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再塑生命

再塑生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再塑生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再塑生命范文第1篇

如果你是一个天生残疾的人,你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吗?还是对生活充满信心,你会悲观消沉,还是能克服困难,做一名生活中的强者?

读了海伦凯勒的这篇《再塑生命》,文中的海伦不仅聪明好学而且坚强勇敢。海伦因为病魔失去了视力和听力,最终又影响了她的说话能力。七岁的时,母亲为她找了一位家庭教师,在莎莉文老师的尽心教导下,海伦从零起步一点一点的学习、积累。虽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她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大,让小小的海伦明白了生命的奇妙和学习的快乐。在莎莉文老师的关怀和智慧引导海沦走出无尽的黑暗和孤独。她学会了用手指说话,并且还掌握伍种文字。莎莉老师不尽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更是一个再塑生命的艺术家。

《再塑生命》让我深深懂得生命的价值,每个人都有快乐的理由,无论你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决心、有信心去克服。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我是那么的幸福所以我要努力学习。

四年级:q870931340

再塑生命范文第2篇

《再塑生命》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衬托出被描写人物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

《再塑生命》本文选自《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出生于1880年,去世于1968年,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集聋,哑,盲于一身的人,但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并且以优秀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利和等的社会活动。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再塑生命》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 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同时

(来源:文章屋网 )

再塑生命范文第3篇

从外表和攀谈中不难发现,金善球是一位十分严谨而执着、对自己的专业领域一丝不苟的艺术家。同时,他身上还有着一般人少有的谦卑。他总会将他今日所获得的成绩都归功于他的四位恩师(分别是从中学至研究生班的四位老师)。中学和高中是他接受正统艺术教育的地方, 为他的艺术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若不是他的大学老师的发掘和启发,这个世界可能就少了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他的研究生导师给了他大量的实践和成为一名真正的雕塑家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再后来,大学讲师的授课经历以及频繁参与国内外的艺术展,让金善球充分接触到多元化的当代雕塑并渐渐地形成了自我独立创作的能力。但有意思的是,他常常会沉浸在自己创作灵感迸发的时刻以及将灵感转化成作品的整个过程中。他总是享受整个制作过程中带给他的乐趣,反而当作品完成时他会有些许失落感。因此,他很好奇其他的艺术家是怎样的,是否也像他那样对自己完成创作的作品不再寄托太多的爱意。这也驱使他对艺术创作的不断突破创新,孜孜不倦地研习制作工艺。在创作的时候,他还时常为了保留作品的古典美而苦恼。他希望通过他自己的雕塑语言来诠释东西方古典美,从而赋予作品独创性。在当今眼花缭乱的艺术盛宴中,可能金善球的作品并不能给大家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他的创作将形体结构和力量感的完美结合也会给大家带来另一种生命力的古典美。

金善球的早期作品受到马约尔与布尔德尔的影响,那些饱满壮硕的女人体,显示艺术家深厚的古典写实功力。此后,他受到了自己敬爱的老师韩国著名雕塑家崔起源的影响,将雕塑艺术中的抽象性与形式感给了金善球很大的启发,让他看到了在传统写实与现代抽象之间存在着艺术发展的极大空间。由此,金善球探索出一种先行解构,再根据不同的主题加以新的组合,形成一种全新的形象结构方式,其中还融合了意大利未来主义的体面重叠与亨利・摩尔的孔洞穿透的手法。

讲到结构,不能不讨论抽象。在金善球的作品中存在明显的抽象性因素,但他并没有走上20世纪西方雕塑最为成熟的极少主义抽象风格,而是在可以辨识的形象中将抽象元素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换言之, 金善球的雕塑,是一种具有抒情性质的空间交响诗,他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造型方式找到生活中的快乐,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

