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张衡的故事

张衡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张衡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衡的故事范文第1篇

在科技博物馆,我看到了张衡的地动仪。

我早就听妈妈说过地动仪的故事,地动仪是东汉时的张衡发明的,据说那时候经常发生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尽快掌握各地的地震动态,张衡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

我围着地动仪转了几个圈。只见一个大圆球,上面趴着一圈龙,都是头朝下,我数了一下有八条。龙嘴里都含着一个圆球,每条龙嘴的下面都蹲着一只蛤蟆,这些蛤蟆都仰着头,张着嘴。如果哪条龙嘴里的圆球落下来,正好掉在下面蛤蟆的嘴里,就说明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

我觉得奇怪,这个东西是怎么知道千里之外的地方发生地震的?我真想亲眼看看。然后,我也发明一个地动仪,一个象天气预报一样,可以先告诉人们哪里将要发生地震的地动仪,让人们早点躲开,那才好呢。

张衡的故事范文第2篇

小时候,我只是从书上看过地动仪的故事:地动仪是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据说那个时候经常发生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尽快掌握各地的地震动态,张衡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

我围着地动仪转了几个圈。只见一个大圆球,上面有一圈龙头朝下的飞龙趴着,我数了一下,足足有八条。龙嘴里各含着一个圆球,每条龙口的下面都蹲着一只蛤蟆,这些蛤蟆都仰着头,张着嘴。如果哪条龙嘴里的圆球落下来,正好掉在下面蛤蟆的嘴里,就说明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

我心里一直觉得奇怪,就这么个东西,是怎么知道千里之外的地方发生地震的?要是这时正好日本发生地震,让我亲眼看看龙珠是怎么掉下来的,蛤蟆又是怎么将龙珠接住的,那该多好呀。并且,我也想发明一个地动仪,一个象天气预报一样的地动仪,可以预先告诉人们,哪里将要发生地震,让人们早点躲开,那么,不就会减少些更大的损失吗?

张衡的故事范文第3篇

当我读到“铁杵磨针的少年李白”的时候,我知道了学习应该要有“铁杵磨针”的韧劲,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李白从老婆婆那里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日后成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并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当我读到“爱数星星的孩子张衡”的时候,我知道了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光要学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要经常主动观察周围的其他事物,并要对不明白的要细心的进行研究。张衡就是经常细心观察天象,才能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天文的仪器——浑天仪。在那之后,他又发明了世界上最早观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当我读到“立志气象科学的沈括”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人们经常说能够提出问题才说明把书本读的相对透彻,也就是这个道理。沈括就是从小就爱在学习中思考,并且下工夫去钻研,才写出了我国气象方面的巨著《梦溪笔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留下来的名言。意思是说只有书读的多,那么在写文章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文如泉涌”;只有把书读的很精,那么才能够在作文章的时候写出“点睛之笔”;只有把书读的很透,那么在叙述的时候做到“信手拈来”。

张衡的故事范文第4篇

读《名人的故事》有感

“当你进入书的宫殿世界,你会得到真挚的友情和极大的收获,当你进入书的宫殿世界,你不会被抛弃,被抛弃的只是你的缺点,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类的自然意向,任何头脑健全的人,都会为获取知识而不惜一切……这是这本书封面上的一段话,一段堪称经典的话。

谦虚,果断,好学,坚持,勇敢,正义,无私。是他们一生的代名词,他们不求富贵,却独自忍受风霜。为了正义,他们又舍生忘死。伟大的人物中,我最欣赏张衡的注重品德,最敬佩布鲁诺的坚持真理,佩服华佗的谦虚好学,尊崇泰戈尔的才华横溢,坚持伯里克利的执政廉洁。

92个故事中,我最喜欢莎士比亚,1564年4月26日出生的他,默默无闻,1616年4月26日去世的他,举世闻名。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最杰出的艺术大师,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是“时代的灵魂”,他有着出色的理解能力和精湛的演技。他吸收了人民的语言,以及古代和现代的文学语言,运用的得心应手。散文,诗体常常是他剧本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的剧本永远不会使人感到枯燥。这就是一代艺术大师独特的秘密。

一个个道理发人深省,一个个事迹耳熟能详。一个人不应该担心自己的地位不高,应该担心品德不高尚,不应该为自己的收入少而害羞,应该为知识不广博而害羞。

张衡的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低语教学 训练尝试 教学初探

一、听是说的前提

如果想让学生用说话、写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有两条途径:

教师讲故事或者放故事录音,让学生听,再复述。这种练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听后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判断推力能力。

教师在读度课文时,语调的抑扬顿挫,对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坐井观天》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我读了两遍,一便按叙述语气读,另一遍在“大”后面稍微停顿一下,以突出天的大。然后让学生体会哪种读法更能觉得“大”。准确的语气表达,增强了听的效果,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二、说是写的基础

笔者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同时,就其中一段让学生仿说几句话,或者看一幅图说几句话,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例如《翠鸟》中有这样一段话,描写翠鸟的外形特点:“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秀满了褐色的衬衫。”先概括写“翠鸟”的颜色,再具体写怎样鲜艳。按这种形式,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XX怎么样,具体表现是什么?让学生读后说,有的学生说,他家的大公鸡,有的说校园的大花坛,还有的说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拼音自读课文后,再从图入手,在黑板上一边画,一边设计提问,让学生随图进行想象说话。

同学甲这样说:“晚上,我在院子乘凉,看见天空弯弯的月亮,两头尖尖的,像只小船,一只多美的船儿呀!想着、想着,我觉得自己像坐在了这只很美的船上。”同学乙说:“我坐在小船上,看到地球很大,很美丽,我能用录像机把那奇异的景色录下来,和小伙伴们分享,那多好呀!” 同学丙说:“我坐在小船上看到了好多好多的星星,它们都好大好亮呀,我还和它们说话呢,它们告诉了我很多宇宙的秘密。”

由此可见,选择适当有趣的生活片段,让学生模仿叙述一件有趣的事情,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听、所作、所感、所想,对于提高写作能力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三、读是写的准备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范读百遍,不如精读一遍。”这些格言警句,提醒人们既要多读,更要熟读。只有熟读的课文,才能领会作者的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是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出来的。

如《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有这样一句话,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晚上几次起来数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我问这里的“果然”是什么意思,去掉这个词好吗?这个问题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深度,而居然有位学生能回答上来,她说:“用了‘果然’就说明张衡的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带着这样的问题读课文,能使学生逐步掌握组织材料,安排材料的技巧。

四、写是说和读的提高

有了上述的训练,才能逐步向写作过渡。初学写作时,根据小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课文,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和学生熟悉的事情,让学生模仿写一些东西,经过启发和引导,大多数学生均能写出一些有一定意义的文章片段来。

如同步例文《我的爸爸》学生熟读后,我让学生进行了模仿写作,许多学生概括出了爸爸教育自己的一些事情,有位学生的爸爸去世了,我本来担心他能否写出来,没想到他却能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的爸爸王xx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他对我的教育,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每逢看到一些孩子和他的爸爸一起上街或者玩耍时,我就想起了我的爸爸,他为我买来许多学习用具与我喜欢的读的故事书;每逢夜深独居时,我就想起爸爸临终时的眼神,他好像期待着我快快长大。我更忘不了爸爸临终时蠢蠢欲动的那张嘴,他好像叮嘱我好好学习、奋发向上。我决不辜负爸爸的期望,用心学习、长大当一名好医生,治好世界上所有的病人。

张衡的故事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绽放梦想 习惯培养 挖掘 因素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利用小学语文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现代习惯的研究》(批准号2012YQJK231)。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60-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表明语文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不应仅仅是学语文知识并形成语文能力,教师还应重视人文的教育,尤其是习惯的培养。如果失去了人文,语文课堂就是教师进行读音、解释、写法、段落分析,解剖和无情感教学,学生仿佛就是拿着小剃刀在摆弄课文,培养出来的人可能就是冷漠、自私、麻木的一代。可见,人文内涵才是语文教育的灵魂,好习惯才能为现代孩子绽放梦想。

但是,当我们从教学的实施层面分析时,就容易发现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习惯的培养却显得有些牵强,有点结论式的表达,从而让学生被动接受,收获的是肤浅的认识。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如上级的教育评价、教师的观念、教材选文的偏颇、教师的教学艺术等。为此,笔者下面对如何用好手中的语文教材、挖掘文本中培养习惯的因素进行探讨。

