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白发三千丈

白发三千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白发三千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白发三千丈范文第1篇

有一节课学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我刚讲完这首诗的表面意思,一个四年级的学生提出疑问:李白的个子有多高?怎么会有“三千丈”长的白发?

他的提问引起一阵笑声,同学们七嘴八舌,对李白如何处理“三千丈”长的白发纷纷发表高见。

我也笑了,摸摸提问的孩子的头,说他爱动脑筋,很棒!我接着说,这是李白惯用的夸张的写法,先是故意把自己的白头发说得很长很长,长得让人吓一跳,长得让人不敢相信,一下子就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李白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加深说明第二句,说自己心中有很多很多的愁苦呀,就像“三千丈”的白发一样长。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比喻”“夸张”的手法,把李白心中太多的愁苦一下子就说出来了,说得非常形象、非常生动。

学完了《秋浦歌》,下节课接着学《望庐山瀑布》,这下麻烦来了。

这首诗,孩子们都已学过,于是争先恐后地背诵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又兴致勃勃地说,这首诗也充分表现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那长长的瀑布不是从山顶流下的水,那简直就是银河从高高的九天落下来,你说神奇不神奇,壮观不壮观……

不料,我还没有说完,一个五年级的学生站起来,打断我的话。他瞪大眼睛,极为认真地大声说道:“老师,你说得不对!李白的这首诗根本没有一点想象力。《秋浦歌》李白把头发夸张为‘三千丈’;十尺等首诗是在不同的时间写的,而我们碰巧在同一个时间段学这两首诗,产生“三千尺”和“三千丈”的对比也是很自然的,但不能由此得出李白这首诗“没有想象力”这个结论,何况李白这首诗体现想象力的还是“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

白发三千丈范文第2篇

蛟鼍好为祟,此物俱神王。

我来五松下,白发三千丈。

松门闭青苔,惜哉不得往。

今日天气嘉,清绝心有向。

子云性嗜酒,况乃气清爽。

此人已成灰,怀贤盈梦想。

衣食当须几,吾得终疏放。

白发三千丈范文第3篇

夸张是指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夸张一般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三种类型。夸张的作用有:一是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二是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如课文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因愁而生白发,但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白发如此之长,可见愁思的深重;他的另一首《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饱含了诗人对神奇的大自然的赞颂;其他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用“千山”“万径”把辽阔的画面凸显出来。

近年高考真题索引

2012年江西卷,2009年四川卷,2008年四川卷,2005年上海卷、福建卷均涉及夸张题。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

本诗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对本诗某句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先具体答出表现手法,然后具体分析诗中如何体现夸张手法,最后指出用了这手法以后所起的作用。

答题范式:

本诗用夸张的手法,( )(诗句)突出了( )的特点(情状),表现了诗人( )的感情,起到了( )的作用。

现场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2009年四川卷)

答案解析:

看到作者是陆游,其实诗歌的情感大致就出来了。对于这样熟悉的作者,同学们心中一定要有比较稳定的意识,即他是爱国诗人,主张抗金收复失地。

针对“夸张”专题,本题重点探讨景物描写和情感的关系。景情关系自然是间接抒情,关键是通过什么景来抒什么情。景是情的外化和物化,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也,所以必须明了写了怎样的景物。本诗前两句,以万里黄河、千仞华山为代表,描绘了被金朝贵族占领的北方地区的壮丽山河,充分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后两句描述了北方人民盼望宋朝军队去收复失地的焦急心情。同时诗中又用壮阔的景色来衬托被压迫人民的心情,形象生动悲壮感人,流露出诗人对沦陷区老百姓的同情和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慨。

综上,答案为: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1分),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1分),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1分)。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3分)。

强化训练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白发三千丈范文第4篇

阗寂的情人夜,月儿沿着远山画下了一道弧线,好像体察茕茕玉立的哀愁,月光不再沾满衣襟。高楼之上,依窗独伫,元好问的《摸鱼儿》絮絮地、缓缓地在眼前展开一幅卷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别离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不由自主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仿佛中平添了几许一往情深的老气,依稀看见了自己在寥落梦境中独行的影子,但若是喊出来的,便会如烟花飞舞,璀璨得不遗余力。

