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前出塞

前出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前出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出塞范文第1篇

汉室的无能是热血儿女们的悲剧,王昭君盈盈站起,于是这个羸弱的女子扭转了时代悲剧的宿命。

篱笆外的古道,谁在用琵琶弹奏了一曲《出塞曲》?在历史的迷雾中,这声音回响了多少年多少代?一个美丽女子的青春在迷雾中黯淡、消逝,从而一个朝代得以在迷雾中安身。

昭君啊,出塞的那条路上,荒草间可曾闪烁你坚毅的泪水?那马蹄下滚滚烟尘可曾托满你无尽的辛酸?

没有再多的言语,昭君,你像一把宝刀,将异族的野狼拒之家门外,我想象不到你有多勇敢。

为了汉室,你走出少女的香闺,融入茫茫大漠;你走出少女的憧憬,走进贫穷的生活;你脱去少女的幼稚,活成一堵坚实的墙;你洗去少女的纯真,化成一根顽强的带。

你的美,是上天鬼斧神工的艺术,你用艺术遮挡住冷冷刀锋;你用艺术将两个民族联系在一起,而你自己,何去何从?

那茫茫大漠中,是你茕茕孑立的身影吗,昭君?驼铃声渐渐远去,你的身影在朦胧中逐渐消失,你背负着的是一种责任,一种美丽,那伤感的《出塞曲》是你在弹奏吗,昭君?我听到了。哦,美丽的昭君,顽强的昭君,传奇的昭君,你听到了风沙中的赞歌了吗?

没有人看到过你的绝色姿容,

却没有人怀疑过你的美,

……

你是汉室的一种长矛或一种弯刀,

抵御异族的男儿的野心,

避免生灵涂炭的破裂,

……

一曲《出塞曲》,我听到了,那是千年前你的呼唤,是思乡,是慨叹,是惆怅,是勇敢与坚强!

作者找准了一个可以酣畅地抒发笔墨的切入点、兴奋点。作文开头落笔点题,篇首树帜,由倾听《出塞曲》宕开文笔。文章第二自然段自然巧妙地由实转虚,入情入理地展开丰富的想象,抒写王昭君的悲壮人生,巾帼豪气,壮美出行。第七段由放而收,再次点明“倾听”意旨,从而使对王昭君的咏叹赞美达到高峰,感人心扉。文末巧妙引用几句歌词,使文笔舒展从容,摇曳生姿,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前出塞范文第2篇

关键词:昭君出塞 演唱诠释 语气 润腔

声乐作品《昭君出塞》是作曲家王志信先生以西汉年间王昭君作为大汉公主远嫁匈奴、出塞和亲的故事为原型,于1994年创作的以歌颂传统女性优秀品质为主的女声独唱歌曲。作品塑造了一位有胆有识、深明大义、为民族团结与和平做出重要贡献的光辉女子形象,所表现的不是昭君的“怨”,而是昭君那种为国为民的博怀。作者将历史的真实面目呈现给大家,彰显出昭君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英雄气概,弘扬了中华民族积极昂扬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

