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诗鹿柴

古诗鹿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古诗鹿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诗鹿柴范文第1篇

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及想象能力。学习与鉴赏古诗可分以下五步进行:

1.读准字音。

在古诗文中,有些字不常见,有些虽是常见字,但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完全不同。

例:给下列诗句或诗题中加点的字注音。

(1)《鹿柴

(2)万条垂下绿丝绦。

(3)萧娘脸薄难胜泪。

(4)燕山月似钩。

《鹿柴》中的“柴”读“zhài”,不读“chái”;“绦”读“tāo”,不读“tiáo”;“胜”读“shēng”,不读“shèng”;“燕”读“yān”,不读“yàn”。

 

2.了解词义。

读懂一首诗的重要一环是理解诗句中词的含义,特别是对古今意思差别比较大的词要着重理解。

例: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忙趁东风放纸鸢(yuān)。

(2)舂(chōng)锄扑扑趁春晴。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小溪泛尽却山行。

第(1)句中的“纸鸢”是“风筝”的意思。第(2)句中的“舂锄”不是什么锄头而是白鹭鸟。第(3)句中的“汗青”是指史书或史册。第(4)句中的“却”不是表示转折而是“再”的意思。

 

3.了解诗文的创作背景。

弄清诗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创作了怎样的诗,对于理解诗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唐朝诗人杜甫所作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是诗人在饱受战乱之苦后写的,了解创作背景后再来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喜欲狂”的感情就容易多了。

 

4.朗读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掌握诗歌的节奏。

朗读诗歌时要注意节奏。如五言诗可按以下三种方法诵读:

一是“二二一”(三拍),如:床前/明月/光。

二是“二一二”(三拍),如:举头/望/明月。

三是“二三”(两拍),如:君看/一叶舟。

七言诗有这样几种读法:

一是“二二二一”(四拍),如:梅子/金黄/杏子/肥。

古诗鹿柴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 古诗词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5-0052-02

目前,农村初中古诗词教学主要是对字词句的诠释和翻译,让学生死记名句。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古诗词就感到枯燥,没有学习的欲望,更别谈体会古诗词的美。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让学生真正形成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呢?

一、悟“情感”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字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为人们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适宜。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应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比如,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千年之后,仍能令我们激扬奋发;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宏的气势。

古诗词中的语言精练,一个字表达出无数意境,无数情感。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因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直”字看似浅显平白,但却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既准确地摹状,又凸显出无风的大漠空旷苍凉之感,可见作者练字的功力。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 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作者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同时句中所写之景也体现出了诗人此时孤寂的感情。古典诗词中精妙之语及精炼的表达创设出的绝美意境可以让学生的心灵漫游在艺术境界和美感的氛围里,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审美陶醉和情感升华,使其审美感知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二、品“诗美”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等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之径,通过读准字音、节奏、停顿,才能整体感知文本的大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感受到古诗特有的韵味。老师如果放弃读古诗教学这最有利的法宝,以讲代读,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吟咏诵读是诗歌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体会人文精神行之有效的方法。钱梦龙老师就主张“不妨让学生适当学一点吟咏之法,所谓‘三分诗靠七分吟’,许多竟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当然吟咏诵读并不是等于死记硬背,根据平仄规律,根据节奏来协{音调的高低、长短、疾徐,吃透诗词的内涵,体悟、意会主人公丰富的情感世界。欣赏诗词,要在反复诵读中仔细品味其中流淌的音乐美,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其创造的情境美。在诵读时,应避免流于形式,为“读”而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必要的点拨。

三、抓“诗眼”

读诗要抓住“诗眼”理解诗歌内容。诗眼是诗中最凝练、最传神、最准确的传递主旨的字句,读透诗眼,能容易地把握诗的中心和领会诗人的情感,在语言中品味古诗的意境美。

首先,抓诗中的关键字: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它们的妙处早已为人们所称道,而这种妙处体味获得的过程就是对古诗词中语言的品读。 如《观沧海》中紧扣一个“观”字,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意境开阔。透露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诗中情与景紧密结合,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襟和想统一祖国的豪迈气魄。全诗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诗歌内涵。如《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字是空旷之意,正面描写了鹿柴附近,傍晚时分深山里寂静深幽、杳无人迹的景象,展现了大山幽静、不闻人语的情境,表现了安静幽深的境界。一个“空”字,渲染了空寂清冷的氛围,表达了隐居者安闲的心境。

