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柳宗元的作品

柳宗元的作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柳宗元的作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第1篇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为六类。

1、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

2、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3、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又有所创新。

4、山水游记: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

5、诗词骚赋:代表作有《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

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第2篇

1、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2、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家之一。祖籍河东,后迁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3、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4、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上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最为出名的为《河东先生集》 。

(来源:文章屋网 )

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第3篇

在人迹罕至的柳州,在这个寒风凛凛的江边,有一个孤独、坚强的背影。他静静地垂钓,握杆的手冻得通红,眉毛上有一层白白的雪花,眼睛却坚定的望着前方,他就是柳宗元。

柳宗元此刻已贬至柳州,他在这里任官,心系百姓,造福一方;他释放奴婢,赢得民心;他开凿水井,救济百姓;他兴办学堂,让更多人接受教育;他开荒建设,使凄凉的柳州焕发出祥和和生机。百姓的幸福,他的辛劳成为在挫折中升起希望的支点。在这里,他早起晚睡,用他的笔描绘出一片奇山异水;他早已放下追逐名利的脚步。回归本性、回归自然。他的作品是他反思升华后的象征;他的作品让他感到创作的欢乐和幸福。这位用自已半生的才华和心血,为当地人民造福的好官,从挫折中体会出不一样的幸福,挫折使他的脚步从追逐仕途的小我逆转脚步到追求回归本性与民同乐的大我,从另一片天中找到属于自已的理想。他的转身,让才华横溢的他看到了苦难中的希望;乐观顽强的他犹如一只凤凰,在一团热火里重生;老而弥坚他又犹如一根风中呼呼作响的火炬,用智慧的光芒,照亮前方。

柳宗元因追逐功名利禄而失败,却因贴近自然,回归本心而成功收获幸福。他饱受苦难却不因此沉沦,丧失自我,却因苦难而找到幸福的根源。有时,转身即是幸福。

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第4篇

下面先以课文《江雪》为例,再以学生个性改写送别类古诗为例,谈谈指导改写“文包诗”的点滴体会。

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把古诗改成“文包诗”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模式:首先是从古诗内容入手,然后是叙写诗中所描写的情景,最后引用“古诗”。

一、了解相关资料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柳宗元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二、充分调动“积累”

改写《江雪》这样的一首古诗,要充分调动学生平时积累的描写冬天景色的句子。特别是描写雪后大地粉妆玉砌、银装素裹的优美词句。

三、进行拓展想象

想象是发展创造力,陶冶儿童高尚情操的智力因素。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教师在改写中应适当引导学生延伸故事情节,对儿童进行拓展思维的训练。比如说,在这首诗《江雪》中,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可能会有怎样的对话?“垂钓”的一定是柳宗元吗?

如以下三篇例文:

A江雪

常熟市琴湖小学四(1)班 李 烨

冬天到了,天气冷了,雪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立刻给世间万物盖上了一层雪白的、厚厚的棉被。高山、道路都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空中连飞鸟的影子都没有,所有的路上都没有行人的踪迹在,整个世界是死一般的沉寂。

而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有一叶孤舟,永州司马柳宗元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只见他身上衣服上和帽子上,全都是雪,就像一个大雪人。

一位老人走过来说:“柳先生,您怎么还不回去呀,下这么大的雪还在钓鱼?”

柳宗元说:“没事的,我想在这儿清静清静。您老人家快点回家吧!”

老人说:“好的,柳先生,您也早点回。瞧您,都像一个雪人了。”说完,老人走了。

老人边走,边想起柳宗元之前写过的《江雪》,他心里默默地念着: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天气阴沉沉的,雪花还在飞舞着……

(简评:这是以第三人称写的,船上钓鱼的是柳宗元。)

B江雪

常熟市琴湖小学四(1)班 鞠可依

黄昏的雪,深切切的,好像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汹涌,能够淹没一切……

柳宗元撇开众人,出去走走。他看见山岭间几乎没有了鸟儿飞翔的踪影,山间小路上也都看不到行人的足迹。

柳宗元继续走着,他来到了江边。远处有一叶孤舟,孤单地漂在江心。舟上有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头,正在钓鱼。瞧他熟练地套上鱼饵,把有鱼饵的那端扔向湖中,静静地等待。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难道他和我一样,心中有说不出道不明的忧愁,因此在这冰天雪地独自垂钓?

