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扬州茶馆

扬州茶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扬州茶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扬州茶馆范文第1篇

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平山堂在蜀冈上。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这里游人较少,闲坐在山上,可以永日。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从天宁门或北门下船,蜿蜓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

船有三种:大船专供宴游之用,可以狎妓或打牌。小时候常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着谋得利洋行的唱片。现在这样乘船的大概少了吧?其次是“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撑着。乘的人多了,便可雇两只,前后用小凳子跨着:这也可算得“方舟”了。后来又有一种“洋划”,比大船小,比“小划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洋划”渐渐地多,大船渐渐地少,然而“小划子”总是有人要的。这不独因为价钱最贱,也因为它的伶俐。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可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而有些好事的少年,愿意自己撑船,也非“小划子”不行。“小划子”虽然便宜,却也有些分别。譬如说,你们也可想到的,女人撑船总要贵些;姑娘撑的自然更要贵了。这些撑船的女子,便是有人说过的“瘦西湖上的船娘”。船娘们的故事大概不少,但我不很知道。据说以乱头粗服,风趣天然为胜;中年而有风趣,也仍然算好。可是起初原是逢场作戏,或尚不伤廉惠;以后居然有了价格,便觉意味索然了。

北门外一带,叫做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船行过时,茶客与乘客可以随便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一壶茶,或一两种“小笼点心”,在河中喝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撑船的都与茶馆相熟,他们不怕你白吃。扬州的小笼点心实在不错:我离开扬州,也走过七八处大大小小的地方,还没有吃过那样好的点心;这其实是值得惦记的。茶馆的地方大致总好,名字也颇有好的。如得影廊,绿杨树,红叶山庄,都是到现在还记得的。绿杨村的幌子,挂在绿杨树上,随风飘展,使人到现在还记得的。“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里面还有小池,丛竹,茅亭,景物最幽。这一带的茶馆布置都历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楼可比。

“下河”总是下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

点读

《扬州的夏日》从体裁、写法上看都是游记。作者写扬州之美是很理性的,不是如别人一般随声附和称赞扬州之美,也不是靠“耳食”来构筑扬州之美,而是用自己的心去亲历体贴一番。再加上朱自清在扬州居住了十多年,扬州可谓是他的第二故乡了。因此,他写扬州不会有“异域感”,一切都如数家珍,笔墨简省,叙述舒缓自如,在悠然舒徐,洒脱自然的笔调中含蓄地寓托自己的情感。读到文章最后“又得浮生平日闲”这寥寥几句由衷眷恋意兴盎然的人生余暇的话,便能明了他对扬州的赞美之情了。

思考

扬州茶馆范文第2篇

人文环境

成都宜居,早已是很多中国人的共识。成都人的日子,安逸和“巴适”。成都宜居之天时——四季分明,阴阳调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人活在茶馆。生意在茶馆谈,机遇从茶馆觅,朋友在茶馆交,对象在茶馆找,矛盾纠纷在茶馆解决,悲情愁绪在茶馆消除……茶馆,已经和成都人全部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足以伴随有涯之人生漫长的岁月了。

成都有不下五千家茶馆。或者说,是成都人为自己构建了五千个不大不小的精神家园。今天的成都人泡茶馆,一不为解渴,二不为提神,更不能简单地视之为什么休闲消遣。时光固然是在茶馆里消磨了,而情怀在茶馆抒发,见识从茶馆扩充,学问自茶馆增厚,“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皆从茶馆熟习而得之。

成都人爱吃爱玩,喜欢休闲,由此使得成都线下各种门店非常多,成都的城市不大,大街小巷各种消费门店一样俱全,大部分的生活小区附近,餐饮、KTV、茶馆、电影院等消费都很便利,同时都很有特色,可以说美食遍地。成都人喜欢吃辣,其中麻婆豆腐就是我国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茶楼、麻将、小吃即是成都夜生活的标志。成都的美女也是全国闻名。

创业优势

你可能知道,英特尔、腾讯、联想、德仪、富士康等全球IT巨头都在成都设有工厂或者研发中心,但你可能不知道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最多的城市,成都竟然也排在北京、上海、深圳之后。

成都是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工程产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加工制造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成都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业,尤其是电子通讯、软件、生物制药、芯片行业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资金等方面给创业者大开“绿灯”。比如不足10人的团队创业,在成都天府软件园创业的第一年,可免租。这对任何创业团队来说,第一年办公室的房租都是其最大的开支之一。

成都成本优势显著。多位创业者介绍,在成都,一名工程师月薪在4000—7000元左右,7000元收入可让一个年轻人在成都买得起房与车,还能去吃美食,生活安逸。

成都创业环境良好。作为西南地区的枢纽城市,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气候温和,配套设施完善,英国渣打银行、日本东京三菱银行等全球知名金融机构都在成都设立了代表处。这些优势,是大部分西部城市难以比拟的。

成都也是人才荟萃之地。成都是西南地区的人才高地,平均每1万人口拥有人才614人,远高于全国482人的平均水平。成都的技能人才资源特别丰富,据统计,2003年底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0万,这为成都的现代制造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金矿领域

高科技行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是成都的支柱产业,政府对这些产业有诸多的扶持政策。上面已提及,此处不再赘述。

现代都市农业:成都的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加上四川盆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现代都市农业是个很有价值的投资点。

扬州茶馆范文第3篇

饮早茶,一是要饮出独特的情趣,二是要能吃到别具一格的美点。在上海,我到过不少供应早茶的店家,能符合这两个要求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吃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皮蛋粥、菜包、小笼包、马拉糕、萝卜丝酥饼……久而久之,我就有了成见,总觉得饮早茶不大实惠。而此家酒楼的早茶,却使我大开眼界。跨进二楼餐厅,那安排得错落有致的圆桌方台,那熨烫得洁白笔挺的台布,那服务小姐含笑脉脉、温文尔雅的接待等等,营造出了一种饮早茶特别需要的温馨氛围。茶客置身其间,或轻声细语,或浅笑频频,或举杯品茗,或落箸评说,如堕入明朝孙一元《饮龙井》的诗意画境中:“眼底闲云乱不开,偶随麋鹿入云来。平生于物元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饮早茶,还得配置可口的美食,这个风气不知始于广州,还是兴于扬州,已经很难查考了。但是,广州的著名茶馆潘溪、南园、北园供应的早茶点心,突出了广帮风味。如明末清初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记载,“以糯米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祀先祖及馈亲友者也”的“煎堆”,吃来酥脆香甜;再如用芋泥作皮,猪瘦肉、虾肉、冬菇等炒熟作馅,包成角形油炸而成的蜂巢芋角,外酥脆,内软滑,馅有微汁,鲜美香浓;又如已有近百年历史的艇仔粥,是珠江渔民将所捕鱼鲜洗净后投入粥中演化而来的;用鱼片、鱼丝、油炸花生和粉丝煮成粥,色泽口味均大胜于皮蛋粥,等等。因此,饮过广东早茶,享受过当地“天未亮孵茶馆,吃的盆碟堆得比山高”的情趣,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扬州富春茶社的早茶,也以清茶细点著称于世,它的三丁包、翡翠烧卖、荠菜包、雪笋包、冬瓜烧卖,都做得精细讲究,竟不下三四十种。特别是蟹黄包子,皮薄,馅足,汁多,咬一口,蟹黄油的香卤漫溢齿颊,至今想来,仍然垂涎欲滴。

