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想象作文指导

想象作文指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想象作文指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想象作文指导范文第1篇

语文教学 作文水平 学生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是语文教学应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但很多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保守落后,对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缺少清晰深刻的认识,不能够对学生作文进行现实可行的有效指导。久而久之,语文教学仍未突破基础知识教学框架,学生们写作文越来越难,甚至越来越发愁。

期末考试后,我翻阅了各班大量学生作文,好多学生作文内容狭窄单一,人物刻画粗糙干瘪,作文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从内容方面,我们看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严重不足,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可写,或者有生活阅历,有一点直接和间接的知识性体验,却不具备选择运用的眼光。在形式方面,没有具备起码的构思技巧,也缺乏从命题出发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缺乏打动人心的细节,用词不注意和文章风格的协调,脱离了朴素感人的基本要求。

学生作文能力不高,没多少东西可写,只好东拼西凑,完成作文的字数任务。既然作文水平普遍不高,那么写字认真的,写满试卷的,句子通顺些的,往往成为分数高些的依据。既然水平普遍不高,往往难以依高标准批改作文。这实际上降低了作文要求,也从另一角度误导了作文教学,制约了作文努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呢?

一、保持语文教师队伍阶段性稳定

保持语文教师队伍阶段性稳定,如果每学年更换语文教师,教师为了追求短期教学成绩,就不怎么敢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抓促作文教学。应赞成语文教师跟班教学,鼓励语文教师制定长达几年的作文训练方案,在每学年每学期都明确训练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并拟定出达到目标的方法和具体步骤。

当然,也不必过度干预语文教师的作文课堂,应给予教师作文教学方式的自由,充分发挥语文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和自由创造性,不必对上级的要求盲目听从,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不应受制于不同的作文指导观念,多层上级对作文评价的标准模糊不一,教师就不敢创新作文教学,就必然制约教师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二、学生为什么害怕写作文

目前的作文教学,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教师给出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反映真人真事,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请老师们想一想吧,学生白天上学,晚上写作业,知识面相当狭窄,人生阅历单薄不丰富,有多少真人真事可表达呢,要求学生写亲身经历的要求虽好,却不适合学生的群体特征,任何人生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生活阅历都是相对局限的。

因此,一味要求学生反映真实经历,制约了学生的写作意识,束缚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主动性思维,忽视了学生学识较少的现实状况。一味要求学生反映真实经历,是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做记录,但我们的学生不是工厂记帐员,写作也不只是写经历过的真人真事。

三、指导学生作文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笔者认为,指导学生作文应该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积极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拓展广阔的写作空间,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善写者必先善于想,文思所至如泉涌。想象,是让思维飞翔天际的翅膀,只有充分开掘学生的想象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写出好作文

合理的想象应该做到丰富、细腻和逼真,合理的想象不能脱离现实基础,并非超出合理范畴的胡思乱想。从这个角度讲,合理的想象正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并进一步反映生活,是对学生生活阅历的再加工和深度挖掘。

1.在组织材料方面,没必要限制学生从真人真事选材,应该鼓励学生,围绕着题目,可以尽情发散自己的思维,想到的任何事,都可以作为作文的备选材料,随时依据主题需要,加以取舍运用。让可选的材料丰富起来,尽可能多占有材料,是指导作文的重要步骤。

2.想象不应只勾勒大体轮廓,对人物的音容笑貌,对情节的曲折动人,都应该从细节入手,精雕细琢,酝酿出生动感人之处。也只有让想象细腻生动,才能给死板枯燥的写人叙事,赋以生活化的色彩。

3.逼真,是合理想象的更高要求,我们要用细腻的手法达到逼真的效果。细腻是进行细节刻画的写作手法,而逼真呢,是要求文章所刻画的人和事,必须贴切反映生活,令人信服,从而产生感人的力量,引发读者的共鸣。

另外,指导学生写文章,还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挖掘出“新颖”的内涵。对一个命题别人会怎么写?如果自己也这样写,就是鹦鹉学舌了,至少是人云亦云,没有能够胜过他人之处。因此,不光是取材,人物的形象、环境的刻画以及情节的构思等,要求尽可能新颖别致,与众不同。

