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范文第1篇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3、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4、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____范云《别诗》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____柳宗元《江雪》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____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9、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____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10、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____韩愈《春雪》

1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____《沁园春·雪》

1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____杜甫《绝句》

15、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1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17、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

18、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____李白《北风行》

1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____王维《观猎》

20、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____张谓《早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范文第2篇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此诗传到京师长安,深受韩愈影响的诗人贾岛读后有感而作《寄韩潮州愈》: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路途困顿可想而知。“朝奏”“夕贬”,荣辱判然,韩愈悲歌当哭,慷慨激昂的诉说,引发了贾岛深情的眷念。“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身虽不能随往,贾岛之心早随韩愈同乘兰舟,餐风露宿,一路驶向岭南潮水的尽头了。“凡人寄诗,只言别后相忆耳。此独追至文公初贬时,言吾虽不能身送,而心则实未尝不相随到潮也。”(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贾岛和诗起首十四字即写出二人不同寻常的友谊,表现出对韩愈“朝奏”“夕贬”境遇的深深同情。

这种友情建立于共同的思想基础之上。“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若非宰相裴度乞求,韩愈几乎被宪宗处死。然而,韩愈没有后悔屈服。直书“弊事”,申诉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肯将”句则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老而弥坚的勇气。然而,这种忠诚报国之心又有几人能理解呢?贾岛的和诗作出了肯定回答:“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韩愈一腔忠愤的“篇章”越过秦岭传至京师,引起贾岛的强烈共鸣,慰问的诗作迅速写就,出关的驿马驰过泷流,患难的朋友得到慰藉。片纸传心迹,患难见真情,这一联,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

两诗第三联共同描写了旅途的艰险。韩愈所写,是一种即时实景:云横秦岭,京师不见,雪拥蓝关,驿马不前,表现关、岭的难以翻越。贾岛所写,是一种想象之景:峰悬驿路,崎岖坎坷,海浸城根,落叶飘零,表现旅途的崎岖艰辛。贾诗承韩诗而来,写景角度不同,寄寓的深意完全一致:身世家国之悲,英雄失路之泪。这一联,同声相应,互诉心曲。韩愈用秦岭、蓝关景象寄寓家国之思,贾岛借驿路、城根景象表达关切之情。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诗尾联一方面表现出不甘屈服的姿态,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前程的悲观失望。针对韩愈此语,贾岛一反其意,以高亢明朗的格调,以美好生活的憧憬鼓舞友人。“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你看,只消一个晚上,潮州的瘴气会像风卷残云那样被一扫而光,皓月东升,银光朗照,潮州浪西楼将变成银装世界。这是美好的祝愿,同时也是一种暗示,月光终将洗涤大地的污浊,忠臣之冤屈也终将大白于天下。“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可以想见,当韩愈于贬地捧读该诗之时,情绪该如何激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范文第3篇

古典诗词教学方法可以说铺天盖地,众说纷纭。也可以看出,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许多老师在这方面颇有造诣。但我根据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成效与否,忍不住还要浅谈自己鄙陋之见。古典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高考模式的影响,教师反复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以解题应试的思想主导古诗词鉴赏。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是成长的个体特征,一味投入到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上,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情商的培养,况且有些学生情商水平本来就很低。学生情商低,不但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而且对智商和成长的各个方面都有严重的影响。

一、至亲至爱的亲情

亲情是中国传统大化的底蕴。注重亲情是中华文化区别于他国文化的鲜明特征。古代文人将亲情注入自己作品中,读起来让人或激情澎湃,或温情荡漾,久久不能平息。例如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当韩愈被贬,到达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于是他写了这首诗送给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和亲人的心情。韩愈侄孙湘是韩愈唯一的亲人,在年老被贬时,亲人来送,肝肠寸断,这种亲情,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创设情境,反复吟诵来体会诗歌的浓浓亲情。类似的古典诗歌还有杜甫的《春望》《月夜忆舍弟》,思乡情结,也是亲情的体现。

老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变的,诵读、创设意境、交流感受、情感互动等方法都可以运用。但在教学中,一定要瞄准提高情商的目标,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尊老爱幼。

