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一、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认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学习、发展潜能。教师的教育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学应用文件的质量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活动。因为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主体参与意识,而且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本身就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潜能制定不同的目标激励学生自身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用灵活的、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把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就要将课堂变成学生表演的舞台,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自己去探索知识、获取信息。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适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能引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营造欢乐的、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吟诵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然后要求学生思考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感悟作者的匠心独运。学生在思考和感悟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自然而然进入课文《春》的学习。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心情愉悦地欣赏《春》的曼妙,品味《春》的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璧的艺术境界。同时,要求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探究作者是如何调动五官感觉对景物进行描绘的?本文最后颂春作结的三个比喻句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有着怎样的联系?《春》与《咏柳》在描写春风时运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两位作者的用意是否相同?学生们七嘴八舌、争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主体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优化学习方法,发挥学生主动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关注学生的学法掌握。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采取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学习,才能唤起他们潜在的创造智能,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只有不断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在相互思索、相互探究、相互辩论中不断更新、深化和充实已获取的知识,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要求学生识记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探究这首词的写作特色,感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离愁别恨与美好祝愿。学生们在相互探究中,不仅能把《水调歌头》中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苏轼的《和桃花源诗》中的“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相联系,更创造性地吟出“人有阖家欢乐,月有桂花美酒,此事自古有。人月两相望,千里共婵娟”“人有激昂情怀,月有嫦娥在宫,此事自古有。最是中秋节,每逢倍思亲。”等词句。虽然文笔稍显稚嫩或者说表达不准确,但充满了当代学生的纯真与质朴,更足以表明学生们在探究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开动脑筋、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问题设计要有助于师生互动的调控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删繁就简,去枝叶,留主干。在预设时,应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教学重点,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题,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猫》的教学设计:整体感知课文时,老师都有这样一个环节设计:按句式说话:“读( ),我看到了一只( )的猫。”大部分学生比较倾心于前两只猫,对“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等描写小猫活泼可爱的句子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当然,这一处关于猫的动作的描写可谓文笔的精华,但是,文本的重点应该是对于第三只猫的描写,如何将学生的视线自然地引导到对这一部分的阅读品味呢?老师们在授课时有这样三种问法:

1.作者喜欢哪一只猫呢?

2.这三只猫的命运有什么不同呢?

3.大部分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前两只

猫,第三只猫与前两只有何不同呢?

比较这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喜欢”一词着实让我不太“喜欢”,如果说前两只猫的活泼、有趣能够引起孩子们的爱意这还是比较自然的,而第三只猫的忧郁、懒惰又怎能让孩子们喜欢呢?第二个问题注意了三只猫不同命运的比较,但也不能直切讨论的话题,学生交流时仍然会“旁逸斜出”。第三个问题的设计则能一下子抓住要害,直接过渡到主要的问题,有效地统领起对重点文段的感悟,省去了许多零散的过渡性提问,使师生活动有了更明确的内容和目标。

二、教具的合理运用,是课堂生成的滋养液露

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不必多说,但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自制的直观性教具,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端午的鸭蛋》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利用实物,充分发挥了自制教具的作用。

师:哦!高邮的鸭蛋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白色的,一种是淡青色的,样子还有“蠢”的和“秀气”的呢!看来这挂“鸭蛋络子”里的学问还不少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让我们一起看看“有趣”体现在哪里?

生:阅读课文,圈点标划,找到了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打、挑、装、挂、吃……

师: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先做什么?……怎么来挑鸭蛋呢?我请一位同学从我带来的鸭蛋中挑一个。

生:我挑这一个。因为文章说:“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我挑的这一个是淡青色的,形状比较秀气,好看。

师:然后放在哪里?

生:装在络子里……

师:鸭蛋络子是怎么来的?

生: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

师:老师这里有打好的络子,就当是你的姐姐,做好了送给你的,喜欢吗?(老师拿出早已用彩线打好的鸭蛋络子,座位上的同学们都踮起脚来看。)

生:很感激的看着老师,接过络子,小心翼翼地将鸭蛋装在络子里了。(在同学们的指点下)衣服没有大襟,挂在了衣服的纽扣上。

师: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的呢?

生: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师:哦!那就去炫耀一番吧!

生挂着“鸭蛋络子”在同学们中间很神气地走了一圈,那种炫耀的自豪,那种童年的乐趣,在课堂上、在孩子们的心里荡漾开来……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又体味了文中所描述的了“吃”“玩”的乐趣……

三、精准的拓展,拓宽了课堂生成的发展空间

语文教学应该拓展,这种拓展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拓展的基点是教材,拓展的目标是学生的发展。拓展,应是思维活动的扩张,是扎扎实实的,切忌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切忌拓展成“四不像”。

还是《端午的鸭蛋》的教学片断――

师:《端午的鸭蛋》包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借鸭蛋写到了端午的风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三盘鸭蛋,(出示课件,有三盘鸭蛋并且每盘都有编号,有链接)这个环节是小组合作学习,三个大组分别派代表选取你的那盘鸭蛋……(学生兴趣盎然)

生:我选2号!

