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渊明归园田居

陶渊明归园田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第1篇

关键词: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叙事;翻译;宇文所安

一、引言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所写《归田园居》组诗五首中的第一首,叙述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了归隐之后的愉悦心情。全诗转承起伏,前后变化,一脉相通。本文尝试运用叙事学理论,探讨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斯蒂芬・欧文)的《归园田居》(其一)的英译文,具体分析他对原文的“叙事视角、叙事焦点、叙事盲点、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等特征的翻译。

二、《归园田居》(其一)的叙事与翻译

(一)原诗与英译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Returning to Dwell in Gardens and Fields (1) (Translated by Stephen Owen)

My youth felt no comfort in common things, by my nature I clung to the mountains and hills.

I erred and fell in the snares of dust and was away thirteen years in all.

The caged bird yearns for its former woods, fish in a pool yearns for long-ago deeps.

Clearing scrub at the edge of the southern moors, I stay plain by returning to gardens and fields.

My holdings are just more than ten acres, a thatched cottage of eight or nine rooms.

Elms and willows shade eaves at the back, peach and plum spread in front of the hall.

The far towns of men are hidden from sight, a fain blur of smoke comes from village hearths.

A dog is barking deep in the lanes, a rooster cries out atop a mulberry.

No dust pollutes my doors or yard, empty space offering ample peace.

For long time I was kept inside a coop, now again I return to the natural way.

(二)叙事与翻译分析

1.叙事视角与翻译

“视角”讲的是谁在看。原诗前四句以“我”的限制视角展开叙事,第五六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则转向了全知视角叙述,集中叙述了做官时的心情,其余各句又转向“我”,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叙事视角转换自然流畅、意象完整,特别是结尾两句以“我”的心理变化为叙述中心,发人深思。

译文也采用了第一人称I(包括my)的叙事视角,围绕作者自己的内视角展开叙述,基本上是“直译”,叙事主体与原诗各句的主语,即体现的叙事视角相一致。但这里有一个叙事盲点:即最后两句的心理转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与前面的叙事视角相比跳跃性很大,制造了某种悬念,而译文“For long time I was kept inside a coop, now again I return to the natural way”难免会让不熟悉陶渊明的西方读者不得其解,而原文此处确是诗歌的艺术魅力所在,该独特的内视角充分展示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

2.叙事焦点(盲点)与翻译

如果从诗歌自身的角度来考察就会涉及到“聚焦”(什么被看)。“焦点”是聚焦的中心,是“一个文本精神所注,文脉所归,意蕴所集之点”(杨义,2009)。显然,本诗的焦点是最后两句,特别是末句“复得返自然”,前面的叙事虽然聚焦了“性情、尘网、鸟鱼、鸡狗、田舍、村落”等静态和动态的事物,但这些都是作为铺陈来服务于最后的“焦点”。从实到虚、从疏至密的叙事与描写最终汇合在了作者的内心―― “自然”之上。此处也是最难翻译清楚的地方,这里的“自然”(宇文所安译作the natural way)实际上既指自然的环境,又指作者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所以,这里的翻译在从实在空间到抽象空间的置换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叙事“盲点”。关于“叙事盲点“,此诗还有明显的两处:“虚室”的典故叙事和“飞鸟”的意象叙事(羁鸟),诚然,译文的直译(宇文所安译为empty space和the caged bird)无法翻译出“比喻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的“虚室”(出自《庄子・人间世》),也无法译出用象征手法叙述陶渊明追求精神自由的“飞鸟”意象。

3.叙事时间与翻译

从故事时间看,作者叙述的是“从少时到入仕13年,再到现在的归耕田园”,文本时间的前后顺序是“顺叙”。译者也都采用了相应的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和现在进行时态,这样的时态选择和翻译给读者提供了时序参照。从叙事速度上看,本诗的历史时间较长而文本长度较短,叙事时间速度前慢后快,后面叙事频率的加快投射出了诗人更多的思想情感。当然,由于英汉语言差异,英译所用各式主语、连接词语和介词等无形之中延长了原诗的节奏,这无疑损失了诗歌叙事借助时速的精心操作来凸显深层意蕴追求的效果。

