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第1篇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

首先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而不能是简简单单的用“是”、“对”、或“不是”、“不对”来回答的问题,因为只问“是”“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衡量学生的知识质量都是不利的,在“是”与“非”的判断中必然有侥幸答对的,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存在有侥幸答对的心理,养成不愿积极思考的不良习惯。要使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注意三点:一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三要有一点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多些。

其次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应各各不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巳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比如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2.他发出了什么呼声?3.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4.通过他的呼声你想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就显出了一定的梯度,第1、2个问题比较容易,第3、4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提问时就要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最后提问要有一定的广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是大语文观,也是新课改所要求的。因此课堂提问也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而充分展开,不失时机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使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运用知识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口头描绘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然后与课文中写的新型玻璃进行比较,找出现有玻璃的的不足。这种方法很值得提倡。对于课文的学习都应该提出一些有广度的问题。课堂提问一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如要求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别型、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差生,第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第四五种主要针对优等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各有所获。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课堂提问这个度呢?有位教学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教材重点 启发性 思维价值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新课程呼唤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使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那么,怎样才能把提问艺术融入教学实践中呢?

1.提问要突出教材重点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而体现重点,在“节骨眼处”巧妙设置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第十一册《小抄写员》一课赞扬了叙利奥小小年纪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根据这一中心,我设计问题为:“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当他被爸爸误解后,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是什么力量使他坚持工作的?”再如教学第十二册《詹天佑》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来攻破重点:“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只要弄清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就能全面理解课文,深深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精神的伟大。

2.提问要注重启发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提问既要关注课文的关键,又要领悟课文的言外之意,深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确保提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我在课堂教学中把握课文实质,尽量多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启发性问题。所谓提问的启发性,就是要学会“曲问”。曲问,就是不从正面发问,而是旁敲侧击,让学生通过仔细思考从而发现。曲问的妙处在于含蓄生动、饶有情趣,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时空,从而调动学生答问的积极性。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针对“最喜小儿无赖”一句,若直问“无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必定索然无味,不如变直为曲,绕道迂回,可问:“小儿子是个‘无赖’,怎么还会讨人喜欢呢?”问在此而意在彼,可以增加思维含量,使提问别具一格,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

3.提问要有思维价值

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简单的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便难以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些精于设问之道的名师常常能独具眼力,在易被常人忽视之处,捕捉到具有较大思维价值的问点。例如,我在执教《凡卡》一文时,围绕凡卡的信爷爷能否收到这个中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为什么?联系爷爷的处境想一想,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能不能改变凡卡的处境?为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显然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4.提问要明确具体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提的问题必须明确具体,目的是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我在听一位教师讲《纸船和风筝》一课时,课前该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很秀丽的山,又在山上和山下各画了一间小房子,然后问学生:“这里风景迷人吗?你们猜猜看,在这两间漂亮的小房子中,各住着哪个可爱的动物朋友?”因为教师并没有事前交代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所以问题指代性不明,学生不知所云,于是任意猜起来:“小羊”“小鹿”……简直是动物大聚会,弄得老师很尴尬,只得自圆其说:“我来告诉大家吧,山顶上住着可爱的小松鼠,山脚下住着憨厚的小熊。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令人感动的故事……”学生原本清晰的头脑被老师弄得一团雾水后,后面的学习肯定谈不上高效。

5.提问要有层次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学任务的落实不应只是针对班级的中上等生,而是要面向班级的全体。课堂提问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终达到“跳起来摘到桃子”的理想境界。如何才能把握课堂提问这个度呢?“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时可以设置以下问题: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了什么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通过他的呼声你想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就显出了一定的梯度,前两个问题比较容易,后两个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

