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夸家乡的日记

夸家乡的日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夸家乡的日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夸家乡的日记范文第1篇

刘国正说:“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语文”,意思是要给学生提供课堂以外的“语文生活”,不光只是纯自然的社会生活。学生有了生活,有了积累,就不会缺乏做炊的米。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社生活百态,教师要创造条件积极让学生走进生活,拥抱生活。学生热爱生活了,自然就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就会引发写作的热情。把作文教学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拓宽学生写作的视野。1.倡导“活动式”作文,结合写作训练计划,安排开展一些学生既喜欢又包含作文规律的主题性写作活动。语文教师要在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坚持开展丰富的语文综合性活动,为学生写作提供情境,提供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身边的人、事,眼睛向下看,发现生活的美。诸如:学校活动有戏剧表演、演讲会、体育运动会、灾区募捐现场会、辩论会、读书报告会以及广播稿写作、口头作文、校报设计等;家庭活动有召开家庭会议、有做家务、家人旅游、搜集家中变化的故事、为父母洗脚、与父母唠叨等;社会活动有带领小记者团走向社会、深入社区、农村搞采访写作或春节走访农民工,或寻访历史文物遗迹、拜谒卧龙岗、踏访徐庶荐贤处、名人采风、民间故事搜集、举办春游等。2.创设素材情境,引发产生写作兴趣。创设素材情境,不一定把学生带到野外,不一定身临其境,但却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语文教师自己要辛劳一下,利用摄相机,亲自深入能给学生带来写作材料的地方,亲自拍摄下精彩生动的画面,录下感人的话语,制作成有声音、有画面的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谈感受、体会情境带给他们的喜怒哀乐,并引导学生进行自命题写作。例如:为了让学生具体感受了解近年来家乡古城新野的变化,指导学生完成“家乡在我心中最美”的作文题目写作,笔者利用周末带上摄相机徒步新野改革发展变化大的“窗口”地方,对“三里河景观带”、“滨河公园”、“县文化广场”等城市“名片”进行拍摄,并采访询问游玩的人们,让他们谈感悟说变化,及时进行录音录像。随后笔者把制作成功的课件在作文课堂上播放,学生们观看后眼界大开,纷纷为家乡变化点赞。“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学生人人思维活跃,很快入题,快速成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接触生活,多渠道,多方位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学生作文积累丰富鲜活的素材。

二、炼就观察的“慧眼”,坚持不懈写观察文章

眼下一些学生缺少观察能力,缺乏热爱生活的激情,加之家长学校引导、培养不够,因此一些学生缺乏发现生活之美的激情,缺少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不爱细心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不爱洞察生活,发现不了生活中的闪光点,采撷不到时代的浪花,作文往往空洞无物,内容空泛,爱瞎编乱造,缺少生动细节的描绘,缺少流畅的具体叙述。为此,语文教师要调动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有这样的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处处留心皆文章”,艺术来源于生活,写作同样源于生活。观察是说话、写作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只有具体细致的观察,学生才把话说清楚,才能把文章写具体。细致观察,捕捉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的独特之处,从而细致地描写。把人和物写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成什么文字。”勤于观察生活,勤于积累生活,厚积方能薄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用心去感知生活,调动感官去对各种生物、植物直接认识。让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与外物接触,细致地写出带有主观情感的各种感觉,利用“感官作文法”,运用感官的感触生发,去描绘景物,从而突出景物的特点。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开始,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个感官去接触……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眼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如唐朝骆宾王七岁时曾写过一首《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短短几句诗,抓住了“鹅”的形——“曲项”,色——“白毛”、“红掌”,声——“歌”,把一个浮水的鹅儿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了,这些都是细致观察所得。譬如:作文《美的风景——家乡的雾》,写视觉之感的句子:“家乡的雾没有峨眉山的雾那样厚、那样秀,也没有黄山的雾那般奇丽渺远、变幻莫测……”然而“它白得美,白得朴素……白中略灰,白里泛青,比白雪美多了”。写嗅觉之感的句子:“它浓得深,浓得纯,丝毫没有城市中的雾那般含有油烟味”。写听觉之感的句子:“它很可爱,尽管行人相隔几步,却只能闻声,尽管看不见车辆,但听到‘嘀嘀’的鸣叫”,写触觉之感的句子:“浓雾飘上了我的前额,和我亲吻,我没法回避……。”写想象小草味觉之感的句子:“它轻轻敷在小草上,草也真爱雾姐姐,尽情地吮吸着甘汁”。这样调动各种感,就把家乡的雾写得绘声绘色,富于灵性。引导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或周记,持之以恒地捕捉生活的点点滴滴,记下熟视无睹的东西,记下周围鲜活人物的外貌、言行,记下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个想法,记下看到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时时与自然对话,与心灵对话,写下感悟,日积月累,学生作文才能情动辞发。每周将学生的观察日记检查批改后,进行交流,对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日记在班里朗读发表,刊登于校报,优秀的予以激励表彰,从而调动学生写观察日记或周记的积极性。

三、开发阅读资源,奠定扎实作文功底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叶圣陶说阅读和写作就是吸收和倾吐的关系,要吸收丰富的养料才能写出好文章。阅读能获得写作的间接经验,在大脑中储存积累思想、素材、语言感受,需要的时候就会文思泉涌。“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多读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捷径。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图书馆、阅览室、报刊、网络等场所和传播媒体,指导鼓励学生有目的的多阅读,教师要有选择地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帮学生选取好的作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阅读,每周开辟两节阅读课,同时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让学生建立“三个本子”一个摘抄本、一个语言火花本、一个创作本。引导学生经常在阅读中学会与文体对话,学会与编者对话,学会生与生之间对话,提倡个性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每读一遍解决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做阅读笔记,对阅读过的文章进行圈点批注,写出眉批、旁批,写出总评、感语。明白不同文体阅读的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摘录经典文句,从而潜移默化“为我所用”,从而提高阅读的评价和分析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多阅读富于时代感的作品。一是引导学生喜爱一本杂志。可向学生推荐一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文性强、知名度高的刊物为日常读物。如《读者》、《意林》、《中学生阅读》、《做人与处世》、《散文选刊》等。同时开展“读刊评刊”演讲活动,针对其中某些篇目就立意、选材、语言等发表见解,指出优点与不足。二是开展“诵读经典滋养心灵”活动,编撰校本语文课外读物,利用每天午饭后,组织学生阅读《四书》、阅读古诗词,让学生做摘抄,写读书心得,举行读书报告会,人人登台畅谈读书体会。每学年推荐5本经典名著,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自主阅读,并填写“周末阅读反馈卡”,“反馈卡”有这样几个栏目:阅读书目、阅读页码起讫、内容简介、阅读感想、家长签字、教师评价。周五放学时把卡发给学生,周一上交。一学期统计、评比,评出“阅读之星”。三是引导学生喜爱一个作家。比如莫言、贾平凹、路遥、周国平、余秋雨、梁晓声、迟子建、毕淑敏、丁立梅、乔叶等,关注这些作家的作品、创作、有益的故事等,研讨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从中汲取营养,自我激励写作热情。让学生读作家的传记,了解作家的人格魅力,读作家的作品,“入乎其中”进入文本,理解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思想;“出乎其外”跳出文本,站在一个高度,发现相关却相异的其他新理解或新事物。