4.叙事空间与翻译

从叙事空间看,原诗创造的空间层次是“内心外界内心”。译文从首句的My youth开始一直到倒数第二句的For long time,时间上呼应了但空间上的问题却很明显。从译文各句起始的用词来看,空间感不强甚至有些杂乱。译文可以考虑将“丘山、尘网、旧林、池鱼、南野、田园、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烟、深巷、桑树、户庭、虚室、樊笼、自然”等按照“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从高到低和从外到里、从外部世界到心里空间”的顺序进行排列,这样,诗人的情意蕴藏于变化的景象并弥漫于整个连续置换的空间,情与景交融,心与物合一,也会给读者创造出更加宏阔而自由的审美空间。

三、结语

笔者简要探讨了陶渊明田园诗《归田园居》(其一)的叙事特征,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焦点、叙事盲点、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释,并从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的英语翻译对应分析了有关问题,从叙事视角审视诗歌及其翻译是一种有益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修订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2]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第2篇

1、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淮中晚泊犊头

【作者】苏舜钦 【朝代】宋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3、夏日三首·其一

【作者】张耒 【朝代】宋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4、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5、社日

【作者】王驾 【朝代】唐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陶渊明;山水情怀;山水情结;山水意象;山水性情

论文类型:理论研究

史论陶诗,一般多以“萧散冲淡”(朱熹)[1]、“质而自然”(严羽),“冲淡高洁”(梁启超)、“和谐静穆”(朱光潜)等作概括,认为它自然情深,可以与《诗经》三百篇相媲美。本文着重从“山水情结”、“山水意象”和“山水性情”三个方面对陶诗做一点浅层次的分析,聊以探求陶诗中的山水意境以及深蕴在这意境中的诗人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理想,即山水情怀。

一、陶诗中的山水情结

陶渊明擅长“以情造境”,他的诗歌古朴自然,诗意深醇,且能天然入妙,体现山水情怀,究其源动力,在于他的山水情结。相较于一般文人,“陶渊明与他们不同的地方,便是他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诗缘情而发,他从山川河泽中得到美的感受付之以诗,他的诗“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读者能触景生情,情以景观。陶诗中出现的物象诸如山和泽大多包含着诗人欣豫自远、委心事外的态度,本质上是一种山水情结的实体化。

具体而言,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性本爱丘山——骨子里存在着亲近山水的基因

陶渊明的一生是与山水结缘的一生,单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其一)这十个字,我们便可感知回归自然是与他的人生追求相契合的。“爱丘山”的意思就是“爱自然”,“性本爱丘山”说明他的骨子里存有着亲近自然的因素。他渴望并在后二十年完全生活在大自然中,已融成大自然的一员,他不再是山水的旁观者、欣赏者,更不是占有者,山水早已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他的喜怒哀乐里。虽然曾经“误落尘网中”(同上),还“一去三十年”(同上),但就像羁鸟恋着旧林,池鱼思着故渊,他“目倦川涂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无时或忘地“心念山泽居”(同上),最后“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向往山水的心被彻底放飞,即使面对死亡,他也可以高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词三首》其三)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领略到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眷恋。那些山,那些泽(水),以及山泽间的动物和植物,都充满着一种非凡的魅力,诱惑着他走近。“山泽久见招”(《和刘柴桑》)——山泽哪里会真的招呼人,只因为诗人心思归隐,在山水情结的作祟下,他才会觉得山水见招。这是情结与实物之间的通感。也正因为诗人“性本爱丘山”,拥有着妙造自然的山水情怀,所以别人都瞧不上眼的山野景观在他笔下却显得格外亲切,他的诗歌才能任怀得意,营造出一种属于山水独有的意境。

