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题诗

无题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无题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无题诗范文第1篇

摘 要:佛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相随相生。东汉佛教传入以来,中国古典文学便开始受到佛学观点的影响,古代文人也开始以文学创作的形式阐述佛理。佛教教义中尤以“无常”思想对世人影响最甚。所谓“无常”, 即是世界万物,一切事物和思维概念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时至唐朝,三位诗僧接受并领悟了 “无常”思想,所谓人生虚实,万事皆空,诗僧们以无题诗的形式讲述了佛理,将“无常”赋予诗歌,借诗歌讲述“无常”。

关键词:无常 无题诗 佛理 诗僧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无常思想,贯穿佛教教义的真理,即世界万物,一切事物和思维概念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世间现象与事物,一方面只能存在于极短的刹那间,另一方面又在这刹那之中经历生、住、异、灭四个阶段。随着佛教传入古代中国,无常思想也毋庸置疑地影响到古时诗人的创作,他们在诗篇中融入了无常的观念,渗透了佛理与禅机。

唐代贞观时期的三位诗僧:丰干,寒山子,拾得,被世人誉为“天台三圣”或“三隐”,三人皆好作无题诗,诗虽无题却意味深长,语言简单却饱含佛理。

丰干,唐代高僧,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公元七、八世纪。对于丰干的描述大致是剪发齐眉,身着布衣,木讷寡言,传说中他有时口诵《唱道歌》,骑着猛虎进入寺院,吓坏寺里的和尚们,但时间一长,大家也就不当一回事了。

丰干的诗歌现存于壁上两首,其中有:“本来无一物,亦无尘可拂。若能了达此,不用坐兀兀。”世人对诗句有不同的解说,但佛法本由心生,各人自有不同的解读,这也不妨碍从字面上进行理解:这里本就没有那样的东西,所以无需动手拂去上面的尘埃,倘若看明白这个道理,便不会不动地坐于那里。丰干大师本是佛法高深之人,寥寥片语便是在讲述无常。无常讲,世间一切现象,只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或转瞬即逝,或长时停留,终是逃不过生死幻灭;换句话讲,也许今日你所追求和渴望的“物”,只是昙花一现的“欲”。事实上,人会为了渴求之物进行反复的尝试,历经失败也不愿放弃,甚至会挺而走险;佛法讲六根清净,人不应该被外物所撩动,物欲的膨胀会导致心智的失调,人心乃是人本具之物,是“众善之门,也是众恶之门”,一旦失调,人便极易沦为“恶”。大师的诗句讲:“本来无一物”,许就是告诫人们权衡自己内心的物欲;今时今日,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的诱惑更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那些曾让人心花怒放的商品,高高兴兴地买回家,很多却被掩埋在角落里,甚至沦为垃圾,这些丧失了价值的“垃圾”,就别提“尘可拂”了。诚如大师所讲,追求这些只是时间性存在的“欲”,人们万不可抛弃心智,更不应该浪费“物”的价值。

另一位诗僧,寒山,官宦人家出身。他的诗篇中有对自己的描述:“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联翩骑白马,喝兔放苍鹰。”年少时过着富裕生活的寒山,传说因为身材矮小或相貌不正而未能选上官职,而后沦为一个流浪书生,而后出家,终是选择了独居山林。

寒山诗是口语体的白话诗,渗透玄机且饱含禅意。虽在唐朝并无名气,但却受到不同时代人们的推崇,且不限于中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寒山诗漂洋过海进入美国,被美国“垮掉的一代”视为偶像,一时之间风靡欧洲。在国内,长期以来有大批学者进行寒山诗歌的研究,大致将他的诗分为两类:世俗诗和宗教诗,但分类并不是那么明确,在探讨佛理方面,二者都有体现。

寒山喜爱无题诗,其中一首:“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山林的喜爱,所居之处断绝了尘世的喧嚣。四周有草木为伴,有云彩为友。吟唱时有鸟儿助兴,询问佛法时却无人。今天所见那棵菩提树啊,何时迎来春天呢?历经了磨砺和自我超越的寒山,也许在山林的生活是留有那么一点点“欲”的,是什么样的“欲”会让看破尘世之人留恋呢?是追寻佛法无常的“心”。佛法无常讲“心即万法,万法即心”,万法是总称,也就是心所引起的一切作用;而隐居山林的寒山,清心寡欲,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思考佛法,而看似处处都有的佛法,却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参不太透又看不太明,所以他试问了一句:“今日婆娑树,几年为一春。”寒山这一问,或是因他知道释迦摩尼在婆娑树下悟道成佛,而自己的道,究竟在哪里呢?无常讲,依照世间万物变化的速度,可分为“念念无常”与“一期无常”,心念的转变是刹那之间,所以尘世间一切事物中,人心变化是最快的。或许寒山悟出了这道理,所以才借问婆娑树下的佛祖,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心不变?如何才能参出无常之道?毕竟,离开心,则佛法不可得。