古诗鹿柴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诗词 字词 读法 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古诗词字数有限,言简意赅,意蕴无穷,各个学段都应让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更要加强古诗词诵读的指导,特别是对古诗词中个别字词诵读的方法指导。

一、读准生僻字

古诗词的载体是古代汉语,它的语法系统常常与现代汉语相异,诗文中有许多不常见的生僻字,容易造成学生文字阅读上的障碍,造成字词意思理解上的困难。教学中帮助学生读准没有接触过的生僻字,能帮助学生疏通语言文字,让学生能初步理解其字面意思。如杜甫《登高》一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的“渚”;贺知章的《咏柳》“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绦”,《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轻尘”的“”,袁枚《所见》中“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中的“樾”等都是小学生不常见的,比较生疏的字,甚至连读音都不太清楚,是学生理解诗句的绊脚石。因此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查阅字典,给生僻字正音,做到会读,然后借助参考书,找到这些字词的解释,帮助学生把全句大意口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顺利地翻译出每一句诗的意思,达到初步感知诗意的目的。

二、读对古今异音字

古诗是古代人写的诗歌,由于年代的久远和语言的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词汇)都在变化,很多字的读音在音韵系统中发生了迁移,有些变成了书面用语,有些是根据古代诗词、歌谣及其他韵文汉字声旁的分析,以及汉语方言、域外汉语借词对音等材料,得出结论的。因此,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字的读音与现代汉语的读法不同,也就造成了学生的阅读障碍。如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字,在古汉语中作“看见”讲,但由于当时没有“现”字,便使用“见”代替,读“xiàn”,即“出现,现出”的意思。而《山行》一诗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按古音应读作“xiá”,而不读作“xié”。王维中的五言绝句《鹿柴》中的“柴”不读“chái”而应读“zhài”。这就是古韵和今韵的不同,它们都应保留古音的读法,念起来才顺口、押韵、合乎平仄。如果让学生按今天的读音去读,即不合辙,也不押韵,就失去了古诗词的韵律美,不能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其音乐吟诵上的美感了。

三、读懂古今异义字

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虽然小学课本中选编的古诗大部分都通俗浅显,但仍有许多字词的意义或用法与现代汉语是大相径庭的,由于受现代汉语词义的习惯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按现代汉语的用法去套用,那么诗歌的内容上就会产生错误的理解,诗歌的意境上更会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学会联系语言环境,借助工具书对古今异义的字词作出最确切的解释。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就不是现代意义的上“走路”,应联系孩子追赶蝴蝶时的情境翻译为“跑”,否则一个不急不缓的“走”就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儿童追逐蝴蝶的欢快、急切心情了。而《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更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坐下、坐着”,而是“因为”的意思,如果学生根据平时的思维定势去解释,那整首诗的意味全变了。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读懂古今异义的字词,选择最恰当的解释,才能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人的喜怒哀乐,倾听诗人的心灵之声,感受诗人的别样情怀,并从中品悟,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和深远的意境。

古诗鹿柴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诗特点 阅读方法

中华民族是诗歌大国,诗词歌赋在滚滚历史进程中闪烁着绚烂的光辉。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就已诞生,并以其辉煌著称于世。爱诗、诵诗、作诗,中华民族这一深远的诗教传统,使历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多为唐宋时期的名篇佳作,如《江雪》、《望庐山瀑布》、《山行》等。

一、古诗的特点

意境美。所谓意境,是诗人内在感情与外界的景物有机结合而创造出来的鲜明、生动、含义深刻的生活画面。而意境美就是故事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哲理美,是指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不仅诗中有情,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作品还诗中有理。音乐美,是指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二、古诗的阅读方法

1.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古诗词句凝练、语意含蓄,是用古汉语写成的,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特点,跟现代汉语的距离较大,阅读时,首先得把它读懂。要把诗句读懂,可以通过注意认识古汉语中的通假现象、了解古汉语中词的活用、懂得一些古汉语中的词义变迁现象、理解古汉语中句法的不同特点、抓住“诗眼”等方法,因为这些往往都是理解诗句的障碍或敲门砖。熟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如王维《鹿柴》中的“柴”同“寨”;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为形容词作动词用;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是“因为”,不是今义的“坐”等等。杜甫的《春雨》中“好雨知时节”的“好”就是此诗的“诗眼”,体现着文章的主题。