师:想打开吗?

生:特别想知道里面有什么?

师:为高邮鸭蛋设计一则有创意的广告或一句广告词。

师:下一个小组你们还有机会,选几号?

生:我们就选择3号吧。

师: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端午节,作者家乡的孩子有他特有的庆祝方式。元宵节,我们也有我们的独特之处。请模仿课文内容,以“元宵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为开头,写一段话。

师:最后一个小组,你们没有选择余地了。

生:就选1号吧。

师:汪曾祺以他家乡的咸鸭蛋为自豪,我们的家乡也有值得骄傲的特产。请围绕“家乡的()”说一段话,来介绍一下它的特别之处。

师:下面请每一个小组根据你们抽到的内容准备五分钟。

师:请各个小组展示。

生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2:甜中带酸,酸中带甜,酸酸甜甜好口感,这就是我们阳信的鸭梨。

生3:俗话说: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音。家乡的鸭蛋正可谓是如日中天,闻名远扬

……

师:道不尽,说不完我们的民俗文化……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一、建立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知道找到自己兴趣所在,做喜欢的事,就能做到最好,而且很愉快。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当学生对于课程或某些东西有了兴趣,就会投入全部的精力来干好这个事情。所以学习和乐趣是分不开的,就如王羲之《兰亭序》中所说一样“...当其欣于所遇,不知老之将至...”。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孩子追求真理的欲望。”没错,很多时候大人在学习是也会感到范围,更何况是小孩子呢。幼儿园的中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教学设计上要充满趣味性。让孩子们觉得朗诵国学经典是一件有趣的事,比如说可以学习古人的朗读背书的习惯,左右摇头,教师还可以依此编一套朗诵操,同时与音乐结合,这样的方式,学生才会提起兴趣,沉浸到国学学习中去。

二、信息技术的利用结合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优化教学过程,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知道,小孩子都是喜欢观看动画片的,他们对视觉的感触印很深刻,所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很好地开展朗诵活动。比如说《二十四孝》的故事,《三字经》等中的故事在网络中都是有动画素材的,这些东西教师讲解和朗诵是很难理解的,但是通过生动的动画,孩子会有很好的理解,感受其中的内涵。在学的过程中,孩子脑中浮现的不仅仅是场景,还有般配的文字内容,有利于记忆。配上标准的读音,孩子能很好的掌握读法。这种课堂与网络的结合,为课程添加了色彩。

三、效古法,仿古礼

幼儿园的孩子是好动的,他们有充沛的活力,而且还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加大利用培养。可以在日常中让孩子学习古礼,来一次古人生活的体验,或者说古人学堂的生活体验。教师扮演以前的私塾先生,上课活动时都依据古法,这种亲身的体验,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国学经典。在模仿效仿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经典语句的学习朗诵,配合古礼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兴趣也会更加高,学习效率自然不用说。学古礼古法不是说让孩子学习迂腐,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学生理解文化,长期以来的的文化演变和文化传承。

四、举行朗诵活动,让朗诵变得丰富多彩

教师在幼儿教育上如果仅仅局限于提高兴趣在朗读是远远不够的,不管教师如何掌握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总会感到疲乏的,所以很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为国学经典朗诵活动注入一点新的活力和?恿Α1热缢道仕斜热?,设立奖励的制度,这样鼓励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朗读比赛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学生之间的评比,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参与并且掌握朗诵的要点,训练学生的口才,着这个过程中,经典的朗诵活动也得到了有效的进行。另外,还可以举办有趣的游戏活动,比如说诗句接龙,这些能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更好的利用,达到耳熟能详的效果。

五、举行亲子活动

一般指的是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或重大节日紧密相连的大型主题活动。我们引导幼儿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不要局限于放几天假,出去玩几天。我们更应该从这些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教育意义上来着手。比如,端午节我们不仅可以在环境创设上悬挂香包,艾草,还可以请幼儿从家里带来粽子和小朋友一起品尝,不仅体验分享的快乐,更能结合故事和图片,视频,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对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产生崇敬之情;以《团团圆圆中秋节》为主题中秋节上,我们可以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和宝宝一起过节日,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背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鼓励宝宝把月饼敬献给爷爷奶奶,在温馨的氛围中感受浓浓的亲情,体验尊老爱幼的美德。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延伸节日礼仪,道德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大型亲子活动拉近了幼儿园、幼儿及家长的距离,,使家长认识到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和幼儿园达成共识,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也便于幼儿的国学教育进一步延伸到家庭中。

六、开展文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