柳宗元突发灵感,当时就作下了一首诗――《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雪还在下着……

(简评:这也是以第三人称写的,船上钓鱼的是另一个老人,柳宗元看见此情此景写了一首诗。)

C江雪

常熟市琴湖小学四(1)班 金陆浩天

在茫茫大雪中,只看见一条孤零零的小船上,坐着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独自冒着大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这个老翁就是永州司马柳宗元,最近他常来这儿,有人已经认识他了。

有一位驾着牛车的行人好奇地问船上的柳宗元:“先生,您都快成一个雪人了,还是快点上岸吧!”柳宗元笑着说:“我喜欢这样,这儿清静。”

大雪纷飞,所有的鸟儿都不见了踪影,所有的山间小路上都没有了行人。柳宗元看见了这个场景,诗兴大发,构思创作了一首诗《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简评:这也是以第三人称写的,与前两篇不同的是,柳宗元钓鱼,柳宗元作诗。)

以上ABC三篇都是用第三人称写的:A篇中正在船上钓鱼的是柳宗元,回忆《江雪》的是另一位老者;B篇中船上钓鱼的是另一个老人,柳宗元看见此情此景写了一首诗;C篇中柳宗元钓鱼,柳宗元即兴作诗。

四、尝试个性写作

古诗改写“文包诗”有三个注意点:1.准确把握原作内容;2.增、扩、缩、删要合理;3.不要改变原诗主题思想。

把握这一原则,学了课文《黄鹤楼送别》后,这学期我班学生对高年级《校本教材 相约经典》上的其他送别类古诗进行了改写。

例1:王维的《送别》改写

常熟市琴湖小学五(1)班 徐浩羽

一天,王维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位老朋友,便急忙下马。二人来到一个亭子中,王维便拿出一壶酒来,与老友边饮边聊起来。“老朋友,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呀?你不是当官了吗?为何在此,不在朝廷里呀?”

老友叹了口气,道:“唉,现在国家非常腐朽,皇帝大臣们只知道贪图享乐,不管百姓疾苦,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感到非常痛心啊!我现在要去南山找个地方隐居起来,从此我们再有没有机会像这样喝酒谈心了。放下国家、放下百姓,谈何容易!唉……”

王维听了他的话,感同身受,连连点起头来。老朋友说:“对不起了,好兄弟,我要走了,保重啊!”

王维听了这话,羡慕老友可以淡薄名利,归隐山林。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又想想自己,感到非常失落,但是没有再说什么。看着友人慢慢离去的背影,王维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借着酒意,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例2:李白的《送友人》改写:

常熟市琴湖小学五(1)班 顾陈澄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着城的东边。

李白和他的朋友在这里依依不舍地相互告别。李白不舍地说:“朋友啊,我心中的不舍和那千言万语的嘱咐,现在无法言语。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

朋友说:“我又何尝不是?但愿我们以后有缘再见。”

朋友就像孤独的鸟儿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也有所依恋。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挥挥手就此别过。

那匹将要载朋友远行的马仰天长啸,一阵悲鸣,似乎也不忍离开。于是李白诗性大发,提笔写下了《送友人》这首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第5篇

一、感情充沛的朗读

感情朗读是一种欣赏性朗读,它要求不仅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且要准确地再现作品的形象和感情,关键在于“读”,要以声传情,以情动人,声情并茂。朗读是整体感知文本的基本载体,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也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有效抓手。肖老师的课有一个特点就是“读”,有感情地朗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他依据文体特征、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进度灵活安排教学环节,有时可能是老师示范朗读,有时可能是指导学生朗读,有时可能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朗读。《假如我有九条命》教学片断如下:

师:最惬意的是怎样旅行?

生:和妻子一起。

师:好,把这种惬意读一读。

生(读):我所优为的,却是驾车,去看天涯海角。我的太太比我更爱旅行,所以夫妻两人正好互作旅行,这一点只怕徐霞客也要艳羡。

师:同学们,惬意的话是要读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嗯,慢一点,悠闲,幸福,不要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我所优为的,却是驾车,去看天涯海角。我的太太比我更爱旅行,所以夫妻两人正好互作旅行,这一点只怕徐霞客也要艳羡。(读得舒缓,憧憬感十足)

像这样扣住“语言”展开朗读并品读文字背后的情感,在肖老师的课堂里随处可见,朗朗书声弥漫课堂,真正把书声还给了课堂,还给了学生,有学生个人的朗读,有集体的朗读,有男女生交错朗读,有师生分角色朗读。朱自清先生说:“不但指点方法,并且着重训练;足以自行,怎么好的方法也是白说”。学生在读中体味,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读中感动,读出了情感,读出了情境,读出了思想。

