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年的诗句

小年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年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年的诗句范文第1篇

清末民初,有一位十分酷爱谜语的名人――张起南。

张起南,字味鲈,对各种文学形式都颇有研究。但他一生中最痴迷的要数“谜学”,就连他自己都说自己是个“谜痴”。

张起南从小就擅长猜谜。他年少时天资聪颖,并且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读书能过目成诵。所以,当他十岁时,父亲就带着他去县城参加科举考试了。没想到,张起南小小年纪就名列前茅。晚上,父亲带着他高高兴兴地回家。二人走到邻村,恰好遇到村里举办灯谜会。灯谜会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围着一条条谜语苦思冥想。张起南走上前,轻而易举地破解了好几道谜题。围观的人既惊讶又赞叹。后来,张起南十六岁考中了秀才,在长沙又遇到灯谜会,他再次大显身手,令众人十分钦佩。但这些对张起南来说,还仅仅是个开始。他长大后依然爱猜谜、爱制谜,还爱研究谜,最终成为谜坛上的顶级高手。

张起南成年后,时代已经变迁,他受到维新变法的影响,不再参加科举考试。1901年,张起南的哥哥在湖南辰州矿局任职,张起南就随他一同前往。

转眼间,元宵佳节又到了,地处偏远的辰州也张灯结彩,到处充满了节日气氛。张起南兴致勃勃地走上街头,准备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灯谜盛事。

可是,张起南转了一圈,却没有找到一条灯谜。“奇怪,这灯上为何没有灯谜?”张起南询问路人。“灯谜?灯谜是什么?”那人奇怪地反问,“只听说元宵节吃元宵、挂彩灯,你说的灯谜是什么?”

原来这里的元宵节是没有灯谜会的!这怎么可以!张起南思索片刻,立刻大步流星地走回家。他提笔写下一条条谜语,接着,又提着彩灯回到街上。

“咦?这个人在做什么?”大家看着张起南挂起彩灯和一条条谜笺,都疑惑不解地围上前来。“这上面到底写的什么?我怎么看不懂?”

“各位乡亲,我这里自制了一些灯谜,”张起南对众人说,“谁猜到谜底就可以来找我,凡是猜对的,都有小礼品奉送。”

众人立刻围拢了过来,大家挤挤攘攘,争先恐后地猜谜。“哇!快来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猜中了还有奖品啊!”“哈哈!我知道了!”“我也猜到了,呀!怎么被你抢先了啊!”

这一年,辰州的元宵节过得热热闹闹。从此以后,大家都知道了灯谜,认识了张起南。很多人由此“步入谜途”,平日里也经常向张起南请教怎样制谜、猜谜。猜灯谜更是成了辰州元宵节上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应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灯谜活动从最开始的正月十五举办,后来扩展到十一至十五,又从初九延伸到十九。

不多久,张起南当上辰州中学校长,灯谜会受到当地政府的协办支持,这让第二年的灯谜会更加热闹。那年的灯谜会分设三处会场,均各具特色,众人争相竞猜。张起南在一处灯谜会上当主持,只要谜题被猜中了,他立刻会想出新题,好像他的脑中有用不完的谜。而且,他还能抽出身来,去其他会场一试身手,且每次都能猜中,众人都对他钦佩不已。

后来,张起南离开了辰州。但不管他走到哪里,对谜的爱好始终不减。他还将谜语知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心得体会,写成了一本灯谜专著――《橐园春灯话》。

张起南认为,好的谜语不但要有趣味,让人猜后余味盎然,还应当别开生面、富有美感。所以,他常常用诗句制谜,使谜语意境优美、富有韵味。

一年新春,正值元宵佳节,家家户户忙着张灯结彩,天空中下起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张起南望着窗外,不由得触景生情,想出一条字谜。他立刻写下这条谜,准备晚上悬挂在灯谜会上。

到了晚上,热闹的灯谜会开始了。大家都围住了灯谜会上挂出的灯谜,有人冥思苦想,有人恍然大悟,有人兴高采烈。大家相继领走了奖品,只剩下张起南的那条字谜还没有被猜中。“这明明是一句优美的诗句啊!”“到底会是什么字呢?”