一、《昭君出塞》第一部分的演唱诠释

民间故事声乐作品《昭君出塞》为ABA'的三部曲式结构。作品第一部分A乐段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a乐段“离别家园”:作品开篇以一个九拍长音的重低音和弦营造出大漠的空旷之感,将我们带入那个久远的年代,仿佛听见号角响起,看见浩浩荡荡的远嫁车队。昭君坐在木轮车上弹着琵琶,在车轮辘辘中,告别旧日熟悉的家园,踏上和亲的漫漫长路。演唱时要化“我”为昭君,以第一人称唱出“别家园,出雄关,昭君琵琶马上弹”。同时,虽然离别家园,但她也是胸怀大志,并且是大汉朝公主的尊贵身份,所以演唱时不能哭哭啼啼,要以委婉舒缓、略带忧伤的语气演绎深深的眷恋和依依不舍之情。演唱“别”字时,可以添加下方大二度的倚音并稍作延长,以更显不舍之情。“昭君琵琶马上弹”这一句,昭君也有对前去的那片未知土地的茫然,心怀忐忑却又无人可以倾诉,她只有怀抱琵琶,在轻拨琴弦的伤感中,也带着一份从容与优雅。“琵琶”作顿音效果时一定要轻,口型不能大,“弹”字要略带哭腔,重复“马上弹”时速度要稍加快一点,使乐感流动起来。第二个层次b乐段“满怀决心”:“女儿情,连胡汉”,虽然满怀离别之情,但随着马车的渐渐远行,昭君看着窗外美丽祥和的土地,心情变得开朗起来,想着能够以自己的一人之力,换取百姓的平安、国家的兴旺,无比欣慰。此处旋律拉宽上扬,力度应适当加重,要用宽广大气的语气表现昭君心中的欣慰感和自豪感。之后连续两句的“从此长城无烽烟”,歌词虽然相同,但要以不同的语气进行演唱。演唱第一句时,力度较“女儿情”一句稍轻,要有对比,体现昭君希望出嫁之后汉匈能够和平相处、百姓可以安居乐业的心理活动。演唱第二句时,应该以坚定的语气、稍强的力度表现昭君自信自己能做到,使汉匈永无战火的决心。此处,谱面上的“烟”字在高音区延长了八拍,但笔者认为,此处可以把“烟”字紧接至“无”字的半拍休止处换气,用更加坚定地语气表达昭君“能做到,真的能做到”的决心,体现昭君为了民族大义甘愿牺牲的高尚情操。

二、《昭君出塞》第二部分的演唱诠释

过门以钢琴刮奏的形式,由慢板转入热烈奔放的快板进入第二部分B乐段,这部分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描述。首先,c乐段的“热烈欢迎”:美丽辽阔的塞外大草原上,蒙古族人民载歌载舞欢迎昭君的场景,通过钢琴伴奏,热烈奔放的节奏与欢快跳跃的旋律展现了出来。“纵马塞上行,放眼敕勒川,绿草绕毡房,牛羊接蓝天。”经过连日的车马劳顿,昭君一行终于到达目的地。放眼望去,“绿草”、“毡房”、“牛羊”、“蓝天”,好一派迷人的塞外风光!这片美丽的土地并非是她所想象的荒蛮之地,昭君既感惊奇也感到惊喜,匈奴人民的热情迎接也冲淡了她的忧伤之情。“胡笳迎远客,长袖舞翩跹,阿妈捧奶茶,暖在我心间。”此部分要用亲切热情的语气唱出。淳朴好客的匈奴人民因为美丽的大汉公主远道而来而欣喜万分,他们吹着动听的胡笳曲,跳着优美的胡旋舞,慈祥的老阿妈奉上热腾腾的奶茶,温暖了昭君的心,她渐渐忘却了对故土的留恋和一腔幽怨,融入欢快的气氛中,和大家一起载歌载舞,在匈奴安居下来。整个乐段要唱得较轻快,略带舞蹈的律动感。第一段歌词中的“塞”、“敕”、“绕”、“接”,和第二段中的“迎”、“舞”、“捧”、“我”都出现在强拍上,且多为动词,演唱时可适当加强力度,把语气叹下去,把各个字的语音、语调形象地表现出来。此外,为了吐字更加清晰,避免出现倒字现象,笔者认为,可以在“敕勒川”的“川”处以及和第二段“舞翩跹”的“跹”处添加上方小三度向下的前倚音润腔处理,在“牛羊接蓝天”的“接”处添加下滑音润腔,可以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

作品经过四个小节的间奏,音乐情绪再度发生变化,进入第二部分第二个层次d乐段:“回首望中原,千里麦浪翻,炊烟夕阳里,黎民得平安。”回眸远眺,不经意地勾起了陶醉在匈奴人民欢歌笑语中的昭君对中原家乡的思念之情,但她透过麦田,仿佛也看到了家乡炊烟袅袅,亲人们正在准备晚餐,柔和的霞光中,中原大地一片安宁祥和、国泰民安。看到此景,思及此情,昭君更加认为自己出塞和亲是明智之举,思乡之情慢慢淡薄,而要让汉匈和睦相处的决心更加坚定。演唱时,要把四句歌词的语气以“较低沉―激动―欣慰―坚定”处理表现出来。

