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动物的成语

有关动物的成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有关动物的成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关动物的成语范文第1篇

一、人类造的现实中没有的动物词,龙、凤、麒麟等

这类词意象符号单一,因现实中没有,所有的性格、品质、意象都是根据人类的思想喜好造出来的,因此,它们都被人类赋予了褒义的色彩。有一首歌唱到:“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不知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是龙的民族,子民是“龙的传人”。因而,古代帝王自称为“真龙天子”;帝王的子孙叫“龙子龙孙”;因龙常栖水中,人们便把深滩作为龙的居住地,因而有了“龙潭虎穴”的成语;古人把帝王之相称为“龙眼虎眉”、“龙眉凤眼”;把龙飞跃的姿态叫做“龙腾虎跃”、“龙飞凤舞”、“游龙出海”;民间的舞龙游戏中有一种就叫“二龙戏珠”;古代的风水先生常把连接着的山比作一条龙,把山脉起伏的状态叫做龙脉,因而有了成语“来龙去脉”;古代有“画龙点睛”、“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古代把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作为高贵权势的象征,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后代能成为出人头地的人,因而有“望子成龙”、“乘龙快婿”、“人中之龙”、“攀龙附凤”的成语。还有描写龙的各种形态的成语:生龙活虎、龙吟虎啸、龙争虎斗、龙盘虎踞、龙蛇飞舞、飞龙在天、蛟龙得雨等。在《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包含有“龙”字的成语近百条,所有与龙有关的成语,都有褒扬、赞美的含义。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好多与龙有关的词语与民间习俗。如:黄龙、龙袍、龙床、龙颜、鲤鱼跳龙门、舞龙灯、赛龙舟等。

凤凰是古人想象虚构的神鸟,凤为雌,凰为雄,合称凤凰,在百鸟中雄居首位。在古代,凤凰不只是美的化身,也是祥瑞、安宁、才智、幸福的象征。如“凤凰来仪”,指凤凰起舞而有仪容,是吉祥的征兆;“凤凰”,比喻夫妻相亲相爱;“凤毛麟角”,比喻稀有、珍贵的人才或事物;“凤鸣朝阳”,比喻贤才遇良机;凤常与龙相提并论表示吉祥,构成了龙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汉语中有“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眉凤眼”、“龙驹凤雏”、“龙章凤姿”等成语。在成语中,以“凤”为比喻的也比较多,在《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就有60条。凤凰是一种高贵、圣洁的神鸟,与龙一样,常被帝王所用。历代帝王把龙、凤作为皇帝尊严和权力的标志,皇帝自称龙,皇后则称凤,皇后坐的车称“凤辇”,内宫楼宇又称“凤楼”,皇后的冠称“凤冠”。民间也常以“凤”为吉祥的象征,如妇女头上的钗叫做“凤钗”,婚礼中新娘戴的冠也叫“凤冠”等。

当然,还有麒麟,也是古人创造出来的一种走兽,传说中的麒麟性格温顺,本领很大,它日行千里,口能吐火,而且不会伤人。在长毛兽类中,麒麟被公认为兽王。《说文解字》中把它称作“仁兽”。上古人民创造出麒麟这样的祥瑞动物,是因为人们祈求过上美好的生活,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于它们身上。麒麟是仁者、贤者的代称,成语“天上麒麟”就是把男孩称为麒麟,民间也常用“喜得麟子”来庆贺别人生的男儿。

二、现实存在的动物词,意象符号与现实中的它们基本是一致的,马、牛、羊、老虎、狼、鼠等

马是人类忠实的伙伴和朋友。含“马”的成语,大多含褒义。这是因为“马”对人类十分重要。在古代,它不仅在交通运输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是战争中的主力。好的马“一日千里”,所以,后来以“一日千里”这条成语来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又因为“马”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许多成语都反映了这一点:“一马当先”指策马走在最前头,形容领先;“马到成功”原指军队一出征就取得胜利,现多指事情一办就成功;“汗马功劳”指立下战功,后泛指立下功劳;“马革裹尸”指战死沙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作战勇敢,献身疆场;“人强马壮”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此外,人们还用“万马奔腾”来形容声势浩大;而“驽马十驾”比喻能力差的人只要坚持不懈,同样能达到目的。其中对“马”都喊褒扬之意。马能通人性,的确是一种有智慧的动物。成语“老马识途”就显示了马的智慧。史书上也记载了许多坐骑救主人的故事,让后人千百年来津津乐道。在伯乐相中千里马的故事中,“千里马”实际上已成为人才的代称。用马比喻人才也是人们对马的崇敬心理的反映。

有关牛的成语有一百多条,如牛刀小试、牛郎织女、九牛一毛、对牛弹琴、老牛舐犊、泥牛入海、多如牛毛等。成语中的“牛”,往往喻多、喻大,是一个忍辱负重、有爱心的形象。如“老牛舐犊”,是老牛用舌头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儿女;在“牛刀小试”中,“牛刀”比喻有才能的人;“牛鼎烹鸡”的“牛鼎”也比喻大才;“如牛负重”形容负担沉重,无法摆脱;“多如牛毛”极言牛毛之多。我国是个农业国,牛是农民的命根子,耕作生产要靠它。因此,人们对牛的敬慕心理自古以来就十分浓厚。

现在的人越来越喜欢牛了,不单是喜欢吃牛肉、喝牛奶、穿牛皮鞋,更重要的是牛与人们的财富挂钩。君不见,在世界财富中心的美国华尔街纽约股票交易所大门口,立着的就是一头铜牛。趋势向上的股市称为牛股。

羊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较早驯化并圈养的动物,与人类相依为命近万年。人们以羊肉为食,以羊奶为饮,以羊皮为衣,以羊毛为絮,以羊角为药,以羊为祭品。几千年来,羊已成为人们,特别是游牧民族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古人的心目中,羊也是作为有神灵的动物之一。因为羊弱小、温顺、听话,常是被欺凌的对象。许多成语都反映了这种性格:“羊落虎口”比喻落入险境,有死无生;“顺手牵羊”比喻趁便获利,毫不费力;“替罪羔羊”原指犹太教祭礼中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的人;“饿虎吞羊”,指像饥饿的老虎吞食羔羊,形容凶猛地攫取。有关羊的成语还有不少,如羊肠小道、亡羊补牢、素丝羔羊、歧路亡羊。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小绵羊”来称呼那些听话、无主见的人。其次,人们以羊为基础创造了大量汉字,如:祥、鲜、羹、美、善、羞等。