6.提问要有开放性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培养一个聪明、能干的孩子,几乎已经成为当今每一个中国家庭的最高目标。随着我们国家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新一代的年轻父母们从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问题中解脱出来,不再为物质生活上的事情而烦恼,但是接踵而来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是当代父母发自内心的呼声。然而,事与愿违,良好和过高的期望,再加上不良的教育方式造就了一批批的“畸形儿”。过多的呵护,致使现代的孩子普遍的自私、懒惰、缺乏责任心。错不在孩子,而在于父母。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教子之法,却非如此!那么,我国的家庭教育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一、溺爱娇纵,重养轻教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今不少的父母,仍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不断地揣在孩子身上。处在儿童期,特别是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是行为习惯、人格、智力最容易塑造的时候,父母在这个时候会拥有最佳的时机去影响他,按照他所能够适应的速度,在他最乐于学习的时候,用他所喜欢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去教育他。然而,事实上我们的父母们却把更多的精力和关爱用在了惯养孩子身上,而不是用在了教育孩子身上。过多的溺爱孩子、对孩子娇生惯养、一切问题全部包办,结果只能使孩子失去了很多磨砺各方面能力的机会。父母给予的是惯养和溺爱,却希望得到教育的果实,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具有这种“养育凭父母,教育靠老师”思想意识的父母,实际上就是放弃了教育的义务,而仅仅专注于孩子的物质生活,这种单纯的生活型的父母,很可能会贻误孩子的一生。理智的爱是父母之爱的升华,培养理智的爱,疼爱而不溺爱,是父母理智与情感的结合,是爱的意愿和科学教育方式的和谐统一。

二、父为子纲,任意打骂和体罚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父母却完全以“家长”的身份发号施令,认为自己百分之百的正确,子女除了服从就没有别的选择余地,更没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对于孩子正确的要求和行为父母要给予肯定、支持,错误的言行要坚决反对和制止,不能一味迁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去帮助,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地去克服困难。

三、教子不教自己,忽视以身作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初的“角色模仿”对象,一旦儿童从父母那里学会了某种习惯和处世的态度,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很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岳母刺字”、“曾子杀猪教子”就是很好的范例。父母不仅要直接教育孩子要怎样去做,而且自己也要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语言的力量是有限的,而榜样的作用却是无穷的。孩子们不仅会用耳朵听,更会用眼睛看,用心去体验。如果父母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如果父母宽容大度,邻里相处和谐而有融洽;如果父母拾到重金,原数奉还失主;如果父母路见不平,倾力相助……总之,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父母要注意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谨言慎行,塑造以身作则的好榜样,培养高尚的情趣和文明举止。父母要求孩子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四、忽视挫折教育,但求孩子平安

挫折作为人类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不能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往往会使人变得消沉退缩。但是,事物总是具有辨证性的。在挫折和逆境之下,人们要想获得成功,需要付出加倍的劳动与努力。正是在与挫折抗争的过程中,增长了人的才能和智慧,人们抗挫折的能力才能逐渐的提高,使自己在生活中坚强起来,无所畏惧地直面人生。有人称:“挫折是到达成功的必由之路。”正是基于挫折对人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我们的父母才更应该给自己的孩子上好挫折教育这一课,使挫折教育成为孩子的“壮骨剂”。人只有经历过挫折,从小培养顽强的意志力、忍耐力、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才会获得成功,才能在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给孩子一点挫折,对孩子的一生将是大有裨益。对孩子进行挫折意识教育,教育孩子不要被挫折所吓倒。教育孩子面对挫折,勇于放手,不怕孩子碰壁、撞钉子、不要退缩,敢于迎着困难而上,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郑中 著.《救救咱们的孩子》[M].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版.

[2]冯林 主编.《中国家长批判――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访谈录》.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设

当我们观察新课改背景下的新课堂时,可以看到课堂确实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变”是课堂的主旋律,“新”是课堂的主方向,但是通过对各种变化的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新课堂的繁荣与新颖都只是表面现象,这种表象造就了“假课堂”,而假课堂也直接导致了课堂的低效。低效的课堂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尽快解决这一教育难题,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在了高效课堂的创设领域。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和谐课堂

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首先就应是“和谐课堂”,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构建和谐课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

坚持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把所有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学生群体通常良莠不齐,但是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只要是教师的施教对象,就应该做到无一例外的关怀、帮助、提升,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放弃”“为了每一个,发展每一个”!