第三个层次e乐段,四个衬词“啊”,看似相同,却有着不同的感情,起着“启、承、转、合”的作用。作曲家运用了蒙古族的长调,气息悠长,是一种内心情感的抒发。第一个“啊”为“启”,充溢着自豪骄傲的情感,为大汉的富强,为自己身为大汉公主也为自己身负的神圣使命而骄傲,演唱时要情绪饱满、音调上扬,语气稍强。第二个“啊”为“承”,音调下转,演唱时语气要较之前一个较弱,要做出语气上的对比。第三个“啊”为“转”,昭君至此已是内心激动不已,气息要往前推动。最后一个“啊”为“合”,将昭君为国为民的豪情抒发出来,将作品推向。前四个音符演唱者的速度可以适当加快,但在第五个音符时,又转为谱面上所提示的减慢,形成速度上的对比,可以在最后一小节的re音前换气,演唱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再推出高音,但这个高音不能唱的太“满”,开得太“大”,演唱激动时的情绪也要注意到呼吸的适度控制。

三、《昭君出塞》第三部分的演唱诠释

第三部分A’乐段变化重复第一乐段第二个层次“女儿情,连胡汉”的旋律素材,为全曲部分,以第三人称的语气激情地唱出“古来都说昭君怨,谁知红颜为江山”。这一句既可以看作是昭君的内心表白,强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又可以说是历史对昭君的忠实评价,赞扬昭君“红颜为江山”的博怀以及为国为民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此处旋律拉长、拉宽、厚重、快速的钢琴伴奏演奏出现代乐队齐奏的音响效果。第88小节“昭”字的七度大跳语气要唱得坚定有力,“怨”字要做倚音润腔,“谁知红颜为江山”要做顿音和波音的润腔处理,后一句“为江山”要用陈述的语气演唱,前后做出对比。“一支出塞曲,慷慨越千年”再次重复“古来都说昭君怨”的旋律素材,但演唱力度上可以略弱一些,做好乐曲进入前的铺垫。第二次重复“一支出塞曲,慷慨越千年”时演唱力度还可减弱一点,而且要唱得比较流畅抒情。第三次重复“慷慨越千年”时,力度再次转强,笔者认为,此处“年”可以紧接着在“越”字休止的地方换气,与前文所提到的“从此长城无烽烟”的演唱处理有异曲同工之效。“千”字在延长音la之前的三个音符可以适当加快速度,为四拍延长的高音la做“起跳”准备,力度逐渐加到最大,同时“千”的字头要唱得快而有力,演唱时口型不能变,要把字腹、字尾唱准确。最后,全曲在九拍长的延长音上强有力的结束,再次颂扬昭君“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巾帼不让须眉的高尚情操,使人思绪万千,回味悠长。

对一首声乐作品进行艺术诠释,既要有高超的演唱技艺,又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这样才能使演唱不仅符合作品艺术表现的需要,又能充分体现独特的艺术魅力,最终生动地演绎作品,与听众产生情感上共鸣,实现作品永恒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前出塞范文第3篇

笔者在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时,涉及到西汉时期的“和亲”政策。笔者在课堂上针对这种特殊政策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学生们看法不一,针对学生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论从史出”的原则引用了一些的史料来分析西汉的“和亲”政策。

“和亲”政策是西汉统治者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政策形式,对于这种政策的判断我们应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西汉时期的“和亲”有不同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针对敌对的民族,如西汉初年和匈奴的“和亲”。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钱),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一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由此可见西汉初年,天下初定,经过秦末“诸侯并起”,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失作业”,国家极端贫困,以致“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人民更是生活在困苦中,“人相食,死者过半”。尽管如此,汉初面对势力强大的匈奴的入侵,西汉统治者也曾想用军事手段抵御入侵,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是时,汉初定中国,徙韩王信于代,都马邑。匈奴大攻。围马邑,韩王信降(于)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u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将兵往击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昌顿(匈奴单于名)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山名),七天,汉兵中外不得相救。”此后,汉政府深感实力不足,乃用刘敬的建议,与匈奴结“和亲之约”,规定汉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匈奴最高统治者为阏氏(皇后),并每年奉送匈奴大量物资,同时进行贸易。可以说此时的“和亲”政策是汉初的一种被迫采用的带有屈辱性的无奈之举。