另一首诗中,寒山谈及了无常思想中关于死亡与轮回的话题:“四时无止息,年去又年来。万物有代谢,九天无朽摧。东明又西暗,花落复花开。惟有黄泉客,冥冥去不回。”大意为:四季的轮回没有终点,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又来。自然万物有生有灭,天意不会消亡,花开花落亦是常理。然而只有那些进入黄泉的人,终是一去不复返了。佛法无常讲生死相随,万物的轮回是自然的决定,犹如冬去春来,花开花谢。自然的前进不可逆转,而寒山正是看到了这样的现象,才吟唱出“万物有代谢”的诗句。而关于人的生死,如其所讲,逝者无法复生,应该坦然接受事实,因为畏惧和恐慌只会平添痛苦;但他也相信生死轮回,已死之人去了黄泉,且一去不复返,但初生的生命代表了新的希望,无常的轮回,新生命的诞生,就是逝去生命的重生,就如同今天与明天的传递,花开与花落的转变,生命不止,生生不息。

关于“天台三圣”中的第三位,拾得,有这么一段传说:丰干大师在天台山国清寺松林中散步时,在山道旁捡到了一个幼童,因无人认领这小孩,大师便自己收养,且因为是拾得的孩子,便唤作“拾得”。

对于拾得的作品,世人最为熟悉的应是一首被称作《忍耐歌》的作品,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段拾得与寒山的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读来有趣却不失禅机,道理很简单,事实上,对于他人带来的中伤、诽谤、欺辱、嘲弄、鄙夷、欺骗以及迫害,似乎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不论古代还是如今,那要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呢?拾得给出了答案:清心寡欲,不去争个你死我活,豁达宽心,不去拼个高低输赢。这正是佛法无常讲的世间无常苦痛,万事万物无一是常住不变的,顺的会变逆,逆的会转顺,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转好,人们也许不能改变别人的态度,但至少能够保证自己的行为;诸如此类以人论佛理的诗还有:“世上一种人,出性常多事。终日傍街衢,不离诸酒肆。为他作保见,替他说道理。一朝有乖张,过咎全怪你。”全篇读来似乎是责怪这种终日不学无术不务正业之徒,但也提醒了世人万万做不得如此之人,就如与寒山的对话中提及,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等,这样以来,“待几年你且看他”。

佛教的无常讲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花开花谢,月圆月缺,这无常的理渗透了世间万物,既是世人目及的平凡之物,却也是大师才能动破的佛理禅机。而古代诗人们的作品渗透了佛家的无常,明白地告知了世人道理,实为不可多得的宝藏。

参考文献:

[1] 陈悖,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修订版)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钱学烈.寒山诗校注[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无题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新批评主义;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05-02

20世纪在西方语言学史上,索绪尔创立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他区分了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并提出对语言本身产生影响的是语言的内部因素,调对语言内部要素研究的重要性。英美新批评主义深受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要求将文学的文本作为批评对象,文学文本指的是单个的、作为整体存在的作品。他们所关心的不是直接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而是注重探讨作品的内在语言结构,并分析在这种语言的使用下文本所表达的内容。

正如解构主义者罗兰巴特在《写下阅读》中提到的“作者已死”那样,在传统的阅读过程中,作者常常是支配着读者的。在罗兰巴特看来,“作品其实是多种文化交织形成的网络,在作品产生之时,作者已死。作品就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着。”布鲁克斯在《形式主义批评家》中说:“文学批评主要关注的是整体,即文学作品是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又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在新批评主义者看来,文学作品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而存在着,“文学文本是一个由语言所构成的充满矛盾的和谐的结构整体。”所以新批评的任务就是要考察和评价文学的语言结构,通过对文本语言中的张力、悖论、冲突、含混、复义等因素的分析,来研究这些因素是怎样使文本结构达到和谐统一的。为此,新批评提出了文本“细读法”,并创造了一系列新批评的范畴,即悖论、复义、张力、对比、反讽、隐喻、象征等。

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独特的意象创造,它寄情于景,或是爱情,或是亲情,为我们展现了朦胧婉曲、意蕴深幽之美。“相见时难别亦难”这首诗更是无题诗之冠首,下面笔者将对这首诗作细读分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诗歌语言的“悖论”

“悖论”是新批评的范畴之一,其本意指的是表面上荒谬,实际上却是对真实的陈述。布鲁克斯在《悖论语言》中提到“诗歌的语言是悖论语言。”

“无题”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一首诗的题目往往蕴含着主旨,“无题”二字传达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这首诗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要表现,但是读完整首诗之后,我们才会恍然领悟,诗歌中所展现的那种相聚之难以及离别之痛的心境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任何语言都替代不了此时此刻主人公内心的感受,若是换做任何其他一句话,或是一个题目都很难表达这种情境。所以“无题”二字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具有巧夺天工之妙。在新批评看来,“无题”就是一种悖论的语言,诗歌所取得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悖论的运用。