殷双喜老师就曾这样评论过金善球及其雕塑作品,“在我看来,这位韩国雕塑家的作品具有某种钢管交响乐的英雄气质,他在一个功利化的时代,我行我素地吹响着理想的号角,将自己的激情与梦想与所有和他的作品相遇的人共享。……”或许正如殷老师所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金善球就是这样一位日渐稀少的理想主义者。无论曾经遭遇过低谷还是挫折,他的艺术生命力从来都没有因为这些因素的干扰失去他的创作激情,也正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于未来的乐观与追求让大家不断分享来自这位“英雄气质的理想主义者”所带来的“力量与激情”。说到这种”力量与激情“就好比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这两种矛盾的综合体。从他的雕塑语言上,金善球艺术中的古典主义表现为他的作品中的结构性因素与其体现的人文主义价值观;而他作品中的激情与灵感则来自于现代主义。

再塑生命范文第4篇

海伦凯勒拥有后来的一切最根本的,还得感谢那为她再塑生命的莎莉文老师。莎莉文老师以独特的教育方法让海伦凯勒从蒙昧的阴影中走向光明。在莎莉文老师教作者认识爱这种抽象的事物的片段中,让我感受到了莎莉文老师的循循善诱。在教作者认识具体事物中,让我感受到了莎莉文老师的耐心。

让我敬佩的不仅仅是莎莉文老师那独特的教育方法,让我更敬佩的是海伦凯勒惊人的毅力和不屈不饶的精神。

海伦凯勒虽然是一个盲聋哑人,不会说话,又看不见听不见,但她并没有放弃光明,正像文中有句话写着:我无生的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光明的极度渴望。如果是换成别的盲聋哑人,对自己的生活肯定是绝望、自卑的,可见海伦凯勒是一个多么乐观、坚强不息的人啊!

在莎莉文老师的到来,海伦凯勒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在作者体念大自然的过程中,作者对大自然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莎莉文老师让作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粗暴的一面,作者先是恐惧,但她并没有放弃,最终有获得了一种新知识。她有这样的成果,是因为她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海伦凯勒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她那坚强的毅力。我们都是健康的孩子,学习语言比海伦凯勒容易多了,完全是天差地别。海伦凯勒都能学好,我们正常人何常不能学好呢?

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让我想到了自己。我是一个有些懒惰的人,不懂得珍惜时间,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海伦凯勒具有坚强的毅力,勤奋好学,懂得珍惜拥有的一切,我和她相比,即使她是一个盲聋哑人,我想,我连一个盲聋哑人都不如。我发出感慨:“一个盲聋哑人都能够学好语言,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一个盲聋哑人能够懂得珍惜拥有的一切,我们为什么要虚度年华,不珍惜眼前的一切呢?一个盲聋哑人都获得了新生命,我们为什么要痛恨眼前的一切,感到忧愁呢?”

再塑生命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雕塑 现代雕塑 意象 具像 雕塑语言

雕塑,作为造型艺术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始终受到人们的青睐。雕塑艺术历史悠久,与人类文明史相伴而生。在东西文明发展史上,不同地域、时段的人们根据各自的需求,创造了难以计数的雕塑作品,因为雕塑艺术所采用的是具有稳定恒久性质的材质,宜于保存,所以长久以来,雕塑也成为人们考察历史的主要依据和凭证。雕塑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初期的模仿发展到艺术的再现,再到艺术表现,直至观念性艺术的出现,这个时间递进的变化过程必然有其内在的联系。

在世界雕塑史中,我们可以发现,雕塑的启蒙期,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如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的野牛,南美非洲的原始土著雕塑,这些人类最为古老的雕塑形式,历史上各个民族都产生过,虽说制作时间有所差异,但确有惊人的相似处,那就是在精神上,表现为巫术,崇拜或者说是娱悦性,从而产生了具有自身观念和功利性质的意象雕塑。这种将相似于物象和不似于物象的造型融为一体,尊重客观现实,但又重于内心世界,既具有客观之像又具有主观之意的雕塑。这种体现雕塑家主观处理,以意象作为一种艺术手法的方式,在现代雕塑中十分常见,这种概括意象的现代雕塑,对现实的物体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如马约尔的《地中海》《大气》等有意识地省略人体的细节,简化形体起伏之间的高低点距离,致使形体饱满,传出由内向外的凸胀的生命张力。意象雕塑的典型代表亨利・摩尔,他早年也在伦敦皇家美术学校受过传统的学院教育,后来他的灵感多来源于非洲原始土著雕塑,原始艺术对人的生命的热烈追求和表现形式的率直质朴,也体现在他的雕塑中,他的大部分作品中也有将骨骼,贝壳等自然形态与斜倚的人物动态相互渗透,产生两者兼容,似是而非的形态。这些也与传统意象雕塑相同,如同中国的传统雕塑中的龙的图腾形象也是如此,往往是多种动物形态的复合。