这种政策一直实行到汉武帝统治初期。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大为增强。据《史记・平淮书》记载:“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家给民足,都鄙(城乡间)廪庾(指粮食)皆满,而府(指国家币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困,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另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指转运军粮、w重的步兵)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出定襄,当(挡)单于。捕虏言:‘单于东’。乃更令骠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兵即度(渡过)莫(沙漠),人马凡五万骑,与骠骑等咸击匈奴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匈奴不利。薄暮,单于遂乘六蠃,壮骑可数百……驰去。”此时的西汉经汉初七八十年的努力,粮食丰积,钱财充足,战马众多,战士训练有素,具备了反击匈奴,安定北方的条件。据《汉书・匈奴传》记载:“今帝(指武帝)即位……汉使马邑人聂翁壹间关(指犯禁私出)出物与匈奴交易,作为卖马邑城以诱单于。单于信之,贪马邑财物,乃以十万骑入武州塞。汉伏兵三十(万)于马邑旁。……单于既入汉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怪之,乃攻亭。时雁门尉吏,……知汉军谋,单于得欲杀之,尉吏乃告单于汉兵所居。……单于……乃引兵还,……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汉武帝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而放弃了“和亲”政策。

汉武帝之后,随着匈奴族的内部矛盾、对汉战争失败,特别是汉族文化的影响,不少匈奴人倾向与汉族恢复“和亲”。这时就出现了另一类型的“和亲”即针对友好的民族,如昭君出塞和西汉中期与乌孙的“和亲”。汉元帝时,呼韩邪率部归附汉朝,汉匈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状态,转入和平、友好的关系。呼韩邪单于提出要求当汉家女婿以便进一步亲汉时,宫女王昭君毅然,自愿扮演一个“和平使者”角色,于公元前33年出塞,嫁给呼韩邪。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中有诗曰:“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锋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王峻《题明妃出塞图》云:“塞上香风暗度时,琵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万师。”两诗都充分肯定了昭君出塞“和亲”,使边塞烽烟熄灭,解除了广大人民的征战之苦;颂扬了王昭君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换取北部边疆的和平与安定。王昭君在加强汉匈两族之间的友谊、团结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这是汉匈之间重大的和亲行动。但这次“和亲”不像汉初那样有屈辱性,而是在匈奴归附中原后发生的,是汉匈之间和平友好的象征。除汉匈之间有和亲关系外,为联络西域各族,共同抗击匈奴,西汉皇帝也曾与西域各族实行过“和亲”,如汉武帝时,曾将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下嫁给乌孙王。这种和亲实际上成为一种外交策略了。

前出塞范文第4篇

进宫有些时日了,却迟迟不见皇帝的踪影。珠钗玉饰金步摇,散落一地,铜镜前再也不是少女明丽的笑靥了,一腔愁绪,两弯娥眉。

迷茫的灯光下,一只单薄的幼蛾一头栽在作响的灯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昭君拔下玉钗,挑弄灯芯,试图将蛾儿救出来。

就在这时,传来和亲的消息。像春日里的第一声惊雷,在死一般的后宫炸开了。

“啪”,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却没有压垮她不屈的心灵。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灵发出对生的呼唤,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让她从压迫、死亡中振翅飞出。

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看着她越飞越远,飞出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自己的天地。

这一夜,昭君无眠。

她想到了宫廷的阴森,想到了和亲的艰险,还想到了异域的清冷,两国永久的安宁。宫廷的猜忌、冷落、倾轧、空虚像阴影死死揪住她的心,让她颤抖;异域的寂寞、无助、排挤、思乡却又像寒流时时侵袭她的心,让她惊骇。和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待嫁的少女举目无亲,戍边的将士浴血奋战,无辜的父兄沙场喋血,一幕幕,在昭君脑海里,频频跳动……

天明时,有人奉旨来挑选宫女。一遍遍地述说着皇帝的封赏、嫁妆的豪华、国家的边患、战事的紧张。宫女一个个双眉紧锁,一想到遥远的异域他邦,就舌底打颤。官员失望了,哀叹着准备离去,却迎面遇上一位淡妆素衣少女,浅浅地笑着,一如当年的明丽……