用广州和扬州自成一格的早茶,来衡量上海的早茶,差距实在是何止千里?我看毛病是出在重引进、轻创造,而且有的只引进了皮毛,似是而非,实在不敢恭维。

我之所以要推崇该酒楼的早茶点心,是它创造了自己的特色,创造或者引进提高了别的店家所没有的美食佳点。虽然,这一类的点心占它所供应的点心中的比例还不高,但从这些点心中,可以“见一斑而及全豹”,点心师们的苦心孤诣,跃然于餐桌之上。

油煎虾饼就是一例。这虾饼乍一看其貌不扬,大小如杯口,厚薄半厘米,色泽棕褐油亮,如此而已;但入口细嚼,那鲜虾的滋味缓缓溢出,是那么鲜美,那么清纯,我不禁暗暗叫绝。我认为此饼绝在点心师能正确地把握住无锡特定的地理环境:它位于太湖之滨,以盛产鱼虾而名噪天下,因此,用虾作料辅以面粉浆制饼,自然地奉献了当地的特色。由此可见,原来是一件极平常的点心,却因融合了本乡本土特色,结果迎来了食客们的称赞。

最让我倾倒的是鱼汤面,这碗面一上桌,只见汤白似奶,面条根根清晰,碧绿葱花飘浮汤中,大有“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的意境。再入口细品,那汤自呈鲜鱼滋味,鲜美可口,那面条柔韧耐嚼,与一般面条大不相同。

原来鱼汤面是江台的传统名点,相传两百多年前有个被赶出皇宫的御厨开设的面铺专卖这种面,从此享誉天下。

按照传统做法,鱼汤的熬制工艺复杂,第一道汤将河鲫鱼炸酥脆,将黄鳝骨油锅煸炒后用清水熬得汤色发白,加入熟猪油;第二道汤,是将第一道汤滗出的鱼骨渣先小火焙干再用猪油煸炒,加水熬制;第三道汤是将上道汤滗出的渣滓,用同样方法熬制。最后三道汤拼入一起,加虾仔、酒、姜后,继续熬制到呈奶白色为止,再用它煮面条。难怪这面条的美味让人赞不绝口了。

扬州茶馆范文第4篇

其实,我们写作文也可以如此,善于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从小处着手,深入开掘,常能别有洞天,正所谓“小”处做出“大”文章,以小见大现真情。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指用小素材来体现大主题。这些小素材是日常常见的、身边的、琐碎的,而大多同学常常熟视无睹或不屑一顾,但一经“点石成金”,用它们来体现“大道理”,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手中握有大素材固然好,但由于初中学生年纪小、阅历浅,大素材可遇不可求,或者根本无法驾驭。生活中,我们如果像齐白石那样,从一只平常无奇的小虾中发现生命的真谛,那么我们就能在作文中左右逢源,化腐朽为神奇。简而言之,以小见大,即是指就立意、选材、布局、角度诸多的写作要素,力求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深入挖掘,用“小”手段鲜明地表现文章主题。

一、以小见大的重要性

考场作文,要求在600字的篇幅内,做到材料翔实丰富、人物立体丰满、情感真切丰盈,确实不易。600字的篇幅,要想承载大容量、有思想的内容,必须从“小”字做起。

只有确立的中心“小”,才能深刻鲜明;选材“小”,这样才能写透彻;角度“小”,这样才容易深入;场景“小”,这样才形象生动……相反,如果老是想表现“大”主题,驾驭“大”题材,选用“大”视角,常会浅尝辄止,泛泛而谈,无法深入挖掘而肤浅无物。

一叶知秋,“小”中窥“大”,以有限文章表达无限深情,短小的篇幅方能凸显意味深长。

二、以小见大的要领

1.宽题窄作。一般限制的方法,是在标题前面加修饰语,也可在后面加中心词,还可前后都加。如“稳”,可写成稳定、稳固、安稳、平稳……如果这样限制,文章的范围就缩小了。

2.见微知著。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力求用600字的篇幅,将属于这一题范围内的某一点、某一侧面、某一感人片段写得深刻一些,充实一些,生动一些。如椽大笔,不一定篇篇都是灿烂华章,流光溢彩,倒是一些日常平凡小事,反能让人领略生活的况味。

3.不嫌琐细。以小见大,不是夸夸其谈,故作惊人之笔,而是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立意,发掘出生活最本质的一点,触类旁通,借题发挥,收到立片言以居要,以一目能传神的效果。最好选取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见人之所见,发人所未发”,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令人耳目一新。

【佳作欣赏】

倾听海棠花开的声音

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七(4)班 刘佳旭

这个春天,海棠花开时节,我又一次来到外婆家,停驻在令我魂牵梦绕的海棠树下。海棠花开的声音,外公,你听见了吗?

微风拂过海棠,夹杂着些许尘土,携着我的思绪回到尘封的过去……

“外公,这棵树上是什么花啊?”记忆中的我那时大约5岁。

“哦――这个啊,是海棠花。它是在你出生的那天种下的。”

“啊?这么说它和我差不多大……”

外公因地制宜,在一块露天水泥地上,制成了一个半圆的花坛。花坛里的海棠花仍然在怒放着,这个地方是海棠永远的家。

每当夏日,夕阳的余晖总会与海棠嬉戏,偷偷地钻过海棠叶的间隙,地上被筛出大小不一的点点光斑。那时,我和外公就会搬出两把竹椅来,放在阴凉处。鹅黄的光斑簇拥着竹椅,一把高而大,一把低而小,两把竹椅肩并着肩。凉风习习下,我们总会一起仰望着西天角那片迷人的晚霞,默默等待着夜幕的降临,一切是那么自然,又是那么清新。

夏日总是很长,夏夜也似乎不解人意,姗姗来迟,但我们都很惬意地等着,尤其在满月的夜晚。忽然一阵风吹来,修长的树梢伸出枝条,似乎要伸向那轮圆月。幸福的银辉洒向了海棠树,似纤纤少女织出的一缕光滑的银绸,披盖在海棠上。外公用左手挥着蒲扇,为我掸去蚊虫的骚扰,也为我拂去尘世的喧嚣;右手端着一个茶壶,悠闲地吸着茶水。我微闭双眸,侧耳倾听,似乎海棠花开的声音传入耳膜……一切都装饰着我儿时的梦。

“外公,你就像这海棠树,为我送来清香。”

“哈哈,佳旭真调皮……”外公笑着。手中的蒲扇高兴得前翻后仰。我更喜欢在外公怀里,触摸那几道岁月的皱纹间长出的一缕暖暖的胡须。那无数个白天黑夜冲淡了多少少年的梦,淡淡的月辉中,有一种思念叫牵挂,外公,你听见了吗?

