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混也是一种生活

混也是一种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混也是一种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混也是一种生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混龄班学前混龄教育学

前混龄教育(以下简称“混龄教育”),是指把不同年龄的学龄前儿童按一定的比例组织起来开展游戏、生活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模式。它需要教育者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具备科学的儿童发展观、课程观,通过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儿童富有个性、生动地发展。学前教育机构本是一个多年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儿童群体生活、游戏、学习的场所。年龄相同的儿童可以在其中一起生活、游戏、学习,年龄不同的儿童也同样可以。且异龄间的互动为幼儿创造了多年龄层次、多种发展水平、多种能力的同伴相互作用的机会,这对不同年龄幼儿各自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一、混龄教育是多种学前教育理论的深刻实践混龄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一种形式,因此一切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既是同龄教育也是混龄教育的理论基础。实际上,混龄教育是这些理论更积极、更深刻的实践。

(一)践行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混龄教育是蒙氏“儿童之家”的活动形式。它为儿童提供了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带动的成长环境。在蒙台梭利看来,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儿童发展生命,为此,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受到尊重。儿童对外部环境信息有吸收的心智,要充分信任儿童自己的力量,他们是自我的教育者。混龄教育使儿童在活动中获得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拥有更多不同层级的学习和交往的伙伴。

与成人的指导相比,由于年长儿童更接近年幼儿童的心智,幼小儿童很容易理解这些指导,所以由年长儿童来指导年幼儿童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同时,年长儿童通过指导年幼儿童,不仅能进一步提高认知能力,而且能够展示领导才能,产生成就感,体验成长的快乐。总之,在蒙台梭利“儿童之家”的混龄教育实践中,混龄班的儿童之间更像是兄弟姐妹。混龄教育出现在“儿童之家”并非偶然,这与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可以说混龄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在实践上的一种体现。

(二)体现了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要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为中心,建立一种回归儿童的生活、注重经验及其改造的课程体系,这在混龄教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长”。即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培养新的一代在未来担负起民主社会的公民责任,作好道德的准备和智慧的准备。儿童要学会做人,就得通过平等的交往,发展社会意识,理解社会的期望和社会生活秩序。而混龄教育中的不同年龄层次或具有年龄差异的同伴群体,更有助于不同年龄的儿童理解和掌握社会规则,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且是为了更丰富、更完美的生活。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这就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观点。因此,教育要为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教育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儿童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并且学会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的方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混龄教育实际上是为儿童提供一种更为丰富、更为完整、更为生态化的生活,使儿童在这样的同伴生活关系和生活环境中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

“经验”、“经历”“历程”是杜威教育哲学的重要概念。他认为教育的过程是儿童生长的过程,而生长的过程又是经验不断改造的过程。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交互活动、不同的交往对象,儿童经验、经历的获得也是不同的。混龄的教育环境以及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的互动,不仅可以满足儿童交往的天性,而且使得儿童有更丰富的经历,获得更多的经验。

(三)推动认知发展理论倡导的让儿童“去中心化”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从教育的角度讲,又被称为互动理论。他强调儿童的发展是儿童与外界环境积极主动地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互动,就没有发展。他重视社会性互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而混龄教育中儿童与同伴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就有机会了解别人的想法尤其与自己不一样的想法,这会促使儿童进行判断、比较和思考,进而自己得出结论,这对儿童的“去自我中心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以互动有力支持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念维果斯基与皮亚杰对教育的认识有很大的一致性,尤其是在儿童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方面。但与皮亚杰所不同的是,维果斯基把儿童看成是社会的儿童、文化的儿童;儿童的发展是一种社会传递的过程,受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刻影响。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最近发展区不是一个实体概念,而是一个形象化的抽象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相互作用的原理。这种相互作用并不局限于儿童与成人之间,也包括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发生在同龄儿童之间,更容易发生在异龄儿童之间。正是由于异龄儿童之间的互动,才使得“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具有更加生动而丰富的内涵。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社会传递的过程”。这个“社会”不只是成人、也是儿童的社会,而且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既有同龄的伙伴之间的社会性活动,也有异龄孩子之间的社会性活动。他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既是发展的状态,更是互动的过程;既是互动双方中的某一方的发展,也可指导互动双方的不同发展。在混龄互动的过程中,年长的儿童和年幼的儿童在发展的不同方面都超越了同龄互动的步伐和状态,使他们相应的最近发展区体现得更加生动、广阔。