昭君出塞,留给后人一座青冢和无尽的遐思……

前出塞范文第5篇

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是以擅长描写自然风景著称的,他的山水田园诗则是这类诗作的代表。除了山水田园诗之外,王维也写了许多出色的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相比,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不可忽视的。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属山西省)人。王维从小就十分聪慧,开元九年即二十一岁时考上进士,被任命为大乐丞。不久就因故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后来因为宰相张九龄的推荐,被任命为右拾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被贬,同年秋王维也被任命为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直到两年后,才又被召回襄阳主持考试工作,从此王维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的边塞诗大都创作于开元二十五到开元二十七年这段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的时间里。王维现存的诗歌有三百七十多首,其中涉及边塞的有四十多首,约占其总量的十分之一,可见王维的边塞诗从数量上来说还是不少的。

一、王维的边塞诗多着眼于写人,很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恰到好处地把人物的精神展现出来。

1、善于使用典故,来表达诗歌的主题。

如《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观猎》是王维前期的边塞诗,这首诗描写的是将军射猎时的情景。前四句主要写了将军射猎的整个过程,把将军射猎时的灵巧敏捷和昂扬的斗志写得十分传神。后四句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在这短短的四句中作者就用了“细柳营”和“射雕处”两个典故:细柳营是汉代的名将周亚夫驻兵的地方,这里用丝柳营来暗示将军具有名将的风采;射雕处“《北史》载斛律光尝于洹桥校猎,云表见一大鸟,射之正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雕也。邢子高叹曰:‘此射雕手也。’”这里用这个典故主要是为了表现将军的身手十分的矫捷,武艺十分的高强。

2、善于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的画面来表现整个生活场景。

如《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这首诗中,王维截取了军旅生活中递送军书的片段。诗的一开始就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写信使为了传达敌情,一路快马加鞭的情景。接下来的两句叙述了军书的内容“匈奴围酒泉”,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紧张的气氛。最后两句说明了快马送书的原因:关山飞雪,使烽烟无法燃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塞天气的恶劣。全诗只描写了军旅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的片段,就把整个军旅生活的紧张、艰苦表现得十分的突出。

3、善于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如《伊周歌》: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这首诗通过描写思念远征的丈夫,从侧面表现征人生活的艰苦。开始写秋夜里一个女子思念出征丈夫的情景。后两句用倒叙手法回忆十多年前丈夫出征时的一幕,虽然一再嘱咐丈夫要常写信回家,但现在结果却是音讯全无。面对这种情况,女子心中充满了悲伤,从侧面反映了征人的艰苦、以及危险。

4、善用对比、反衬来展现主题。

如《陇头吟》:

长城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陇头吟》约作于开元八年左右。本诗“空际振奇”,选取陇关这样一个边防要塞作为背景,以一位想从戎立功的侠少与一位久历戎行而功名蹭蹬的老将对照,展现主题,而以老将听侠少吹笛这一情节,将少年的壮怀与老将的悲哀巧妙地绾合,从历史的深度上写出一代代志士不断重蹈壮志难酬的覆辙,立意精警而意味深长。沈德潜评这首诗“少年看太白星,欲以立功自命也。然老将百战不侯,苏武只邀薄赏,边功岂易立哉!”[2]

5、善用烘托手法来反映主题。

如《燕支行》:

汉家天将才且雄,不时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

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寒中。

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

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

麒麟锦带佩吴钩,飒沓清骊跃紫骝。

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

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

教战须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

全诗以“汉家天将”的出征为描写对象,通过“万乘亲推”、“千官出饯”的盛大场面,用以突出“天将”的非凡气概,并对其率部深入“燕支”前线、剑断“天骄臂”而大获全胜的英雄事迹,进行了热情讴歌。

二、王维边塞诗的另一个突出特色是,他的很多送别边塞诗,诗的作地并不在边塞。

王维集中的这类边塞诗甚多,其代表作有《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送张判官赴河西》、《送陆员外》、《赠裴将军》、《送元二使安西》等。

如《送张判官赴河西》: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豁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转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仅就第五、六两句的写景而言,可知这首诗的作年乃是在王维凉州行之后的。这是因为,其所写之景,皆为王维当年所亲历亲见。而作者之所以写此诗并“高歌一送君”者,关键就在于其友人张判官的再次“报国敢邀勋”(据“单车曾出塞”之“曾”,知张判官此前曾出塞一次),因而才有其“慷慨倚长剑”之激赏。

