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江城子密州出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江城子密州出猎范文第1篇

一、知人论世是诗词鉴赏的前提

诗词是诗人情感宣泄的载体,只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追随诗人的思想轨迹,领悟作者想要倾吐的心声,从而产生审美上的“共鸣”。

一提到苏轼,同学们首先就会想到“苏、辛”(苏轼和辛弃疾),他们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当然老师在教学中还会更加详细地介绍一些苏轼的生平:宋神元丰二年(1079年),朝中新党罗织罪名,弹劾他以诗诽谤朝廷(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此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此后便是命运多舛,卒于常州旅舍。

通过让学生了解词人苏轼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候,我们就不难体会出词中凝聚着诗人强烈的爱国杀敌的激情。2009年盐城中考试题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这首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给出的答案是:“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二、品味语言是诗词鉴赏的核心

1.修辞手法。为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感人,诗人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品味语言就必须弄清楚修辞手法所指的具体形象。夸张,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为报倾城随太守”。此外,还有比拟、借代、反复、呼告、互文、顶真等很多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中语言的修辞手法,有助于理解诗歌蕴藏的思想内涵。

2.用典。用典又叫“用事”,就是在诗词中借用故事来造句表义。典故以精炼的文字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所以古诗词为达到言约意丰,常用典故以借古讽今、深化意境或寄托感情。2009年盐城中考试题就出了一个考查典故的题目:“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给出的答案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当然这首词中还有一个用典故的句子“亲射虎,看孙郎”,引用的是《三国志・吴志》中的孙权射虎的典故,来表现其英雄豪气,不减当年孙郎。

3.词性活用。诗人常常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变化词语的词性,从而使语言更具活力。《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锦帽貂裘”也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戴着锦帽,穿看貂裘”,之所以这样处理是由于词的押韵、格律的需要。

4.句法变换。诗句句法变化主要有诗句成分省略和句式的倒装。《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实际上也是“为报倾城随太守,看孙郎,亲射虎”的倒装,之所以这样是为了突出作者狂飙式的人物形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的倒装,旨在突出“持节云中”这样一件事,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

5.“诗眼”“警策”。“诗眼”是贯穿全篇的字句,诗眼的安设如同“神光所聚”,往往一字点缀而使全诗灵化。《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诗眼就是一个“狂”字:太守出猎而须“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警策”也称之为“秀句”,它是诗人思想感情高度浓缩的结晶,能充分显示作品的灵性。《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明乎此,则2009年盐城中考试题“这首词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就不难回答了。此题给出的答案是:“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三、揣摩意境是诗词鉴赏的重点和难点

江城子密州出猎范文第2篇

1、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思是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

2、原诗: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出自: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来源:文章屋网 )

江城子密州出猎范文第3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在仕途上却不甚如意,因此,与弟弟苏辙相隔两地,因此,挥毫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而我从你那里学到的,不只是收获感动,还有你的豁达。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个者也“,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你抒发了这样的感慨,虽然能从中读出淡淡的忧愁,但你给我更多的,是你的“不辞长做岭南人”,是你的豁达,当然,还有豪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赤壁一游,此词一出,名动天下,你的豪放,是由你的豁达造成的,你开创的豪放派词风,是古今多少文人心目中的至宝,心中纵有剧痛,也被这词风淡淡的抹去了,消逝了,消逝在对百姓的关心中……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为霜,又何妨,持接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谁人说陆游的诗词最凄凉,谁人说岳飞的《满江红》最雄壮,谁人说辛弃疾的《破阵子》最豪放,谁人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最忧国?我看不见得,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道尽了天下多少爱国将士的心,那渴望奋勇杀敌之心,在酒后尽吐,虽然这世上容不下他苏轼,可他的这颗心,却容得下整个世界!天对它不公,他还于天的却是宽容!