这时,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走上前来,低声读道:“雨余山色浑如睡……妙啊!”年轻人拍手称赞道,“这么富有诗情画意的谜语,真是难得!真是妙极了!”

小年的诗句范文第2篇

吕碧城不仅是大才女,而且是大美人。从时人赠她的“天然眉目含英气,到处湖山养性灵”以及“冰雪聪明芙蓉色”等诗句里,我们也可看出她的美貌来。今传有其照片多帧,着装为欧式衣裙、胸绣孔雀翎、头戴翠羽,风姿绰约,娟秀妩媚,美丽可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苏雪林曾誉其为“美艳有如仙子”。

《大公报》主笔

吕碧城9岁时便与同邑一汪姓乡绅之子订婚。13岁那年,她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父亲病逝,因无子嗣,全部家产被族人霸占,并唆使匪徒将母亲严氏强行幽禁。小小的吕碧城挑起重担,给父亲的朋友和学生写信,四处求人告援,其中包括时任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的樊增祥。吕碧城“夫家”却起了戒心: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能量,这样的媳妇日后过了门恐怕难以管教,于是提出退婚。那时女子订婚身不由己,而被退婚则视为奇耻大辱。

连遭失夫与女儿被退婚的双重打击后,吕碧城的母亲便带着四个尚未成年的女儿,投奔于塘沽任盐课司大使的舅父严凤笙,开始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之后,维新思想狂飙突进,因不满闺中书艺墨魂、粉黛丝竹的生活,20岁的吕碧城于1903年有意到天津“探访女学”。外甥女要入新学,遭到守旧的舅父的严词骂阻,引起吕碧城的极大激愤,她第二天便逃出了家门,踏上开往天津的火车。她身无分文,就连行装也没来得及收拾。举目无亲的吕碧城在火车上遇上一位好心人——天津佛照旅馆的老板娘。当她了解到吕碧城的情况后,便将她带到自己的家中住了下来。由于吕碧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一时陷入困境,便四处转悠。她无意中得知舅父署中秘书方君的夫人住在天津滨江道的《大公报》报社,就给她写了一封信,述说自己的经历和来津的种种情况,情真意切地寻求援助。

也许是命运的眷顾,吕碧城时来运转,这封信恰巧被《大公报》总经理兼总编辑英敛之看到了,惜才爱才的英敛之亲自前往方夫人的家中探访,相见之下对吕碧城的胆识甚为赞赏,并当即决定邀请她担任《大公报》见习编辑,让她搬到报馆居住。吕碧城因祸得福,到天津“新学”没有上成,却自此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并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人生之路。

才女吕碧城到《大公报》仅仅数月,所发表的格律严谨、文采斐然的诗词就颇受前辈们的赞许。

1904年至1908年,吕碧城成为《大公报》的主笔,她的锦绣文章频频面世。她的两个姐姐吕惠如、吕美荪和她一样,均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大公报》编辑出版了《吕氏姊妹诗词集》,并发表评论,称她们是“硕果辰星”式的人物。

社交场上的明星

其时,各种聚会上常常会出现吕碧城的丽影芳踪,一时成为京津地区的一道奇特景观,人们对这个有思想的美女加才女刮目相看。当时各界名流纷纷追捧吕碧城,如著名诗人樊增祥、易实甫,之子袁寒云、李鸿章之子李经羲等。内廷秘史缪珊如有诗赞说:“飞将词坛冠众英,天生宿慧启文明。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用吕碧城自己的话说:“由是京津闻名来访者踵相接,与督署诸幕僚诗词唱和无虚日。”

当时追求吕碧城的人很多,据说吕碧城的眼光也非常高,只看上了梁启超与,但她又嫌梁启超年纪太大(比吕碧城大9岁),年纪太小(与吕碧城同岁)。另外,根据近代天主教史学家方豪先生考证,《大公报》主编英敛之十分爱慕吕碧城,甚至引起了英夫人的误会。史学家梁元生先生也在英氏日记中发现了英敛之写给吕碧城的词:“稽首慈云,洗心法水,乞发慈悲一声。秋水伊人,春风香草,悱恻风情惯写,但无限悃款意,总托诗篇泻。”确实情意绵绵,流露出一片深情。