(五)实现班杜拉提出的为儿童提供更多“社会学习”的机会儿童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观察、模仿等向他人学习,班杜拉(Bandura,A.)称之为“社会学习”。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社会学习取决于儿童的经验和智力水平,它是儿童成长的结果;社会学习同时也是儿童成长的途径,而且观察、模仿的对象越是多样化,儿童的社会学习就越丰富多彩。因此,儿童社会学习的对象不会只局限于成人和同龄伙伴,社会学习的行为同样会发生在异龄同伴之间。混龄教育环境为儿童提供了大量观察、学习不同发展水平的同伴行为的机会。比如,年幼儿童通过观察年长儿童在结构游戏中使用游戏材料的方法,学会了搭建楼房、拼图等技能,提高了年幼儿童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和开展游戏活动的能力。除此之外,年长儿童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的行为、语言活动等都可能成为年幼儿童学习的对象。

(六)符合教育生态理论的基本原则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教育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是“相互作用论”,其核心概念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良性互动、平衡、可持续发展等。根据影响儿童发展的各种相互作用的因素之间关系,把整个教育生态系统分为五个彼此间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外观系统(exosystem)、宏观系统(macrosystem)、时间演变系统(chronosystem)。其中,微观系统是直接作用于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包括儿童在内,也是该系统的影响因素。

儿童与家长、教师和同伴的互动,成为这个系统的主要表现。尤其是基于独生子女成长的需要,混龄同伴之间的互动更应该在这一系统中得到加强。

二、混龄教育符合我国国情及幼教改革的要求混龄教育模式不仅得到各种有关学前教育理论的强有力支持,同时它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实践体现;它既是儿童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学前教育的现实要求。

混龄教育模式不仅在西方,而且更应该在中国的学前教育实践中焕发出其独具特色的优势和生命力。尤其是它对独生子女家庭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已成为国内外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共识。

在我国,独生子女的成长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独生子女因缺乏兄弟姐妹而导致了同伴交往不足或缺失,同龄互动和异龄互动对独生子女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以同龄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独生子女早期成长的需要,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尝试,充分体现混龄教育活动中大带小、小跟大;大帮小、小促大;大教小、小学大的互动态势,可以在同龄以及异龄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使每个不同年龄的儿童都能在其中参与适合自己的活动,承担符合自己发展水平和特点的角色。世界学前教育组织前任主席柯蒂斯女士了解了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后,曾建议我们发展混龄模式的幼儿园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然而,当前以幼儿园为主体的幼儿教育机构,却难以把这种认识付诸实施。这其中有许多原因,而主要原因就是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已经习惯于把幼儿按年龄进行小、中、大分班的分龄教育模式。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不仅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可供选择的不同的课程方案,而且也培养了庞大的、有能力实施这些课程方案的师资队伍。而混龄教育虽然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也有较长的教育实践,但由于它并不是我们的教育传统(虽然我们有这种教育的需要),所以,长期以来混龄教育在我国开展并不普遍,少数实践也更多是带有试验性质,而以相对稳定的混龄班为组织形式的混龄教育,更是少之又少。

《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实践证明,异龄伙伴相互作用的环境也是对儿童发展的一种有利环境,应该创设儿童异龄互动的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现在,教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这一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同,但同伴是儿童发展的资源的理念还远没有形成,尤其是在实践中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纲要》还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儿童与成人的互动,使他们学会尊重、服从,甚至理解权威;与同伴互动,使他们学会争论、协商、竞争、分享。而混龄教育中异龄同伴互动还可能使年长儿童学会组织、领导、计划、分配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纲要》所倡导的积极的社会学习。

