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1. 引导学生感知,丰富学生表象

人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以丰富的感性认识作为基础。有了丰富的知识和记忆表象,才能产生丰富的想象。比如,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人们想象的广度和深度不一样呢?关键在于人们已有表象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人们头脑中表象的积累,即已有知识和经验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观察实际,扩大知识领域,让学生形成多方面的记忆表象,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下基础。

2. 在作文立意上的创新

立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新颖的立意可使整篇文章增色添彩、意蕴隽永。因为从近年学生的考卷上看作文情况,对于话题作文能写出富有创新性文章的很少,尤其在立意上多是千人一腔,人云亦云。那么,如何在立意上创新呢?主要方法有:

(1)横向思维。横向思维指从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多个角度,推导出多个思维结果。如以“对手”为话题的作文,按一般思维,得出的立意是“××的对手如何”, 但这一点谁都会想得到,缺乏新意。若寻找不同的立足点,联想到对手与成就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强对手,大成就”的立意;联想到对待对手的态度,就有“对手,感谢你!”的立意;联想到为什么要有对手,就可以得出“对手的价值”的立意。

(2)纵向思维。纵向思维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如以“牛”为话题作文,就要突破一般的现象的定势思维“面朝黄土背朝天,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新的立意就有:从反刍现象想到学习要不断复习、咀嚼;从浑身是宝想到奉献;从慢腾腾想到中国现状,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好斗想到敢于挑战。这些立意避免了就事论事,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刻性、新颖性。

3. 在作文选材上的创新

学生一到作文,选择的材料无非就是雨中送伞、路上拾物、给老人让座、帮盲人过路,亦或大而空、不着边际的高调赞颂,很少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身边的、生活的丰富多彩,取材范围十分狭窄。要在选材上创新,有如下方法:

(1)选择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不选与中心无关的材料;

(2)选择最有意义的材料,去掉重复的材料;

(3)选择最典型的材料,减去一般的材料;

(4)选择真实的材料,删掉虚假的材料;

(5)选择时代感强的材料,删除陈旧的材料。

又如以“对手”为话题的作文,根据以上方法从“身边事”、“课堂中”、“教材中”、“报刊中”几线索中选择材料。“身边事”这一线索的材料有:以平时一直对自己不错的同学为对手反观自己的缺点;以全班第一名为对手给自己加压;以自己行为习惯中的老毛病为对手克服惰性,战胜自我。“课堂中”教师讲的故事,这一线索的材料有:《公输》中公输盘与墨子一个攻城,一个守城的故事;《庄子》中运斤成风的故事;唐太宗与魏征一个善谏,一个善纳谏的对手,使唐繁荣安定盛世。

4. 在作文拟题上的创新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文章题目也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题好一半文”,好题目除了要紧扣中心、简洁有力、忌大而空外,新颖独特、引人入胜的题目也极为重要。拟题方面的创新方法,归纳如下:

(1)展示观点。如《偶像不要也罢》、《广告应该健康》、《读书是一种品位》、《残缺也是美》、《时间――无价的财富》等。

(2)设置悬念。如《成功者的背后》、《遗憾是什么》、《“第一”一定好吗》、《为什么无人欣赏》、《假如于勒带着钱回来》等。

(3)巧用修辞。如《好“胃药”,由“疗效”说话》(借代)、《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对偶)、《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双关)、《那河对我说》(拟人)、《“最好”――一把双刃剑》(比喻)、《断肠人在天涯》(引用)等。

(4)借用诗词。如《一路梨花处处开》(陆游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诗句)、《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诗句)、《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语)、《数风流人物,还看我班》(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孤独,“沙扬娜拉”》(徐志摩诗句)等。

这些拟题,打破了常规,化平为奇,化静为动,不落俗套,直观醒目,读来耳目一新,韵味无穷,常常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5. 在作文谋篇布局上的创新

近年来作文考试要求往往是“文体不限”或“自选文体”,意在淡化文体,鼓励创新。于是许多学生另辟蹊径,大胆选用新体裁,产生了许多形式多样、布局巧妙的文章,使人赏心悦目。

(1)营造小标。恰当地营造小标题,不仅能使文章层次清晰,给文章增添色彩,而且呈现出匀称醒目的结构之美。可以用“一”“二”“三”“四”、或结构相同的词句、或选用诗文句拟写小标题,如以“环保”为话题作文,一考生以《我也有尊严》为题,然后以马致远的《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作小标题,分别抒写了当今的环境问题,反映了要善待大自然,人类和大自然才能和谐共存的主题。

