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歌行古诗

长歌行古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长歌行古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歌行古诗范文第1篇

长歌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是借乐府古题而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的是作者期望尽早建功立业、功垂千古、名留史册的强烈用世之心。

创作背景:

《长歌行》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考索,但从其创作内容约略可知必写在唐玄宗天宝三载以后,亦即“赐金还山”,离开朝廷之后,只有如此才能发出“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的深沉而意味无尽的悲慨,因而“强欢歌与酒”。

(来源:文章屋网 )

长歌行古诗范文第2篇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答案详见教材。

一、默写古诗

长歌行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填空

1.读书须用意,

2.莫道君行早,

3.

,胜读十年书。

4.

,日久见人心。

5.

,近山识鸟音。

6.有意栽花花不发,

7.良药苦口利于病,

8.

,子欲养而亲不待。

9.

,莫把无时当有时。

10.

,事非经过不知难。

11.穷则变,

。————《周易》

12.

,又日新。————《礼记》

13.青,

。————《荀子》

14.苟利于民,

长歌行古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古诗词名句 积累 学生

古诗词名句,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是兼思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古典文化的精粹。对于这些名言诗句,如果仅仅为考卷上的8分而疲于诵记,大部分学生可能只停留在机械记忆阶段,没有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古诗词名句的诵记和说话、写作活动挂起钩来,并运用于其中,完成诵记、理解和应用的一步到位。下面,是笔者多年来关于古诗词名句积累与运用的实践。

一、激发兴趣,多途径积累

1.开发网络资源,广泛积累。每天定一个主题,让学生上网查询,寻找有关诗句。选择5至10句名言摘录到笔记本上。

2.开发课外书籍资源,看见感受深刻的诗句都摘录下来。

3.利用黑板一角积累。把黑板右下角留出一块,专门用来书写名句,采取学生轮值书写制度,按座号顺序上去书写,每天一人,书写的内容不能重复,既锻炼书写,又加强了积累。一年来,班上50多位学生每人都写了4句以上,单在黑板上出现,学生抬眼就能看见的名句就有220多句。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宋]岳飞《满江红》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宋]李清照《如梦令》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唐]黄巢《题》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唐]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举行朗诵、默写、仿写古诗词名句比赛,刺激学生加强积累。在仿写比赛中,有的学生还写得特别好,如仿写岳飞《满江红》句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为“勿虚度,废了年轻时,徒哀叹!”等等。

5.分类整理,方便记忆。如古诗词中关于春、夏、秋、冬、花、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唐]齐己《早梅》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冬雷阵阵,夏雨雪。――汉乐府民歌《上邪》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梁]王籍《入若耶溪》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春花秋月何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

二、采用串联记忆法,高效积累

采用串联记忆法,化“点”记忆为“线”记忆,在短时段内完成高效的学习。

1.教师示范,学生仿照

开始第一两堂课,教师率先作示范工作:每堂课定一个主题,选择7~10句名言,用一段话将它们串联成一则有意义的识记材料,如修身。

一个人怎样提高修养呢?《礼记》有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璞玉要经打磨方能成人间美玉,人只有经过知识的洗礼,才能成就美好的品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圣人修身达到了无出其右的境界。成长的道路上总伴随着不可避免的错误,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汤赋》)。”即便是君子也会犯错。最要紧的是,知错能改,这正是“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事就是找到相应的名言,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自由背诵。所给时间视他们对名言的熟悉程度而定。考虑到课堂上还有其他的教学任务,所给时间最多不超过五分钟。由于目标集中,又已经具备对材料一定的熟悉程度,绝大多数学生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另有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建议他们在下课后或者早晚读抽几分钟时间强化,其他同学也要在课余及时巩固。

2.学生的具体操作

学生更多的实践,是写串联短文。串联短文的写作主要在课外完成,上课前同学之间先互相交流,并进行修改,推荐出妙文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学生们也在展示自己作品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感觉,大大地提高了写作兴趣。常有充满奇思异想的妙作出现,如绘月:

