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技阅读答案

口技阅读答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口技阅读答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口技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学校教师做课题研究有特殊性:都是从事带有基础性课题,多为行动行为研究,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来进行,它基于学校,基于我们的教学工作。下面就我就以撰写“智慧课堂”优秀片段的实际情况,来谈谈我是如何发现题的。

一、从导入环节来发现问题

教师,最重要的阵地就是课堂,要上好一节课,导入很重要,也很关键。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撰写之前,我首先就从这一环节去思考、去发现的。如我在教授七年级下学期《口技》时,这样导入:

师:(老师吹着口哨〈模拟鸟叫声〉走进课室)同学们,老师模拟得怎么样?好听吗?

生:好!

师:你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生:好!

…………

师:大家再听一段录音。(放洛桑口技录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的录音属于什么艺术形式?

适时引入新课《口技》。(大屏幕显示)

一上课要想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师必须迅速地创造出一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教学艺术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或激动或愉悦的学习情绪。学生一旦融情入境,学起新课来就会情趣盎然,我们可以从导语中去发掘问题,把它作为一个课例来研究。

二、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问题

要让学生有较持久的学习动力,要求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夫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意思。如我在教《《核舟记》的第三段是这样激趣的。

下面请三位同学来表演“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的情形。

学生一听表演,立刻沸腾了,把手举得高高的,“我做坡!”“我是鲁直!”“我演佛印!”

…………

师:同学们,看着台上的三个人,现在弄清楚他们的位置、坐姿和表情了吗?课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全都精神抖擞地继续学习下一段,并且强烈要求还要让他们表演“舟尾”两个“舟子”的动作表情……

文言文本来就是比较无趣的,学生都怕学,《核舟记》又是说明文,这让学生更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了,所以学习气氛都比较沉闷。适当地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人物,再现课文说明的情景,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表演的学生经过表演,肯定印象深刻,其他看的学生也能更直观地理解课文。这就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理解的目的,使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直观、形象生动。从比较无趣的文言教学中来发现问题,如何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也是一个发现方向。

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新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教学中,针对难度较大的主题挖掘,教师改变单一的对话方式,通过层层设问,引领学生再深入文本,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考讨论,形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维深度对话,使对话从肤浅走向深刻。使课堂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引力和效力的“三力学习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如《故乡》中我是这样设问的。

师:“我”为何“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生:因为听到闰土恭敬地称呼“我”为“老爷”。

师:儿时的闰土怎样称呼“我”?

生:迅哥儿。

师:嗯,往日的兄弟变成了今天的主仆,所以才会“似乎打了一个寒噤”,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阅读,沉思……)

师:(追问)“老爷”这个称呼是什么时代的产物?联系当时的社会现状再想一想。

生:封建社会。

生:封建社会等级观念让兄弟之间有了厚障壁。

师:(微笑,点头)是呀,这才让我不寒而栗的根本原因!教师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四、在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环节中发现问题

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所以这一环节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我们在教学中这一方面如何实施下去呢?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分析完鲁庄公和曹风刿这两个人物之后。

师:上帝给人们两个大口袋背在前面的永远是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我这几天一直在为一个人有几分不平。

我们刚学完《曹刿论战》这个故事,大家已经把鲜花与赞美送给有勇有谋曹刿,而把鄙夷与不屑却留给了一国之君鲁庄公,我再三思考,能不能也努力挖掘一下他的闪点呢?

(学生议论纷纷)

师:我想听听同学们的高见。

有说鲁庄公能广开言路;有说他心胸宽广;有说他不高高在上;说他不摆架子,唯才是用;有说他虚心请教他人的人。

这样之后,很自然地进行了思想教育:分析一个人,我们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不能一味地只看到他人缺点,而应该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之处,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口技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74-1

一、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

语文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着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主要表现为:1.问题多而质量低,不具启发性;2.教师满堂问;3.提出的问题没有层次性等。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等。

面对课堂提问有效性低下的现状,能不能将每一堂课都按照既定的目标行之有效的进行引导和组织,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现今的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课改是从课堂教学突破,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性措施”。因此,要改革如今的教学模式,让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达到最优化。