三、混龄教育的基本形式及发展趋势如前所述,混龄教育是打破幼儿的年龄界限,把不同年龄的幼儿按一定比例组织在同一个班级开展游戏、生活以及教育教学等活动的教育模式。

它既要满足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整体要求,更要体现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之间在各种活动中的彼此互动。

开展混龄教育的幼儿园,其混龄教育的形式不尽相同。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全园混龄活动。这是幼儿园目前比较常见的混龄教育活动形式,它是以“混龄游戏点”的方式打破班级界限,充分调动全园资源而实现的混龄活动。它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定时、定点、定活动形式和内容混龄活动。二是班际之间的混龄活动。这是在不同年龄班之间开展的、有特定目的的混龄活动。三是混龄编班。这是混龄教育的典型做法。我们通常把这种由不同年龄的儿童按一定比例组织而成的班级称为“混龄班”。虽然这种做法在美国、德国、日本、丹麦、英国等国家有不同的名称,比如“混龄小组”(mixed—agegrouping)、多年龄班级(multi—ageclass)、不分年级的班级(non-gradeclass)等,但基本上都是指我们所说的“混龄班”,而且是混龄教育实施中一种较为普遍的选择。

我们把那些对儿童进行混龄编班的幼儿园称为混龄教育的幼儿园。但不同幼儿园混龄编班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有的幼儿园实行“小混”编班,即每个班只有两个年龄段的儿童,如按年龄分为“小中混”、“中大混”、“小大混”;有的幼儿园实行“大混”,即把所有不同年龄的儿童按一定比例进行编排,使幼儿园所有的班级规模、年龄比例等都基本相同或相似。不论哪种形式的编班,只要有利于促进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的社会性互动,都是可以尝试的。

然而,在我国要改变以同龄教育模式为主流的幼儿园传统的教育体系,使混龄教育模式也成为一种普及的重要模式,是非常困难的。其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已有的观念和习惯。大多数幼儿园受知识技能教育意识的支配,强烈的“目标意识”,使儿童知识、技能的发展成为“刚性”指标,而要完成这些指标,同龄教育是最佳选择。二是畏难心理。认为混龄教育模式很难把握,尤其是对混龄教育课程的建构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信心。

事实上,混龄教育课程也是多种多样的;其课程目标更具个性化;其课程实施是生动的,更具有生活化、儿童主体性和互动性。

值得欣喜的是,目前,一些幼儿园正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混龄教育,虽然这是艰难的一步,但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相信,随着混龄教育课程的建构,混龄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优势会日渐显现,幼儿园混龄教育活动必将成为我国幼儿园教育组织形式的常态之一。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当代学前教育译丛,贾珀尔·L·鲁普纳林,等,主编.黄瑾,等,译,学前教育课程(第3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GeorgeS.Morrison,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第8版)〔M〕.王全志,孟祥芝,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赵丽君,刘云艳.混龄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价值〔J〕.幼儿教育,2006(3).

混也是一种生活范文第2篇

2、走近了才知道,原来,一切都和想象中的不一样。

3、人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有些人不经意的出现,是给你以惊喜,你以为她是你生活中的喜悦,其实,你错了,她只是你生命中匆匆的过客,给你的只是一种暂短的感觉,等到潮起潮落,你会懂的,属于你的只是一种回忆。