在西方雕塑史中,意象对雕塑的影响是呈波浪起伏的,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在“人神同形共性”思想影响下,人对自身的研究增多,解剖学、透视学的展开,进而传统的意象雕塑逐渐转化为具像的雕塑,一直延续到古希腊时代,对人本身的肯定,对现实的关注,导致了对自身形体表现的高度写实,人物动势准确,比例匀称,结构严谨圆润饱满的形体中渗透着生命的活力,可见古希腊雕塑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其写实风格的确立是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的,所以至今许多古希腊雕塑仍作为造型基础练习的典范。罗马雕塑是希腊雕塑的延伸,罗马雕塑在内容题材上大都反映现实事物,有大量的反映现实精神面貌的肖像雕塑,这些雕塑不仅造型生动,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当时人的心理特征和人物品格,而且罗马的雕塑也将其应用在建筑和艺术上,罗马雕塑在运用上也开始走向公共空间,出现了装饰性和纪念性的雕塑,产生了集雕塑与建筑于一体的纪念性公共艺术。以上所列举的可以说是最早的具像雕塑,影响了其后的雕塑艺术的发展,以米开朗基罗为典型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更加注重形体结构的刻画,其生动的精雕细刻使得冰冷的大理石仿佛流动着生命的活力,米开朗基罗又以其强烈的英雄主义,将传统具像雕塑推向了新的高度,他的具像艺术手法的熟练掌握和神奇运用令人叹为观止,成为后人难以跨越的顶峰。古希腊雕塑因理性的空间构造所产生的理想化的人物动态之美,与罗马雕塑逼真肖像的传神处理,文艺复兴时米开朗基罗时代的作品对人的肯定,直接反映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的深刻刻画。这些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为雕塑家们提供了范本,但是面对这些前人所遵循得近乎完美的形式法则。雕塑史上出现了一位重要人物――罗丹。罗丹年轻时经常到卢浮宫临摹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时代的雕塑,他的作品深受古典传统雕塑的影响,而他最为崇拜的雕塑家也是文艺复兴时的米开朗基罗,但罗丹是近代雕塑家之父,他尊重传统,借鉴古希腊罗马雕塑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注重人体美和自然美,但他并不机械地模仿前人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在艺术领域中打开了新的局面。罗丹在艺术上虽然大胆自由,但其风格还是建立在对传统的整合上,我们可从他的身上看到希腊雕刻的总体格局,米开朗基罗的手法特征,卡尔波的处理方式,但他却依照旧词表达新意,注入了众多的生命。

罗丹身后的大批雕塑家在雕塑的形式语言方面展开了探索和实践,雕塑的加工方式,材料语言、构成方式都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使得雕塑形式逐渐脱离了现实的束缚,走向了一个纯粹精神的提炼,成为了20世纪蓬勃发展的一种艺术现象,兴盛于当今世界。如罗丹的追随者马约尔,他更多地选择象征性的方法,赋予单个人体以蕴育生命的自然主题,如《塞纳河》《大气》等都运用略微夸张的手段,有意地弱化某些局部和细节,从而使母体呈现厚实饱满和充满弹性的内在生命力。而布朗库西更是将自然界中鸟的形态予以归纳,抽象化成几何体,所有的细节包括五官都是省略的。这种抽象的艺术手法,从古至今都或多或少地运用过。作为表现、抽象象征的代表人物布朗库西,他对现代抽象艺术的贡献如同马蒂斯和毕加索对现代主义绘画的贡献一样伟大。