(2)记录日记。采用日记体的布局形式,便于记叙人物的情感变化和事情的发展情况,使文章层次分明、过渡简便,还能跳跃式地组织写作内容。如以“变化”为话题作文,一考生以《家乡的路》为题,然后以“1992年5月3日小雨”、“2000年1月8日中雪”、“2007年10月15日晴”为小标题,分别记叙了家乡的崎岖山路、推土机推平的沙铺路、崭新的柏油马路上发生的事,并且以天气的情况暗示了家乡路的变化,从而反映了社会的大变化。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有赖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多尝试、多练习能使知识基础不断地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越多、越牢固,产生兴趣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入,兴趣也就越来越浓。本学段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在“听、说、读、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课外活动。特将进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活动。

如举行了“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古诗背诵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培养学生流利讲普通话的能力。就形式来说,组织FLASH故事会,即边动画,边讲故事,把语言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主要是以“环保”为话题);如开展“每日论坛”活动,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内容不限,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当众表达的能力。

二、写作能力训练活动。

举行了“作文比赛”“课外读文”“剪报、辑报、办报”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还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如69班手抄报《语文小报》开辟字谜、文章病院、古诗欣赏、格言警句、优秀作文、读书方法等栏目。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分析、欣赏能力。

三、语文讲座活动。

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一些有关的语文知识。举行了“语法讲座”、“标点趣话”、“阅读欣赏”、“怎样写话题作文”等活动。内容通俗、浅显,注意了趣味性,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举例。

四、语文游艺活动。

举行了“成语接龙、给歇后语找尾巴、抓错别字俘虏”等活动。通过游艺活动为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材料,在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在有效的谈话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存在的问题: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把握好身边的距离吧!他使你在尽情享受阳光的灿烂时又不会被阳光灼伤双眼;他使你在聆听涛声的壮美时又不会被海浪打湿衣衫。把握好身边的距离,才能在前行的路上,为自己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以距离为话题中考作文600字左右,供大家学习。

以距离为话题中考作文600字左右1我与妈妈距离十米,心的距离一百米。

又是一场不可避免的争吵。妈妈面红耳赤眼睛瞪的大的,似乎要喷出火来,将我烧的体无完肤。我倔强地昂着头,直视妈妈的眼睛,毫不服软,声音一个调一个调地升高。随着一阵风刮过的声音的响声,我的脸火辣辣的,手中的玻璃杯砸在地板上,散落成一朵花,似乎预示着什么东西的破碎。

我与妈妈距离九米,心的距离,九十米。

我漫无目的地换频道,直至姐姐叫我,才磨磳到餐桌上去吃饭。我毫无表情地盛饭打菜,走到客里蜷缩在沙发上扒饭。碗里都是我爱吃的菜。妈妈走过,很轻的一句话:“小心噎着”。我动了动嘴唇,但仍一句话不说,昨日的争吵,我仍记的,那破碎的玻璃还在眼前晃着光。

我与妈妈距离五米,心的距离,五十米。

满桌的作业折磨着我,不知第几次掐自己的时候,妈妈捧着牛奶进来了。轻轻放下,不温不冷地开口:“早点睡”。我将牛奶推远一些,继续做作业。

猛地抬头,牛奶撞入眼帘,牛奶早已凝出一层薄膜,杯口上方的几丝热气也不见了踪影,杯壁上有着柔和的手指触过的纹路,一圈环着一圈。我轻抿一口,牛奶却有着蜜一般的甜。我开始后悔几天前的争吵。

我与妈妈距离零米,心的距离,零米。

心烦意乱上QQ,准备跟好友大吐苦水,却收到一段留言:妈妈知道错怪了你,妈妈也只是为你好,长大了你就会明白的……我忽然觉的心暖暖的,两周前的争吵也记不的多少,忘了为何争吵,记忆模糊了。

妈妈回家:“死丫头,在干嘛呢?”“没什么,看我妈的留言!”我故意加重了语气,妈妈没多大的惊讶:“好像是一周前发的吧……忘了发什么了……”我佯怒:“什么啊!这么没诚意……”“帮我为炒菜吧。”“别扯开话题啊!”“先来搭把手!”“妈妈……”