二、精心巧妙的提问

韩雪屏教授指出,“‘主问题’是支撑阅读对话教学的‘脚手架’,是理解或生成文本意义时有关文本全局性的枢纽问题。”倪文锦教授指出,“主问题,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主问题的准确抓取,与肖老师平时的阅读、思考密切相关;没有思考,就难以深入体会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山人合一”的境界。肖老师在教学感言里写道:“主问题教学,最重要的是让你的主问题既能‘包住’文章又能深入文章。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既是文本的,又是个性的。教学时,既要给学生思考的开放空间,又要让学生聚焦于文本。想出好的主问题是一种智慧,实践好主问题教学则是一种艺术。”《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片断:

师:西山之游,柳宗元才真正获得了宴游的乐趣。与其说柳宗元在游西山,不如说柳宗元 西山?

师:请填上一个表示情感态度的动词,来表达你对柳宗元游西山的理解。结合文本内容说出理由。

生(思考):赞西山,写出了西山的美丽,对西山的赞美。

生:醉西山,醉西山的辽阔,醉的是西山的浩茫美丽,沉醉于山水之乐。

生:恋西山,写出了暮色越来越近,柳宗元不想回去,对西山的深深依恋。

生:合西山,写出了他观赏西山之后,觉得自己与西山融为一体。

生:知西山,柳宗元借山水之灵眼读懂自己的内心,西山仿佛是柳宗元冥冥等待的知己,慢慢走进了他的内心深处。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选择一个细小的切入点和贯穿全文内容的问题,我们将会牢牢拽住学生的注意,纵深激活学生的思维。肖老师成功地运用了主问题教学,要求学生填写一个动词表达出柳宗元游西山的情感,学生依据文本内容和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纷纷说出了各自不同的解读,这一问题,刺激了学生对文本复杂细腻的感受体验,加深了学生对文人看待山水的态度体验,深化了学生对文本丰富的文化意蕴的认知体验,“柳宗元之游西山,不在山水之乐,在于内心的愉悦”。

三、涵咏玩味的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叶老精准地点出了语文教育的任务,即着眼于语言文字的学习,立足语言文字教会学生如何借助文本的外在形式去理解文本的内在内容,领会语言文字所传达出的带有作者个性化的独特情思。在《菩萨蛮》中,肖老师围绕语文的本体性内容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展开教学过程,启迪学生思维。《菩萨蛮》教学片断:

师:白居易写江南的诗句,跟韦庄写江南的诗句一起读,觉得哪一句是非常相似的?

生:都写到春天的江水。

师:“春水碧于天”,我想把这个“于”字改成白居易的“如”字,“春水碧如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韦庄为什么不用“如”字?

生:后面那句“画船听雨眠”第四个字是“雨”,前面用“于”的话,有音韵美。

师:还真有音韵的感觉。你是从前后句用词上去思考问题,这是一个角度。

生:我觉得词人着力要表现的不是天的碧绿,而是要显现出春水的碧绿。

生:“春水碧于天”的主体是春水,“春水碧如天”的话,主体就变成了天。

师:应该说大家的视线就可能被天给带去了,虽然是水天一色。词人着力观察描绘的还必须是眼前的“春水”,再想一想,还有吗?

生:“春水碧于天”,碧绿在程度上更深一点。

师:哪个字?

生:“于”,比的意思。

生:“春水碧于天”说明春水比天还要碧,然后感觉就印在了水里,好像水比天还要大。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肖老师抓住了极有表现力的词语,用换词、体会深层含义的方法来促进理解,引导学生思考“于”和“如”的哪个更好?这样,隐藏于词语、诗句背后的深层情感渐渐明朗起来。通过对字词的的涵咏、玩赏,学生找到了感悟词人情绪的密码,能从感受江南适闲之美提升到知人论世,品析离乱之痛。

肖老师以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对语文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在行进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浅浅地教出了自己对语文的理解的“语文味。”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都能够像肖老师那样扎根言语的表达形式,追求语文本身的独特魅力,追求创新、讲究艺术、尊重学生、激扬情感,我们的语文花园里一定会姹紫嫣红,桃李芬芳。

参考文献:

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第6篇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这首颇见锤炼又通体浑成的诗,题为《夏日过郑七山斋》,作者杜审言,初唐“文章四友”之一。他是杜甫的祖父,杜甫因此非常骄傲,曾说“诗是吾家事”。

《夏日过郑七山斋》是杜审言去郑七的山斋相访,山中访友,在夏天是极相宜的。不但因为山中可以避暑,更兼“有意中人堪寻访”是一种心灵透气甚至精神吸氧。

独自一人面对酷暑就艰难得多,甚至顿生无望之感――“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柳宗元《夏初雨后寻愚溪》)柳宗元是心思很重的人,境遇不佳就尤为痛苦。只看他在夏初雨后都如此寂寞无聊,毫无赏心乐事,便知他到了盛夏定然全身心陷入天气和心情的双重灼烤之中――“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莫辩亭毒意,仰诉璇与玑。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柳宗元《夏夜苦热登西楼》)天气间都是暑气,摆脱无计,无法入睡,独自登楼,仍觅不到凉意,仰望星空也只能倾诉自己的怨愤,最后承认自己不是姑射山上的神人,无法指望像他们那样清净安详。柳宗元是明白人,他清楚因为对天下的忧虑和当权者的不满,那种“暑热”来自心中,是无法得到真正的清凉和安宁的。

比起柳宗元,窦叔向的名号就不太响亮,但这首《夏夜宿表兄话旧》却意味深厚,颇为感人:“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近人俞陛云评论:“以其一片天真,最易感动。中年以上者,人人意中所有也。”(《诗境浅说》)确实如此,全是常情,纯胸臆语,自然流出,自作感喟,不欲人共鸣而共鸣自起。这首诗让我想起情境相似的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但情感比李诗更五味杂陈,因此有些接近杜甫感人肺腑的《赠卫八处士》了。

夏天亲友相聚,其实也有不便,就是在动辄汗流浃背的温度下需要穿戴得相对整齐。这样一想,就马上明白在夏天衣冠楚楚地陪伴皇上是何等的苦差使!何况热得发昏之际,照样要面对皇上随时“发难”的“命题作文”,“应制”作诗。宋之问的人品与“君子”毫不沾边,但他确实有才华。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诗,照样工整精美,而且做到了颂圣、写景、渲染、余味几不误――“高岭逼星河,乘舆此日过。野含时雨润,山杂夏云多。睿藻光岩穴,宸襟洽薜萝。悠然小天下,归路满笙歌。”(宋之问《夏日仙萼亭应制》)《红楼梦》七十六回湘云笑着说“不犯上替他们颂圣去”,但在宋之问,“颂圣”不但是本职工作、是“己任”,而且和他的攀附投机型人格非常匹配,正可发挥才华大展怀抱,因此这类诗在其作品中占了很大比例。

做个闲人,逍遥在山水之间,自然可以清凉许多。但同道中人却也不是时时相聚的。“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这是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这首诗明净恬淡、温润莹洁,有月光,有荷风,有竹露,有在心里响起的琴声,有对友人的思念。荷风,竹露,闲人,那么和谐,那么清净,那么自在,让人对天地心生感恩。

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第7篇

一、中学语文教育与古典散文鉴赏的关系

中学语文教学除了训练学生文字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承担着启发思辨智慧、培养伦理观念、增进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重大任务。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这部分必须经由文学鉴赏教学来达成。古典散文是先人流传下的智慧结晶,它表现出作家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人生、社会的关照和思考。从《左传》、《论语》、《孟子》、《史记》,到韩愈、柳宗元、苏轼的散文,再到明代小品文、清代桐城派散文,它们记载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蕴涵了圣哲先贤光辉的思想,保存了精粹丰富的语言,因而具有德育、智育与美育的多重功能。而鉴赏教学能客观的去发掘与再现文学作品的美感与内涵,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透过作品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陶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情趣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古典散文的鉴赏教学是达成语文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一环。笔者认为古典散文的鉴赏教学,可以给予学生两种启发:一是感性思维的启发。藉由这些作品让学生一窥文字之美的堂奥,从中得到抒感,洗涤心灵的可能,提升美感教育;一是理性道德思维的建立。藉由对古典散文的理解,能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塑造一个适于现代社会的良好品格。