2.走进情境,感受意境美

在阅读古诗时,要激发感情,走进古诗的意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了解作者及背景。古诗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我们要去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例如《江雪》这首诗,是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打击,被贬永州时写的。在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后,就更能体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对当时生活困境的影射,以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的作者面对失败和困境时不甘屈服、理想不泯的精神。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如阅读《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时,可联系生活中所见的春景以及自己放风筝的经历,从而激起共鸣,自然而然走进诗歌的意境。三是利用音像资料。在古诗阅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景物,若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图片和录音等,使自己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望庐山瀑布》一诗,可通过收集一些与庐山瀑布有关的影象资料来增强对这瀑布直观形象感。四是丰富想象,阅读时要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例如《江雪》这首诗,通过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3.领悟诗中的“理趣”,品位哲理美

诗中的一些议论往往表现得十分凝练,充满哲理,从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等。这些名句,包含着诗人深刻的生活感受,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哲理,思想容量极大,常常成为全诗的警句。在阅读时,应当注意品悟这些警句妙语,发掘其中的“理趣”,领会诗的哲理美。

4.品位语言美、鉴赏音乐美

在深刻理解了古诗诗意之后,再去品位古诗的语言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如品位前面讲到的通假、活用、词义变迁现象等。音乐美的鉴赏可以通过诵读来实现。“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阅读古诗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要使自己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必须加强朗读。古诗本身就平仄和谐,声韵动人,诵读起来音乐感十足。再加上对于诗中语言文字和诗意的细致品位,可使我们诵读的时候能更好地把握古诗感情基调,处理好节奏停顿和重音等朗读技巧,从而更加感受古诗的音乐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看来,只要我们教给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指导学生走好每一步,学生就不会为诗歌阅读而头痛,从而能够通过反复朗诵,深入体会,来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136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8

[3]《小学语文教材教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238

古诗鹿柴范文第5篇

摘要王维之诗兼具佛家的“空”和道家的“无”。其诗静寂、壮美和幽美化合,包孕禅、诗、画三味。王维诗深契禅理,涵摄禅意,暗寓禅机,禅意宛然。因此,本文从参禅的角度着手,领略分析王维诗词翻译的三个境界。

关键词:王维与禅宗 以我观物 刹那顿悟 物我同一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王维与禅宗

禅宗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宗教,它承袭了佛教的衣钵,同时又吸纳了道、玄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尤其唐宋时期,诗歌与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以禅作诗,以禅入诗成为一代风气,其中如孟浩然的“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常建的“山光悦鸟色,潭影空人心”,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都是深含禅理之作。就王维而言,诗人精通音律,于音律中涵摄禅韵。其诗“字字入禅”,善用淡、远、空、寂等字,强调“静美、澄旷、寂悦”,因而禅韵盎然。王维曾有诗道“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这些诗透露出诗人内心那种随缘尽化、心气容和的人生态度;平淡空澈、任运无心的情感心态;静寂宁澹、神与物游的处事与观物方式。由此可见,禅宗对其诗歌影响极为明显,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禅入诗和风格上的诗禅合一。

以禅入诗的表现手法,表面上根本无意表现为禅悟、禅机,绝不刻意说禅,禅意不在字面上,而在境界中,也就是所谓的“绕路说禅”的阐释方法。如他的《饭覆釜山僧》一诗所言“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文中不着禅字,但其精神意趣则是最透彻的禅,诗人已把对尘俗生活的认识和体悟提高到了“圣境”。在现实与理想的二元对立中回复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态度上来。我们再看王维禅风禅骨的体现,“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薄暮日已薄,禅寂日以固”。细细品来,其绝美的意境,寂寥的感觉,深刻的禅意,直抵人心。故有贺裳云:“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载酒园诗话又编》)。本文意图从参禅的角度入手,来论述王维诗词翻译中禅意之体现。

二 王维禅诗翻译三境界

唐六祖慧能大师门下“五大宗将”之一青原行思在《五灯会元》卷十七《惟信》中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乃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从青原的禅悟中可以得知,其参禅感悟山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我观物”,第二阶段“刹那顿悟”,第三阶段“物我同一”。下面从青原参禅这三个阶段,来论述王维诗词翻译的三个境界。

