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北京高考作文

北京高考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北京高考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京高考作文范文第1篇

昨天,语文考试结束后,作文一经披露,立即在考生亲友和网上引起热议。

考生与网民说“安”

记者在语文考试结束时随即采访了几位考生,大多数受访者均表示,“作文不难,考得还行。”

到昨日晚10点,新浪网民针对高考作文的评论已经有大约6000条。更有许多读者纷纷打来电话,发表对高考作文的看法。新浪网截止昨晚9点半的在线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网民认为今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不难。在一份从1分到5分的打分表中,有超过七成网民给该题的打分在3分以上。

自主命题以来最好的题目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韩军告诉记者:“我个人觉得,今年北京卷的高考题是近4年来出得最好的一个。”

韩军认为,四年前北京开始自主命题以来,前三年的命题相对而言非常概念化,今年相对好得多,这个题好就好在区分度很明显,文章可以向两方面展开:一个方向是关于社会、世界的安宁等方面;另一个方向是关于人生、自我成长等方面;但是,因为看起来不但,所以分数可能很平均。

北京高考作文范文第2篇

高考语文作文题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今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出,立刻引发热议。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也想谈谈自己的感想。

首先,“共和国”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我们真真切切能够触碰到的,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是我们的归属。对这样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进行叙述和描写,是需要我们进行观察和感悟的;对它进行想象,是以我们内心的期盼和愿望为支撑的。并不是一味地“唱高调”就一定能够获得高分。事实上,我认为评分标准一定会对“假大空”和“真情实感”有所区分。

其次,“我为你拍照”的作文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治化。诚然,“共和国”有些大,但“拍照”意味着缩影和典型,意味着个人经验和情感的介入。作文要求中也明确提到“可以写宏大的场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这就给了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小的场景”完全可以是个人生活的描写。同时,作文要求中还明确规定了这篇文章的文体——记叙文,这就很耐人寻味,记叙文文体对事件的描述想要出彩必须以真情实感和细节为基础。笔者在这里大胆地猜测一下,“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在一定程度上要考查的,就是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想象与描写,不过需要以自身来反映国家层面的一些要素。

再次,从这篇作文本身的考查点来看,是符合课标和高考的要求的。记叙文中的叙述、描写、想象,以及包含其中的学生的情感表达,都是很重要的写作考查点,值得用这样一个作文题去检验。

从步履维艰的1949年走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7年,我们拥有了更好的生活,人工智能、共享单车、美食与美景以及享受生活的心情,那么到2049年又会怎样?这难道不值得我们的学生去想象和期待吗?

北京高考作文范文第3篇

“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对于近年出现的“新型材料作文”,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把他比喻为“不设靶心的靶子”。王老师建议考生应对这类作文时“能够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

“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正是高考作文的成功之路。”王老师如是说。如2007年全国Ⅰ卷给出了一幅漫画材料“摔了一跤”。从立意来看,漫画内容反映的是青少年成长路上存在的坎坷、挫折、错误、过失等。“这还只是漫画最表层的含意。”王老师指出,漫画中“摔了一跤”的是个孩子,80岁了,在父母心目中仍然还是孩子。对祖国和民族而言,我们都是“孩子”。对于地球而言,人类也是“孩子”。“它的含意是如此广阔,新生事物遭遇挫折的事情是无处不在的。”王老师揭秘,“打开立意的角度,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高考中就可以赚高分。”

关注现实、生命,学会感恩、思辨

针对考生如何在作文中拿高分,精华学校语文名师梁德海则表示,学生平时就要关注生活,积累素材,如果考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很难应对。

梁老师介绍,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他们眼里只有自我,没有别人,不懂得感恩。而高考作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矫枉”。因此他建议考生,写文章时要时时感恩,处处感恩,这样才能生出同情心,写出的文章才能打动阅卷者,取得高分。此外,梁老师表示,高考作文要高人一头,就一定要进行思想培养。考生要将学过的哲学的一些常识应用于对生活现象的分析。