厨房响起了一首和谐的交响乐……我嘻笑着与妈妈打闹,心灵零距离。

以距离为话题中考作文600字左右2这世上最近的距离,莫过于你我相隔甚远,你仍然能够感受到我爱你。

老弟,你我相差八岁,这么大的年龄差距,让我不由得觉得我不会爱你。见你第一眼,你躺在上一秒是我吗妈、下一秒是咱妈的怀里吃奶。你的小拳头在空气中挥来挥去,从那一刻开始,我决定和你一战到底。

战场从医院搬到了家里,一楼的地板上,到处堆的都是你的玩具。我的芭比娃娃,被你的变形金刚挤走,我的零食都被挪走,到处都是奶粉罐,连空气中都是痱子粉的味道。我对你极是讨厌,还会对你大吼大叫。

经过了三年多的磨合,你逐渐成为我的珍贵。我们会一起讨论漫画,搜罗动画城或者动画电影,有什么样的小秘密都会给对方保管,这样的你真的很好。

我记得那一次,天下雪了,路上滑。我没有骑车,步行回家。刚好同学一路上有说有笑,到了分别的地方,我突然望向前面有一个小小的黑影。我走近几步,定睛一看,是弟弟,他正望着我,眼神里止不住的温柔,在与他隔着一整条街家的距离,我们相对无言,只是看向对方,那时才发现,距离可以很远,但爱永远都不会远。我快步跑到街的对面,拍拍他帽子上的雪,忙问他:“冷不冷?”他说:“有点冷,爸说你今天晚上回来的早,之前你放学太晚,我都没见到你。今天我就在这等你了。”我听后一阵诧异,雪飘落在脸上,竟然暖暖的。

那个夜里,那阵风中,那盏灯下,那个隔着一整条街的距离,我明白了:无论你置身何处,无论你与家人隔着多远的距离,心不会远,爱也一直都在。

现在,老弟,望着你奔跑在上学路上的身影,看着你和我越来越远的距离,我知道:即使距离再远,只要对面是你,爱就永远都在。

与我相隔八年时光的弟弟,不论你身处何方,不论你我有多远,我对你的爱,一直都在。

以距离为话题中考作文600字左右3如皋中学高二19每每走出喧闹的教学楼,总有一阵淡淡的清香,萦绕于鼻尖之上,不似玫瑰、月季那般浓烈,但却有着几分清雅脱俗,是桂花香啊!我慢慢走近它,惊奇地发现:香味有些刺鼻,太过浓厚,过多的芬芳参杂在一起,使它的清新变了质。我静静地看了看这棵随风摇曳的桂花树,渐渐明白:是距离,让它的芬芳更加清新迷人。

唐代着名诗人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也是相同的意境吗?看来,一定的距离能够感受超越实际存在的妙处,这妙处或许是花儿的芬芳,或许是草儿的青翠,或许是……而这一切都是美的体现。

但是美的体现就仅仅局限于视觉的享受抑或是人的生理器官所感知的呢?不,它更多的情况在于人与人心灵的碰撞。“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父母信任孩子,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给孩子一片自由的空间,这样孩子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稳,亲情的羁绊将会更加坚不可摧。

但是并非任何的距离都有利于美的产生,只有适当的距离才能让美的程度最大化。亲子距离太近,就会让孩子感到紧迫感,产生压力,有的父母打听隐私,偷看日记,这不仅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使得孩子飞翔的翅膀被死死铐住,而且孩子会产生厌恶的情绪,父母与孩子的代沟就会越大,又怎能有益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呢?距离太远,更不必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只会更加疏远。当然,除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这一切不都需要距离吗?看来只有适当的距离才会产生美。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眼睛。”而这产生美的“眼睛”是什么呢?是心境,一种恬淡的心境。走出教学楼的我能够领略到“美”,是因为脱离烦躁的学习,心绪更加澄澈、透明,难怪在教学楼内无法感受?当然孩子与父母的相互信任也是基于这种恬淡的心境,能够更加理智地看清现状,这样“美”自然在“距离”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喽。

还是走远点吧,我再次感到那淡淡的清香从我肌肤的每一个毛孔渗透进去,溶于血液的循环之中,让我的心绪更加平稳淡然,距离产生美,真的没错!