月在旷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在大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月在密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在大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月在楼台:“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环保:

眼下的环境恶化已经十分严重。由于空气污染,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情景;噪声污染使我们难以进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境地;水污染使得我们几乎见不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更难得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林木被砍伐,植被大大减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样的地方难得一见,真怀念“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环境。

……

长歌行古诗范文第4篇

“你发现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这是我经常在课堂上用的导入语。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了“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导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则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此,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本人就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自主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主动的学习,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摆脱教师的控制,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一定学习活动的一种综合能力,就是独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敢于质疑问难,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师专门从事的教学活动角色未变。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有过许多形象的比喻,如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无私奉献的蜡烛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些生动的比喻为我们勾画了传统的教师角色形象。教师是无私的奉献者,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具有渊博知识的学者。然而,传统的教师角色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和“权威者”的角色地位在现代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要转变为教学对话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参与课堂讨论;传统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打破,要构建师生交往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新课堂。因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讲授者和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激励者、帮助者,是学生学习的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塑造学生的精神,而是去唤醒、激发和升华学生的心灵。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是在积极发言、相互讨论中突然闪现。如果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那他们本有的学习潜能、灵感就会消遁。

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开手,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常常对学生讲:“课堂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助手,要想学到知识就要靠你自己。你们要认真思考,勤于动手动脑,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积极思考、质疑问难中,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了成就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促进他们创造性地去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组织自己学习活动的能力、阅读能力、听记能力,搜集和使用资料的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指导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从导与学两个方面着眼引导学生学习。“导”是指教师的指导、诱导;“学”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出的认识、思维、情感等状况,即参与、交往、思维和学习生成的四种状况。同时,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照儿童学习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时,在强化旧知识的前提下,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运用知识进行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以及新旧知识的转化,从而掌握新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例如,在教学《古诗三首》中的《长歌行》时,我问学生:“《卜算子·咏梅》中的‘卜算子’是什么意思?它和《长歌行》中的‘行’意思一样吗?‘长歌行’是一首什么诗?”通过提问,学生既复习巩固了词的一些知识,又迅速掌握了古代诗歌的另一种体裁“行”,知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诗的内容较长,不同于以前学过的五言、七言绝句。接着,我又问:“同学们,《长歌行》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你今后准备怎么做?”根据上面的设计,学生结合预习时所学到的知识又把这首诗重新学习了一遍,领悟得更加深刻了,学得更扎实了。

三、画龙点睛

教学时,教师要寻找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引导,解难析疑,这样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走向生活》时,我让学生先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记者,现在请你去采访一位你非常崇拜的伟人时,你会怎样做?会和科宁斯一样紧张而激动吗?通过预习,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将怎样面对未来的生活?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一边学习课文,一边想象,神情激动不已。这样,新授课就不是教师在“教”了,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认识能力和领悟能力大大地提高了。

四、练习课不能上成练习题课

例如,学习《积累与运用》中的短文阅读分析时,我先让学生思考:

A.你发现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请用文中事例说明。

B.文中哪些地方最精彩?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请读出来或说出来。

C.你得到了什么启迪?有何感想?

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而“举例说明”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让学生质疑问难;“有何感想”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这样一来,学生学得就更愉快了。

五、建构课堂教学新模式

课堂教学方式虽然灵活多变,无章可循。但是,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铺垫——设疑——内化——练习。铺垫,即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设疑,即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内化,就是通过自学、讨论以及教师适当的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练习,就是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不断提高、拓展。例如,我在教学《世纪宝鼎》时,就设计了这样一组内容让学生们结合课文学习。

首先,查找一些有关联合国成立和中国古代鼎的作用等知识,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

其次,解决文中一些词或句子的寓意,尤其是“世纪宝鼎”的寓意。

其三,学生们结合课文学习、讨论,教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新课学习。

最后,让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小结,懂得我国赠送“世纪宝鼎”的深刻寓意,并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说说国际社会和平、友好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实际出发,遵循能力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的则;同时要把传授知识与能力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形成能力,并逐步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自主地学习新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探索的环境,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索活动的主体,不断地学会学习、自觉学习、自主学习。这样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获得主动的发展,他们才能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之才。