首联也是一个悖论句。“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话传达了两条信息:第一,两人相见是非常困难的。第二,两人分别是更为困难的。这就构成了悖论,彼此渴望会面的相恋之人,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如愿以偿得以相见。相见意味着开心与幸福,但是,相见之后却又不得不再次分离。此句写了相见之难,分别更痛苦,本句尤其突出后者,主要表现了主人公那中被迫无奈、身不由己的处境。同时,本句中两个“难”字的使用,使诗歌造成回环往复之妙,使相见无期,离别之痛的悲戚之感表现得更为深沉与缠绵。“难”字的重复使用更一步加深了抒情主人公百般无奈,身不由己的情态。

“东风无力百花残”也是一个悖论句。“东风”这个诗歌意象多指草木丛生,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象。正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所说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展现的正是孟春时节的景色。但是李商隐在这里却说到“百花残”。残,是残败,凋谢的意思。百花残败应该是处在秋冬季节,所以说“百花残”与前面“东风”构成悖论。暮春时节,本应该是春风得意,百花争艳的时节,在诗人眼中却是百花衰败的景象。此处还寄情于景,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却无力以对,无可奈何之感油然而生,展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正向着花儿一样不断受到摧残,并逐渐凋谢。

二、诗歌语言的复义性

新批评主义者燕卜荪在《含混七型》中提出“复义”的概念,“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就形成了语言上的复义现象。“诗性语言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诗意的复杂性和多义性正是诗的特殊魅力所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个复义句。历来批评家对这首无题诗的研究大都认为它是一首爱情诗,其实不然。单从文本自身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多种主题。首先,“丝”可以看做是“思”的谐音,这句可用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无限思念,就如同春蚕吐丝一样,至死方休。同时“丝”还可以解读为有韧性,”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体现那种执着坚韧的特点。其次,“春蚕”和“蜡炬”可以用来指处在爱情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所以这句诗可以解读为彼此相爱的双方愿为爱情牺牲自己,表现那种至死不渝的爱情。除此之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可以用来指老师的无私奉献,指真挚的友情,执着的信念等,这都来源于诗歌复义性语言的运用,这也正是新批评主义所倡导的。

无题诗范文第3篇

一中国古代感伤诗词产生的原因

感伤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无不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诗词家们的经历、见闻以及感受不顺、不平、不善、不美、不喜、不乐的时候,自然会产生感伤的情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发于中而言出于外,所以诗人借诗词这一文学载体来浇释心中之垒块。中国古代诗词感伤情绪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历史的原因纵观历代诗词发展史,中国古代诗词感伤情绪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现实条件造成的。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总是处于集中统一与分裂割据、相对安定与动乱频仍的交替之中,中国封建社会先后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而处于这其中的诗人词人,必然会受到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由于封建知识分子大都受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多具社会良知和责任感,有较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远大的理想抱负,但现实中,特别是在动乱的时代或逆境中,他们往往是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理想多归于破灭,政治上常遭受挫折,生活上常趋于困顿,浪迹漂泊,亲友别离。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反映在创作上,必然表现为感伤诗词,如宋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慨叹、曹植“君怀良不开”的无奈和愤懑、庾信的“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的哀伤,无不是社会现实使然。如果我们按感伤的内容来分类,作家不外乎或因忧国忧民而感伤,或因怀才不遇、理想破灭而感伤,或因漂泊怀乡而感伤,或因爱情的不幸而感伤,或因亲朋的生离死别而感伤……凡此种种,无论是政治抒情诗,还是生活爱情诗或是送别诗,其思想内容和情感都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典型者如李煜和李清照,两人都是在亡国之后的和飘零中,由于今昔对比强烈,物是而人非,有感于个人身世的剧变,因此在其词作中,追昔思今,幽怨、伤感、悲愁就自然成为其词的基本情调。

2作家自身的原因文学的内容固然离不开社会历史现实,但文学创作却取决于作家的主观创作。不同时代的诗人由于所处时代、生活环境、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及师承关系等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文学和艺术风格。感伤诗词的创作是与作者性格中带有的感伤因素或者说感伤个性特质不能分开的。中国封建社会大多数文人都具有感伤的特质,他们关心国是、关注民生,有变革现实的理想。他们不但感情细腻而丰富,而且多愁善感,内心敏感,在感知时事、体验人生中,能注重和观察周遭事物的变迁,及时捕捉客观的事物和事件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如李清照的故国之思,诗中叙写的孤独、自怜、渴望归宿的复杂情绪,无不是北宋亡国之后所形成的感伤性格。可以说,是客观环境促成了作者感伤的性格特征,是作者感伤的性格特征决定了感伤诗词的存在和发展。

3文学本身发展的原因从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看,无论是文学表现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所采用的具体形式,总是遵循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化到多样化的发展规律。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创作也必然会随之丰富、复杂和多样化。感伤作为人类的特有情绪之一,必然在文学中得到表现和宣泄,这既是作家审美创作的需要,也是社会阅读鉴赏的需要,是由文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