二、语文课堂提问的作用

1.激发兴趣的作用。兴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在有着重要的作用。事实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其学习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每个教师都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的课堂提问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在关键处设疑,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钻研教材、探求问题的兴趣。通过提问,因势利导,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获得新知识和新能力的振奋,体会到发现的欢乐和喜悦,意识到自己智慧的潜在力量,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2.引导参与的作用。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会引起学生好奇,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把学生带入特定的“问题情境”,并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眼看、耳听、心想、口说等,积极探索问题答案。例如,笔者在教鲁迅《孔乙己》这篇小说时,首先提出的问题是: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七嘴八舌进行讨论。总之,孔乙己是封建科举时代一个落魄读书人的形象。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但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一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和罪恶;二是孔乙己做人也不端,他既不会营生,又好喝懒做,甚至偷人家的东西,这些是导致孔乙己悲剧的直接原因。所以,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发展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3.督促锻炼的作用。首先,课堂提问是平时检验的一种方法,教师借此可测试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既然与成绩的评定有关,课堂提问就能对学生的学习起督促作用。其次,学生在众人瞩目之下能否正确地答复教师的提问,被视为是与其自身荣誉相关的大事,因此课堂提问能对学生构成一种潜在的心理压力,从而起到经常性的督促作用。教师授课时学生通常处于被动状态,这种状态倘若长时间持续下去,将会抑制学生主动思考能力。采用课堂提问这一手段无疑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主动,同时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和水平的提高,总离不开一定的语言表达情境及相应活动。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掌握知识的标志之一,是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所学材料转述出来,并能找到适应的例子说明相应的原理。”而教学提问的目的之一就在于为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增加一些能够成功“转述”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有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能领会知识和能用语言把知识复述出来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解水平。学生清晰的语言表达,反映了其内部思维的流畅性和逻辑的连贯性。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口技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多媒体技术;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2-0054-0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 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对于任何事情来说都非常重要,语文教学也是一样。好的开端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得到充分调动,为实现教学目标奠定基础。利用多媒体导入课堂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教师要把学校的局域网、互联网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多媒体提供的图片、文字、音像等资源,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从中获得情感方面的体验。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达,只有细细品读和体会才能感受得到,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大胆去想象和品味。如在导入《口技》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洛桑学艺》的视频,让学生先认识到口技是我国传统曲艺中的重要项目,并从中感受到口技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心灵的震撼,改变过去对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偏颇看法,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更高的热情去学习《口技》这篇文章。

2 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拓宽课堂教学空间

要想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就需要不断扩大课堂教学的空间和容量,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多媒体教学有着信息容量大、传播迅速的特点,它可以涵盖海量的信息资料,并把它们简单化、容易化、动态化,能够将很多教师很难讲清楚,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转化为闪烁的文字、缩放的图形以及变幻的颜色展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开展高密度、大容量知识的课堂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以鲁迅先生的《故乡》为例,教师可以先把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主要作品、文学地位等情况以及本文写作背景、故乡照片等资料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深层内涵,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在学习课文的第一段时,可以播放该部分的配乐朗读带,并投影出故乡的山水、村庄和乡亲的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到故乡的萧条气息以及作者努力渲染的深层意境。这样,教学内容一经丰富,学生可以掌握的知识在内容和密度上就会增加,学习情绪自然会非常高涨。那些枯燥、抽象难懂的内容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转化,处理好教学重点和难点,全面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展学习。

3 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语文教学,以其极强的形象性和科学性特点,能够把声音、图片和文字巧妙结合在一起,使课堂信息量得到巨大扩充,更加便利地进行课内外沟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迅速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变换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多媒体自身具备的技术优势,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培养起良好的语感,使他们学会利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去全面深刻地理解和鉴赏文章,发展自己的个性。

比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要想学生能够了解石拱桥的美观的造型、坚固的质量、精巧的设计等内容,就必须从其结构、造型以及施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甚至是很多教师对石拱桥都知之甚少,要想进行深层分析具有很大难度。即便是教材上附加了一些插图,往往也比较片面和单一,很难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但如果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就能把我国古代、近代以及现代各种代表性的石拱桥如赵州桥和卢沟桥等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再加上一些详细的录音解说,把课文跟图片以及配音完美结合起来,变抽象模糊为形象具体,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设计一些新颖的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仔细研究石拱桥的设计形式、构造原理以及精美装饰,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最后经过分析比较,从感情上产生对中华民族充满创造性和智慧的设计的无比自豪感。

