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转弯抹角的意思

转弯抹角的意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转弯抹角的意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转弯抹角的意思范文第1篇

此时,部门主管调离到其他岗位,小优心想:升职的机会到了。然而,她左等右等,却扑了一场空――领导提拔了一位能力明显低于她的同事。

她对此感到很不解,便找上司理论。谁知上司却很坦诚地告诉她:“这个职位需要的是善于与团队合作的人,而你过于在乎自己的个人表现。”小优这才意识到,上司过去“称赞”她个人表现突出,实则是在暗示她要注意团队合作。

暗语不仅出现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交流也流行“打暗语”。一次,小优费了很大精力做了一份自认为很有创意的企划案,在开会向领导汇报前热情地和同事做了交流。“看起来很有意思,或许你可以询问一下别人的看法。”同事小吴的一番话,让她更有信心。她又兴奋地去问别的同事,没想到,另一个人给出的也是同一句话,小优认为,大家都对此予以肯定。

谁知,开会时,听完小优的报告后,领导给出的却是质疑的目光和敷衍的笑容。她感到很困惑,找到一位交心的同事沟通,同事告诉她:“别人说这句话是不想打击你的积极性,你还真去挨个问别人的看法?”原来,“你可以问一下别人的看法”这句话实际的语义是“这根本行不通”。

职场暗语大揭秘

有些人对喜怒哀乐从不掩饰,有些人习惯以不动声色来隐藏自己的情绪,有些人则喜欢反过来表达情感。所以,要识别别人所说的是正话还是反话,是“暗语”还是明语,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说话者一贯以来的表述方式与表述习惯,从中捕捉其语言表达中是否存在“暗语”。

情绪化语录:

1.怒:老板也太不像话了,凭什么小张可以早早下班,我却要陪他去应酬客户?

弦外音:其实他心中窃喜自己能与老板如此接近呢。

2.喜:你这么快就升职了,好为你开心啊!

弦外音: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不公平的,你根本就是侥幸。

3.愁:我拖家带口实在艰难,跟你们单身的不能比了。

弦外音:还是把那个客户让给我吧,谁让我的处境比你凄惨呢?

蜜糖语录:

1.你的报告做得很完美,只是语法上出现了几个小错误。

真实意思:你怎么会犯这种幼稚园水平的低级错误?

2.与你合作的人都称赞你的人品,即使出现个别小问题也不能抹杀你的优点。

真实意思:你非常没有原则,是个滥好人,别人说你好不代表你业绩就好。

3.与你共事真的能学到很多,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我再怎么努力也是望尘莫及。

真实意思:你的那些小算盘我根本就不屑一顾。

如何应对职场暗语

一、有稳定的心理素质

不能因为几句转弯抹角的话就刺激到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感觉到别人正话反说,不如一笑而过或者置之不理。

二、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

很多讽刺你的话事实上都是不堪一击的,如果实在到了要反击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要害,一击即中。

转弯抹角的意思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哲学家塞尔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语言的间接现象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出于某种原因或意图,在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时往往不是坦直地按照典型的语法规则和逻辑关系,而是用间接的方式,转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图。比如,屋里很冷,门却开着,说话人想让听话人关上门,但出于礼貌或其它原因,说话人不愿意直接提出要求或命令,也就是直接用一个祈使句来表达这个意思,而是采用了一种比较含蓄的方法来提出请求。

    例1:a. the door is still open.

        b. don’ t you think it’ s a bit breezy here?

    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中,陈述句a和反问句b都表达了同样一个请求:please close the door!英语中还有不少习惯用法(idiom)是用于表达间接请求或命令,如:

    例2:a. can you pass the salt?

        b. could you be a little more quiet?

        c .would you mind not making so much noise?

        d. will you quit making that awful racket?

    从表面来看,这些句子都是疑问句—询问或怀疑一个情况,但实际上它们都表达了一种“请求”,这是它们的深层意思。

    例3 : a : how do you like my画nting?

    b : i don’ t have an eye for beauty , i’ m afraid .(何自然,1998)

    字面意义:

    a:你觉得我的画怎么样?

    b:我恐怕不懂得欣赏艺术。

    深层意义:

    a:请告诉我你喜欢我的画吗?

    b:我不喜欢。

    只有考虑深层意义,a和b才能相互理解,他们两人所说的话才能构成一段连贯的对话。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反语(irony )。在使用反语时,我们字面上说的和我们真正想说的恰恰相反:

    例4: what a good friend he is!