2、怅恨独策还——黑暗社会压迫下渴望回归自然

陶渊明生于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在年少时,他也有过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宏图大志,但他真醇的秉性受不了宗室斗争、军阀夺权的政治野心,受不了不断的血腥杀戮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更兼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便选择了归隐这条路。选择归隐,证明他“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归隐后,可以“种豆南山下”(《归园田居五首》其三)、“久去山泽游”(《归园田居五首》其四),可以尝试“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归园田居五首》其五),可以怀想“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饮酒二十首》其十)。总之,山与水可以缓解他心头的压力和疲劳,洗去他因见过太多世俗社会的黑暗和污浊而引发的厌世情绪。与山水相融,把山水田园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归宿,是陶渊明在黑暗社会的压迫下作出的明智选择,作用其中的除了他骨子里拥有的高尚节操和爱山又爱水的真性情,当然也离不开黑暗社会压迫人性的反面驱动。

“性本爱丘山”和“怅恨独策还”(《归园田居五首》其五)分别是山水情结形成及表现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作用在陶渊明的诗歌写作上,便形成一种冲淡自然、清新流畅、古朴质直、醇厚隽永的诗风,感情真挚而富有奇趣,故金代元好问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总括其诗歌特点。他的山水情结与他诗中的山水意象巧妙融合,一起构成一种浑融的山水意境。

二、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意象

陶渊明的诗歌抒情沁人心脾,写景豁人耳目,深得隐逸之趣。在他的众多诗歌中,山水意象的运用极其频繁,惯以清新之景、清新之物写清新之境。这些意象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都体现自然的特点,即以山水为美的对象,追寻山水,主要是为了满足追寻者对美的要求。其中,广义的山水意象包括山、泽、松、兰、鸟等与山水相关的生命和物事,狭义的山水意象则单指山与水(主要是泽)。下面,我们便从山与水的意象分析陶诗的山水意境,探求陶诗的山水情怀。

1、山的意象

陶渊明的诗歌中山的意象繁多,有陵岑、南山、西山、东岭、曾丘等,不同的意象与不同的时令、景物和心情相结合,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尤其以南山最具典型性。

南山这个意象分别出现在《饮酒二十首》其五和《归园田居》其三中,它既是一座实体的山(指陶渊明住所附近的庐山,古称南障山),又作为诗人心中一种桃花源式的理想信念而存在。以《饮酒》其五为例,按照古汉语的原则,第三联后半句“悠然见南山”既可理解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也可理解为“见到了悠然的南山”,所以,在这里,山与人一样具有“悠然”的性情——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邈远。它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心中渴望回归自然,像山水那样自在的理念和追求。而一个“悠然见”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超脱的心境,当然也把美好的风光囊括在其中了。整首诗虽然无一字实际写情,却句句关情,意境迥然,可以说是得尽风流。在诗中,景物、情理水融,有神无迹,所以温汝能所撰《陶诗汇评》中有“渊明诗类多高旷,此首尤为独绝。境在寰中,神游象外”的说法。此外,“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十二首》其二)、“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和郭主簿二首》其二)、“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游斜川》)等诗句中山的意象也都呈现出冲淡自然、清静渺远的意境,很好地表现了诗人渴望栖隐山林、归复自然的情怀。

2、水的意象

陶渊明诗歌中水的意象也十分丰富,有江、海、湖、泽、涧等,尤以泽的出现次数为多,且多与山连用,“泽”作名词在《古汉语常用字典》中被定义为“聚水的洼地”,在陶诗中显然是指与水有关的东西或地方。“山泽久见招”、“心念山泽居”、“久去山泽游”、“寒气冒山泽”(《于王抚军座送客》)、“迥泽散游目”、“和泽周三春[,!]”(《和郭主簿二首》其二)、“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饮酒二十首》十二)等诗句,或寄托向往山水的情怀,或描写水滨隐居之人的高尚品质以表达自己的仰慕效仿之心,任真自得,深得“渐近自然”[10]之趣。 职称论文

陶渊明是以意写境的高手,他的诗歌以写意为主,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平实的笔法精炼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以达到写意传神的效果;并融兴寄于自然美,使景物人格化。意象本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陶诗中,山的意象与水的意象一体浑融,绝不孤立。诗中的意象往往构成一个整体的画面,且具有渺远的意境。这种渺远是意象使然,也是诗人的心境所致。例如,“心远地自偏”(《饮酒二十首》其五),“远”突破山水有限的形体,使人的目光伸展到远处,从有限的时空进到无限的时空里,进到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宗白华先生曾说:“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11]陶渊明便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这“游心”,他把山水意象融而为一,连同自己本身达到物我谐忘的境界,使本来的山水述怀变作山水情怀,从而营造出一种自然而有奇趣的山水意境。故宋代苏轼盛赞陶渊明作诗“才高意远”[12]、“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13]