4 通过多媒体展示,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比传统教材有显著的进步,一方面是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与心理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引入了很多语言优美、文风清新、视野开阔、寓意深刻的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学生的情操会不断得到陶冶,审美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思维不断得到发展,语言不断得到丰富。对这些文章的教授,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则远远不够,结果只会是教师疲惫、学生厌烦,其原因是忽视了学生的自身体验;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显然好得多,多媒体可以呈现有声的画面,化静为动,表现出生动的形象,从而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获得深刻的记忆。尤其是诗词文赋的教学,其内容相对比较难懂,教学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教师更加认真对待。

范读一定要高质量、高标准,把文中蕴涵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给学生做一个好的示范,这一点十分重要,比单纯枯燥、乏味的讲解、分析要有效得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朗读的作用非同一般,它是掌握知识的能力体现,而学生是否能顺利地进行学习也取决于是否有效地进行朗读。”所以说多媒体技术的介入非常有必要,配乐、配画的朗读为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朗读成为一种艺术,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意境,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体验到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的场景:屏幕上一轮明月在夜空中升起,优美的音乐响起,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开始了。伴随着朗读,屏幕上接连出现琼楼玉宇,文人志士把酒问青天,月宫中嫦娥翩翩起舞,月光照应着不眠之人……在课件的带动下,学生很快就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其文化情操与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对于这一课,有的教师以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贯穿全文,并配以Flas,营造出与课文交相呼应的情境,充分满足、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其审美情趣也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活跃了课堂气氛,优化了课堂效果。

当然,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要彻底改变“奉送真理”这一状况,将“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养成学生主动获取、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只有将教师、学生以及课文作者的思路融为一体,教学才能真正获得成功。因此,在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此外,学生自主参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有利于发挥他们内在的情感因素,从而将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非常有趣的观点或形式引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胡耀华.浅论多媒体教学的六个误区[J].现代企业教育,2007(2):85-86.

[2]王静.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易导致的误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

[3]金晓.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0):293.

口技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一、阅读课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我先设置了阅读课。一般是每一单元的第一、二课时,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5分钟左右的必要的启发讲解:或背名言、或讲个小故事、或讲个成语的来历等,针对每课的具体内容,确定启发讲解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第二,指导读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路标和向导。关于读书方法,我向学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阅读的全过程来说要看到、读到、写到。所谓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谓读到就是心到,边读边思考。写到就是要动笔进行点、划、摘、记,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记忆。

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好笔记,写出体会,以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在学习阅读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

1、联系实际提问题。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后,联系实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文中那样的桥吗?古代的人造出的石拱桥,和现代人造出的形式各异的立交桥,那个更美、更先进?它们就仅仅像文中所说的'天上的彩虹吗'"?于是出示了自己制作的关于各种桥的幻灯片(即自制的课件)和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这样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便加深印象。

2、反过来想想提问题。如学生在阅读《口技》一文时,先放几段有关艺人吹拉弹唱的录像,再放几段音乐,问"这几幅图画上的人和录音中那些人的演奏好听吗?为什么?""对,好听,因为演奏技艺高超!"再提出"如果他们的演奏很一般,你愿意听吗?"这样反过来想想提出问题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记忆。

3、前后对照提问题。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首先介绍有关故宫的一些历史,再出示几幅有关图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苏州园林》一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文都力图将有关的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但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联系各科提问题。如《气候的威力》一课,先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南极的冰川,然后让学生联系地理、数学、理化提出问题。当然,提问题的方法很多,这是普遍常用的四种方法而已。

二、讨论课

阅读课之后,我设置了讨论课。讨论课上教师把学生阅读时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筛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首先讨论的重点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有时围绕对某个概念理解展开讨论。

其次,提出明确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对学生要求勇于发表自己见解,虚心听取和思考别人意见,在平等的氛围中展开争论或辩论,坚持真理。