四、创新作文教学模式,做到训练扎实高效

夸家乡的日记范文第2篇

1、福鸡翘首盼,先来送祝福。迈迈鸡蹄,前途无量;点点鸡头,福寿无边;耸耸鸡角,鸿运当头;甩甩鸡尾,快乐永远;张张鸡嘴,福寿安康。祝鸡年如意事事顺心!

2、朋友,当你忆起我的时候,也正是我想念你最深的时刻,在这想念的日子里,我想问候你近来好吗?快乐吗?祝你鸡年快乐!

3、鸡年到,喜事到,大喜,小喜都是喜,鸡年到,快乐到,左乐。右乐真是乐。鸡年到,锣鼓敲,鞭炮响。鸡子鸡女一起来报道!

4、鸡年就要到,新春祝福提前到。祝你有人缘,事业顺利不心烦;祝你有情缘,爱情甜蜜心也甜;祝你有财源,腰包鼓鼓金钱花不完。最后祝你鸡年大吉!

5、鞭炮响,鸡年到,春晚送祝福,节目个个好,群众齐欢呼,新年新气象,祝福财气望,祝君事业有成,合家欢乐,步步高升。

6、鸡年的歌声飘荡着团圆的喜气,鸡年的烛光摇曳着快乐的福气,鸡年的道路绵延着不竭的财气,鸡年的灯笼照耀着万千的瑞气。鸡年到了,愿你一年到头都有好运气!

7、为梦想加油,让鸡年激情四射;为快乐加油,让鸡年写满欢畅;为幸福守候,让鸡年温馨不断;为朋友祝福,让鸡年红红火火。鸡年到了,愿你的生活灿烂美好。

8、告别旧年,走向新岁,动情地对你说一声:鸡年如意!

9、把爱的信笺,折成一只小船,与你一起泛舟爱海。把爱的日记,缀上音符,为你奏响爱的乐章。鸡年第一天,爱你的心已出发,你永远是我的小鸡女!

10、瑞雪红梅春意闹,祝福先祝鸡年好。踏遍青山人未老,万水千山家乡好。红翎雄鸡知报晓,祈福龙鲤吹泡泡。虬枝盘结放鞭炮,地锅木炭煮水饺。大红灯笼高高照,童齿鹤颜哈哈笑。枝上雪花吹又少,开心娱乐需趁早。其乐融融开怀笑,万事如意新年好。祝您身体健康,鸡年吉祥!

11、作别鸡年的好运,迎来鸡年的吉祥,舞出幸福的旋律,谱写快乐的篇章,送上真诚的祝福,鸡年到,朋友愿你日子甜蜜依旧,好运总伴左右,如意围在身边,鸡年快乐!

12、春节鸡上到,对联贴门照;烟花绽夜空,欢声显热闹;电话短信来问好,合家欢聚笑一笑;健康围绕财运招,幸福生活常拥抱。新春快乐!

13、给你一碗蜜,里面加点糖,最后加入盐,分开是咸的,见面是甜的,最后才知一切是幸福的!

14、虽然你我不能相聚,但我的思念和祝福伴随你走每一段路。亲爱的,新的一年一定保重,来年我一定多陪你。爱你的!

15、一条美丽的短信,一句真诚的祝福,扣开我们心灵曾经拥有的记忆;一声关切的问候,一段温馨的真情,点化彼此久久不曾忘怀的牵挂。春节即至,新春快乐!

16、我悄悄地走近你,生怕扰乱你的安宁,远方传来新年的钟声,你听到了吗?那就是我对你的祝福。

17、敲锣打鼓新年到,快乐雪花满天飞,福星照耀祝福来,真诚问候对你笑,愿你事业红火钞票多,一路唱响健康歌,好运旺旺幸福至,快乐吉祥又安康!鸡年万事顺意,平安幸福!

18、每年的这个时候,祝福就像海洋一样涌向你,希望我的祝福像一叶扁舟,载你乘风破浪,到达成功的彼岸。鸡年快乐!

19、忧伤杳然去,快乐踏雪来。吉祥伴梅开,无奈随风散。新春已驾到,祝福不能少。今朝合家欢,幸福永绵绵。恭祝您春节快乐!

20、喜气洋洋把家还,老婆孩子坐炕头。热热闹闹看晚会,烦恼忧愁全没了。家家有本难念经,整日忧愁何时了。人活一世该想开,日日烦恼白发生。鞭炮声声辞旧岁,红火日子在今年。祝愿春节吉祥颂!

21、鸡年的鞭炮声送走了骏鸡的奔腾,欢声雀跃。未鸡的送福带来了吉祥如意喜庆,莺歌燕舞。群鸡的齐头并进好运连年体康身健,逍遥自在。愿你鸡年喜洋洋,享受清福乐洋洋!

22、叩响了吉鸡的大门,唱响了新年的真情。跳起了时代的舞蹈,舞出了未鸡的美景。愿你鸡年吉祥发财,工作顺心薪水高涨。加官晋级奖金全拿。生活过得比密还甜。

23、新春送喜,愿你快乐常相伴,平安想相守,幸福常如愿,财运在身边,日子更幸福,快乐更美满,和谐在龙年,万事添欢颜,愿你新春快乐,幸福无限。

24、除夕的一顿大餐碰杯换盏不知不觉到了鸡年的晨晓,连年有余。三十晚上的祝福短信一直传到鸡年的大门开启,祝福连连。继往开来的吉鸡蜂拥而至,财源滚滚。鸡年到了,愿你开门大吉,迎鸡纳财!