          =what a bad friend he is !(何兆熊,1998)

    再如,以疑问句形式出现的反洁句并非用于提出问题,它的真正功能却是强调地陈述事实:

    例5 : who down’ t know that the earth is round?

          =everyone knows that the earth is round.

    正因为说话者在说话时没有直接表达出他的真实意图,所以使得听者很难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在这种间接话语中,说话人除了表达句子本身的字面意思之外,还有另一种“深层意思”,这种“深层意思”比“字面意思”更重要,因为它是说话人说这句话的真实意图。

    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20世纪50至60年代,英国哲学家奥斯丁(j.l. austin)在他的一系列演讲与论文中,提出并逐步发展了他的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研究语言的社会运用,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由三个次行为构成:1、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o,2、言外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 , 3、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 )。在此基础上,美国哲学家塞尔(searle)修正和发展了该套理论,并形成了著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塞尔指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用意),或者说,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断出其间接的“言外之力”(何自然,1998)。塞尔(1975)说:“通过施行一个言外行为间接地施行了另一个言外行为。”因此,当一个人通过话语行为取得了话语本身之外的效果时,这是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取得的效果。例如,英语很少用命令句来提出要求,而是喜欢使用间接提出要求的句子:

    例6: can you close the door?

    这个句子的字面用意(literal force)是“询问”,但它们实际上并不是询问对方是否有能力做这件事。听话人必须通过“字面用意”(询问),推断出说话人要表达的间接用意……这就是“请求”。即:

    can you close the door?

    =i request that you close the door.

    间接言语行为可以分为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和非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例2中的句子属于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因为人们一听到这类句子,就可以按习惯推断出其间接的“言外之力”(用意)。非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却主要依靠说话人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何自然,1998)。如例3对话中b不愿直接对a的画表示不喜欢,而是转弯抹角地表示了他对a的画持否定态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b的话:

    i don’ t have an eye for beauty, i’ m afraid=i state that i don’ t have an eye for beauty

    =i tell you i don’ t like your painting.(何自然,1998)

    塞尔认为要成功地实施某一个言外行为共有四个必须满足的条件:基本条件(essential conditions),即说话人的言语目的;命题内容条件(propositional content conditions),即话语所指和预测,实际意图的表现方式;预备条件(preparatory conditions),即说话人的语词和世界状态的关系;真诚条件(sincerity conditions),即说话人的心理状态。对于不同的言外行为,这四个条件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三、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探讨了委婉的表达方式,在表示礼貌的基础上,说话人说话时尽量多的给别人一点方便,尽量让自己多吃一点亏,从而在交际中使双方感到受尊重,使交际活动偷快顺利地进行。这与以交际法为中心的口语教学的主旨是相一致的,由此也决定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口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会话是日常交际中运用得最普通的方式,而英语口语教学是以教授学生用英语进行会话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通过会话与别人交流思想和感情,进行各种活动的能力,因此,要达到此目的,除了要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形式之外,还必须让他们懂得其对应的意义和功能。例如,在塞尔提出的通过语言实施的言外行为中,有一类是表示“请求”,即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去做某事。在口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构成“请求”的言外行为必须满足的具体条件,即:基本条件—说话人设法使听话人去做某一动作;命题内容条件—说话人言及听话人将要做某一动作;预备条件—听话人有能力做某一动作;诚意条件—说话人想让听话人做某一动作。然后再考虑用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leech, 1983),即由于向听话人提出“请求”是一种使听话人利益受损的“威胁面子”行为( face threatening  acts,简称fta ) ( brawn and levison, 1978),因此说话人必须采取比较间接,也就是比较礼貌的语言形式向对方提出“请求”,这样可以给听话人留有拒绝的余地,而不会产生难堪的局面。在实际交际中,表示“请求”这一功能就可以有许多形式:

    例7 : a . could you…?

         b . i hope you won’ t mind but i would like to

         c . would you mind…?

         d. i would appreciate if you could…

等等,它们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各种场合,例如:

    1)提出忠告(advising)和建议(suggesting)

    例8: a. might it not be a good idea to talk to the teacher first?

        b . why don’t you go to your tutor for some help?

        c.have you ever tho,ight of telephoning your parents beforehand?

        d. don’ t you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to park the car near the shipping complex?

        e. if i might make a suggestion, you could go to the show some time later.

    2)发出邀请(inviting)

    例9: a. would you like to have lunch with me?

         b. i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dinner next sunday evening.

         c. i wonder whether you would~ to come on a picnick with us one day.

         d. could you come to a party at my place next sunday?