二、真挚纯洁的友情

交友是青少年比较喜欢的活动,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他们并不了解。现在社会中,好多青少年交上一个不好的朋友误入歧途,不堪回首。甚至,网友成群,做尽坏事。最近,不也有上海中学生这一不为人齿的丑恶事件吗?语文老师要利用古典诗歌这一阵地,灌输给学生“志同道合,健康高尚”为原则的朋友才为真正的朋友这一友谊观。李白的送别诗比较多,约160首左右。在教材中,如《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送别友人的真挚而复杂的感受,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教师要遵循教学原理,依据新课程标准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突出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三、坚贞不渝的爱情

现在青少年的成熟比较早,对爱情的追求多由于性心理的成熟及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早恋现象严重。理想主义爱情、功利主义爱情占大多数,这就玷污爱情这神圣的内涵。语文老师应该重视中学生爱情观的教育。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把爱情意识与更为深广的宇宙意识融为一体,他尽情讴歌了宇宙自然的壮美和生命青春的短暂,从而突出显示了人间真挚爱情的弥足珍贵。白居易的《长恨歌》把爱情的美和力量表现得那么神奇,《琵琶行》让我们看到弃妇对真正爱情的渴望,李清照人比花瘦,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等。这些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消除他们对异性的盲目追求与恐惧,让纯洁的爱情之花开在学生心中,为他们的人生幸福打下情感基础。

四、宅心仁厚的同情心

现在社会,人们越来越缺少同情心,不只是青少年,就连这个社会都变得冷酷了,最近,出现了一些见死不救事件及交通事故重复碾压伤者现象。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着眼未来,利用古典诗词这块小小的阵地,教育青少年富有同情心。古典诗词中,身处困境的杜甫却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心声。白居易的《卖炭翁》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的同情心。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关爱弱势群体,尊老爱幼,让学生眼神里透露出善良,成为温情的一代。

五、炽热的爱国情怀

最近,好多国家利用南海领土争端来骚扰我国安宁,肆意扩充实力,祖国边疆不宁。但好多青少年好像知道甚少,甚至告诉他,他好像事不关己。有的学生升国旗时都不严肃,甚至让老师督促升国旗。这对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说,其实就是失败,不管学生成绩如何,一个不爱国的人,注定行之不远,甚至知识越多越对人民越有害。高中教材中,屈原的每一首诗,尤其是《离骚》,都体现了他痛苦而又忠贞的爱国情怀。杜甫、陆游、文天祥等爱国诗人的诗在教材中频频出现,这里不再分析。这里要说的是,教师要直接强迫学生爱国,可能太机械了,反复朗诵这些诗篇,并且和现实处境相结合,效果会更好。愿我们语文教学能把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学生心田,化为实际行动。我的教学在这方面颇有成效,好多学生报考了军校并成为祖国栋梁。

六、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词教学达到提高学生情商的目的。屈原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自己美政的理想矢志不渝。李白写了《行路难》,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写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遭谪贬,但还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虽然处于困苦失意中,但意志不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诗歌时,要尽量用诗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来感染学生,切忌机械地为了高考而学习古诗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范文第4篇

告诫学生学无止境,教师要耐心指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4.《〈论语〉十则》中,感叹时间流逝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蔡桓公对医生持有偏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桓公讳疾忌医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反映扁鹊为人机警的语句是:___________。

7.《过故人庄》中描写美丽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钱塘湖春行》中写禽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花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归园田居》(其三)中写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拟人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2.《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的伟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龟虽寿》中表达诗人要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登高远眺,万物皆于脚下。这时的你心中便自然会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气概。(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15.《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们在探究问题时,常会出现扑朔迷离的情况,如继续前行,便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正如《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西江月》中,作者通过侧面烘托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夜雨寄北》中想象友人重逢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泊秦淮》中表达了作者担忧唐王朝命运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写交往人物来表现室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突出主旨而引用的孔子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陋室铭》中用来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爱莲说》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孙权劝学》一文中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李煜《相见欢》中现在用来形容人内心烦乱,或形容某些事物难以处理解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人们常用《观书有感》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达到新境界。

