世纪的作家读起,读到19世纪的法国作家的作品,因此通晓了一门语言,也了解了一国的文化。

其实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境,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优秀语言的集中体现,而当今的语文教学,仍然将作品肢解、抽离、切割,语言已没有了血肉、情感和灵魂,语文教学也就丧失了生命,也因此扼杀了孩子们学语文的兴趣。

第三、钱钟书读了一辈子书。读书笔记本就有五大麻袋,仅外文笔记: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的笔记就有三万四千页。

这种阅读和积累使得他成了博雅之士,在为学为文的根基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他视通中西,有极广阔的学术视野、知识修养和宏大理论抱负。

钱钟书并非仅限于“中西文学兼优,也并非仅对中西方的文学文论有兼通的了解,他同时还对中西方的各种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如哲学、史学、心理学,法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等有广泛涉猎,他跨学科的中西素养深受瞩目。

总是在想我们的学生真可悲,除了语文课本他们没有余裕去读书。他们的精神世界严重的贫血,苍白,贫瘠,缺钙、铁、锌……他们已严重地亚健康。

第四、钱钟书杂学旁收,读书不拘一格。钱钟书的幼学除了经史子集的滋养,他还从书滩上租书,如《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这些看似不登大雅之堂的读物,也给了他许多阅读的乐趣。上小学的时候读林纾译的英国小说,上中学的时候读《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通俗小说。

钱钟书终身喜欢读字典,大部头的字典、辞典、大百科全书他都挨着字母逐条读过,并时时读得开怀大笑。

养成了纯正的文学品味之后,任何旁逸斜出的阅读都是一种猎奇般兴致勃勃的开疆拓土。

这种阅读仿佛是锦上添花。

读《管锥篇》“仿佛掉进书的海洋,由一本书引出好多书,一句话引出无数句话,让人应接不暇。”引文密密麻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杂读”的好处。

二、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

作为一名学者,仅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不能登堂入室的,往往要基于个人的性情、理解而有所取有所舍,有所融通。正如钱钟书在《谈交友》中所言:“大学问家的学问跟他整个的性情陶融为一,不仅有丰富的数量,还添上个别的性质;每一个琐细的事实,都在他的心血里沉浸滋养,长了神经和脉络,是你所学不会,学不到的。”

钱钟书随时都在动脑筋,读书的时候是他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所以每读完一书,其精神实质全被吸收。

“六经注我”这是读书的境界。

少年时代的钱钟书在涉猎经史学史的时候就喜欢“胡乱讲话”,臧否人物。他的父亲,著名的文史研究家钱基博先生就给钱钟书取了一个字叫默存,希望他慎重为言。

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还以专挑教授学者的错而闻名。当时的清华大学学者如文学家朱自清,哲学家冯友兰,钱钟书从来都敢于向权威挑战。

在与杨绛谈恋爱期间,钱钟书还曾经用理学家语作情诗,理学家向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钱钟书却用理学家的语录作诗可谓是奇思妙想,自古无第二人。

钱钟书有“淘气,傻气和痴气”,他智慧幽默一片天真,他可以是四岁女儿的最好的玩伴,他可以一口气给女儿起一连串的绰号:猪噘嘴、牛撞头、蟹吐沫、蛙凸肚……

钱钟书在剑桥攻读了两年英国文学,后来又到巴黎大学研究一年的法国文学,钱钟书的智慧才华、潜质经过法国文学和文化激活和点化了。

他在拉伯雷的《巨人传》那里借鉴了法国式的戏谑,他以蒙田的哲学随笔为蓝本,他在伏尔泰的哲理小说中学会了用幽默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在影射和讽刺中阐释深刻的哲理为钱钟书打开了一个智慧的天地。

化书卷性灵为吾性灵,钱钟书将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内化成他的智慧、品格、风范。

他在一个宏大的视野中对人类文化进行比较,开启了比较文学新的天地,让我们得以更深刻地了解本国文学,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学。

大开大阖,四通八达。

怀疑是智者的思辨动力,批判精神使他卓然独立。

龙应台,被余光中先生称为思想的龙卷风,她是最受尊敬的台湾女人。她所搭建的思想桥梁,让精英与大众、民间社会与文人传统、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大规模的相连相通。

龙应台,因为父亲姓龙,母亲姓应,她出生在台湾,而取名为龙应台。她是作家、社会批评家、散文家。作为华人世界有影响力的一支笔,龙应台的《野火集》有着万丈豪气。她的这把野火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烧到今天,“野火”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而我所惊叹的是龙应台左手写《野火》,右手写《孩子你慢慢来》。一面是雪浪滔天,一面是和风细雨。《孩子你慢慢来》那份款款的深情,诉说的是丰富激烈的内心世界,呈现的人性中最不舍最隐微的情感,龙应台将侠骨与柔肠焊接得那样完美。