以距离为话题中考作文600字左右4飞鸟掠过树梢,它忽略了月亮与静影沉壁的距离;游鱼滑过水面,它忽略了太阳与浮光跃金的距离;我们赛与时间,我么却忽略了人到心灵的距离。时间匆匆,于是我们便也匆匆;当我们暮然回首,才发现自己与心灵,已相隔甚远了。我们是否奔波了太久了?是时候来感受下与自己心灵的距离了。

人到心灵的'距离,可以只是一指之间,一步之间,也可以是山与水之间,天与地之间。能发现这段距离,并迈过它,找到另一端正翘首盼着你的心灵,才是最重要的。

庄子到其心灵的距离,是濮水到苍穹的距离。他辞官退至濮水畔,不是像陶潜那样隐居避世,而是积极地去寻觅自己心中一方乐土和净土。他踱步于濮水畔,以千里之音吟下:"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的诗句,这一言,传至空谷之上的苍穹,而苍穹之上的他的心灵,也听到了。他觅到了他的心灵所在之处,并以独特而淡雅的方式在一步步缩短这段距离。离开仕途,想必是为此吧!

这是庄子阐释心灵之距的佳道,而文学巨匠福楼拜,则以无言胜有言的方式在缩短着与心灵的距离。

福楼拜自五十岁之后,便来自郊外的山顶上居住下来,对于他来说,每天的新东西只有三样:报纸、思路和日出日落。每日闲于伺花弄草,坐下便是读报和摞灵感,但这些并非他生活所爱,他的所爱,是那轮太阳,日升,日落,有收,有放。山顶到那太阳的距离,我以为那就是他与其心灵的距离。每天默默注视着太阳,哪怕闲暇之余也并非只是纯以花草为乐,而是以目视日,静享沐浴日光的美好感受。这是属于他的方式,他用这种方式,一天天缩短着与心灵的距离。

庄子与福楼拜,他们找到了心灵的住处,而我们这些一事无成却已迷失本心的人又该如何做呢?日本文学家川端康成,因其晚年忙于会议和赴宴,最终迫于压力自杀于家中。他的文字我有幸拜读过,我以为,他的心灵就藏于那一树樱花之间。在他生命凋零的那一霎,他的心灵随着樱花落了一地。这样就好吗?这样迷失与心灵的距离就是成功吗?

不,人与心灵的距离,在一个人儿时是为零的,因为孩子们总是善于与心灵玩乐。可是随着年龄的递增,人与心灵的距离被放大,我们俞行俞匆忙,与心灵的距离便也俞拉俞大。

若飞鸟能落脚于树梢,它会看到属于其心灵的静影沉璧;若游鱼能小憩于水面,它会沐浴到属于它心灵的浮光跃金。不妨我们也缓缓脚步,我们终将觅到心灵的距离。

以距离为话题中考作文600字左右5距离这东西,不好说,充满了神秘,未涉世事的我对它既有欣赏,更多的还是惊奇。这些个距离每天都在变化着,惊起我冷汗滴滴,或许,你也在其中涉及,产生者?还是受惊者?

一、我和他

我和他是哥们儿,和他玩了十六年。我考上了重高,他跌进了中专;我的眼镜一天天加宽,他却增多了耳环,我的头发被折磨得苍白,它的发型一天比一天怪;我天天背着书包上学,他却领着女友逛街。唉,他变坏了。但他对我依旧像从前,但父母对他却皱起了眉。他们说,近朱者赤,近肉者肥,我与他扩大了距离,望着他无奈的眼神,我对自己说,多一些引力,少一些距离。

二、我和她

我一上学就见到了她。小学在一起,那时我们一起唱歌;初中又在一起,那时我们一起上学回家;高中还在一起,我给她打电话,她爸爸说,不在家。我看书看倦了,闭眼就看到她的眼;睡觉又梦到了她的秀发。但她学习太好了,她说她要考清华,我说你等着,我也行的。以后我发狠的学习,也许为了她。我放学依旧送她回家,给她打电话。老师却找我谈话,你要注意距离,否则危险了!距离?那是个……什么东西?