致力于生活的积累,写作思维的提高

北京高考作文范文第4篇

一、新材料作文强势推进

就近两年的高考作文看,材料作文取代话题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趋势。材料作文既能避免猜题押宝的弊端,又具有综合考查考生读写能力等优势,更具有让考生写出新意的好处,因而日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长期的话题作文训练忽视了学生审题立意能力的培养,而材料作文恰恰是对这方面的弥补。当前,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之一是新材料作文的强势推进,新材料作文比起传统的材料作文来,提供的材料将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文体可以不受限制,思路拓展的空间也更大。20Dg年的全国卷、上海卷、辽宁卷、江西卷、安徽卷、浙江卷等,都不约而同地采用新材料作文。特别是全国卷具有更多的导向作用。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过去的材料作文都是限定文体。而现在是文体不限。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现在的新材料作文可有多个立意。已经不存在最佳立意。它吸收了传统意义上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

新材料作文的价值在于能够给考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性与情景性,而又不会失之宽泛,在具有特定环境规定下的考生作文,才具有更大的真实性与检测性。这种情景,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能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过“宽”的弊端。另外。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标题的环节,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他们提炼主题的能力。新材料作文主张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在中心角度立意与在非中心角度立意,都视为符合题意,它更能提供给学生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的机会和权利,让学生有更多的写作个性,这与高中新课改的精神是相吻合的。

二、命题作文章振雄风

在后话题作文时代,高考命题将在稳中求变。虽然话题作文还有可能继续为一些省市所采用,但命题作文的重新登台亮相已经成为一种必然。2009年高考命题作文已经广泛地为较多省市所采用,北京、重庆、山东、江苏、湖南、四川等六省市无一例外地选择命题作文,同样有着标杆性的意义。命题作文在防止宿构、拓展思维、规范文体上都有着话题作文无法替代的作用,它的回归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近几年来。由于话题作文的宿构、抄袭的问题日益显现,命题作文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它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谨守鲜明的指向性和较强的限制性的同时,注意吸收话题作文开放性的优点。从今年的6道题来看。命题作文的形式也悄然出现了新的变化。湖南、四川两道题基本保持了传统的命题形式,即“题目+要求”,而北京、重庆、山东、江苏命题的形式则由“导语+题目+要求”组成。其中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有的有导语,以激感和启发思路,或加提示,增加限制条件;二是在要求中吸收话题作文的“三自”(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方针,增加开放性。这种命题方式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恰到好处的限制性,防止猜题押题和宿构。二是广泛的恰切性,使所有的考生都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三是有较大的开放性,使考生在选材、构思和文体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自由度,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四是有较好的区分度,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考生发挥出各自的水平和能力。今后,这种题型必将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

三、半命题作文异军突起

半命题作文一直是中考作文长久不衰的一种命题形式。但在高考领域却长期被人们冷落,近几年的高考命题都没有涉及。作为自主命题走在全国前列的福建省和湖北省,今年终于勇敢地吃了“半命题作文”这只螃蟹,引领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潮流,具有拓荒性的意义。

虽然2009年高考半命题作文只有两个。但可以看出半命题作文具有前所来有的活力。福建省和湖北省的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简洁明了的命题方式和无比宽广的写作空间,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这是继前几年多题选作、看图立意、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命题方式之后的又一个崭新变化,是华丽之后归于平实的写真,是骚动之后归于宁静的稳重,引领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潮流。半命题作文的出现,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维空间,开放性、发散性强,选材范围广。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预测,半命题作文在今后的高考中必将大量地被采用。

四、生活、诗意、哲理:未来作文命题大趋势

今后的高考作文命题一定会沿着生活、诗意、哲理的方向前行,这可以从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轨迹中明显地看出。比如全国卷Ⅱ所供材料有三则,一是道尔顿发现色盲症。二是安藤百福发明方便面,三是乔利研制出干洗剂,这三则材料都与社会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其他如辽宁卷的“明星代言”材料、江西卷的“圆明园兽首事件”、安徽卷的“弯道超越”、重庆卷的“我与故事”、湖南卷的“踮起脚尖”、江苏卷的“品味时尚”、四川卷的“熟悉”、湖北卷的“站在________的门口”、天津卷的“我说90后”、广东卷的谈谈对“常识”的看法等,都与社会现实生活有关。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跟人们的思想言行紧密相连。强调作文贴近生活、贴近自己,引导考生在真情中感悟生活,应该是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