二中国古代感伤诗词的文学价值

古代感伤诗词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作家的思想感情,它的内容表面上看是消极的,但却有着深刻的认识价值;它的艺术造诣很高,使得感伤诗词极易震颤人们的心灵,使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1古代诗词的感伤情绪与佛道意趣的联系佛道对人生理想的阐释为文人的感伤情绪找到一种出路与归宿,它能消融诗人的痛苦,注入了诗歌的幻想与灵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创作心态,并加大了无题诗解读的难度和多义性,使得无题诗增添了朦胧之美、悲怆之美和生命之美。作家由于对理想的追求而产生对现实的无耐与否定,力图获得精神的超脱,而佛道的意趣为这种探求与超脱提供了一条理想的便捷之路,无论是陶潜的田园诗还是王维的山水诗,无不隐含着佛道的禅机玄理。李商隐无题诗的佛道意趣在于对生命感性的执著追求,无题诗中的悲剧性情致与诗人对于人生的体验在于对有求皆苦、无常幻灭的表达。感伤情调与佛道意趣是无题诗解读的重要途径,表现在:一是生命无常、命运难宰是诗人对佛法的深切感悟,是无题诗反复咏吟的对象;二是有求皆苦,超越痛苦的禅学观照升华了诗人对佛道的感悟;三是至死不渝的执著是诗人在佛道相融之下心灵的一种整合。感伤情调是中国文学作品情感抒发的一大传统,与佛道意趣相生的比比皆是。自宋玉《九辨》以来,历代不绝。其成因为:儒家入仕的人本思想造成中国文人特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兼济天下“”济世救民”的人生理想体现政治价值与人生价值的统一。可大多数文人学者仕途坎坷,于是老庄所推崇的自由独立的人格境界便成为文人追求的另一个目标。然而,“桃花源”的理想只是诗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追求独立人格伴随着文人内心深处的不安与不满,矛盾重重的文人渴望精神家园的出现,这样禅宗中的回归彼岸世界的思想又为文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解脱空间。一方面,中国文人大都受儒家理想主义精神和庄子人格独立精神的强烈影响,他们往往追求政治成就和个人完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两种不同的目标是相冲突的,而且文人对自己过高的期望值使他们不可能满足一般的成就。在两种目标的冲突中,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文人因强烈的挫折感而导致心理失衡。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没有专门容纳文人的位置,却又实实在在地需要文人,统治者们一方面以“功成名就”“封妻荫子”为诱饵来吸引文人,一方面又以重重规范去约束文人,因此造成了文人极为尴尬的处境和异常特殊的心态。

2感伤诗词是作家自我生命意识的表现如果我们从更深层次去挖掘感伤诗词产生的原因,发现其还在于中国古代感伤诗词是诗人词人主体生命意识的强烈表现。从创作的主体上说,文学是作家主体意识的宣泄和表现,而这主体意识又多表现为对自我生命意识的探索与追求。从哲学层面上考察,生命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在无垠无限的时空中,往往让人体验和体悟着顺与逆、穷与达、悲与乐乃至生与死的挑战、考验与困惑。而它作为精神与意识的现象,又往往让人希冀对生命时空的超越。这就使得文人的情感认识、人生体验以及创造实践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貌,从而反映了文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在诗歌中较多地再现对生命的感伤是在汉代。东汉末年,政治衰败,战乱频繁,生命显得格外脆弱,士人心中萌发的人生短促之感和浓得无法化开的悲哀情绪就在《古诗十九首》中荡漾开来。建安时期,文人的个体生命意识更显强烈,但不同的是,悲凉中带有慷慨,感伤中含有昂扬。到了西晋时期的陆机,他对生命的体验变得复杂起来,悲哀、昂扬、颓废乃至享乐,似乎前代对生命的种种感受都集于一身。唐宋时期,特别以李商隐为代表,感伤情调成为他诗词的主调。可以说,古代大部分诗人都在痛苦中挣扎,在生命的边界线上艰难跋涉,另一方面又以执著的功名心来传达强烈的自我实现意识,从而形成了诗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于意识到生命的渺小和人生的短促,士人们更加注重对有限生命的珍惜,也就具有了更加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意识。而他们的作品也强烈体现了这种意识,无论是咏怀诗、咏史诗、爱情诗、送别诗,都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和主体意识,都是对美好理想、美好事物的追求而无法实现的感情抒发与宣泄。虽然这其中有很多的无奈与忧伤,但却是作家自我生命意识的珍视与觉醒,对生命价值的探究和思考,从而使感伤诗词具有生命哲学上的认识意义。

三感伤诗词的美学意义

无题诗范文第4篇

1、是唐朝的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 ,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2、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3、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葬于故乡荥阳。

(来源:文章屋网 )

无题诗范文第5篇

岁月静好,梦已久远,你是否会徘徊夕亭间,赏月观秋。

谁能读懂历史的尘埃,谁能重塑你一身清风,谁能感慨字字珠玑的背后。

谁又能舍得付出的泪和情,月照中天,名落孙山,怀才不遇的痛,权欲的诱惑,岂是把酒当歌息矣?