三、和他们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4篇

选拔性考试有它许多的游戏规则,作文既然身在其中,当然要受到一些限制。这是所有考生必须面对的现实。

考纲有要求。考纲对作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符合”、“健康”、“充实”、“通顺’、“完整”、“规范”几个词上。“符合题意”是最基本的,因为考试要消除虚构、套作、抄袭等不公正现象,“思想健康”是传播文明的前提:“内容充实”是表情达意的需要,“语言通顺”方能证明熟练运用母语:“书写规范”才能让人阅读。

命题有限制。材料也好话题也好,命题也好半命题也好,文字也好图形也好,都是限制。除此之外,提出的要求、注意事项也是限制。如2002年话题材料之后的要求文字中说:“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么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这里的两个问号既给了我们范围的限制,也指明了选材的思路。

评分有细则。比如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给分,篇幅要达到量的规定,没有标题要扣分,不要写到作文格之外,不在文中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等等。

当然,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的作文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作文题是语文命题人“最动心思的”题。这个心思动在何处?一是有创新。分析这么多年来的语文试题,基础部分没什么大的变化,今年沿袭上年是正常的。惟有作文题变化最大,从变的角度看,可以说作文题一年一个样。今年考纲在发展等级中还强调了“构思新巧”。二是近人情,即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不会让考生为难在。因此,考生既要有面对新颖命题的思想准备,也不能惧怕陌生而乱了方寸。

作文评分除了受评分的约束之外,社会舆论的作用也不可低估,舆论对前两年作文中的主题设定和出现的假大空、伪圣化、模式化倾向多有微辞。目前各种训练总是追着前一年的跑,难免形成思维定势,如果考生照搬前年某些成功作文的经验,恐怕难以奏效。别人用项羽、王昭君等历史人物作材料获得了高分,你再用可能让人生厌,别人用排比铺陈的语言或故事新编的形式赢得了喝彩,你用可能不知所云。社会在变革中发展,作文命题与评价也是如此,考生应当熟悉规则,但熟悉的应当是对你的具体规则,而不完全是过去的。

规则中的自由空间是很大的,这就要看我们用不用或者会不会用了。

主题的确定应尊重自己的感受

面对一个命题,我们首先在弄清限制的前提下,应洞开自己的灵魂之门,释放产生的各种情思,抓住其中最核心的东西作为文章的主题。当然不回避从人生的、社会的、哲学的,历史的、未来的等等方面进行思考升华。但应注意不要因为“思想健康”而刻意拔高,也不因为担心自己写得很平庸而刻意求新。“健康”是针对“变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面对“自己的晚间生活质量”这个话题,有人写索求知识的快乐,有人写发展特长的乐趣,有人写独思的妙处,有人写交友的真诚,这些是健康的不用怀疑。还有人写躲着家长看电视、上网,有人写孤独的无奈,表达了学习压力和缺乏沟通带来的各种烦恼,令人反思同情。这些情感当然也是健康的,与前面的相比,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但你如果非要写抽烟酗酒之乐,评了低分绺由自取。2001年,有个考生以“诚信”编故事,说“我”娶了四个美女为妻,后来因为“我”缺乏诚信,她们都背叛了“我”,最后“我”明白了做人要诚信的道理。主题尚可,可材料却是调侃过分,得低分也理所当然。“立意深刻”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标,可它不是故意跟命题人和其他考生作对而求得的,它依赖于长期的积淀和正确的思维方法。比如对“发现自己”这个话题,有人思考到了“发现自身能力并不困难,可社会环境、时代风尚往往使人身不由已,难以施展才华”的深度,这当然好。但一般人只会认识到“自身能力有很大的空间,充分挖掘展示,可以创造惊人价值”或者“看清别人容易,发现自己困难,人应当通过各种手段观照自身”。绝大多数人以此立意是完全可以的,担心撞车大可不必。

选材时可“思接千载,心游万仞”

充实的内容是为了表现明确的中心,或者说明确的主题之下应有丰富的材料。选材是考试作文中最为自由的乐土,考生可在这一乐土上充分展现才气。自身经历、日常感受,阅读所及、趣闻轶事,眼前现实、未来发展,正面反面、古今中外,格言警句、比喻数据……只要是与主题一致的,我们尽可能多的从记忆仓库中拿出来,然后精选出最有表现力的和新鲜的组织到文章之中。

呈现方式可以“各取所爱”

使用何种语言?选用什么文体?精选哪些材料?一是根据命题,二是自身习惯。“尝试”、“心灵的选择”适合于记叙,“诚信”、“规则”适合于议论,这是从命题看。但这又不是绝对的,擅长议论的可使“心灵的选择”慑人心魄,擅长记叙的也可让“规则”生花。除了议论、记叙这种主流文体之外,确实需要的话,日记、书信、新闻、童话、短剧、微型小说、故事新编等等也是可用的。但要切记:如果花哨的形式没有切题的内容的话,必将弄巧成拙。在语言上,自然、通俗、流畅本身就是美,追求华丽典雅可能造成拗口、晦涩,字斟句酌也是没有必要的。对构思时引发的材料一要取舍,二要安排好顺序。