2.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新课改的提出更加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关注不仅停留在分数、名次方面,还要注意学生的身体、品德以及行为习惯的发展情况。事实上,分数指标很重要,但要真正提高,必须以学生的素质等方面作为支撑,素质型的分数体现的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全面发展的教育。

3.以学生的全程发展为本

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一时一地之得,也要关注学生的过程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两者相互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因此,打造更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就要努力构建和谐课堂。“和谐课堂”是课堂改革的归宿,是高效课堂的追求。谁抓住了“和谐课堂”这个牛鼻子,谁的课堂就会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谁就有希望迎来课堂改革成功的曙光。

二、提高备课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的高效不仅是指学生学习的高效,也指教师教的高效。促进教师“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打造高效课堂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增强业务能力,同时还要在备课这个环节上下功夫,这也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因素。(1)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备课,认真研读教材,用心策划教学方案,切实保障学生学得高效。(2)教师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备课方案。(3)教师要精心设计自学指导。自学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向学生传授科学的自学方法远远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试想,如果把学生引到泉水边,还怕学生没水喝吗?通过对学生自学意识的引导,可以为高效的课堂创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优化教学过程,打造精彩课堂

1.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课前让学生猜一猜“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盘上”是什么?利用猜谜语的方式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荷花”生机盎然地进入课文的情境。再如,学习《鲁本的秘密》一文时,我以韦唯的名曲《爱的奉献》导入,激荡回肠的乐曲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回味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无意识中又进行了德育教育。这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那么,高效课堂的创设也不再停留在理论层次上了。

2.精心设问,激活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式之所以让很多学生缺少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是由于课堂内容设置的过于刻板僵化。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善于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应有所不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这个中国孩子是谁?(2)他发出了什么呼声?(3)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4)通过他的呼声你想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就显出了一定的梯度,第(1)(2)个问题比较容易,第(3)(4)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做到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兼顾。学生通过思考取得的成功,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才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

学生质疑、提问的过程就是其思考的过程。学生思维的空间一旦打开了,其思绪就会放射出耀眼的光彩,新思路和新见解就油然而生,我们的课堂就会触动生命的灵性,充满智慧的灵光,才会达到高效而精彩的课堂。

四、营造氛围,激活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通过对心理学的研究,人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会感到自由、安全,大脑的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将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制成课件,或者通过播放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也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师生之间真诚民主、平等地进行对话。如一位老师在上课前,先让学生说说对自己的印象。

生:“老师,您戴了一副眼镜。”

师:“你是想说我很有学识吗?谢谢你的赏识!”

生:“您长得挺高的。”

师:“你是想说我长得高大挺拔吗?哦,对于男生来说,这是很好的赞美。”

学生一听,老师这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纷纷举手。几个来回的交谈,就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亲近的朋友。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

五、精彩结尾,回味无穷

高效课堂的实现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做好每个环节。课堂的收尾在整个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做好课堂的结尾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好的结尾,不只是对一节课的总结,也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升华和凝练。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创设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改进的工作。高效课堂的创设任务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有较强的素质和业务能力,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保障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设工作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黄明国.小学语文现代课堂创新教学[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0).

[2]刘冲,李萍.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对有效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1).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第5篇

一、与本单元教学文章相联系

学生的每次作文都是编排在每个单元的最后,我们的很多学生或老师都是到处找示范文章,其实本单元所学的各篇文章就是最好的范文。可以借鉴所学文章里面的写法、结构安排,甚至部分词语、句子。以人教版四年级教材为例,上册要求写作不拘形式,写实和写想象的作文。第四单元要求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出真情实意。由于我班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家都养狗,也都对狗十分熟悉,于是就安排写以狗为题材的作文。先复习本单元教学文章《白鹅》、《白公鹅》、《猫》、《母鸡》,找出《白鹅》一课的中心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课文就以叫声、步态、吃相的顺序来安排写作顺序。由此,写狗的文章也可以安排叫声、步态、吃相的内容,回忆鹅的叫声及包含的意义,狗也一样。我问学生:“谁来学学狗的叫声?”顿时,许多学生学起了狗叫,一下子觉得有趣极了。又问:“狗的叫声是否相同呢?高兴与不高兴是否有区别?”有同学回答:“狗高兴时‘汪!汪!汪汪汪!’”也有同学回答:“狗不高兴时‘呜!呜!呜!……’地。”还有同学回答:“狗被打时‘嗷!嗷!嗷!’地悲叫。”学生学得十分逼真,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接着复习鹅的步态,引出狗的步态,什么情况下怎样跑?速度怎样?有同学就回答:“我家的狗一看见陌生人,就像离弦的箭一样追了出去。”还有学生说:“小白摇着尾巴,飘飘悠悠地跑到路口来迎接我回家。”然后复习《猫》这一课,本课按要求同学们是背诵了部分段落的,所以相当熟悉。猫的性格古怪:睡大觉、不回家、又尽职。小猫很贪玩。这时老师也让同学们想想狗,狗也具有许多相同之处,也可以写狗的贪玩、尽职。于是同学们纷纷介绍自家的狗有多么爱玩,如何地对主人忠心耿耿。这时老师可顺便讲一个忠诚的狗的故事。还有后面课文《母鸡》所表现的伟大母爱,狗也同样具备,生了小狗的狗妈妈是如何的护子。老师在边引导的同时边板书,黑板左边写已学动物的特点,右边与之相对应的要写狗的特点。这样,本单元作文的写作就从已学课文里引出了丰富的材料。