江城子密州出猎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诗文鉴赏;四要素

古诗文鉴赏题的特点是涉及内容丰富,设题限制少,考点灵活多变。即使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大量训练,也不能保证在考试中做到稳定发挥。因此,多数学生在面对此种类型考题时常常感到云里雾里,无从下手。

其实不然,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花”相似。无论出题者怎么变化,都需要遵循大纲的标准,为此,笔者翻阅大量资料和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为古诗文鉴赏题总结出了“四要素”,即“注释、标题、炼字、题干”。

一、善用注释

古诗文鉴赏题经常会伴有注释,它是出题人对诗文中所出现艰涩难懂的词语的解释,有的是对诗文写作背景的介绍。

大家都知道,要想深入理解一首诗词,不单单要对诗词文字本身有所理解,还要对它的写作背景,时代成份有所了解,有时候还需要知人论世。因为存在时代差异,有些古时候使用的词语现在已经被人遗弃甚至是无迹可寻,学生只有通过注释,才能避免理解偏差。另外诗歌或抒情,或叙事,总是在表达作者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情感,在考试中又是不允许查阅资料的,所以只用通过注释,学生才能正确领悟作者在当时背景下的情感特征,思维走向。

所以说,试题中的注释是学生快速了解诗文背景,感受作者创作感情的有效利器。

二、看懂标题

笔者翻阅全国各地历年的试卷,发现在古诗文鉴赏题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是更加倾向于唐代以后的诗文。第二是写景叙事一类的诗文出题比率非常的高。

唐代以后的诗词命名基本是根据诗文内容来的,所以通过懂诗文标题,我们可以知道它的主题内容等重要信息,在思考方向上走出正确的第一步。对于叙事写景类文章,有的甚至能从标题中推理出时间、地点、人物,甚至是事件中心等重要因素。还有一些诗词是偏向于议论体的,这种类型一般可以从标题中了解诗文的论点和论义。比如杜甫的《八阵图》,这短短三个字就告诉我们,作者要对诸葛亮发表议论。看标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要注意词牌名和题目的区别。比如苏轼的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里江城子是词牌名,我们可以放过不理,重点要看的是“密州出猎”,这里告诉我们它的内容和“出猎”有关。

三、关键词——“炼字”

古诗词篇幅短小。要在有限的篇幅中表达作者的观点见解,透露诗人的情感态度不容易,古诗词主要通过“炼字”来解决这个难题。因此,抓住了古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就等于牵住了驯服古诗词的牛鼻子。考生在阅读古诗词时要注重对动词、形容词、以及一些固定意象、表明情感立场的关键词句的勾画,然后对其进行重点理解。

勾画动形寻诗意。名词是对事物的客观陈述,而动词和形容词则往往描写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或状态特征,动词或形容词更容易融入人物的主观色彩。所以诗眼往往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固定意象探幽情。由于中国文化的传承性,有的名词已经固化为一种意象来传达某些特定的思想情感,如“明月”表达思念之情,“秋风”表达悲思……此外,还有典故,他们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遇到这些情况也要格外留心。阅读中抓住了关键词句,再对它们综合理解,就抓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文章的主旨也就不难把握了。

四、 研读题干定表达

从某种意义上说,题干也是提示。诗歌鉴赏近几年都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这意味着考生实际答题中要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将其表述出来。而这理解和表达皆由题干所生发出来。认真研读题干可以帮助考生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并确定答题角度,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得分率。一般来说,通过前面的善用注解、巧借标题、勾画关键词句这三个步骤,我们已经能够理解多数古诗词,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并非所有的古诗词都能轻易破译。遇到这类情况时,出题人不可能为难考生,他们往往考虑在题干中对考生有所提示。这样,细心的考生就能充分运用“题干就是提示”这一方法,达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效果。这种情形在阐释观点型的题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赏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文中没有出现“愁”等字词,但是却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呢?其实,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样的句子,显示主题(题干),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题干)。

江城子密州出猎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瑕疵;情感;意象;主旨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学习古诗词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通过诵读古代诗词,并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的基础上,对提高审美情趣大有裨益。但是,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着如下误区:

一、重本义,轻意蕴: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些教师从本本出发,用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来执教古诗词,甚至以解释词语、逐字翻译、最后串讲整首诗词的本义为主要教学目标。如此的课堂教学,只能使学生获得断章取义的知识,但削弱了对古诗词意蕴的深刻理解。

二、重识记,轻朗读: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教师对学生加强识记(背诵)古诗词固然重要,但轻视情感朗读就本末倒置了。其实,只有让学生通过情感朗读,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但是,不少教师把背诵古诗词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自主性朗读的时间少的“可怜”,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感到乏味,乃至厌学。