考生看过的作文经验和指导之类的文章可能比看过的作文还多,以至于有的人面对考题真的有些无所适从了。这里,再补充三点,但愿能帮你摆脱困境。

一是不要人人追求高分(54分)甚至满分(60分)作文。现在的作文指导都是叫人争取满分的,实际上满分一般控制在50‰以内,怎么能人人得到?高分也是评卷人笔下的稀有之物。绝大多数人的分数在40―50之间。你如果平常作文就没有出过彩,那把标准定在45分左右就可以了。即写符合题意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有自己语言风格的文章,这样的文章“一不小心’可能弄个高分呢。

二是如果苦于材料缺乏则可以突出自己的癖好。你不是喜欢体育吗?那你就像体育记者一样,叙体育、议体育,只要切合题意就好。你不是喜欢听x x的歌吗?看x x的书吗?爱好上网吗?……你就可以将自己这一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与命题联系起来,何愁内容贫乏、文思枯竭呢?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5篇

可见,语文教师的写作素质一定不能忽视,特别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要作为一名学习的参与者,参与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

笔者认为,常为学生下水,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有利于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兼有开放性和人文性的作文教学模式

教师写下水作文,可以与学生同喜同忧。下水作文让师生有了面对面的交流的机会。老师的构思可以启发学生的构思,老师的文风也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文风,学生在欣赏中重新审视了自我,老师也在下水作文里重新定位了自己,在这种彼此欣赏的开放性教学氛围里,学生和老师融为一体。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写写下水作文,在共同切磋共同努力的进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对倡导新型高效的作文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当教师期间,写过一千多篇小作文。他说:“我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教会我的学生使用语言。当我的作文或短诗触动了儿童的心弦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努力表达自己的感情。”

传统写作的模式是老师高高在上,作文的主角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写出的文章往往千人一面,视角单一,没有个性。并且由于交流沟通的渠道很狭窄,学生很是厌烦。一旦遇到作文课,学生便做出“痛苦”状。笔者认为,假如教师能够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探究的话,学生一定会很期待,并且学生处在这样一个年龄段,很喜欢挑战权威,很想超过老师而获得肯定,于是兴趣便很自然的产生。此外,像笔者在写下水文时,从不把自己的作文给学生当范文用,更多的时候是和学生比赛。我事前告诉学生,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写,看谁写得更好,然后在讲评作文时咱们大家一起评,看老师的作文怎么样。有好多次评最佳作文时,学生评的不是我,因为有比我的习作更好的。我自己这时候就不是老师了,而是成了一个和学生一样的习作者,一个倾听者,师生是平等的,互相欣赏,又互相批评,最后共同提高。作文成了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一座桥梁。学生把老师比赛,超过老师,当成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作文的教学效益怎可能不提高!

三、有利于了解题目的深浅难易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曾有这样一段话笔者深有感触:“教师考虑问题比学生复杂,反应能力不如学生,但是在审题立意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教师水平高于学生,综合能力强于学生。同一道作文题,学生不会有过多的考虑,教师则知道哪几种立意都应当是切题的,哪几种立意是基本符合题意的,知道什么情况属于走题偏题,他明白其中有区分度,一旦他亲手操作,他的考虑就更具体、更明晰;这时候对照评分标准,他的感性认识增强了,对试卷就能准确地作出判断。教师下水,体会学生的写作状态,能更多地了解情况,有利于改进作文教学。教师下水,站在被评价者的立场上,才能了解学生的写作状态,他判别作文等次时,就会比较公正客观。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也是一种自我丰富与发展的过程”。

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操练”。和学生一起写文章,他就会知道这个题目是否难写,难写在哪里,就能把握住一个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尺度,懂得学生的习作中哪些是灵感的火花。

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教师自己动手了,他才不会“看人挑担不吃力”地在那里这样评或那样说学生的作文。如果一个题目他写不出,他就可以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去审视学生的作品,学习他们作文中的精彩。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下水作文可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谴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