二、利用图片、网络影片资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已走向社会,走向大众。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也不断更新发展,教学也倡导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服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想象作文,只有简单的介绍,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的一张真实照片。要求联系照片上的人和景,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关于战争的题材,又是想象的作文,无论是农村的孩子还是城里的孩子,对战争肯定是没有经历过,也没有机会亲眼看到过,只是偶尔在电影、电视上看到过一些片段,学生写作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我从网上搜索,找到一部名叫《上海沦陷》的抗日影片,剪辑后能播放十五分钟。在上课播放前,先简介的大致情况,声明这是由于旧中国人民贫穷,国力衰弱受到外国的侵略。随着影片的播放,看到旧中国人民的穷困,看到日本飞机的俯冲,炸弹爆炸后腾起的巨大烟雾,建筑物的倒塌,街道上蚂蚁般的逃难人群惊惶失措,四处奔逃,到处人仰马翻,血肉横飞。同学们此时的心情高度紧张,最后出现了和书上照片一模一样的场景。再把几张儿童在地面上惨死的照片放大。学生不由感叹:“啊!好惨啊!日本人太残忍了。”看完影片,学生感慨颇深,就对书上这张照片发生前的情况,照片中的人、事、景、物非常有印象了,也就能想出照片上的小孩后来可能会怎样。再结合本单元学的《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些课文的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憎恨战争,强我国防,希望和平的思想感情。有了这样丰富的材料,想象作文的难题也就解决了。

三、合作利用好词语

平时教师经常让同学们积累词语,这时就要合理利用。如上面所写的这张照片,老师与学生一起回忆场景的变换,互相启发把好词语讲出来:人山人海、战火纷飞、背井离乡、扶老携幼、衣衫破烂、逃难、混乱、恐惧、轰鸣声、惊叫声……,老师要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这一步非常重要,学生作文时就可用部分词语。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第6篇

一、妙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听得更专注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主阵地,取而代之的是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但我们经常发现,在自己的课堂上,教师必要的讲解成为了学生的“耳旁风”,学生倾听的习惯差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而教师应该做的能如何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其中,教师的语言表达生动、流畅,课堂内容丰富,方式多样化等都能引起学生主动进行听讲,从而激发学生听话兴趣的重要因素。

而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有效地利用好信息技术中的声、像和图,能让学生听得更专注。如,在进行根据要求自读课文时,我一边提出读书的要求,一边通过多媒体出示,孩子们看着屏幕,可以把几个要求牢记于心,自读课文环节自然完成得非常好。再如,链接生动的课文朗读,也是教师示范读的调味剂,让学生在新奇中专注地倾听。记得一次在试教中,我借助画图向学生讲解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可让学生口头复述时,效果却不佳;第二次试教,我利用动画缓慢出现,再配上讲解,学生基本能全复述正确。我想,这就是多媒体动画调动了专注看与听的兴趣所带来的效果。

二、妙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说得更精彩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所描写的形象。能让学生在视、听、思中丰富研发知识,产生再造想象,入境动情。

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当学生了解到雷利的父亲为仗义执言世界和平而壮烈牺牲时,用多媒体并配上哀婉的大提琴来再现雷利父亲的灵柩缓缓到来时那悲痛的感人情景,学生看着听着,眼里噙着泪水。“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在场的某一个人,你会说些什么话?”问题刚一提出,一个个学生相继发言,一句句觉悟的话语感染着我们每一个老师。课堂上,作者的情感,老师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而富有激情。