正是因为这类边塞诗的作地不在边塞,所以作者于所送之人,大都是对其边塞之行的举措予以鼓励和赞赏,并积极支持其到边塞去建功立业。王维在这一类边塞诗中对朋友因临别而所赠之言,其体现与反映的,乃是他自己早年抱负的一个缩影。由于种种原因,诗人自知许身报国已是无望,因此只得寄希望与他人,特别是那些赴边出塞的友人,此即成为了王维送别边塞诗的内核之所在。所以,在王维的这类边塞诗中,既洋溢这诗人的爱国热情,又闪烁着一种时代的光辉,其思想性也自然籍此而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三、语言雄浑刚健、慷慨悲壮。

如《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前出塞范文第6篇

竹马又称“竹马舞”、“跑竹马”,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这可能起源于古代兵马列阵。《后汉书・郭假传》就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的记载。其后《三国志》、《晋书》、《新唐书》、《宋史》、《清史稿》中都有关于“竹马”的记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就有“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之句。早期的竹马应该是儿童在年节或祭祀中表演的列阵舞蹈,后来逐渐演变成多种艺术形式。传统的“竹马舞”目前在全国保留不多,有载歌载舞的,有说唱结合的,还有单独舞蹈的。参加演出的人员,少则一两个,多则十二三个。永宁南关的跑竹马则达到18个人。竹马舞所反映的历史故事也不尽相同,常见的剧目有《三打祝家庄》、《昭君出塞》、《状元游街》、《萧太后狩猎》等。

据民间传说,永宁南关的竹马舞蹈至少流传300多年了,南关村男女老少都能舞几下。永宁竹马舞蹈《昭君出塞》表演的是汉室送亲、匈奴迎亲的情形。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提出和亲。深居宫中的王昭君,深明大义,主动请求远嫁漠北。昭君出塞实现了汉匈人民向往和平愿望,在她的努力下,汉朝和匈奴长达60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争,确实实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竹马舞蹈的角色有18个,过去均为男性演员扮演,现在旦角改为女性演员了。侣个角色出场和队列顺序分别为:头马、护卫2人、主角王昭君、侍女4人、”送亲侯”2人[其中1名汉朝送亲官员(王龙)],兵丁6人,另外还有两名骑骆驼的匈奴迎亲使者“迎亲侯”。18个演员分别骑乘竹马或竹骆驼前呼后拥,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迎送亲队伍,逶迤前行。舞蹈的套路主要有“八葫芦、六葫芦、五葫芦、四葫芦、里罗车、外罗城、卷蜡、倒褪皮、双褪皮、单褪皮、攒场、褪羊肠”等。

表演时,唢呐、大鼓和大镲、小钹伴奏。伴奏音乐一起,演员就催马扬鞭驰骋入场,情绪很热烈。演员挎上竹马或竹骆驼,左手执缰,右手执马鞭,好像骑在竹马和竹骆驼上。王昭君骑红马,其余演员骑其他颜色的马或骆驼。

演员根据不同角色装扮。王昭君凤冠霞帔,冠上插雉鸡翎,脖子上围狐尾,扮相端庄俊俏:送亲的有汉朝使节、扈从、武将、士卒,另外还有昭君使役的宫女等,均着汉装,“送亲侯”头戴纱帽,身穿官衣,戏剧小生扮相:迎亲的是匈奴的官吏、武士,大都画花脸,穿北装,“迎亲侯”头戴缨帽,身穿紧身衣,背搭一双狐尾,手持云帚,骑竹骆驼,戏剧丑角扮相,护卫和兵丁均短衣打扮,悬腰刀。

表演时,演员做出乘骑的样子,追逐奔走,演员上身保持直立,双腿微屈,脚下快而稳。女角步履轻盈,男角步子刚劲,唯“迎亲侯”脚步一瘸一拐,摇摇摆摆,表现得滑稽幽默。

表演除跑圆场外,队伍穿插跑动,变化套路很多,演员满场快速跑动,令人眼花缭乱而应接不暇。永宁地区古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战争频繁,《昭君出塞》表现了永宁人期盼民族和睦的良好愿望。