四、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威信

这一点,所有老师应该都有体会,学生最不喜欢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老师,学生还会认为,老师不写作文,不懂得作文的难。笔者有这样的一个经历:高一开学的时候,自己的班上来了一位学生,作文能力一般,但很自命不凡,自认为作文能力很强,一次,班上做了一次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笔者在面批的时候,告诉他,他这篇抒情性的散文的结尾要在再打磨一下,最好能结构齐整,音韵和谐一些。学生很不以为然。因为作为一名年青教师,坦白讲,学生并不是很服气。

笔者思考了一会,就在结尾写上这样一行字:感动是沙漠中希望的驼铃;感动是人向善的证明。感动可以化开前年的冰封;感动可以唤起已死的魂灵。

这个学生便不再讲话。后来,我惊奇地在他的摘抄本上看到了这些文字。在以后的教学中,也没有了以往的问题。

五、有利于弥补作文教学中的不足

现代作家沈从文在高校任老师时教授写作课,每次布置一个题目,他就从各个角度先写几篇,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有时甚至密密麻麻贴满好几面,让学生看了以后回去自己写,学生看完后就知道怎么操作了,他连讲都不讲。但我们对语文老师要求不能太高,沈从文是以作家的身份去担当老师,我们的老师不可能都是作家,而且作文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所以定不能苛求语文老师一定得写一手好作文。但是老师写下水作文,实在是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手段。传统的学生写、老师批改讲评的方法,使老师常常陷于辛辛苦苦地批改、苦口婆心地讲评而收益不大的境地。广大语文教师早已认识到这些弊端,正在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也创造了一些形式新颖收效颇佳的作文教学方法。但要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仅从“学生写”和“教师批改”这两个方面去努力还是很不够的,还应该大力提倡语文教师自己也拿起笔来去探究一下“水”的“深浅”。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6篇

我主要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自我介绍。

学生刚进校,彼此之间都很陌生,需要进行相互了解,作个自我介绍是很有必要的。我就集中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我介绍,学生在自我介绍前,我告诉他们介绍的内容,方法,并要求他们尽量做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特点,有个性,要富有吸引力,在你的介绍后让大家都能记住你,切忌人云亦云。由于是第一次实行,时间长短不限,但一定要有底稿。现在高中生的自尊心、表现欲望都很强,只是一些人不习惯在讲台讲话。强烈的自尊心会促使他们认真准备。

第二步:介绍最近读过的书、故事。

具体思路是,要求学生把自己近期读过的文章或书介绍给大家,要求介绍作者、时代背景、故事大概,重点是和大家赏析一段或几段自己最欣赏的文字。并且一定要有底稿,字数不少于600个。

具体的做法是,在读好课内书的基础上,课外的书也要学生广泛阅读,首先可从《语文读本》上所选的著名作家的作品读起,如,朱自清的散文,鲁迅的杂文、散文,冰心、巴金、老舍、莫泊桑、高尔基等人作品,同时还可以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和当代文学、科技期刊,如《读书》《世界博览》《奥秘》《科学画报》等。把在平常阅读中最喜欢的精彩片段或文章背诵出来和大家一起欣赏,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以加深大家对文章的理解。学生精心选择的文章,有的能深深地打动学生们的心灵,从中受到启示。

第三步:主题演讲。

我结合课本的内容和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演讲,引导学生考虑政治方向、人生道路、友谊交往等有关人生问题。一般提前两三天给学生布置演讲内容和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和素材,写好演讲稿,并熟悉演讲内容,到时进行表演。这个步骤难度较大,教师要多给予写作和演讲指导,要求学生从选择材料,安排结构到命名标题,风格样式,逐项精心构思,巧于提炼;在语言方面可以层层切磋切磋,句句推敲,字字斟酌,做到准确简练,富于表现力,尽力口语化,晓畅明白,不致产生歧义和误解。比如在讲海子的《面朝大海》时又向学生介绍了海子、三毛、老舍、海明威、伍尔英、茨威格、川端康成……都以人为的方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又向学生介绍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一段最精彩最鼓舞人心的!古今贤人不知多少因之成才的卓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不是物质条件的原因,而是由于生命之灯、希望之灯的熄灭而造成的。最后让学生以“坚定信念,直面挫折”为话题演讲。通过演讲使学生明确了人生的意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可谓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我还根据学生的建议,把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引入到我们的演讲中,比如,“经济市场中的诚信价值”,“学习公民道德规范,争做优秀公民”,“艰苦奋斗是一种美德,一种优良的传统,是成才的重要基础”,评析“不吃不喝,一生白活,不穿不打扮,实在不划算”,“虚拟的网络,真实的自我”等等。通过演讲,学生的是非观念增强了;通过演讲,点燃了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灯,也增添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