吕碧城是这样与友人说起她的情感感悟的:“生平可称心的男人不多,梁启超早有家室,太年轻,汪荣宝人不错,也已结婚,张謇曾给我介绍过诸宗元,但年届不惑,须眉皆白,也太不般配。我的目的不在钱多少和门第如何,而在于文学上的地位,因此难得合适的伴侣,东不成、西不就,有失机缘。幸而手头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学自娱了。”

倡导女权的教育家

做《大公报》主笔期间,吕碧城借助这一舆论阵地,积极为她的兴女权、倡导妇女解放等主张发表了大量诗文。她把兴办女学提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以此冲击积淀千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

为了帮助吕碧城兴办女学,《大公报》总经理兼总编辑英敛之介绍她与社会名流严复、严范荪、傅增湘等相识,以求支持。《天演论》译者、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严复当时执教于天津水师学堂,并任该校总教习、总办(校长),与英敛之过从甚密,曾为其手书《大公报》报名。他也早闻吕碧城大名,对她十分赏识,不仅收她为女弟子,悉心教授逻辑学原理,师生互致诗词唱和,还向总督鼎力推荐吕碧城,说她是兴办女学的最佳人选。于是欣然同意,让她协助戊戌科进士、直隶提学使傅增湘筹办女学。在天津道尹唐绍仪等官吏的拨款赞助下,女学筹办进展顺利。1904年11月17日,北洋女子公学正式成立并开学,吕碧城出任总教习(教务长),傅增湘为监督(校长)。两年后添设师范科,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时年23岁的吕碧城升任监督(校长)。这样年轻的女校长,当时全国也是绝无仅有。

在这方校园的净土上,吕碧城为推广新式女子教育不遗余力。她一干就是七八年,既负责行政又亲自任课,把中国的传统美德与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结合起来,将中国国学与西方的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使北洋女子学府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许多在此学习的女生后来都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艺术家,如邓颖超、刘清扬、许广平、郭隆真、周道如等,她们都曾亲聆过吕碧城授课。

在吕碧城影响下,大姐吕惠如担任南京两江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二姐吕美荪担任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妹妹吕坤秀在厦门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员,亦成为著名诗人和教育家。

不恋红尘皈依佛门

民国成立后,窃取的果实,任大总统,吕碧城进入新华宫担任大总统的公府机要秘书。后欲称帝,筹安会的一批人积极充当帝制复辟的吹鼓手。吕碧城不屑及其追随者之所为,毅然辞职,携母移居上海。

1918年,吕碧城前往美国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美术,兼上海《时报》特约记者,将她看到的美国之种种情形发回中国,让中国人与她一起看世界。四年后学成归国。1926年,吕碧城再度只身出国,漫游欧美,此次走的时间更长,达七年之久。她将自己的见闻写成《欧美漫游录》,先后连载于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

吕碧城终身未婚,后逐渐开始对宗教发生兴趣。民国初年,吕碧城在北京见过天台宗高僧谛闲,若有所悟。不过吕碧城真正开始信佛,根据她自己的记叙,是在1929年前后。

小年的诗句范文第3篇

《家教问题集》

一对中年父母讲过这样一番话,大意是,他们小时候读过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方方面面的问题,分门别类的回答,问得具体,答得翔实。如今,他们的孩子读起《十万个为什么》,也津津有味。他们在教子方面遇到问题后,便想,家教方面能不能编《十万个怎么办》呢?达不到十万个,弄出一两百个“怎么办”也是可以的。碰到家教方面的问题,像查字典一样查找一番,手中不就有了“武器”吗?