一、教者,要先为自己擦亮一双慧眼。

1.啃熟教材,整体把握。

无论是哪一套教材,都是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审查才定稿的,教师应重视其中的优秀范文,先整体把握,再具体施教。然而,有部分教师则不然,教到哪里算哪里;有的甚至先快速拉完一遍,之后就进行知识技能训练和分类复习,认为这样成绩会更显著。其实这种怠慢教材、轻视范文的做法是不妥的。教材是定了目标的,语文教育也应该循序渐进,有的放矢。范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人生教育,人文教育,以文化人,让孩子在书香熏陶下形成好习惯,为未来人生绽放梦想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丰富多彩,涵盖了古今中外各个时代的优秀文化,它们中有许多因素至今仍有生命力,与现代社会有很多相通之处,若能使这些优秀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定能为培养小学生的现代习惯奠定基础。因此每任教一个年级一个班,我们必然先熟悉整册教材,发掘整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现代习惯的优秀篇章,并提炼出其中的人文价值观点,为后面的教学教育作铺垫。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三年级下册,经分析,我认为有以下优秀课文和核心价值观点:

蚂蚁的救助――关爱生命 关爱他人

张衡――动脑动手 热爱科学

捞铁牛――认真思考 细心周密

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换位思考 执著坚持

鸟儿的侦察报告――保护环境 关爱地球

难忘的八个字――富有爱心 勇敢坚强

十二次微笑――知错就改 真诚待人

在金色的海滩上――诚实守信 心地善良

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 勤奋好学

“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富于想象 勇于实践

我不能忘记祖国――热爱祖国 不卑不亢

民族英雄戚继光――热爱祖国 英勇善战

2.慧眼独到,不迷信教参。

很久以来,很多的教师都奉教参为标准,习惯于模仿,懒得再动心思,在定势思维的影响下,沿着前辈的路走下去。面对教材,很少有自己的思想和解读,即使偶然有思想的灵光也会很快被周围人否定。于是,把自己曾经怎样学到的知识照本宣科地教给现在的学生,以致人文精神难以走进课堂,好习惯难以培育。

例如,《南极,一片净土》教参上一直引导着孩子要保护南极,保护生态环境。在教学时,我们不难发现,南极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真的就是一个童话,何来保护南极呢?于是我们结合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希望哪里也成为一片净土?为了能成为一片净土,你准备做些什么? 同学们则各抒己见:地球母亲!祖国母亲!我们家乡!我们校园!我们教室! 接着选取如何让我们教室成为一片净土进行交流探讨,最终得出共识,并形成行动要求:A达成共识:XX班是我们家,干净清洁靠大家。B自觉行动:各人自扫桌下地,其他地方有垃圾也要捡,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就要教育。多么成功的一堂语文课呀,培育了孩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好习惯,这比什么都要强。

所以,语文课要触发孩子的心灵,教师就要敢于打破常规,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直面现实,联系实际去挖掘才能形成真正的教育思想。

二、教材,须彰显习惯培养因素的有效解读。

1.细读文本,渗透习惯培养因素。

文本中常有培养习惯因素外显的情况,学生通过阅读也能体会到一些。但是也有不少习惯培养因素隐藏在文字的背后,要靠老师的相机点拨,灵性才能在孩子心中闪烁。

如在讲授《捞铁牛》一文时,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巧妙地引领学生领悟了怀丙是个聪明的人,利用了水的浮力成功地把陷于河底的八只大铁牛捞了上来,明白了生活中要爱科学、用科学的道理。课已至此本应结束了,可我话锋一转:“怀丙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呢?”再次引导学生重点阅读三、四、五自然段,并概括出怀丙所做的准备工作(潜水找牛―备船装沙―栓船搭架―拴牛连架)和捞铁牛的过程(铲沙船浮―绳紧牛拔―划船靠边―拖牛上岸)。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怀丙成功捞出铁牛的原因。这样一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做事要获得成功,得有“勤于思考,细心周密”的好习惯。

2.有机结合,实践体验习惯培养因素。

语文教育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是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重在语文形式,语言所蕴含的培养习惯因素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力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语文又是实践性课程,教学中,孩子习惯培养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文的榜样,书中的道理最终要靠学生实践体验,才能逐步的形成习惯,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环节要有意识地布置和检查相应的作业,才能事半功倍。

如《和时间赛跑》:课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实际,用具体行动至少做一件事体现和时间赛跑,并报告家长监督实施,一周后由家长用校讯通短信形式向老师汇报。事后短信如雪花般飞来,洋溢着感激,令为师无比欣慰:XX平时经常10点才完成作业的,现在8点就完成了;XX平常吃饭要一小时才吃完,现在20分钟就搞定了;XX平时梳洗半小时也忙不完,现在5分钟就行了。