从《百年思索》到《目送》,到《亲爱的安德烈》,到《大江大河1949》,龙应台的作品气象万千,这是一个怎样的奇女子,她对我们的语文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龙应台1952年出生在台湾高雄。贫困的出身,加上劳动阶级为主的生长环境,给予了她务实的草根性格和草根情怀。家中有四个孩子,其余三个都是男孩,父亲是军人出身,这对她的“豪气”的形成,不无影响。父亲没有多少文化,家中也没有多少藏书。作为台湾“外省”的“移民”,读书改变命运显得尤为迫切。龙应台的少年时代是在父母的殷殷期待和逼迫下刻苦读书的。少年的读物是于国于家“有用”的《古文观止》特别是《陈情表》。龙应台在赤贫的雄茄萣乡渔村生长,在纯朴的成大校园里读完大学。

平民的视角,来自社会底层的自尊、倔强与敏感,使她更具忧患意识,使得她更能够冷眼热肠看社会与人生。她对于宽容、平等、理性、民主和言论自由有着更贴近生命原色的追求与渴望。

在台湾她所就读的小学直到大学,都是平民子女为主的学校,这样的学习环境和生存环境,让她的心灵更贴近大地,更贴近弱势群体,让她更懂得爱,让她更懂得悲悯。因此也赋予了龙应台有韵致的文笔下覆盖的深刻的思想,即使在她血脉贲张狂怒之下也永远隐藏着最浓烈的爱。

于是在香港淡水街头,她会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耐心的等待一个五岁的不知名的男孩“给玫瑰花打一个蝴蝶结”。

龙应台让我们懂得了对生命的敬畏,对孩子的尊重和爱。让我们反思,我们在不经意中流露出的对他人的尊严的粗暴践踏。

她会无限痛楚地回忆她的小学同学,那个交不起学费的王爱莲,她是一个可怜的天性愚鲁,家境贫寒,父母双亡的女孩,她在一个没有同情和怜悯的环境里,屈辱而又无声的死去。

这永远的伤与痛,首先触及的是龙应台的深刻的悲悯与同情,她因此而更好地观察社会,关注生命中的细节,才会有深度的抒情。她的作品不仅有国际的风云变幻,战争与和平,更有那芸芸众生。

龙应台拥有全球的视野。在美国完成博士学位,丈夫是德国人。她在瑞士定居,后又奔走于台湾和香港之间,精通英文、德文。她走过交织着仇恨、暴力与祈祷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走过把革命与贫穷当旅游商品出售的古巴,走过在巨大的历史创痛中挣扎的东欧和德国。

她把一年的时间分成两段,十一个月在法兰克福家里的书房和森林中度过,读书,散步,思考。一个月外出奔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龙应台拥有“敏锐的观察力,独到的见解,严缜的思维,犀利的笔锋”。

龙应台又和中国20世纪的许多大家不同。那些学者,学贯中西,往往以“中”学为主,然后再“贯”以西学。

龙应台没有深厚的家学,30岁以前,她的知识结构是西方影响超过了中国传统,40岁以后她思考问题有了东西纵横两方面的坐标。

冷眼与热肠使得龙应台有了独特的表达。

龙应台之所以成为作家、社会批评家,不仅是因为她拥有平民的视角,全球化的视野,扎实的书底,丰富的阅历,还在于她敢于自我放逐,积极的将自己边缘化,这需要胆识和魄力。

上个世纪80年代,当她的“野火”烧遍台湾岛的时候,龙应台却激流勇退,随德国籍的丈夫到瑞士定居。一去就是13年,13年里她几乎以一种半隐居的方式,读书和思考,相夫教子。在一种不属台湾,不属大陆,不属于德国的状态中,完成思想的浴火重生。她说“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

于是才会有这样思想的结晶。

“民主并非只是选举投票,它是生活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气,举手投足的修养,个人回转的空间……”

“我承认,政治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遮盖了某些更深层的问题,譬如文化……”

“当公民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文化、历史是公民社会重要的黏合剂。”

散步龙应台范文第2篇

每年都应该有那么一段或是几天山居岁月,山中一日,世上千年。有时,人是需要从某种轨道中适度脱离出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生活,才不会纠结其间,不知所以。

龙应台提到过她的山居岁月里有这么一段,她的写作居所依山傍海,在那么一天下午,她打开窗,看到一团云就那么轻悠迎面飘过来,穿过她的落地窗,从客厅里悄悄经过,然后从另一面窗穿走了,这个山景那么无声而灵动,你知道吗?万物生灵。我被这个细节缓缓打动。

我去山里,是不要求什么名山的,我只是喜欢一种灵秀,山水间最是相宜。曾有朋友对我提起她最喜欢武夷山,她这么描述,三月桃花盛开的时节,坐着小竹筏从山下九曲溪中划过,山间桃花瓣飘飘落落幽绿色的水面上,静谧,千年回响的感觉,空谷幽兰,人像是变成了舟中一粒。这种感觉让人难以忘怀。武夷天下幽,有心人才能识得其中滋味。