江南的雨,淋湿了谁家的新燕;窗外的寒雪,又覆上了何巷的柳。

遥看青梅何时归,竹马撑伞湖畔等。

古人为爱的辛酸,没有给后人留过太多的记载。

史书对古人梦的记载,是否掩盖了真实的性情。

逝者的心,被古尘覆上;逝者的泪,还未流尽。

古代君王能有几分憔悴,面对明月,诉说自己最初的梦想,会否知道自己的未来,不受混沌所制;累了,宫斗的心演不了凄苦的情;受宫的束缚,青年心志尚存,行如猛虎,卧似蛟龙,如何想到今暮,却细嗅牡丹,品佳肴人生。

能有几分朝气还夺美人一笑?

惟有追梦,赏春朝花雾,观夏暮云迁。

殊不知,梦已尘封,身不由己。

醉酒的诗人阿,是何苦滋味,如此哀愁?满腹诗文,一身才气,还满足不了你呵?莫非官权诱惑了你,无法自拔?还是为心爱的人,抛舍一切,义无反顾,却遭离别之痛?

情痛为何?欲痛又为何?

怕是那大家闺秀,倾城倾国,爱慕者无数,痴情守候,春夏秋冬,却痛心疾首,弃了谁的情,梦了谁的颜?

想崛起天下,来来往往,始乱终弃,又是怎样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暗无天日的心墙,包裹了怎样的无语?

叱咤风云的人物,至今也沉沦于寻常百姓,还能怅然灰天,独尝孤寂的酒酿,又品味当年放下权势的痛,放下心的高贵,至今才知安居乐业之道的不易和心向自然的空荡。

轻轻颔首,淡了句:“多年未见了,心的自在,神的向往。”

闺中梳辫的姑娘,难诉心的惆怅,官府的逼束,高墙的积岁,可怜天上人间的人儿,何处是归宿?

陡然花开,陌上独秀,何时看的花,今已流年。

风烟锦瑟,红颜已旧

是否有人怀念,年芳的她,如今,青丝暮成雪,嫣然迁陌。

胭脂遮的是泪颜,花髻栽的是白鬓,女儿叹光阴似水。

默然,当年那个少年,也是否怀念着自己。

只是,岁月已晚,梦不返然,红颜已葬。

我梦中的人啊,无题的诗,怎样才能唱尽风尘?

我梦中的诗啊,把我的心晕染。

无题的古人啊,你的心多么凄凉,你的梦似多情,把我魂牵梦萦。

无题的诗,为无名的心所作;无心的人,为逝者所葬。

墓旁的瘦花,为何开;花旁的碑,为谁立?

古往今来,风流人物不胜朽月,落于土灰。

无题诗范文第6篇

一、初中《语文》第四册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之“看”,课本注为“看:尝试”。误,应解为“表示尝试的助词,用在动词之后,相当于‘看看’的意思。读作平声。”课本解为“尝试”,就变成动词了。

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对“看”字的释义中有一义项曰:“看,尝试之辞,如云试试看。白居易《松下赠琴客》诗:‘偶因群动息,试拨一声看。’李商隐《无题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皆其例也。”课本注者草率地抄下了其中的“尝试”二字作注,遂酿成错误。周汝昌先生在赏析这首诗时特意解释道:“‘探看’不是俗语白话中的连词,‘探’为主字,‘看’是‘试试看’的那个‘看’字的意思。”(见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这是非常正确的解说。但《汉语大词典》却将“探看”作为一个词语,解释为“探寻”。《汉语大词典》“探看”词条共有两个义项,第一义项为“探寻”,仅引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两句为例句。这可能是专为李商隐此诗而立的义项,亦可通。不过,“探寻”实际上只解出“探”字,而忽略了“看”字,于诗意终不完美。

二、初中《语文》第五册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之“临”字,课本注为“临:靠近”。大误,应解为“居高处朝向低处”,或“居上视下”。

据许慎《说文》及林义光《文源》解释,“临”的原始意义就是“人俯视众物”,也即由上看下,居高面低。“临”的原始意思在古诗文别常用。如《荀子・劝学》:“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阮籍《咏怀诗》之十三:“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现代常用词语“居高临下”、“如临深渊”等等,其中“临”字都是用原始意思。“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临”也是用其原始意思。而“靠近”“接近”“临近”则是“临”的引申意思之一。如岑参诗:“野店临官路,重城压御堤。”(《产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现代语言“临窗户做针线活”等等,其“临”字皆是“靠近”的意思。如果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临”解释为“靠近”,则全句意思显然不通。