3.拓展阅读,深化习惯培养因素。

语文教学,应该提倡“大语文”教学观,适度对语文教学中习惯培养因素主题进行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扩大阅读量,开阔视野,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又受到习惯培养因素内容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到审美的乐趣,从而得到心灵的共鸣。

如讲授《张衡》一文时,就可以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张衡如何发明地动仪、地动仪的构造、用途、历史意义去体会科学家的认真研究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阅读《张衡传》,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加深对张衡对我国科学事业卓越贡献的深入了解。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中埋下一颗热爱科学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大胆想象、勇于实践的习惯。

总之,语文教师不应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学生的人生导师,要用自己的独特慧眼从教材中挖掘出更多有利于培养孩子习惯的因素,为现代幼苗绽放梦想开启一条心灵之路。

参考文献:

张衡的故事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理论 提高教学效率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但文言文教学效率一直不容乐观,大致可用“累、慢、闷、差”四个字形容: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慢,教师教学进程慢,学生形成积累慢;闷,课堂气氛沉闷;差,教学效果差。一句话,高耗低能。要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改变“高耗低能”的教学现状,我们可以以“有效教学”的理念作为引领,指导教育教学。有效教学理论主张提高教学效益,即在相同时间内实现学生学习收益的最大化,所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效益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言的,并不单单指教师的讲授内容是否完成,也就是说,依照有效教学的理论,如果想取得最大的教学收益,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有效教学行为,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那么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再好的课文,学生不感兴趣,都不能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因此,高效课堂的第一环节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兴趣导入。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张衡传》的导入: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我国东汉的学者张衡。1900年前,当人们都还在茫然中打量这个世界时,张衡就已经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他所能触及的所有的文明巅峰。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他是书画家,东汉四家,上有其名;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跟随南朝历史学家范晔走进《张衡传》,解读他的精彩人生。这样的导入,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急于了解历史人物面貌的欲望。

(二)综合文字、音韵、训诂等知识,发掘汉字、词语的涵义。读书必先识字,学习文言文必先识字,而字包括形音义,要激发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必须综合文字、训诂等知识,讲清汉字的形音义,发掘汉字、词语的涵义。讲清汉字的形音义,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字词、文章的理解。

《曹刿论战》中有一句:“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学生把“狱”常误解为“监狱”,未能理解词语的古今异义。《说文》:“狱,确也。从犬犬,从言。”犬犬,即两犬。朱骏声《通训定声》:“狱,讼也。”犬好斗,用两犬示相争;打官司要争是非曲直,故从言。“狱”为会意字,本指打官司,后引申为案件。打官司,往往有人会因犯法而入狱,故又引申为监狱。知道了“狱”字的形体和词义引申的轨迹,就不难理解上句的“狱”。

《陈情表》:“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徘徊,也可写作俳佪。盘桓、徘徊、彷徨都是叠韵连绵词,三词只是字形有异,而意义相同。连绵词不拘形体,读音相近意义就相同。

(三)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新鲜感的学习内容就是“死”的,学习兴趣不浓;而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新鲜事例,吸引力更大,就是“活”的。课堂上要有能触动学生思绪的东西,这样学生才能更快地进入教学情境。文言文教学,如果能让学生的心灵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学习就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

譬如教学文言知识,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构建学生的文言知识结构。笔者在落实文言实词“克”时,就曾尝试结合生活实例进行阐释,如掌握其“能够”(《尔雅》:“克,能也。”)之意,有学生想到了感冒药品“康泰克”,“康泰克”即为“能够健康安乐”之意;而另一种感冒药“快克”中的“克”则为“制胜、制服”(《玉篇》:“克,胜也。”)之意。这种以“现实”例证的方法,比之用文言例句进行阐释,学生更欣然接受。再如教学王羲之《兰亭集序》,笔者结合成语典故“入木三分”的由来,谈及“唐太宗与《兰亭集序》”之故事,这一“旁逸斜出”的故事链接,使得学生探究文言文本的兴趣大增,师生“谈笑间”欣赏了这篇文质兼美的精彩华章。在讲解被动句时,笔者让学生造句“鼠被猫吃”,学生造出“鼠为猫吃”“鼠为猫所吃”“鼠见吃于猫”“鼠吃于猫”四种被动句式,轻松掌握了被动句式。