    此外,在引导学生懂得语言形式与功能意义想对应的同时,还要反过来引导学生懂得同一种结构还可以表示不同的功能。比如用疑间句可以表示:

    例10:a.请求—could you do me a favor?

         b.建议—why not try the smoked salmon?

         c.邀请—what about going to the movie tonight?

    实际上,在更多的情况下,以言行事交际行为是依赖言语交际的环境,即言者和听者之间因语境共知而产生的配合来实现的,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语言形式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因此,口语教学还必须超越单个言语行为,进行连续话语的教学,才能有效实现语言形式的交际价值,

例11:a: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to help you?

   

  b:  oh no,  we’re all right .  thank you very much.

  

   a: are you quite sure?

   

  b: well, this car refuses to go.

   

  a: shall i see if i can find out hhat the matter is?

   

  b :  oh ,we wouldn’t like to put you to any trouble .

  

   a: no trouble at all,

    以上对话中,b的话”weli, this car refuses to go .”是一个陈述句,但从上下文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作如下推断:

    this car refuses to go=this car is broken=i cannot use this car=i must get this car repaired=please help me repair.

    只有当a作出了这样的推断之后,才能说出下一句’’shall i see if i can find out what the matter is?"提供帮助的话,使交际顺利地进行下去。再如:

    例12:a: let’,go to the movies tonight.

         b: i have to study for the exam.

    在b的话语中,首先是拒绝a的建议,它是通过陈述我要复习考试这一事实这样一个言外行为来实现的。在这里,“拒绝”的意思不出自语句本义,而是由语境和交谈双方有关语言的外现象的知识而产生的:两个人都清楚,准备考试需要大量时间,不允许把时间花在娱乐上。依靠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以及听话人的推理能力,说话人向听话人传递了比话语的字面意义更多的信息(searle,1975)。如果不通过语境和上下文相关的话语进行推断,就很难真正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而顺利地进行交际,就不能实现交际法教学的真正目的。

    在口语教学中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与分析,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掌握使用正确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思想。

转弯抹角的意思范文第3篇

但是耶稣的道德优越性恰恰证实了我的观点。耶稣并不满足于从他儿时学习到的经文中形成他的伦理观。他明确地背离了这些经文,例如他淡化了对不过安息日的可怕警告。“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已经变成了一句普通的充满智慧的格言。他鼓励他的门徒抛弃家庭跟随他。“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美国喜剧演员朱莉娅・斯威尼在她的独角舞台剧《让上帝离开》中表达了她的困惑:不是才那么做吗?为了教诲你,让你抛弃你的家庭?

尽管耶稣的家庭价值不那么可靠,至少与《旧约》这个伦理灾区相比,他的伦理教义还是令人钦佩的。但是任何善良的人都不应该赞成《新约》中的其他一些教义。我特别要提到基督教的中心教义,也就是为“原罪”而“赎罪”。原罪本身直接来自于《旧约》中亚当和夏娃的神话。他们的罪――也就是食用了禁果树的果实――似乎轻到只要稍微训诫一下就可以了。但是禁果的象征性质(知道善与恶,实际上也就是知道他们赤身)便足以让他们从越轨偷食禁果变成所有的罪恶的父母。他们和他们所有的后代被永远逐出了伊甸园,被剥夺了长生不老的能力,而且被判一代一代忍受劳苦一分别是田地劳作之苦和分娩之苦。

此时,它变得如此恶意,和《旧约》的做法一样了。《新约》神学加入了一个新的不义,这是由一个新的施虐、受虐狂完成的,它的邪恶程度几乎赶上了《旧约》。但是在它之下的神学和惩罚理论甚至更糟糕。亚当和夏娃的罪被认为通过男性世系传递――按照奥古斯丁的说法,是通过传递的。即便在每个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判决他们继承了一位古老祖先的罪,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伦理哲学?神学家们本可以用他们的著作和布道赞美布满星星的天空,山脉和绿色的森林,或者海洋和拂晓的鸟鸣。但是他们把绝大多数注意力放在了“罪、罪、罪、罪、罪、罪、罪”上面。萨姆・哈里斯在他的《给一个基督教之国的信》一书别尖刻地指出:“你们主要关心的似乎是这个世界的造物主会对人们赤身的时候所做的一些事情感到生气。你们的这种假正经每天都促成了人类的悲剧过剩。”