三、初中《语文》第五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之“秋高”,课本注为“秋高:秋深”。误,应解为“秋日天空澄澈、高朗”。《汉语大词典》“秋高”词条曰:“谓秋日天空澄澈、高爽。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清仇兆熬《杜少陵集详注》在“八月秋高风怒号”句下注曰:“《楚辞》:‘秋高而气清’。”现代有常用成语“秋高气爽”,出自杜甫诗《崔氏东山草堂》:“高秋爽气相鲜新。”也是形容秋日天空高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这样的天气,未必是深秋才有,杜甫诗句说“八月秋高”,“八月”是仲秋而不是深秋,到九月才算深秋。所以,将“秋高”解释为“秋深”,不仅于史无据,而且损害了诗句的内涵。

无题诗范文第7篇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品读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他初入仕就陷入牛李党争之中,他本为牛党弟子,又做了李家女婿,两党各指责其不忠不义,政治上受到排挤,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只活了46岁便抑郁而终。他是晚唐著名诗人之一,其诗多忧心国运、怀才不遇的感伤之作。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无题》诗,因其难以确指,难有定论,历来争论不休。上面提到的就是其中一首。

这首诗的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如异峰突起,摄人心魄。它是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把一个结论置于人的面前,没有铺垫,没有叙述,浅显易懂,又耐人寻味。它打开了人对生活的理解空间,何以相见难,又何以别亦难。沿着这起句的感叹,诗人不再直抒胸臆,而是像飞流之下后的浅滩,把人带入舒缓的情景之中――“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有两种意思,一是东风软软地吹拂,意识着力量的衰弱,春天将尽,百花凋残,是从客观的场景中传递着春残局面,也正是诗人的伤感的心境表现。感情升温,于是离别更加恋恋不舍。如果一见之后,更有可能永难再见,这样的“别”就更加让人难过和难受。爱情的理想还能不能实现?诗人是有着担忧的,既希望于“东风”的救助,也知是大势难转。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该做如何选择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颔联最为人称道,它采用了比喻与双关的表现手法,丝,即是思,蜡烛之泪与相思之泪,蜡烛有心“替人垂泪到天明”,而此处的烛泪却有把自己燃烧至死的决心。一种缠绵至死的执著,一种无怨无悔的钟情,将人带入一种人生境界,这心声几乎就是誓言,是一种至死不愉的表白。这种彻底的感伤,深情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而感情也升华到以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来代替。

颈联开始转换场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的思绪从自身开始转换成关注被思念者身上,诗人想像着心上人一定和自己一样,红颜易改,青春易逝,自己的爱情何时才能实现呢?而且还想到了她的冷暧。她长久地望着月光,借长吟以抒郁闷情怀,这时不仅是对人的思念,还会有更为复杂的担忧、忧虑、失望、期待、渺茫等种种的情绪反映,此时的月光便显得更加冷清。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是王母身边的一只鸟,负责传递消息。我的看法是,为什么要这只青鸟探看,这青鸟可能是唯一能够帮助他们的人。这也正是他们的爱情实现的渺茫与艰难。这微小的希望能否实现呢?诗人没说,只留下了这一条微弱光明的尾巴。

此诗情绪由急到缓,由喷薄而出直抒胸臆的情感宣泄,到缠绵悱恻哀感动人,又由沉郁到一线光明,柔肠百转,跌宕起伏,极尽曲婉之妙,更兼其深情动人,实为咏唱爱情的千古名作。

素材小卡

李商隐诗歌名句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此情可待成追亿, 只是当时已惘然。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秋荫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一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华章溢彩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品读

这应该是一首回忆相识的恋情诗。“昨夜星辰昨夜风”,暗示写诗的时候应该是今天白天,诗人追忆昨夜之情。“画楼西畔桂堂东”,点明两人相见的地点。在酒宴上两个人相识了,而且是心有灵犀,一见钟情。酒宴是热闹的,人们纷纷行着酒令,酒香四溢,春意融融,灯影摇曳,情醉心醉……可是欢愉嫌更短啊!不知觉间更鼓敲响,应官的时候到了,心中无限的惆怅和失落。感觉自己就像是那转蓬草一样,没有自由。“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无一有,写尽了身的束缚与心的自由的情境。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昨晚在宴席上,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然,场面是何等的热烈醉人啊!“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夜饮还在继续,笙歌未歇,但楼外钟声已响,我就像那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一天又一天的校书生涯,而与昨晚的意中人后会无期了。

素材小卡

李商隐其他无题诗欣赏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综述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是超过了杜牧的。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虽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考索,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以证明确有寄托或确依何事之前,主要应该以诗歌形象所构成的意境为依据,