总之课前5分钟演讲虽然经历了一些坎坷,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令人感到欣喜的。学生由开始时的不敢上讲台到现在的争着要上讲台,由开始的无话可说到现在的滔滔不绝,由开始的忸怩拘谨到现在的声情并茂,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潇洒自如。我真切地感到我的学生进步了,我也感到他们通过演讲越来越成熟了,我的听说讲演的目标也实现了。

(上接8版《作文评改之我见》)也可以是教师事先预定好的同等程度的作文或者是差别大的作文交换评改,且要限时限量。一般情况下,一节评改课,只能留给学生二十五分钟时间。评改时,还要规定好评改标准,尤其在写评语时。一是要看到文章的闪光点,二是对缺点和错误要注意评语的措词。提意见要具体,重在鼓励,使有关同学能够接受。评改后,还要评改者署上姓名,写上评改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不但对评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仔细程度远远超过了教师。记得在一次作文评改课上,学生们竟在教师评改过的作文中又找出十几处字、词、句不恰当的地方。可想,一百多本作文要教师一本本细改,细致程度能和学生比吗?当然学生自己动手评改作文圈圈点点通篇皆是,更是常见的现象。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7篇

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深刻”是“发展等级”的第一项要求。所谓深刻,就议论文而言,就是能从社会生活和文章材料中发现人所未见或不曾注意到的东西。

如何使文章写得深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文章中所论述的观点具有启发性。

观点具有启发性,即观点要富含哲理,具有思辨性。也就是说,或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豁然开朗;或观点较为辩证,使人读后能加深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或观点虽不全面,但使人读后能够派生出对其他方面的思考,从而拓展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广度;或观点引发了人们的联想,丰富了这一观点的内涵和外延,等等。

如2010年天津卷满分作文《白昼与黑夜》,文章开篇就把生活的世界按时间划分为白昼与黑夜:“我们生活的世界由白天与黑夜组成,在昼与夜的不断交替中,我们的生活如穿梭”,既符合实际(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包含白天与黑夜的),紧扣话题“我生活的世界”,又似另有所指。接着从真实的白天黑夜写到人生的白天黑夜,这是第一层;然后以“曾经的我,只喜欢白天,却害怕黑夜”点明黑夜的意蕴,即代表着失败、迷惘等。当战胜了黑夜,驾驭了黑夜之后,自信便回来了,这是第二层;接着递进到更深的一层,“驾驭了黑夜,让我重新审视黑夜”,体现出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思考也更深了一层,这是第三层;结尾再以“我依然穿梭在白昼与黑夜之间,因为这本是我生活的世界,但我已经不再迷惘与沉睡”,收束全文,细腻真切地揭示了一个从惧怕黑夜到战胜黑夜,最终重新认识黑夜的人的内心世界。文章逐层深入,做到了分析深刻而立意深远,观点颇具启发性。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要想实现这一发展等级,需要在议论中点亮哲思。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并用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去看世界、辨事理。也就是说,要增强以下几方面的意识:

1.从道德、精神层面思考生活的意识。人生包含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人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培养和道德的完善。具体到写作时,要体现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人格、信念的坚守等。

2.敬畏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人生来是平等的,人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具体在写作时要体现对人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尊重,着眼于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认识理解。

3.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思考历史文化的发展传承、科技创新与社会民生的关系、社会发展与和谐的关系等。具体到写作时,可涉及如何继承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文化,“瘦肉精”事件与企业文化、社会责任,日本地震的抗震救灾与国际影响等。

4.思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意识。从自我的角度说,要有积极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要有匀屯缜俊⒅醋爬渚驳钠犯瘢要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说,要有崇尚公平正义、博爱宽容、欣赏倾听、团结合作的生活原则;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说,要认识到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8篇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后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时老师再进行点评,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

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1]这就告诉我们启发诱导在作文训练中的必要性。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二、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诱发写作欲望,所以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巧妙地运用迁移思维,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来,进行写作。如:第一单元之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来叙事,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在学过《金盒子》一课后,可以以“金盒子”为创新支点,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金盒子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掌握了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