现在,谈谈这个施虐、受虐狂。上帝自己化身成为一个男性,也就是耶稣,目的是为了让他被拷打和处决,从而赎清亚当的世袭之罪。自从保罗阐释了这一令人厌恶的教义,耶稣就被当做了我们所有罪行的救赎者而被膜拜。

另一方面,许多人,包括罗伯特在他那史诗般的小说《耶稣王》中都认为可怜的犹大・以色加略特遭到了不公正的历史待遇,因为他的“背叛”是一个宏伟计划的必要部分。有人声称一份手稿是曾经失传的《犹大福音》,最近它被翻译了出来,结果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关于它的发现情况还有争议,但是它似乎是在20世纪70年代或者60年代的某个时候在埃及发现的。它是一份写在62页纸莎草纸上的科普特语手稿,碳测年的结果表明它的年代在公元300年左右,但是它很可能源于一份更早期的希腊文手稿。无论作者是谁。这部福音书是从犹大・以色加略特的视角出发的,它认为犹大出卖耶稣仅仅是因为耶稣要求犹大扮演那个角色。这完全是计划的一部分一让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从而替人类赎罪。它似乎加重了犹大自此之后被诽谤的不快,这与那个教义一样令人厌恶。

转弯抹角的意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日语;暖昧;语言文化

现代日语反映了现代日本社会的结构和特征,并积淀了日本民族历尽沧桑、时代变迁和民族文化撞击的历史,从而形成了许多具有特性的语言文化,其中暖昧表达是在日本独特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形成的日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特点。

1.日语暖昧语言文化特征

日语语言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语言交际中的嗳昧表达。这既反映日本人的传统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也反映整个日本民族文化特的个性特征。

日本人的传统生活态度及行为方式在多数情况下是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不希望自身的利益受到影响。人们少言寡语,不善健谈,许多场合尽量少讲,即使讲,内容也大都暖昧、含蓄,很少直截了当,主要靠双方已有的交际背景和经验来感知和把握对方讲话的真正含义,语言交际过程强调“以心传心”和“弦外之音”。在句末表达上也尽量少地使用过于明确和强硬的表达方式,而大多以暖昧、委婉、圆滑的形式出现。

日本的传统文化是“体察”文化,是尽量减少语言交流的文化,是根据对方心理来研究自己行为标准的文化。即使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如何能够从对方的想法出发委婉地说服对方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方式。日本人十分注重尊重对方,对对方的请求或要求等不轻易拒绝。因此,在日语中一般避免使用过于直率、过于肯定的讲话方式。

2.日语暖昧性的表现形式

所谓暖昧性是指在语言上表现为委婉性表达,即在语言的交流中,为了保持彼此的和谐关系,有意避开直截了当的说法,而用温和、婉转、间接、含蓄等方法,向听话者表达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2.1句末的模糊表现成分

日本口语中要少用判断句,多采用推测句来体现说话人的意见和观点,避免使用过于明确和强调的语言表达,往往在句末加上“でしょう、と思います”等委婉、模糊的形式来表达说话人已有相当把握的意见和观点。比如说在日本问路,当你问:“へ行きたいのですが 、まっすぐ行けばよろしいでしょうか?”我想到…去,一直走可以吗?),便可得到下面的回答:“はい、よろしいでしょう(可以吧)そうでしょう (我想可以的)”。本来是肯定的意思,但是说得并不肯定,以至使人感到回答这也没有把握,于是心里也忐忑不安起来。

2.2善用否定表示肯定

日本人在讲话委婉这样一种语言心理的驱使下,还习惯在句末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比如“他四点以后回来”说成? 彼は四“にならなければりません ”,当然也可以说成“ 彼は四以降にります”,虽然两种形式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但是日本人更喜欢用否定的形式。再比如日本人问对方是否愿意与自己一起去看电影时,往往说“一に映画をにいきませんか而不直接说;一に映画をみにいきますか ”,请别人搬一下什么东西时常说“をんでくださいませんか”,问别人能否再等一下时说“もう少し待っていただきませんか”,而不直接说“もうすこしまっていただきますか”,这样,拐一点弯,用带否定要素的语言形式发问,比直接发问更加婉转些,从而达到原本要肯定的目的,又使得对方乐于接受。

2.3以迂回的方式来表达拒绝

日本人如果遇到要拒绝的事情时,往往使用迂回、绕弯子的方式来表示拒绝,让对方听到自己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一个学习日语的外国留学生星期天早晨给日本老师打电话,说想去宿舍见他,问方不方便,日本老师回答さあ、ちょっと。外国留学生以为日本老师现在有点小事,便说それなら夜はいかがでしょうか ? (那么晚上可以吗?)。显然外国留学生没有理解“さあ、ちょっと”是一种拒绝的表达方式。