四、提高学生想象力需要一个过程

提高学生想象力的过程是缓慢的,也是很不容易作到的。但写作本身就不是简单的事,指导别人写作,更是不容易,正因为难,教师更应该下苦功夫,多想办法,把有难度的作文指导课,变得浅显易懂,并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感悟领会。

谈到这里,有的教师会说,“哎呀!我们的学生还小,达不到样的要求啊。”小学教师这样说,中学教师这样说,那么,我们的学生,在十几年的作文学习中,就永远接受不到想象力方面的训练,他们的写作思维,就永远局限在“真人真事”的小圈子。如果这样,即使他们大学毕业了,在想象创造力方面,也只是停留在小学时代的水平。

想象作文指导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三次,学生,想象力,飞翔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想象作文一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想象力水平,还与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密切相关。我们科研课题小组选择了《英语(新标准)》初中英语二年级下册第10模块“MyPerfectHoliday”(我理想的假期)作为探索想象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课例。

第一次课:设计与实践

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英语的运用能力,教师设计了专门的教学环节。

话题导入与语言“热身”部分

执教教师通过演示自己假期泥林风景区之行的照片以及师生的语言互动来导入假期旅游的话题,并通过学生对一次旅游经历的讲述进行英语的运用与实践。从师生互动的效果来看,学生的回答信息量很有限,“热身”环节并没有“热”起来;从学生的讲述质量来看,英语运用的整体水平不高。

分析与诊断:教师本身语言表达的信息量不够,示范的叙述不到位;教师的提问方式过于单一,致使学生语言发挥的空间受到限制;教师对课堂上有意义的生成关注不够,致使学生表达的内驱力和成就感不足。

建议与改进:教师充实假期泥林风景区之旅的内容,讲述一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或插曲,引发学生对假期旅游话题的兴趣,同时给学生的英语语言实践作好铺垫。教师的提问采用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结合或以追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挖掘更多的信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互动过程出现的一些关键词或实用的短语及句型及时在板书中呈现;对于学生比较好的回答也可以及时转述。

想象作文与现场指导部分

执教教师通过自己想象的月球之旅作为原型,并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作文的构思“支架”,从而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描述理想的假期之旅。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英语语言实践运用的“成果”来看,想象没有展开,作文也多以句子的拼凑为主。

分析与诊断:教师自己想象的月球之旅根现实的泥林风景区之行混同在一起叙述,出现得比较突兀,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教师的想象力没有充分展现,减弱了想象旅游这个话题本身的吸引力。教师提供的想象作文构思支架,以具体问题来表示想象作文可以涉及的内容,容易导致学生针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

建议与改进:教师可以充实月球之旅的描述,增加一些有趣的细节,使想象之旅更加令人神往,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想象作文的构思支架尝试用关键词表述的形式替代原来以具体问题呈现的方式,并提示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方面展开叙述,给学生留有想象的余地和空间。

第二次课:改进与充实

第二次研究课,主要是针对第一次研究课上,师生语言互动不充分和学生想象作文质量不高的问题进行教学再设计后的实践改进。

执教教师在个人叙述以及学生的叙述过程中比较好地注意到了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在预设的问题没有从学生那里得到积极的回应之时,教师注意变换问题的方式或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来修正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出现了精彩的生成。在想象作文的构思支架上,执教教师采取了关键词提示的呈现方式,并特意留下一些空白的选择,让学生灵活添加。但是,就学生的作文整体质量而言,英语语言实践运用的能力提高和改进不明显。学生的想象在自由驰骋,但落实到用语言来表达的实践环节仍表现乏力。

分析与诊断:从课堂观察来看,导致学生“想象力提升与语言表达脱节”或学生习作不精彩的原因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教师在示范叙述的过程中“节外生枝”,容易让学生在想象作文中也游离中心话题。教师在想象作文的现场指导过程中,注意到了把作文的要领用到指导修改的环节之中,但是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纠正句子语法错误的层次。

建议与改进:想象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想象力的发挥和英语的实践运用两方面都能有所进步,因此,教师在注重精彩示范的同时,要加大指导的力度,不仅要使学生的想象作文语言正确,还要追求前后意思连贯和符合逻辑,因此,在进一步的改进课上,应突出表现和强调。