长歌行古诗范文第5篇

现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诗词,对其意象的丰富意蕴解析如下:

水,象征了别离的情感。水的纤柔,象征着离情的缠绵;水的悠长,象征着离思的绵邈。因此,古代作家常用水来写照离情离思。宋代欧阳修《踏莎行》有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所望之人在暖风中摇着马鞭远行,行人越行越远,女子心中的离愁越积越深,如丝如缕,绵绵不绝,恰如迢迢春水。最善于将水作为别离主题的作家无疑是李白。其中,最为传诵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赠汪伦》。前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目送帆影远去,将无限惆怅之情倾注在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中,流向目力难及的水天交接之处。后诗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进行烘染,景色丽如画。既然桃花潭水既美且深,不免触动作者的离怀,使他将水深与情深联系起来,从而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句。水深已达千尺,犹不及汪伦的送别之情,则其情该是何等之深?除此而外,李白以水喻情或显情的佳句还有许多,如“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西行有东音,寄与长河流”等。

水象征着某种障碍,用以表达主人公面对可望而不可及之事物时的惆怅、痛苦心理。中国古代许多爱情诗以水象征障碍,难以跨越。宋代词人晏殊“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就是对这种阻隔的感叹。汉末《古诗十九首》中有歌咏牛郎织女为天河阻隔的诗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不写河汉宽阔无边,而是强调它“清且浅”,二人相距并不遥远,却只能隔着轻盈闪烁的水光含情相视。这才是让人心摧骨毁的伤痛,地老天荒的遗憾。柳永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茫茫烟波,隔断望眼,隔断离情,却让离情更加深沉。

“流水”常象征流逝的时光。“水”强烈地触发着人们产生感叹光阴流逝的时间意识,如李煜的“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喻帝王生活如花落去、春已逝、流水尽一样一去不复返。《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开篇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借滚滚东流的长江,感叹历史风云人物的浮生短暂,面对一去不复返流水,在怀古自伤中发出永久的长叹。类似的还有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汉乐府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等著名的诗句。

诗人尤其喜欢以流水比喻愁情,水的连绵不断,恰如愁情挥之不去,诗歌是诗人对人生的独特体验,这其中必然会有对家国兴衰、人生悲欢的抒发。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演奏的是时代的怨曲与悲歌,水声呜咽盈耳令人不忍卒听,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更是以水流无限,比喻愁之长;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深;抽刀断水的奇妙比喻,写出了诗人的悲愁似水难以斩断。因此成为描写愁情的千古佳句。

水也是诗中人物传达情感的媒介。水可以流动,因而水又具有沟通之意。“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一对有情人被江水阻隔,又共饮一江不为不幸之幸,江水于他们既是痛苦的根源,又是精神的慰藉。诗人以这种既是阻隔又是沟通的矛盾统一,将爱情写得缠绵悱恻。造成阻隔的水自然是无情之水,沟通情感的水又是多情之水。这种把水作为沟通情感之媒介的用法在诗歌中亦是多见,如我们熟悉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友人所乘之舟已从视线中消失,眼前的长江却流向天际,那正是孤帆远去的方向,茫茫的江水,不正像诗人牵连不断的离别之情吗?