让我震憾至今的是四姑娘山,起因也只是看到一张图片,深蓝天空雪山顶的奇妙光线,那种变幻神秘的色彩让我的心顿时怦怦乱跳。去四姑娘山是一次艰难的行程,但是沿途的美景足能化解一切:高原野花,牦牛在山野间散步,山中云雾几重天,用冰凉的山泉洗了山果吃,夕阳笼罩在雪山顶的那一刻,如梦似幻,辟如朝露,去日苦多,这种景色大概一辈子只能看一次,一辈子也必须看一次。夜间,暮色四合的山间,吃了两串此生难忘的肉串,孜然,炭火,山风,暮色中黝黑的山影,神秘的手绘沉绿隐红门帘,海拔4000多米的山间,那一刻综合的感受令人此生难忘。山间一日足抵了千年。

很多人说香山没意思,那是因为去得不是季节,或是人太多的缘故。我对香山的印象是深秋的非双休日。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山脚下的雕刻时光,有一个伸到半山的露台,置身其中,几乎被红叶环绕,浸透,阳光温暖,风中有沉香,那一刻,你会觉得“香山”这个名字真是名符其实,喝一杯咖啡,吃一个地道的意大利面,一册书,在香山的红叶中沉沉醉去。香山脚下有很多院落,都很有艺术气息,租住在此的艺术家,或开客栈或开画廊,选一家喜欢的,带院落的,推窗看山景,俯首拾落叶,晚上听秋虫鸣,粗布被单,月色清明,房子地面月影徘徊,不需言语,享受山间的静谧和清气,洗去满身的疲劳和浊气。

散步龙应台范文第3篇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树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散步龙应台范文第4篇

这是方所创始人毛继鸿的理解,却仿若有人将你私藏内心的感受拎了出来。

怀着“如果你走在一个城市,一拐角就遇到文化,多温暖啊!”的温情,毛继鸿将方所呈现在广州太古汇,与爱马仕做起了邻居。

轻柔的音乐,咖啡的味道,极具创意的设计,人心落在文字上的沉静……2000平米的方所满足了爱书人的所有想象,这里是邂逅无数情人的地方,这里是阅读奇妙的旅程。在深深的感动中,突然想和大家谈谈“阅读”。

阅读是件非常私密的事情,遇书如遇人,看一个人的书单,便可勾勒出一个人的轮廓,猜出这个人的思想与趣味,同时也可寻得此人成长轨迹最隐性的线索。

在我看来,阅读必定要遇到四种人――导师让你认识世界,爱人让你珍惜当下,情人带给你惊喜,而知己是一面镜子,照见另一个自我。

我的导师从《全球通史》开始,纵览人类发展与全球各文明从生到衰的过程,有了这个坐标,以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为起点,沿着每一个文明找寻推进此文明发展的大师,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开启了东方文明的心智,西方文明从希腊、罗马精神开始,正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文明的走向,他们让我明白了人类的过去,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道德情操论》令我明白西方文明如何走到现在的样子,而梁启超、、陈寅格、梁漱冥等一批融汇中西文化的大师,令我明白中国尴尬的现在与可期盼的未来,而康德、尼采、叔本华让我开始思考存在的价值……正是通过这一群灿若繁星的导师的指引,让我认识世界,建立系统的知识坐标。

邂逅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让我相见恨晚,作为美学的代表人物,他们让我深信真善美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追求的永恒品质,与他们的对话令我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提升自己对艺术与历史的认识,学会如何面对社会与生活。他们是我阅读上的爱人,亦师亦友,让我在《西方美学史》严谨的理论中认识美学的价值,从《美的历程》里体悟中国文化之美,在《美学散步》、《天光云影》的闲读中学会感悟生活,他们令我更加热爱生活,珍惜个人的体验。

爱人把握阅读的方向,而情人则是趣味的来源。极度认同“书店应该是最具温度的城市地标”,因为在不同的城市遇见不同的情人,这种神秘令我的出差变得令人神往。书架上的每个情人都有独特的故事,温州读张爱玲可沿着她寻夫胡兰成的足迹漫步街头,上海邂逅木心、陈丹青、顾城的惊喜,郑州偶遇《瓦尔登湖》后,差点带着女儿到农村种地去了,鼓浪屿遇见原研哉、竹久梦二的意外,香港撞见亦舒、北岛、董桥……能遇见情人的城市总是令我倍加怀念。而每一个情人又有着他不同的趣味,木心的文字,黄仁宇独特的历史视角,顾城细若游丝的情绪,龙应台的犀利,还有王小波的痞,张小娴的柔……另外,从文体上,小说、散文、诗歌也都属情人之列,她们都是可以提高修养、培养情趣的佳人。

的曾孙蒋友柏在《悬崖下的小道》中说:“快乐是稀释了的痛苦。”足见对任何人而言,人生总是苦的,阅读除了可以营造一个纯粹出世的心灵空间,也是自我认识,升华自己的心灵旅程。因而,还有一类是知已,周国平的思考,蒙田的感悟,罗兰的絮语都是抚慰心灵的鸡汤,在与他们的对话中,获得令自我更坚强的能量。