25、你是玫瑰你是花,娇艳美丽人皆夸。抚媚漂亮回首羡,楚楚动人亭玉雅。世间无敌你最靓,欲说先笑喜媚颜。春节到来花枝绽,上街走亲春满颜。鸡年快乐!

26、用一对明亮的眼发现鸡年的美好,用一双勤劳的手创造鸡年的财富,用一颗宽容的心迎接鸡年的快乐,用一个灿烂的梦温暖鸡年的风景。鸡年快乐!

27、鸡年到来好吉祥,生活多姿笑开颜。加丁添口喜事多,牛鸡成群鸡儿壮。愿你健康寿绿长,子孙满堂家业旺。如同住在黄金屋,一生辉煌洋财赚。

28、虽只是几句短短的问候:祝春节快乐!却是我最真挚的祝福!鸡年,希望你会更加努力与进步!

夸家乡的日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写话训练 四个方面

写话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就应从低年级开始,有目的、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为以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如何进行写话训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入手。

一、鼓励学生动笔,降低写话难度,培养学生写作自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低年段写话教学的目标:“低年级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不难看出,低年级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识字,词汇量又极少,口头表达还不够完整。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他们提笔写出一段完整通顺的话,难度相当大。如果对写话要求太高,会增加他们的畏难情绪,扼杀他们的写话兴趣,不利于写作教学。那低年级的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呢?

其实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学生放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儿一样,首先是让他们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要人扶的勇气,这时候任何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们来说毫无用处。因此在低年级不必过分强调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内容,使用学过的词进行一日一句的写话训练。刚开始起步阶段要求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只要能动笔写即可,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重表扬,不批评。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过多要求写话的数量,只要能写一句完整的话。(2)不过多要求写话的质量,只要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3)不限制写话的内容及形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在写话时,不必过多限制写话的内容,写任何内容都行,这样一来,学生可写的内容就很多,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写话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有的学生写自己高兴的事,有的写和父母外出游玩,有的写帮助父母做家务……学生尽管知识水平、能力、经验不同,尽管写出来的长短多少不同,但都乐意去写,都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而这些充满童真、稚气的话都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展现。

二、注重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培养写话能力。

作文教学有三个重要方面:“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其中“有东西可写”与“有写作动机”有密切联系。没有写作动机,不想写就不会积极搜集材料,就不会“有东西可写”。那第三个方面“能够写出来”就无从谈起。可见写作动机是关键。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有表现自己的欲望。美国教育学家唐纳・格雷夫提出:“随处乱涂乱画,是儿童使用符号能力的表现。”前苏联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少年期是言语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应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动机和兴趣,发展他们的语言功能。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只有产生了写作兴趣,才会有写作动机,才能够完成写作活动。因此应该以多种方式激发孩子的写话兴趣,培养写话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激发孩子写话兴趣的方法很多,现列举以下几种。

(一)先画再写。

学生学语文,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会表达,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一年级学生想倾诉的东西太多了,却受条件限制缺乏表达的机会。何不创设一个机会让他们表达呢?由于孩子们最喜欢的表达方式是画画,我就推出了“绘画日记”,专门设计了“绘画日记本”:上面是“?摇 ?摇月?摇 ?摇日星期?摇 ?摇天气?摇 ?摇”,中间空出画画用;下面是“我想说的话”,边角配有儿童喜欢的卡通图,学生一人一本,爱不释手。在学过《人有两个宝》这一课后,我让学生先画画自己的小手,再配上一句话,写写自己的小手都做过什么。

(二)先观察再写。

形象直观的事物最容易使儿童接受。因此,在作文起步教学中,教师应先选择学生熟悉的、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来写。如在“夸夸我的文具盒”活动中,我着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观察静物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让每一位学生把自己心爱的文具盒摆在面前,然后提示他们从形状、颜色、图案、构造、作用等方面观察。先自己说,再分组交流,最后一步一步地写出来。

(三)先活动再写。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教师应有计划地在班上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如剪纸、贴画、讲故事、唱歌、演课本剧等。活动中要求学生做评委,评出优胜同学,最后要求学生把这次活动写出来。这样让学生亲自实践,必定有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有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教学一年级时,在班内组织的一次庆“元旦”活动中,我特意安排了踩气球比赛,学生兴致很高,玩得十分尽兴。学生谈了自己的感想后,我把二年级一位同学的作文《踩气球》读给他们听,他们听得很专心。下课后,很多同学说:“老师,要是我会写就好了。”看来,学生已有写话的动机了。

(四)先阅读再写。

组织学生欣赏别人的日记,培养写的兴趣。课外阅读时,我鼓励学生读报刊上发表的小学生日记,同时有意识地将一二年级小朋友的日记读给他们听,让他们增加感性认识,并激励他们说:“同学们,别的小朋友的日记写得这么好,你们的年龄跟他们一般大小,难道还写不出来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写得出来,比他们写得还好呢!”说完,竟动笔写起来了。

这些多样的、有趣的写话形式激发了孩子的写话兴趣,同时也引导了孩子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无论是先画后写、先看再写、还是先做再写,学生必须自己去看,自己去体验,在观察和体验中孩子们才会有话可写。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尊重与鼓励学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而一个经常得到负面评价的学生,就会产生负驱动力。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写话,如评选小作家,对于那些写话能力较强的孩子,让他们当选小作家,并上讲台读自己写的话,给他们创设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如,评选佳作奖,奖励给他们一朵红花,一个大拇指。我帮助孩子修改写话作业参与投稿,并建立了班级美文精选《小露珠》将写得好的文章收录入书,全班传阅。这些丰富多彩的激励形式,让学生增强了自信心,爱上了写话。奖励机制让孩子对写话产生了浓厚兴趣,增强了孩子写话的动力。

三、注重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拓展写话训练。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资源。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我们也应与时俱进,改变简单地“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把课文作为学习语文的例子来教,强化语言实践,以多种形式进行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如何巧妙地利用教材进行写话训练呢?