三、重解题,轻背景:有些教师偏重对诗词题目的字词解释,但讲述写作背景时往往停留于对作者简单的字号称谓,而没有详细解读作者的简要经历、所处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诗词的系统性理解。

山雨欲来风满楼,前进道路坎坷磨。在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种种误区在所难免;在践行“15/20/10”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务必正视现实,着眼未来,为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效率探寻奥秘。

一、在品味文句中让学生体会情感美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岁月,但是有些教师还是打上传统教育的烙印,为了追求学生的“高分”效应,注重强行灌输字句本义的点拨,淡化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刺激是由条件反射机制来达成的,而音乐和人类语言的音调都来源于原始非条件反射音调,这就是它们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诗词时,通过吟唱的办法来加深对作品的感悟。所谓“吟唱”就是采用唱歌似的音调来诵读作品,从而使学生感受作品的主旨和韵味情调。当然,我们可以用优美的音乐来为诗词谱曲,让学生在反复吟唱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品味诗情画意。为了提高鉴赏诗词的效率,教师应该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创造性的在教学中将内容相关的几首诗合在一起吟唱。诸如杜甫的《春望》、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贺知章的《咏柳》三首诗可以组合吟唱,学生从中不仅体验到作品的音乐美,更增添了鉴赏古诗词的无比乐趣。我在执教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就大胆改变学生常态化的“读诗”,先指导学生把握作品的平仄规律,然后配上《阳光三叠》让大家反复吟唱,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中领略到了李白诗词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在情感诵读中让学生领略诗词的意象美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引导学生找准切入点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朗读是提高古诗文有效教学的关键;同时,读出韵味、语感和情感更有利于学生领略诗词的意象美。

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注意停顿、重读以及语调的正确处理。一般而言,初中古诗词朗读的节奏比较简单。诸如:七言诗可以分为“二/二/三”的形式;五言诗词则可分为“二/三”或“二/一/二”形式。所谓重读是指体现在作品的

关键词 上,特别是那些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感慨的词语。至于语调的处理,应该坚持抑扬顿挫的原则,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升降都是很讲究的。学生在在领略诗词意象美的时候,还要正确把握好深沉悲愤与恬淡自然的区别,做到平声流连舒缓,仄声狂野挺拔,平仄的高低错落合理,使客观物象的张弛和学生的主观情绪有机搭配。诸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难”和“残”形象的表达作者凄切、沉重的离别之情,叹惋着人生命运的无常心灵跃然纸上,学生在朗读必须带有低沉委婉的语调。

三、在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中让学生领悟主旨美

从某种角度而言,古诗词往往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作品时,首先要让他们初步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的起伏。假如不向学生介绍李白被赐金还山的故事,那学生很难把握《行路难》的主题思想;假如学生不了解唐后主李煜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的悲惨经历,那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李煜对故国的不尽怀恋和“剪不断,理还乱”的无限愁绪;假如不了解陶渊明的超然闲适、曹操的豪壮雄健和杜甫的沉郁顿挫,那就不能高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毋庸置疑,只有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情感思想。当然,我们在实践中还应鼓励学生仔细分析标题的字眼,因为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些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些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可见,学生正确的读懂标题,既可以初步读出诗词的重要信息,又可能产生意外的收获。譬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是词牌名,学生很容易理解,但对“密州出猎”四个字上理解颇费周折,“密州”一词简要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而且暗示了作者创作本词的背景:他谪居密州后还是寂寞和落魄的;“出猎”则概括了主要事件,当学生初步感知“出猎”大意后,就为进一步感知作者的情怀奠定了基础。

江城子密州出猎范文第6篇

1. 专题教学法。这种方法来自于一些教师的探索和自己的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教师的专题教学探究法就特别好。她把一些体裁相同的作品、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相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构思规律、创作风格等方面入手加以探究和整合,合理地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的高度。她教《词五首》时就做出了饶有新意的一次专题教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5课,由五首词组成,依次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材上是按照诗人所处年代排列的,而王老师在对这五首词进行了研究之后,她设定了一个专题——“问君能有几多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围绕“愁”组织理解和初步的欣赏活动。