意象符号一般含贬义的动物也有很多,其中以狼、鼠为代表,且都符合人的认知习惯。

狼凶狠残忍,在成语中,描写狼的多含贬义,像“狼心狗肺”、“狼心狗行”、“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子野心”等都反映了狼的这种凶残本性。

成语“狼心狗行”指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成语“狼子野心”常比喻那些坏人凶残狠毒的用心。成语“狼狈为奸”讲的是狼和狈这两种食肉动物,它们对牲畜的危害比较大,因而,人们常将这两种动物放在一起,用来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作坏事。与狼有关的成语几乎都与美好、善良无关,却成了狡猾、凶残、贪婪的代名词。

有关鼠的成语很多,如鼠牙雀角、鼠目寸光、鼠腹鸡肠、投鼠忌器、首鼠两端、猫鼠同眠、无名鼠辈、抱头鼠窜、獐头鼠目、贼眉鼠眼、胆小如鼠、过街老鼠等。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用老鼠来作形容的一般都是贬义词。如“鼠窃狗盗”比喻小偷小摸;“过街老鼠”比喻为众人所厌恶、痛恨的坏东西或人;“胆小如鼠”形容胆量非常小;“鼠腹鸡肠”比喻所求有限或气量狭小;“鼠牙雀角”指侵凌,引起争诉。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老鼠的反感和敌意。作为哺乳纲、啮齿目的老鼠有很发达的门齿,而且终生都在生长。因此,老鼠常要借助啮物来将不断长长的牙齿磨短。结果,咬坏了不少东西。许多老鼠对人类有较大的危害。如田鼠、小家鼠、仓鼠危害农作物;黄胸鼠栖居在屋内,对人们家中的物品、粮食构成危害;老鼠还是传播鼠疫、病菌的媒介,给人类生命造成危害。正因如此,人类对老鼠才深恶痛绝。

三、意象符号在演变过程中渐渐变化的动物词,如猪、狗、猴、鸡等

早在一万年前猪就被驯化了,但大概是人们对猪的懒惰习性见多了,因此,有关猪的成语多带贬义。如“豕突狼奔”指如猪般乱窜,如狼般奔跑,比喻坏人到处乱窜;在“一龙一猪”中,“猪”是作为“愚蠢”的形象同聪明的“龙”形成对比,旧时喻同时两人,贤惠高下悬殊;“封豕长蛇”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或侵略者;而“指猪骂狗”类似于“指桑骂槐”。“猪猡”原来也是一些方言中对猪的称呼,但在许多场合中也被用来骂人。还有一些如狗彘不如、行同狗彘、猪狗不如等。猪在成语中常以愚蠢、贪婪的形象作为喻体,可见,人们对猪并无好感。

与狗有关的成语主要有“狗仗人势、狗头军师、狗急跳墙、鸡鸣狗盗、狗尾续貂、狼心狗肺、犬马之报、犬马之诚等。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确,千百年来,狗一直是与人类同甘共苦的伙伴,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但含狗成语属贬义的较多。如“狼心狗肺”常比喻像狼和狗一样凶狠恶毒;“狗仗人势”比喻坏人依仗有权有势的人作靠山,为非作歹;“狗急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冒险;“狗头军师”常用来讽刺低劣的谋士;骂别人的言语或文章则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屁不通”;而多管闲事的人则被说成“狗拿耗子”。有时也和猪组合共同显现贬义色彩。

也许正是鸡有啼晨、给人们提供了方便的缘故,中国人对鸡是另眼相看的。有关鸡的成语有:鸡犬不宁、鸡犬升天、鸡毛蒜皮、牝鸡司晨、金鸡独立、闻鸡起舞、鹤立鸡群、味如鸡肋、呆如木鸡、斗鸡走狗、杀鸡取卵、鸡飞蛋打等等。

成语中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但成语动物符号同原始动物意象是截然不同的。后者植根于宗教观念的原始动物崇拜,是以能否“为我所用”的标准定性的。前者则是人的主体意识的反映。世易时移,动物还是那些动物,依然不屈不挠的甘心情愿的“为我所用”,但它们在成语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当然这与人类的主观意识有很大关系。在成语中人们由动物联系到人品,联系到人事,不是从动物本身的实际出发来看动物,而是站在人的立场上用人的眼光来看动物,并且将美丑善恶强加于动物身上,这样本来平等的万物,由于和人类文化建立了联系,在符号世界中就变得不平等了,各自的地位就有了差别。

既然人们是用人的眼光来看动物,那么对人有用的东西理应受到赞美。因为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美的东西应是善的,也就是对人类有用的。当然善的东西不一定是美的。

老鼠、蛤蟆、麻雀形体小,以此取喻作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没见过世面的意象符号,而老鼠、麻雀吃粮食,有害于人类,所以其意象符号在文化中地位很低,这都是可以理解的;狼吃家禽、吃人,毒蛇、蝎子也能致人以死亡,所以它们在成语中成了指称恶人、坏人的意象符号,在文化中地位很低,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人们又是不公平的,猪供给人大量的肉食,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看家护院狩猎,还供给人类肉食。猴子是聪明的象征,可爱、灵巧惹人喜爱。鸡给予人类的也很多,打鸣、下蛋、供食。但是人们并不看重它们,在成语中它们统统是被贬低的对象,成了令人厌恶的对象,反映了它们作为意象符号在文化中的低价位。

它们没有变,变的是人。人类由单纯的重视实用,到审美意识强化;由对动物的崇拜畏惧感恩,到视动物为低下者;由把物当作崇拜对象,到信奉人格神。所以在逐渐“势利”化的人的眼里,动物为人类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了;这一方面反映了人类的自主意识的强化,人主宰动物,而不是被动物主宰;另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变化。它们形象的贬值则表明实用与审美趋于分离。人们更重视客体外在形式方面给主体的感受,也就是更重视主体的精神感受,而把它们的实际功用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人们更多注意的是它们的猥琐行为。猪好吃懒做,狗仗人势,猴的瘦弱、多变,鸡鸣狗盗等。这些特征一旦与人类的品性联系到一起,它们的形象在文化中的价位也就不可能高了。

参考文献:

[1]王萍.汉语修辞与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晓娜.歇后语和汉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唐汉.汉字与动物世界[M].上海:书海出版社,2001.