诗人还常用水营造的氛围来衬托特定的心境或用来寄托自己的心志。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描绘了清泉在石上奔流,月下浪花晶莹清澈见底的优美意境,衬托了诗人回归自然的喜悦心情。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借极具动态的画面,体现了诗人悲秋的情怀以及由此引发的身世飘零之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则体现了茫茫夜色中江水奔流的气势,更加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处境。白居易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琵琶行》)以水的清冷借以表达了和友人离别时惨淡的心境。曹操“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用大海的容纳万有的气度来寄托作者渴望招纳天下贤才的愿望。

长歌行古诗范文第6篇

我们都是狠下心的男人,彼此都能为自己的想要的东西而不顾一切——但是,唯一牵挂的那就是那些为你哭泣的人。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诗词好句,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词好句1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元·关汉卿)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唐·白居易·琵琶行)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要看银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元·王实甫·西厢记)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女民兵题照)

古诗词好句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唐·杜牧·遣怀)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湘)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若灭你,挥手之间;你若找死,自当成全。

不识我阴曹地府,敢问我指间生死?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神已无能为力,便是魔渡众生。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君为帝,妾为民,帝民两不同,君妾怎相拥。

那一场盛世流年、我们守着寂寞伤得面目全非

古诗词好句3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古筝悦耳,古琴悦心。古筝如花旦,古琴则是青衣。

一虎怒时出万狼,霸业奋起天下亡。挥指雄狮三千万,踏平天下我最狂。

若箫是风度翩翩白衣俊朗的书生侠士,那埙便是一生悲凉低吟人间境遇怀才而不遇的悲者。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一剑一箫平生意,不负狂名十五年。

年少纵马且长歌,/醉极卧云外山河,曾记兰台温酒伴月落。

古诗词好句4一身傲骨,两袖杀气;三尺凌厉,四方莫敌;五指挥间,六界沉寂;七弦祀伊,八荒当泣。

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生命长短可以不计,朝生暮死也无所谓,只要是——朝闻道,夕可死。

天弃世遗,诸天灭世,古今贯穿,唯我独立,此身不朽,万骨诸天破灭!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即刻催。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黑色的飞鸟掠过天空。我站在城中。看时间燃成灰烬。哗哗作响。

命若由天,我便破了这个天!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耐我何。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骂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我的生命不过一瞬,那么,我只爱你那一瞬。

与生俱来人中首,唯吾与天同齐寿;双脚踢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平生进退如飙风,一睨人才天下空;独向苍天横冷剑,何必生吾惭英雄?

古诗词好句5如果我想保护的那人不容许我乱杀人,那我的剑将终生为他一个人出鞘。

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不要怕,死是必死的,冷静的告诉我,你想怎么死。

别到处嚷嚷世界抛弃了你,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

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为你,袖手天下,陪你,浪迹天涯。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汉。

如果有一天,我喜欢的女孩儿不见了,我就是把整个江湖翻过来,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要把她找出来。

长歌行古诗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古诗词复习;小学;积累;领悟

在五上语文期末检测中曾出现这样一题:本学期我们学了《梅花魂》,古往今来,也有很多诗人赞美过梅花。例如宋朝的王安石在《梅花》一诗中用()夸奖梅花不畏严寒;元朝的王冕在《墨梅》中写了(),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高尚情操。这道题目却牵出了教学中的一个死角。

一、满目疮痍为哪般

上过《梅花魂》的老师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梅花表达了侨居在异乡的外祖父对祖国深切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在期末复习时,我给学生搜索了所有思乡的诗句,却被这道梅花诗的考题弄得措手不及。改卷的结果比想象中的还要糟糕。王安石的《梅花》是二上的教材篇目,简单的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竟然难倒了将近一半的五年级同学,还不包括各类错别字。王冕《墨梅》中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因为是六下的内容,完全写正确的全班才一个;诗句的框架基本具备,“乾坤”一词错得五花八门的大概五六个;瞎造一气,不甘心留白的十多个;剩下二三十个同学想必是不知所措,留着一个醒目的空格。面对满目疮痍,我不由陷入深深的反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记忆的规律使然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经验表明,学生对课文的记忆有效期一般为一学期,期末考一结束,本册课文内容大部分被自然地从脑中删除,腾出空间准备储存下学期的背诵篇目。时隔太久,《梅花》的记忆不是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就是更严重的荡然无存。