第三,指导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讨论题目的中心点;充分运用课本中的要点,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恰当运用已学文化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讨论,分析综合,提出观点。然后紧扣要点,理清思路,做出结论。

教师组织重点问题全班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代表围绕重点问题展开全班讨论。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直接参讨论,但应做到"引而不发"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起穿针引线、因势利导的作用。

三、解惑课

讨论课上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尚未解决,特别是全班争论的重点问题,意见不统一,或理解不够深透。这时,学生把希望寄托于老师,教师重点讲解的时机到了。为此,我设置了解惑课,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要力求生动有趣,言简易明,掷地有声,富有启发性。

第一、教师讲解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上,所谓"三点"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前后各节之间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点,这些都是教材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教师的讲解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兴奋点是为学生普遍关注且同教材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力求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同学生的兴奋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进入思考过程。

第三、教师的讲解要从形象入手,注意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语文课上的内容和有关问题,都是属于理性的抽象的,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应使学生以形象为入门的向导,步步深入的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道理。

四、探索课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应培养具有创造能力人。为达此目的,也就不能只要求学生做完几道教师规定的练习题,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前进的能力。于是我就在解惑课后设置了探索课。做法如下:

第一、专题探索。每学习一课,都要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思想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在各自分析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第二、自拟复习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拟定本单元的复习提纲和自测题目。不搞束缚学生思想的所谓答案格式,而是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对具体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归纳总结出分析各种问题的思路。

口技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诵读 迁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问题广受关注。许多教师致力于文言文教学的教法研究,笔者认为,教法固然重要,但“授之以渔”的影响则是终生的。余文森教授曾经强调,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会有很大的发展后劲。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教是为了达到不用教的境界”,这是教学的最终追求。如果只是为了暂时的考试需要,让学生突击记住一些课文,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多年以后学生的脑子里基本已不存有文言文的印记,那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何在?文言文阅读能力从何培养?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文言文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是为将来阅读古代文章著作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基础的。学生只有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文言文学习能力,才能真正走进古代文化,感受古人精神思想的魅力。

一、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传统语文课堂常常用串讲式填鸭式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根本没有学习的主动欲望。自新课标实施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大家共同认可的方式,传统教学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当然,自主学习,并非放任自流毫无目的地让学生学习,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预习材料和预设教学环节。笔者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设计了这样的预习案:

一、补充资料

1.作者作品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明亡后不仕,穷愁潦倒入山著书以终。晚年国破家亡,流离山野。所存者,唯破床一具,……两部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都写于明亡以后。

2.作品摘录: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选自张岱《陶庵梦忆・序》)

二、预习题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略)

2.给加点的字释义。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

(3)余一小舟

(4)拥毳衣炉火

(5)雾凇沆砀

(6)惟长堤一痕

(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8)强饮三大白而别

(9)上下一白

3.翻译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找出文中写雪景的语句,试着描绘这一画面。

5.读了课文,你怎样理解舟子说的“痴”?

这一预习案在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补充资料,谈谈对张岱的印象;仔细阅读课文,完成预习题。学生在看到这样的预习案时,首先就对张岱这个人给予极大的关注,“知人论世”,学生在上课前对作者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就降低了学生理解文章的难度,减少了理解文章的诸多障碍。预习题中有对生疏字词读音的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理解及重点语句的翻译。更重要的是紧扣文章特点,设计理解雪景和理解文章主题的问题。在这两个问题的带动下,学生会筛选并细读写雪景的语句,思考这到底是怎样的西湖夜晚雪后的景象,展开联想和想象。这和平时老师布置预习让学生粗粗看一遍课文要有针对性,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关于文中“痴”的理解,这问题只是让学生初步解读张岱这一奇人,这问题更进一步激发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走进文章的内涵。通过这一预习案,学生已大致了解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也有亲近文本的机会,这比上课老师提问一问一答的传统方式要实用有效得多。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摸索到自主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得到锻炼,久而久之,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无形中得到提高。