散步龙应台范文第5篇

去看看自己,忽然对自己说。看看那个马上要成年的女孩吧。

站在镜子前面看平面里的自己。还夹杂着混沌没有卡开的眉毛,眼睛里有了一些疲惫。那是你,我轻声告诉自己。脱了稚气,不再为了爱美而为审视照镜子的自己。

在桌子前面坐下来,忽然觉得安静是性格里更多的成分。这是成长的代价。逐渐长大,用活力为自己的沉稳买单。然后看到自己,那个小小的背影已隐褪在回忆里。

真的是长大了。

前些日子和父母出去散步的时候,还想着天真地在前面蹦着,等他们追上来。回头一看,他们被我落下很远。父亲的手在空中迟钝地挥舞着,伴和母亲被岁月打磨的老唱片一样的声音:“慢点儿”。一瞬间,看着路灯打在他们微驼的身上,心中顿然有一种灯火阑珊的苍凉感。自己的影子躺在地上和他们隔得好远。想到龙应台的《目送》。他们在目送里任时光蹉跎了微老的容颜,然后用他们的苍老作为我成熟的筹码,用背影告诉他们不必追。

在潸然泪下之前,极力向父亲摆手。只是此刻心痛如此明显,不再是那个不谙世事一味责怪他们太慢的稚童。

成长是在感动中微微疼痛着的幸福感,是看自己在变得苍老之前沉淀所有温暖的片段。

我一直觉得自己无法和人相处,患有交流恐惧症。但也许就是那些无意间的话语,让我开始向同学和老师靠近。喜欢和他们走在路上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喜欢听老师耐心的讲解,喜欢和大家在一个课堂上笑得不亦乐乎。

想到卡耐基的快乐法则,每个人都没有忧郁症,关键在于你的态度。再看镜子里的自己,眉目里没有那些细琐的痕迹,时常保持笑意。不再会和父母执意地争吵,不再是背着包独自行走在前进的路上。

去看自己,在18岁的前夕,告诉自己不再彷徨。

怀着感恩的心去爱最亲的父母,去珍惜和那些重要的人在一起的日子。然后握紧所有的勇气,跨过那道坎。

看着曾经幼稚的自己渐行渐远,不必追。

前方,阳光正好。

不老的风景

深深在想,人生不过是一些细琐的线条,在光阴的罅隙里丰盈出回忆,仅此。

我不惧怕死亡。就像地平线向天边延伸,总有尽头。在黑夜里呼吸的时候明白总有一天消耗殆尽。把手里的掌纹摊开,那些回忆还在,足矣。

我读玛格丽特·杜拉斯,对结局潸然泪下。在十五六岁的年龄,站在西贡,那条狭长而不嬗变的热带。极力呼吸着潮湿而温润的爱情,而后上演别离。在六十岁的时候忽然听那个男人电话里的独白,我不能停止爱你。才明白那些回忆安好。在时光里抖落下厚厚的书页,快写明注脚。爱情从不会在回忆里老去,渐行渐远的只是时光的风景。最美不过是回忆。

回忆是时光里走走停停的孩子,累了便在心里驻足。当光阴已涣散精神,它们还在。毕淑敏说:“回忆是一个作家的全部郁结处。”写作更像是背包客的旅途,闲谈。用一支笔记下流年逆转。那些途中的风景在年轮里画上圈。哪一天忽然想起,只如初见美丽。从未老去,只在心里。

站在镜子前面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老了,累了。我以为自己忘了许多。走在左手的忘川土,喝着右手紧端的孟婆汤,然后我醉了,然后我不再记得。

我害怕这样。哪一天回忆真正成了最盛大的葬礼,我也不复存在。

在一个云淡风轻的下午开始清书。母亲总会嫌我的房间过于脏乱。世迁扫出旧旧的陈色。我忽然翻到曾经的小学课本,那些群蚁排衙的字,很幼稚的笔画,却是一笔一画,如此认真。不能忘却那些年的自己,仿佛从另一个维度向我走来。我抬起头看窗外,阳光金黄色的热度打在脸上,正好是回忆的温度。

不曾忘记,因为回忆,只是因此便再度一生。想到祖母最后的那段日子。一向乐观的她很平静地坐在大躺椅上晒太阳,闭上眼睛的时候仿佛世界安静了。她爱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沉积下一生的回忆。她松开拉着我的手,不必追。时光打磨她苍老的容颜,研磨不了她的回忆。我没有太多眼泪,因为我知道,那对她已是足够。

岁月还在向前奔涌,我依旧是匆匆赶路的过客。我只是想伸出手指,让时光生上密密的苔纹,让回忆留下最美的相册。

回忆是我心里不老的风景。

散步龙应台范文第6篇

关 键 词公民教育;快乐校园;主题活动;情境模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5-0039-03

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是时代赋予中国教育的重大使命。正如檀传宝教授所言,学校培养公民,最重要的是创造民主的学校生活,让学生过一种民主的生活,这既是公民教育的有效手段,本身也是公民教育的实践。[1]在民主的学校生活中,公民教育充盈着正能量,公民意识被最大程度地唤醒和激发,并且成为学生审美规则和精神疆域中崭新的一部分;沉浸其中的孩子们是快乐的,教师和家长是快乐的。自然,这样的校园也其乐融融,充满了积极乐观的元素。