2.4省略

省略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的现象,一般来讲,讲话中往往省略大家共知的那一部分,以求简明扼要。日语中的省略尤为突出,我们最熟悉的一个词“どうも”就是日语中省略的典范。“ どうも”所表达的含义,可以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非常感谢)”,也可以是“どうもすみません(实在对不起”),也有可能是“どうもご苦でした (真是辛苦了)”。所以才有句话说“只要学会どうも走遍日本都不怕”。在实际的谈话过程中,“どうも”究竟表达的是何种意思,就要根据语境及谈话双方所处的关系来判断实际意思了。

3.暖昧语言表达的文化背景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日语中的暖昧语言是在日本的特殊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的,这些特殊的文化背景与日本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暖昧语言文化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岛国语言”的特性

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特殊的岛国文化,岛国文化又深深影响着语言。日语为“岛国语言”,具有“豆腐性的结构”,不像“砖结构”的西方语言那样具有完整的形状和硬度。其特征是,传达接受信息的人全是“通人”,是熟人间的交流,就像家庭内部的会话一样,省略多余的话,紧抓住要点,就可以相互理解。这种家庭内部所进行的言语方式已超越亲密集团的范围,广为世人采用。

3.2民族单一性

在日本这块国土上,居住着同一个民族(北海道地区居住着极少数的阿依努族)、操同一种语言,形成了特有的环境。这种特有的环境,使日本人在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方面非常方便,相互之间讲话不用之说,仅采用委婉暖昧的言辞,就能心领神会,这是在外国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3.3社会的集团性

日本民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保持各个集团和整个社会结构的内部秩序,抑制自我主张,减少内耗,加强连带意识,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性。人们喜欢通过一种微妙的、直觉的相互理解的过程来取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善于在公开的场合下发表个人见解。即使在发表个人看法时,为了不伤害对方的感情,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日本人会尽量用和谐客气的语言表达,不喜欢讲个人的意志强加于

人,用暖昧模糊的语言营造一种和睦的人际关系。

3.4日本人含蓄不外漏的心理特性

含蓄性是暖昧语言的最大特点。日本人之所以喜欢转弯抹角,是因为有时直接、率直的表达会给对方造成伤害或降低自己的形象,从语言的特点来看,日语是一种情意性很浓,感彩很强的语言。日本人喜欢用含蓄、间接的口吻把话说得委婉动听,他们用推量体使语

转弯抹角的意思范文第5篇

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的交往中产生的。交往伊始,谁不想给对方留下一份美好的印象呢?同样,谁不想与留下好印象的人继续往来,以此作为深入交往的基础?我们在与别人发生最初交往时,应该怎样表现才能使自己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要注意仪表美。人的仪表,包括相貌、穿着、仪态、风度等,都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人们总是倾向于觉得仪表有魅力的人更活泼愉快,更友善合群。衣着整洁、大方,仪表举止自然会给人一种亲近感,反之,过分修饰,油头粉面,浓装艳抹,则会给人一种不合宜的印象。

要注意交往中的"SOLER"技术。在这里,S(SIT)代表"坐要面对别人";O(OPEN)表示"姿势要自然开放";L(LEAN)的意思为"身体微微前倾";E(EYES)代表"目光接触";R(RELXX)表示"放松"。心理学家发现,在社交场合,有意识地运用SOLER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给别人的好感,让别人更好的接纳,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待人要真诚热情。一般情况下,交往双方总是先接受说话的人,然后才会接受对方陈述的内容。因此,对人讲话时,态度应该诚恳,要避免油腔滑调,高谈阔论,哗众取宠,垄断话题,否则会使人感到不愉快。实事求是,态度热情,往往给人一种信赖感,亲近感,这有利于交往的继续深入;反之,如果言不由衷转弯抹角,态度冷谈,则给人一种虚假、冷淡的感觉,交往很难再深入下去。

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每个人都需要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在初次交往中,有效地表现自己固然重要,但做一个耐心的听众,鼓励别人多谈他们自己,同样是不可少的。

当然,要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还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讲信用,守时间,文明礼貌,等等。