这并不妨碍中学生朋

无题诗范文第8篇

【关键词】李商隐;诗歌;悲美意境

李商隐的诗不受人、事、景、物之限,而是处处浸染着无端的悲思慨绪,隐含着一颗寥落、幽怨、缠绵悱恻而又似有某种追求的心理。他的诗是如同是艳丽抹上一层愁绪,于朦胧深处透出一丝光亮,感情的影子徘徊在诗行之中如烟似云,扑朔迷离,显露出他政治和人生追求上的失意和执意的矛盾心理。

(一)坎坷的人生经历

十岁那年,李商隐之父卒于幕府,孤儿寡母“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虽在故乡,却如同外来的逃荒者。家世的孤苦不幸,病弱的身体,形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性格,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来振兴家道。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不仅被聘入幕府,又帮他在开成二年(837)中进士。同年底,令狐楚病逝。李商隐于次年春入径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商隐之才,将最小的女儿嫁给他。当时朋党斗争激烈,令狐父子为中党要员,而王茂元被视为亲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在牛党眼里是“背恩”的行为,从此为令狐绹所不满。党人的意见,孤介的个性,使得李商隐一直沉沦下僚,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远离家室飘泊异地。不由自主陷入到朋党倾轧的漩涡之中,政治上受猜忌和歧视,人格也受到极大诬毁,这巨大的精神压抑和心灵创伤使李商隐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积郁了浓浓的一腔悲愤,也为其诗歌悲美意境形成奠定了基础。

早年的学道经历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另一原因。唐自高祖起就尊崇道家。晚唐时期,学道崇道已成社会风气。李商隐正出生和成长在那个崇道的年代,无可避免的受到当时风气影响。在玉阳山学道时,他对道家经典《道藏》下过苦功,他还学会了道教中“秘决隐文”的表达方法。在学道过程中,有一个人对李商隐诗作甚至是爱情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李商隐一生爱着的女冠宋华阳。李商隐出没于千年道观,沉浸在《道藏》之类古籍中,为什么会引起一场爱情悲剧?究其原因,首先是晚唐社会的影响;其次是晚唐的道教分两大支金丹(又称外丹)与内丹(气功等)两派,都与房中术有关,天性颖悟,热爱生活的李商隐,在背诵这些典籍时,自然会萌动春心,向往爱情;再次是道观里有美丽的女冠,其中不少是豆蔻年华的美女,甚至还有皇家公主,而女冠宋华阳就是随公主入观的。李商隐正值青年时期,天天阅读房中术那样的书籍,又遇到了宋华阳那样美丽的女冠,产生恋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于情于欲也是正常的反应。但道门中宗派林立,教规森严,所以,李商隐和女冠宋华阳的恋爱自然又变成不合法的。这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根本原因。

时世、家世、身世多方面原因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性格与心态。秉赋的才情、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心灵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种种不幸加深着他内心的沉痛,崇高美的事物在不断变化中的消沉、幻灭,引起了他的关切、彷徨和探索,这无疑成为他的艺术创造中悲美意境的特点。

(二)诗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以其特有的才情,创构出许多美丽空灵的悲情诗歌,其中有取材自神话传说、佛道故事的,也有现实和日常生活的。这些诗,意境迷离,诗势飘渺,诗语艳丽,诗旨沉博,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1.朦胧诗歌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的笔下往往是美的悲剧,充满了浓重的失落、怅惘与悲哀。透过悲美的意境,我们能看到诗人的理想,看到一颗寂寞追求的脆弱的心。朦胧的美学特征,使人读来如雾中观花,云中望山,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想象天地,令人陶醉。

如《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首传诵千古的诗篇,感情强烈且带有悲情伤感。诗中写到的爱情不但受到了封建礼教桎梏束缚,还加上了道教森严的教戒限制。首联以“相见时难”起句,以悲美的情感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从爱情方面言,相恋之人自然是“别亦难”,怎样的“别亦难”?诗人用“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来表达。暮春时节,百花调残。百花这象征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摧残了,诗人用“百花残”的意象来写它的“别亦难”。情人“相见”带来的是巨大快乐;分别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痛苦。“丝”和“思”是谐音,颔联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写情人手别后的缠绵悱恻的情感,比喻新颖、准确、易解,诗的艺术浓度也大大增强了。“相见时难”又“别亦难”,“东风无力”却“百花残”,“难”、“残”、“尽”、“干”、“寒”又表达了伤感的凄凉、萧瑟。全诗笼罩在悲美艺术境界之中。