第三次课:改进与提升

本次研究课执教教师,主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想象作文的现场指导,学生的习作表现出了明显进步和提高。

学生在英语实践的全过程中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性和较强的自我表现意识。学生的想象作文比较精彩,教师现场指导想象作文的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想象作文指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想象力;减负

一、想象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潜能。”小学生的想象鲜明生动,随着年级的提高,逐步增强概括性与逻辑性,甚至出现了创新性成分。而学生的想象活动又离不开语言的调节,并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想象越丰富,其语意表达也越生动,想象越活跃,其语言表达也越有情趣。因此作文教学要通过培养与丰富学生的想象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丰富小学生表象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在接触自然、社会的过程中积累表象。儿童的生活环境,周围的事物,是学生表象的重要来源。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周围事物,勤于观察思考,逐步积累丰富的表象。

(2)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表象。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知事物,形成表象。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电视等活动,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获得丰富多彩的表象。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表象。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途径。汉语拼音中的字形教学,识字中字形、字义教学,经常利用关图、事物和形象化的材料;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看图、观察事物、实验制作和听故事等形式;阅读教学者,让学生联系经验,练习具体场景、情境等理解词句,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积累。另外,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能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

二、如何培养想象力

想象的新形象是通过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即从已有的表象中,把所需要的部分从整体中分解出来,并按一定的关系,把他们综合成为新的形象。可见,小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形成,仅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怎样对想象的材料(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以形成新形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想象训练条件,拓展其想象的空间;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通过训练使小学生逐步学会合理想象

(1)让儿童在活动中驰骋想象。小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课内外活动和校内外的活动。就语文学科而言,有以下四类:①语文课堂学习活动,②语文校内课外活动,③课外读写活动,④校外语文实践活动等。

(2)在学科综合中训练学生的想象。美术课、音乐课、数学课和社会课等非语文学科,都有训练学生想象的因素。如,美术课上没绘画、手工、雕刻等必须借助想象;音乐课上,学生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3)开展适当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想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想象训练形式多样,主要有对静物的动态想象、对抽象词的具体想象、对无声状的有声想象、对无色状的有色想象、对物体的拟人想象、对个别事物的概括想象等。

总之,想象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想象作文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想象力培养与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培养相结合。

三、想象作文的训练和指导

从广义上讲,小学生的纪实作文也是想象作文,因为纪实作文主要是再造想象的结果。狭义上的想象作文,要求以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为基础,以合理性、科学性为准则,大胆展开想象,恰当运用虚构、夸张、幻想等手法,构思出具体、生动、新颖、奇妙的写作内容。本文所谈的想象作文指狭义上的想象作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创造想象的结果,具有首创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心理学研究指出,第一学段学生以再造想象为主,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再造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越来越多,而且能够对已有表象做出真正的创造加工,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

想象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⑴改造类。如,诗句改写法、观察联想法、画面写意法、音响诱导法等;⑵接续类。如,续写补写法、故事延续法等;⑶扩充类。如,情境扩充法、词语联缀法、词义描绘法等;⑷畅想类。如,情景假设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创作法等。

想象作文指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生习作;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107-01

一、想象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想象鲜明生动,随着年级的提高,逐步增强概括性与逻辑性,甚至出现了创新性成分。而学生的想象活动又离不开语言的调节,并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想象越丰富,其语意表达也越生动,想象越活跃,其语言表达也越有情趣。因此作文教学要通过培养与丰富学生的想象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丰富小学生表象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在接触自然、社会的过程中积累表象

儿童的生活环境,周围的事物,是学生表象的重要来源。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周围事物,勤于观察思考,逐步积累丰富的表象。

2.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表象

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知事物,形成表象。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电视等活动,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获得丰富多彩的表象。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表象

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途径。汉语拼音中的字形教学,识字中字形、字义教学,经常利用关图、事物和形象化的材料;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看图、观察事物、实验制作和听故事等形式;阅读教学者,让学生联系经验,练习具体场景、情境等理解词句,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积累。另外,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能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