三、妙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读得更生动

信息技术融合了多种媒体信息,利用声光效果能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地进行内容呈现。不但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而且知识也变得生动和鲜活起来。

如,在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时,我把教学目的定位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想象诗句内容,陶冶学生爱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文化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识别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我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放出古诗意境画面:层层叠叠的群山云雾迷蒙,山脚下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松下站着“我”与童子。画面使古诗意境变得直观、美丽,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整节课,我借助多媒体使诗人与童子在学生眼里化静为动,他们的表情、动作、语言在学生的脑海中已构成了绚丽多彩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对诗的理解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此时引导学生配乐朗读,他们仿佛走进了诗人与童子的世界里。

四、妙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写得更轻松

在教学四年级课文“幸福是什么”时,我在前面学习完课文内容之后说:“同学们,其实,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在你的心中幸福是什么呢?请把屏幕上的小诗读一读,再仿照着写一写。”同时,我出示填空小诗:小时候,幸福是钻进妈妈怀里撒娇,幸福是和爸爸一块在草地上蹦跳,幸福是 ;现在呀,幸福是帮助同学时的快乐,幸福是让爸妈开心地微笑,幸福是 ;未来啊,幸福是心中的梦都变成了现实,幸福是温暖别人,也温暖着自己,幸福是 。配上音乐,给足时间让学生仿写,学生轻松地就完成了仿写任务。试想,如果没有多媒体出示,只是黑板板演,那得增加了老师多少负担?如果就直接让学生填空幸福是什么,那孩子可能写得那么轻松吗?这就是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第7篇

一、整合提问,共享师生同乐之“味”

曾几何时,我们常常扮演大卸八块的屠夫,比如教学《翠鸟》一课,会有这样的系列问题:翠鸟部分的羽毛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教学《火烧云》一课,必问课文中哪些地方讲霞光?哪些地方讲火烧云?霞光和火烧云有什么关系?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火烧云的形状有哪些变化?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着逐段串讲,繁琐分析的弊端,问题提得过细过碎过多,教师“满学问”的做法,严重影响学生的自读自悟,学生无需多动脑筋,只要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就能得到“棒棒你真棒”的褒奖。这样被动的学习方式,只会培养出亦步亦趋的庸人,而非锐意进取的能人。而且这些提问偏于理性分析,情感的熏陶大大减弱,人文性也难以凸显。

假如整合这些琐碎的提问,给学生这样的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翠鸟可爱吗?为什么?”“读课文,说说火烧云为什么会让作者觉得那么好看,那么有趣。”整合后的提问涵盖了原来的系列问题,但不是肢解后喂给学生,而需要学生自己阅读、提炼、整理、表达,无疑这其中的思考量大了,训练量足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自由度高了。也许一开始围绕议题讨论时需要教师较多的点点拨拨,但久而久之,学生得到锻炼,能力提升,必定能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因此,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理解课文,一二个大问题既覆盖全文又突出重点,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广阔空间,留给学生个性体验、富有“弹性”的自由天地,学生必定乐于动情、动脑、动口。

删繁就简,整合提问也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效率,教师不必再为记一大堆的问题而伤神,只要轻轻松松地拎出主线,缀起细节的珍珠,就能秀出一串串精彩。如此师生同乐之事何乐不为?当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情景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讲得头头是道。教师听得津津有味时,谁能不被这个性语文的魅力所吸引呢?

二、启发想象,品尝体验与训练之“味”

教材中常有关于想象的训练要求,如古诗教学每每要学生想一想诗句描写的景象。《富饶的西沙群岛》提示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海水瑰丽无比的景象。再如《小珊迪》一课有这样一道选做题:把小珊迪去换零钱到小珊迪死了这部分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教材中编排的这些想象训练,提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启发学生想象,花时间训练、落实,扎扎实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这正是小学语文新课标课程目标总目标之一。当学生敢于而且善于“天马行空”时,才能孕育出富于个性的奇思妙想。这些想象训练中有的是有形的,如《小珊迪》课后的想象训练,它把想象变成语言。教师指导方便;有的是无形的,是从文字中去想象,比如前面提到的《古诗两首》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例子。想象描绘的景象,那么想象到什么也就只有自己心里明白了。这样的想象训练要不要练?要!不但要练,而且教师还要作精心的指导。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想得怎样,途径至少有两条:一说二画。可以让学生说说头脑中想象的画面,或者画下来,从中了解情况。接着,教师要指导学生想象,或利用直观挂图、录像,或用语言渲染启发,或用板画辅助想象,帮助学生体验文本,训练学生无穷的想象力。比如教《登鹳雀楼》时,为了帮助学生想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情景,我播放有关录像让学生欣赏,这样学生积累了表象再读诗时,壮丽的画面就自然浮现脑海。