有关动物的成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动物 英语习语 形成

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因此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一些俗语和成语,也有很多是以动物为主角的。这些流传甚广的动物习语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形象生动,俏皮有趣。有意思的是,我们还会常常疑惑地发现,某些习语甚至根本无法和它本身提及的动物联系起来,这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呢?带着这些疑问,本文分别从动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及外貌特征、文学作品、宗教神话、典故(人物风情)四个角度谈谈这类习语的形成。

一、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人类的生活从一开始就和动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动物在人类的语言中留下了不可忽视的印记。在适应大自然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形形的动物们形成了各自颇具特点的生存方式,给人类展现出了一幅幅生动典型而又形态各异的画面。与动物有关的习语中有很多是根据动物本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形成的。

由于动物某些有趣的现象和人类所要描述的对象极其相似,人类开始用动物的形象作为一个对比的载体。以猪(pig)为例说明这个问题。在人的印象中猪是肥头大耳,好吃懒做,傻呵呵的。英语中关于猪的习语,自然贬义多于褒义了。从下列这些关于猪的习语中能窥见一斑:

1.as fat as a pig:中文可以译为“脑满肠肥”。

2.pigs in clover:意为卑鄙或粗鲁的有钱人。

3.What do you expect from a pig but a grunt.类似于中文中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这一类的习语所涉及的动物是人们非常熟悉和了解的,因此它们所传达的信息也就很生动形象,并且直接明了。

二、文学作品

源自文学作品的习语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们根据动物的特性偶然创造了某个词语,只是流传于一定的人群中,后来某个作家将其用到自己的作品中,随着作品的知名度的上升,这个偶尔为之的词语也就成了广泛流传的习语。如:busy as a bee,用来形容繁忙的样子。蜜蜂得采集数以百万计的花,才能得到一磅的蜂蜜,可以想象蜜蜂的忙碌程度了。这个比喻最早见于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但相信在这之前人们早就在使用这个习语了。这类习语和第一类本质上没多大差别。另一种则完全是根据作品所提供的背景而产生的,离开了这个背景,这个习语似乎就毫无意义了。所以我们主要研究这一类习语。

《伊索寓言》(Aesop’s Fable)的故事短小精悍,脍炙人口,在西方的流传很广,很多动物类成语都源自其中,如:

1.bell the cat:舍己为人。有户人家老鼠成灾,就买了只猫。没几天,老鼠就被消灭了好几个。老鼠们召开紧急会议来商量对策。最年长的老鼠提了一个建议,给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这样老鼠们听到铃铛响就可以逃命了。但谁去挂这个铃铛呢?于是去挂铃铛就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代名词。

2.a dog in the manger:类似于中文中的“占着茅坑不拉屎”。一匹马和一头牛在马厩里吃草。一条狗闯了进来,赶走了马和牛。马和牛温和地对它说:“可是你是不吃草的啊?”这条狗却蛮不讲理地说:“我是不吃草,可是我不吃的东西也不会让你们白吃。”

对于这些习语来说,如果不了解相应的文学背景,也许理解起来就并不是那么容易。不过,许多此类习语,虽然脱胎于文学作品,但其实早已扎根于大众之中,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口语了。

三、人物风情

动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还是人类的劳动工具和娱乐工具。在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便利的过程中,动物融入了人类的世界,成为人类会话的一个主题,对人类的语言产生了影响,形成了与人物风情有关的一类习语。

马(horse)在中世纪的西方是一个主要的交通工具,对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很大。以马为话题而产生的习语数量就不少。例如:

1.straight from the horse mouth:这个成语原来是讲通过马嘴里的牙齿数来确定马的年龄的。这条习语最初的意思是指确凿无疑的依据。现在已常常被用来指“(消息等)直接来自当事人”。

2.hold the horse:原指在没听到发令枪响之前勒住缰绳,别让马抢跑。这条习语的比喻意义是“不要急,镇静”。

3.high horse:在西方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上流社会的人才能骑马。国王举行游行时,王宫显贵便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所以,英语里又有了be on the high horse,表示“趾高气扬,盛气凌人”。

这类的动物习语和西方特定的人物风情有关。只有了解了相关的人文背景,才有可能真正地理解这类习语。

四、宗教、神话、传说

宗教、神话和传说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最初理解。在人类臆测这个世界的时候,对动物有了一点想象的成分。出于对上帝和神秘力量的敬畏,人类会对动物产生某种敬畏、爱怜或憎恨。以下这些习语都源自宗教和神话传说:

1.worship the gold calf:《圣经》中讲到,古犹太人在摩西(Moses)上西奈山之际,逼其哥哥铸成一头金牛犊来供大家顶礼膜拜。因此,这个习语指“为了物质利欲而放弃原则”或“崇拜金钱”的意思。

2.burn one’s boats(bridges):此成语中的bridges为美国人所使用,原指古罗马朱力斯・凯撒大军乘船越过Rubicon后就把船烧了,以此向士兵指明后路已断,不可能后退。现借用来比喻“不留后路,下定决心干到底”,同汉语的“破釜沉舟”。

3.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是吉人天相的意思。据英国民间传说,猫的生命力很强,很不容易被弄死。有人把猫从高处扔下,它能稳稳当当地落地;有时甚至把一只猫打得一动不动了,过会儿它又会复活过来。

这些与动物有关的习语,虽然有着不同的内涵,在表达上也有着种种差异,但通过探究它们的形成原因,可以折射出人类自身生活历史的演变与多样。当然,我们也要感谢那些动物,不仅丰富了人类的语言,更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庄和诚.英语习语探源.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第1版.

有关动物的成语范文第3篇

十二生肖在英语中用“the Chinese Zodiac”表示。“Zodiac”一词来自希腊语“zodiakos”,是动物园的意思。在希腊人眼中,星座是由各种不同的动物形成的,这也是十二个星座名称的由来。由此,中国本土化的十二生肖,自然就是“the Chinese Zodiac”了。英语中,谈及个人属相时,表达如下:

―What animal sign were you born under ? 你属什么?

―I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Monkey / Mine is the Monkey. 我属猴。

TIP:英语中,表示十二生肖的动物名词的首字母必须大写。

New链接

汉语中,人们往往以十二生肖中的动物来比喻人,如以“毒如蛇蝎”、“胆小如鼠”来分别比喻心狠手辣的人、胆小怯懦的人。英语中同样可用十二生肖中的动物来喻人,其表达的意思更加广泛有趣。

Rat鼠

英语中,用鼠比喻讨厌鬼、卑鄙小人、告密者。smell a rat表示感到不妙或有可疑之处。a rat race则表示激烈的竞争。谚语Rats desert a sinking ship(船沉鼠先逃),是指那些一遇到危险就争先寻求安全或一看见困难便躲得很远的人。

Ox牛

涉及“牛”的汉语成语很多,如“对牛弹琴”、“牛蹄之涔”等。英语中涉及ox的表达方式则不多,用ox-eyed形容眼睛大的人,而用短语the black ox has trod on one’s foot表示灾祸已降临到某人头上。