竹马的制作和表演类似跑驴,一般都在二三十人以上。着古装,骑骏马,随唢呐、鼓、钹的伴奏,做催马奔驰的表演。竹马会有的时候也会扮演“杨家将”的故事。演员中有扮饰杨延昭、杨宗保、穆桂英、孟良、焦赞等宋将和宋兵的,也有饰韩昌等辽将和辽兵的。宋将的化妆一般比较英武;穿盔带甲,悬佩剑,插背护旗,穆桂英头上还有一双长长的雉鸡翎,辽将却凶恶丑陋,一般为花脸,有的头上括一根短雉鸡翎。众多竹马你来我往,很像宋军追击辽兵辽将的样子。

整个表演以简单而统一的上身动作为主,即边奔跑,边甩动马鞭、云帚,同时上下左右晃动马和骆驼头颈,跑出丰富多彩的套路,即阵图。有“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四喜阵”、“五雷阵”、“六合阵”、“七星阵”、“八门金锁阵”、“九曲黄河阵”、“十面埋伏阵”等10个套路。其中“七星阵”和“十面埋伏阵”已失传。

音乐伴奏的乐器和高跷近似,根据表演套路的起始和结束变换曲牌,唢呐演奏视演员情绪而即兴发挥。开场和结尾演奏火爆热烈,中间节奏则时起时伏。唢呐演奏常用花舌和滑音等技巧,曲调高亢而道劲,具有浓郁的北方民间特点。

作为这一民间传统舞蹈的道具“竹马”在永宁地区只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沈迎老人会做了。据老人介绍,他做竹马已经有40多年了。40多年前的竹马都是纸糊的,而且当时也没有什么人会做,大多是从北京买回来的。当时,沈迎老人除了跟着一起“跑竹马”之外,有空的时候他还要和老花匠们一起修补玩坏了的“竹马”。纸糊的竹马不结实,两匹马不小心一撞就能撞出个大窟窿。沈迎老人根据“跑竹马”的实际需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开始改用布糊,做出了结实耐用的竹马道具。

道具在表演中占重要的位置。竹马用竹篾扎制骨架,骨架外糊纸彩绘,基本色调有红、白、灰、黄四色。马身长约1米,宽约43厘米。马身中间有方孔,方孔的四角各栓一根15厘米的细绳,端头栓一个小木拨吊。演员站方孔内,把小木拨吊别在腰里,使上身与竹马“靠腿子”衔接在一起。马身下部用两块“布围子”围起,前后分别画出马的前腿和后腿。马鞍,即方孔两侧各下垂一块双层布缝制的布块,上绘制纫蹬跨马的腿脚,称“靠腿子”。

竹骆驼和竹马的制作及装饰类似。为了耐用,现在,竹马都糊布彩绘了。道具是一件工艺品,样子十分逼真。

制作一匹竹马需要破竹篾、糊纸、糊布、彩画、上漆等20多道工序,一个人至少需要四、五天的时间才能做完一匹马。工序中最难的就数扎马头和画马眼了。仅做一个马头就需要十多道工序。画马眼尤为重要,要事先把眉毛留出来,画完眼睛后再画眉毛和笼统,眼睛的位置一点也不能错,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工艺是老人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的连老人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一种感觉。比如马鞍上的花老人自己也叫不出名字,只是凭自己的想像去装饰。一根根不起眼的竹篾,在老人的手里逐渐地显现出马头、马身的形象,简单的小刀、铁丝等工具,经老人的双手,赋予了竹篾以鲜活的生命。村里也曾有两个人跟沈迎老人学过艺,但不幸的是前两年都相继去世了。沈迎老人年纪越来越大了,年轻人又不愿意学这种有点枯燥、用途单一的传统手工艺。

永宁南关竹马的制作工艺能传下去吗?将来竹马跑坏了有还谁能做呢?这种传统制作技术会不会有失传的危险呢?这些都成了疑问。为此,延庆县文物部门在征集民俗文物时,特地请沈迎老人现场制作了两只竹马,并记录了整个制作过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沈迎老人的技艺保留下来。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这种传统技艺得到继承和发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前出塞范文第7篇

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李白《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阴山。

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韩愈《春雪》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陈与义《襄邑中》

前出塞范文第8篇

王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落雁”之称,是汉元帝时期的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人。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景帝孙休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姊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次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

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汉元帝下诏,命她择日进京。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进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公元前19年,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后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