(一)课堂延伸。

新教材往往在课后安排了一些拓展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想象与思考的空间,这为教师引导学生说话、写话训练提供了好机会,因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如,学生在学完《雨点》一文后,我及时引导学生根据书后问题启发孩子雨点还会落到哪里?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吗?孩子们写道:“雨点滴到果园里,点红了桃花。雨点洒在树梢上,染绿了柳芽。”二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是一组写春天的课文。学完本组课文后,我及时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春天的气息。为了把春天留在教室,我又鼓励学生把春天用图画描绘下来向全班同学介绍,并进行写话训练,然后在班级举办春天画展和“话”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趣。

故事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学生爱听故事并产生编故事的强烈欲望。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情节的发展继续编故事,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故事的结局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续编故事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例如《狐狸和乌鸦》一文结尾是乌鸦上当了,肉被狡猾的狐狸骗走了。我设计了一个新的情节:第二次乌鸦又叼了块肉,又碰到了狐狸结果会怎样?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乌鸦不会再上当了,而且惩治了狐狸;有的认为乌鸦那么笨,还会被狐狸用新方法骗了。我让孩子以此为题写一则童话,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以文章论高下。文章中处处闪现着孩子的智慧。

(二)模仿创新。

“模仿”就是学模仿样,与“创新”似乎距离很远,其实它是“创新”的起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写话模仿练习,可以提高写话的训练效果。仿写是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段,它是依照范文提供的样式(包括内容)来写作的训练。对学生来说,在写作中一筹莫展时,能依“法”循“章”,自然会得到启发。仿写一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

1.仿内容,培养观察能力。

如课标本教材第一册的《看》一文描写了游园经历。第一节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第二节采取总分的形式,先写好看极了,再写花的色彩样子,最后写作者喜爱。学完文章,我要求孩子模仿该文写花园一角,并用上文中词语,孩子写得较为具体。可见,模仿课文内容锻炼了学生的“发现美”的眼睛。

2.仿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常常是那些耐人寻味的语言的共同特点。对学生来说,这种“不可言传”如果过深过细地去“言传”,反而会使他们失去那种以神相交的诱惑和。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反复阅读来增强语感,再以模仿来意会,从而提高学生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教材中安排了一些语言模仿练习,有仿句式的,有仿片断的。模仿语言,不可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例如《秋姑娘的信》一文写道:“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写信。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他们路上多加小心。一封写给……”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模仿文中语言,以春姑娘、夏姑娘、冬姑娘的名义给各种小动物写信。有位孩子写道:“冬天快要过去了,春天要来了,春姑娘摘下片片花瓣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他们快点回北方来,天暖和了。一封写给正在冬眠的青蛙,赶紧起来吧!一封写给小松鼠,快从树洞里出来吧!春天来了!”孩子看着自己写出这么美的句子,写作兴趣大大提高了。

3.仿技法,培养具体的写作技能。

与写作教材不同的是,范文是间接显示写作知识,具体表现写作技巧的。其间接性、具体性和示范性要求学生将阅读与模仿统一起来,变他人经验为自己经验,促进写作知识的迁移。

例如,第三册《小池塘》一文描写池塘时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在教学时,我一句句地分析讲解,让孩子们明白文中白云像什么,太阳像什么,等等,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比喻,能不能给它换一换,力求让孩子学会用比喻。在平常鼓励孩子多用比喻句。

(三)词句铺垫。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积累的词句还不够多,往往难以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积累的词句入手,做好写话的准备。如一年级下册中一个单元有关春天的课文,单元训练中又学习了一些赞美春天的成语、古诗。这时,我先带领孩子回忆课文中的语句、情景,激励孩子联想到更多写春天的词句。然后进行说话训练。

四、说写结合

在写话训练中,要注意说写结合。如,口语交际《夸家乡》在进行口语交际后就可以把它写下来:“我的家乡在?摇?摇?摇?摇?摇?摇?摇?摇。那里风景迷人,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还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那里物产丰富,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还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总之,在写话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写话内容,不要忽视孩子的写话兴趣,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写话内容,这样,就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李吉林与青年教师系列谈.江苏教育出版社.

夸家乡的日记范文第4篇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清新而亲切地指明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要求。我校创新开展“三爱”教育活动,让大家讲“三爱”故事,比“三爱”行动,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成长。

讲自己的成长故事,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听别人的成长故事,交互评价,共同提高。这是我们开展“三爱”故事活动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发展性评价,是大力倡导的一种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通过直观、生动地记录学生在某一领域、某一阶段的成长过程,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一、讲故事,点亮“三爱”,自己评价自己

【镜头1】五(2)班的教室里传来阵阵掌声,正在举行“三爱”行动故事会。王小江同学第一个上台讲爱学习的小故事,他说过去背书总是拖拖拉拉背不出来,最近在合作小组里主动请教,学会了好方法,先划关键词、记住梗概,很快就背出来了。“哗哗”一片掌声!

讲故事,点亮“三爱”,自己评价自己;听故事,当评委打分,比比谁在“三爱”行动中进步快。

小小的故事里,有“爱学习”从自己做起,上好每堂课,写好每个字,解答一道道难题,超越自己赢得进步;有“爱劳动”从小事做起,理好自己的小书包,学会拣菜做饭,尊重普通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有“爱祖国”从身边做起,爱爸爸妈妈,爱老师同学,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我们祖国大花园里的一朵小花。

人人讲故事人人都开心,天天有故事天天乐成长。同学们讲的故事真实、具体、短而小,可以不写草稿,只要讲明做了什么,有什么进步。这些故事有几个特点:①开门见山,说明故事发生在家里,还是班里或社区里。②前后对比,介绍原来的状况,现在的变化,自己比自己,比出自信和进步。③合作演讲,有的故事可以请同学陪伴,一说一和,一说一评,真情表达,真切感人。④运用实物、实景或图片,还有的用录音、录像,更有真实感和激励性。小小的故事,通过自己的口头表达出来,就是在展示自己,对自己客观评价。这是生动形象的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励和自信,促进持续发展。

二、讲故事,融入“三字歌”,细化评价要点

【镜头2】三(9)班的凌云同学,正在演讲爱劳动的小故事,介绍他学会了整理自己的书房,做完作业后,还想到妈妈今天下班要到深夜,就亲手制作一杯黄瓜糖醋饮料,并给妈妈一张留言条:“妈妈辛苦了,喝杯茶吧!早饭我已经淘好了米,放心吧!”