北京高考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作文 审题 主题 题眼

近期,安徽省特级教师盛庆丰来我校上作文公开课,我有幸聆听,并难得地像个真正的学生那样,从头至尾都认真倾听做笔记。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盛老师讲解作文的第一个环节——“审题”。我们平常总是教导学生,作文要有文采,语言要优美,修辞要多用等,却常常忽略了最基本的审题。

审题到底是什么?

审题就是仔细地审查研究题目,揣摩命题者意图,从而确定写作要求、主题立意、选材范围、表现手法等。

审题到底怎么审?

高考作文大致分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的题目往往包含文章要表达的观点、范围或隐含意义等。半命题作文则先要补足题目,然后参照命题作文题目的意义。材料作文就要求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所写文章才能既切题又有深度。话题作文就要求正确理解话题的含义,包括话题的字面意思、话题的内涵和外延、立意取向和选材范围等。

就审题而言,要使文章深刻、有创新,还要把握最根本的一个规律,即将题目的含义由本义向引申义、比喻义开拓!如果只写本意,难免流于表面,过于肤浅。

我们大概可以把审题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 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主题。

高考作文命题体现着国家对考生的期望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考生的作文也应以此为准绳,所写内容要体现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对近年来高考高分作文分类归纳,我们可以总结出学生常写的四大作文类型——成长励志类(围绕如何成功所涉及的各类主题)、情感道德文(围绕以“爱”为核心的各类主题)、审美鉴赏文(对所有美的事物的赏析)和方法、社会文(以辨证思考、关注社会为核心的各类主题)。

这四大类型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高考作文,掌握这四大主题,考生面对考题时就能快速打开思路,判断题目的主题类型,并从中选出自己最擅长的那一类,从而确定素材。

比如2006年四川高考要求以“问”为话题写作文,可以写成——学海无涯,好问是帆(成长励志文)、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感道德文)、疑问之美(审美鉴赏文)、人生就是一部“问”的历史(方法社会文)。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他们”,可以写成——关注拥有坚强品质的他们(成长励志文)、感谢在成长道路上一直关注我的他们(情感道德文)、关注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们(方法社会文)。

第二、审清题目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题眼”是题目的灵魂和核心,把握住“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2007江苏高考作文《怀想天空》,题眼是“怀想”,文章就要写清是通过什么方式或行为来“怀想”天空的,文章也要围绕着“怀想”展开。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北京的符号》,题眼是“北京”,要写出具有“北京”特色的符号,不是“北京”特色的就不能写。

如果题目是并列短语,也就是所谓的关系类作文题,那就要特别注意了,题眼往往是这两个短语,两点都要写,还要写明两者的辨证关系,绝对不能只偏一点。如2007年四川高考作文要求以“一步与一生”为话题,文章就要写明“一步”和“一生”的辨证关系,不能只写“一步”,或只写“一生”。

北京高考作文范文第6篇

12年前的199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高考语文全国卷中首先推出了“给话题”的作文命题,这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命题形式。与此前的作文题目相比,提示与鼓励开放的意图更鲜明,于是,高考作文题目的开阔性、普适性和贯通性也就更鲜明地展现出来。高考作文题目奏响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序曲,也使得高考作文题目更贴近了写作的本原意义。

一、洞悉高考作文题,与出题者“心有灵犀”

“给话题”的作文“元年”――1999年,给出的作文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题目表现形式新颖,实质要求写的是“我最熟悉的一个人”或“我最熟悉的一件事”这类最传统的题目。

“移植记忆”的过程就是调动素材积累的过程。可以写“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记述经历”,可以写记述性文字;“编述故事”,可以写文学性作品;“抒发感情”,可以写抒情性诗文;“发表议论”,可以写论说性文章;“展开想象”,可以写任何形式的幻想。

2000年,给出的作文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说出了永恒的真理,而“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更道出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原因。