时光荏苒,海棠树还在,海棠花依旧在开,树影依旧厮守在花坛边;那人却已好久不见,还有那把在月光中摇动的蒲扇。

又一阵微风吹过,吹散了我的思绪。我端起茶杯,伴随着那段逝去的美好,那股沉甸甸的牵挂。我将冷茶浇向了海棠,杯中的茶水缓缓渗入,静静流淌。此刻,我闭上了双眼,用心倾听海棠花开的声音。外公,我仍能感觉到你的存在。

【点评】

文章以小见大,以海棠为线索,通过思念海棠树――看海棠――忆海棠――倾听海棠花开次第展开,表现了对外公强烈的思念之情。文章以情感人,细节描写生动形象,一些动词、形容词语的选用,也恰到好处,如“手中的蒲扇高兴得前翻后仰”等。

总之,文章叙事角度“小”而“巧”――选取海棠作为写作的角度,对其进行细致叙述和描写,通过海棠,表现了与外公的真情,情感自然而不失真切。这就是“小”的好处和妙处。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从小处着手,常能收到良效,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应学会从“小”处来处理诸多的写作要素。

最后,从小处着手写作,要注意以下事项。从小处着手写作,要遵循两个原则:1.“有利于中心表现”的原则。无论用哪种方法、从哪个“小”的方面着手,都必须把“中心表现”放在第一位。2.“有利于重点突出”的原则。

扬州茶馆范文第5篇

扬州美食的兴盛,跟扬州盐商的历史息息相关。几百年前,扬州是中国食盐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造就了淮扬菜甜咸适中、南北皆宜的风味。

尽管富甲天下,但在旧时“士农工商”的等级社会中,盐商的社会地位不高,因此巴结王孙贵胄、往来文人墨客就成为其提高存在感的重要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美食无疑是最好的媒介,差不多每个大盐商家都有一组手艺高超的家厨。他们各有擅长,昔日盐商请客还往往互借厨师,由他们各显身手,组合成一桌极精美的筵席。以闻名于世的“满汉全席”为例,虽然其发源自清宫,但发扬光大却多有赖扬州的盐商家厨。

遍尝美味佳肴以后,盐商对饮食的要求更是苛刻考究。据说,清朝两淮总商之一的黄济泰所吃的蛋炒饭,每粒米都要完整,还要外黄内白,配饭的是百鱼汤,汤里包括鲫鱼舌、鲢鱼脑、鲤鱼白、斑鱼肝、黄鱼鳔、鲨鱼翅、鳖鱼裙、鳝鱼血、乌鱼片等等,尽管这或许是不必要的奢侈,但盐商精于品馔的风气在这些细节中却流露无疑。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扬州盐商的美食消费,造就了今天的淮扬菜。

Day1:体验一

从一顿早茶开始

特别推荐:冶春茶社

地址:广陵区丰乐下街10号(近花鸟市场)

电话:0514—82985123/87368018

人均消费:40元

都说扬州人过着所谓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意思是新鲜的一日从喝早茶(肚皮里都是水)开始,以泡澡(身体被水浸)结束。行游者如果想要吃上一顿正宗的早茶,是要起个大早去店里抢位子的,因为扬州本地人吃早茶的热乎劲比游客还要强烈!

扬州的早茶最有名的有“三春”:富春、冶春和共和春,都是百年老店,各具特色,但冶春却在景色上略胜三分。冶春位于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扬州上岸时的御码头,茶馆沿河而建,碧波荡漾,弯弯画廊,绿荫环绕,一边吃美食一边赏美景,的确是一桩美事。

冶春蒸饺创自清代,是冶春花园最负盛名的点心。咬上一口笋肉蒸饺,果然,月牙儿形状的蒸饺皮子很薄,肉馅鲜嫩,汁水丰富,外形美,味道佳,名不虚传。尽管好吃,但最好留些胃口,因为除了蒸饺还有蟹黄汤包。扬州汤包,皮薄如纸、汤色若脂,吃蟹黄汤包需要掌握要领:“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所谓开窗,就是在汤包顶端咬一个口,之后用吸管喝汤。需要注意的是,汤包味美却难尝,这难就难在一个“烫”字,热腾腾的汤包上来后一定不要心急,小心烫着嘴!曾有不知情的顾客吸汤包时被烫掉口腔一层皮的事故发生。待汤包放得稍凉之后,细细品之,蟹黄汤汁的鲜美和浓郁,不是一般地方能品尝到的。

Day1:体验二

瘦西湖上画中游

景区门票:旺季150元(3—5月,9—11月)

淡季120元(6—8月,12—2月)

开放时间:7:45—17:30(夜游开放时间为18:30—22:00)

吃罢早茶,行游者可直接到从冶春园登御码头乘舟西行,向瘦西湖款款驶去。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瘦”是说湖的形状,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

从乾隆御码头开始,行游者可沿湖欣赏冶春园、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白塔、凫庄、五亭桥等。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性景观,同时也是扬州城的象征。它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桥上建有五座风亭,亭上有宝顶,亭内绘有天花,亭外挂着风铃,就像五朵冉冉出水的莲花挺立在湖面上。乘船从桥下穿过,可以数出五亭桥一共有着十五个桥洞。这十五个桥洞,洞洞相连,洞洞相通。也有人把这里称之为“中国月亮城”,特别适合中秋之夜来此赏月,想必那时会有不一般地绝妙奇景呈现……

若再向北,可至蜀岗平山堂。平山堂位于大明寺大雄宝殿西侧的“仙人旧馆”内,为时任扬州太守的欧阳修所建,是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如今还能看见颇多前人匾联挂于堂内。比如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刘坤一所题的“风流宛在”一匾,书法流畅,“流”字少了一点,而“在”字却多了一点,虽然都是异体字,用在这里却别寓情趣。堂前朱漆红柱上清代太守伊秉绶所作的楹联“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则再现当年高朋满座,谈古论今的盛景,造句既佳,书法古朴,被誉为平山堂楹联之冠。游玩至此,思古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Day1:体验三

吃一次真正的扬州炒饭

特别推荐:食为天

地址:邗江区扬子江中路785号(文昌中路与扬子江路交汇处)

电话:0514—87702366/87702377

人均消费:87元

一般在瘦西湖悠游3小时即可,从景区西门出,一直往南走,步行十分钟即可到达在扬州本地颇有名气的饭店:食为天。如果不想等号排队,建议避开吃饭高峰前往。

菜单一上,首先得点上一道扬州炒饭。来到扬州,不尝一口地道的扬州炒饭,怎么也说不过去。

扬州炒饭品种丰富,单一炒米饭称“水晶饭”,加鸡蛋为“金裹银”,加虾仁为“虾仁炒饭”等等,其中什锦蛋炒饭,算是最典型的品种。看外观,饭粒颗颗分明,红的火腿、白的虾仁、黄的鸡蛋、青的青豆,色彩诱人;尝口感,米粒松软溢香,加之虾仁的鲜味,口感妙极。

虽然扬州炒饭名闻天下,在世界各地的中餐馆也无处不在,但其实它不过是当时扬州盐商家里的一道普通主食,只不过拿到民间,就显得格外稀贵了。据说当年不少盐商家还有专门的“炒饭师傅”,仅仅为一道菜而备一名主厨,奢侈和专业可见一斑。