30.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活泼可爱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传达出作者思想感情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描写月夜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使至塞上》中曾被《红楼梦》中香菱点评过并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春望》中写诗人所望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的拟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思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登飞来峰》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论诗》中作者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反对泥古不化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正面描写三峡山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侧面烘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8.《三峡》中写三峡悬崖高耸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秋天三峡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中写作者赏潭的独特感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过零丁洋》中表明文天祥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1.苏轼在《浣溪沙・山下蓝芽短浸溪》中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积极人生态度和旷达胸襟。

42.秋天总给人悲伤凄凉之感,而刘禹锡的《秋词》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却表达出了昂扬向上的精神。

43.《别云间》中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醉花阴》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魏学的《核舟记》一文中整体介绍核舟体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雕刻者技艺之精湛、手艺之卓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核舟技艺赞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现诗人正言直谏的勇气、忠君报国的坚定信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8.《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50.《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他敢于挑战封建正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马说》中揭示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孤城被围、将士斗志昂扬坚守城池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李商隐《无题》诗中描写自己无尽相思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天净沙・秋思》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山坡羊・潼山怀古》中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8.《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中写作者在西山宴饮之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表达作者喜爱西山景色而不愿离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醉翁亭记》中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朝暮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唤,表现了他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

6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作者直抒爱国激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将现实与想象结合起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陶渊明《饮酒》中最能体现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写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一意孤行,宣布终止“”与“”的运作,遭到台湾岛内外的强烈反对,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_____________。(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写)

69.《行路难》(其一)中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内心悲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虽怀才不遇但仍有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气势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观刈麦》中具体描写农民割麦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同样是感叹人生,辛弃疾笔下是“可怜白发生”的叹惋,而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将自己头发斑白渐近衰老的现实抛在脑后。

73.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表达其建功立业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概括全篇大义表现其“舍生取义”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本文用取譬设喻的方法来阐述道理。其中“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则重点从舍生取义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本文“舍生而取义”这个中心论点。

75.王维《汉江临眺》中描绘汉江周围广阔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6.《出师表》中诸葛亮指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述作者临危授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出师表》中,写国势危急时,朝廷内外为“追先帝,报陛下”而竭尽忠诚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中深受后人赞赏也是作者颇为自得的奇偶佳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曹刿论战》中的“取信于民”具体指的是鲁庄公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引用的孟子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君子于役》第一节中勾画农村晚景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82.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抒发了边塞生活的寂寞孤独之感。

8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84.建国50年以来,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正如在《沁园春雪》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沁园春雪》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静态为动态,描写了我国北方壮丽的雪景。

86.在比喻人民教师细致的思想教育时,常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语和杜甫《春夜喜雨》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

87.虽然社会还存在贫富差距,但是很多人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种现象,就像黔娄之妻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默默地为社会努力工作着。

88.人们往往借草的顽强来表达对生命的礼赞,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就有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89.在《赤壁》一诗中,诗人感慨英雄成败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石壕吏》中的说明兵役之苛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说明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说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___________;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诗句是:_________;体现诗人对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读书时,既需要字斟句酌的精读,又需要像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主张的那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两句所表现的矛盾心理,正是卖炭翁生活陷入绝境的反映。

93.开发大西北,我们实施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绿色生态战略。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古人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生态环境必将在大西北重现。

9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操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少年中国说》中以龙来比喻中国少年无限生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6.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寡人无疾;已逃秦矣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0.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8.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2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何陋之有

2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5.莲,花之君子者也

2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7.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2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0.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37.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8.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39.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身寒骨,悄怆幽邃

4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3.毅魂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4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5.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技亦灵怪矣哉

4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4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4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5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5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5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8.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

59.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不欲归

6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6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6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8.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69.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7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72.鬓微霜,又何妨

7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7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7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76.亲贤臣,远小人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7.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7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9.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0.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81.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82.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8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8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0. 三男邺城戍 二男新战死 出入无完裙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91.好读书,不求甚解