然而在实践中,学校公民教育或流于形式,或浮光掠影,或半途而废,难有突破和深入,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公民教育不仅仅是社会对公民品行的要求,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需要。学校需要冷静反思,在更宽广、更本真的视域下,积极理性地创设公共平台,引领学生在具体行动和切身体验中实现公民意识、公民美德与公民人格的成长,进而营建一个充盈着浓浓公民意识的快乐校园。

一、现实追问:公民教育生态困境与快乐校园迷失

时下,一些学校的公民教育一直在“剑走偏锋”:对人文情怀的轻视,对生命基本权利的漠视,对学生公共生活的包办,致使公民教育平台陷入岌岌可危的生态困境,致使校园陷入缺乏欢声笑语的尴尬境地。

1.公民教育中热情的“熄灭”

吸引学生积极投身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愉快的参与,但是当学校的诸多规定漠视学生的权利,缺少人文关怀,谁还能在公共平台中“千树万树梨花开”?

某中学《学生管理办法》规定:“禁止男女学生一起散步、骑车、互赠生日礼物。”“除了艺术表演等特殊专业的学生外,女生一律留运动头、男生一律留平头。”另一所学校规定:“下雪天不准堆雪人,课间十分钟不准在走廊里说话……”如此之多的“禁止和不准”,与公民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相抵触,必将熄灭学生参与公民教育的信心和热情。这样的教育气氛必然导致公民课堂的萎缩和坍塌,使本就岌岌可危的校园教育生态雪上加霜,快乐校园的创建也成为一句空话。

2.公民教育中权利的“侵犯”

无论什么样的公民教育活动,都必须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底线。如果公民的诸多权利已经被“侵犯”,又何谈创设一个“公正、透明、快乐”的校园呢?

例如,教师不经学生选举,随意指定某人为班干部;不经学生同意,随意搜身、搜包、搜位凳;私自开拆学生的信件、偷看学生日记、电子邮件;采用恐吓、胁迫、引诱等方式要求学生说出内心并不愿意被他人知道的秘密;偷偷向学生的同学朋友“刺探情报”……如此“偷偷”与公民道德中的宽容、诚信和尊严等主题大相径庭,与公民参与技能中的“参与选举、处理纠纷和维护权益”等更是背道而驰。

3.公民教育中成人的“包办”

许多学生之所以缺乏公民角色感,缺乏现代公民与社群应有的“自主、公心、宽容、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风范和风尚,追根究底是因为缺少参与的自和认同感。成人总是习惯以自己的决定代替学生的决定,置换学生的真实体验,最终屏蔽了学生的独特个性。

综观家庭、学校的公民教育,主题、形式和内容大多由教师“统揽全局”,少数学生承担主要任务这一现象仍较普遍,成人化现象严重,缺乏学生视角下的考量。有专家指出:“学校德育之所以常常显得‘别扭、拧巴’,是因为把‘根’扎到了政治、教化等成人的需要中,成为儿童的‘异己力量’”。[2]既然公民教育缺乏与学生心灵、生活的联系,又何谈从心底滋生快乐的因子?

作为被赋予了“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人格养成功能的公民教育,在其中应该确认什么、肯定什么、赞赏什么,应该警惕什么、避免什么、抵抗什么,实在是“巨大”的问题。

二、理想描述:快乐校园中公民教育活动平台的创设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3]诸如“清新脱俗”的班级公民教育主题活动、深受学生喜欢的公共生活情境模拟、触摸社会的小课题研究等等,都是“柔弱又强韧的细线”中不可或缺的因子。这些因子必将连结起校园与社会生活,建构起务实生动的公民教育平台,营建快乐而有意义的校园生活。

1.“亲力亲为”的主题活动,累积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的开展需要扎扎实实的班级主题活动。因为学生只有通过“做、考察、探究、体验、创作”等,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体察个人和社会休戚相关,进而积极主动地履行公民责任。让学生睁大自己的眼睛,亲眼发现、印证和思考现实中的公民公德现象,需要我们树立把“班会还给学生的理念”[4]。

学校或班主任可在每学期初,拟出适合本年段学生公民教育的主题,从中选择一些切入口小、新颖活泼的话题,和同学一起搜集、交流,积累一个好公民应该知道的公民知识点;在充分自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肯定或指出不足。这样,日积月累调来四面八方的涓涓细流,方可汇聚成充沛的水量托起公民教育之舟,为公民素质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开展“我是祖国小公民”主题班会、“公民美德伴我行”知识抢答赛、“好公民大家评”等活动。同时,让学生每周收集一个与公民素质和成长有关的案例,包括当事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等,展示在“公民素质收获本”上,多收集多奖励。还可举行与好公民结对子活动,鼓励学生成为另类追星族,如“我”与美国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做朋友,“我”与特雷莎修女畅谈一小时……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浸泡得愈久,愈能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

2.生动思辨的情境模拟,丰富公民体验

公民教育需要一些凭借和抓手,不能“隔空对话”。学校可以通过“情境模拟”,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给学生倾诉、实践和反思的机会。借此撒播一些法律或政治文明的种子,培养一些生长点,让学生对公共场域内的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有更透彻的理解,更多样的视角,从而带来更丰富的体验方式和理解方式。