文字赋予想象轻灵的翅膀,想象为文字增添斑斓的色彩。让文字与想象相得益彰,启迪想象方显个性语文阅读之本色。

三、学习表达,展示积累与运用之“味”

大量阅读、大量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公认捷径。教材中编排了大量领悟表达方法的练习,涉及到用词准确性的训练,涉及到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学习,涉及到篇章写法的探讨。再看看语言积累的题目,出现了以摘抄为主要特征的积累,以背诵默写为主要特征的积累,还有感悟认识某种汉语特征的积累,如“读一读,再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等,这就指明了我们阅读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仅是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延伸到习得语言、学习表达的层面上来。也就是常说的,不但要懂得写什么,还应当知道怎么写,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更是张扬个性的坚强后盾。

对生字词,教师应根据教参要求抓落实。对课本中一些不确定的要求,如“把你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不能放任自流,摘记多少算多少,要通过表扬摘记多的学生去激励其他学生,要培养学生的积累兴趣。不仅如此,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语言训练,苦心经营学生的语言学习,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记得上《矛与盾的集合》时,在说文章大意时一名学生问什么是“大显神威”,我先让学生交流了对词语的理解后,再让学生联系看过的动画片、身边的英雄人物,用“大显神威”写句子,既懂了词意又练了表达。学习《燕子》一课,品味了作者对燕子外形简洁传神的描摹后,鼓励学生模仿写一段动物外形,这些小小的练笔夯实着学生的文字功底,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四、渗透学法,融合学会与会学之“味”

“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先辈的至理名言昭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寓学法指导于其中,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小学语文新课标课程目标总目标第三条就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同样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更离不开对方法的学习,使个性萌动于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飞得更高。

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当我试图引领学生体会孔子的品行时,我用课件出示这样的议题: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1~3自然段,划出让你感受到孔子品行的句子,圈出句子中重点词谈体会。这个议题融三维目标于一体,既有对文本的解读,又内含着学法实践。在议题中我提示学生可以找句子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学生围绕遗体交流反馈时,我也重在关注学生是否找句子、抓关键词体会。交流后我又不失时机地强调学法:“刚才同学们找句子、抓关键词谈体会交流得很热烈,而作者正是这样通过精心的遣词造句,来展现人物的特点。”读书方法的指导一直贯穿在课堂始终,此处小结对学法进行概括,以凝练的语言梳理方法,更易于学生掌握:结

合学法告诉学生文章的写法,学生就易心领神会,教材的多种功能就能挖掘得更加充分。

学习是终身的,随着白驹过隙,曾经学过的故事也许会渐渐褪色,但学会的方法却将如万能的钥匙开启前方的一扇又一扇大门。

五、促进自主,张扬个性与共性之“味”

1 促进自主,转变说话的方式

传统教学着眼点是教师的教,语言多是指令式的,要求是确定的。今天的教师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学,因此十分重视激发阅读兴趣,把指令式、确定式的要求,变为自选式或不确定式的要求,从而让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主动去学好,如“默读课文,找出几个问题和大家讨论”;“默读课文,说说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你为什么感动”;“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等。教师的这些课堂语言,尊重了学生个体喜好,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度,谁都想做自己的主人,在这样的氛围中,主动性的激发就水到渠成了。

2 促进自主,关注个性中的共性

尊重个体,促进自主,并不意味着只盯着个性差异,每个个体之间总是存在许多共性,抓住了共性,就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把握教材中的共性