92.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9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9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95.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范文第5篇

关键词:例说 古诗 情法

人生在世,百物感心,百事摧心,人虽有理智,但终归是情绪的奴仆。一切艺术的精髓,其真实姓名唤作“情”。以此推之,诗皆抒情。即使诗言志,志属情志,即使诗言理,理属情理。可以说,诗的天下,就是情的天下。

以下笔者从六个方面简要例说古诗中的“情”法。

一.触景生情法

赏花花有语,触景景生情。景是情的母体,写景中蕴含情意,情是景,是婴孩,抒情中不失景趣。此类诗作,下笔需灵活,不滞不离,畅快淋漓,方为上乘。《闺怨》一绝,隽永妙到,评家品鉴,定为“毫巅之作”。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上诗首句从闺妇写起,“不知愁”生出悬念,令人顿生疑团,这是为第三句的转句作逼势。第二句紧承“不知愁”,闺妇满心欢喜的妆扮自己,何愁之有?第三句猛然转出“忽见”二字,情感逆转,由沸点降到冰点,正是触景生情之法。所触的景是“杨柳”,所生的情是“悔教”。“杨柳”的符号中已具有追远怀人的密码,所以顿生“悔教”之情,“悔教”的情感定位中,已经激活了“柳色”的郁郁葱葱,丝丝拂情,所以景语便是情语。现在场与回忆场因“杨柳”与“柳色”而重叠而分离,于是,诗心愁怨,诗情缠绵。

二.借景抒情法

人和自然的关系如同婴孩和母亲的关系,人只要投入到景的怀抱,灵魂便有了皈依,精神便有了依托,生命便有了根基,真情、纯情、亲情自生。所以,景物就是诗情最恰当的形象载体。写景要含情而含蓄,写情要缠绵而悱恻,二者既要兼而有之,互生互存,又要分明清晰,方为神品。读此类诗何为景句、何为情句易分,要将借景抒发的情以及景句生出的情句、情句源于景句之间的关系看准,则不易。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精光万丈。章法上景与情虽然分写,但读来不觉其分,且有紧密之感,此诗当有神助。第一句写山中所闻,耳中只听风急猿哀,暗写心哀;第二句写水上所见,眼底只见沙白鸟回,暗写身孤;第三句承接第一句“风急”,暗写惊心;第四节承接第二句“渚清”,暗写悲来。前四句写景,景已含情;后四句写情,悲情催心。五六句写登高感触,感触点全是前四句实写之景,第五句突出“悲”,第六句强调“独”;第七句承接第五句“作客”,鬓已染霜,空空一生,悲哉;第八句承接第六句“多病”,潦倒不堪,毫无建树,呜呼悲哉!千古悲情谁敌手,登高一望万古绝。

三.借物抒情法

人心摇荡、心灵感动、情感生发都是由外在的人、事、物所引发。人心之感,感于所遇;有所感遇,必有所表达。可以说,天下人无不表情达意。能用极美的言语范式表达者,谓之诗人。能借用诗人的语言之美而知情达意的读者,谓之养心之人,遥望其人,定然高贵而气华。借物抒情的诗必感遇于物,能写出物对人的感发,其情便能动人。 回车驾言迈

古诗十九首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回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能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漫漫长道,茫茫四野,浩浩东风,百草摇荡,这些所遇之物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哲思——人非金石,生命短促,只有功名才能流芳百世。人的生理生命容易“速老”,人的精神生命何“以为宝”?这是作者在生命的哲学层面提出的永恒命题。这一命题的源头便是“物”对“情”的感发:“悠悠涉长道”中的“道”,道可道,非常道,暗寓生活之道,命运之道,“东风摇百草”中的“草”,草可草,非常草,暗寓生命如草,短促易枯,岂不痛哉。由外物而感发,由感发而动情,由动情而思想,并能用诗美来呈现,这种物以动情便能流美千古。读这样的诗,美者共美,情者同情。