另外,当学生学习困惑时,可在文言文中找到激励的良方。《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道的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因此应自强不息。地势顺承天意,积德容载万物。我们应奋斗不息,胸怀宽广。“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认识别人的闪光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地学习。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使文言文贴近中学生,必然能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堂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就必须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语文教师共同的追求。课堂结构指的是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所谓优化课堂结构,就是对教学顺序进行最合理的组合,授课内容的先后、详略要精心策划,充分发挥人(指教师和学生)、教材、教学时间、教学情境的功能,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课堂结构如果得以优化组合,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合适的课堂教学结构对于一个务实的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如在教《项羽之死》这一课时,笔者先播放《霸王别姬》的音乐,让学生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来到战火硝烟的古战场,感受当时的悲壮之美,激起学习探讨的兴趣,再让学生对照学案上的预习指导充分预习课文,并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对所学内容就有了初步的感知。接着针对学生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然后班内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并进行课内达标训练。最后让学生做练案,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拓展延伸所学的知识。

在考虑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时,必须重视课堂积累与训练。高中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很明确——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要求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能够在字、词、句上对学生作一定的学习指引,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基本知识,教师应该以点拨式的词语教学带动整个文言文的教学,不要让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力争让学生堂堂课有所得。这样,课堂效率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三、重视学生对古文的朗读与诵读

只有诵读,才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才能打开文言文宝库的瑰丽之门。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更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通过朗读、背诵,整篇文章记熟了,其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记住了,古人说话、写文章的语气语调、方式方法也就品味出来了。诵读得越多,越能触类旁通。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科学背诵。我想,当学生愿意主动捧起文言文,能够静下心来品读的时候,文言文教学才算真正成功了。

总之,要改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尴尬局面,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能正确理解、选择和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益,使文言文课堂教学焕发新的光彩。

张衡的故事范文第8篇

古代有飞机吗?古人为何会制造出和现代飞行器类似的飞机?目前文献中记载了怎样的古代人类飞行器的相关情况?神秘的古代人类飞机到底是什么样的?

本文将对此一一解答。

古代埃及:法老的直升机与木鸟

“法老的直升机”

1848年,一名考古探险家在古埃及阿比杜斯城塞蒂神庙入口横梁上发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图像。当时,人们脑海中还没有飞机的概念,自然也没人知道那些飞机状象形图描绘的是什么。于是,这些古怪的图像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世人遗忘。直到20世纪末,现代考古学家才惊讶地发现,那些3000年前的古埃及雕刻图像竟然是现代直升机的模型。神庙墙壁上雕刻的武装直升机图像拥有明显的螺旋叶片和垂直尾翼,另外几个航空器图像也极像现代的超音速战斗机和轰炸机。

据史料记载,3000多年前,统治古埃及的是著名的法老塞蒂一世,他统领的军队所向披靡,大大扩张了古埃及领土。这些石刻中的图案被史学家称为古埃及“法老的直升机”。

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怎么可能会画出直升机和飞机图像呢?关于这一问题,在考古学界曾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埃及考古学家艾尔福德在研究了塞蒂神庙上的象形文字后认为,古埃及艺术家描绘的“直升机”或“飞机”都是真实存在的。他表示,古埃及人描绘的是一个真实的直升机模型,就像他们经常用图画描述日常生活一样。反对者则认为,塞蒂一世法老有个绰号叫“蜜蜂”,古埃及神庙墙壁上描绘的不过是一只蜜蜂的图形而已,他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竟然看到过20世纪才发明的直升机。

时至今日,有关“法老的直升机”的争论仍在继续,一些研究人员始终坚信,古埃及人是通晓航空学知识的,并且学会了飞行,但后来这一知识不知为何失传了。还有历史学家宣称,古埃及神庙上描述的奇怪飞行器事实上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飞行器。他们甚至根据这些图案制造了静态模型,并发现许多模型都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能够在风洞中“飞翔”。

木鸟模型

1898年,在一座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坟墓里,人们发现了一个与现代飞机极为相似的物品――木鸟模型。其材质为古埃及盛产的无花果树,重量很轻,只有30克左右。该模型除头部似鸟外,其他部分与现在的单翼飞机极为相近:有一对平展的机翼,修长的机身,尾部设置有垂直尾翼,垂直尾翼上方还有平直尾翼脱落的痕迹。由于当时人们脑海中尚无飞机这一概念,便把它命名为“木鸟模型”。古埃及木鸟模型目前存放在开罗古物博物馆第22室,物品登记编号为6347。