第一课时,探讨了《望江南》、《武陵春》两首词中两位女子的愁,以“谁的愁更愁”设问,引发学生讨论。其间学生们通过对词句、人物形象、写作背景的分析,得出答案;两者皆愁,但愁的对象不一样,形式不一样,深度不一样,连表达的形式也不一样。还回忆了很多学过的知识,课堂气氛极其活跃。第二课时,首先依旧是以“谁的愁更愁”设问,带领学生一起探讨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三位男词人的愁,其中对于苏轼含蓄情感的探究最为精彩。随后将两课时探究的内容进行整合,对比探究男女词人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从而得出结论:女子的愁绪比较纤细而敏感,男儿的愁豪放阔大得多。承载女子愁的意象是风花雪月,而承载男儿愁的意象是苍茫边关。学生通过对这个“愁”字的探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词的内涵,有了整体的篇章意识。这种专题教学,容量比较大,有助于教师深度开发教材。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看,可以“同中求异”,发现不同文本的个性特色,也可以“异中求同”,把握文本间的共性规律。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把握文本间的细微差别的能力以及对问题进行细致思考的能力,是一种极值得学习和尝试的好方法。

2. 巧妙提问法。程翔老师认为:“提问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扭转被动课堂的局面。”在王君老师的一个案例中,她以“望出杜甫的雄豪和沉郁”为专题,紧扣杜甫《望岳》和《春望》的“望”字,以五次提问推进课堂教学进程。一问:老师想把标题“望岳”换作“看岳”,可以吗?二问:你通过《望岳》,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呢?三问:望岳是“望”,春望也是“望”,但望春之心境和望岳之心境却有天差地别,请紧扣最能打动你的词语作析。四问:既然诗人眼中的春天是凄凉的,那么在文题中用“望”,是否辜负了该词的美?五问:从《春望》中,我们又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甚至还望到了一些别的什么呢?由此,简化了教学头绪,扩大了教学容量,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层次,使学生在荡气回肠之中,在一次次对望的追问中,对诗歌的意境和含义体会得更加深刻。

江城子密州出猎范文第7篇

窃以为,“为报倾城随太守”中,“倾城”释为“全城的官员和百姓”,不妥,即使解释为夸张手法也不当。试想:一个地方长官去打猎,有全城出动尾随的吗?那么多人出动,如何看得清猎物;那么大的动静,怎能不吓跑猎物?这不是给打猎者添乱吗,聪慧的苏轼能这样做吗?这显然不合常理。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将军轻装简从,依然意气风发,可见,意气豪放跟追随者的多少没有多大必然关系。

联系下文,“亲射虎,看孙郎”,典出《三国志・吴志・孙权传》:“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可见,勇猛的孙权也只是带领少数人去打猎的,而非浩浩荡荡。既然苏轼在此自喻,不可能自己带领全城人,而与孙权所带的几个人作比。此外,就笔者所见的诗词、小说里,都没有出现一座城里的所有人都去参加观猎的,假如有,可谓是史无前例了。

其实,此处“倾城”应该解释为“美人”(歌妓),是借代修辞,属于用典。典出《诗・大雅・瞻昂》:“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汉书・外戚传》载:“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日:‘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此后,诗词中常用“倾城倾国”,来形容女子的绝色美丽,或简称“倾城”、“倾国”,如:“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张华《轻薄篇》)“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阮籍《咏怀》)“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李白《白辞》其一)“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白居易《李夫人》)“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柳永《柳腰轻》)“绣帘高卷倾城出。”(苏轼《菩萨蛮》)“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吴伟业《圆圆曲》)

从知人论世方面来看,据宋代历史笔记记载,宋有官伎,又称营伎,隶属于朝廷教坊、禁军、地方官署,教练并演出歌舞。若官府有庆祝活动,一般都派官伎到场演出。迎接新官员到任或接待过往官员,或官员宴游,也往往派营伎陪宴,或表演歌舞助兴。

东坡(苏轼)谈笑善谑,过润州,太守高会以飨之。饮散,诸妓歌鲁直茶词云:“惟有一杯春草解留连佳客。”坡正色日:“却留我吃草!”诸妓立东坡后凭东坡胡床者大笑绝倒,胡床遂折,东坡堕地,宾主一笑而散。(杨万里《诚斋诗话》)