为了教育青少年认识政治知情权的重要性和选举的义务性,美国的非营利性组织――“美国学生选举”,每年举办数次面向全国学生的模拟选举。它与社区和学校配合,为未到选举年龄的青少年提供模拟投票体验。

借鉴美国的例子,学校策划了“模拟法庭”活动,通过“独立审判和公正审判”等环节,向学生呈现“公正审判权”的重要性。尤其是设计了“反方”情境:“领导发话了,就这么判吧!”“这些钱您收下吧,审判时多照顾!”在此基础上列举“公正审判”的主要原则,如法官必须保持中立;无罪推定;被告人享有获得律师辩护和帮助的权利等,加深学生对“公正审判”的理解。

这样的情境模拟必将在更深、更广的层面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情感和心灵深处充盈着爱心、责任心和创新意识,校园成为了实验场、创造场、生命栖居地……这样的风景开始展现快乐校园的基本风貌,痴迷并浸润其中的师生,其公德意识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必定会一步步蓄积、提高和延伸。

3.多样化的小课题研究,触摸公民情怀

学生只有投身社会大熔炉中,置身他人和群体之中,才能更好地触摸公民情怀,更真切地意识到公民责任和权利。其中,以小课题研究为启动点,让学生积极地融入社区公共生活,应该成为学校或教师创设快乐校园的基础性工程。

例如,“文明广告”调查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影视、街头等各种途径广泛收集自己偏爱的广告词,整理归类后编入“广告点评台”,评出高雅和恶俗广告词,并分别“因词而异”写出点评。又如,“低碳生活”调查活动。在学生中普及低碳生活常识,通过填写“自我反省两张表”,分小组在市区发放《低碳绿色生活问卷调查》,整理汇总并进行调查结果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调查报告和倡议书。还有“广场文明”调查活动、“关于社区中宠物有效管理的研究”“关于小区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政策研究”……

随着小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开始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真正体会到了教科书所言“人民群众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学生意识到,原来普通如我的中小学生也可以影响社会。能够见证自己一点一滴改变公共生活的痕迹,这样的校园生活是快乐而有意义的,并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活水。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是全员参与,而不是个别能手“包办一切”;都应该体现个性化和多样化,而不是模仿、抄袭和雷同。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除了‘跟着走’,也要‘自己走’”[5]。或自主设计,或合作交流,或探究延伸,正所谓:“多一点自主、有时间提升;多一点合作,有机会分享;多一点探究,有能力发现。”

以上种种,长期坚持下去,必能在学生心田种下一粒好公民的种子,假以时日,这粒种子必将生长舒展、开花结果。这样的校园有滚烫的温度,挟带着激动人心的力量,成为有情有意的展示场、开放场和激励场。这样的校园是迷人的,学生、家长和教师是迷人的,与此相关的教育人生也是迷人的。快乐校园应该在这样的尝试中起航,并渐行渐深,走向公民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构建中国公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5(10):15.

[2]程晓云.清华附小的“活德育”[J].教师月刊,2013(2):14.

[3]龙应台.文化是什么[N].中国青年报,2005-12-22(5).

[4]袁子意.基于快乐教育的班会课实践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3(5):24.

[5]唐汉卫.中小学德育:除了“跟着走”,也要“自己走”[J].中小学德育,2015(9):1.

散步龙应台范文第7篇

[鉴赏导航]

赏读记事类叙事散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分析叙事的六要素、叙事的人称、叙事的顺序、叙事的线索。(1)叙事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叙事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3)叙事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4)叙事的线索。记事类叙事散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为线索。

2.根据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层意。

3.分析叙事的中心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4.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5.理解分析文章运用的表现手法。叙事散文的表现手法有: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美文一

站牌下的约定

孙道荣

西湖往南,一路景区。有一个公交车站,叫九溪。

每天一早,这个公交站牌下,就会站满了人:赶着上班的,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转车去景区看风景的。

一辆公交车来了,一辆公交车开走了。

早晨的阳光,淡淡地将树梢点亮。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站牌下,出现了一对母女。女孩手里捧着一本书,妈妈弯下腰,手指着书,一行行教女孩读,偶尔会抬起头,看看公交车来的方向。

春寒料峭,女孩的双手和小脸,都冻得红红的。女孩的读书声,清脆,响亮,细听听,还有一点点颤音。候车的人纷纷侧目,好奇地注视着这对母女。连等车的时间都不放过,教孩子拼音识字呢,这个母亲,可真够操劳,真够费心的。一辆开往郊区的公交车驶来了。妈妈匆匆交代女孩几句,跑向公交车。妈妈跳上了车,女孩捧着书,看着车门关上,目送公交车开远,才捧着书,走开。

每天早晨都是这样。遇到天气不好,妈妈就会领着孩子到车站边的一家单位的门廊下,教孩子读书。

有一天,终于有位乘客忍不住,走过去问妈妈:“你女儿学习真用功,几岁了?”妈妈抬起头,摇摇头:“她不是我女儿。”