再塑生命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罗丹;雕塑;非完整;思;独特;精神;意义

1886年~1889年间,罗丹按照女弟子卡蜜伊的原型创造了雕塑《沉思》,作品表现了卡蜜伊头戴布列塔尼新娘的尖顶高帽,目光忧郁,陷入深深的思索中。皮埃尔・戴在《罗丹传》中写到:“如果我对这个形象解释得不错,这表明她婚姻的理想确已形成,不过,也许只是不可企及、无法实现的理想而已。”这件雕塑作品表现了罗丹对卡蜜伊的认识以及卡蜜伊对婚姻的憧憬。罗丹不能满足卡蜜伊想要的美好婚姻,因此,卡蜜伊的需要只是梦里的空中花园,无法实现的痛苦折磨着她,婚姻的理想如海市蜃楼一般遥不可及又虚无缥缈。

这篇文章不是通过雕塑《沉思》来讨论罗丹与卡蜜伊的感情纠葛和谁是谁非。在这里,我想借助《沉思》独特的外在形式表达出我个人对造型艺术的些许认识以及艺术形式本身带给我对人生的点滴思考。

造型艺术中的“完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视觉中的完整,即人对自然的摹仿;另一种是表现,即艺术作品表达出创作者主观意象的完整。前者指的是作品忠实地再现客观世界,如贡布里希指出的“希腊人大画他们看见(saw)的东西。”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作品等;后者指通过作品在视觉上形成的不完整造型,从而得到某种情感上的充分表达与释放,如贡布里希所说的在中世纪,艺术家还懂得在画中表现他感觉(felt)到的东西,“正是由于摆脱了模仿自然界这一束缚,获得了自由,他们才能传达出那种超自然的观念。”因此,“非完整”的造型艺术不是完全地模仿客观世界,而是在客观造型的基础上添加或是减少些什么,以此把一个隐匿着的人的精神情感世界外化出来。

罗丹的雕塑作品《沉思》就是这样一件“非完整”的艺术作品。

一、独特的形体

作品整体造型巧妙别致,粗糙的石块上面“伸出”一个精致的少女(卡蜜伊)的头,五官端正,肌肤光洁,眉目清秀,双眉似有微蹙,眼帘低垂,神情茫然,“好似凝视一个人生痛苦的深渊,流露出难名的悲感与不安的沉思”,鼻线挺直,似有平静的呼吸从鼻内传出,唇部饱满,一旦开口,语言似乎也会很迷人,小巧的下巴紧贴底部冰冷的基座上,好似被粘固住一般,动弹不得。但是,她好像没有意识到自己已被粘固住了,仍在一味地思考着头脑中的问题,久久都得不到解答。头上戴的布列塔尼新娘的尖顶高帽被塑造得轻盈飘逸,配上脸部的造型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少女的纯美与青春,雕塑家用双手解救着被大理石捆住的生命,可是,这个生命只被他释放了一部分。整个雕塑只有头,只有头部被罗丹精心地雕造了出来,头部以下没有身子,没有与头部相配的修长健美的身姿,头下的石材未被加工过,长方形的石块理直气壮地包裹着少女的身体,突兀之感惊人眼目,疑问之思随之而来。为什么这件作品会是这样?人工的精雕与天然的粗糙在这件雕塑作品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未完成”感十分强烈。

“罗丹不重视外形的完成,他喜欢把一些东西留给观看者去想象。”同时,罗丹信奉真实自然的法则,对他来说,艺术的美存在于内在的真实表达。他曾表示过:别人的塑造只是表现外表,我却在外表之外,兼表内心,这当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看到的是全部的“真”,不只是外表的“真”。真实的自然并不只是罗丹眼中的自然,更多的是罗丹心中的自然和罗丹感受到的生命本质。罗丹作品的艺术魅力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新奇与逼真,而更多的是作品哲学意义的表露和揭示,是人物内心的情感与思想的自然表达。事实证明,雕塑《沉思》的这种“未完成”感强烈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作品的思想内涵似乎也已呼之欲出、完美无缺了。

二、疑问的沉思

1 个体与大众――个体的独特

作品《沉思》无论是放在古典雕塑作品中,还是放在人群中,她都是一个特例。对于完整的雕塑作品来讲,她属于正在完成的过程中;对于正常的人来讲,她只拥有一个人部分的完整。