Tiger虎

tiger指凶恶的人、虎狼之徒,在英国常用来指穿制服的马夫,口语中常指比赛的劲敌。和中文中的“纸老虎”一样,英语中常以paper tiger比喻貌似强大而实质虚弱的敌人。ride the tiger表示骑虎难下、处于险境、玩火自焚。

Rabbit兔

rabbit是兔子的统称,尤指家兔;hare指野兔;bunny是儿童用语,指可爱的小兔子。因兔子跑得快,rabbit 在田径比赛中有领跑员的意思,也可表示接力赛中跑第一棒的运动员。run like a rabbit则表示跑得像兔子一样快。It’s rabbits out of the wood在英国俚语中则表示太棒了,简直是上天之赐。

Dragon龙

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有关龙的成语非常多,且含有褒义,如“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国家,龙被认为是邪恶的象征。dragon指凶暴的人、严厉的人、凶恶严格的监护人、邪恶势力等。以dragon组成的词组也多含贬义,如dragon’s teeth (相互争斗的根源)、the old Dragon(撒旦)、chase the dragon(吸食海洛因)等。

Snake蛇

snake指冷酷阴险、虚伪、卑鄙的人;由此可见,在英语中,snake往往含有贬义。与snake组成的成语、习语、谚语有许多,如a snake in the bosom(恩将仇报者、背信弃义者),a snake in the grass(潜伏的敌人或危险),to warm a snake in one’s bosom(养虎遗患,姑息坏人)。

Horse马

英美人士很喜欢骑马、赛马,因此用horse组成的词组、成语、谚语非常多,如:(as) strong as a horse(精力充沛,非常健壮);work like a horse(辛勤工作);dark horse(黑马,竞争中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Goat羊

goat指劣等人、劣等物、牺牲品等。act the goat 表示干蠢事、瞎胡闹。get someone’s goat 在口语中表示“嘲弄某人,使人发怒”。ride the goat 表示加入秘密团体。

Monkey猴

monkey作名词时指顽童、淘气鬼、猴子似的人、易受欺的人,作动词时指胡闹、瞎弄、捣蛋。与它搭配的词组、习语和俚语很多都非常有趣,如:put someone’s monkey up(激怒某人);make a monkey of(愚弄);a monkey with a long tail(抵押)。

Rooster鸡

鸡的英语表达有:rooster(公鸡)、chicken(鸡的统称,小鸡,鸡肉)、cock(公鸡)、hen(母鸡)、chick(小鸡)。但表示属相时,要用Rooster,而不用Cock。

Dog狗

汉语中常用“狗”比喻人,如“看家狗”和“走狗”等,在英语中同样喜欢用dog来比喻人。dog作名词时指无赖、坏蛋、废物、不受欢迎的人。有时加形容词修饰可指各种人,如:You dirty dog(你这个坏小子)、a lucky dog(幸运儿)、a dumb dog(沉默不语的人)。

有关动物的成语范文第4篇

一、挖掘资源,直观感悟

学生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对成语常常难以正确理解,倘若一味依靠教师的讲解或照搬工具书上的解释,学生只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大体了解成语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挖掘身边的资源,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象帮助学生自主感悟。

身在农村学校,面对开门可见的大自然,教师不妨带着学生一起去欣赏,去感叹。一到春天,活跃在农田里、山坡上、农家旁的孩子们会发现春光一片灿烂,他们有说不完的关于春天的话题“满树的桃花、梨花、杏花开得正旺”、“油菜花漫山遍野,香气扑鼻”、“池塘里、泥沟中有成群成群的小蝌蚪游来游去”。然后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美术课让学生把看到的、感受到的美好春光动笔画一画。“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尽在学生的画笔中,同学们徜徉在画的世界中,感受春天的气息,接受成语的熏陶。成语中的意境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同学们的画笔下,省去了老师烦琐的解释,何乐而不为呢?到了秋天,野一片烂漫,南飞的鸟从头顶飞过,学生闻着桂花的香味,身临其境地感受着“金风送爽”、“天朗气清”、“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带给他们的秋意。走出教室,把大自然带进课堂,这样的成语教学才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

二、故事入手,趣中求疑

成语言简意赅,教师把意思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只会剥夺了学生与成语交流的机会,他们将享受不到学习成语的快乐。趣中求疑便成了学生叩开成语大门的金钥匙,有趣的故事能唤醒学生对成语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话题中不知不觉地捕捉到成语生动的身影,发现原来成语就藏在有趣的故事中,它比故事更精华。“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以不甘落后、勇往直前为中心思想启迪着学生要勤奋好学,以满怀的信心、百倍的努力不断前进。而这四个成语都巧妙地贯穿在《龟兔赛跑》中。下面让我们从实例中感受一下故事、学生、成语三者之间的对话交流。

(出示《龟兔赛跑》图,听故事)

师:想想《龟兔赛跑》的故事,你知道小乌龟的缺点是什么吗?

生:它腿脚短,跑不快。

生:小乌龟与小兔子比,当然跑不过小兔子啦。

生:小乌龟是出了名的慢性子,它只会慢慢地爬。

师:对了,跑得慢就是小乌龟的缺点,也就是小乌龟的“拙”。你有“拙”吗?

生:我知道“拙”就是我们常说的缺点,我的缺点是上课爱玩。

生:我的缺点是写字不好,总是得“良”。

(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谈了自己的“拙”。)

小乌龟这一平凡、有缺陷的形象,会让许多学生有亲切感和认同感,而小乌龟的坚持不懈、勇于超越,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如何让学生以小乌龟自勉,受到成语的熏陶,让学生进入角色,加深体验,理解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在以故事激趣后,教者紧紧抓住“拙”这个字眼,让学生用故事作比,以小乌龟的“拙”引出自己的“拙”,深刻地明白只有勤奋好学,不懈努力,才能补足缺点,有所长进。在故事的铺垫下,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勤能补拙”的生动实例,不知不觉中,把成语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就在学生个体自我满足与愉悦时,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再探究,再突破,“笨鸟先飞”这个故事会被他们描述得合情合理。在学生丰富的自身感受中,真正达到了学习语言所要求的理解、巩固、积累、活用的目的。

三、生活为媒,以情动之

成语中不仅有精妙有趣的故事,启迪人心的常理,短短的字间还有感人至深的真情。“舐犊之爱”、“乌鸟私情”、“天伦之乐”、“其乐无穷”是一组有关亲情的成语,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浓浓的父母之爱、孝顺之情从字里倾泻出来,如果死记硬背这16个字,不仅呆板无趣、毫无生机,而且词中的主题思想、人物精神在枯燥的教学中无血肉无情感,没有想象探究的空间,更没有深度体验的空间,一切与生动活泼的成语教学背道而驰。生活化的成语教学点燃了学生情感的火种,让我们听听情感熏陶下同学们的心声。

(以观察“老牛舐犊”图为引子)

师:小牛正享受着牛妈妈的爱,还有许多小动物正幸福着呢。

(多媒体出示一组小动物亲情的温馨照片)

师:看着这么温馨的照片,你想到了谁?最想说什么?