二、指导诵读,培养语感

文言文汇集了古代文化精华,其中语言表达、思想内容都堪称经典。因此,文言文学习中诵读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优美的音韵和节奏,从而促进对文章内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领会。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语感。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和引领,一般情况可以有以下步骤:首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由于距今久远,文言文中有些生僻字通假字现在已不常用,学生对此很陌生,这时教师要进行强调纠正,这是诵读的基础。其次,指导学生读准句读。由于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文言文的语句中有好多省略句倒装句等,学生对语句意思不够明白的情况下容易读破句,分不清句读。教师要指出学生错误的停顿,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再次,指导学生读准文章句段的语气语调。这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有时需要教师边讲析边进行示范朗读。最后,指导学生读出文气。这一阶段是最高层次的朗读,要求通过声音传递出文章整体的情感、连贯的气势、深刻的文意。有时可以分角色朗读,可以小组竞赛朗读,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达到这一境界。

如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在教授《口技》一文时,就很好地进行了文言文的诵读指导和训练。教学时他分别引导学生进行了四个层次的朗读,每一个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从“沸沸扬扬地读”、“字正腔圆地读”、“层次分明地读”、“缓急有致地读”四个层次层层推进,从初步接触感知文章特点到读出文章情味再到读出文章结构层次,最后水到渠成地完全进入文章所描写渲染的情境中。朗读过程中余老师进行了精心的指导,有效地范读,学生从老师的朗读中很快就体会到怎样才是字正腔圆地朗读,于是纷纷模仿读起来。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初步分析课文的层次结构,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这真是一举多得,实在妙不可言。最后“缓急有致地读”,师生合作读,完美演绎口技表演者表演的深夜起火的场景,课堂俨然回到古代的表演中。这堪称文言文朗读教学的经典,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文言语感自然而然就在读中产生。

除了朗读指导外,背诵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背诵一定量的文言文,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才能更好地奠定文言文的学习基础。现代文言文教学中的背诵当然不需要“悬梁刺股”式的苦读,要尽量让文言文背诵充满趣味和挑战。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的背诵技巧和方法,如文路背诵法、关键词背诵法、想象画面背诵法、分部分背诵法、句段开头提示法、听录音背诵法等。如关键词背诵法,教师可以在理解课文时板书相关的关键词,然后让学生根据关键词试背,几次之后学生就能较好地背诵下来。不同的文章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有时还可以边读边抄写,边背边写,甚至可以进行夸张的手势辅助表演等,这样学生就能在不同形式的背诵中获取学习的成就感,慢慢地会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三、归纳整理,学会迁移

(一)抓住典型,发现规律。

文言文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典型字词句,不时进行归纳整理,对常见文言现象了然于胸。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用法。“走送之”是指“跑着送还书”,体现作者借书看完抄完之后急着送还的急切心理,也能体现他守时守信的良好品质。还有“媵人持汤沃灌”中的“汤”字,在古代是“热水”的意思,说“服侍的人用热水浇洗我冻僵的四肢”,如果用现在的意思“菜汤、肉汤”就解释不通了。再有“右备容臭”中的“臭”字,这里的意思是“香气”,“容臭”指的是香袋,如果用现在的“臭气”解释,就匪夷所思。让学生记住这些典型的例句,读其他文章时慢慢学会迁移理解,阅读文言文的障碍会少很多,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

又如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也是经常出现的,而且这和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息息相关,如果在平常教学中能时刻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现象,对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进行分类整理,长此以往,学生的文言词语积累自然就丰厚起来。余映潮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就非常重视这一点,他经常运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文章中的重要文言词语,我们可以看《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片断:

师:下面再来一个学习内容,巧编练习。你们看课文的练习,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我觉得他编少了,那么我们现在就用这种比较辨析的方法,每位同学编拟一组“词义辨析”的练习,补充课本练习的不足。……

(屏显4:关于几个重点词的内容。)……

(屏显5:关于“讽、谏、刺、谤、讥”的词义解释。)

师: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刺,斥责,指责;面刺,当面指责;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讥,微言讽刺。……刚才我们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样几个词呢?就是我们没有养成一个学习的习惯,那个习惯就是用对比辨析的方法来辨析事物……