清炖蟹粉狮子头也是这里的招牌菜。所谓“狮子头”,用扬州话说是大劗(zuan)肉,普通话就是大肉丸子。这道菜的肉馅以肥七瘦三为佳,待烹制成熟后,表面一层的肥肉末已大体溶化或半溶化,而瘦肉末则相对显得凸起,尝起来自然肥而不腻,加之鲜香的蟹粉,酥烂清口的青菜,食后清香满口,齿颊留香,令人久久不能忘怀,怪不得堪称“三头”之首。(扬州三头:清炖蟹粉狮子头、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可谓最具代表性的淮扬菜。)

Day1:体验四

夜游古运河尝“鲜”

购票及上船地点:便益门广场附近和康山文化园附近

票价:单程40元,双程50元

路线:便益门广场—东关古渡—康山文化园

运营时间:便益门广场14:00—21:00

康山文化园码头15:00—21:00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拦一辆三轮车到便益门码头乘舟夜游古运河,将能看到扬州最瑰丽的一面。在华丽的霓虹灯点缀下,古运河两岸摇曳多姿、风情万种,码头、桥头堡或桥栏杆、桥洞,上下里外,全是七色流彩。五彩的光柱分层次地投射到河道、岸堤、杨柳、城市建筑上,城市、公园被点缀成花海灯火的海洋。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就是它的源头。运河两岸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从起点到终点的半小时内,一座座大桥小桥,凌驾碧波之上。游船将经过便益门桥、解放桥、跃进桥,还有以唐代诗人徐凝命名的桥以及廊檐环绕、古朴端庄的渡江桥;两岸东关古渡、东门遗址、普哈丁墓园、吴道台宅第等历史遗迹掩映其间;船行至大水湾处,左岸康山街的富贵气息被绚丽的灯光渲染,似乎递延着五百年前盐商的奢华;抵达康山文化园,徒步上岸,在其旁边的“盐商第一楼”卢氏盐商住宅里,行游者可将古建筑与美食之精美一网打尽。

卢宅前后进深达百余米,大红灯笼挂满庭院。从第一进到第四进,庭院两侧分布着小型花园,假山、花卉、结构风格各异,构思精巧。用餐的淮海厅、兰馨厅、涵碧厅、怡情楼,则是厅堂阔大,厅厅相连。在运河畔的古宅中品尝扬州“鲜”味,肯定是别有一番风味。

这里的竹笙炖海参用的是黄玉参,参体软糯,与含有独特清香的竹荪搭配,汤水清鲜;清炒河虾仁里的虾仁个头虽不大,但晶莹剔透,像一盘光亮的珍珠,细细品味,甜嫩而且清脆爽口,若淋几滴香醋,更能体现出虾仁的鲜甜;最符时令的菜式要数秧草烧河豚,河豚鱼味美,但有剧毒,这就需要师傅的专业加工。有意思的是,搭配的秧草有去油、解毒的作用,这道菜味道鲜美、肉质肥嫩、卤汁浓醇、咸中带甜,不失为晚餐的最佳之选。

Day2:体验一

富春品茶香

特别推荐:富春茶社

地址:广陵区得胜桥街路35号(近文昌中路)

电话: 0514—87930558

人均消费:39元

扬州的一天若不从一顿早茶开始,总会让人觉得缺点什么。就如一首扬州民谣所说:“早上起来日已高,只觉心里闹潮潮,茶馆里头走一遭。”品过冶春,第二天行游者不妨赶早直奔富春茶社。

富春茶社坐落在得胜桥,是一条一百多米长的东西向的老街巷。这里有茶社、有古井、有刀剪铺……能够反映出扬州百姓最传统的生活,蕴含着最浓郁的扬州市井气息。循着小巷,外观像两层亭楼的富春茶社很容易被找到。

富春茶社首先以茶出名。这里的“魁龙珠”用浙江的龙井、安徽的魁针,加上富春花园自家种植的珠兰兑制而成。此茶取龙井之味、魁针之色、珠兰之香,以扬子江水泡沏,融苏、浙、皖三省名茶于一壶,浓郁而淳朴,有“一壶水煮三省茶”之赞语。其色清澈,其味芳香,入口柔和,解渴去腻。再配上这里的点心,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众多远近客人对此心向往之了。

扬州素有“富春的包子,冶春的蒸饺”之说,这里的三丁包子可是扬州名点。它以面粉发酵和馅心精细取胜,发酵后的面团软而带韧,食不粘牙。所谓三丁,就是鸡丁、肉丁、笋丁。三者按1:2:1的比例搭配,鸡丁大、肉丁中、笋丁小,三鲜调成一体,颗粒分明,软硬相应,吃起来也是咸中带甜,甜中有脆,其味津津。

Day2:体验二

个园观竹石

门票:旺季45元(3—6月,9—11月)

淡季30元(7、8月,12—2月)

开放时间:旺季7:15—18:00

淡季7:15—17:30

地址:扬州市广陵区盐阜东路10号

富春茶社离个园不到2公里,出了茶社径直往北走,到盐阜东路右转即到。刚吃罢早茶的行游者,不如边走边逛,慢悠悠地走向个园。

在清代,扬州曾有“园林甲天下”之誉,至今城内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但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算座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

个园以“四季假山”而著名,即假山采取分峰叠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的石头,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有的颜色赭黄,有的赤红如染,其势如刀劈斧削,险峻摩空,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冬山是用宣石堆起的,宣石中含有石英,迎光闪闪发亮,背光皑皑露白,仿佛冬日残雪未消的样子。有意思的是,冬景的假山可以通过一扇窗望到春景假山,想必是要表达“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意境吧!

Day2:体验三

吃遍东关街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若问起,扬州哪里的小吃最多?答案一致说的是东关街。东关街与个园毗邻,游园结束从南门出来即到。在这条全长1122米的历史古街上,玉器行、古玩坊、漆器馆等各种老字号商铺林立,特色小吃更是一应俱全。比如黄桥烧饼、豆腐脑、四喜汤圆、八怪姜糖等,一路走一路逛一路吃,绝对吃到撑!

东关街上大名鼎鼎的聚香斋,不可不去。那里卖的主要是各种烧饼和豆腐脑。特别是豆腐脑,口感滑嫩、鲜咸适中,让人百吃不厌。烧饼也是外脆里嫩,竟然有牛肉、豆沙、蟹黄等多种馅料,据说这里一年四季都是食客满座,足以证明它的味道。

藕粉圆子也是这里最有特色的小吃。它的制作可谓独具匠心,除以藕粉做外皮外,其馅心也很精美,是将腌渍过的糖加猪油做馅料,然后以金桔饼、核桃仁、花生仁等多种果料混合制成,口感滑润,馅心甜润爽口,连汤汁里也带有浓郁的桂花味。

酱菜也是扬州最有名气的特产之一,在东关街371号,著名书法家李圣和挥笔而就的“四美酱园”牌匾吸引着过往行人。店内装修古朴,古老的柜台、酱缸、门板足见这一老字号的历史积淀。这里的酱品有20多个品种,具有鲜、甜、脆、嫩四大特色。比如黄豆酱油,酱香浓郁,色泽自然红亮;什锦菜滋味绵长,味不雷同;腐乳酥香绵软,口味纯正……买个四五罐,自己吃或者送亲友都不错。