紧接着,全班同学一齐吟诵三字歌:好孩子,要记住,在家里,孝父母……

小小的故事是生动的一人一事,琅琅的“三字歌”是生活里的一点一滴。将“讲故事”和“三字歌”融合起来,让“三爱”的内涵通过童谣变得更全面,更好记。哪里有“三爱”行动,哪里就有“三字歌”w扬。“三字歌”伴随着“三爱”故事,唱响进步,引领成长。

“三字歌”由学校组织编写,共有三首,分别从家庭、学校、社区三个层面,提出98个行动点。“三字歌”以“三爱”为主要内容,以孩子在校内外的生活场景展开,使“三爱”教育变得更有细节性和操作性,更有鼓动性和激励性。例如第一首《乐做好孩子》:好孩子, 要记住,在家里,孝父母,知感恩,遵教导,会体贴,心肠好。自己事,自己做,不娇气,不懒惰;会刷牙,会洗澡,衣和物,整理好; 家务活,主动做,当爸妈,小帮手;学做饭,学拣菜,用餐后,洗碗筷;不挑穿,不挑吃,节水电,惜粮食;不逞强,不冒险,爱生活,爱生命;不痴迷,玩电脑,不偷看,坏书报;烟酒赌,不能沾,坏习气,不能染。能自爱,能自尊,好习惯,早养成。爸爸夸,妈妈笑,我成长,我快乐。

三、讲故事,评比“七色花”,创意评价载体

【镜头3】 四(10)班郭小玲同学正在演讲爱祖国的小故事: 星期日天刚亮,她就起床了,远望着楼下的清洁工张大爷爷在晨光里出力地挥动着大扫帚“~――~――”

爸爸问:“小玲,你看什么呢?”

小玲说:“我想下楼去,帮张爷爷打扫。”

爸爸说:“你看你,还没有扫帚那么高……”

小玲只好从近处找找,将楼道扫了一遍,用水将扶手擦干净。

爸爸说:“你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棒,我奖励你一朵‘七色花’!”

一个行动一朵小花;一朵小花一个故事。“讲故事”和“七色花”联系起来,让“三爱”如春风吹拂百花绽放,激励着孩子们知“三爱”,见行动,快行动,悦行动。

“七色花”是设计在评比表里的一朵朵小花图样。小花像一张张笑脸,它所对应的是“三爱”的要点。如果达到了要求,就将“小花”填上七彩色。“七色花”成为“三爱”行动的评价载体,形象、生动、直观、即时,受到孩子的欢迎:“七色花张张笑脸,伴随我天天成长!”

“七色花”评比表,设计为三个版式,分别为:家庭七色花、校园七色花、社区七色花。“七色花”的评比办法,是与“讲故事”相联系的,在孩子的进步成长中彰显出良好的发展性评价功能。例如《争做好学生》评比:各班教室设置“七色花”图表。其中,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小园地”。每周,达到要求的,即可获得一朵“小花”。评比的步骤:小组自评―互评。以鼓励为主,以普及为主,以“小目标”为主,激励学生热心向往“七色花”。让“七色花”评比成为班风建设的“彩练”,成为素质发展的“笑脸”,成为互帮互学、乐观向上的“啦啦队”。每周一评,每学期总结、表彰。

四、讲故事,亲近“三爱”榜样, 放大评价效应

【镜头4】六(8)班的张昊同学评为全校的“三爱”榜样,他在学校电视台演讲《阳光的故事》,给全校同学留下美好的印象。他说“我爱老师爱同学,爱关心帮助我的好心人。我细心地把别人对我的夸奖,当做‘阳光’收藏在日记本里,让温暖的‘阳光’沐浴我成长……最近,我还学会了夸奖同学的优点,分享成长的快乐,分享和谐的阳光。”

讲故事,吟诵“三字歌”,评比“七色花”,吸引着同学们以“三爱”为乐,以“三爱”为荣。经过层层评比,最近《通州小学“三爱”故事精选》编印发行,作为校本读物,人手一册。其中收录了全校评比表彰的120名“三爱”榜样的典型故事120个。

这些故事,有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有来自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区生活。故事是自己做的,自己写的,来自生活,来自身边,没有难懂的道理,只有生活的滋味。她具有可读性,易于诵读品读,精读悦读;又有欣赏性,利于导言导行,入脑入心。这些故事,成为各班选讲的精品,成为日常行为的引领,成为身边闪亮的标尺。

夸家乡的日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学探析体会

美术课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集中的审美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审美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激发创造美的欲望和热情,下面就本人多年美术课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教学中,命题画,创作画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好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创作画就是学生在平时生活积累的基础上,丰富想象和大胆的表达相结合的产物,美术老师要利用创作画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直观性是美术教学的基石

人们认识事物往往是从感觉开始的,所以只有感觉到了,了解事物才能具体,全面,印象就深刻。直观性强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尤其符合视觉造型艺术特点,因为它有利于从直觉感和升华到本质的认识。有许多美的问题,往往难以言语表达,必须借助直观手段才能获得明确的概念。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的眼前。”假如事物的本身不能得到,那便可以利用代替他们的代表。我们可以制定本或模型为教学之用。例如,在初中的美术课《利用各种板材进行单调版画版画(静物)》练习时,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制作的圆锥体与讲桌上的粉笔盒组成一组静物,让学生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先观察后进行练习,结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见直观美术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美术教学的基础。

三、美术课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中学生进行绘画或雕塑练习,必须首先要观察对象,观察是学生认识对象和描绘对象的主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观察和认识对象,才能可能较好地表现对象。

因此,美术教育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借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说来,受过良好美术教育的学生。美术创造时,观察事物就比较敏锐,细致完整,对形状、明暗、空间、色彩的区别、判断、理解分辨能力比较准确。

四、美术教学的语言要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式工具,它是教师组织教学传授知识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因此,一堂课效果的好坏,教师的教学语言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美术教师的语言要求是:首先要形象化,因为美术是造型艺术。在美术范畴内的一切作品。理论方法都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化。其次,语言必须清晰,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再次,语言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美术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正确的运用专业术语,使语言内容具体生动活泼,语言寓于情趣,具有感染力、吸引力。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高度集中的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五、以人文景观为素材,进行多种形式的乡土美术教学。

1、运用拍摄录像、照片搜集和整理人文景观中的乡土美术,结合乡土美术教材,通过放映录像、图片展示、多媒体电脑图形设计,文字资料介绍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乡土美术。

2、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把美术课堂移到野外,在游玩中,观察感受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之美。要求学生在实地搜集美术资料,写生和记日记,把亲身体会写下来。以培养学生考察研究乡土美术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艺术教育指导思想指出: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展览活动,如“乡土景观风景写生作品展”,“摄影作品展”,“家乡美书画展”等,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联系共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与历史地理科结合,实地考察采集资料,然后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使学科横向联系,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