1 以我观物:未参禅时,见到的山水是我们平常人眼中的山水,就是以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山水。“我”是观察的主体,山水是观察的客体。山水有着各自本身的 “质的规定性”,我与山水之间存在着对立。这是参禅者从“寻禅”到“悟禅”的一个过程:所谓“落叶空满山,何处寻行迹”,正是描写寻找禅的本体而不得的情况。

禅宗认为,境由心生,“心生则种种法生”。认为“心”可以包万物,生万境,以“心”“自性”为世间一切所从出的根源。这就是禅宗的“自性论”。也就是说,主体不仅可对眼前景物取舍选择,而且可以通过艺术想象,凭空创造出艺术形象来。禅宗的“自性论”与翻译的“主体性”不谋而合,对艺术家创作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极大,而将之与翻译活动相结合,也就是译者主体能动性发挥的一个过程。

那么,什么是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的文化和审美创造性。它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地说,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大背景下,对译者以及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译者作为一个能动的个体,其主体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而译者的主体性又是由译者的个人生活经历、双语能力、翻译目的、时代背景等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对译本的研究应将其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译者以及译者主体性在译文中的发挥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重视。下面以美国著名汉语言学者鲁宾逊翻译的王维《鹿柴》为例,讲述译者主体能动性发挥的过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此诗中,诗人意在写静,却摄取了两个极为细微的动态意象:空山人语和夕阳返照,遂使瞬间的动感生出无限的禅寂。它表征的正是禅境之“即世间出世间”的特征。禅境追求的是在俗常生活中的顿悟成佛,它要打破在世和出世的界限,对两者采取不即不离、不粘不弃,或超越即离、粘弃的特殊立场,而其超越也就借打破或打通两者限域而实现,其最大之奥秘正在此,正在“不见人”与“闻人语”之间,在光的“曾照”与“复照”之间,更在造成此矛盾并置关系的那个“静”的神秘的永恒本体和对之直觉性的通达、妙悟,故很明显,《鹿柴》之趣也在禅境。且看译文:

By G.W. Robinson (1973)

Hills empty, no one to be seen

We hear only voices echoed-

With light coming back into the deep wood

The top of the green moss is lit again.

译者将这首五绝诗译成了一首地道的英语自由体,失掉了格律和韵,与原诗风格大相径庭,篇幅也大大加长,原诗的简练、含蓄的效果受到了破坏。此外,译者臆造出“we”,使原诗空灵之意蕴严重减损。译文最后用“top”译出原文的“上”,译诗与原诗皮相两离,原诗之禅趣或禅寂之意已荡然无存。

由此可见,凡涉及到禅境的诗句,鲁宾逊的译本多数情况下只能苍白地表达出原诗的意思。原因何在?东方人善坐,喜静乐思,常于静思渐悟人之道,心境淡泊致远。译者虽喜爱东方文化,对王维情有独钟,但对古诗缺乏中国人独有的精细体味揣摩,难以将禅境英译出来,也只是达到了青原行思所说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地步了。

2 刹那顿悟:参禅一段时间,悟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见到的山水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只是一种虚假的幻象。达到这种境界,就会以“空”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这就是禅悟的“入处”。关于“顿悟”,宋代诗人张方平说到“顿悟红炉一点雪,忽惊暗室千百灯”。此二句极为传神地描述了诗人顿悟的心理过程。“红炉一点雪”,比喻无常、虚幻或无迹可寻之境地。诗人自己的蒙昧在无量无边的佛法面前,顿时消解无遗,就像是一片雪花飞入熊熊燃烧的火炉之中迅速融化。禅宗的“顿悟刹那”的思维方法,对诗词的创作与翻译产生了一定影响。下面以雷克思洛斯(Kenneth Rexroth)于1970年翻译的王维《鹿柴》为例:

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ness

Where nobody ever comes

Only once in a great while

Something like the sound of a far-off voice

The low rays of the sun

Slip through the dark forest

And gleam again on the shadowy moss.