作文题目,门窗洞开,八面来风。此前此后,面对所有作文题目,都可以从这两个题目中得到启发。比如2001~2003年之间所出的高考作文题目:

2001年给出的作文话题是“诚信”。怎么看待“诚信”?在何种条件下恪守诚信?在何种条件下抛掉诚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002年给出的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题目实质是要求考生把自己或自己熟悉的任何人,做某件事之前、之中的心理活动挖掘出来,写成作文。不同的心灵选择,见证着“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003年给出的作文话题是“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这既可以是基于“诚信”的判断,也是一种“心灵的选择”。人们对“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的认识各不相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考生要写自己,还是哪位人、哪件事,那就只有移植相关的记忆了。

二、感悟生活真谛,与生活“浪花”共舞

生活,是高考作文永恒的话题,所有作文题目都在演绎、阐发这一主题:生活中“传统”与“时尚”的承递、碰撞和交融――传统来自历史,时尚通向未来。生活在时间长河中的人们,无不感受着新与旧的承递、碰撞和融合。

2004年,继上海市、北京市高考先后自主命题后,很多省市进入了自主命题的阶段。作文题形式百花齐放,归总起来有“给话题”“给标题”“给材料”三大类。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作文题目都是“生活”这条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或者是针对一种“传统”或“时尚”而提出,而建立其意义;或者直接包含着“传统与时尚的承递、碰撞和交融”。比如,2004年全国卷的“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2005年上海卷的“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天津卷“留给明天”等等。

生活和生命的本质就是“传统”与“时尚”的承递、碰撞和交融。懂得了生活和生命的考生,还有什么作文题目不能驾驭呢?

三、掌握作文题目出题态势,以不变应万变

2006年开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全国开始推行,高考作文题目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代表就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新型材料作文”。此类作文题目给出的,不再是一个话题或标题,而是一则材料。材料是一种生活场景的体现,题目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新型材料作文”是没有靶心的靶子。考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此外,作文题目提出“根据要求写”,具体要求是“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也就是说,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选好角度”,即依照“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鼓励考生选择“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的角度。

那么,“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是什么呢”?如2011年全国卷的作文题,介绍一条社会新闻,“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其范围类似于2001年全国卷作文题目“诚信”、2002年全国卷作文题目“心灵的选择”;这位业主的作为,当然也会使彩票销售和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今年花胜去年红”(2005年辽宁卷作文题目);和谐社会人都应该这样,这自然也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2006年天津卷作文题目);但也可能有人会说“都什么时代了,到手的533万大奖不要,还自己去挣那点儿工资?”(2010年全国卷Ⅰ作文题目);并且也可能出现在“鹿特丹世乒赛后师生们谈论的内容”之内(2011年北京卷作文题目)……

哪个角度最好?毋庸置疑,真情实感最好,“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最好。如何表达好自己已选择的最好的角度?这就要联系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去写。

四、了解高中语文“课标”规定,在广阔天地里量力而为

北京高考作文范文第7篇

像新课标卷Ⅱ的作文题,就是以同学关系为话题的材料作文。这个题目不免让人联想到一系列新闻报道的同学伤害事件,让人联想到“感谢同学不杀之恩”的戏谑之语。当然,命题的指向性是好的:“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它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呼唤真诚友善的社会关系,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再如全国卷的作文题以归还手机的新闻事件为材料,表明“善”的传递,与社会热点“正能量”紧密相连。这让人想到很多地方都曾采用过的一道高考作文模拟试题的材料: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在骑车上学途中,不小心碰坏了一辆宝马车的后视镜,他在原处等待了近半小时后,留下一张表达歉意和联系方式的纸条,表示愿承担责任。受损车主知情后深受感动,当即放弃索赔。当地一家汽车修理公司获悉后,表示愿意免费修理受损车辆。

这两道题在内核上是否高度相似?它们都是写对正确行为的肯定(一是手机失主捐款、一是高中生犯错后勇于承担责任),都是些“正能量”的传递(失主的善行感染了捡拾手机的人、徐砺寒勇于担责打动了车主)。