乡土美术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它的学科跨度大、容量广,操作性强,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由于多元化教育是美术与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向学生开展地方乡土美术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接触不同地域、社区的美术文化,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风土人情,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培养多元化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评判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美术欣赏课亦然,不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各有各的误区。

总之,中学美术课教学要在初中学生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等特点的基础中,以直观性这个教学原则为基石,力求语言的形象化、科学化、趣味化、简洁化。

夸家乡的日记范文第6篇

上海情结 每次下飞机后,听到身边的吴侬软语,就备感亲切,至今对上海和上海人怀有深深的感情,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

杨在葆在上海生活了近50个年头,声称那个每天都上演传奇的城市,是他的第二故乡。故乡的分量在杨老的心里是深且重的,以至于在今天,听到周围朋友,哪怕说一句上海人的坏话,他都会马上出面澄清甚至辩护。

杨在葆出生于淮北农村,又家境贫寒,高考时,这个普通的农户家庭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供孩子上学。“幸亏上海那个时候有个政策,对于偏远地区的贫困大学生提供人民助学金。我因此到镇上开了证明,证明该生实属家庭困难。到学校报到那天,老师了解到我来自淮北灾区,多余的话都没有,当即就给了我甲等助学金。要知道,甲等助学金,意味着学费全免,还包吃包住,这就是上海给我的第一份恩惠――我演艺生涯的启蒙教育。”

接受了第一份恩惠的杨在葆,至今记得,上海戏剧学院的伙食出奇的好,不仅每天能吃到一斤大馒头,天天还有肉吃,这种幸福感表现在他写给母亲的信中,“我跟娘说,娘啊,上海真是太好了,这里天天在过年。”

不仅生活上天天像过年,杨在葆说,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赠与的精神食粮,也让他终生受用。“我的班主任老师90多岁了,前几天,我去上海开会,还到老师家拜访,看到他们身体硬朗,我非常开心。”

杨在葆说,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非常善良。班主任胡导看见他冬天没有保暖的衣服穿,自己掏钱给他买了件绒衣。“我是感受着母校老师们的温暖,读到了大学二年级,但那时家里的困难程度日益加剧,我听说照顾母亲的重任全落在姐姐一人身上,身为儿子不能养活娘,还要闺女养活,我无法接受这样的现状,萌生了退学、找份工作、赡养母亲的想法。”

老师们当然不能放弃这样一根好苗子,当初考试的时候,杨在葆的形象气质像足了一个坦克兵,主考官就很有好感,加之他说的那段山东快书《武松赶会》,有板有眼,小伙子人品也老实憨厚,深得老师喜欢,班主任甚至给姐姐写了封信,请求姐姐做杨在葆的思想工作,让他安心学业。“他们还开会研究,每月特批补助我两块钱的生活费。两块钱,那个年代吃馒头能吃半个月呢。”

正是老师们的这番挽留,成就了日后金鸡百花奖的双料影帝。

“很多人对上海人有偏见,说上海人小气,不对,我认为那是他们有更高的物质和精神的要求,所以,他们要时刻储备,有人说上海人胆小怕事,其实也不对,上海人享受安之若素的稳定,他们喜欢在稳健中寻找发展机会。”

杨在葆说,上海人活得精致,他至今记得邻居家里一尘不染,小小房间充满情趣和生活的品位。“你去上海人家里,厨房里的各种烹饪器皿上找不出一点油垢,擦得干干净净的,我妈妈也非常喜欢上海的邻居,和大家耍成一片,有邻居大妈揽了纳鞋底的活儿,两毛钱一双,他们也会想着我妈妈这个外地人,把她也介绍进来,有钱大家一起赚。这说明,上海人也并不排外。”

还有一次,杨在葆外出拍戏,前妻身体不好,晕倒在弄堂里,好心的邻居们发现了,马上把人扶到家里,又到单位通知同事们过来帮忙,里里外外地忙着,杨在葆说,这一切都说明,上海的弄堂文化里,其实回荡着浓浓的人情味。

杨在葆对上海的感情非同一般,能有后来的一切成就,他说和这个城市的培养和熏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名声在外,杨在葆说,是时候反哺了,惦记上海的好,这还不够,还得说说上海的好,说说上海人的好,他认为,这是他这个家乡人力所能及的事。

生活情结小学生学加减法,那是个数学命题,到我们这个岁数学加减法,可能就是个哲学命题了。要想心情好,多吃“甜”的,少吃“酸”的。

杨在葆喜欢书法,而且是“用来看而非读”的大草书,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他得意的一幅草书作品――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个好,这个好。”杨在葆示意记者欣赏,一边念出声来,丝毫不掩饰对自己作品的喜爱,不过,他浑厚的男中音,诵这种气势磅礴的作品,的确恰到好处。

上学堂开始写大字,用毛笔写小楷日记,临柳公权的帖,这些儿时记忆,杨在葆在退休后渐渐浮现在脑海。他明白,对书法的热爱,可中断一段时间,却无法从情感上彻底割舍。

迷上怀素、张旭的狂草后,杨在葆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写写画画,很长一段日子,荧屏上难觅他的踪影。“小学生学加减法,那是个数学命题,到我们这个岁数学加减法,可能就是个哲学命题了。60岁从上海电影制片厂退休后,我就来到北京定居了。退休是给生活做了个减法,但还得做些加法,想来想去,还是练习书法吧,给退休生活添加这个新内容是我的兴趣所在。”

十几年过去了,朋友们看着杨在葆的字在一点一点进步,今年2月,凭借演员的名气和颇见功力的书法作品,杨在葆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在他看来,加入书协,没有别的功利考虑,无非是参加各种有关书法的活动,显得名正言顺了,这对喜欢广交朋友、乐活过日子的杨在葆来说,是实实在在的高兴事。

生活中的杨在葆随意,吃穿用度都很节俭,不讲排场,每次出门前,一身行头干净整洁,他就觉得特别自在,偶尔穿件贵一点的衣服,准是“今儿要办什么大事了,不得不隆重”。“衣服穿着舒服就可以了,显摆给谁看呢,就是给我穿件龙袍,我也成不了皇帝啊。”

这就是心态要好,杨在葆打了个漂亮的比喻。建议人们多吃点“甜”的,别老吃 “酸”的,今天琢磨张家的房凭什么又换大了?明天琢磨李家的车凭什么又换新了?整天这样酸溜溜的,还高兴得起来吗,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