4、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生活得更好本就是为了你自己,不是吗。

5、穿梭在城市的混泥土建筑中,飘荡着一颗孤独而又坚毅的灵魂。

6、透支了眼泪,我们便会没心没肺的笑。如果有人可以依靠,谁会愿意独立。

7、爱,就是找到那个特别的人,那个总是可以依靠的人,分享快乐,分担痛苦,是伴侣,是爱人,也是朋友。

8、如今我们仅有的默契,就是安静的躺在对方的好友列表里,不闻不问,各自生活。

9、看着你的背影,我突然觉得你是那么的陌生。

混也是一种生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淀粉;性能;降解材料

一、引言

伴着我们物质生活水平节奏的不断提高,在我们身边一次性的塑料包装袋、包装膜正在大量的投入使用中,这些物品都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铁路沿线、旅游景点我们随处可见散落的一次性购物袋、包装膜,这些带给人们的是严重的视觉污染和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塑料由于性能优良,成型加工方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由于塑料的降解缓慢性,其使用及废弃后对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肋。而且塑料主要来源于石油类的不可再生资源,其大量消耗,势必引起严重的能源和人类生存危机。

可降解包装应运而上,它既能对食品起保护作用,又能防止因抛弃包装袋而形成的环境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外开展了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和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应用减少了石油类资源的消耗,减轻了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所谓的可降解塑料是指完全在自然的条件下就可以完全降解的材料,以光降解和生物降解为主。

生物降解塑料的主要来源于淀粉、纤维素、壳聚糖及其他多糖类天然材料。其降解的最终产物为CO2和H2O,可完全为自然界吸纳。淀粉又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生物,是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为易受微生物侵蚀,为微生物提供养分,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能。因此,淀粉在生物降解的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粉的结构和性能

淀粉是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的物质,分布于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中,目前常用的淀粉包括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土豆淀粉等。淀粉的分子式为(C6H5O10)n,n为聚合度,一般为800―3000.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淀粉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溶的,称为支链淀粉;另一种是不可溶的,称为直链淀粉。

天然淀粉是在其内部有结晶结构的小型颗粒状态存在着的,他的结构分为直连和支链两种,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性质也是截然不同的,直链淀粉难溶于水且它的水溶液也是不稳定的,凝沉性也是比较强的,支链淀粉易溶于水,溶液稳定,凝沉性弱。直链淀粉可以制成强度高,柔软性好的透明薄膜,它无臭、无味、五毒,具有抗水和抗油性能,是一种良好的食品包装材料,支链淀粉也可以制成薄膜,但是性能差,遇水即溶。

三、淀粉及生物可降解材料

以淀粉为基质的降解塑料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以天然淀粉作为填充剂或是以天然淀粉和其衍生物为共混体系组成的塑料都属于此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共混型

淀粉共混塑料是淀粉与合成树脂或其他天然高分子共混而成的淀粉塑料,主要成分为淀粉(30%~60%),少量的PE的合成树脂,乙烯/乙烯醇(EVOH)共聚物,聚乙烯醇(PVA),纤维素,木质素等,其特点是淀粉含量高,部分产品可完全降解。

2.填充型淀粉塑料

所谓填充型淀粉塑料,又称生物破坏性塑料,其制造工艺是在通用的塑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淀粉和其他少量添加剂,然后加工成型,淀粉含量不超过30%。严格地说,淀粉在塑料中并非仅仅起到一个填充的作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活化了淀粉与塑料中的羟基,使之形成了高聚物共混体。天然淀粉分子中一般都含有大量的羟基,使其分子内和分子间形成极强的氢键,分子极性较大,而合成树脂的极性较小,为疏水性物质。因此必须要对天然淀粉进行表面处理,以便于提高疏水性和其与高聚物的相容性。

3.全淀粉型

由于填充型塑料在降解性能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全淀粉塑料被人们所寄予厚望。将淀粉分子变构而无序化,形成具有热塑料性的淀粉树脂,再加入极少量的增塑剂等助剂,这就是所谓的全淀粉塑料。其中淀粉的含量在90%以上,而加入的少量其他物质也是无毒且可以完全降解的,所以全淀粉是真正的完全降解塑料。几乎所有的塑料加工方法均可应用于加工全淀粉塑料,但传统塑料的加工要求几乎无水,而全淀粉塑料的加工则需要一定的水份来起增塑作用,加工时含水量以8%―15%为宜,且温度不宜过高,以避免烧焦。全淀粉塑料是目前国内外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淀粉塑料。