“妈妈”说:“我也是等公交车的。她是附近一个清洁工的女儿。我见她没学上,经常一个人在车站附近孤单地游荡,我就想,能帮她一点儿,是一点儿。所以,我就和她约定,每天我早一点来等车,教她十几分钟。”

说完,“妈妈”走到一边,继续教孩子。那天,教的是课文《找春天》:“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那位乘客,偷偷地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寄给了报社。

报社进行了跟踪报道。记者很快了解到,女孩叫花花,她在老家已经读过一年级了,今年春节之后,在杭州做环卫工的父母,将她从老家接了过来,却一直没联系上学校。花花和公交站牌下“妈妈”的故事,感动了杭州。热心的人们四处奔波,为花花联系学校。很快花花的学校落实了下来,她可以像别的孩子一样,每天背着书包,去宽敞亮堂的教室读书去了。

而那位公交车站的“妈妈”,记者根据其本人意愿没有透露姓名。人们只知道,她是一位普通的职员,也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她的孩子正在读中学。她给记者发了一条短信:“不要把笔墨放在我这里,好心人很多,谁都会去做的。”

(选自《新智慧》2009年第12期)

赏析

这篇叙事散文叙述了一个普通母亲利用等车时间帮助一个失学儿童学习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一个平凡善良、富有爱心、关爱儿童、乐于助人、默默无闻的“妈妈”形象跃然纸上。“妈妈”的这种做法,是在她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事情虽小,精神可贵。行文过程中,文章是按事情发生的先后时间顺序来写的,既脉络清晰,又富有悬念,使文章曲折起伏,富有吸引力;也让我们深切感到这对“母女”的不寻常、“母亲”的善良无私、“女儿”的勤奋好学。

美文二

家徽

余华

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弟兄几个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了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于是,我们家照祖父的意思,每次盖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选自《青年文摘》2009年第24期)

赏析

作者以“家徽”为题,语带双关,既指“我”家门上刻的鱼,也指“我”家乐善好施不求回报的淳朴家风。这样看来文章拟设了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并由此演绎了五件事,即父亲弟兄几个抓贼、祖父放贼、门环上发现鱼、抓住送鱼人、门上刻鱼,启示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美,通向生活之美的门就是用一颗虔诚的心去看待生活,去追逐生活,去面对生活。

典例回放

[答题技巧]

记事类叙事散文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1.重要词句的品析。文章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义,往往不是简单的表层意思,而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如语境意义、比喻意义、特殊意义、言外之意等等。要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含义,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细细揣摩、理解。品析句子一般着眼于用词、修辞、句式、手法等方面。

2.文章结构梳理。(1)记事类叙事散文的叙事线索一般有“事线”“物线”“情线”等,但有些文章更多的时候有两条线索,即明线和暗线。赏读时,我们要积极走进文本,抓住关键性词句,以确定文章的线索。(2)叙事散文的结构一般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

3.感知概括文章内容。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概括段落要点或写法,关键是要能从全文中抓住要害部分,归纳梳理,要尽量用精练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完整。

4.对写法进行赏析。(1)顺叙,指记叙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2)倒叙,指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提到前面来写的“后发生的事情”或“事情的结局”往往是最突出、印象最强烈的场景或片段。使用倒叙是为了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3)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的情节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的一种方式。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讫点,对找出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5.感受作品内涵。谈自己对作品的阅读感受,一定要结合文义联系实际,可以是生活实际,也可以是自身实际,针对题目要求,把自己的具体感受表达出来,言之成理即可。

真题解析

(201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好望角

连俊超

①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②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

③“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咸腥的海浪气息。

④“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⑤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却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⑥“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老人伸手抚摩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⑦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⑧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⑨“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回头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图册上画的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好望角吗?我盼了一辈子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老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⑩“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

(选自《今日教育・读写舫》2010年2月)

1.阅读全文后,围绕“好望角”,在方框中补全对故事内容的概括。

2.理解黑体词在句中的含义。

(1)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2)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

3.请在文中画横线的A、B两处选择一处,根据句后的提示进行赏析。

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动作描写)

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心理描写)

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老人的性格特征。

5.每个人在追逐“好望角”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解答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快速找到相应的答题区间,然后根据文段内容,总结概括即可。第2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原文来答。从文中内容可知(1)中“诡秘”在本文中含有深意,用在首段是故弄玄虚,设下了悬念。(2)中“面黄肌瘦”一词用来形容小册子是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3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的能力,注意联系上下文来答。A.透过动作看心理。联系上下文,不难发现当提及儿子时,老人做了一系列的动作,其实他在用这种方式掩饰他内心的痛苦,学生可从这个角度作答。B.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人物心理,故而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语言进行赏析。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句后提示。第4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和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解答本题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对文章内容的简要概括,二是对老人性格特征的概括。第5题考查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学生可谈自己在追求目标、理想的道路上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的态度和做法,但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来谈。