译者将原诗的“意境”凸现于笔端,与原诗异曲同工。译文用“wildness”、“dark forest”、“shadowy moss”译出了原文中空山、深林、青苔,在由视觉意象构成的画面中,清淡浅雅的色调传达出大自然空灵恬淡的静态美,诗境在极度宁静祥和中生发,亦动亦静,动静相融,最能贴近作者洗净尘俗、性甘淡薄的禅心。第三行,用“once in a while”,来描述“但闻人语响”中的“一两声”,反衬出了大自然的静谧豁达,第四行用“something like”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朦胧的意境美。“slip”一词真是神来之笔!无任何多余的笔墨,精炼隽永,正所谓“借此一字,尽得风流”,以少胜多,以不言言之,使诗歌达到一种“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境界。

3 物我同一:彻悟之后,发现以“空”的眼光看待山水,仍然是没有彻悟的表现。面对山水,无谓空与不空,让它自然自在,我则一念不起。这就是找到了“休歇处”,这就是达到了“了”的境界,此为禅境。而对于诗歌而言,通过意象点缀,意象叠加,便意境顿生,意味无穷,由“有我之境”而入“无我之境”。即“思与境偕”,物我两忘,进入无人之境,“以物观物”的无我之境,与禅家的“梵我合一”毫无二致。诗人的感情寄托和精神世界同宇宙万物节律同一,我之“思”消融于物之境,达到了禅的艺术境界,也就是“了”的境界。“了”是诗悟的最高境界,达到了“自如”的程度,随手拈来,就是好诗,此乃诗之意境。意境乃诗歌之灵魂与根本。下面以王维的《辛夷坞》为例,赏析诗人如何灵感陡升,意境突成,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首诗质朴自然,表现出诗人任运自在的超然心性。花开无人欣赏,花落无人惆怅,它自适自足地依自身的生命逻辑,自然而然地在生灭演变。它是无目的,却又拥有着无限的大目的,无意却又好象有意,无为却又无不为的永恒本体的化身。它们得之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没有物我、时空之分,它的本性是寂和空。可见,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勾勒出超然绝尘、近于唯美的“无人之境”。下面来看一下许渊冲又是如何与诗人静默相契、心物相融,与原文相得益彰的。

The magnolia-tipped trees,

In mountains burst in flowers.

The mute brook-side house sees,

Them blow and fall in showers.

我们可以从许渊冲的译文中看到译者精到的选词、工整规律的韵脚。该诗翻译得紧密严谨,天衣无缝,层次错落有致,韵脚起伏跌宕。一、三行与二、四行的尾韵,使译文对仗工整,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后两句译文,译者将原文的“寂”译为“mute”,同时,译者通过“妙悟”,颇具匠心地创造了虽然无人,但却能“看”的独特的动态笔触,以逆笔得趣,达到了与原文境界上的高度一致。这种“以物观物”、“心凝神释,与万物冥合”的物我两忘境界,正与佛家所追求的“禅定”境界达到了天然的默契与冥合。“mute”与“see”两个词,一静一动,以静喻动,以虚生实,在极度宁静祥和中生发,亦动亦静,动为静用,终为静,此为静寂空灵之境。

三 结语

所谓“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诗悦宛然,禅悦宛然。诗人以禅心禅境入诗,另辟蹊径,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因此,我们在翻译王维禅诗的过程中,应该与诗人共同进入禅的境界,体悟禅家的定会不二,性相一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真谛,从而澄观一心,腾挪万象,而后才能使译文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人间词话》,齐鲁书社,1986年版。

[2] 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

[3] 姜剑云:《禅诗百首》,中华书局,2008年版。

[4] 查建明、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

[5] 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菠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

[6] 北京大学古代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 姜剑云:《禅诗百首》,中华书局,2008年版。

作者简介:

古诗鹿柴范文第6篇

一、通过比较辨析,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古诗的语言是诗人反复推敲的结晶,是较为精练的,因此在古诗的教学中,强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古诗中的重点词句,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如《泊船瓜州》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曾反复斟酌,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词。最后才确定用“绿”。“绿”字描述了江南绿草茸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通过比较辨析后,学生便能感受到古诗用词的准确性。又如《鹿柴》中的诗句“返景入深林”,“入”字用得较为恰当,形象地写出了西下的阳光复照着茂密的森林,透过密林又照射到深秋的青苔上面的情景。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把“入”字换成“射”“照”等含义相近的词,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理解“入”字的意思,一步理解诗句意思。比较辨要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动用语言应仔细推敲,锤炼了学生准确的用词能力。