又如北京卷的“科学家与文学家关于手机的对话”材料作文,取材于2013年5月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莫言的一场对话。手机,是当下时代的必需品,学生们大多熟悉手机。另外,几年前刘震云的小说《手机》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手机,还是手雷?”的台词曾经流传一时。2013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既抓住了社会热点,又让学生有话可说,相较北京卷过去的题目而言(如“北京的符号”容易让非北京土生土长的孩子犯难,或者容易贴标签。即便是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材料作文,虽然紧扣当下,也给出了几个视角,但依然更对体育爱好者的胃口,可写性是值得商榷的),是一个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好题目。

在2013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中,其他类似于这样的直接来源于当下的题目,还有山东卷的“《咬文嚼字》杂志挑名家作品的错”材料作文、江西卷的“中学生三怕”材料作文、广东卷的“面对慈善捐助的不同态度”材料作文……

所以,在高三备考的时候,一定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大事小情,力争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对这些事件有自己的思考,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除了关注当下之外,还关注思维。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中,关系型题目依然不少,这对考生的思维水平要求是比较高的。比如福建卷“自由与扎根”的选择,你倾向于哪一个,倾向于它的原因是什么,这其实是在做价值判断。比如辽宁卷的“沙子与珍珠”,你愿意做这二者中的哪一个,做出选择的原因又是什么,其实还是在做价值判断。比如湖南卷的“飞翔与守护”,两种生活方式、两种人生态度,同样是要求考生做价值判断。还有上海卷“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和更重要的事”材料作文、安徽卷“为什么会这样与为什么不能这样”材料作文、浙江卷“对童心的呼唤”材料作文……这些题目对学生的要求在本质上与前面的几道题是完全一致的。

笔者常常想:作文在考什么呢?其实考的是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考的是考生这个“人”。从应考的角度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在高三应考之前,考生们应该认识一下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我?”有个学生在谈到语文考试时曾说:“语文可以说是高考意外发生率最低的科目,只要有能力,有人文素养,有对语文的喜爱之情,你总有展现自己见识、学识、才识的机会。抱着展现自我才能的想法面对语文考试,你会发现积极情绪带来的效果。”就是这样,高考作文最看重的其实是你这个人,看重的是你能不能把自己展现出来。

当然,价值判断只是关注思维的方式之一,还有直接要求你对某个论题做思考和判断的。

如北京卷的材料作文题,设计了科学家和文学家的对话。科学家与文学家共同面对手机,前者认为手机功能强大,后者认为手机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从立意的角度看,可写的角度是很丰富的。可以就手机论手机,谈自己对手机的看法;可以以手机为起点,思考当下社会科技产品对人生活方式、心灵世界的影响;甚至还可以跳出整个材料,从科学家、文学家看手机的不同视角获得启示:每个人看问题都会有自己或理性或感性的角度。另外,整个材料并无任何倾向性,可以赞赏科技进步,也可以批评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实,逆向思维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子们特别擅长的一种思维方式,但是一上考场,大家全都变成了“乖宝宝”。实际上,逆向思维唱“反调”的时候,立意就新鲜,很容易脱颖而出。而平时尝试过唱“反调”且折戟沉沙的同学,往往不是因为观点的问题被否定,而是行文方式不对,不能紧紧围绕中心展开造成的。因为人在亢奋的状态下,很容易忽略逻辑―――有些新想法就忘了自己写这800字是干什么的了。所以,在和老师、同学讨论作文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自己文章的具体问题。

比如上海卷,“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命题倾向于否定自己正在做的事,而肯定别处还有更重要的事。但是我们想想:做事是用心专一好,还是总想着别处好?我们能不能想到: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就是在做别人眼中“更重要的事”。

再如辽宁卷,材料中,老人说:“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你敢不敢这样想:珍珠是比沙子贵重,但这世界能只有珍珠吗?你甚至还可以这样想:如果是在砌墙,珍珠会比沙子更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吗?就好比2012年北京卷材料作文中的深山护路工老计,我们固然可以讴歌他默默奉献、踏实付出的精神,是不是也可以呼唤这个时代不只需要老计,也需要“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呢?