三、陶诗中的山水性情

陶诗的真趣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来的,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感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求,是主观与客观的浑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14]这便是对陶渊明运用“以物观物”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的刻绘。就像庄周梦蝶一样,陶渊明早就与山水融为一体,山水的性格便是陶渊明的性格。

孔子也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同样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因此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钱穆先生对此解释为:“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水。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15]大抵是说,山的特点厚重卓拔,与仁者相似;水的特点圆融通脱,与智者相似。这是用“道法自然”的方式来解释“仁”和“智”的内涵。从陶渊明的诗作和生平来看,他的性格中这二者兼而有之。鲁迅先生曾说:“陶潜诗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16]这更加证明了陶渊明的性格中刚和柔是兼济的。

1、山一样的性情——厚重卓拔、独立自持的仁者风范

山独立无畏。只要它存在,它就坚定地独立,不依附哀求别人,更不会为着私利、为着五斗米向人折腰屈膝。它稳重且懂得自持,在原则上固守节操,具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卓拔。

陶渊明性格的卓拔体现在他不畏权势所迫,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上。当他对统治者失望之后,选择归隐,更体现出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彻底否定和坚决的反抗精神,他的《饮酒二十首》,通过回忆过去生活,写出了他从出仕到归隐种种生活的观感和体验,传达了对污浊、险恶的社会的痛心和不满。例如《饮酒二十首》其六中,诗人借酒抒怀,感叹俗世里做人行事的无原则性。“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寥寥数语,把表面现象可以蒙蔽人们眼睛,社会舆论可以给人错误导向的通病尽显无疑。言辞咄咄,体现的正是山一般的卓拔。《饮酒二十首》其八中,诗人以孤松自比,表现自己高洁坚贞的人格。在寒冷的季节里,“众草没其姿”,而它却依然挺立,折射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了诗人以清高自许,不愿“随波逐流”、哪怕守穷也要学高山青松卓然而立的品性。同时,他的厚重表现在对山川田园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亲近上。再以《饮酒二十首》为例,第九首中“父老”提酒邀饮,诗人“倒裳”而迎,表明诗人生性的冲淡,与农民间毫无隔阂、融洽无间;而诗的后半部分写诗人与老农促膝相谈,老农劝诗人处世不要那么认真,还是出去做官的好,这番“父老言”有点像屈原与渔夫的问答,类似于陶渊明的自明心迹。于是诗中接着道,“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意思是说我隐居的决心已定,再不会重返仕途,与世同流合污。正是诗人能和农民倾心相处,他才深知人民的疾苦和真诚。投桃报李,他在他的诗歌里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五首》其三),“回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2、水一样的性情——圆融通脱、上善大度的智者气质

山水相依,正如仁智不可偏废。智者首先必须是仁者,不是仁者,没有真智。水的特性在于柔和多变,遇事容让。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说的正是它的有容乃大。同时,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使得它拥有遇形象物的本事,体现在为人处事上,即是圆融通脱的生存方式。而陶渊明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水的性情始终贯穿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和处世之道上。

至于陶渊明性格的圆融通脱,在为人处世的率性方面极具代表性。水遇物则变形,陶渊明的性格也是行云流水一般,洒脱不羁。苏轼曾经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饥则相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者,贵其真也。”[17]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陶渊明少时“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五),怀着“大济苍生”的抱负,请人引荐,于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任江州祭酒,丝毫不以求官为嫌,但不久因受人轻视,“有志不获骋”[18],自觉不快,更兼不堪承受小吏生活的繁琐和拘束,“少日自解归”[19]。当别人再次请他出山的时候,他没有应允。直到后来迫于生计才去当了个小小的彭泽令,又因为不愿向督邮“折腰”,再次挂冠而归,从此再不出仕。但他的隐居之乐不在于别人的评价,而在乎山水田园,在可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其一)。他不以隐居为高,却始终坚守着自己隐居的志趣,没有半点虚伪,饮酒作诗,一字一句都是真性情、真心境的表现,绝不像有些人,身在江湖心怀魏阙。