二、如何培养想象力

想象的新形象是通过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即从已有的表象中,把所需要的部分从整体中分解出来,并按一定的关系,把他们综合成为新的形象。可见,小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形成,仅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怎样对想象的材料(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以形成新形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想象训练条件,拓展其想象的空间;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通过训练使小学生逐步学会合理想象

1.让儿童在活动中驰骋想象

小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课内外活动和校内外的活动。就语文学科而言,有以下四类:(1)语文课堂学习活动,(2)语文校内课外活动,(3)课外读写活动,(4)校外语文实践活动等。

2.在学科综合中训练学生的想象

美术课、音乐课、数学课和社会课等非语文学科,都有训练学生想象的因素。如,美术课上没绘画、手工、雕刻等必须借助想象;音乐课上,学生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3.开展适当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想象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想象训练形式多样,主要有对静物的动态想象、对抽象词的具体想象、对无声状的有声想象、对无色状的有色想象、对物体的拟人想象、对个别事物的概括想象等。

总之,想象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想象作文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想象力培养与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培养相结合。

三、想象作文的训练和指导

从广义上讲,小学生的纪实作文也是想象作文,因为纪实作文主要是再造想象的结果。狭义上的想象作文,要求以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为基础,以合理性、科学性为准则,大胆展开想象,恰当运用虚构、夸张、幻想等手法,构思出具体、生动、新颖、奇妙的写作内容。

想象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1、改造类。如,诗句改写法、观察联想法、画面写意法、音响诱导法等;2、接续类。如,续写补写法、故事延续法等;3、扩充类。如,情境扩充法、词语联缀法、词义描绘法等;4、畅想类。如,情景假设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创作法等。

想象作文指导范文第5篇

1.积累写作素材的拓展思维教学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认识周围事物主要通过观察,这也是积累作文素材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为自己的语文作文教学拓展渠道。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去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实践,从而积累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告诉学生要抓住机遇,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比如,教师在布置学生写《家乡的变化》这篇作文时,可以要求学生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去观察自己的家乡。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组去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二组去拜访家乡的老人,并向他们询问这几年来家乡的发展状况;三组去逛商店或者文化古迹,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会觉得无话可说,写出来的作文读起来也不会乏味。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有效积累生活中的作文素材。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效积累实践活动中的生活体验。学生主要通过生活体验来学习知识、积累作文材料。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 酸甜苦辣。学生平时生活比较枯燥,这样的生活难免会使学生的视野受到局限,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比如,可以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演讲比赛、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等。这样,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而为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2.创新性想象力的拓展思维教学

创新性想象力就是不遵从以前的人写作文的习惯,而是自己另辟蹊径,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新性想象力的拓展思维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的作文更有表现力。首先,要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学生喜欢学什么,教师在课堂中加入什么,并对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指导。学生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课外阅读。读书可以让学生和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在阅读书籍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新鲜素材。展示个性,鼓励想象,可以让学生写起作文来更有动力。学生在自己的世界中,自由想象,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其次,引导他们阅读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体验一下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描写事物的方法以及思想感情,体会他们想象力的发挥过程,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另外,在提高学生作文素材数量的同时要注重作文素材的质量,让他们观察选取优质的作文题材,使学生的想象力往好的方向发展,从而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想象力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的,善于观察生活才能更好把握现实,使写出的作文既有现实基础,也不缺乏想象力。创新性想象力的拓展思维教学能帮助他们延展思维空间,使他们写作更加流畅、连贯,从而解决思路枯竭的问题。

3.自主状态的拓展思维教学

自主状态的拓展思维教学,就是指学生在写作时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写作。自主状态,就是学生随心所想、率性而为地进行写作。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告诉学生,不要循规蹈矩,而是尽情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扰:有的学生不善写作,在写作文时只言片语、才思枯竭,写作文时没有章法,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作文缺乏内涵;而有的学生思如泉涌,写出来的文章尽是好言好段,充满内涵。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究其根本,就是前者的想象力不够,作文素材缺乏,同时,缺少拓展思维的训练。

想象作文指导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能力;观察;阅读;想象

作文是学生经过人的认知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实质就是要求学生将所见所闻的事,亲身经历的事融于自己的思想并适当地表达出来。然而小学生由于对待事物具有无意性和随意性,不善于挖掘身边的事,而且平时学习过程中又读得少,见得少,所以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产生了对作文的恐惧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想象、创设情境来写好作文,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通过引导观察,充实写作素材