对于文言词语的归纳整理,余老师别出心裁地运用了“巧编练习”的方法。他引导学生参考课后练习的“词义辨析”题进行归纳整理,这其实就是对文章中的一词多义进行整理。余老师并没有采用一问一答的碎问方式讲解这一知识点,他让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归纳,学生兴味盎然地找。于是一个个精彩的答案就出现了,学生基本把课文中的一词多义找齐。当然,学生的理解有时难免狭隘和肤浅,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提升。余老师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进行了归纳总结,一共有几个重点的词语,并用多媒体呈现出来,直观明了,有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或及时补充遗漏的词语。另外,他还补充了“讽、谏、刺、谤、讥”的词义解释,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多个近义词也可以放在一起辨析,自然就增加学生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可以说是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这样的方法指导实在又容易掌握,有趣又可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扎扎实实的指导和训练,学生在学文言文时容易抓住一些典型文言现象,发现一些语言规律,学起来自然就轻松得多。

(二)联想比较,推断语意。

首先可以用课文联想法。当练习或试卷中出现某一加点的实词时,可以联想课文中有关此词的意义。如“去之南郡”中的“去”字,这句是课外语段中的,可联想到课内有关“去”的句子,如“旦辞爷娘去”、“去国怀乡”,这两个都是“离开”的意思,比较一下,这里的意思也是“离开”,即“离开这里到南郡去”。

其次可以用成语联想法。很多成语都出自古代一些故事和典籍中,如《庄子》《韩非子》等。成语使学生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依托,就像建构主义说的理解的脚手架,学生只要联想起一定的成语及意思,很多文言词语的意思就迎刃而解。教师要抓住这一重要依托,调动学生用已有知识建构起新知识。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尝趋百里外”的“趋”,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解释,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和“趋”相关的成语,学生马上想到“趋之若鹜”,“趋之若鹜”的“趋”是“快步走”的意思,这里的“趋”也是这个意思,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且学生对此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进一步进行联系,2012年杭州中考语文卷中的文言文部分就出现“其子趋往视之”中的“趋”的解释辨析,这个文言文语段是课外的,学生之前并未接触过,有些学生便不能快速准确地理解了。如果联想到“趋之若鹜”“尝趋百里外”,再结合前后文语境,这里的“趋”就理解为“快步走”。通过常见的成语解释文言文的相关词语,很容易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阅读文言文变得轻松简单。

文言文的学法有很多,举不胜举,笔者只是列举教学实践中感触比较深的三点。培养文言文的自主阅读能力,除了设计预习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比较阅读等方式。培养文言语感的途径除了诵读外,大量阅读文言作品也是一种良好的途径。文言词语的积累运用,可以不时渗透一些方法,如组词法、相似结构法、语境分析法等。当然,不管怎样的方法,平时的积累强记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厚积,方能薄发。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4).

口技阅读答案范文第6篇

1.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007年)

A.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璧有瑕,请指示王。

做这道题首先排除C、D两项,“学者”这里指“求学的人”,“指示”是“指给……看”,与现代汉语里“指在学术里有一定成就的人”和“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的意思区别很大。而剩下两项选哪个呢?A项“于是”《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也说于是乎。”在古汉语中释义有:“(1)连词,因此,就这样。如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2)这时,当时。如《口技》‘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苏轼的《赤壁赋》第一段写自己在清风、明月、纵一苇、凌万顷中乐极而“羽化而登仙”的情怀,第二段开头就写了“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这时”,从这个意义上讲,“于是”在这里是古今异义,苏教版教参中翻译也为“这时”。答案似乎就是B了,但不尽然。“博学”古今意义相同吗?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出自荀子的《劝学》,此处翻译为“广泛地学习”,而“博学”在现代汉语里解释为“学问广博精深”,两者比较好像古义少了今义“精深”的程度,古今不同义。但我们再看一下这句话的陈述对象是“君子”,“君子”在古代有多个意思:对贵族男子的通称;古时妻子称丈夫;泛指有才德的人。这里应指封建社会里所谓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而这些人“博学”并“日参省乎己”,谁能说他学问不精深呢?分析到这里,这个题可以说没有答案,但作为高考题,学生又不能不选,教师讲解时也难以自圆其说。(答案为A)

2.下面的句子通过不同的重音停顿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请说明停顿位置及意义。(6分)(2008年)