二、通过品味推敲,理解语言的精炼性

古诗以其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在教学中应紧扣句中的字词、引导学生品味体会,感受语言的精炼性。如《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诗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和“万”两个字就写出了花开得非常多,“低”字写出了花开得很旺盛,一句诗七个字就把花开的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朗读品读;感受诗人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三、引入情境,激发学生语言的想象性

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引入古诗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中,要激发学生语言的想象力,可以达到如见其物,身临其境的要求,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采用音乐、画面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挖掘古诗的意境。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遥知兄弟登高处”中“兄弟”指的是谁的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一人”指的是谁?为什么会少一个?这样一步步激发学生,引导学和想象作者独自一人在他乡的情景,体会作者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四、扩补描述,训练语言的丰富性

诗句中经常动用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插图,用现代的语言扩充描述,以此来训练学生语言的丰富性。如《赠汪伦》一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汪伦的感受怎样?汪伦带着乡亲踏歌为李白送行时,李白的感受又是怎样的?他会怎么想?通过让学生用现供的语言,通过回答问题来理解诗意。又如《锄禾》一诗用20个字。诗句精炼。教学时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日当午”是什么意思?“汗滴禾下土”说明了什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农民的辛苦,既受到教育,又在扩补描述中训练语言的丰富性。

五、通过朗读背诵,体会语言的音韵美感

古诗有独特的音韵美,以它的音韵美著称,最适宜朗诵。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理解诗意,领悟古诗意境和体会诗人感情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自然地朗读,读出诗的意境和诗的感情,体会诗句的音韵美感,如《宿建德江》诗中,“移舟泊苦”。“日暮”“愁新”可看出正值黄昏时候。作用者有说不尽的愁思。而面对此情此景,旧愁未解,又添新愁。诗的后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描绘出是野旷和江上的优美景色,写景写得很美,其实地烘托抒发诗人的孤寂情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把握此诗较为深沉的基词,让学生在多读、读准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愁闷的心情。

六、扩展想象,体验语言的情感性

古诗无论叙事、抒情、咏物或写景,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诗人的情感。为了让学生从诗中的词句入手,扩展现象,想象诗句里面所蕴含的情感。如: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扩展思维想象,诗人在黄鹤楼送友人孟浩然时说了些什么话,孟浩然又是怎么说的?让学生表演,体会当时两人的感情。并启发学生产想象、孟浩然去到扬州后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想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语言的情感性。

七、抓住诗中的数字,体会语言文字的贴切性

小学语文教材的几十首古诗中,近半数以上用到了数字,使得古诗文辞生辉,情趣盎然。如:《夜宿山寺》中的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以“百尺”作虚指,形容山楼高峻,耸人云际的景象,这样数量上的夸张,能突出景物的特色,使情境添增。又如:《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虚指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遥远,“一日”说明时间较短,两者形成悬殊的对比,既写出了舟行速度之行,又反映了诗人遇赦东归时的喜悦兴奋之情。

八、利用多媒体,感受语言的形象性

古诗鹿柴范文第7篇

关键词:炼字;空字;高考诗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96-01

“空”字在咏史怀古诗、思乡怀人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这几大常见的诗歌题材中多被诗人援引。在不同题材的诗歌中,担任了不同的抒情角色。较好地掌握古人对“空”字的灵活运用,是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主题的。

一、“空”字所寄寓的情感

1、抒发对社会人生盛衰无常而自然宇宙永恒的慨叹

这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对比。例如王勃的《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高阁之中的滕王李元婴现在在什么地方?此地只看见栏杆外的长江水波涛汹涌,不舍昼夜地永恒流淌。人生的短暂与江水的永恒使得诗人生发慨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来寓意着朝廷的兴盛,凤凰去象征着朝廷的衰落。社会人生是盛衰无常的,唯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2、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

这种“今衰”是由统治者的昏庸腐朽造成的,所以也蕴含着规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历史覆辙的思想。这一点在咏史怀古诗中较为常见。例如姜夔《扬州慢》,昔日的扬州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繁华之极。而今却是“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萧条冷落。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六朝三百年的历史恰如一场梦,“鸟空啼”暗含着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同样地主题还有欧阳炯《江城子》“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诗人凭吊六朝古迹,怀古而伤今。这也是在警告当朝者该如何治国理政,才能避免政权的倾覆。