从《十万个为什么》想到《若干个怎么办》,它启发我们家教指导需要问题化。我结合自己和亲友的经验,编了一本实用的《家教问题集》,列举了许多问题:孩子念书学了后头忘前头,怎么办?怎样帮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小小年纪学了喝酒、“吐烟圈”,怎么办?书包里发现了男孩、女孩之间的“小纸条”,怎么办?孩子偷看杂志上的性知识介绍,怎么办?孩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怎么办?孩子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带到家来,怎么办?孩子见到客人就往屋里“猫”,怎么办?父母回答不了孩子提出的问题,怎么办?两口子吵架,孩子看着落泪,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家教指导也好,家教研究也好,都应从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出发,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归宿。

在家教过程中,我们需要“查字典”。《家教问题集》的目录和检索方式,应该以问题为纲目。有些问题,不可能答得十全十美;有些问题,也不存在标准答案。但只要把家教中的苦恼归结为问题,又能从中寻找到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家长至少有了精神依靠,叫方法也好,叫对策也好,叫“武器”也好,怎么使用和怎么操作,心里就有“谱”了。

《分科门诊集》

我知道,仅有《家教问题集》是不够的,家教问题虽然五花八门,但毕竟是分散的,零乱的,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味道。如果把共性问题集中起来,请专家研究、会诊,那制订出的方法就向科学化靠近了。

在这方面,医院的分科门诊对我颇有启发。到医院看病,分科门诊,各挂各的号,各拿各的药。我认为,家教方面的“分科门诊”也是可行的,有病例、有症状、有药方,对症下药,药到病除。顺着这条思路,我归纳出一些孩子的常见坏习惯。

厌学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厌学;上学惦着娱乐,念书惦着挣钱,也是厌学;坐在教室里,一心想着“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同样是厌学。

健忘症。丢三落四,是生活上的健忘;说了不做,五分钟热度,是进取上的健忘;考试前,该记的、该背的都记不住,这是更常见的健忘。

马虎症。题都会做,可就是一做就错,出于马虎;错字连篇,不仔细检查,同样是马虎;大大咧咧,办不成一件可心的事,也大多出于马虎。

懒惰症。办事拖拉,明日复明日,出于懒惰;桌上乱、床上乱、地上乱,出于懒惰;交办的事,虎头蛇尾,也出于懒惰。

说谎症。把两分说成四分,这是学习上的撒谎;钱物不翼而飞,这是生活上的撒谎;早出晚归,编造出一天的活动,“谎”越说越没边了。

失礼症。见父母,不叫不敬;见师长,能避就避,能躲就躲;见学友,不冷不热,独来独往。

青春烦恼症。男孩女孩之间,自有“心中的秘密”;两代人之间,“代沟”油然而起;师生之间,免不了出现许多隔阂,这些都在烦恼之列。

诸如此类的症状,我还可以举出不少。当这些问题处于自发状态时,家长拿不出更多的办法,可一旦梳理清楚,分门别类预防和解决时,我们就主动多了。

如果把《家教问题集》比喻成我们手中的“家教字典”,那么《分科门诊集》可以看成是“家教手册”。把《分科门诊集》放在我们的床头,那“武器库”就完备了。

《一理一例集》

如果《家教问题集》《分科门诊集》更多的是资料的收集,那么《一理一例集》主要依靠家长编撰、总结、归纳了。教育子女,如果家长仅讲道理,不讲事例,那么孩子很难听进去。如果家长既讲道理,又讲故事,在娓娓动听之中寓理于例,那就会有良好的效果。那么,这里所说的“事例”是指什么呢?

要有一大把故事――常讲常新的故事。讲故事不难,但老掉牙的故事孩子听着没劲。同样一个道理,如果伴有一个新鲜的故事,那么效果就大不一样。比如,讲做人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妨讲一个故事。作家秦牧在庆贺自己文学创作50周年的时候,他说一生警惕两点,一是物质上的贪婪,二是精神上的自大。在谈到第二点时,他说:“世界上的事情多是‘四舍五入’,四和五虽差距不远,但逢五可进为十,逢四则退为零,实际不见得公正。”他接着说,“我不过幸而处在‘五入’。一个人有了点名气,常会取得比别人有利的位置,并不是每篇文章都写得好……”秦牧关于“四舍五入”的一番解释既通俗,又深刻。当我和孩子促膝谈心的时候,讲几段这般精彩的故事,孩子就往心里去。