除了美食,这里还集中了众多名胜,有逸圃、汪氏小苑,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有明代的武当行宫、准提寺等。名人故居更有不少,比如江上青(东圈门16号)、刘文淇(东圈门14号)、金农(三祝庵)等,恐怕在这里呆上一天都不会腻。

行游贴士

1 每年4月18日—5月18日,扬州市都举行“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此时的扬州烟雨朦朦,稀有的琼花正当盛开,花香扑鼻,也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此外,每年9月8日-10月8日在扬州举行的“二分明月文化节”,是扬州赏月的最佳时节

扬州茶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扬州民俗;开发与保护

随着当前旅游市场消费向高层次发展,旅游者已不仅仅满足于观光度假式的旅游,而更注重亲身体验异地文化模式带来的奇特感受,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2500年特有的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是扬州民俗旅游最大的特色。无论是园艺文化、工艺文化、曲艺文化,还是饮食文化、沐浴文化、茶馆文化,都生动地体现了扬州昔日的奢华风貌,是扬州人对精致生活的执著追求,也是开展民俗旅游的宝贵资源,认识、整合、扬弃、弘扬必然对扬州旅游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认识新民俗旅游文化的生命力

在民俗旅游中,保护与开发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护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发;合理开发也是一种保护,是一种发展性保护,而过度开发则是对文化的破坏和摧残。这就要求民俗旅游发展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快对正在开发的地区民俗的调查和研究;另一方面,对尚未开发的地区,也要进行调查研究,使民俗文化得到较好的生态平衡和保护。

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辉煌文化,使得神州大地上特色民俗比比皆是。要想在民俗旅游市场上有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认清形势,科学合理地开发与保护民俗旅游资源,彰显新民俗旅游文化的生命力。

二、扬州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

近年来,扬州在旅游发展中注重巧打“文化牌”,从恢复建设双东历史街区,建设古运河文化风光带,开设展示非遗文化的486非遗集聚区,到修建佛教文化博物馆、罗聘故居、等历史文化遗迹;政府每年还举办“烟花三月”、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等大型文化旅游节,“节中套节”地举办古城灯会、两岸素食文化节、冬季沐浴养生节等,充分展示扬州特色文化。

纵观扬州民俗旅游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为扬州旅游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知名度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然而横向比较,扬州的民俗旅游任重而道远,其焦点是:

1.不珍惜--拥有民俗资源却粗放型开发

扬州的教场因其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同义,是扬州市俗文化的重要遗址。这里是饮食、理发、沐浴、评弹、歌吹、杂耍、押彩、棋局、相命、旧货、修理、花鸟、鱼虫和菜市的集散地,是市俗文化的集大成场所。曾经的教场及其周围名闻于世的茶社有九如分座、月明轩、静乐园(三圈门)、中华园(东营)、惜馀春(今新春巷);早茶水,则有正阳楼;牛肉汤面馆,在雀笼巷西口,另有各式小吃排档和担食,不可胜数。但如今,除了菜根香、惜春楼茶社等为数不多的本地老字号外,周围生意火爆的却是麦当劳、肯德基、棒约翰、川菜、麻辣烫,甚至还有一些西餐厅和酒吧。

外来文化的冲击、粗放型的旅游开发,打破了扬州原来的文化氛围,加速了扬州整个社会、物质、精神民俗的改变,使得一些原本体现当地传统道德伦理规范的传统礼仪习俗被废弃,民间的节庆活动性质发生了变异,很多传统民俗文化特征被同化,甚至消失。

2.不应时--民俗旅游产品固守传统,不考虑现代游客的需求

扬州民俗旅游资源适合参与性的项目较少,有些项目虽然艺术水平较高,如2012年作为运河名城博览会特色项目保留下来的位于东关街馥园内的“千秋粉黛夜花园”节目。它通过清曲弹唱、古筝表演、茶道展示、戏剧小品和造型走秀等各种舞台艺术,再现扬州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著名女性,演出定位针对市民和游客的需求,主打扬州美女牌。

但事实上,馥园是由民族化妆品牌“谢馥春”旧址上改建而成的特色旅游景区,该景点虽然位于东关街内,但并不醒目,白天参观馥园的游客并不多,晚间表演更是甚少被人知晓。而且作为综艺节目每天演出时间为18点30分到21点,共两场,演出时间较短,游客不能参与其中,吸引力不强,重访率较低。

虽然节目整体风格追求健康、优雅、精致、唯美,但节目表现形式单一,容纳人数少,旅游者很难真正体验扬州民俗文化的个中精华。

3.不亮点--扬州具有独一无二的水利资源,水的民俗文化古今承续,是潜力股,但水戏、水疗、水食、水赏、水游缺乏通盘考虑

扬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和水结下不解之缘。扬州拥有全国少见的复杂水系,生态环境优越,水景资源丰富,目前开辟有六条水上游览线路,分别是乾隆水游览线、瘦西湖-宋夹城河水上游、瘦西湖水上巴士游、古运河水上游览线、扬州-邵伯-高邮大运河线、“绿杨城郭”水上游览线,其中尤以乾隆水上线路、古运河水上线路最为深受旅游者青睐。我们必须认识到夜游项目如水上游等尽管已经初具规模,但仍以吸引观光旅游者为主,尚未形成一个叫得响亮、独具特色的拳头品牌。

而与水相关的民俗文化古今承续更是潜力股。以传统技艺“扬州三把刀”为例,在扬州人手中“三把刀”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被视为扬州“慢生活”的典型,为扬州发展沐浴、足疗、美容等旅游产业奠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实际上,扬州“三把刀”已逐渐演变为地缘文化的代名词,其内涵所指的美食、沐浴和美发行业与“三把刀”相关的品牌效应被逐渐淡化。据扬州工商局统计,扬州含“三把刀”在内的服务业的注册商标仅80余件,只占商标总数的1.8%。而“三把刀”的注册商标以餐饮业为主,有富春、富字、五亭、乐家家等。美容美发业仅仅注册了酷、慧文、紫罗兰三家品牌。

由此可见,扬州围绕水文化开展的各类水戏、水疗、水食、水赏、水游民俗项目乏善可陈,仍缺乏全局统筹意识。

4.不长远--缺乏前瞻性的高度,放眼未来,品牌定位

民俗是人们生活的客观反映,真正的民俗一般都能给予旅游者以真实感。但随着交通的改善,地理的封闭性被打破,旅游地文化的独特性也必然受到冲击,这使得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削弱,这无疑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损失。由此可见,在进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还需具备前瞻高度与长远眼光。

以东关街为例,在相关学者的调查中发现,东关街的所有店铺中扬州地方特色的店铺仅占一半,大多以经营漆器、玉器、扬州玩具、地方小吃等为主,但同时也充斥着北京布鞋、杭州丝绸、宜兴紫砂、台湾小吃等外地品牌的店铺。虽然东关街位列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列,但由于商业过度开发带来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失去原有的地域独特性,其吸引力也就大打折扣。

挖掘的文化内涵不够,走样的民俗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大大地降低了旅游者的重游率,使得很多本应成为经典的民俗旅游变得毫无价值可言。