生:我想到我小时候的一张照片,妈妈为我洗澡,我还在澡盆里玩小鸭子呢。

生:我想到每年爸爸、妈妈都为我过生日,却从来没为自己过回生日。

生:我生病了,最急的是妈妈,马上送我去医院看病。

……

师:老师被你们的话深深地感动了,今天我们要学的成语就是送给你们幸福的一家子。(在学生深情讲述中,潜移默化地教学成语。)

情是思维迸发的先导,有了情的冲动,学生便有了说的举动。生活化的成语力图克服教学中机械生硬的弊端,从理性走向感性,从共性走向个性,以生活为媒介来激活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成语中人物的呈现、事件的展开随着学生情感的迸发更具体、更形象、更具感染力,而学生个性化的回答是对成语最好的诠释。什么是“天伦之乐、其乐无穷”,如果光用空洞的语言去讲解,学生也许会一头雾水,或是一知半解,与其让学生囫囵吞枣,不知何味,不如为学生架起生活与成语之间的桥梁,让他们走出课堂,跳出文本,在纷纷议论中,他们会说出许多自己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享受生活的例子,回忆中透着他们的快乐,言语中流露着甜蜜的幸福,这是教师用任何解释都代替不了的。

四、活动拓展,积累语言

成语的教学重在积累和运用,然而仅靠教材中这些成语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外应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成语文化。教师可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帮助学生积累,拓展学生的成语知识面。

1.借故事学成语。建议每个学生买一本成语故事书,这些故事如细雨、如甘泉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他们驰骋在故事王国中,所学的成语与日俱增,语言自然丰富了。

2.收集动物成语。成语王国里也有动物的世界,老师出示各种动物及成语填空,请学生为动物安个家,如:一箭双“雕”、井底之“蛙”、生“龙”活“虎”、对“牛”弹琴……也可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动物成语,比比谁收集的成语多。

有关动物的成语范文第5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要想学好一种语言,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造些简单的句子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和别的民族的朋友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我们需要学习词汇表面意思下的隐含意义,这就需要我们以文化作为根基。本文将对中英文中的一些典型的动物词汇进行对比,以便我们更多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好的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汉英文化差异;动物词汇;对外汉语教学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表达方法的迥异。随着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的不同,这种差异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们了解和熟悉陆地生活的农业耕作。因此汉语中以陆地动物来做比喻的词汇很多。例如;牛。他笨的跟个牛似的。而英国是一个岛国,它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决定了其文化中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所以英语中,用海洋动物作比喻的词汇甚多。例如:a big fish---大人物 a dull fish—

迟钝汉 a pool fish---倒霉的人 a cool fish---之徒 a cold fish---冷漠的人

A loose fish(一个生活放荡的女人).。[1.]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讲到鱼---fish这个词时,应该顺带的介绍一下和鱼--fish有关的词。

1 同一种动物,比喻意义相同或相似

1.1 狼/wolf

汉语中“狼”通常表示“凶残,贪婪,饥饿”等意。这一点在很多和“狼”有关的汉语词汇中可以看出来。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吞虎咽”。英语中wolf表示相同的意思如:as cruel as wolf , as greedy as a wolf; a wolf in sleep’s clothing (指表面友好但实际是敌人的人,有“披着羊皮的狼”之意)。 Wolf down one’s food.(狼吞虎咽)”,并且汉英文化均将好色的男人比喻“色狼”---sex wolf.

1.2 狐狸/fox

在汉语中,“狐狸”一词一般表示“狡猾” 、“诡诈多端”,“多疑”之意。和这一意思相近的词或成语有“狐疑”,“狐假虎威”,“兔死狐悲”。

我们通常用“老狐狸”这个词比喻人的狡猾。谚语有:“狐狸说教,意在偷鸡”,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而英语中也用Fox 表示狡猾的人和物。

如:1. sly as a fox 2.as cunning as a fox 3.an old fox

to play the fox 5. A fox in a lamb’s skin

1.3 绵羊/sheep

绵羊在中国人看来是驯服,善良,温顺,任人宰割的动物。汉语中,羊古同祥子,甲骨之中“吉祥”多作“吉羊”寓“吉祥”。 羊在中国人的心中有吉祥,温顺,文雅,平和的美质,它是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国泰民安的象征。人们用“遍地是牛羊”比喻好日子。以“三羊开泰”祝贺新年,因此羊也富有吉祥,平安的意义。

在西方宗教文化中,《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自称为牧羊人,众人都是管教的羔羊,人们献祭必须是新鲜的羔羊。

2 同一种动物比喻意义不同或不相似

2.1 龙/dragon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龙代表着天---至高无上的皇权。古代的中国皇帝自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穿的衣服被称为“龙衮”或“龙卷”皇帝所乘之舟为“龙舟”,皇帝的子孙后代被喻为“龙子龙孙”。另外,龙也比喻英雄才俊。 《三国志诸葛亮传》有云:“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此后,“卧龙”就用来比喻才华出众之人。龙字含有“吉祥如意”的文化语义。如同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龙凤呈祥”,“双龙戏珠”。

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的象征,这与西方的宗教文化有关。《圣经》上把dragon看做为与上帝作对的对象。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在中世纪,龙通常是“罪恶”的意思,代表着异教徒。在现代英语中,dragon有“凶暴之徒”,“严厉透顶的人或凶恶严格的监护人”等,我们形容一个女人蛮横,不讲道理,我们可以说“dragon lady”。

2.2 猫头鹰/owl

在中国,一提起猫头鹰,人们就会联想到不祥之事。它长相古怪,两眼又大又圆,炯炯发光,使人感到惊恐。两耳直立,好像神话中的双角妖怪,使得古人多用“ 鸱目虎吻”来形容凶暴之貌。猫头鹰常常在夜间活动,并且叫声像鬼魂一样阴森凄凉,使人听了感到恐怖。因此,古时称它为“恶声鸟”。

人们用“夜猫子(猫头鹰)进屋”预兆厄运的到来,但在西方文化中,猫头鹰象征着智慧和博学,有习语as wise as an owl.在日本,猫头鹰被称为福鸟,还成为长野东奥会的吉祥物,代表着吉祥和幸福。