【二】

光阴荏苒,岁月似剑,不经意间,无情的流逝,便消融了自己对节日的一种痴迷,像所有悲观者一样只看见玫瑰的刺,我成了灿烂烟花下最冷漠的一个旁观者,那种足以冻死南极洲所有企鹅的冷,瘫坐在地,委屈而伤感,记忆到处流浪,并开始无端的失眠……

【三】

柔指蓄意地轻抚一缕发丝,突然,在柔顺黑亮之间,夹着一根不合时宜的白发,刺痛了眼睛,好像看见月亮直线坠落,月满西楼凭阑久。我还看见白发三千丈的诗人,把月光捧起,揉碎于酒杯,打开胸膛一饮而尽,醉倒的诗人绣口一吐,滚出更多充满诗意的谎言。

【四】

海子走时,诗拉住他的衣角,问可不可以不走,海子笑了,诗哭道:你不是说过:“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去大草原上放牧、骑马;去寺庙里砍柴、挑水、作粥;去海边买一栋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吗?自此,再也没有人给诗作伴,而想和他作伴的,只剩下自作多情的我。

【五】

孤寂魑魅着,如影随形,灵魂在风中不断的流浪,金黄的灯盏,照亮了远航的船帆;放眼天涯,却看不清爱情的面目。今夜,在烟花陨落的夜空下,独自概括着所有的记忆:孤寂漂泊的岁月,如烟如雾的客愁,如丝如缎的梦乡,一路雨丝,一路叹息。千百种托不起的心绪,一路结着无以排解的惆怅。

【六】

明明知道羸弱的双肩已然扛不动天涯孤旅的凄苦,厌倦漂泊,厌倦等待,却始终不肯迈出一步。在我眼中,爱情依旧宛如一朵烟花,绽放出漫天绚丽、璀璨、繁华、稍纵即逝的花朵之后,便只会留下冰冷的灰烬与孤寂,向天垂泪。

【七】

“我想打开生活的包裹,佛说:那里面都是苦。然而,我不信,只是执著,结果掉入了生活的陷阱;我想解开命运的枷锁,佛说:那里面都是无常。然而,我不信,只是强求,结果中了命运的圈套;我还想找回我自己,佛只说了一个字:“空”,然而,我却相信了……”

【八】

渐渐觉得,有时候,与爱之间只是隔了一道墙;有时候,只是隔了一个门;有时候,只是隔了一丛花,一株柳的隐约相望。可是,偏偏不能再有一丝接近。爱,好象天上人间对影自怜的落寞舞蹈。即便让自己的灵魂跪下,也只是水月镜花,只能固守着残存心中那小小的一隅。纯粹的爱情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奢谈,或许现代人的情感过于脆弱,抑或现实过于浮躁喧嚣,让具有旧时传统思想和深受新潮流俗侵染的人难以明了。例如我,刻意把情感纯净化,让自己难以承受这份无言的尴尬,从而失去了生活的单纯与快乐。真的不知道,我还能固守那份冰清玉洁,重新点燃并尊重心灵的召唤吗?

【九】

突然很想远离网络的虚无与缥缈,轻捧一杯飘逸着甜香的卡布奇诺,斜倚一株静好的紫槿,宁静舒坦地感受沐浴春风的过程、不加挑剔地归依恬淡朴实的结果,把诗还给唐代清点,把词交给宋朝册封,最浪漫的诗人握着的情,只是一些白发三千丈的谎言;身世飘零的词人怀抱的爱,更是人比黄花瘦的凄苦。莫若把自己交给一江春水,让绿柳一一垂询,效尤姜夔,自己谱曲,轻叩一声,十里扬州,三生杜牧,良辰何在?“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十】