杨在葆喜欢阅读,各科各类的书,因为知晓触类旁通的道理,常喜欢找来翻翻。《古文观止》、《本草纲目》、唐诗宋词,甚至《黄帝内经》,他都爱不释手,大量的阅读造就了杨在葆晚年的文人气质。他的自创诗词至今已不下50首,并且随着阅读量的日益加大,杨在葆诗作的质量也在提高。

让杨老随便吟诵一首比较满意的诗作,他也很是大方。因为喜欢兰花不媚俗,有气节,他曾挥笔写下:君夸牡丹国色香,我赞幽兰葩中郎,生不妖艳媚权贵,偏村野岭近芬芳,任尔冰霜酷风雨,劲枝依旧着戎装,待得春温大地日,冲霄馨阵走八荒。

杨在葆说,下一步,他要抽时间,把散落在各个时期创作的诗作收集汇总一下,出一本小册子,借此鞭策和勉励自己。

有诗有词,有书有画,这样的晚年生活,杨在葆何其享受。

关于亲情不要感觉孩子欠我们的钱,欠我们的情,感情不是要来的。进养老院不是难过的事,是高兴的事,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

杨在葆和妻子相敬如宾20多年,感情甚笃,问杨在葆,怎么做到的,他仔细想了想,说了一句话:“夫妻之间,只能是我爱你,不能是我爱我。”言下之意,两口子,都想着为对方付出奉献,不计回报,在乎对方,这日子就能过得长远。

“我爱人真的非常善良,对我前妻的母亲、孩子都非常好,当年老人在世的时候,只要她在上海,就是她陪老人去澡堂洗澡,帮她搓澡、梳头、穿衣,老人生病住院,她给做饭、陪床,像对待自己亲生母亲一样。孩子也是,她无微不至地照顾,视如己出,后来,我们又有了个小女儿,她也一视同仁,对前妻的孩子甚至更爱护,现在,我这大女儿、儿子有什么特交心的事,不是跟我说,都跟后妈说。”

前一阵,妻子去上海的大女儿家小住,女儿方方面面安排得特别周到,妈妈要吃什么给买什么,有求必应。“她那天在上海给我打来电话,说自己特别幸福,我问她,你怎么幸福了,她说此刻正坐在大女儿家的窗台上,女儿给她开着空调,给她买了鸭脖子,她看着窗外的美景,啃着鸭脖子,享受女儿的孝心,感觉这一刻非常幸福。”杨在葆说,他听到妻子的描述,也开心得笑了,其实,不是亲生的母女,只要双方真心付出,坦坦荡荡,就一定会收获人间美好的感情。

如今,儿女都已长大成人,非常孝顺,杨在葆夫妻都很欣慰。“这次去上海开会,住女儿家,房里开着空调,可能是怕我着凉,女儿轻轻走过来给我盖被子,这些细节让我很感动。”杨在葆的小女儿在美国读书,隔一段时间会认为爸爸该想她了,也顾不上时差的关系,常常打越洋电话问候。去年回国的时候,还省下零花钱给老爸买了个酒杯,杨在葆都非常高兴。

至于儿子,杨在葆很感慨,他认为儿子是天下最坚强的人,在阴阳界上来来回回走了不知道多少回,却总是乐呵呵的。他特佩服。

他想起有一年,患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动,在床上从躺着到坐着,这一个动作的完成要半个小时,去医院,疼成那样还坚持要挤公交,孩子们没见过父亲喊过一声疼,叹口气都不会。

多少年过去了,杨在葆明白,他的硬汉作风传染给了儿子,甚感释怀。

夸家乡的日记范文第7篇

女大学生辞职做性家教

王燕出生在鄂西一个贫困山村,2000年从南方一所名牌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医院妇产科当医生。因她医术高明,思想前卫,很快就受到人们的尊重。可是王燕自己却对按部就班的工作和小城市里节奏较慢的生活不太满意。

2001年3月的一天,王燕像往常一样提前上班来到诊室,一名做外贸生意的张女士,进门便请王燕到她家为13岁的女儿做“性家教”。

张女士介绍说女儿叫张娟,正在念初二,她发现女儿最近经常上网浏览,神情烦躁,话越来越少,经常喜欢和男孩子在一块玩……“所以,我想高薪聘你帮我女儿健康度过这段时间。”张女士的诚恳打动了王燕,她答应了。

王燕辞职到张家做了性家教,对外宣称是孩子的英语补习老师,她和张女士达成一致,不直接提及性家教,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张女士告诉王燕,她自己以往在家里穿着性感的内衣出出进进,没有避着女儿,甚至有几次还被女儿看见了夫妻间的亲密行为。因此,虽然她后来有所注意,但女儿显然比一般孩子早熟,在12岁上小学五年级时就有了初潮。

找到张娟性早熟的根源后,王燕观察到,张娟表面上什么都不愿说,其实内心里,对一切有关性的东西特别好奇,甚至她的电脑里还下载了很多黄色笑话。种种迹象让王燕感觉到,张娟表面上不谈性,但对性知识充满了渴求,迷惘和困惑。

王燕决定一定要帮助这个女孩。

13岁女孩书包里竟有安全套

有一个周末,王燕在检查张娟作业时,突然在她的书包里发现了一个黄颜色透明的安全套。王燕故作镇静:“张娟,你书包里的安全套哪儿来的?”“安全套?”张娟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王燕,“什么安全套?”

张娟突然想起来了,她拿过书包,从里面掏出那个安全套说:“老师,你问的是不是这个东西?”王燕点点头。“这是我同学给我的,他家开了个西药店,他拿了好几个,说是让我们几个好朋友识见识,我就留下了一个。怎么,这东西难道我们女孩儿不能玩?”面对张娟清澈纯净的目光,王燕无法怀疑她。“你那个男同学告诉你它的用途了吗?”王燕温和地问。张娟欲言又止,脸一下子变得通红。

“不要紧,老师不怪你。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对许多事情也很好奇。”王燕指着她手中的安全套又说,“你觉得好奇这没什么,只是,你把它放在书包里我觉得不合适。”“应该把它放在哪儿呢?”“你现在用不着,等你长大吧。”

第二天,张娟放学回来,一进门就拉着王燕进卧室。张娟悄悄地对王燕说,她的另一位同学因为书包里也放了安全套,被父母狠狠地揍了一顿,那个同学还说她将来不结婚了,那种东西真是太丑恶了!王燕说:“一点都不丑恶,许多结过婚的叔叔阿姨们都用它,等你长大了也得用它。”