参考答案:1.梦想被现实逐渐磨碎在家门口找到好望角2.(1)“诡秘”原指(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捉摸。这里指老人的笑中含有深意,隐藏着他的人生的秘密,让人不解而好奇。(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这本小册子是老人的至爱,在长久的岁月历程中,小册子被老人翻得“满目沧桑”。3.A. 谈起儿子,骄傲的背后是深深的痛,内心深处的疼痛化成外在的“微微颤动”;“深深吸”和“缓缓呼”都是内心极度痛苦的一种掩饰行为,表面的平静折射的是老人内心的不平静。B.比喻句。非常形象生动,这样的比喻既符合老人的身份特点,又写出了老人内心那种空荡荡的失落孤独的感觉。4.这是一个怀揣梦想多年却至老也终未实现、历尽人生沧桑的老人。小时,小学没读完,鬼子来了,四处逃难,和爹娘跑散了;解放后,只想把书念成,可书没读多少,又遇上了“”;老年时,儿子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拦都拦不住离世了,一个人孤苦伶仃了却残生。但苦难没有把老人打倒。他没有因为梦想的无法实现和生活中的种种变故而终日消沉低迷下去,老人靠对梦想――“好望角”的坚守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走出了人生的苦难。5.示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生命的历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每个人应该首先意识到这一点。在不如意中能够活出如意,方法之一就是自始至终保持并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用梦想来引导自己的行动,用坚守梦想来冲过苦难的煎熬。

模拟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爱的纪念

23年前的新年,父亲洗完澡走出浴室,在床边坐下,继母开始给他梳头,父亲突然倒下再也没有起来。

如今,除了每年辞旧迎新之际,还有一些奇怪的事情总会让我想起父亲,比如跑表和口哨、车里崭新的装饰发出的味道,甚至是看着浴室镜中的自己。当我吃炸鱼时,我的思绪又会回到幼时那一个个漆黑的夜晚,父亲开车带我去爷爷奶奶家附近的一家炸鱼和炸薯条店。父亲就喜欢吃这家的炸鱼和炸薯条,因为他们用的是猪油而不是植物油,奶奶就是这么做给父亲吃的。

父亲去世时,有爱他的人在他身边照料着他,那一天我对继母所有的敌意消失得无影无踪。去年,母亲也过世了,我才意识到我的继父有多么爱她。因为父亲再婚、母亲改嫁,我有很多年没跟父亲、继母和继父说过话。父亲去世后,我整理他的照片时,惊奇地发现一些我从未见过的他留着胡子的照片。继母说,照片是在“失落的年代”里照的――那些年里,他们的来信我从来没有回过,也从未去看过他们。那段时光,我对他们的记忆是一片空白。

父亲为足球而活。他曾经做过裁判、巡边员、教练,之后又当过俱乐部经理。在他的葬礼上,来了很多年轻体壮的陌生人,他们成队地和我一一握手。我就是这么度过1987年新年的,和所有爱我父亲的人在一起。

当我看见公园里男孩们踢球时,我多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为父亲踢球的男孩之一,像他们一样带球、拼抢、射门。父亲应该得到这样的儿子,虽然他从来没有因为我不爱体育、难以琢磨和对大部分事都不感兴趣而让我感到自己有所欠缺。

当我和我4岁大的儿子玩摔跤或逮人之类的游戏时,我会想起小时候和父亲嬉戏时,他用强壮的双臂把我紧紧搂住;当我在儿子睡觉前给他讲我儿时做过的事情时,我便想起小时候的自己是多么爱听父亲讲他从军的故事;当我带儿子去公园玩,我仿佛看到小时候我和哥哥争抢着从滑梯上滑下来,父亲在风中守候的样子。现在我才明白,那些全是一点一滴爱的行为,就像继母在父亲洗完澡后为他梳头一样。

我20岁时常因小事发火,或者干脆对所有的事情都发火,父亲的爱被我遗忘。那时我总觉得他不是我心目中想要的父亲,所以我要惩罚他。虽然懂事后我最终和父亲和解了,但我们从未促膝长谈过。一天清晨,儿子醒来对我撒娇说:“爸爸,我们彼此爱对方,不是吗?让我们来碰头吧。”我想,如果当年父亲亲我,然后对我说“我爱你”,我一定会认为父亲疯了。可眼下面对儿子的请求,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与温柔。

我多希望我能早点明白,父亲对我的爱一直藏在他心底,只是没有说出口。我多希望23年前的那个新年,我感到的只是悲伤,而不是撕心裂肺、痛得钻心的愧疚。

所以,2010年我的愿望是,绝不和爱我的人翻脸。这不仅是我的新年决心,也是我对父亲爱的纪念。

[奇奇/译,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2010年第6期]

1.这篇文章在行文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记叙顺序?

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我”为什么要纪念父亲的“爱”?“纪念”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4.文章结尾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目送

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很多孩子在操场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到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孩子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16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我们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21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也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面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心世界和我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的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回到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辆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个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我推着他坐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5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过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是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

1.本文的环境描写很有特色,寥寥数笔,便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人物的心情。请就此选取一例,分析其作用。

2.“目送”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3.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