转弯抹角的意思范文第6篇

一、更新理念,促进共同发展的生成。

《学记》中提出的“教学相长”是老师们再熟悉不过的教学理念了,但如何在教学整个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困惑,让老师真正从学生的学习情况中看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又成了不少教师的棘手之事。可见,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舞好考试与评价这根挑战无极限、快乐无极限的“棒子”,更好地服务教学,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即:善于运用考试与评价,考察学生学习状况、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和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的同时,也检验教师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及时查漏补缺,也促使教师对教育教学方法的反思、改进和完善。

如测题:课文再现,回答问题。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说说上面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这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为人民服务》课后的一道原原本本的练习,这样的测题对我们的阅读教学起了很大的引领作用。小语教材的课后练习,大致可以分为积累性、理解性、拓展性和实践性练习,每一道都体现了《课标》的理念,意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学会发现、积累语言,探讨合作,实践创造,陶冶情操。因此教师不能机械地为了解决课后练习而设计教学,一定要吃透编者意图,恰当结合,用好这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架设桥梁,使语文课堂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形神兼备,使学生在学国文字的同时,掌握足够的技能技巧,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充实内容,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

《课标》中强调:“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应注重测试内容的充实与多元,既要依据课程目标,紧扣教材内容,兼顾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还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相互渗透。

1.着眼于知识与能力培养的融合。

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形成语文能力。因此命题时要避开知识点的细碎化、机械化,尽量使内容与能力测验相融合,摆脱“做死题、死做题”的窘状。比如,检测学生对常用的比喻句式和拟人句式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选取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让学生填空、仿写等,检验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认知事物的能力,检验学生能否比较恰当地对事物进行具体、生动的表达,从而提高学生品词析句和表述的能力。

如题目:

①顿时,石头 ,带着五位壮士的,带着中国人民的,向敌人头上。

这是一个比喻句,我也能写:。

②一阵风吹来,一池的荷花。蜻蜓飞过来,,小鱼在脚下游过,。

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太阳从山头升起来了,。

2. 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现。

考试与评价不能局限于检测学生记住多少知识,还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生成与运用情况,为学生创设展示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这一认知过程的机会,力求将考试与学习同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如题目:你会学习吗?

李明在阅读课外书时,看到一幅漫画(右图),觉得很有趣,对标题“藏头露尾”的意思却有些不解,于是他就去请教“成语字典”老师,结果发现:藏头露尾cáng tóu lù wěi 意思是: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出自:元•张可久《点绛唇•翻归去来辞》套曲:“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省藏头露尾。”近义词是转弯抹角;反义词是开门见山。仔细读了几遍后,李明终于明白了:

①“藏头露尾”的“露”意思是,应读作。

②“藏头露尾”这个成语出自。原意是,比喻。画中的人物“耐不住寂寞,藏头露尾”用的是它的①原意②比喻意(给正确的选项“√”)。

③我也能用“藏头露尾”说一句话:

3.关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

《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隐性目标是否达成,应渗透于考查之中。如:设置卷面加分,在学生完成试卷的的同时渗透考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再如:设置关于人物高尚品行的填空题或选择题,让学生领略人文情怀,达到培养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的。

三、联系生活,促进学习潜能的养成。

语文源于生活,又广泛运用于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因此考试评价中注意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生活互相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其内容要尽量突出真实性和情境性,努力实现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经验和成长需求的联系,诱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留心观察生活,关注生活,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对祖国语言的积累和领悟,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走向生活。

例如:

① “国庆节”里你最想送给亲爱的祖国什么样的祝福语呢?

②你想用什么样的语言要评价身边最敬佩的人?最好能用上四个字的词语。

③仿造例句,巧用成语。

例:箭牌口香糖的广告语把成语改了一个字:一见(箭)如故 一见(箭)钟情。

你想在学校和公园的花坛边设计: 劝告大家爱护花草。

转弯抹角的意思范文第7篇

为自己活着,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达方式。

曾经因为功课一团糟而被全家认定为问题少年,却读了本科读硕士、读博士,学了美术又学电影,最主要的,她是朋友圈里公认的会生活的人

认识朱晓艺,是朋友说要介绍我认识一个很会生活、比较生动、很有意思的女人。见面后,我问晓艺:你为什么会让很多朋友感到有意思?