2.3 狗/dog

在日常生活中,狗做为人类最忠实的伙伴,总伴随在主人身边,甚至在关键的时刻帮助或搭救主人。从古到今,中国人养狗都是为了看家护院。如果狗老了,不中用了,就被杀掉吃肉。因此和狗有关的一些词汇和成语大都含有贬义色彩。例如: 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改不了吃屎,狗急跳墙,挂羊头卖狗肉。但在西方狗是被作为家庭成员来养的,西方很多老人退休后不与子女同住,但是很多老人喜欢和自己的爱犬生活。西方文学中对狗的描写大都是褒义色彩的。如:love me, love my day(爱屋及乌)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都有得意时) He worked like a dog(他工作很卖力) A lucky dog(幸运儿)

3 不同的动物其比喻意义相同或相似

3.1 牛和horse

牛自古是中国的耕地工具,在农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说起牛,人们会想到它的勤劳和任劳任怨的品质。鲁迅先生曾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来比喻那些为了人民尽心尽力的人民公仆。在汉语中含有“牛”的词语如: 牛(健壮) 牛劲(力大) 老黄牛(任劳任怨) 牛饮,牛一般的胃口(能吃)。

在西方文化中,我们也能找到和牛的比喻意义一样的动物——马。它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在英文中与马有关的词: as strong as a horse(健壮)

Horse power(力大) work like a horse(温顺,肯干) eat like a horse (能吃)。

3.2 老虎/ lion

在中国,老虎是百兽之王,它的形象勇猛,威武。 和老虎有关的短语和词汇如:“ 狐假虎威”, “如虎添翼” “虎穴” “龙腾虎跃”。 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lion 才是百兽之王。英国人甚至用狮子来象征自己的国家。The British lion 即指英国。在英语中有关lion的习语和谚语as brave as a lion(勇猛如狮) 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 the lion den(龙潭虎穴)。

4 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人群多是成年人,他们有很强的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学生会根据自己母语的思维问一些奇怪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孤立的教授汉字,应该把汉字放到词中去教,因此就会涉及到一些成语,俗语和典故。在进行成语教学时,教师应该把一个汉字(词)的隐含意义,比喻意告诉学生,这个词或成语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样的故事和背景。例如

棒打落水(狗) 有的学生就会问为什么是狗?而不是猪,或鸡呢?这里就涉及到了狗这个词和它有关的成语典故。在前面我们已经描述了狗这个词的比喻意义。在中国文化中,和狗有关的词大都带有贬义色彩。棒打落水狗的意思是:要把已经失败的坏人消灭干净,不让其有死灰复燃的余地。这里狗指的是坏人。而鸡与吉皆音。公鸡打鸣预示着光明的到来,黑暗离去。所以说不能说“棒打落水鸡”而只能说“棒打落水狗”。

当我们教到“落汤鸡”这个词时,有的留学生就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是鸡?而不是鸭?落汤鸭呢? 这个词出自明·天然智叟《石头点》第六回:“止子小船身一旺 立勿定 落汤鸡子浴风波”我们要向学生解释这个词的比喻意是指落水或浑身湿透的人。 鸡和鸭这两个词的区别就在于这两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差异。鸭子会游泳,鸡不会。鸭子的羽毛能防水,雨淋后,一抖就能回复成原样。而鸡的羽毛不能防水,被雨淋后就会粘在一起,不成样子,狼狈不堪。所以我们会用“落汤鸡”这个词形容一个人落魄的样子。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比阐述,我们得知,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不同,因此在事物的认知上会有差异,造成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了解英汉文化语义上的不同对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英互译有一定的帮助,更有助于避免或减少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差异和误解。

参考文献

有关动物的成语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韩俗语,动物,马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331-01

一、绪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俗语是汉语语汇中为群众所创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和汉语一样,韩语中也有很多自古就流传下来的俗语。俗语也可以说是了解一个民族由古至今的面貌的一个很好的“活化石”。而和十二生肖的有关俗语在中国和韩国都有重要的文化历史意义,其中,本文选取对今年的生肖,同时在汉语和韩语动物俗语数量中都占有相当数量的“马”相关的俗语中的一部分进行比较分析,由此了解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

二、 和“马”相关的中韩俗语对比

2.1 中国和韩国对“马”的基本看法和理解

中国人与马的渊源非常深,相传在远古伏羲氏时代,在今天的洛阳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其背上背着的“河图”被人们献给了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至此中华文明开始载入史册,龙马精神也成了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价值理念。而其中龙和马更是成为中国人心目中吉祥的象征。

而在中国四大名著中,如《西游记》中的唐僧骑的白龙马和《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的卢”马,关羽的“赤兔”马更是在帮助它们的主人取得一番成就上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这些故事和传说都充分反映了“马”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韩国也和中国一样,与马有关的俗语所占比重极大。而韩民族与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韩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有“天干地支”的学说。在韩国的神话《三国遗史》中,马更是象征朱蒙等帝王出现的吉兆。在韩国的婚姻风俗之中,新郎要骑白马到新娘家中迎娶,这也是与韩国神话中太阳神话和天马思想有关。1

而有趣的是,和中国《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弼马温”这一官职遥相呼应的是,韩国高丽和朝鲜时期宫中也有管理马匹的官吏。

综上所述,马这一动物无论是在韩国还是在中国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动物。

2.2 和“马”相关的中韩俗语对比

马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动物,与马的天生优秀秉性和它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马在十二生肖中名列第7位,是六畜之首。

2.2.1 由马的作用和由此衍生的俗语

马匹在古代的中韩两国都被作为代步工具而使用,其用途非常广泛,在中国更是出现了马车,而马匹更是可以用作传递信息时不可缺少的工具,古代的“驿站”主要是以马构成的传输机构。从它的偏旁马字也可以窥得一二,而在战争中马匹的用途更是非常重要。其中首先对比由马匹作为运输工具的快捷性和由此衍生的俗语:

1)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3)老马识途,老犬记家()

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

1)形容时间不知不觉过的很快,而韩语中的类似表达更是基本上一样,意为像白马过门缝一样;虽然2),3),4)都是汉语的俗语,括号中是韩语的解释,虽然这些俗语都有更深的含义,但都是由马匹的运输中的特性引申出来的,其中2)是用了马匹快捷的特性,形容君子一诺千金,3)则是马匹认识路的特性,这是寓意经验的重要性,4)则是寓意要经过长久的时间才可以了解一个人,正如通过长时间的路途知道一匹马的能力。5)则是和4)意义和表达都相似的韩语俗语,意为只有骑上马跑长途才可以知道马是不是好马。