她是一个美丽与简陋的混合体,美丽是因为她和别人一样拥有完整的头颅;简陋是因为她没有拥有和别人一样的躯体,但也是因为她头部的过于完整,使她处于完整和不完整的边缘范围,她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归属地带。她想获得一个完整的躯体,这样才不会导致她的精神的变异。或者干脆让头部恢复到粗糙石块的原样,这样也就不会招来异样的眼光。她想无视世俗的偏见,昂头自在,但偏偏又低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她看到的是自己的粗陋与简单,她被看到的样子却是个有着完美面容的异类。她想做个洒脱快乐的异类,但又不停地去思索自己为何和别人不一样。她不明白是因为她的与众不同才让她陷入了思考,还是因为她会思考了才使她远离了正常。

她脱胎于这块石头,却又不同于这块石头,她渴望脱离这块石头,但却又无所适从。由于她们之间(上下的石块)内在天然的联系和外在显著的不同,让她困惑不已。她在想,如果她的头部也是一个方形小石块,那么放在简单的大石块上就不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差了,同时也不会让她沉思于自己的与众不同以及努力寻求改变的渴望。其实,改变可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她自身形体的变化,一是世俗观念的变化。而她所能做的,不是去左右世俗的偏见,而只能改变自己,头部再恢复成石块状已经没有可能,因此她的身体似乎在头下的石块里面努力地挪动着,以期待从中脱离的一瞬间,期待所有的碎石块都飞溅起来,期待完整的躯体显露在大众的面前。但是,现实的形体让我们看到这样的一种脱离是多么的不可能。

2 精神与肉体(思想与现实)――精神的虚美

雕塑《沉思》通过独特的造型表达了思想的绝对自由与不能独立,罗丹所要表现的是“思想成了主宰一切的最高存在”,他表达了卡蜜伊想要和罗丹结婚的完美理想,但是,美好的理想没有现实存在的可能作为依托。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反映在这件雕塑上,就是头部与头下部分在形式上的极大冲突。

在罗丹看来,虚无的精神世界、想象的生活对于卡蜜伊来说才是完美无缺的,才是可以让她全心去信赖和投入的。精神(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是个虚无的存在,它不以客观可视的方式显现。罗丹也能理解卡蜜伊的理想婚姻的完美程度,罗丹用他特有的雕塑艺术方式,为她的“精神和思想”赋了形,一个完整且完美的少女头部的形象。但是,对于罗丹而言结婚只是一种想法,现实的他不可能帮助她实现爱情的专一。完美的理想存在于想象的虚无中,完美的理想源自与不能把握的现实的冲突对比中,完美的理想脱胎于现实中不 可能的存在中。

相比较而言,可视的客观现实处处充满了缺憾与不如意,卡蜜伊要求罗丹完全属于她或者完全属于别人,要他对爱情专一。可以说,卡蜜伊在现实生活中索要完美,这就意味着,她要么放弃理想,要么承受压力。罗丹把她对现实的无奈和迷惑的情感用雕而不琢的方式处理,由此产生了雕塑《沉思》强烈的冲突美,借此,雕塑家表达出虚无的完美性,但是这种虚无又受制于现实的控制,虽然完美,却不能够独立,不能够获得完整的存在形式。确实,人的思想脱胎于肉体(现实),但同时思想又要受到肉体(现实)的限制。作品《沉思》通过看似不完整的形态,强烈地表达了思想渴望自由、思想渴望控制现实,然而又无可奈何的低视。

雕塑中的她或许也在疑问:肉体是精神的居所,我不想放弃它,可是,为什么我的居所是如此之丑陋、简单,如此之与众不同而让我难以接受呢?她被捆住了,捆得很牢固。为了这个美丽的头颅,她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她要顶住世俗的异样眼光,她不愿放弃这个完美的头部,但是这个头颅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身躯。理想在高高飘扬,却迟迟找不到现实中可行的落脚点。她渴望把头下的石块提起后摔碎,但是她好像又知道那诗人的名句:“他的灵魂摔坏了她的肉体!”摔碎了肉体,获得了自由,但又失去了寄存的空间,自由就意味着消失。这样的自由要不要,她陷入了思考。为了理想的自由,明知会有摔坏的危险,她宁愿带着笨重的身体飞行,去追赴美的信仰。