杨诚斋名万里,字廷秀。为监司时,巡历至一郡,郡守盛礼以宴之。时适初夏,有官妓歌《贺新郎》词以送酒,其中“有万里云帆何时到”,诚斋遽日:“万里昨日到。”太守大惭,即监系官妓。(陈晦《行都纪事》)

钱唐一官伎,性善媚惑,人号日九尾野狐。东坡先生(苏轼)适是邦,是邦守,,九尾野狐者一日下状解籍,遂判云:“五日京兆,判断自由,九尾野狐,良任便。”後有一名,亦援此例,遂判云:“敦《召南》之化,此意诚可佳;空冀北之群,所靖宜不允。”(赵与时《侯鲭录》卷八)

因此,此处“倾城”,释为“美人歌伎”更加通畅,合情合理。“食色,性也。”对美人的歆羡,对美人的欲望,是人性的最基本要求。坡不是一位道貌岸然者,更是位风流倜傥的翩翩君子,苏轼笔记《东坡志林》载:

昨日太守杨君采、通判张公规邀余出游安国寺,坐中论调气养生之事。余云:‘皆不足道,难在去欲。’张云:‘苏子卿啮雪啖毡,蹈背出血,无一语少屈,可谓了生死之际矣,然不免为胡妇生子。穷居海上,而况洞房绮疏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消除。’众客皆大笑。余爱其语有理,故为记之。

江城子密州出猎范文第8篇

关键词:苏轼 题材 革新 内容 形式 豪放

苏轼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为词的发展开拓出全新的世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人知东坡古诗、古文卓绝百代,不知东坡之词尤出诗文之右。”

在观念上,破除了诗尊词卑、诗庄词媚的传统见解,把词与诗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具有同等功用的文体,大大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与艺术价值。

苏词不仅内容开阔,而且表现重点有所转移。在内容上,进一步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藩篱,“以诗为词”,凡是诗能表现的内容,他几乎都用词表现了出来,扩大了词的创作视野,开拓了词的境界。与苏诗一样,苏词也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展现其乐观旷达的情怀和超然物外的境界。在这之前,词为应歌之曲子词,多写男女相思,写花间酒下的伤别,写孤独寂寞惆怅,婉约而细腻。至苏轼藉词发抒磊落纵横豪放之襟怀,始摆脱花间词婉转绸缪之态,创为激越声调,昂首高歌,豪放杰出,充分表现作者的人格个性。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借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另一旗帜。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这首词表现了他“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和少年时代豪气风发的精神风貌,也流露出中年经历仕途挫折之后复杂的人生感慨。词作展现了作者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他独特的个性。

在风格上,于柔媚婉约之外,另创恢宏雄迈的豪放词风,这在两宋词史上是一次重大转变,为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派开了先路。《江神子・密州出猎》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此词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念奴娇・赤壁怀古》集中笔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同时借此讴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在形式上,无论是词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还是语言、音律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增强了词这一新诗体的表现功能。他开创了直抒胸臆甚至纯以议论写怀的抒情手法,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以宏大场面烘托非凡人物,用日常小景寄情寓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人生思考,寄托美好愿望。

苏轼使词由“歌者的词”转变为“士大夫”的词,侧重表现作者的旷达襟怀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较深入地反映了一个饱经忧患而襟怀开阔的士大夫文人的精神风貌,如《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e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作为一位忧国爱民、深有抱负的士大夫文人,苏轼的浩然正气,广漠绵邈的箪思深虑,情感复杂的精神生活,常通过此类词表现出来。苏词充分地体现了文人的审美情趣,是典型的士大夫词。

苏轼用词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倾诉自己的人生感慨,抒写作者多种多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感受,叙述生活的事件,表现了亲人师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描绘山川景色和农村生活场景。将词作为陶写性情之具,其意义首先在于开拓了词的抒情功用,使词在合东歌唱之外,还有独立的文学价值。其次在于把词家“缘情”与诗人“言志”很好地结合起来,词品与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融合。他注重以词陶写情性、与传统诗教偏重社会政治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又有所不同,而是比较贴近于歌词创作的实际,对传统诗教作了合乎情理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