混也是一种生活范文第4篇

我要成为一个艺术家。这是我在大学之前几年北漂的日子里所做出的决定。因为当时觉得用绘画呈现过往的痕迹是一件特别浪漫的事情。而大学,或许可以为我获得这种浪漫积蓄必要的资本。

我没有考进美院,但北服至少让我留在了北京,这座艺术青年们都心向往之的城市。并幸运的让我在这所学校里结识了李世进、李飒、王焕清、邱忠明、喻高这样的良师益友。他们使我慢慢了解到艺术这个词所具有的意义。它至少不应该是一种制造浪漫的手段。那他应该是什么呢?是的,艺术是什么?我曾经拙劣的认为,它应该是制造一件完整像样的作品和那个充满期待的过程。就像我们耗费了几个通宵打造了一张宽大柔软的沙发床。然后躺进去美美的享受一场梦。然而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我慢慢的发现,艺术并不是一个或简单或复杂的任务。不是一个按照规划合理的步骤运行就能完成的事情。

艺术贴近灵魂,就像生长在心脏上柔软的细胞壁。它能感知我们内心最微弱的颤动。我把刀口指向自己,企图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打开一道口子,越过那里应该可以走向自己更深的地方。我想艺术在这里,应该就是那把可以洞穿灵魂的利器。是的,它如一把尖刀,用锋利的刃刺破那些正在固化的防线。但过程不是想象的那般壮烈。更和浪漫扯不上一点关系。有些煎熬,当我把封闭在深处的东西一点点刨掘出来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人性中那些被自己善意化了的卑劣。已经在慢慢地进化成欲望的蛆虫。他们不声不响的腐蚀着我所有的良知。是的,艺术在这里是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唤醒了我沉睡已久的良知。

我现在常会怀念混街面儿的日子。至于最后选择离开,或许是因为我内心里最柔软的一面为我抵挡了更多恶化的欲念。后来画画做艺术,正是因为这种柔软的碰撞,滋生了更多追问和创造的欲望。它塑造了我的另一面。尼采说:“人都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去看待别的事物”。我不认为这是具有任何褒贬之意的话,这是事实。但我确信的是,人只有看清楚自己,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社会和他人。虽然看清自己是那样困难。但这样的努力至少能让我们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是的,独立是一种重要的人格。

我现在的画越画越黑。很多朋友总问我,为什么老是表现那么多的压抑。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黑色对我来说并非是一种压抑,而是一种温暖。与刺眼的白光相比。黑色会让人更有安全感。对,安全感!商业社会的进程太快了,快的让很多人都没有了思考的空间。经济浪潮的铁铲凶猛的铲掉了破旧的生活方式,也铲掉了每个人生长在心理面儿的根。层迭的高楼带走了旧日的简陋,但是舒适安逸的新居里,人们却活的空落落的。

混也是一种生活范文第5篇

到了唐代,醋才开始在我国普遍使用,并出现了以醋作为主要调味的名菜,如葱醋鸡、醋芹等。宋陈鼓年《广韵》说:“酢浆也,醋也”,“醋”字被广泛使用,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必备之物。南宋开始,都城临安府以醋为主要调味的菜肴大为增多,今杭州名菜“西湖醋鱼”,相传也是宋代名菜。宋吴自牧《梦梁录》中记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至此醋开始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醋不仅是烹调用料,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在医学史上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已明确用醋来治疗疾病,并称醋为“苦酒”。近些年来,有关食醋的医疗保健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日本民间有长寿十训之说,其中“少盐多醋”则被列为第二条,可知醋的保健价值之高。米醋中有20多种氨基酸和16种有机酸,可促进糖代谢等,消除疲劳,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等。

食醋对健康的有以下诸多积极作用,不妨吃点醋:

⑴、有利于身体对钙和铁的吸收。人体内的钙,大约99%是以钙盐的形式存在于骨骼之中,其余则以结合或游离的离子态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统称其混溶钙池。骨骼中的钙不断地释出进入混溶钙池,混溶钙池中的钙也不断地沉积于成骨细胞中,混溶钙池不断地从消化道中获得钙,也不断地从体液中排出钙,从而保持了人体钙的平衡。为了维持这个平衡,人体每天都需从食物中获得一定量的钙,以维持正常的钙代谢和骨骼的生长发育。人体对钙的吸收主要受消化道可溶性钙浓度、降血钙素、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等因素的影响。食醋的作用就在于把食物中不溶性的钙、铁、磷等转化为可溶性盐类,从而提高了消化道中可溶性钙的浓度。实验研究证实,只有可溶性钙才能被人体吸收,而吸收钙的部位又主要集中在酸度最高的十二指肠。因此,多食用一点酸性的食醋,有利于体内对钙的吸收。对于中老年人来讲,适量在进餐时加些食醋,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是十分有益的。

与促进钙吸收的道理一样,醋也也能促进铁的吸收。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而人体只能吸收吸收二价铁。食物中的三价铁进入胃后,在胃酸的作用下,一部分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食醋中含有的醋酸及其他有机酸能加强胃酸的作用,从而提高铁的吸收率。

⑵、有降脂减肥和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米醋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16种有机酸,可促进糖代谢,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在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风靡食用醋豆(醋渍黄豆),认为可以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症、糖尿病等,并有润泽肌肤的作用。最近美国有专家认为,食用醋中所含的氨甚酸,不但可以消耗体内脂肪,而且可以促进糖、蛋白质等新陈代谢顺利进行,能起到良好的减肥效果。

⑶、能提高人们的消化功能:食醋有较好的健脾胃和助消化作用,醋中乙酸的含量大约在3%~5 % 左右,是一种弱酸,其酸度要比胃液中的酸度小十多倍,适量地食醋能调节胃液的酸度,帮助消化,故中医认为食醋能“开胃养肝”,这种观点的确有它一定的科学道理。

⑷、有美容驻颜的作用:近年来,科研人员经观察研究,经常食醋具有美容驻颜的作用。日本医学家柳泽文飞对服用“醋蛋”能护肤养颜十分有兴趣,他认为醋能把蛋壳中的钙转化为可溶性钙,使其容易被机体吸收;常吃食醋能增强人体皮肤细胞的功能,延续皮肤老化,并逐渐消除皮肤上的黑斑。克立佩托娜七世女王是历史上有名的埃及绝代美女,据一位名叫卡拉的化学家记载,她每天饮用一小杯溶解有珍珠的醋(珍珠醋),这便是埃及艳后的美容秘方。

醋虽有上面所说的多种益处,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度,有些人、有些情况是不适宜吃醋的。

1.正在服用某些西药者不宜吃醋。因为醋酸能改变人体内局部环境的酸碱度,从而使某些药物不能发挥作用,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在肾脏形成结晶,损害肾小管,因此服此类药物时不宜吃醋。正在服碳酸氢钠、氧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时,不宜吃醋,因醋酸可中和碱性药,而使其失效。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药物时,不宜吃醋,因这些抗菌素在酸性环境中作用会降低,影响药效。

2.服“解表发汗”的中药时不宜吃醋。因醋有收敛之性,中医认为,酸能收敛,当复方银翘片之类的解表发汗中药与之配合时,醋会促进人体汗孔的收缩,还会破坏中药中的生物碱等有效成分,从而干扰中药的发汗解表作用。

3.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不宜食醋。因为醋不仅会腐蚀胃肠黏膜而加重溃疡病的发展,而且醋本身有丰富的有机酸,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从而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以免胃酸增多、溃疡加重。

4.对醋过敏者及低血压者应忌用。因食醋会导致身体出现过敏而发生皮疹、瘙痒、水肿、哮喘等症状。另外,一些对醋有不适应者应谨慎食用。患低血压的病人食醋会导致血压降低而出现头痛头昏、全身疲软等不良反应。