四.借事抒情法

借事以传情,围绕一事,层层传情。写事之诗,难在写事要高度概括,及其典型,传情要借事托出。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上诗围绕遭“贬”一事传情。“潮州”是“贬”之地偏僻,“路八千”是“贬”之路遥远,“除弊事”写遭“贬”原因,不惜残年写“贬”前之志。以上四句写作者忠而遭贬,正直而获罪的事实,抒发了既感慨又无悔的感情。韩愈遭贬,不许与家人告别,小女又在遣逐途中惨死,“家何在”是遭“贬”之悲惨,“云横”、“雪拥”暗寓了前途的暗淡和内心的不安,是遭“贬”之愤慨,收骨瘴江边是设想遭“贬”之结局。后四句抒写悲愤绝望之情。

五.通体写景抒情法

写景之诗,要有层次,贵在景中有情。景是情的载体,景的层次就是情的层次,景语就是情语,而难在景语如何写出情语。通体写景要达到唤起读者身经其境的真切回味,方是好诗。

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上诗首联写未入禅院之景,传喜爱、欣赏“日照高林”之情。颔联写正入禅院之景,传幽静美妙的环境令人陶醉之情。颈联写已入禅院之景,传杂念顿消、心灵自由之情。尾联写钟磬之音使周围环境更加幽静之景,传精神上静心怡悦、心灵上纯净忘我之情。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又不离情,景与情层次井然,令人忘机。

六.通体写情抒情法

写情之诗,要做到真诚圆到,出于自然,了无矫饰,方为真情。通体写情,难在写景、写事。情因事生,情因景活。景若情枝,事若情叶,情为诗魂。如整首诗通体抒情,那情的载体必是景物、事物。

客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范文第6篇

一、在名著阅读中获得真体验

(1)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兴趣因素相当重要。阅读既有认识和教化作用,也有娱乐作用。就一般人的阅读经历来看,多数是从兴趣人门,才逐渐迷上读书的。一上来就对学生大谈作品的社会意义、艺术成就,很容易把学生吓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要重视开局的读物推荐。不但要根据大纲或我们向学生推荐的书目,更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帮助他们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强,更要选趣味性强,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情趣相适应的读物。因此,让学生先读《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作品情节曲折,可读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当他们的阅读积累了一定的量,理解能力欣赏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之后,再指导他们读《红楼梦》、《呐喊》、《复活》、《老人与海》等寓意深刻的作品,就比较容易接受。

(2)可喜的阅读成果。以一个课题实验班为例,到高二上学期末,人均课外阅读文学名著8.27部。学生的视野非常开阔。有10人读过古典四大名著;42人读过《三国演义》,36人读过《水浒传》,36人读过《西游记》,27人读过《红楼梦》,26人读过《简爱》,24人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围城》、《呼啸山庄》、《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呐喊》、《家》、《儒林外史》、《子夜》、《老人与海》、《漂亮朋友》等也都是阅读人数比较多的。最受青睐的作家依次是鲁迅、莫泊桑、雨果、海明威、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狄更斯、巴尔扎克、契诃夫、马克·吐温等。最受欢迎的都是思想内容积极向上,健康高尚,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不但熟知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熟知书中的典型形象,而且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的影响熏陶。了解作品,熟悉文学掌故,崇尚正直、善良的性格,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境界。表现出良好的文学素养和美好的精神风貌。

二、在古典诗歌阅读中获得真感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瑰丽的珍宝。缺少有意设计的零星的诗歌学习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有限,而自觉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多层面的诗歌教育,才更有意义。对学生进行诗歌教育,既强调分阶段相对集中,更注意保持连续性,防止随意的散乱的偶然行为。我们设计在高一品读唐诗百首左右,高二品读唐宋词百首左右。品读的诗作都经过精心选择。尽量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较高水平的经典诗歌作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由点连结成线,由线连结成网络的文学史的观念。注意量与度的把握。适量扩展,学生能够接受消化,防止过多过滥,影响课本的正常学习。所选作品力求能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兼顾的较高标准;同时还考虑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欣赏偏好。对作品中一些不够健康的情调,及时正面引导。

对学生进行诗歌教育,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内容和多样的方法。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范文第7篇

一、问世间乡愁为何物?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李白初别故土的思乡情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被俘押解到长安后的思家之泪;“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是白居易漂泊在外的思乡吟唱。徜徉于溢彩的唐诗华章中,手指间亦有了淡淡的油墨香气,更平添了那份已在心中发芽的乡愁!