扬州民俗旅游应该成为一个标志,地方旅游主管部门应致力特色民俗品牌建设,谋求扬州民俗旅游的世界化与世界旅游的中国化、扬州化的全面发展。

三、扬州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

2014年11月21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扬州旅游发展研讨会在扬州举行,多位旅游专家为扬州旅游“把脉”,一致提出扬州城市旅游未来发展应更注重“文化休闲,城市度假”。这对于扬州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提出了旅游的“供给侧改革”的雏形,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淘汰落后旅游方式,将发展方向锁定旅游的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如主席所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其核心在于提高旅游的全要素生产率。落实到民俗旅游,应在开发与保护的静态模式、动态模式同时发力,提高创新能力。

1.扬州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静态模式

(1)民俗工艺品

扬州拥有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地方特色工艺品,如漆器、玉器、剪纸、灯彩等,这些民俗工艺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近年来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评选带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扬州民俗工艺品的影响力。尤其是为迎接扬州建城2500周年庆典,建成“扬州486非遗集聚区”,区内汇聚了68个非遗项目,不仅有世界级的雕版印刷、古琴艺术、扬州剪纸等非遗项目,还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如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扬州玉雕、扬州刺绣等。通过将传统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请进来的方式,集中展示民俗工艺的魅力,更是将其与旅游相结合,开展非遗文化体验与民俗产品定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市民和游客都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手工技艺。

在旅游工艺品销售方面离不开市场推广与品牌传播,具体可借鉴厦门手礼网的运作模式,采用“电子商务+机场提货”的商业模式。目前扬州智慧城市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借助智慧城市这一平台开发旅游工艺品销售在线平台,为年轻人、商务人士等群体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渠道;同时,在旅游景点、交通干线旁、旅游者停留点,如车站、码头、饭店、餐厅等地建立配套的旅游工艺品销售点;根据市场需求,灵活配置工艺品购物车、工艺品购物船等流动销售网点。如此不仅可以稳定中老年旅游消费群体,更能俘获大批年轻消费者。

(2)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民俗文化的场所,是旅游者了解某个国家、地区或民族民俗文化的窗口,也是保存民俗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

扬州民俗博物馆位于盐阜路准提寺内,以收藏作为主题,展品相对单一,很难集中展示扬州的民俗风情。为配合486非遗聚集区的开发,建议对此进行同步升级改造。一方面完善图片、文字介绍,补充实物展示,并充分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增加吸引力;另一方面,新建部分主题民俗展馆,如婚俗厅,用于展示扬州旧式婚俗礼仪;寿俗厅,展示传统的祝寿场面;节俗厅,展示扬州的四时八节;民艺厅,展示扬州民间工艺如玉器、漆器、八刻、灯彩、绒花、面人、剪纸等作坊;食俗厅,展示闻名中外的淮扬菜和扬州小吃,如满汉全席、红楼宴、琼花宴、三头宴、乾隆宴等。

民俗博物馆的建成,不仅利于对本地民众的民俗知识普及,也便于外地游客深入了解扬州地区民俗风情。游客在参观完民俗博物馆后,可前往486非遗集聚区进行体验,形成可观可感的互动体验综合体。

(3)民俗保护区

当前扬州民俗保护区中双东集聚区、教场集聚区已基本成型。2015年4月3日,住建部、国家文物局下发通知,扬州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成为首批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2015年10月26日《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获得国务院批准,规划中提出重点保护双东历史文化街区、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此类历史文化街区对于民俗旅游保护与发展的作用可见一斑。

扬州地方主管部门应以此为契机,重点打造妇幼浓郁市井气息和朴实地方民俗风情的街区,着眼于文化发展和旅游休闲的双重定位。以南河下历史街区为例,充分依托扬州文化和古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建设集民居客栈、会馆经济、惠民安居、文创产业、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片区。

2.扬州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动态模式

结合当前扬州民俗旅游发展现状,从开发古城小巷游、做大沐浴业、整合区县民俗旅游活动、打造民俗节庆旅游等角度进行深入阐述。

(1)开发古城小巷游

扬州的街区小巷是扬州城的名片,是古城风貌精华所在,最能满足游人寻根访古的需求。扬州应充分发挥现有条件,在以下几方面继续致力:一是形成规模效应,制定民俗街区整体保护规划,并分步实施;二是保护示范区,打造扬州东关街“城市中央休闲区”的名片;三是避免街区空心化,让古街区撑起的古城文化休闲,走在这样的古城内,看不到高楼大厦,随处可见居民原生态,游客可以很好地融入扬州百姓的生活。四是变粗放为精致,除了漆器、玉器等特种工艺品外,扬州的民间工艺品也十分丰富,著名的有剪纸、刺绣、灯彩、绒花等,可开设特色工艺品店铺,发展与推广“小巷游”,传播与发扬扬州民俗文化。

(2)做大做强沐浴业

扬州人会洗澡,懂洗澡,爱洗澡,于是形成了“早上皮包水”(指扬州人吃早茶的习惯)相对应的“晚上水包皮”的维扬特色。在扬州,沐浴既是产业,也是文化,扬州沐浴也就成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明和地域文化的反映。

扬州沐浴业中有两张王牌,一是搓背按摩,二是修脚疗疾,是医院疗治的补充,养生的延伸。以扬州陆琴脚艺为代表的扬州休闲沐浴业已成扬州“三把刀”对外宣传的窗口。与此同时,2012年扬州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城”,在加大推进温泉名城建设的同时,放大陆琴脚艺的品牌效应,举办以沐浴文化为底蕴的“沐浴节”,辅之以“三把刀”休闲文化,突出保健美容养生的休闲文化。

在大力发展扬州旅游业的今天,沐浴是“娱”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进一步发挥其优势,促其进一步健康发展。

(3)整合区县水上民俗活动

海、湖、江、河及其相关的民俗都是可观、可戏、可亲、可乐的旅游资源。扬州物产富庶,临江通海,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可以通过构建融人文、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区,全景式展现的胜境,使这一自然人文水融相得益彰的景区成为全国著名旅游品牌,充分彰显苏北水乡、精致典雅的城市个性。

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如高邮清水潭“野鸭放飞”、“邵伯渔隐”等体验项目,p伯湖、高邮湖、宝应湖的大规模的冬季鱼苗放养,可借鉴、可联手、可提升。船舫、温泉、垂钓、水戏、水疗、戏水禽、戏鱼、戏虫、水食、竞渡、漂流,因地制宜,投入不多,效果明显。

(4)致力节庆旅游项目

旅游节庆作为民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城市旅游发展进程中,日益成为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充分利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提炼节庆旅游主题,其主题民俗性越强,神秘感就越强,对于求新、求奇、求特的旅游者来说吸引力也就越大,节庆的生命力也就愈加旺盛。

民俗节庆活动也是扬州民俗旅游开发的重点。“休渔放生”活动在民间具有悠久的传统,过去仅是渔业部门的工作,但通过植入现代文化元素,将政府的增殖放流活动和传统民间放生相融合,放大为“放鱼节”,开展春季的放鱼节、初夏的开捕节、钓鱼节、金秋的品渔节、冬日的干塘节,大有可为。

(5)顶层设计,注重民俗内涵更新

扬州民俗旅游不应仅停留在“摸石头过河”,完全有可能进行“顶层设计”,由“自在”走向“自为”。顶层设计应改变思维,在传统民俗文化中植入现代文化,改变世俗的一贯思维--“三把刀”、“蛋炒饭”的古老的、传统的、安于历史的旧扬州,而是有更多、更复杂的面向--充满活力与机遇,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交融。

以“京杭之心”广陵新城建设为例,借助水文化特色,培育京杭水镇水街,形成京杭之心特色街区,致力丰富其民俗旅游的科学文化内涵、美学文化内涵、体验文化内涵、附会文化内涵等的,成为新型城镇化的范本。

在扬州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还可以借鉴省内其他市县淳风良俗旅游资源成功范例,通过注重苏南苏北的差异,发挥鱼米之乡的优势,集中展示民俗遗存,吸取先进地区休闲农业开发园区规模发展经验。

四、结语

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复杂性,一方面要通过吃、住、行等环节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要使民俗保持其原真性,不致过分商业化。科学把握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才是民俗旅游发展的长远之计。

参考文献:

[1]钱传仓.扬州民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2]杨慧.浅析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J].科技创新导报,2008.3.