3、寄寓着羁旅漂泊的愁思、思念家乡的惆怅、孤独寂寞的哀怨、壮志未酬的愤懑

这一点在思乡怀人诗、送别诗中多有体现。柳中庸《听筝》:“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只能与灯影为伴,是何等的寂寞!“空”更增添哀伤的氛围,离愁别恨之意呈现纸面。同样地,如王维的《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空堂”表达的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空”蕴含了绵绵无尽的不舍之情。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报国之志得不到伸张,空有一腔爱国热忱。一个“空”字将诗人壮志未酬的愤懑倾泻而出。

4、热爱山水、渴望归隐、淡泊名利、超然脱俗

这在山水田园诗中多有体现。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里的“空”就是一种闲适、一种宁静。《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大山幽静,不闻人语。《过香积寺》:“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描写了水潭清幽。《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环境的清洁空明,也是诗人淡泊名利心态的有效折射。再如常建的《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大自然的山水能够去除内心的杂念、纯洁心灵,超然脱俗。

二、答题技巧与示例

释含义,点手法+描景象,摹情态(结合特定诗句翻译)+谈感情,明作用(艺术效果)

例如:《湘中》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萍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注:该诗写于贞元末年(804)韩愈无端被贬连州阴山(广东县名)的赴任途中。相传屈原贬逐,遇一渔父到:“举世混浊,和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说罢,“鼓而去”。

问题:请简要分析最后一句中“空”字的妙用。

分析:有效理解诗歌,我们需要从宏观与微观处着眼。从宏观处着眼,即抓住诗歌的题目、作者、诗句以及背景介绍等环节。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诗人无端被贬,那么这种情感或者是乐观豁达的或者是壮志未酬的。需要我们再做进一步的确认。从微观处着眼,就是抓住诗歌的典型意象。中国古代文人都有“渔父”情结,其背后蕴含着两种情感:一是渴望归隐、淡泊名利;一是壮志未酬,被迫归隐的无奈。下一步就是抓住诗歌的整体去分析,第一句出现了“愁”的心绪,第三句描写的是寂寥的情境。综合以上分析,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壮志未酬的情怀。而一个“空”字将那种怅然若失的心理展露得淋漓尽致。

本题参考答案:“空”字是“只”的意思,“空”字所在的诗句为用典艺术手法。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了空阔的汨罗江畔只留下渔父扣弦而歌的寂寥情状。这里用“空”字写出诗人面对茫茫水天的怅然若失,含蓄地抒发了那种无端遭贬、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三、高考真题汇编

(2009年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元]舒颉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问题: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04年全国卷)

《江城子》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古诗鹿柴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古诗 诗意 诵读 适度 梯度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古诗文教学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思想教育,还对学生进行了艺术的熏陶。低年级的古诗短小精炼,想象丰富,童趣盎然,很受学生喜爱。但是,如何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度”,让学生喜欢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获得古诗带来的良好文化熏陶呢?长期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我,对此一直感到很困惑。因为在指导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时,有些教师不是上成简单的识字、朗读和背诵课,使学生对诗意一知半解;就是上成古诗文赏析课,让学生在教师一厢情愿的枯燥解说中不知所云、一头雾水,更不要说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了。在学习了一系列名师的教学实录后,找到了一点低年级古诗教学的方向和途径,尤其是于永正老师的《草》的教学可谓是低年级古诗教学的典范。同时,笔者发现,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有限,所以语文新课标对低年级古诗的教学目标定得较低,只要求“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名师的宝贵经验,觉得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把握以下几个“度”。

一、识字教学要有深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首先要把古诗作为学生识字的一个载体。课标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所以识字仍然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低年级教材中的古诗只是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一种文体,它必然也承载着帮助学生学习生字的任务,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必须要以识字为主要目标之一,才能为古诗的朗读和情感体验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生字或者词语的意思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古今异义现象,也有部分生字的读音出现古今异音现象,这些生字教师不教,学生自己是读不懂的,会成为理解和诵读古诗的障碍。因此,生字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来学习古诗中的生字呢?