2.2.2 从马的习性和天生的品格衍生来的俗语

马的习性和天生的品格增添了人们对马的喜爱。马最崇高的品格就是奉献,马能够勤劳地工作,而且马几乎从不卧倒休息,这表现出高贵和不可征服的精神,马还有忠诚的品格:

1) 好马不配双鞍,烈女不更二夫(

2)(上阵的时候相信马反而可以活下来,而相信随从反而不能保住性命。)

3)好马不吃回头草。()

4)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5)好马比君子()

1)是中国俗语,反映了马的忠诚,而2)是韩国的俗语,意为马比人更加忠实可信,也是形容马忠诚的俗语。3)则比喻有作为的人不走回头路。4)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而5)和上文所说的2.2.1中的2),3),4)都是由马匹的高洁的品性引申的俗语。

2.2.3 突出马和人类关系的俗语

中国家喻户晓的伯乐识得千里马的故事,则是充分反映了马匹和人类的关系,马匹无论跑得再快,没有识才的“伯乐”还是无济于事。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即使有骏马也没有骑手。)

3)马行千里无人不能自往()

4)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1),2),3)都反映了人类在人和马的关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1)是来自《马说》的一句,2)是和1)类似的韩国俗语,其中的“龙马”则是骏马的意思,3)则从另一角度说出了马在“马和人类”这一关系中的重要性,意为本领高强的人,往往会因疏忽大意、掉以轻心招致失败。

2.2.4 和马相关的负面的俗语

1)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2)

3)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

4) 千穿不穿,马屁不穿()

1)和2)是中韩俗语中比较相似的两句,都是形容很危险的境地,而4)中的“拍马屁”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句惯用语,这一句对马匹习性的了解的引申更是已经广泛用于人民的生活。

2.3 中国和韩国产生这些异同的文化原因

首先,从中韩两国地貌的不同,中国平原较广阔,而韩国则是山地地貌居多,而且马匹的产量较少,因此汉语中的关于马的运输性(如上文2.2.1)和马以及战争相关的成语如“兵荒马乱”更是数量巨大,这也是和中国领土广阔,马在战争中被广泛运用的原因分不开关系的。另外,虽然韩国受汉文化影响很深,其中也引入了很多汉语中大量的成语等,但是由于两国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其中受语序和汉语,韩语分属孤立语和黏着语的影响,虽然成语中两国有类似表达的有很多,但是俗语受语言差异这一因素影响更大,因此和马相关的汉语和韩语俗语中相同含义,但是表达很类似的俗语很少。但是,因为中韩文化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因此两国对于马的基本认识和情感都还是一致的。

三、结论

通过对中国和韩国与“马”相关的部分俗语分四方面对比分析,对中韩俗语中和“马”有关的俗语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自然环境,语言因素和儒家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D].

[2] 权娥麟. 中韩语言中“马”的象征意味与文化背景初探――以中国成语与韩国俗语为中心[J]. 文化论苑. 2010(2):172.

[3]

[4] 温端政. 中国谚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作者简介

有关动物的成语范文第7篇

凤的基本解释

1.传说中的鸟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凰。~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雏~清于老~声。 2.姓。

凤字相关成语有:

鸦巢生凤 龙翔凤跃 龙心凤肝 凤附龙攀 凤毛鸡胆 凤枭同巢 龙楼凤城 鸾飞凤翥 凤舞龙蟠 攀龙附凤 打凤牢龙 鸾翔凤集 麟角凤觜 化鸱为凤 飞鸾翔凤 鸾飘凤泊 龙楼凤池 鸾俦凤侣 凤靡鸾吪 龙蟠凤逸 龙言凤语 有凤来仪 鸾翱凤翥 龙驹凤雏 镜分鸾凤 驭凤骖鹤 鸾孤凤寡 乘龙配凤 翔鸾舞凤 炮凤烹龙 泣麟悲凤

带有凤字成语解释

1) 鸾交凤俦:比喻优秀人物交友或才子佳人结为夫妻。同“鸾交凤友”。

2) 景星凤凰:传说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同“景星凤皇”。

3) 景星麟凤:犹言景星凤凰。比喻杰出的人才。

4) 镜分鸾凤:比喻夫妻分离。

5) 鸠集凤池:比喻庸才居要位。

6) 跨凤乘龙:比喻结成夫妻或成仙。

7) 跨凤乘鸾:凤:凤凰;鸾:传中凤凰一类的鸟。夫妻骑着凤,乘着鸾。比喻飞黄腾达,意得志满。

8) 凤毛鸡胆: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9) 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10) 凤箫龙管: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

11) 凤引九雏:为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

12) 凤翥鹏翔:形容奋发有为。

13) 高凤自秽:东汉高凤,字文通,执志不仕,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后用为自诬之典。

14) 鳏鱼渴凤:比喻独身的男子急于求得配偶。

15) 凤叹虎视: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16) 麟子凤雏:麒麟之子,凤凰之雏。比喻年轻的颖异俊秀之人。

17) 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18) 龟龙麟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19) 凤友鸾谐: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同“凤友鸾交”。

20) 凤只鸾孤:只:单独。鸾:传说是凤凰一类的鸟。凤和鸾比喻夫妻。单只的凤,孤独的鸾。比喻夫妻离散。

21) 凤翥龙蟠: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

22) 凤翥龙骧:形容奋发有为。

23) 凤翥龙翔:翥:鸟向上飞;翔:盘旋飞翔。龙飞凤舞,形容气势非凡。

24) 凤翥鸾回:翥:高飞。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

25) 凤翥鸾翔:像凤凰高飞。比喻女子婚姻美满得意。

凤字有关成语意思

1) 凤骨龙姿: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

2) 凤子龙孙: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3) 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4) 附凤攀龙: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5) 凤髓龙肝:比喻珍奇美味。

6) 凤舞龙飞: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7) 凤舞龙蟠: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8) 凤狂龙躁: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9) 鸿鶱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卓突出。

10) 鸿鶱凤逝:鸿鹄高飞,凤凰远逝。比喻毅然远行。

11) 鸿轩凤翥:比喻举止高尚。

12) 鸿隐凤伏:比喻贤才不遇。

13) 化鸱为凤: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

14) 鸡不及凤:鸡赶不上凤凰。比喻儿子不如父亲。

15) 凤楼龙阙: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

16) 吉光凤羽:吉光与凤凰的毛羽。比喻艺术珍品。

17) 娇鸾雏凤:幼小的鸾凤。比喻青春年少的情侣。

18) 凤凰在笯:笯:鸟笼。凤凰被关在笼中。比喻有才能者不能施展报负。

19) 凤毛济美: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20) 凤舞鸾歌:①形容美妙的歌舞。②仙舞的两支曲名。