1969年,考古学家米沙博士在博物馆的古代遗物仓库里发现了更多的木鸟模型。为了弄清木鸟模型的庐山真面目,米沙博士建议埃及文化部组成特别委员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1971年12月,一支由考古学家、航空史学家、空气动力学家和飞行员组成的委员会开始对这架木鸟模型进行研究。经鉴定,大多数专家认为,该木鸟模型在外形上具有现代飞机的基本特征:流线型机身、上单翼、近似锥形的鸟头状机头、垂直尾翼;各部件比例协调,再加上脱落的平直尾翼,完全符合现代飞机的基本构造。在气动性能方面,主机翼提供升力,尾翼和机翼分别提供飞机俯仰、横滚及航向上的稳定性,符合空气动力要求。随后的风洞与飞行模拟实验还表明,该木鸟具有良好的滑翔飞行性能。

古玛雅:千年前的超音速飞机

玛雅人的“黄金飞机”

玛雅文明是1500年前分布于南美洲的丛林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但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然而,在900年前,玛雅文明突然神秘消失,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

18世纪,人们在哥伦比亚玛雅文明遗址中发现了一个极像现代飞机的黄金制品。当时的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一种以鸟或鱼为原型制作的饰物,并没有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到了20世纪末,人们在厄瓜多尔南部一座教堂和地下隧道中,又先后发现了两个用黄金制成的类似物品。航空专家认真辨认和研究,得出了完全不同于前人的结论。他们认为,那是一种飞机模型,与现代飞机模型极为相似。

这种“飞机”的“机头”有些笨拙,后面是“驾驶舱”,由一个防风墙保护着,推进系统装在“机身”里,两个对称的水平机翼呈三角形,再加上两个水平安定面尾翼和一个垂直尾翼,就构成了一架完全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飞机模型。根据这些模型画出的三视图(机械制图中“俯视图”“侧视图”和“前视图”的统称),看上去同现代飞机确实非常相似。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南美另一处约238米深的地下,人们也挖出了一个用黄金铸造的古玛雅“黄金飞机”模型,它与现代的B-52轰炸机十分相像。这个物件不但设计精巧,而且具有飞行性能。

超音速的鼻祖

1956年,美国纽约首都艺术博物馆曾举办了一场前哥伦布时期的黄金展,展品中就有一个拥有三角翼和垂直尾翼的黄金飞机模型。美国纽约研究所的专家在对这架古代飞机模型进行风洞实验后,绘制了一张技术图纸,把古代飞机模型的概貌描绘了出来。

接着,科学家在实验室对同样的模型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这种模型竟然能够以超音速速度飞行。据说,正是对这架黄金飞机的研究,才使得洛克希德公司的航空设计师们发明出了当时最好的超音速飞机。

然而,飞机是1905年才由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的,这些黄金模型的制作者却是不知道飞机为何物的古玛雅人。制作模型当然不同于制作飞机,但模型不会是凭空想象的产物,它必定要以某些实有之物作为依据。那么,在古代的南美洲,谁为制作这些飞机模型的古玛雅人提供了飞机的实物呢?这又是一个未解之谜。

古代印度:神秘的维曼拿斯

维曼拿斯,又叫维曼拿,指的是一类古代印度飞行器。在古印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典籍中,维曼拿斯被描述成能够在地球大气层、太空和水底航行,具有军事方面用途的多栖飞行器。维曼拿斯的英文名为Vimanas,意思是“神话般的飞行器”。在现代印度语里,“维曼拿斯”一词泛指普通的飞行器。

史诗中的飞船

大多数飞碟研究者认为,维曼拿斯可能来自于外太空,或者可能源自于政府的某种军用设备;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它们源自于古印度。他们的依据是,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梵语史诗中记载有这种飞行器。这些文献还被翻译成英文甚至中文,广泛传播,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近年来,我国拉萨等地发现了一些珍贵的梵语资料。它们被交给印度一位梵文专家鲁思罗拿博士翻译。鲁思罗拿博士拿到资料后惊讶地发现,这些文献不仅描述了维曼拿斯的构造,甚至还描述了维曼拿斯的推进方式:用一种所谓的“反重力”来抵消地球引力,很像中国的轻功。