[3]崔丽娜.论民俗旅游的社会价值[J].旅游经济研究,2011(4):127-129.

[4]潘宝明.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刍议[J].旅游科学,2002(3):17-19.

扬州茶馆范文第7篇

在中国,哪个地方流行喝茶,那个地方就有茶联,并且衍生不少茶联趣闻。谈起茶联趣闻,几乎都要谈起那副著名的茶联:“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好茶”。此联典出寺庙,讽谕主持将来客分三等,不过,该联原创是谁,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古今不少名人与茶联是结下不解之缘的。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宁德、建州等茶区为官,写下茶联:“客来茶香留舌上;睡余书味在胸中”。茶联数量较多的乃出自清代,禁烟英雄林则徐撰有茶联:“攀柱天高,亿八百孤零,到此莫忘修士苦;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人”。清代好称“扬州八怪”的郑板桥不但能诗善画,而且嗜好品茶。在镇江焦山别峰庵求学时,就曾写过茶联:“买尽青山当画纸;汲来江水烹新茗”,把名茶好水,青山美景融入茶联。在家乡,郑板桥用方言俚语写过茶联,使父老乡亲感到格外亲切:“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把父老乡亲的清淡生活写语中,使人看了既感贴切,又富含情趣。郑板桥善书法,他将茶与墨融为一体,如:“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联中将“文房四宝”与茶和茶具联在一起,表现了爱墨喜茶之情。郑板桥还写过一副宣传绍兴名茶“日铸茶”的茶联:“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郑板桥晚年还曾自撰自书一副对联:“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茶”,体现了他所过的清贫生活。

茶联为旅游景点和休闲文化场所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有个茶店有副别具一格的茶联:“毛峰云顶生云雾,银针竹叶青;龙井玉露观雨花,紫笋碧罗春”,联语把10种绿茶名巧缀成联,情景交融,令人称妙。杭州西湖凤凰山的龙井村有一副茶联:“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春”,上联绘景,下联写茶,谷雨前的茶香气浓郁,此联以景衬茶,以诗喻茶,手法独到。浙江杭州的“茶人之家”陈列室的门庭上,有一茶联:“龙团雀舌香自幽谷,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联中措辞含蓄,点出了名茶、名具,使人未曾观赏,已有如入宝山之感。成都宝光寺有一联云:“僧居佛地本无酒,客到寒山只有茶”。其联语言朴实,游人一看便知僧人的良苦用心。

写景咏物的茶联 湖南南岳衡山南天门茶室有联云:“到南天门歇歇脚,喝杯茶去;登祝融峰看看山,携朵云来”。联语浅显平白,极似在亲切地招呼游客:爬上南天门够累了,来,喝杯茶,再去登祝融峰赏景吧!

遣兴抒怀的茶联 浙江吴兴八里店,道旁茶亭有一副茶联云:“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西东”。该联真实地道出了茶亭的作用和意义,既写了眼前的景物,又暗含佛道禅理。福州南门外的茶亭悬挂一副茶联:“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好山多情,好水无忧,置身山水,超然物外,其乐无穷。此联言简意赅,教人淡泊名利,陶冶情操。四川成都早年有家茶馆兼营酒业,但因经营不善,生意清淡。后来,店主请当地才子撰写一副茶联,镌刻馆门两侧:“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神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此联既奇特又贴切,雅俗共赏,人们交口相传,茶人酒客慕名前往,结果经营效益大增。贵阳市图云关茶亭有一茶联:“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道;一亭俯着群山,站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此联由眼前、脚下路引发“一览众山小”的人生思考,既明白如话,又激人开拓奋进攀登高峰。

嵌名的茶联 初期,长沙天心阁茶社开张,当时长沙城内聚集着不少流亡学生,常有一对对男女学生来此饮茶,有人题写了一联:“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心头无限事,齐上眉梢”。以鹤顶格嵌入茶社名“天心”二字。上联是常用语,下联中“心头无限事”,既有恋人的心事,自然还有战乱时忧国忧民的心事。湖南与广西接壤之处,曾有一茶亭,亭名“留茶”。有一联云:“留坐且停车,看桥边桃浪花飞,绝似巴峡洪涛,武陵仙洞;茶香聊当酒,问亭外萍飘蓬聚,谁具芦仝雅兴,陆羽豪情”。联嵌亭名“留茶”,下联中卢仝、陆羽是历史上两个与茶结缘的名人。有的茶联中无一茶字,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所云是茶,撰联者可谓匠心独具。如扬州八怪郑板桥曾为一家茶室书写一联:“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虽无一茶字,但让人读来,大有“此地无茶胜有茶”之感,扬州有家富春茶社,有一文人向店主建议,茶社门口两侧挂上了这样一副茶联:“佳肴无肉亦可;雅淡离我难成”。店主欣然采纳,果然生意兴隆,慕名而来的中外商贾络绎不绝。广州著名的茶楼“陶陶居”有副茶联:“陶潜喜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联首嵌“陶陶”,联中用了四个典故,巧妙地把茶楼沏茶技艺,经营特色和高尚道德,恰如其分地表露出来。此联旨在劝诫世人饮食有度,珍惜时光。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幼年时才思敏捷,人称“神童”。一日,他家来客,客人品茶之余,有心考考梁启超,遂用手指沾茶水,在茶几上写下:“饮茶龙上水”,最后一个字刚刚写完,小启超就毫不迟疑地指着桌上的字,对出下联:“写字狗扒田”,引得宾主哄堂大笑,客人十分尴尬,却又无可奈何,因为他的字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虽为童心戏言,却也天趣自然。

扬州茶馆范文第8篇

一.细雨骑驴过吴门

2014年6月,中国的“大运河”文化遗产正式入列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此遗产项目中,苏州是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共有4条运河故道和7个点段列入申遗名录,其中最具突出普遍价值的有山塘河及其历史街区、虎丘云岩寺塔、盘门水陆城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全晋会馆、宝带桥、吴江古纤道等七处。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运河遗产的苏州与苏州古城几乎就是同一概念。