5.不论你的胃肠多强健,都不适合在空腹时喝醋,免得刺激分泌过多胃酸,伤害胃壁。在餐与餐之间,或饭后一小时再喝醋,比较不刺激胃肠,顺道帮助消化。

关于醋的错误认识

1.醋是酸的。许多人都误以为醋是酸性食品,只敢用来调味,不敢拿来当饮料饮用。健康的血液会呈弱碱性,保持碱性体质就能抵御疾病。经过科学实验证明,醋虽然喝起来是酸的,但经过体内燃烧之后,能在两小时内分解排除血液中之乳酸与焦葡萄酸,使血液恢复正常之弱碱性,确实是碱性食品。日本研究显示,醋能防止体液酸性化,使之保持在弱碱性的状态,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肥胖、消除肌肉与关节的酸痛、改善食欲、治疗便秘、降低血压、消除心悸与气喘、改善糖尿病。

2.喝醋骨头会变软。过去流传着一种说法,称喝醋骨头会变软,这是一种错误的印象。更有人曾在科普文章上宣称,“老年人在骨折治疗和康复期间应避免吃醋,醋由于能软化骨骼和脱钙,破坏钙元素在人体内的动态平衡,会促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症,使受伤肢体酸软、疼痛加剧,骨折迟迟不能愈合。”其实大错特错,醋进入身体后,会先与消化器官互动,帮助肝脏新陈代谢,并增进血液循环,让人感觉身体的关节柔软、肌肉紧实有力。所以,醋是使肌肉筋络变柔软、有弹性的好东西。

混也是一种生活范文第6篇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悲剧,我的前桌这样说。生活怎么就成了悲剧了呢,我不明白。

尽管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伟大的悲剧,而我是一个永远不能逃脱的主角。别人以为我善变放浪,我却没有真实的自己。

那是一种悲剧,还是人生本应如此?

我不明白。小T对我说,人生苦短,需及时行乐。是这样吗?我真的茫然了,因为妈妈总告诉我,先苦后甜,这才叫人生。

但我喜欢巧克力味的日子,甜中有苦,这种味道,这才是我吧。

我不要顺序,我要一起,所以日子不会太欢快却也不会太枯燥。

用妈妈的话说,我是一个很会给自己放假的人。

我毕竟不想做个书呆子,但是呢,成绩不好也是绝对不行的。

很奇怪,我一直这么混,却还有着不错的成绩,那么我唯一在努力的大概就是写字了吧,这么说来,难道是坚持的写字对成绩提高有了帮助吗?太可笑了吧。

没有别的解释,除了我天马行空的想象。

我真的毕业了,这个夏天,来得无声无息。

混也是一种生活范文第7篇

范儿类似于“贴标签”和“定位”,戴礼帽、玩摇滚,那是左小祖咒;头发一丝不乱、喝咖啡、说清口,那是周立波;头发一丝不乱、当评委、好大词,那是余秋雨;头发一丝不乱、演电影、做闷骚状,那是梁朝伟;头发一丝不乱,表情一丝不苟,偶尔,那是汤唯……处在一个品牌当道、传媒横行的时代,范儿让别人一望便知深浅,范儿也让自己把身边琐碎生活中的那一地鸡毛,绽放出无尽的美学色彩和符号意味。

什么是范儿?范儿是一种精气神儿。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范儿,对内,那是人之为人、你之为你的品相、成色、器宇、分量所呈现出的一种光华;对外,则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气场一样,范儿咬合,气场不投,范儿交恶。

所以,范儿常常不是利益群体的称呼,而是对一个趣味群体的统称。刘索拉说:“活着就是为了寻找同类”,可以理解为,寻找相同范儿的人。有范儿就有粉丝,没范儿只有僵尸。范儿不合规,必被“拉黑”,同理,你自己范儿不到位(倒范儿)就会被“取消关注”。正所谓,规格之内,必有范儿。