引领学生感悟、学习语文规律的百花园是由众多文本汇聚而成,因此虽然每篇文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每篇文本个体中包孕着语文的共性,即一些语文的规律,教师善于把握其中的共性,就能使课堂洋溢语文的芬芳。比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我捕捉到的值得学生玩味的语文规律有:用他人的评价和典型事例写人物特点,用排比、重复、感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等。于是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如何写出父亲的卓越,对第三自然段中排比句反复涵咏。从充满个性的文本中感悟这些规律性的语文知识,这才是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本源吧。

(2)分析认知中的共性

千人千面,的确不假,然粗略而言,谁不是都有眉、眼、鼻、口、耳?此谓共性。教学前客观进行学情分析,寻找学生认知中的共性,抓住共性教学,其事半功倍之效可想而知。比如四年级学习生字己重在自学,但课堂上的点点拨拨不能省去,该点在何处?自然是学生认知中的普遍易错点,因此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在检查自学的字词教学中,我只精选了七个新词用不同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这样既节省教学时间,又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在预设时我想到文中雷利的呼唤源自丧父之痛,而学生是很难对此产生共鸣的,我要调动学生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呼吁和平。有了对这种共性的认识,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带着孩子移情体验,入情入境。

3 促进自主,呵护共性中的个性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自主在善知、善用共性之余还要呵护个性。只见个性的课堂是低效的,只重共性的教学是平庸的。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善于创设情境的李吉林老师就已经在为学生创设个性张扬的广阔天地。在她教学《燕子》时,她先范读课文,让学生自由发表听后感言,再让学生自学课文,看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接着让学生观察春景图时,引领学生自主选择观察顺序看图说话……这一系列的“留白”多么高明,抛砖引玉,为学生创造机会说自己想说的话,让课堂遍植个性之美。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第8篇

一、让学生学会换种想法

“奇迹产生于换一种想法之中”。少年儿童好奇好问,一些问题在成人看来是不值一提,甚至是荒诞的,不易被人理解,但看似离谱的答案也许包含着独辟蹊径的思路,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学中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善于引导其求变,变得得法鼓励嘉奖,变得不妥引导启发。要让学生个个动脑筋,有收获。 《小马过河》的教学现场,师生讨论认同:“小马不动脑筋,别人怎么说它就怎么做”时,一个另类声音出现了:“我认为小马做得也有道理,它做事非常小心。如果河水真的很深,那么小马下水一不小心,性命就难保了。换成是我,听了松鼠的话也会收住脚步,这样冒险的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显然,这是一个引人思考,含着一种强烈批判意识的声音。教师顺势而引“是啊,生命只有一次,谁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那么听老牛说是浅,松鼠说是深,面对让人如此为难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来得知河水的深浅呢?”学生讨论热烈,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像这样有价值的生发点在我们的课堂中处处存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像这位教师一样善于引发学生思想的共振而使其学有所得,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并能敏锐地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将引发的交流讨论引向深入。因为任何压抑、干扰都将使创造的心灵受损。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尊重其特志特能特长,改变保守态度,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持歧见,创设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把他们的天真好奇诱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二、让学生学会找岔子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这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学生崇拜书本和老师,往往会认为只要书上写的、老师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我们应鼓励和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实际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也会对所学结果有疑问之处。我们鼓励学生把疑问说出来,并通过相互讨论和查阅资料去寻求正确的答案。这样质疑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启迪智慧,增进互学精神,营造善思、善问的氛围。

三、要辩证地对待学生的自主

有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又发人深省的课例。一位教师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文中讲到“爸爸”作为联合国的军事观察员出国维和前曾答应给“我”带回一顶“蓝盔”。教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蓝盔”,学生思考、讨论、查资料,花了较长时间还是没有一人知道,最后教师让学生课后继续查资料或请教他人。课后,听课的教研员问这位教师自己是否知道什么是“蓝盔”,教师答道:“不就是维和部队官兵的一种标志性头盔吗?”教研员说:“是呀!可你在课堂上为什么一直不告诉学生呢?”教师说:“我是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瞧,这位教师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可这样的语文教学,是真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吗?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在很多教师眼里却成了新课改的标志,似乎无之便不是新课程。于是,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等充斥着整个课堂,贯穿始终。有的教师不管“问题”的难度如何,是否有价值,一律交由学生讨论解决,课堂气氛倒是“活跃”了,但效果如何?还值得商榷。学生中不乏很有见地的发言,但更多的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教师却常常是缄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