例句:我知道你会唱歌。

我们知道,在朗读时,为了明确表达一个句子的主要意思,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叫重音。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前者是按照语法结构的特点而重读,后者是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同一句话由于重音的位置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意思来。根据朗读重音,这句话可以有下列答案:(1)我知道你会唱歌。(别人不知道)(2)我知道你会唱歌。(你不要瞒我了)(3)我知道你会唱歌。(别人会不会我不知道)(4)我知道你会唱歌。(你怎么说不会呢)(5)我知道你会唱歌。(会不会唱戏我不知道)学生可分别回答以下几个问句:(1)谁知道她会唱歌?(2)你知不知道她会唱歌?(3)你知道谁会唱歌?(4)你知道她会不会唱歌?(5)你知道她会什么?教学中引导学生准确掌握运用重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利用说话课组织并指导学生讲故事、朗诵、讲演、辩论等,以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达到提高说话能力的目的。

说话训练时大多数学生知道重音停顿,但落实到考题上却不知怎么答卷,很多学生不知在重音下加“ ”,却按照节奏画“/”,造成含义不清,白白丢分。如果题干中有说明(这类题以前没考过),相信学生就都会做。这道题的答案只有三点:强调“我”、“你”、“唱歌”,每点2分,不知答出上面五点的学生能否得满分。

3.词在唐朝末期开始出现,最早形成的派别是( )(2008年)

答案:花间派。

众所周知,宋词是我国文学上的一朵奇葩,它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流派。职高教材中也有代表人物柳永和苏轼、辛弃疾的诗,并未出现花间鼻祖温庭筠的诗,且花间派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能称为一派,一般认为花间派是词这种文学形式由民间歌曲过渡到文人创作的中间形态。不知命题人出这道题要考查学生的什么能力?

另外,在对口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单、复句划分,段落、句子、词语划分层次关系,课文原段落、句子、词语辨析,看下面几道题:

(1)演讲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对今后选择工作岗位,从事各项工作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2分)

(2)钱钟书《读〈伊索寓言〉》一文选自()一书。(2分)

(3)下面句子是不是一个短句?如果是长句请改成短句。(3分)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4)指出下列多重复句的关系。(4分)

例句:如果地球表面没有高低,全部被海水包围,水深将有2440米。

(5)下列句子有语病,请在原文上改正。(5分)

例句: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这几道题都是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没有出大纲范围,但学生要答对、得高分实在不易,这些句子的选择、考题类型、分值分配和平时练习相差较大,很多学生都得不到分数。

上题答案:(1)学习演讲,练好口才,再加上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

(2)《写在人生边上》

(3)①那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②那人接受一切,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③那人是废物。

(4)第一重关系:假设;第二重关系:并列。

(5)既可指工人又可指建议,可以改为“一个”合理化建议。

口技阅读答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自学能力 培养

依据新课改的精神,我们可以肯定一点: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从理论上说,知识面广、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我个人认为,是学生没有养成自学的好习惯,甚至是根本就没有自主独立学习的意识。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1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好笔记,写出体会,以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

“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这话很有哲理。学习中的问题,就是推动学习深入前进的动力。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时刻,才真正开始了向这个问题的进击。在学习阅读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

1.1 联系实际提问题。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后,联系实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文中那样的桥吗?古代的人造出的石拱桥,和现代人造出的形式各异的立交桥,那个更美、更先进?它们就仅仅像文中所说的‘天上的彩虹吗’”?于是出示了自己制作的关于各种桥的幻灯片(即自制的课件)和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这样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便加深印象。

1.2 反过来想想提问题。如学生在阅读《口技》一文时,先放几段有关艺人吹拉弹唱的录像,再放几段音乐,问“这几幅图画上的人和录音中那些人的演奏好听吗?为什么?”“对,好听,因为演奏技艺高超!”再提出“如果他们的演奏很一般,你愿意听吗?”这样反过来想想提出问题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记忆。

1.3 前后对照提问题。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首先介绍有关故宫的一些历史,再出示几幅有关图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苏州园林》一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文都力图将有关的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但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4 联系各科提问题。如《气候的威力》一课,先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南极的冰川,然后让学生联系地理、数学、理化提出问题。