但1921年的中国却处于一个军阀割据、内忧外患不断的时代,苏州自然不能独善其身。芥川龙之介骑着毛驴穿行在苏州的大街小巷,有时冒着雨,参观了北寺塔、玄妙观、文庙、天平山、灵岩山、寒山寺、虎丘、留园等景点。瑞光寺的废塔、充溢着蝙蝠粪臭的苏州文庙、显得荒凉的佛堂、荒废的虎丘……让他这个对中华文化怀有一种乡愁的异乡人不由感叹“礼乐之衰,何其甚也!”面对着荒废的江南第一文庙,他复杂而矛盾的心态尽显:“此处的荒废,不也正是整个中国的荒废吗?但至少对于远道而来的我来说,正是这种荒废,才令我产生了一种怀古的诗兴。但我究竟是应该叹息,抑或是应该欣喜呢?”[1]P94甚至随口吟咏起日本的“中国通”今关天彭(1884-1970)的两句诗:“休言竟是人家国,我亦书生好感时。”

与此同时,喧闹的街市、建筑宏大的留园、尤其是充满诗意的苏州水……又让芥川对于姑苏城生出“优美的心境”。他笔下的运河风光充满浓厚的诗意:“……初夏时节的姑苏城外运河沿岸的乡间小路也是很美的。白鹅浮游在运河上,架着一座座高耸的古老的石拱桥。路边树阴清凉的槐树、柳树,还有青青麦田中开着红色玫瑰的花棚,都一一清晰地倒映在水面上。”[1]P97但经过一个山下村落时,芥川又表现出“更符合小说家的身份和口味”的情怀:“尽管杨柳依依,或是女人们依窗而绣,也不应只是一味地惊羡。在村里的一重白墙之内,如同筑巢的燕子一样,隐藏着难以想像的尘世的苦痛。”[1]P98

芥川龙之介认为苏州就像威尼斯一样,最重要的是有水。这苏州之水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竟使他随手写下三大段类似日本作家德富芦花(1868-1927)随笔《自然与人生》中的文字来,其意象组合、叠加,动景与静景结合,极富诗意,摘录其中一段如下:

不知桥名,且倚石栏观河水。阳光。微风。水色似鸭头之绿。两岸皆粉壁,水上倒影如画。桥下过舟,先见其红漆的船头,继而见其竹编船舱。橹声咿呀入耳时,船尾已穿桥而出。一枝桂花顺水漂来,春愁与水色共深。[1]P108

二.千古兴亡话炀帝  

坐在从镇江到扬州的蒸汽船里,芥川龙之介“用了五分钟的时间对扬子江表达了敬意”,然后迷迷糊糊睡去,醒来船已过瓜州,行驶在京杭运河中了。这“绵延两千五百英里的世界第一的大运河”,在他眼中并无特别的宏伟之处,“在薄日当空的长堤上,时而点缀着几点蔬菜的青绿,时而闪动着农夫的身影,感觉异常平凡亲切。”[1]P113他开始打着腹稿,为日后写作游记和诗歌做准备。他这节题为《大运河》游记的最核心部分竟然是用“我”与“旅行指南”对话的方式来写的,真是别有情趣。

例如,“我”感时伤怀:“据说隋炀帝不仅在长堤上种植了万株杨柳,而且还每隔十里建造一亭。长堤还是昔日之长堤,只是不知炀帝今在何处?”颇有点清代诗人张英“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感慨。旅行指南则提醒他,五代以来尤其是元、明、清皆定都北京,多次重修运河,此堤非彼堤了。“我”则进一步感叹:“啊,往昔啊,美好的往昔!即使隋朝已亡,但在如云美眷的相拥之下,泛舟于运河之上的风流天子的富贵与荣华,如同壮丽的长虹一般横跨于历史的际空。”[1]P114而旅行指南又告诉他,炀帝表面上沉湎于乐,实际上是为了掩盖他远征高丽的战略意图。至于那些《炀帝艳史》之类的低俗读物,穿凿附会,皆不可信。这里的“我”与“旅行指南”的对话,有点像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主客互答,主亦为客,客亦同主,都是对隋炀帝力主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评价。

芥川之论与日本学者宇野哲人(1875—1974年)在《中国文明记》(1918)所言甚合:“彼悠游于运河之上,亦是亲自巡察运河工程优劣之举,惟恐高丽警戒防备,故借名佚乐耳。后人至今尚同高丽,陷彼之术中而不知,何者?”[2]P163“运河对后人之裨益甚大,而万里长城仅是稀世之伟观,除好事者对之叹称外,实是无用之长物,两者到底难以同日而语。”[2]P163  至于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宇野影响了芥川,那就不是本文要细加探究的了。

三.桨声日影古扬州

芥川对于扬 州的印象总体上可以说是褒贬参半,失望中夹杂着欣喜。无论是那破旧不堪的平房、凹凸不平、泥水淤积的马路,还是脏兮兮的白墙、贫瘠的油菜田、散发着臭气的水色发黑的内城河道,都让他无法理解古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冲动,无法体会杜牧诗中“青山隐隐水迢迢”的意境。

但是画舫驶出水闸,进入宽阔的河面,水就不像之前那么臭了,景色也渐渐变得美丽起来。他注意到,在一片竹林的背后,有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馆,听其“绿杨村”的便觉十分雅致。“仔细观察,围坐在茶馆的桌边观望着河道的茶客们,无不具有一种太平之相,真不愧为‘绿杨村’里的村民。”[1]P117这里所写倒是与传统扬州人“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喝茶、泡澡的慢生活颇为相合。

穿过大虹桥,观望春柳堤,朝着徐家花园的方向,芥川在柳树下信步前行,“默默暗诵着隐约记得的缪塞的诗句。……实际上,只是在嘴里随意地低吟着‘柳’、‘墓’、‘水’、‘恋’、‘草’等等与彼时彼地贴切的词语而已,于是便有了缪塞诗境里一般的感觉。”[1]P118游毕徐家花园,按原来的方向逆江而上,看到五亭桥时,芥川的兴致大增,感到拱桥“从总体来说,极具中国式的古雅之风……当桥影在天空微微泛蓝的背景中出现在柳丛中时,我不由得微笑起来。西湖、虎丘、宝带桥……当然并不是说这些地方不好,但至少自从上海以来,最使我感到幸福的便是扬州了。”[1]P119

众所周知,五亭桥位于瘦西湖风景区内,是扬州的地标建筑。此桥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照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因建于莲花堤上,故亦名莲花桥。其建筑风格兼有南方之秀与北方之雄,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之为中国最具艺术美的桥。由此看来,芥川对于五亭桥的评价与感受恰如其分。

四.结语

中日两国有过长期友好往来的历史。日本幕府末年,正是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向亚洲渗透的时期,佐藤信渊(1769-1850)就已经提出了“吞并”中国的设想。清王朝在两次中惨遭失败,无疑更坚定了日本对国家发展方向的选择。明治维新以后,所谓“开国进取”、“脱亚入欧”,成为日本政府的基本方针,日本国力迅速增长。随着的胜利,鄙视中国成为日本国民的普遍思想。进入20世纪以后,裂华、侵华成为日本的国家战略并付诸行动。在这种历史氛围下,芥川龙之介难免有对中国失望与蔑视的一面,但他总体上能超越狭隘的民族观,具有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国游记》时应该明确的。

注 释

[1]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宇野哲人.中国文明记[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