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心声。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真正充实学生的头脑。如指导写“冬天的校园”时,教师利用下雪的时机,组织同学们跑出教室,涌向操场,欣赏纷纷扬扬的雪花满天飞舞。学生在美妙的"雪毯"上像彩蝶般轻盈活跃时,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建筑物等,并与下雪前的情景加以对比,让学生从整体上看到整个校园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矗立着的教学楼披上了洁白的素装。跳着天鹅舞的洁白雪花,柳条垂下的银链,松树上缀满的白花,使校园变得另有一番情趣。在看似如此寂静的素装中,也有许多不和谐的嘈杂声,教师要利用现场环境,不时点拨学生发现孩子们银铃般的戏耍声,脚下的咯吱咯吱声,西北风的加油声,柳条银链掉下的叮当声,激发学生的写作观察能力,充实写作时的作文素材。

二、指导学生阅读,探索写作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上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换言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借机进行作文指导和训练。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的指导。例如,如何进行作文的选材剪裁,如何条理分明地记叙事情,如何从人物的外貌体现人物性格,如何安排写作顺序……很多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典例,在学习此类例文的同时从中就能学习到相关的写作知识。如,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之后也让学生来写《我爱故乡的白杨树》等,对接近学生认知水平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课文进行摹写来训练学生的布局谋篇和构思能力,学生一般都能够摹写出较好的作文来。

另外,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正确审视“阅读”和“写作”的鱼水关系,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在“写作”中培养“阅读”兴趣,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逐渐提高。

三、挖掘想象潜力,启迪学生思维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独创性是它的特点。童年是最富有想象的一段人生岁月。在儿童世界里,鸟兽能言,桌椅对话,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儿童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一词,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天性,尊重他们的意愿,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想象性作文。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奇异美景是作者的奇特而大胆的想象,而读者仍然觉得合情合理。

四、创设情境,抒写真情

真情源自人的发现、体验、思想所感。因此,指导学生作文时应把重点放在讴歌人间真善美,特别是普通人的真善美生活上,这样的“选择”和“定位”最容易拔响读者的心弦,奏出共鸣的和音。如,教师指导《我的母亲》一文时,首先教师要饱含深情地叙述自己母亲的坎坷经历和自己对母亲的无限敬仰之情,可通过家庭琐事,如,简单的穿衣、吃饭等加以描写,在讲述母子情深之处,教师也会不禁热泪盈眶,声音嘶哑。教师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然后以“你有类似的母亲吗”,将学生的思维引至自己的身边,让学生描写自己的母亲。

学生的内心活动时刻表现于言行当中,在教学写作时,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明确学生的情感所在,让言行举止和情感用作文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写作《我心中的英雄》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说出心目中的英雄,他们将岳飞、等历史英雄儿女和刘翔等一股脑全搬出来,并且在说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时他们会露出激动不已、眉飞色舞、自豪的眼神。教师要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同学们在写作时,就会思路清晰、用词恰当、语言流畅,作文质量较高。

想象作文指导范文第7篇

一、加强学生收集信息、积累素材的能力培养

作文涉及到一个人收集、贮存、加工、处理、检索、利用和传递信息的方方面面,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关键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质。信息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于学生自觉寻求各种信息,正确吸收、利用有利于自身成长的信息,从而促进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对素材进行分门别类,提高信息的搜集、贮存、加工处理能力。首先是拓展素材积累的事实空间。给学生提供交流各自生活经历的机会,对学生间接获得生活经验进行指导,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奠定素材积累的基础。比如,班里经常性地召开新闻会或者素材交流会,同学自行交流自己的近期所得材料和感想,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其次是拓展素材积累的幻想空间。幻想是一种与自己的生活愿望相结合,指向美好未来的想象。富于幻想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滋养学生作文成长的这一方沃土。开发好这块土地,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大有可为。再次是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学生的许多素材来源于他们的阅读,加强课外导读活动可以弥补学生生活的单一性和见识的狭窄性之不足。