2 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满堂灌”的语文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严师”的控制下形成了“等、靠、要”的被动心态,课堂气氛沉闷和程式化,忽视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在课堂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思索,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林语堂先生曾指出,“学校应该像一处坚果丰富的丛林,任猴子到它想爬的树上去选取和摘食,然后荡一个秋千,跳到别的枝头去。猴子的本性会告诉他哪一个坚果美味可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将教学转变为导学,树立相信学生的意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最好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主决定自己学习的进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达到自我控制、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境界,在自学过程中学有所得,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口技阅读答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比较法

初中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求知欲望也强烈,然而众多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区分、拾取,就容易造成知识的混淆。避免知识混乱的有效方法是比较法,它是发现事物异同的方法,在比较的过程中,要认清几点:比较的标准和根据、被比较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差异与类似。整个比较的过程思维是积极活跃,富有创造性的。在教师教学、学生读书学习中,比较法的运用范围很广泛,包括了阅读比较、写作比较、试题比较等。使用比较法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更加准确而科学地汲取知识。

一、比较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面临着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之间的观点意见有分歧;教师和学生的看法不一;教师之间的见解与观点相左,产生矛盾。而运用比较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1.解决学生之间的观点分歧

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的思维习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对于问题的观点也不一致,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很常见,同时也是无可避免的。学生们会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课堂氛围会因此十分活跃。教师在面对如此活跃的情况时,不能以己观点予以笼统概括,而是应该认真地揣摩学生们不同观点的缘由,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达到正确的认知。例如,在《桃花源记》中,“率妻子一人来此绝境”中“绝”的意义,学生对此是有疑惑的,教师可拿“群响毕绝”(《口技》)与之对比,看看在不同的语境中“绝”字的区别,然后,又让学生将它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进行比较,如此便可发现古文中的“绝境”与现代文中的“绝境”相去甚远。学生通过不同语境中相同字的对比,从不同角度理解了该词,从而灵活地记住了词语。在学生掌握了这个字词时,并不代表问题就解决了,还应当让学生明白,这个字词在此处的用法,以及同类字词的用法,以此类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既弥补了知识的不足,还塑造了一种善于运用比较法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2.解决师生之间的观点分歧

师生平等是教学中尤其强调的一条原则,这也符合了“不唯书,不唯上”的求问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教授知识,还应当给予学生敢于质疑、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学生主动提出疑问,教师不仅给予解答,还将自己与学生的分歧点进行分析、对比,抱以虚心的态度,取长补短,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此外,学生应当得到充分的发表己见的机会,与教师进行辩论,促进交流,如此既能增进师生情感,又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观点分歧的比较,有助于找出分歧的根源、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有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故意给出一个错误的简介,以激起学生的激烈讨论,在课堂上形成一股头脑风暴,激起学生寻求真理的欲望,如此更能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学生。

3.解决教师之间的观点分歧 教师调任在教学中十分常见。然而在新旧任交替教学之际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于某个知识点或问题的观点与上一任教师的观点不尽相同,有时甚至会有较大的分歧。如此一来,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就产生了困惑:到底该听哪个老师的呢?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明确一点:没有谁的观点是永远正确的,要在多种观点看法之间反复分析与比较,选择更靠近真理的一种。例如在引导学生复习古文《岳阳楼记》时,翻译“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时,发现和自己不同的上任教师的翻译: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而自己的翻译是:这就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此时,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老师们的观点不一致是正常的事情,这需要做学问的人自主对比不同的观点,联系全文,融会贯通,在上文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其描绘的是洞庭湖,而非岳阳楼,那么下文中的“大观也”难道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而非洞庭湖的波澜壮阔?学生自行分析,得出相对满意的答案。如此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从而真正地掌握知识。

二、比较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得到充分重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地探索新知识,掌握各种学习技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条件。同时,考虑到初中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在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学习情绪的问题上摸索寻求答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构建和谐自由的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展性的创新思维。

2.效率优先原则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服务于教学,比较法从不例外。教师要认识到比较法并不是面面俱到、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还应当结合其他有效的方法,相辅相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和谐一致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切忌生搬硬套,应当因地制宜,比较法的运用也如此,要紧扣重点知识,与课文的内容相协调,自然、和谐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4.反馈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