她笑:可能我这个人自我感觉比较好吧。在别人眼里我比较自由,对任何事情都不怎么执著,喜欢随性而为。

晓艺说自己喜欢玩,曾经在周末为和朋友去蹦迪坐一夜火车到上海,发现迪厅改成会员制而未能蹦成,又回了杭州。在杭州蹦得不尽兴,干脆去了深圳,比工作还卖力呢!有一次在香港,要回大陆的时候,晓艺突然说要去办件事,结果带着同事转弯抹角地钻胡同,最后才知道是为了取她在网上订购的一件潜水衣。她眼下正在改博士论文,但每天游泳、打网球,在潜水俱乐部玩潜水,快活得不亦乐乎。

我疑惑:你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博士,总是下了功夫考上的吧?难道学问对你来说也不是事儿?她说:你不知道,我小时候学习成绩非常差,我姐姐则是绝对的全校第一,比第二名都要好很多的那种孩子。校长、教务主任都很喜欢她,我本来只是一般,可跟她一比越发显得很差。记得姐姐高考考了全省第3名,还哭了。我高中没能考上重点,姐姐竟然觉得丢人,也哭了一鼻子,可我自己一点儿也没觉得丢人。

我父母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的,我高考落榜时,他们就觉得这个孩子完蛋啦。我认为这对我不公平,凭什么他们好我就必须好?我提出要学画画,美院的文化课要求低,考上了中央美院。20岁不到就接触美术史中的版本学、考古学啊什么的,我觉得很枯燥,没有什么兴趣。当时很喜欢看电影,就又考了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本来学美术在父母眼里就是很不务正业的选择了,电影学院就更不是什么正经事了。在父母和姐姐的眼里我一直是个问题少年,直到我去大学教书,他们才觉得体面。后来我考博士考的是北师大,他们觉得这回总算上了个正经学校。哈哈。

晓艺说: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我一直在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读研究生期间,在几个法国人家里帮她们带3个月到3岁的孩子。她说,起初只是觉得带孩子这活儿比较新鲜,后来有了很多收获

问起她怎么会想到去做保姆,晓艺说,开始时因为同学们在读书期间经常在外面打工,比如写剧本、在剧组帮忙什么的,可带孩子当时觉得是个新鲜事儿,一开始也是为了挣钱去的,可后来我觉得孩子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能帮助我成长,我甚至不觉得自己比一个孩子聪明。比如,最强烈的感受是孩子可以无条件地信赖你、依恋你,这让我很感动。孩子的妈妈第一次把3个月的孩子递到我手上的时候,他就很放松地趴在我的肩膀上,这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你想啊,在成人世界里,你要费多大的劲才能让人信任你?

他对你的一切变化都那么敏感。我每次到他家的时候都拿一个蓝色的书包,有一天换了一个绿色的,他急匆匆地爬过来盯着看了好一阵子。后来,我给学生讲摄影课就常用这个例子,孩子的好奇心会给你很多启发……

尽可能在孩子玩得很好、对你没有要求的时候多陪他,他一闹,你就马上离开,这样容易给孩子传递良性信息。我们父母通常的情况是孩子玩得好的时候赶紧做自己的事儿,孩子一闹才跑去陪他,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习惯用尖叫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因为孩子并不知道是尖叫好还是沉默好……

在一起时间长了,他们都很依恋我。有一家直到搬到上海,周日的时候,孩子还常问起:妈妈,都快10点了,晓艺怎么还不来?因为在北京的时候,我每周日10点会带他到游乐场玩。他的妈妈有时会跟我开玩笑:我真怕他会爱上你!孩子的妈妈对我很信任,后来发展到两家在周末都有活动时,就争着要我去帮她们带孩子。

喜欢旅游。旅游的真正意义是:在和人的交流中打开自己,体味爱和真诚,随时随地感动

记得第一次旅游是22岁,独自去四川,坐火车的时候看到几个模样比较凶的男人就紧张了一路。那个时候自己很谨慎,看到一个人首先想到的是:他是不是坏人?会不会骗我的钱?可就在长期的行走中,她逐渐敞开了自己,觉得自己可以控制局面,变得从容了。再见到一个人,她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人是什么背景?他的理想是什么?