白发三千丈范文第5篇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其七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其八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其十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其十一

逻人横鸟道,[1]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2]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其十七

白发三千丈范文第6篇

2、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轮。——崔颢《江畔老人愁》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4、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不狂痴。——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7、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地。——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

8、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韩偓《三月》

9、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刘商《胡笳十八拍》

10、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郑谷《燕》

1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13、懊恼人人薄幸。负云期雨信。(云期雨信) 宋·欧阳修《品令》

14、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五代·王定保

15、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金·董解元

16、把雪裘霜帽,绝交楚徼,雨蓑风笠,投老吴矶。 宋·李曾伯

17、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唐·权德舆

18、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倾盆大雨) 唐·杜甫《白帝》

19、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大雨倾盆)唐·杜甫《白帝》

20、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 宋·洪迈

21、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一寸丹心) 唐·杜甫

2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唐·李白(白发千丈)

23、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宋·辛弃疾《水龙吟》

24、白饭青刍。赤脚长须。客来时、酒尽重沽。 宋·辛弃疾

25、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白骨露野)

2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纵酒)唐·杜甫

27、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唐·韩偓

28、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望眼欲穿) 唐·白居易《寄微之》

29、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白居易《长恨歌》

3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31、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

32、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李白《永王东巡歌》

33、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34、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白居易《老病》

白发三千丈范文第7篇

门庭冷落,不剩几许黄叶,被秋风袭卷,不知魄落何处?不识趣的黄花,却意兴阑珊,探着脑儿,想要窥视什么?

霜已落,雨也过,雨后黄花花易落,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寒烟小院,转萧条,勾栏处,一泓清月,漂泊在夜空留守着亘古不变的盈云,任你是怨是悲还是愁。

风偶然吹来一缕,却未带来抑或带去半点心绪,只道是花月无情,谁知风亦如此。

露未白,月已盈,花魂何处觅踪影?阶庭月下,红消香断草木凋零。屋已人去楼空,欲举杯邀月,却不知把酒向谁欢,只剩下对影成三人的孤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满怀愁绪,向谁倾?

黄花瓣上,落着几滴泪珠,想必是它也忘了情了吧?不明白它,本是爱闹的性子,却要凑在这秋高孤寂的时节,是为了与梅争傲的清高吗?抑或仙风傲骨的它,图个清修的场所?月色无言,只是如烟似雾,笼罩了一切。

白发三千丈范文第8篇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是离人吗?“秋风秋雨愁煞人”,是秋风、秋雨吗?“自古逢秋悲寂寥”,难道是秋天本身?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陆游,究竟是谁让你有如此多的愁绪,是家国的破碎,还是你对表妹唐婉的那一段不死的恋情?是沈园,还是你的孤鹤轩?

“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辛弃疾,是否到了人生的秋天也即自己的暮年才知道愁从何处来?你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概又到哪里去了,是否也被着秋天的愁绪所吞噬?

曾经固执的认为杜甫和曹雪芹都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愁死的,罪魁祸首就是这秋天。杜甫为家国而愁,为百姓而愁,为开元盛世的一去不复返而愁,愁得他“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如果他心上没有这个秋天的话,他是不会那么快死去的。而曹雪芹更多的是为自己愁,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愁,为自己所处的社会愁,愁得他“黛玉葬花”、“宝玉出家”。如果他不是有万般的愁苦,又怎么能写出这字字血泪的《石头记》。

更有甚者是白发三千丈的李白,传说中他是骑鲸逐月而去,而我怀疑他则是被这“三千丈”的愁绪所愁死的。李白生来就那么风流倜傥,他那天马行空般的大自由、大解放、大超脱,就像一颗灿烂的流星划过黑暗的天幕;他那变幻莫测、奇丽诡异的想象力、创造力;那奔放豪迈、俊逸飘洒、气势逼人又不失纤细明丽的诗情,令后人兴起高山仰止之感叹。它能够“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为何仍然摆脱不了一个“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