21) 凤枭同巢:凤:凤凰,吉祥的象征;枭:恶鸟的象征。神鸟与恶鸟同在一个窝里。比喻好和坏混在一起不分。

22) 凤毛龙甲: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23) 凤箫鸾管:笙箫之类的吹奏乐。

有关动物的成语范文第8篇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从文化的范围来划分,文化又可分为:①物质文化,包括建筑物、服饰、食品、工具等,即各种物质产品。②制度文化,包括政治、制度、法规及相应的风俗习惯等,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现出来的。③精神文化,即人们思维活动的产物,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

谚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财富。中法两国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因此在各自谚语中都带有语言、文化、社会、历史、宗教、传统等方面的烙印。

1.生活习惯不同

法国和中国的饮食文化享誉世界,但又各有自身的特点。法语谚语“Un repas sans fromage est une journée sans soliel.”说的是“吃饭时没有奶酪就如同一天中没有太阳。”又如:“Pain tant qu’il dure,mais vin à mesure.”意思是“酒要适量,面包多多益善。”在法国人的生活中,奶酪、面包、葡萄酒都是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而在中国,人们则是以米饭,馒头,白酒为主,所以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酒香不怕巷子深”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谚语。所以不同的饮食文化孕育出了具有各自饮食文化特点的谚语。

2.不同

宗教是谚语的重要来源之一,与宗教有关的谚语也就自然地出现在法中两国各自的文化当中。法国人大多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Dieu”(上帝)在人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Dieu ne veut pas la mort du pêcheur.”(天无绝人之路。)“L’homme propose et Dieu dispose.”(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人千百年来信仰佛教,相信佛祖掌控着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因此和佛教有关的谚语也很多,如“临时抱佛脚”,“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

3.思维方式不同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物,人和动物的关系源远流长,中法两个民族都从动物身上受到很多启发,总结出很多关于动物的谚语来阐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但有时在描述同一现象时,法中谚语中却用到了不同的动物。法语谚语“Absent le chat,les souris dansent.”(猫儿不在,老鼠猖狂。)如果表达同样地意思,中国人常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两种语言分别用猫、老虎和老鼠、猴子来代表强弱两种势力。类似含义的句子还有“Un bon renard ne mange pas les poules de son voisin.”(狐狸不吃自己周围的母鸡

。)汉语则常用“兔子不吃窝边草”。

4.历史文化不同

中法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很多谚语成语均出自历史典故。“Rendre à César ce qui appartient à César,et Dieu ce qui appartient à Dieu.”(是恺撒的当归凯撒,是上帝的当归上帝。)出自《圣经》新约部分,意思是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汉语中的“物归原主”表达了相同的意义。“物归原主”出自明代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二、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的不对等和非语言因素的不对等,要么放弃选择与语境息息相关的交际价值而保持形式上的等值,要么选择放弃与语境无关的纯语义等值而保持交际等值。这种选择实际上就是直译与意译之间的选择。直译是从形式出发的翻译,因此又被称为“字面翻译”或“逐字翻译”。意译是从意义出发的翻译,意译的方法追求的是拨开原文形式的阻挠和囚禁,将原作所蕴含的内容和神韵表达出来。

法语谚语有其独特的语言和修辞特征,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倾向于选用中文的谚语和成语,进行对应性的翻译。因为不管是法国的谚语还是中国的谚语,其中的一些谚语都是对社会现象或事实的描述,对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因此往往能在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谚语或成语来翻译法语谚语。如:Année nEigeuse,année fructueuse.(多雪的年份就是丰收的年份。)可意译为“瑞雪兆丰年”。但是对于某些法语谚语,中文里虽然有类似的说法,但是表达的意义,特别是文化内涵并不能完全对应,有时字面意义一致但内涵却相距甚远,如:Loin des yeux,loin du coeur.(远离了眼睛,远离了心灵。)可意译为“人走茶凉”,而非“眼不见,心不烦”。因此对法语谚语的翻译,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直译法。

(1)直译不加注法。

有些法语谚语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内涵在汉语中从内容到形象都找不到恰当的表达,这时可以使用直译的方法,用尽量符合谚语形式的汉语对法语谚语进行翻译,试着正确表达原文的基本意义和文化内涵。

Paris ne s’est pas fait en un jour.

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

Tous les chemins mènent à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Tel père,tel fils.

有其父,必有其子。

(2)直译加注法。

当法语谚语蕴藏的文化内涵不为中国人所熟知时,有时需要对整个句子的寓意加以注释,有时还要注明谚语的出处来源。

Le vin est tiré il faut le boire.

酒已斟出就该喝。(比喻事情既然已经开始就得做下去。)

Le talon d’Achille.

阿喀琉斯之踵。(出自古希腊神话,比喻致命的弱点。)

2.意译法

(1)完全保留形象。

比较法语谚语和汉语谚语,找到一些无论在意义上、形象上都基本相同的表达方式。可以使用现成的汉语谚语或成语来翻译法语谚语。

Les murs ont des oreilles.(墙上长了耳朵。)

隔墙有耳。

Après la pluie,le beau temps.(雨过之后就是好天气。)

雨过天晴。

Il faut battre le fer pendant qu’il est chaud.(打铁应当在其热得时候。)

趁热打铁。

Pas à pas,on va loin.(一步接着一步,就可以前行得很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转换形象。

一些法语谚语和汉语中的谚语或成语所表达的意思相同或相近,但其中所使用的形象不同,这时转换原语句中的形象,套用现成的汉语谚语或成语进行翻译。

Clef d’or ouvre toutes les portes.(金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门。)

有钱能使鬼推磨。

Battre le chien devant le lion.(在狮子面前打狗。)

杀鸡给猴看。

Qui m’aime,aime mon chien.(爱我也要爱我的狗。)

爱屋及乌。

(3)舍弃形象。

某些法语谚语无法在汉语中找到性相对应或近似对应的表达,采用直译的方法又不能表达其真正的含义,有时会让人产生误解或无法理解,这时原语中的词性、词义、结构等因素就需要做些调整和引申。

A la faim,tout est pain.(饥饿的时候,一切皆是面包。)

饥不择食。

Quand on parle du loup,on en voit la queue.(当谈到狼的时候,看见了狼的尾巴。)

说曹操,曹操到。

A bon chat,bon rat.(有刁猫就有刁鼠。)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中法谚语具有一定的共识性,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在法语谚语翻译过程中,直译法注重原文的表面形式,意译法主要针对法中两个民族在伦理道德和生活体验等方面都有一些共识一些共识性的东西。两种方法有其各自的功能和各自的特点,不应该互为矛盾,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到达翻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