好的作文题要能激发考生的创作热情,但是,每年总有些作文题不尽如人意。

比如作文题过于“玄化”。像湖北卷,“方圆”二字好发散不好聚合。而且,装牛奶用方盒和装水用圆瓶与“方和圆”的本质有什么关系呢?这可能反倒会妨碍考生的思考。

北京高考作文范文第8篇

一日,酷热难耐,小子虚手捧《浮士德》于后花园纳凉品读竟兀自睡去……魔鬼梅菲斯特突然现身,诱道:“小子,我处有一圣水可破高考作文之招式,欲得之速来――”语罢便消失于迷雾中。小子虚将信将疑地朝声音的方向跟了过去。一路走去,小子虚发现几尊怪异的石像矗立在路边,地上若隐若现地烫刻着2001~2011的年份数字。小子虚好奇地走上前去想看个究竟,石像竟开口说话了。

第一尊石像:“我是‘最直接’作文题,《早》(2010年湖南卷)上好,来我这里吧,跟我《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2005年湖北卷),《谈与‘常识’有关经历和看法》(2009年广东卷)……”石像面带肃色,小子虚打了个冷颤。

第二尊石像:“别怕,来我这里吧,我是‘最熟悉’作文题,看这是我的《肩膀》(2006年辽宁卷)、这是我的《脸》(2005年江西卷),还有你最熟悉的《筷子》(2005年重庆卷),看我的姿势,你想起《跑的体验》(2005年湖南卷)了吗?”小子虚尚未反应过来,另一个冷冷的声音又在耳畔响起。

第三尊石像:“小子虚,来,来,来,我告诉你什么是‘最思辨’――《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2004年全国卷)……”石像用平缓的语调说:“我们一起探讨《走与停》(2006年重庆卷)、《一步与一生》(2007年四川卷),我们一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0年北京卷)……”

此时,其余各尊石像都纷纷伸出手来要把小子虚拉过去。

“最文学”石像:“来我这,跟薛宝钗或者冬妮娅对话(2004年天津卷),看看什么叫《雨燕减肥》(2006年江西卷),讨论讨论《‘三’字成语的启示》(2006年湖北卷)……”

“最地域”石像:“我来告诉你什么是《北京的符号》(2006年北京卷)、上海《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

“最寓言”石像:“跟我去听听《海龟与老鹰》(2008年全国卷Ⅱ)的故事,看看《运动会上的兔子》(2009年全国卷Ⅰ),画一幅猫儿吃鱼不捉老鼠的漫画(2010年全国卷Ⅰ),保证你大有收获!”

正在小子虚被石像们围得团团转、闹得头脑发昏的时候,一阵巨响,众多石像化合成了梅菲斯特。梅菲斯特脸上挂着狡黠的笑容,道:“哈哈哈哈,看到了吗?这些烦人的石像就是高考作文题,他们都是‘我’变出来的。”小子虚顿时被震住了,头脑一片空白。

“再让你看点厉害的――”又是一阵巨响,梅菲斯特变成了一群名为2011年高考作文题的石像:

最“坑人”――《一切到底过得去还是过不去?》(上海卷)、《诚信》(全国卷);

最“给力”――“材料作文”袁隆平爱自己的工作(福建卷)、《拒绝平庸》(江苏卷);

最“浮云”――《这世界需要你》(山东卷)、“材料作文”苹果(辽宁卷);

最令考生“死去活来”――《情有独钟》(重庆卷)、“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湖南卷);

最“诗情画意”――“孟子三乐”(江西卷)、“回到原点”(广东卷)。

这群石像使小子虚的心扉“訇然中开”,他望着得意的梅菲斯特,若有所思。

梅菲斯特变得更猖狂了,他左右手各拿了两篇高考满分牛文(《绿色生活》与《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一边在小子虚面前晃悠着,一边道:“小子,这两篇牛文的作者都喝了我的高分圣水,我已经让你见识了历年高考作文的招式了。来吧,我们作个交易,只要你从现在开始全神贯注地学习,将毅力与坚持给我,那杯圣水就是你的了,你将拥有高分、成功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