“维曼拿斯有很多窗户、两层结构,飞走时发出的强烈光芒,就像太阳,其声音似炸雷……喷着红色火花,升到高空,看起来就像彗星,直达太阳和星空。”这是古代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里记载的内容。《摩诃婆罗多》描写的是古印度婆罗多族两个分支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规模浩大,许多国王和神灵分别参加了双方的战斗。根据史学家考证,这场大战有一定的事实背景。近年来,有些学者重新审视并研读这部史诗,发现其中竟描述了许多高科技武器和飞行器,包括维曼拿斯。这些维曼拿斯的出现时间和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了古诗产生的时代,甚至在今天看来也十分先进。这不能不令人称奇。

《罗摩衍那》是和《摩诃婆罗多》齐名的另一部古印度史诗,它记载的罗摩帝国相传建立于大约1.5万年前,位置大致在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由“文明的祭司――国王”统治。罗摩帝国有7个大城市,古典印度文献将它们称为“七圣城”。在《罗摩衍那》中,至少记载了4种维曼拿斯。作为飞行器,维曼拿斯被描述成圆形,拥有舷窗和圆屋顶,有点像我们想象中的飞碟,它以“像风一样的速度”飞行,发出声响;也有一些维曼拿斯为长圆筒状。

神庙中的惊人发现

甘吉布勒姆是位于印度南部的一座古城,有400余座神庙。在这些神庙中,除了湿婆、黑天、罗摩等众多古印度神灵的雕像外,还有大量被称为“战神之车”的维曼拿斯雕塑。

人们一般认为,这种维曼拿斯就是神话中人物的坐骑,是被杜撰出来的物品。然而,1943年,在印度南部的迈索尔市梵语图书馆一座倒塌庙宇的地下室中,人们发现了公元前4世纪的印度古代文献――一份题为“Vymaanila-Shaastra”的古代梵文本简稿件。

在这份“科技论文”中,以6000行的篇幅详细记载了维曼拿斯的构造、驱动方式、制造、保管、原料乃至飞行员训练与服装等诸多细节。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份文献中还记载了维曼拿斯的驾驶方法,也就是说,早在史前时代,印度就有了维曼拿斯和维曼拿斯驾驶员。根据记载,维曼拿斯的飞行速度,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约为5700千米/小时――近似于5倍的音速。5倍的音速!这已属于现代意义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的范畴。

研究者们还注意到,这些维曼拿斯多被描述为多层结构,绝缘装置、电子装置、抽气装置、螺旋翼、避雷针以及喷焰式发动机都安装在飞船上。文献中还多次指明,维曼拿斯呈金字塔形,顶端覆盖着透明的盖子。有趣的是,以4个不同种类的维曼拿斯的内容介绍为基础,1923年,专家们还绘制了4张不同维曼拿斯的结构图。

很显然,建造这样的维曼拿斯,需要借助多种现代高科技设备,更需要现代物理学特别是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基础。在人们的印象中,高速飞行器械肯定是现代人的发明。但是,考古学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们自称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这些证据表明,古印度人不但能够造飞行器械,还能造宇宙飞船。也就是说,当人类发明了火车、飞机、飞船,并为自己的发明所陶醉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看起来非常现代化的工具,在几千年前可能就已经存在了。

古代中国:从飞车到火箭

奇肱飞车

奇肱飞车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种飞行器。它是公元前1500多年商朝奇肱国人制作的一种能借助风力载人在天空远距离飞行的装置。传说,奇肱飞车曾借助风力从今天的四川载人飞行至河南。

奇肱飞车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条下注释有:“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汤时得之于豫州界中,即坏之,不以示人。后十年,西风至,复作谴之。”

类似的文字也见于晋朝的《博物志・外国》中出现:“奇肱民善为拭扛,以杀百禽。能为飞车,从风远行。汤时西风至,吹其车至豫州。汤破其车,不以视民。十年,东风至,乃复作车遣返,而其国去玉门关四万里。”

对奇肱飞车的构造、动力,人们至今仍无从考证,它的出现在黄帝指南车之后,结合了“善为机巧,以取百禽”的机械制作技术背景。由此可见,它的出现基本上还是遵循科学发展逻辑的。

公输木鸟和墨子木鹞

公输般,即大家熟悉的鲁班,春秋末期著名工匠,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师祖。据《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由此可见,他也是中国航空史第一人。

墨翟,即墨子,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者。他曾用3年时间制成一只会飞的木鹞;但一试飞,就坏了。