“范儿”是一个有穿越力、能被架空的所指,其能指之处,从历史到当代、从西洋到东土、从文化到生活方式、从精神领域到世俗领地,一切社会生活的流变,到头来都指向一个又一个的范儿,构筑着维系历史、传承文化、流转生息的动力――时代变迁,范儿永存。

曾几何时,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有范儿的文化里。儒家范儿,讲究的是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释家范儿,倡导的是众善奉行、诸恶莫做;道家范儿,主张的则是无为而无不为,不争故莫与之争。

所有这些,可以构成中国人的传统范儿。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年的一抹流行色,在几度夕阳红之后,变成复古范儿、返祖范儿、前朝范儿。

恰如李敖所宣称的,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形势大好,人心大坏”,而“礼崩乐坏”的本质,就是“失范”,诸多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和意义所在,均被现实无情地肢解掉了,人们面临的是无力感,无梦、无痛、无趣的三无症状严重。而惟其“失范”,“示范”才有了意义。

混也是一种生活范文第8篇

这幅画整个画面是采取浅绛的方式,就是画完以后用淡淡的赭石铺罩一次。再看一下他的题款,完全形成他自己的风格模式:一个是字的干湿浓淡有变化,一个是款有长短行。字的行气不直,他的歪斜我认为是有意的。这个画面是从左下角往右上角冲,就是潘天寿老先生讲的“对角实对角虚”。如果题款直着写,节奏就不是很有韵律,稍微斜一点就能把气收进来,与画面形成呼应和节奏关系。所以在任何一个小地方,都能看出他的修养。修养在什么地方?就在画面每个地方的处理技巧,不是随意地。黄宾虹的题款有些是直的,有些是斜的,我认为这可能是源自于髡残的这种审美要求。髡残的画以中锋圆笔为多,干湿互用,但是有些地方以干笔为主。他的画落墨不多,但让人感到很有体积感,很有分量,很丰富。这就是高手,笔简意繁,以少胜多,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我们对古人的画要能够分析到家,分析到位,从中悟出很多道理。一个画家是不是高明,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对画面的处理能力。

我们看髡残的画,任何一点都经得起分析,经得起推敲,越欣赏东西越多。黄宾虹的方法,我觉得有许多是从他这里来的。黄宾虹在密密麻麻非常浓重的山水画面当中,画人物的周围全是空白,为什么?用现在的视觉方法来看,那人物周围不可能是空白的,空白了变成灯泡,但是在我们中国画的处理上,完全可以这样写意,黄宾虹就悟到这一点,把它吸收了。黄宾虹的画看上去很整体,有他自己的创造,但他的创造都是有根据、有出处的。

髡残画面经营上内容很丰富,物象很多,但是整个画面语言很统一,很和谐。各种关系都是对比,对比之后又很和谐。这是他的高明所在。

范扬:画得真好,了不起!很苍茫。远山,水,很漂亮。

从最大的意境、形态,到最小的局部,都非常好。

髡残画云不怎么喜欢勾线,石涛喜欢勾线。染出来的云气苍茫一些,画得随意。石涛勾云,线条漂亮一些。髡残比石涛好,但石涛理论强。

中间这里勾的芭蕉叶。从这些具体的细节上,也可以学到很多。山石、桥梁、道路、屋宇、平台、水口、云气、点景人物、杂树、双钩,都在,什么都有,可居可游。点点、勾勾,不是瞎画的。路或断或连,路断意连,其实生活中也是这样,路一般在山脊上,一直往上走。

我画的青城后山的远山,与这幅画得很像。

是不是有点花青?花青跑了就这样。

画了道路,平坡什么的。山水经常有一些平坡,也是有变化的,往往盖房子就在这个平坡上,或者开出一个平坡来盖屋,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文景观,也是画面的处理,正好需要这样处理。

屋宇、屋顶勾线,后来钱松岩学他,但没有他灵活。髡残画得没有规则,但画出来就是规则了。画的时候是不讲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