转弯抹角的意思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宠儿》 语言 喻指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罗杰・D・亚伯拉罕认为,“喻指的使用者在谈及某一事物之时转弯抹角,决不正面触及问题所在。”盖茨则认为喻指是在索绪尔的意指理论上添加了非裔美国人都能理解的转义,即通过非裔文化中约定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符号进行交流的方式。《宠儿》是一本有关奴隶制的小说,在语言上借助非裔美国文化喻指手段则是莫里森小说在语篇上的主要特点之一。本文将以喻指理论为指导,从口语化的表述和对《圣经》原文的喻指两个方面着手,对莫里森的小说《宠儿》进行分析,以探讨喻指的语言形式对非裔美国人的特殊意义。

1口语化的表述

非裔美国人在漫长的奴隶制生涯中,是几乎没有运用书面语进行自我表达的机会的。所以,口语化的表述则在其维持种族身份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而莫里森的小说《宠儿》,正如其他非裔美国作家的作品一样,也试图将非裔美国人的经验由记忆和口头转化为书面形式,这些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丰富的喻指修辞方式和生动的口语性特点。

《宠儿》在开篇就将小说至于传说的氛围之中,黑人神话正是喻指民间口头文学形式的一个最好的范例:

镜子一照就碎;蛋糕里出现了两个小手印。两个男孩谁也没等着往下看:又有一锅鹰嘴豆堆在地板上冒烟儿;苏打饼干被碾成粉末儿,沿门槛撒成一条线。

主人公赛丝所居住的124号房子就像被诅咒了一样,鬼混飘荡,接连不断地发生怪事,周围的人不来拜访,从门前走过都要加快速度,连自己的孩子都因为无法忍受而离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18年前赛丝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宠儿。18年后,宠儿以人形现身回到赛丝身边,她作为鬼混与人间阴阳相隔而又具有神秘的性质和超能力,给活着的人精神上的折磨和惩罚。这是莫里森精心编造的离奇的超现实情节,而这样一个情节正是借用了非洲的传说,鬼神与人类是在不同时空中生活着,但是能够相处。死去的婴儿再次归来,已不是人间脆弱的婴孩,相反,具有很强大的邪恶力量。它使人不能认识自己,因为“镜子一照就碎”,而且让活着的人身心都被封闭,粉末状的苏打饼沿着门槛铺成的一条线就是一道防线,心灵永远地停留在了这个。这种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情节事实上从侧面指涉了历史中那段黑人不愿意回首的奴隶制岁月,不敢正视,却又无法逃避。

2对《圣经》原文的喻指

非裔美国人原本的种族文化对莫里森的小说写作提供了灵感和来源,事实上,非裔美国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喻指都是出自《圣经》,跟黑人对英语的学习也有很大关系,他们最早接触英语文字的时候,使用的课本就是《圣经》。在圣经的洗礼和教化下,他们发展了属于自己独特的非裔美国人基督教文化。

《宠儿》这部小说的名字是以塞丝杀死的婴儿的名字命名的,意思为最爱的人,这个名字既然是塞丝起的,那就说明宠儿是她最爱的人。宠儿这个称呼实际上是出自圣经《新约・罗马书》,小说扉页的引文“那本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称之为我的子民;那本不是我的宠儿,我要称之为我的宠儿”就暗示了一定的喻指关系。这段文字的本来的意思是那些不曾受到命运眷顾的人们将受到神的怜悯,而《宠儿》中,“六千万甚至更多”的黑人奴隶是受上帝眷顾的“宠儿”吗?莫里森将牺牲个人利益的死亡奴隶的人数放在小说的扉页,借用宗教感召的庄严肃穆,与圣经原文引用的上帝的神旨进行对比,使小说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承载感。而《宠儿》中的塞丝、萨格斯、保罗・D等,这些走过奴隶制岁月的黑人奴隶们因为残酷的奴隶制将痛苦的回忆埋在心底,不敢触摸,他们是上帝的宠儿吗?这样,不管是小说的名字,还是扉页的引文,都成了小说的重要线索。

莫里森在引用《新约・罗马书》的时候,将过去与现在的关系以借用圣经引文的喻指方式展现了出来。在《旧约》中不能算作上帝子民的人,在《新约》中得到了承认。《旧约》和《新约》的这种对立实际上喻指了现实中黑人奴隶的生存状况,小说中的人物不再被束缚于旧约法则,而是由压抑到乐观面对,最终得到心灵的释然。

3结语

黑人奴隶们丧失了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其种族文化也不具有合法和正式的传播途径,所以黑人奴隶只能运用喻指的方式进行沟通。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的语言保留了非裔美国人特有的种族文化,以口语化的表达以及对《圣经》原文的喻指等喻指性的语言表明非裔美国人的智慧,并反映了一个种族在身不由己的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为了争夺自己的话语权和建立自身文化身份的信心和顽强向上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程锡麟.当代美国小说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 勒・克莱尔.“语言不能流汗”――托尼・莫里森访谈录[J].少况译.外国文学,1994(1):25-26.

[3] 托尼・莫里森著.宠儿[M].潘岳,雷格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