同时,陶渊明如水的性格还体现在与人交往上。江州刺史王弘想结交他,苦无路可走,听说他要游庐山,于是请他的朋友庞通之备酒席候于路中,二人正畅饮时,王弘闯到席间,言谈大欢,因而结识了他。还有莲社高僧慧远结社时特意邀请他,他回信说要准他吃酒才去,慧远居然为他破戒置酒,渊明到了,忽“攒眉而去”[20]。足见其性格中如水一样的灵动和洒脱。再有,从他的无弦琴和“我醉欲眠,君可去!”[21]等物事和言语中亦可窥其性格的真率。

古人说,文如其人,诗亦如此。陶渊明的山水性情其实就是陶诗的山水性情。境由情生,情以造境。陶诗中的山水性情与诗歌意象互相叠加与融合,便成为组构山水意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丰赡作者人物形象和雕琢其山水情怀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陶诗,郑振铎曾有过精当的论断:“陶渊明诗虽若随意舒卷,只是萧萧疏疏的几笔,其意境却常是深远无涯。我们如果喜欢中国的清远绝伦的山水画,便也会永远忘不了渊明的小诗,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些诗都是五言诗里最圆润晶莹的珠玉,他们有一种魔力。一捉住了你,是再也不会放了你走的。他们是那样的深入于读者的内心,不是以辞语,而是直捷的以最天真最浓挚的情绪与你相见的。”[22]

通过对陶渊明诗歌的举例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陶渊明诗歌的总体特征是清新自然、冲淡古朴、物我浑融、富有真趣,而且他的诗重在写心,即骨子里的山水情怀的自然流露。陶渊明作诗,意存笔先,往往“无意于诗而意已至”。此外,陶诗中的景物在描绘过程中往往被人格化,题材和内容贴淡的日常生活,诗歌形式上也体现朴实无华的特点,意境渺远。在许多诗歌中,陶渊明寄寓的是一种与山水一样平实的情怀,是一种与山水一样高远的理想,是一种作用于诗人心灵感官的山水情结,而围绕山水情结款款而述的文字里展现的是一幅幅人与自然物我谐忘的画面和一个个或山或水的意象,意象累积,画面延伸,综合成一个浑融完整的山水意境。透过山水意境,反映出诗人不慕荣利、回归自然、关心下层人民生活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质。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语类〔m〕.见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 .中国文学史(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85.

严羽.沧浪诗话〔m〕.见王瑶.中国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9.

参见徐慧珍,彭公亮.“沉醉”与“心远”〔j〕.湖北:理论月刊,2002:43.

朱光潜.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a〕.见朱光潜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396.

[10]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43;569.

萧统.陶渊明集序〔a〕.见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10.

郝树候.元好问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0.

参见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575.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68.

[1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9.

[12][13]惠洪.冷斋夜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8:14.

[14]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

[15]钱穆.论语新解〔m〕.上海:三联书店,2002:158.

[16]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7.

[17]苏轼.书李简夫诗集后〔a〕.见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174.

[18]参见曹明纲.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

[19]参见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209.

[20]参见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79.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陶渊明; 诗歌; 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178-01