(一)扎实生字的教学

学习生字并不是枯燥单一的,更不是靠死记硬背的。教师要认真地研究所教的每一个字,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举一反三,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汉字的神奇魅力,为学生的持续学习奠定基础。一首古诗的字本来就不多,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相对高年级来说就更简单易学,对于学前教育充分的学生来说就显得更容易了,课堂上教师一出示有些古诗学生就能摇头晃脑读出或背诵。缺乏经验的教师就会被迷惑,误以为学生们都会读了,会简化识字教学的过程。殊不知,那些会读会背的学生可能只是声音的记忆,他们很多都不能将声音和字对应起来;即使能对应,也许读和记得并不准确,更不用说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部分学生,会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恐慌和焦虑会伴随在课堂学习中。所以,教师要善于甄别学生掌握生字的状况,迅速作出判断,面向全体学生,扎实教学古诗中的生字。例如,《赠刘景文》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28个字,但是生字却很多,而且很拗口,很难读准确,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生字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老师要专门花时间指导学生学习生字,首先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形声字”“猜谜语”等方法进行生字的识记,让学生读准生字的音,记住生字的形;然后通过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进行反复地、有趣地朗读;最后将生字放进古诗中读,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二)突出古今异音的生字教学

在古诗中,还会出现生字的读音古今不同,即通假字现象。例如,《敕勒歌》中的一句诗“风吹草低见牛羊”,其中的“见”就相当于“现”,字音和字义是相同的,字形却不一样。像这样的语音现象,老师要重点指导,通过字形、字音和字义的比较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感受。又如,《鹿柴》中的“柴”的读音与“寨”相同,以及诗句中“返景入深林”中的“景”与“影”的读音相同,都要老师重点指导讲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不必将通假字这样专业的术语教给学生,只需让学生知道在古诗文中有时候会出现语音古今有变化这样的现象就可以了。

二、诗意理解要适度

古诗的语言非常凝练,一个字往往要用几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解释,再加上字的活用、语序颠倒等语言现象,理解古诗诗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诗意的理解到底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新课标》强调:“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浅近”“初步”“感受”这些语言的表述,无一不在告诉基层的语文教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诗意的理解不可过度,要适可而止,要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笔者认为低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诗意理解注意以下两点。

(一)诗意理解要形象可感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显示,他们对形象可感的画面比较敏感,记忆较清晰,新课标也建议:“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彩色插图,老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初步了解古诗描绘的情境,从形象的画面中获得整体感知,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理解《登鹳雀楼》这首诗的诗意时,首先让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插图,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中画了哪些景物,并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将画面的内容描述出来;然后对照古诗,找出相应的诗句,学生很轻松就理解了“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的意思。

(二)诗意理解不强求字与义一一对译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诗句都能通过教材中的插图理解的,有些根据诗句中的字来直译是无法解释清楚的。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说过:“那些老师教了,学生还是不会的是不用教的。”因此,笔者认为诗意的理解并不是一定要强求学生字与义一一对译,那样不但会破坏古诗的意境美,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倒不如大致地了解诗意即可。

例如,《登鹳雀楼》一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这首诗理解的难点,如果老师硬要字与义一一对应,那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尤其是“千里目”根据字义理解肯定会产生歧义,所以这句诗不能直译,倒不如解释为“要想看到更远处的风景,就得再上一层楼”或者“要想看得远,就得登得高”,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古诗朗读要有梯度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的一枝奇葩。古诗的意境美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积累优美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祖国传统的文化。反复的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如何让这个过程有趣又有效呢?笔者认为古诗的朗读一定要有梯度,要层层递进,在不断地提高要求中才能让学生的朗读达到人情入境的境界。

(一)读出古诗的节奏感

读古诗要有一定的格律,要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通过声音表现出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古诗的思想内容,体味古诗的情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出节奏感主要是学会停顿。在诗意理解的基础上,首先老师要帮助学生利用斜线划出诗句停顿之处,逐步让学生学会自己断句;然后教师通过范读、听录音读、自己练习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朗读的抑扬顿挫,感受古诗与一般文章朗读的不同之处,把握这种介于读与唱之间的吟诵形式。当然,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体会人物心情的基础上揣摩古诗的朗读节奏。

(二)读出古诗的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