张娟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没有再问下去,像以往那样又开始佩服老师学问大,懂得多,很快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其它话题上。

张娟14岁那年对班上的一个男生情有独钟,因为他们都在学生艺术团里排练,两个人经常通电话,而且也有了约会的迹象。老师准备停止张娟在艺术团的活动。王燕听说后,急忙到校找老师求情。王燕说她要尝试一种新的方式与张娟沟通,恳请学校再给张娟一个月时间。

星期天,王燕带张娟去郊区旅游,张娟对老师说起了悄悄话。她说她甚至有时候脑海里产生稀奇古怪的念头,渴望和那个男生发生性关系,这念头让她羞愧不已。

王燕问她这念头从哪里来?她说她是从电脑上看到的。王燕想了想,详细地从医学从健康从心理各方面对张娟分析太早有性生活的害处,最后说:“你喜欢一个男同学,对他产生性幻想,这说明你长大了。爱慕异性没有什么坏处,但你现在还是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等将来长大了,等到合适的年龄时再谈好吗?”

张娟听完后,若有所思。

王燕又带张娟去参观少男少女青春期性教育展览。看着许多早恋的例子,她明显地震撼了。特别是看到一位14岁的早恋女孩因为不懂避孕方法,和她喜爱的男生发生性关系怀孕后,差点因流产大出血送命的故事时,张娟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那天参观回来后,张娟主动将她写的日记给王燕看,看到她写的“我知道一个人应该对她的负责,我要对那位男生说学习要紧,等我们都长大了再说”时,王燕欣喜地笑了。她知道她的苦心没有白费,张娟这孩子是真正发生变化了。

有一次,张娟和家人一起看电视。正巧有亲热戏,母亲又像以前一样,准备如临大敌一样地换台,倒是张娟大大方方地说:“妈妈,这没什么,是人的一种本能,王燕老师已经教育过我了。”

母亲说:“哟,闺女,还真看不出来啊!”她对王燕挤了挤眼,笑了笑,王燕趁机让母女俩开始了坦诚的对话。最后,张女士找到王燕说:“王燕老师,你真是好样的,我没有看错人。我要把你介绍给我的亲朋好友,让他们聘用你。”

从前卫女孩到“性学大师”

王燕先后到过十几个家庭做性家教,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她逐渐被周围的朋友们称为“性学大师”,而且,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响。渐渐地王燕意识到,只要她在谈“性”时,能讲到她的听众最需要的问题,还是很受欢迎的。与其这么小范围地传播健康性知识,为什么不让自己掌握的知识登上大雅之堂呢?

有了这个想法后,王燕就开始着手实施。她联系了很多单位希望讲课。一听王燕的来意,那些单位负责人大都一脸惊愕,大多数都拒绝了。

2004年5月,王燕终于得到一家单位的同意,如愿以偿堂堂正正地站在讲台上讲起了与性相关的话题。这开天辟地的第一课获得了极大成功,“性学专家”的名誉也不再是朋友们的调侃,而变成了一种荣誉。不少学校也请她去讲课。

2004年8月,王燕在一所中学进行“中学生怎样度过青春期”的专题讲座,下课后,来听课的男生女生大都走了,只有一个男孩磨磨蹭蹭地没有离开。王燕意识到他有什么尚未解决的问题要跟她谈谈。果然,那位男生说:“王老师,我想约你单独谈谈……”这位男生讲出了他的苦衷。原来他听了王燕的讲解后,懂得了一些性知识,才意识到他的生殖器官方面的问题或许会影响他一生的幸福。他说:“前几天,我和室友一齐去冲凉时,他们注意到我的生殖器短小,而他们的非常粗壮。我觉得我完全失去了自信,我该怎么办呢?”

王燕安慰他说:“我特别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我负责任地告诉你,短小和阳萎、性无能没有必然联系。如果要讲粗壮,任何人的都不可能超过新生儿的头。10厘米以上直径的新生儿的头能从阴道通过,那还有什么样的够大呢?我们要相信女性阴道的弹性,它会随着的大小而紧紧地依附上去的。果真是小到影响将来,到时你到大医院诊治,那里的医生会负责地给你诊治的。”

这个男孩刚走,便过来3位女老师。其中一位女老师说:“我的孩子是个女孩,5岁的时候就问我她是从哪里来的,我对她说从肚脐眼儿里钻出来的,她信以为真,就天天看我的肚脐,并问我:‘这么小的眼怎么能生出孩子?那还不把人疼死?’让我哭笑不得。后来等女儿大点,我告诉她是从那个地方生的,她还争,说那儿那么脏,孩子不可能从那儿生。从此以后,对我再也不信任了。后来还向我提出新的要求,她说她也要当妈妈和我一样。这下可把我难住了,我没想好该跟她怎么说。”

另一位女老师说:“这还不简单,就说你还小,不能做妈妈。”

另一个女老师反驳说:“那她要说‘你看,小猫小狗比我还小,才两岁,不也当妈妈啦’你怎么办?”

王燕说:“其实这个阶段的小女孩想当妈妈多数没有性的意识。我们从一些小孩子玩过家家的游戏中可以看出,孩子把扮演妈妈爸爸当作是长大了的一种体验。所以这个时候给她们讲卵子的成熟,的生成,,受精卵着床,怀孕等是有些太早了,她们理解不了。但既然孩子问了,大人就不该回避。我认为,现代的性教育语言里,应剔除‘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这种语言。因为孩子有了疑问,从你这里得不到答案,但她的疑问并不会因为你的话而消失,反而会更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那位老师说:“我该对女儿怎么说呢?”

王燕说:“用一些象征比喻的说法,用儿童理解的语言。比如跟她说,你还小没有成熟,她要反驳小猫小狗两岁就能当妈妈,我五岁为什么还小时,你可以说,有的稻子小麦一年就成熟了,有的稻子一年三熟,可苹果呢,要五年,甚至七八年才能结果。它们生长的周期是不一样的。人和猫狗的成熟期也不一样。像小猫小狗一两岁就成熟了,人呢要长到二十岁左右。你现在还是一棵小树苗,还要长十多年之后,才会开花,开了花才有机会结果。为了将来能结出更好的果,现在就要让小树苗吸收更多的营养,长得更壮。”

一个月后,那位女老师见到王燕,一个劲地夸王燕的方法管用,女儿不仅知道人是从哪儿生出来的,还把其中的道理讲给大人听,大人们见她说得头头是道,便说她“人小鬼大,这么大一丁点儿啥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