小年的诗句范文第4篇

东西生明,时光速流,又是一个春节即将来临,在春节来临之前,第一个小节便是旧历年的腊月初八,按家乡的俗称叫做“腊八”。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牛年腊八节优秀作文五篇,仅供参阅。

牛年腊八节作文【1】今天是腊月初一,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快到了。校长付少玉为了犒劳大家一年的辛苦,亲自安排后勤主任刘福军到超市购回磨莲、红绿豆、糯米、西米、高粱、荞麦等,挑选上等瘦肉,加之老师从家里拿来些红薯、南瓜,就这样大家第一次在学校吃上了风味别致的可口腊八粥。虽然是一顿粥,可是大家吃出集体凝聚力,决心来年更要发奋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深情厚意。虽然以前读过冰心的《腊八粥》,自己家里也吃过腊八粥,但觉得今天的腊八粥更甜更香。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说法有很多,其中有这么一个美好的传说最有意思。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羊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粮食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出来,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

牛年腊八节作文【2】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腊”在古代本是一种祭礼。在商代,每年人们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4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称为“腊祭”。因此,人们就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称为“腊八”。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每到腊八节这一天,人们总要吃上一顿香甜可口的“腊八粥”。

专家介绍说,“腊八粥”的来历和传说多种多样,各地版本不同、说法不一。在佛家看来,“腊八粥”来自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宗教节日食品。自从佛教传入中国,腊月初八这一天广为施舍饥民的善举。逐渐演变成熬煮腊八粥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腊八粥原有的宗教意味逐渐隐退,到如今实际上已成为色味俱佳的节令美食了。

专家指出,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的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民谣曰:“腊八,腊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了,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粥原有的宗教意味逐渐隐退,到如今实际上已成为色味俱佳的节令美食。有关专家指出,腊八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牛年腊八节作文【3】早上,9点了还蒙在被子里,隐隐听到电视里传出声音,睁开眼,看到一档美食节目——主持人正美美的品着蒜,一拍脑袋,打开电脑,今天,不就是腊八节吗?

确认了节日,还是将节目看个完整,南北两地不同的习俗,共庆着同一个节日。腊八粥、腊八蒜,还有从来没尝过的腊八豆腐,一切都那么可爱,仿若近在我的眼前。坐在沙发上,节目结束了还是意犹未尽。腊八到了,新年就不远了吧……

想起每一年的腊八,总是早早的来到姥姥家,扑鼻而来的便是腊八粥的香味,甜甜的,品上一口,顿时觉得心里像被温暖糊住了一般,甜在了唇边,印在了心底。转眼,又是一年了,思念着那个味道,思念着温暖的味道。

设想着,一会儿,就要吃到这团圆的欢乐了,天涯另一边的朋友,是不是和我一样?想着想着,那份甜蜜又充溢在心头,是这一个节日,将天南地北的心都锁在了一起,虽然未曾谋面,还是说一声——腊八节快乐!我知道,我送去的祝福,朋友一定能感受到。

牛年腊八节作文【4】今天是腊八节,被寒假快乐冲昏头脑的我早把这个小节日忘记了。

“吃饭了!”爸爸便急忙喊道。的确有些饿,想到马上就能吃到妈妈烧的香喷喷的红烧肉和拿手的糖醋鱼,我赶紧去洗了手。

“什么?今天喝粥?”我望着每人面前的一碗粥,不满地嚷道。抬眼看看平时一样讨厌喝粥的爸爸,想找到同盟,一齐“反抗”,没想到爸爸正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着。再看看妈妈、爷爷,他们也都吃得乐呵呵的。这是怎么啦?爷爷看我在发愣,便放下碗,饶有意味地吟诵道:“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婷婷,粥是宝啊,不可浪费!”我还没回过神儿,妈妈义开口了:“早(枣)下力(栗)气,来年丰收。婷婷,这粥有营养,吃吧!吃了腊八枣,背起书包往家跑。婷婷,快放假了吧?别呆了,快吃呀!”