墨子是我国早期进行飞行器研究的学者,为风筝等民间简易飞行器的诞生奠定了实践基础。

飞行翼装

古代中国人曾设想像鸟儿那样有一双翅膀,自由翱翔天空。这个设想放在现代,便是刺激冒险的翼装飞行运动。早在西汉,我国就曾出现过身有两只巨大人工翅膀的“羽人”形象。但因史书上只载其事,未记其名,让他成了一位无名的“翼装侠”。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当时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北方匈奴经常进犯,王莽遂下令招募类似今天特种兵的勇士,凡是有特殊技能者均可以破格使用,委以重任。

一时间,众多怀有绝技的人前来献艺。其中,有一男子自称能飞,日行千里,很适合当侦察兵,可以空降到敌后侦察敌情。王莽半信半疑,让他当场试飞。此人用鸟羽制成了两只人工翅膀,即“取大鸟翮为两翼”,将之紧绑在自己的身上;又在头和身体其他部位插上羽毛,最后再装上环钮等器件,双脚弹地而起。虽然此次飞行只有“数百步”,却是中国飞天梦想中的一个重要事件。遗憾的是,王莽觉得其人技艺华而不实,虽然给了奖励,并委任其为“理军”,但此技术并未能得到重视和发展。

张衡木雕

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学者,曾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世称张衡为“科圣”。

事实上,张衡在早期飞行器的探索中也有贡献。北宋《太平御览・工艺部九》引《文士传》中一段记载说:“张衡尝作木鸟,假以羽翮,腹中施机,能飞数里。”意思说,张衡的这项发明是一只内部装有特殊装置的能飞几里的木雕。也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一种飞机类的飞行器。但装在飞行器上的发动机必须重量足够轻而马力足够大,并且还要求飞行器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宜起飞上升的形状等,这些条件在张衡所处的时代没有一条是能做得到的。所以,一些航空专家推测,张衡的木雕即使真的“腹中施机”,这种“机”也不会是动力机,而是一种装在风筝上用线控制飞行的操纵机构。然而该木雕“能飞数里”的记载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我国古代的工程师已经开始进行飞行器控制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并且注意到飞行器航程对行器功能的作用。

万户火箭

万户,或万虎,相传为我国明朝时的一个低级位官吏,或者是锦衣卫都指挥使,但他也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尝试用火箭升空的人。

根据记载,早在16世纪,万户便开始尝试用民间自制的烟花来产生动力,从而推动他飞往太空。 捆绑着47支烟花的座椅便成了万户的第一架也是最后一架“飞行器”。在发射当天,万户穿戴整齐,坐上座椅。跟随他的47位仆人同时点燃了烟花。随着一阵剧烈的爆炸,硝烟散尽后,万户和他的“飞行器”已是灰飞烟灭。

美国著名的探索频道节目“流言终结者”历来以尝试各种疯狂实验而闻名。该节目的制作人员曾经制作了万户的飞行座椅来进行发射实验。当烟花引燃后,座椅还未离开发射台便已爆炸,捆在座椅上的仿真人体模型被烧得惨不忍睹。他们也尝试用新型火箭推进器来代替古老的烟花进行实验,但这样做很难让座椅垂直升降。在节目中可以看到,离地约1米左右时,座椅已经变成横向前进然后马上冲向地面。实验证明,利用捆绑在座椅上的小型火箭推进器难以产生足够的推力来使座椅升空,虽然使用现代小型火箭能够产生足够大的推力,但并没有持久性和稳定性来保持座椅一直向上运动,更不用说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来进入地球轨道了。

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他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是全球首位设想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人,因此他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

自古以来,我国苏州香山一带能工巧匠辈出,在明代,此地木工工艺尤其发达。我国清代著名学者徐翥先在《香山小志》一书中记载,明朝有个叫徐正明的,听人讲《山海经》中奇肱国人坐飞车的故事,就想造一架飞车。他殚精竭虑,用了一年才设计出图纸,按照图纸反复修改,十多年后,才把飞车制造出来。

徐正明飞车的形状酷似一把圈椅,下面有机关和齿轮。人坐在椅子上踩踏两块木板,上下机关旋转,“风旋疾驰而去,离地可尺余,飞渡港汊不由桥”。

徐正明并不满意飞车的性能,他希望能飞过房屋、越过湖面才好。正想着继续改进飞车的设计,人却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