二、古典散文鉴赏教学在培养中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为了反应人生、反应生活,其层面相当广大。古典散文向来讲求真实,其内容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又其题材广泛,无所不包,所以阅读古典散文可以帮助读者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现状,了解古往今来各个时代、各个区域的自然风光、风土民情以及经济政治等。因此,鉴赏古典散文不仅能让学生丰富人生阅历,启迪人生智慧,也能提高学生观察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如:开创历史散文先河的《左传》,以其详实的史料补充了《春秋》的简略记事,使春秋时期的历史面貌得以展现于世人面前;贾谊的《过秦论》以回顾秦代兴亡的过程,归结出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司马迁的《史记》纪录了黄帝至西汉的人物事迹与史实,展现时代历史的风云变幻;吴均的《与宋元思书》描写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光水色;郦道元的《水经注》描绘出三峡壮丽之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反映中唐时期农民在统治者横征暴敛下的悲惨生活。

(二)陶冶学生的情性,塑造学生的人格

阅读古典散文可以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古典散文的内容丰厚广博,不仅详尽的展现自先秦至清代两千多年的文学面貌,而且深入的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透过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得以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以伦理道德为根本的政治观念,学习理性的思考,树立并培养自己的精神人格和道德情操。如学生可以从《论语》中看到孔子所表现的仁爱思想,从《孟子》所言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激发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意志,从《五柳先生传》中感受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安贫乐道的精神。古代文人在他们的散文作品中还常常抒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如诸葛亮《后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爱国精神都是教育学生的优秀素材。

(三)提升学生艺术审美境界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它表现的媒介是语文。古典散文的鉴赏是依靠语言来激发强烈的情感,唤起鉴赏者联想,甚至与鉴赏者的旧经验产生连结关系,而产生美感的享受。

优秀的古典散文作品呈现的是社会生活的艺术美,它能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观,使其提高对美的鉴别能力,并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陶冶与享受。鉴赏古典散文则是一种美的飨宴,学生透过想象与联想能获得美感的享受,心灵的共鸣。古典散文中恰如其分的遣词用句、谋篇布局,往往带给学生直接的审美感受,而意境的创造,更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巨大的吸引力使人一读便爱不释手。

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命教育 渗透

生命教育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几十年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已得到迅速发展。从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到日本、台湾、香港的中小学,都系统地开设了与此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负责创设台湾大学生命教育研发育成中心的主任孙效智表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在帮助人们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激活每一个人独特的生命,活出自己和他人和宇宙的和谐共融关系。

语文的载体就是生命,是一种不朽文明的体现,那些名篇名作,永远饱含生命力。语文载体所表现的内容富有生命力和生命的气息,更重要的是它就是生命的表现形式。不仅是活灵活现的人物有生命,俊逸挺拔的松树有生命,即使是流水顽石也富有生命,即使是那些孤立无援的词语、那些生命的旋律也有生命。语文之所以美丽动人,之所以无处不美,就是因为语文极富生命的特质。没有一个形象在我们的心灵中不具有生命的特质。

下面,我将结合课堂教学,谈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

一、士穷乃见节义——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

伟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所以语文教师要挖掘隐藏在语文课程和语文知识中巨大的精神财富,采取有效的手段使其变成生命教育资源,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人类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接受生命教育熏陶,形成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如教学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在我介绍作者的时候,一个学生忽然大声说道:“我知道,柳宗元一定是得罪了权贵,然后被贬谪到永州当司马的。”又有几个学生接着他的话说道:“就是,就是。凡是正直的读书人,没有一个不被贬谪的。什么韩愈、李白、杜甫、苏轼……”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大家你一个名字,我一个名字,把所有知道的古代文学名人都说尽了。

当声音渐渐弱去的时候,我将问题抛给他们:“他们为什么被贬谪?”

“因为得罪权贵。”一个同学回答说。

“为什么会得罪权贵?”我继续追问。

“因为,因为他正直吧。”他说。

“因为他们坚持真理。”有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说。

……

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一文中写道:“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什么是“士”?在孔子的学说中,士被赋予管理国家的重任,从现实社会层面来看,“忠”、“恕”、“孝”、“悌”、“仁”就是孔子评判士的依据。在理想终极层面,士要有志于道,方能称为“士”。也就是将“道”即“仁”作为自己终生努力实践的目标,这也成为后世儒家所积极提倡的主张。

柳宗元出生于唐朝传统高门望族之家:“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从韩愈的这段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柳氏家族对于儒家“道”的身体力行。在这样的熏陶之下,柳宗元自然是“信道笃而自知明”。所以,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柳宗元因参与其中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居闲益自刻苦”。后任柳州刺史,能“因其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儒家所谓三立:“立德”“立言”“立功”,柳子厚力行而不惑矣。