明月高悬,思亲怀乡。大家是否发现,在我们身边,很多孩子学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就是被称作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每当听着孩子清脆的童声,就会让人想起李白流浪的一生,他用一生在怀乡,最终还是客死他乡。在这首诗中,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皎洁,月影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用叙述的语气,用明月意象,写远客思乡之情,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离开故土、远离亲人的游子,满怀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可以说,这时的乡愁主要是个人性的、地方性的,一旦克服了距离的阻隔,亲情的诉求便得到了心理满足。

杜子美这位饱受苦难而在苦难中愈发真诚伟大的诗人,人生的苦难淘尽了他生命的铅华,他的乡愁是这样的凄美,人们会随着他的诗韵一起颠簸流浪,一起伤心落泪,唏嘘感叹之后,便觉得他的乡愁竟然这般美好!《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直接抒发思乡之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思亲怀乡之情便不言而喻了。

芦笛孤雁,触景生情。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戍边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韦应物《闻雁》: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远飞的大雁常常引起游子对故土的怀恋,本诗作者被贬滁州,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触景生情,心中的思乡之痛较之常人又深了一层。

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传递?“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远在他乡的诗人,常常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直教游子生死相许

诗人笔下的故乡,常散发出似近实远,既亲且疏的想象魅力。当一个文人骚客津津乐道于家乡可歌可记的人事时,其所贯注的不只是斯人斯土的写实心愿,更是一种今非昔比的异乡情调,由过去寻找现在,就回忆(幻想)敷衍现实。漂泊异地,遇见老乡,必然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那个家园,那份亲情,那种无穷无尽的乡愁,早已在千年的吟唱中升华为精神与灵魂的家园,诗人的情感不正与中国文化内心深处的梦境一脉相通吗?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依然是王维,也曾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自己的乡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是呀!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图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于细微处见真情,诗人往往会抓住典型的细节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张籍的《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离开故乡,已是路途漫漫,但诗人仍频频回首,遥望故乡。这种眷恋与不舍化作点点泪珠,沾湿衣襟。关山难越,锦书难寄,此时,要是遇到赶往故乡去的人,那会叫人多么欣喜啊!不承想,竟真遇上回长安的使者!诗人马上转忧为喜,这不是一个绝好的带信的机会吗?但诗人随即又发愁了,因为是在路上偶遇,没有纸笔,写不成信啊!匆匆相见,又立即分手,千言万语,不容细谈,无奈何,只好捎个平安的口信吧。朴素自然的诗句,饱含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三、乡愁缠绵恋故国

乡愁可以覆盖个人、亲人、故乡、家园而至于国家,它是对故乡的怀念,是乡恋,是亲情与故园情,是家国情的召唤,也可演化成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一个方面,是弥合国家创伤、共创统一的凝聚力,是我国几千年来文学创作的主题之一。

由杜甫《江汉》诗中的“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一句,我们可以看到饱经沧桑的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自己客中的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诗人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际上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边,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皎洁。再如“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是对统治阶级奢侈荒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的强烈憎恨,是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说自己“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本是一片忠贞爱国之心,却招来贬谪之祸。尽管如此,可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诚如冰心在《往事》中所写:“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揉着头发,发上揉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乡愁。”(《中国现代文学史》)在唐代浩如烟海的伟大诗人中,个个都将游子的那种“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在长安》)的思乡之苦和“仰首欲攀低首拜”的爱国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一个民族所以能够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以其科学的物质文明,同时必然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维系自身的存在,并对整个世界文明有所贡献。唐诗中的乡愁情结正是蕴涵着这种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维系着我们民族生存的东西。

“此情可待成追忆”,诉尽所有离人的不尽乡愁!就让我们在张九龄《望月怀远》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体味如美酒般醇香的乡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