3 生命与意义――价值的追寻

美是人类生命追求的精神核心。卡蜜伊是个性格热情、倔强执著的少女,在青春的年华里,她单纯而不顾一切地追寻着生命中的美。罗丹就是美的源头,对卡蜜伊而言,罗丹像永远不会落下的太阳,而她就甘心情愿地成为不知疲惫的追日夸父,不停的奔跑、不停地追赶、不断地接近心中的美。只要还能感受到天上温暖的阳光,心中的追求的希望就会一直热烈地涌动。

雕塑《沉思》似乎也预示出,虽然思想在变化或趋于完美,却依然无力改变自身的生存境况以及世俗的偏见观念。作品中的她不仅是在低视自身,同时也是在审视她的生命,对于她完整而美丽的头部来说,雕塑没有带给她完整和健全的身躯,或者说,生活中罗丹没有协助卡蜜伊去实现她心中的那个梦。这造成了她的不和谐,外在形式上和内在心灵上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让她苦恼,让她沉思,让她不得不做出选择。她还要继续偏执的坚持吗?放弃后,她还能继续健康的存在吗?经过长年无望的恋爱,他们分手了,卡蜜伊21岁至34岁的青春年华也随之烟消云散了,遥远地封存在了她鲜活的记忆中。她奋不顾身地投入地爱了、索要了,也孤注一掷地被打败了、放弃了,最后不可救药地伤心了、疯掉了。

她很失败,也很可怜,但是她很真实。她很真实地展示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她很真实地去选择,很真实地面对不被选择的结果。她很真实地活过。也许,这就是她的追求,这就是她内心最真实且最冲动的选择,她宁愿昙花一现般地绽放,也不愿平庸地宁静。她宁愿像烟花一般在夜空中拥有短暂的绚烂,也不愿做黑暗中的一盏默默无闻的路灯。这是她的意义,她真诚的去爱了,也裸的痛了。

尼采说过,酒神的精神是肯定生命,连同它带来的痛苦。

夸父没有追到太阳,但他经历了追逐的过程,他勇敢地面对了自己内心的执着。

西西佛始终没有停下推滚巨石上山的轮回脚步,他依然在上山与下山的路上执着而真诚地跑着,在每一次的巨石滚动中抒写着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答案。

人生中的重要是曾经真诚地面对过自己的心灵,真诚地表达过内心对爱与被爱的渴望,同时真实地体验着痛苦的感受。

再塑生命范文第7篇

误区一:把课堂的热闹当成“活”。

刚进行教改的时候,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某教师在讲授《白兔和月亮》时,设计了“课本剧”这样的形式,那节课热闹非凡,学生光是道具就准备了不少,饭盆当做月亮,发卡上缠上硬纸当成兔子的两只耳朵,甚至连宿舍的饮水桶也提了上来,还用勺子敲击饭盆,有了音响的效果。学生的兴趣倒是调动起来了,但是热闹过去以后,再完成其它的教学任务想要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时已经力不从心了。

像这样表面看起来热闹的课堂我们需要吗,这样的课叫“活”吗?其实这只是活的表面而不是活的实质,它只是追求了热闹的形式,而语文课堂本该掌握的知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误区二:把个别学生的活跃当成“活”。

我们的初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拔尖教育,而是大众教育。所以我们的课堂不应该只是少数几个学生表演的舞台和获取知识的媒介,而应该是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学有所获的地方。