二、加强学生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开发

当前,学生的作文模式化特别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象力,特别是缺少创造想象力。写作文,仅写自己观察到的,往往使人觉得有骨无肉。“想象是作文的翅膀”,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能把作文记忆中的表象加以组合创造出新形象,可以使作文文思泉涌,浮想联翩,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文章形式更多样,文章主题更深刻,思路更广阔。没有想象的文章,是干瘪无味的。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充分利用思维的形象性,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大胆想象,以此来指导作文。比如在启发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提几个“这像什么呢”,“看着这些,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 等问题,促使学生从实际的事物出发,由此及彼,塑造形象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满树的桃花开了,啊,这可太美了!完全是用香花组成的桃树,一朵朵花就像一朵朵小火苗,在绿叶中,像颗颗发亮的红星星。”这些描写中,小作者有重点地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使读者身临其境,如见其景,这无一不显示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指导学生作文时,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才能写出有灵气的好文章,才能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创新想象的翅翼才能在广阔的生活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才能达到广阔的作文境界。

三、加强学生多重视角、立题选题的训练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思维,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同一题目多种角度选择材料。如:写《我的妈妈》,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以及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学生一旦学会了发散思维,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2.同一中心多种选材。 有些作文题由于限制了文章的中心,学生在习作时更容易出现雷同。这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写出各具特色的习作来。

3.同一材料多种立意。为了克服学生思维的单一,不善于变通的弊病,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同一材料的习作时,要引导学生挖掘同一材料的多义性。例如:在指导学生写《登山》这篇习作时,可启发学生从这样几个角度去立意:①通过记叙登山途中看到的赏心悦目的美丽景色,把中心定位:“对大自然的热爱,或对家乡美好的赞美”;②受《挑山工》的启发,通过写登山途中的感受,把中心定位:“做任何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努力”;③通过写登山的远眺的感受,把中心定位:“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 .同一材料多种体裁。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和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同一材料多种体裁的训练。例如:围绕“学校”这个材料,可设计这样一组题目:《我们的校园》(侧重于记叙和抒情);《我们的学校》(侧重于说明);《我爱我的学校》(侧重于议论);《我们学校的未来》(侧重于想象)。

想象作文指导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现状 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24

作文教学是面向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的综合训练,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有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统一要求。《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淖炙车乇硎鲎约旱囊馑肌D芨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据此,本人认为作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将教学生作文与教学生做人结合起来

作文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既教学生作文,又教学生做人。

1.从作文中把握学生思想脉博,及时进行引导教育

作文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批改作文时,发现学生文明的言行,美好的心灵,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就通过批语、讲评加以赞扬;发现消极错误的东西,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绪。

2.培养说真话,不说假话、大话、空话的文风

针对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的毛病,《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渗透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独特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如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材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使学生逐步体会到作文就是如实地写出自己想要说的话,逐步养成说真话,不说假话、大话、空话的好品质。

3.培养学生诚实、勤奋的学风

教师要经常表扬勤观察、勤动笔、勤修改的学生。在批改作文时如发现抄袭现象,应及时进行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做诚实的人。

(二)重视两种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和观察、思考、评价事物的能力,前者是语言表达能力,后者是认识事物的能力。只有重视两种能力的训练,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三)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

针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三至四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五至六年级)。这些精神,对我们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关系,帮助学生克服怕写作文思想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要体现指导作文从内容入手,必须重视几个方面:

1.注重联想和想象,写实写虚并重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一至二年级学段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对三至四年级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对五至六年级学段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提倡写实与写虚并重。“写实”是指写身边实实在在的事物,如写见闻;“写虚”,是指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写“放胆文”,写“想象文”,如写科幻故事、童话故事。

2.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如改进作文命题,《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强调学生自主写作,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自主拟题,为此要提供条件,拓展空间,减少束缚,少写命题作文。”

3.淡化中心,淡化文体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显然淡化了“中心”、“文体”,只要求把语句写通顺,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说明白。

(四)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阅读训练相结合

1.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要在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中坚持从说到写,以降低书面表达能力起步阶段的难度。但“先说后写”的“说”的比重,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要逐步减少。

2.作文训练和阅读训练相结合

主要抓好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