柳宗元的个人经历是不幸的,他一生受尽排挤、长期遭贬、穷困潦倒。但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柳宗元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愈磨砺愈光芒四射。他就好似一股清泉,滋润着脚下的土地,让无数蓬勃的生命在他的感召下认识了生命的意义。

结束关于“士”的讨论,当我们重新把目光回到《捕蛇者说》时,同学们的眼神中有了更多的感动。对于这个力量微薄的永州司马,在文章最后写上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以天下为重的人。”Y同学神色庄重地说道。“正因为他们以天下为重,所以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顿,忘记自己的痛苦。”Z同学补充道。

……

看着一张张沉思的小脸,我欣慰地发现,千年之后,柳宗元这股清泉依然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二、天生我才必有用——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

大思想家卢梭在《忏悔录》中说:“大自然塑造了一个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句话揭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

在一次材料作文课上,我介绍了美国畅销童书作家陆可铎的作品《你很特别》:有一群叫做微美克的小木头人,每天做着同样的事:为人贴上金星贴纸或是灰点贴纸:漂亮的、漆色好的木头人会被贴星星,有才能的也会被贴星星。那些什么都不会做的或是褪了色的,就会被贴丑丑的灰点贴虉。胖哥就是。因为自卑,胖哥不敢出门,他只和那些身上也贴满灰点点的微美克人在一起。胖哥觉得很痛苦,当他看见露西亚——那个身上既没有金星,又没有灰点点的微美克人的时候,他对自己说:这就是我想要的。在露西亚的建议下,胖哥找到了木匠伊莱,得到了那个秘方,伊莱对他说:“你很特别,因为人就是很特别,不需要任何条件。”当胖哥相信自己就是很特别的时候,一个灰点点就从他身上掉下来了。

学生很喜欢这个故事,我们一起探讨了胖哥的自卑和他为了改变现状而做出的努力。大家甚至找到了隐藏在自身的“胖哥”的影子。

在后来的作文里,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从小到大,我只知道读书是为了得到一个好分数,我的成绩不是很好,就像故事里被贴满灰点点的胖哥一样,我感到自卑和不快乐。但是,胖哥在伊莱的帮助下找回了自己的信心。我呢?我决定记住伊莱的那句话:你很特别,因为人就是很特别,不需要任何条件。”

是的,还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能体现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珍惜呢——你很特别,因为人就是很特别,不需要任何条件。漫画《话说教育》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考: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教育。语文教师要真正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内在生命,拓展其精神空间,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我们要把专制的课堂民主化,封闭的课堂开放化,死板的学科内容生活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利用好、处理好突发的生成资源,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有思想”的语文、“有情感”的语文和“有生活”的语文。

三、面旋落花风荡漾——欣赏与享受生命的快乐

钱穆谈中国文学,说中国文学亦可称之为心学。“心统性情,人之性情,实即人之生命。生命接触不止人与人,乃有宇宙万物,禽兽虫鱼草木,山水土石”。生命是宇宙间最值得欣赏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是一种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生命中的那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高尚与卑下、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生活本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短暂却又最精彩的。多一分欣赏,生命就会焕发出无穷的魅力,让你的生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意象,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斑羚飞渡》中的斑羚,《生命之舟》中的小女孩,《春》中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春景,《白杨礼赞》中的白杨,《囚绿记》“珍重的开释了这永不屈服暗的囚人”,《紫藤萝瀑布》里的紫藤萝……无不彰显着生命力量的无穷和坚韧。脆弱与坚韧是一对矛盾,但它们却在生命上得到统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不再,青春易逝,人生只有一次。启发学生要认识生命本质,敬仰生命,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学会坚韧地生存。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古诗。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伤时,花有露珠人有泪,鸟鸣无意人心惊,在诗人的笔下,花亦有情,鸟亦有感,花鸟非物,乃生命也。又如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落日烟波各有所依,陡增诗人颠沛流离之情。又如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更是直接将浮云视为游子,落日竟是故人……

在这些诗人的笔下,一花一草,一江一路,浮云落日,光影声色全是生命。这种把人类作为自然的一分子,而不是主宰者的态度,我们今天正在学习,而古人早就实践了。大约2500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这样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道,道归于自然,起于自然,两者相生,同一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