像摘苹果的故事一样:我们不能只让少数同学能摘到苹果,体验成功的快乐;更不能坐视大部分学生枯坐于树下,等着苹果掉下来,体验不到收获的幸福。我们应该给我们的课堂上的问题,设置易、中、难的级别,鼓励学生站起身来去摘,跳一跳去摘,爬到梯子上去摘。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可干,让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这样既可以保证程度好的学生吃得饱,又可以让程度较弱的学生有得吃。亲爱的老师们,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都“活力四射”,但是目前在追求课堂活跃的同时,却有一些人、一些课走入了误区,把课堂的热闹当成“活”,把个别学生的活跃当成“活”,把浅层的活当成“活”。老师要走出误区,不但要认识到位,还要有较好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木匠雕出一具非常漂亮的雕塑,丝绸商人给雕塑披上了衣装,珠宝商人给雕塑戴上了首饰,但雕塑依然还是雕塑。直到一位传道士赋予了雕塑生命,雕塑才活了,成了一位美丽的姑娘。这与我们讲课何其相似,如果不能让课堂活起来,那我们在课堂上的所有语言及形式,就成了雕塑身上的外衣和珠宝,没有生命的雕塑只能表现生硬的式样,干瘪的形状。

所以,课堂需要赋予学生以生命,而不是外在的装饰!但是,目前在追求课堂“活力四射”、充满激情的同时,却有一些人,有一些课走入了误区。

误区三:把浅层的活当成“活”。

有的课堂看似一片繁荣,学生的抬头率、举手率、回答问题的准确率都非常高,但是仔细一分析,发现课堂问题的设置太简单、含金量极低,甚至带有暗示性的“好不好”“对不对”“美不美”“是不是”“好吗”“对吗”等。这就是浅层的活,问题没有深度,看似挺“活”,实则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锻炼。 转贴于

设置问题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登堂入室,一层比一层更接近事理本质的问题。

如冰心的《荷叶·母亲》一课,学习“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句。第一步我们可以通过诵读,引导学生们体味这种母亲对女儿无私的呵护和浓浓的爱意;第二步,我们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这句话的内涵,“心中的雨点”指什么?指人生的挫折、困难;第三步,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从中体会到的感情,播发《母亲》的背景音乐“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产生情感共鸣;第四步,可以布置学生仿写,看看学生们的掌握情况。有的学生写出了“母亲啊,你是露珠,我是小草,心灵枯涸时,除了你,谁能为我送来滋润的源泉。”“母亲啊,你是泥土,我是花草,当我在太阳下炙烤时,除了你,谁还能滋润涸的心灵。”“母亲啊,你是避风港,我是小船,当狂风暴雨来临时,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无拦大海中的依靠”的句子。

真正活的课堂需要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去带动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老师灵活地指导下自觉地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灵活的思维。学生和老师在活跃的气氛中全面理清文章思路,顺利解决课文相关问题,准确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怎样才能走出“误区”呢?

首先老师要认识到位。

“活”不是课堂的热闹,不是个别学生的活跃,更不是浅层的活,活的形式永远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解惑授业是第一位的。

其次老师还要有较好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

再塑生命范文第8篇

除此以外,韩美林从书法的笔墨上找到创作激情,神往已久想出关于古文字的专著《天书》,以此重新学习中国国粹之本源。经他三十年时间的打磨,整理出了几万个难以考辩其音、义的文字,构成《天书》。天书既有文字的形式,更富于美感。它是一种变化无尽的造型艺术,是一种思维的痕迹,是人类形象思维创造力的记录和证明。《天书》是韩美林倾注心血的终极成果,在文字史、书法史、文化史上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韩美林的艺术个性是坚持不停地创作,视如运动场上不断的超越。但他也是童心未泯的,坚定执著的,刚烈厚重的,特立独行的,在其艺术背后永远隐含着一个坦荡率真的灵魂和永不枯竭的艺术源泉。韩美林的雕塑设计《五龙钟塔》,1996年在美国为亚特兰大奥运会甄选巨型城市雕塑时,从17个国家的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他成为第一个将自己的雕塑建立在美国本土的中国人。韩美林也自此开启国际文化大门的金钥匙,成为国际艺术大师坚实的一步。

可以说,韩美林正是有一颗不拘一格的创造力和永不枯竭的创作激情,才创作了无数无法复制的经典。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评价韩美林:“韩美林每一天都在与昨天告别,每一天都在被他不可思议地翻新,激情永远跟他厮混在一起”。2008年,韩美林先生成为北京奥运吉祥物总设计师,此前他曾为2008北京奥运设计申奥标志,韩美林的艺术世界终于在全世界面前彰显了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吉祥物——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