(二)教师应试教育的错误观念所致

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古诗词教学沦为背诵。而且因为语文学习时间的被挤压,我们往往直奔主题,追求“高效”的教学。就像我复习了思乡的诗句,却猜不到命题的另辟蹊径。由此暴露了,只为考试而教学的错误观念不仅会自食其果,还会对学生成长带来不良的导向,更是对古典诗词的不恭曲解。

二、亡羊补牢不为迟

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文化的长廊里,她一直占据着尊贵之席。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担任着中国文化启蒙者的主角,理应义不容辞地挑起这份重任,让古诗词这颗蒙尘的明珠,重新焕发出熠熠光辉。学生升入六年级,这是小学和初中之间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时间段,我们有必要对古诗词作一个系统的归纳梳理,权作一块引玉之砖,开启古诗词的记忆之门,用积累来拓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文化沉淀。

(一)“古诗考级”,让成功的喜悦为积累助推神力

新课标推荐背诵的7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

第一关:诗词回头看。本关主要是背诵全十二册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目,是对课内诗词的记忆唤醒,分为三个小级。一级:第一至四册共计十六首;二级:第五到八册共计二十首;三级:第九册至十二册共计二十一首。

第二关:必背全搜索。本关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必备背古诗70首》剩余篇目的一次扫盲,初步罗列了一下,还有《江南》等二十六首,作为考四级的内容。

第三关:拓展大冲浪。本关是提高性的训练,主要针对宋词及初一上册诗词的背诵。

五级:小学生必背宋词——苏轼《水调歌头》《念奴娇》《江城子》《蝶恋花》;李煜《虞美人》《相见欢》;李清照《一剪梅》《声声慢》《武陵春》《醉花阴》;岳飞《满江红》;晏殊《浣溪沙》;秦观《浣溪沙》;辛弃疾《青玉案》《丑奴儿》;欧阳修《生查子》《蝶恋花》;陆游《钗头凤》;范仲淹《苏幕遮》等共计十九首。

六级:七上古代诗歌《观沧海》等四首及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等十首。其中三级所有同学都必须达到,颁发诗词考级达标章;四级90%以上同学能达到,颁发良好章;五级70%以上同学能达到,颁发优秀章;六级50%以上同学能达到,颁发诗词小状元奖牌。梯度的设置让每个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级别,获取伸手可摘的荣誉,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使考级变得生动而信心十足。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能过六级的同学,到毕业时不说满腹诗文,应该也有相当的诗词底蕴,能够很快地适应初中对诗词积累更高的要求,并逐渐成为自觉的行为。诗词的拓展训练,可以说是为初中和小学的衔接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台阶。

(二)“化整为零”,让诗词的清韵为校园增添典雅

一百多首的古诗词背诵,对六年级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所以在时间上不可过分集中,以免造成“欲速而不达”的被动局面。达标级的争章放在六上前半学期,每个同学应该都能轻松过关,后半学期安排四级的过关。五六两级是针对中上生的考验,放在六下,要求可以比较宽松,中下生在仍可以继续巩固前四级的内容,获取加强章。

每一节语文课前,由抽签和自荐相结合的“诗词小擂台”可以有效复习一至两首古诗词。根据背诗的流利、正确、有感情的程度选出擂主,擂主即为当日语文科代表。此举能“化整为零”,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而且同学会兴趣盎然,乐此不疲。最先到老师这里背出的同学作为“诗词小考官”,掌握着其他同学的“生杀大权”,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每天中午十分钟的古诗词背诵时间,会让大多数同学顺利完成当天的任务,不感到有明显负担。学有余力的可以适当提前,暂时不过的同学定会在上下学的路上念念有词而不致掉队。

一段时间的熏陶后,教室传出的朗朗童音,伴随着浓浓的古诗情韵,典雅的意境在校园里渐渐自成一道风景。

(三)分类巩固,让科学的方法为诗词加深领悟

诗词考级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是如果学生为了拿到奖章,囫囵吞枣,一味地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不但容易引起反感,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所以除了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分类巩固就是笔者尝试的一种效果不错的方法。如:

思乡主题:《静夜思》《秋思》《长相思》《泊船瓜洲》等。

送别主题:《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等。

分类的方法很多:按时间分,可找出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诗;从特征上分,可找含数字的诗,写动物的诗,写植物的诗等等;还有些托物言志的诗,如《墨梅》《竹石》《石灰吟》等,内在的表达志向的意味需要细品;更有不少蕴藏特殊含义的诗句,如赞美师爱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歌颂母爱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褒扬奉献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更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当然这些古诗的趣味活动不占教学时间,可以在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开展主题队会,检验学生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也更多地激发对古诗词吟诵的兴趣。

此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非常重视新旧知识对学生思维的碰撞,不断增强互迁移,既减轻记忆负担,也不断架起古诗词之间的关联桥。如教学《墨梅》时,带出其他描写梅花的诗句;教学《泊船瓜洲》时,串起思乡愁绪;教学《长歌行》,联系另一首汉乐府《江南》,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又可以重温惜时的箴言;由曹植的《七步诗》,自然地过渡到了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坚信只要我们执着地行走在这条路上,不断摸索创新,终能迎得满怀诗香。我们也相信古诗词这座社会文化教学的孤岛,一定会褪去荒芜和冷清,重新焕发出熠熠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巫新秋.小学古诗教学任重而道远[J].基础教育,2006(11).

长歌行古诗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课堂 诗歌教学

中华诗词是文字洗炼含蕴丰厚的文学精品,对提高师生文学素养,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普通话讲用水平,促进语文科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中华诗词是一个精美典雅的艺术世界,具有和谐的韵律,工整的格律,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诗情画意,有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学习诗词可以美化他们的心灵,增强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素质教育是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的教育,而中华诗词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生动,诗词进校园可以让中小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可以以其超常不凡的想象,新奇巧妙的构思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总之,让诗词进校园能够促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zya初中语文学科网站群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有人说,语文太难教了,可是,虽然我不是什么优秀教师,也没有拿过什么大奖,我仍然觉得,生活处处皆语文,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只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其实充满乐趣。zya初中语文学科网站群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知道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怎样设计好语文课,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大课堂,这是我们所必须思考的。zya初中语文学科网站群zya初中语文学科网站群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诗歌是诱人的玫瑰,有“语言的钻石”之美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我们正可以借助诗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的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zya初中语文学科网站群

九年级语文上下册第一单元课文都是诗歌,我在语文教学中就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诗歌的熏陶。zya初中语文学科网站群

学习时我并没有按照正常的教学设计教学,而是先把注意力引向诗歌,大家都很喜欢诗,谈起诗来津津乐道,但同学们说的都是我国的古诗词,看得出他们小时候都背了不少古诗,可是问起他们对诗歌的认识和感受,就都哑然了,普遍反映有距离,太深奥。于是我抓住时机给他们介绍新诗,大家来了兴致,争先恐后说诗,连打油诗都想起来了。这样学生会积极参与,同学们对语文,特别是对诗歌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zya初中语文学科网站群

课外摘抄是语文老师喜欢布置的一项作业。如何让学生抄有所用,如何配合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摘录,我也动了一些脑筋。每周我都给学生规定抄录的范围,内容要求,为了配合诗歌教学,我布置学生分专题抄录了古今中外各种诗歌,有时,按照主题抄录,有时按照体裁抄录,有时按照时代抄录,在反复摘抄的过程中,学生熟悉了诗歌,学会了分类学习,比较学习。积累,这是第一步。zya初中语文学科网站群

第二步,我利用国学课给学生做讲座。每周四下午都有国学课,课上给学生做诗歌讲座。我给学生介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们一起交流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元曲,讲现代诗、古体诗,格律诗、自由诗,中国诗、外国诗……虽是泛泛而谈,但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诗歌大门被孩子们推开了。打开一扇门,走进一个世界!zya初中语文学科网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