再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历来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是爱情诗,诗人在追思年华,回首往事,感伤身世。首联中“无端”是惊讶之词,由此而回首往事,万感丛生;颔联中凄然凝虑,令人为之动容,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颈联以沧海明月、鲛人泪珠、良玉生烟来比自己的清词丽句,来比自己的诗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尾联中表现诗人面对三卷诗集,一首诗,其情跃然纸上,此之谓“可待”。然而现在,只供追忆而已。痛定思痛,再追忆华年的情景深感这一切令人难以忘怀之情,即使在当时,也是若有若无,若即若离,怅然若失;回首往事,只有更伤感、悲情而已。也有人认为此诗只是描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音。但这种观点似乎毫无根据。还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李悼念故去妻子的。从意义结构看,诗人对瑟存在的理由发出疑问,继而对人生目的质疑,接着又探究了梦境与现实的相对性,蝴蝶与杜鹃就是这样的典型例。随后,又表现出人生悲剧的情景,而这种情景是通过流泪的珍珠和锁于烟雾中的不可得到的玉体现出来的。最后,道出自己的惆怅感。仅仅这样描述,未免过于肤浅。事实上,诗意并非这样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而是蕴含在诗歌丰富多彩的语言中。诗中用语的锤炼很值得注意。“锦”这个词,不仅具有视觉上的感染力,还代表着富丽堂皇。“锦瑟”意味着幸福,意味着人的青春年华。首行中的“无端”使人对人生的意义产生的怀疑。而且,“一弦一柱”的更迭使用,使我们不仅详尽地看作瑟这一物象,又复现了往日,强调了以往的岁月。第三句中的“梦”、“迷”二字,深刻表达了迷惘的情感。第四句上的“春”一词,则引起的联想。在接下的两行诗中,“泪”自然而然(下转第91页)(上接第90页)的增加了感伤情绪,“烟”加强了上文中的迷离感。尾联中“可待成”再次表现出飘乎不定。“瑟”、“蝴蝶”、“杜鹃”“珍珠”、“玉”是诗中的关键词,“瑟”是这首诗的主要象征物,即可代表婚姻,也可代表人生。蝴蝶象征人生的转瞬即逝、扑朔迷离。杜鹃象征着悲剧性的婚外恋爱。珍珠或者代表分离的情人,或者不被赏识的才华,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玉,很可能象征着追求不到的物或理想,这一切都在朦胧美中体现了一种悲美的意境,通篇体现出作者的伤感之情

2.含蓄诗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诗的绵邈含蓄是在风雨穷年中扎根而又在“想象咸池日欲光”的领域中展开浮想的,其诗情调幽美含蓄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以状其情绪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诗歌表现采取的是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不仅无题诗的情感是多层次的、含蓄的,而其他一些诗常在悲美意境中表现得幽深含蓄窈渺。

如《春雨》:“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咸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诗歌中为所爱者远去而“怅卧”、“寥落”、“意多违”的心境是一层情思;进入寻访不遇,雨中独归情景之中是又一层情思。设想对方远路上的悲凄,是一层情思;回到梦醒后的环境中来,感慨梦境依稀,是又一层情思。书信难达的惆怅,表达得十分含蓄。思绪往而复归,盘绕回旋。雨丝、灯影、珠箔等意像,美丽而细薄迷蒙,加上情绪的暗淡迷惘,诗境遂显得凄美幽约,处处在含蓄美中体现出悲美意境。

再如《嫦娥》:“云母屏风独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此诗分明借对嫦娥的处境和心理描写,象征那些慕仙入道却不堪孤寂的女冠,诗歌生动真切地描绘了高远澄澈神奇莫测的月宫景象,传达出月里嫦娥复余微妙的感情,表现出诗人对她们的同情和体贴,蕴含着可供多种解读的含蓄的意蕴。

创作诗歌需要丰富的想象,诗人受自然景物的感染而激发出创作冲动时,还有其他主观因素在起作用。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不是纯客观的,而是通过世界观的折光来感受和反映客观事物。正因为每个诗人都有各自的主观因素,所以他们在反映客观的自然景物中便显示不同的创作个性,创造出不同的意境。正因为李商隐的悲剧命运,便使得其诗中充满了悲情伤感,创造出了悲美意境。然而,李诗的感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伤春悲秋,而是生发出一种人生感慨,其中既包含了对美好事物衰减的深深挽惜,也包含了诗人对生命、光阴的无限珍惜和依恋,蕴含诗人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思考。

李商隐出生寒素之家,挣扎在沦贱艰虞的处境中,在大半生的幕僚生涯中,一方面饱受孤寂、漂零之苦,一方面倍受感情的煎熬,中年又遭受丧妻之痛。这种漂零落泊,情无所依的孤寂生活,使他积郁的悲愤之中更添一份悲情哀怨。情感世界深处的冷寂是诗人悲寂,感慨的心态即为悲美意境的形成重要原因。情感因素往往是心态的核心因素,而诗人情感郁积得既深又广,这也就必然导致李商隐悲美创作的情感内聚力不断增强,进而对他诗歌的悲美意境产生持续不断的作用力。

参考文献

[1]万四华、黄小蓉.李商隐的悲慨心态与诗美追求[J]广西师院学报:1988(01)

[2]孙建芳.感伤美的心理描述[J]遵义师范学院学:1994(01)

[3]刘修明.牛李党争和李商隐的<无题诗>,史林:1995(04)

[4]郝瀚.无端的思绪、无限的时空、无尽的怅然——李商隐诗<锦瑟>的又一种解读,名作欣赏:1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