在同时代人的心目中,陶渊明只是一位人格高洁的隐士,但却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家。他熟读儒家六经也喜欢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既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愿望,渴望成就一番事业;也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梦想,想清高自守,不与世俗同流。但他一生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灾害频繁的年代中,最终只得归隐田园以保持高洁人格。这位伟大的隐者又是个天才的诗人。他的诗与他的人品一样自然而又纯洁,一千六百年后,读他的诗仍然能嗅闻到其中的清新气息。那是春天的清香,是泥土的芳醇;那是秋高气爽,是云淡风轻;那是南山中松林静谧,东篱下菊散幽香……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就是将日常生活诗化。虽然一般的玄言诗人都注意到从审美自然来体会哲理,并由此产生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陶渊明则第一次大量发掘这一生活素材,使人们真正认识到田园生活的那种质朴自然的独特美感,并继续致力于对这一领域的开掘。他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颂在劳动生活中包含的美的意趣。如《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在南山下刚破土而出的稀疏的豆苗,伴随他劳动归来的深情的月亮,傍晚轻沾衣裾的调皮的露珠,诗情画意中浸透着劳动的快乐。感情朴素而真挚,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就描写了远村近烟,鸡鸣狗吠,恬静和谐,充满生机的乡村生活。“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之五)就描绘了一幅南山映衬下的薄暮美景,以及诗人采菊时的心境悠然。他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中所写的“在昔闻南亩,当年意未践;屡空既有人,存兴岂自免”(其一),“秉来欢务时,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亩办怀新;虽未量岁功,事多所欣”,都是当时田间农事劳动的经过和欢快之情。陶渊明着重写普普通通的乡村生活,以白描的手法,用家常话写家常事,把田园生活的悠闲写得诗意盎然。

陶诗另一显著特色是情、景、理的交融。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在南山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前四句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只要”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的干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尤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本质吗?正如《古学千金谱》所说:“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

《拟挽歌辞》其三也是情景事理四者浑融的佳作:

荒草何莽莽,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首诗先写亲友为自己送葬的情事,“荒草”“白杨”烘托出悲凉的气氛。然后说人皆有死,谁也不能避免,而一个人的死去对活着的人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不必过于执着,最后两句以理语作结,统摄了全诗。

陶诗中的“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的,其中包涵着生活的情趣。陶诗表现了他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是探求其奥秘和意义的结晶,而这一切又是用格言一样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现的,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杂诗》其二)“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饮酒》其十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饮酒》其八)这些诗句言浅意深,富有启示性。清人潘德舆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 (《养一斋诗话》),是中肯之论。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第5篇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出自白居易《观刈麦》。

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出自屈原《离骚》。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第6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第7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

3、《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4、《归园田居》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6、《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第8篇

一、生僻难写字关。许多同学默写不能得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名句中的生僻字、难写字,书写错误。一字之差,导致失分。例如《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两句中,“豗”和“砯”两个字比较生僻,容易出错。又如《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壑”和“嫠”是两个难写的字,常常写错。又如《诗经·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中“愆”也比较难写。突破名句中的生僻字、难写字,将会大大提高默写的正确率。

二、音同异义词关。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的词在名篇名句中屡见不鲜,要做到既知其音,更明其义。例如《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由于后面有一个“愁”,容易误写成“忧”。“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这一句容易将“沧”误写为“苍”。它们读音相同,意义有别。“沧”,青绿色,沧海,指大海。“苍松翠柏”,苍松,指青松。“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此句很容易将“报怨”误写成“抱怨”。“报怨”意为报仇;而“抱怨”意为埋怨。

三、音同义近词关。读音相同,意义相近。例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颠”与“巅”意义相近,都有“顶端”的意思,但它们的意义不完全相同,“树颠”只能写作“颠”,“山巅”应写作“巅”。又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材”极易错写成“才”。“材”与“才”都有“才能、才华”的意思,不同的是,“材”的本义是木料,句中用的是比喻义,而“才”用的是本义,指才能、才华。

四、义同异形词关。意义相同,形体不同。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轼《赤壁赋》),“唯”与“惟”意义完全相同,只是形体不同。又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钩心斗角”与“勾心斗角”,它们音同义同形体不同。又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此句易将“长”误写成“常”,它们意思相同,形体不同。这类词,默写时要尊重原文。

五、形似异义词关。形体相似,意义不同,容易混淆。例如“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璧”易误写成“壁”。它们形体相同,意义不同。“璧”,玉器;“壁”,墙。“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易将“烽”错写成“锋”。“烽火”指战火或战争;“锋”,锋利。“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诗经·氓》),“帷”与“惟”“唯”容易混淆。“帷”的意思是帐幔。而“惟”与“唯”不含此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常常将“暧暧”误写成“暖暖”。“暧暧”是昏暗的样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易将“蓬”误写为“篷”。“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易将“萧”误写成“潇”。这些极容易写错的字,要注意从词义的理解角度去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