“哦……”似乎这粥还有什么深意!我刚捧起碗,爸爸一阵狼吞虎咽,一碗粥已吃完了。他放下碗,大声喊道:“过了腊八,不怕啦!”看着奇怪的大人们,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大吃大喝”了起来。真是奇怪,一阵猛喝之后,原本冰凉的手变得暖和起来了。

边吃边听他们聊着,我才慢慢明白过来:原来今天是十二月初八,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十二月初八这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发现,用大米粥救活,后来大彻大悟,得道成佛。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掺在白米中的五谷杂粮总计不下20种,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故又称“福寿粥”。

原来,这看似普通的一碗粥有这么深刻的意义,于是我赶快请妈妈传授做“福寿粥”的方法。妈妈告诉我,先准备好要用的材料:必不可少的是粥米,豆、枣三样,其他可根据自家人口味配比,如核桃、粟子,玉米、葡萄干等。玉米要提前泡3—4小时,其他材料可混合洗净,再将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锅内,加足量水,烧开小火熬成粥即可。喜欢甜的就放些冰糖一起熬,用紫砂煲,三小时就能喝上粥了……

在我们这里,腊八粥熬好后,先要敬神祭祖,再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

腊八节喝腊八粥真有趣。这象征着多福多寿的腊八粥,大家可别忘了十二月初八喝一大碗啊!

牛年腊八节作文【5】草草地吃过早饭,匆匆地上市场买菜。有人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我一个人都过糊涂了,听后,才有了点离年傍近的感觉。

回到家里,楼室空空。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来。我们几个孩子几乎一有时间就翻看日历,将春节那天的红页折叠,一遍遍倒记时数。一天,两天,三天……恨不得春节即刻来临。我们的母亲见我们渴盼的样子,便笑着说起了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过大年。听着母亲那慈爱的吟诵,便感觉春节真的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腊月初七晚上,家里开始热闹起来。父亲将黄米、糯米、红枣、和红豆用温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锅在火炉上煮板栗。父亲说,做腊八粥得要用五种材料,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我们哥几个围在父亲身边,象几只没扎翅的小鸟,等鸟妈妈喂食。栗子煮好,父亲用干裂的手剥开褐色的硬壳,将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颗颗轮流送进我们的嘴里,可他一颗也舍不得尝。这时,母亲盘腿坐在炕头,在明亮的罩子灯下,为她的这几个儿女赶制新年的衣裳。橘红色的罩子灯光柱直映用白纸糊的顶棚,顶棚便出现一轮圆圆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们幸福快乐的一家。腊八节的早晨鸡还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顶着星星抱进柴草。轻轻的开门、关门声,他咕哒,咕哒的拉风匣声,现在好象还响在我的耳畔。我们也都醒来,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风匣发出的有节拍的响声,象在聆听马头琴上优美昂扬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亲呼唤着我们起床,笑着说:“快吃!快吃!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谷子先黄尖。咱们家早吃。”于是我的眼前又浮现了一片金黄。

小年的诗句范文第5篇

   春节大扫除心得体会范文2022

  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又来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母亲总是会为我们精心熬制一碗粥。母亲的粥很简单,一把白米,几枚红枣,外加一小把杂粮。母亲常说,这粥中自有一番道理,只是寻常人难以品到。

  总是觉得母亲说得过于玄妙,这粥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一把米,几枚红枣而已。见我这样说,母亲说:“你啊,还年轻,自然品不到这其中滋味,等再多一些磨练,也就知道这尘世间的酸甜苦辣了。”

  每年的腊八节,母亲的话总是最多。只是在我看来,这粥固然好,可如若每天都喝,势必让人受不了。于是,还是喜欢时常去餐馆大吃大喝,还是喜欢让自己为了所谓的名与利而奔忙于职场当中。

  时间久了,竟让人有所难言,不仅内心深处煎熬,就连身体也跟着不对劲。一把白米,几枚红枣,外加一小把杂粮,母亲将粥熬好给我送来。那一天,她对我说:“饮食素淡一些,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免受病痛的困扰,尘世上的事情看淡一些,就可以让我们内心得到安宁。”

  许久想不开的我,没想到母亲的几句话便让我的心结打开了。原来这尘世间的一些道理,竟在这一碗小小的粥中。凡事看淡一些,就可以不为此而身心疲惫,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

  那一年的腊八节,因母亲的一碗粥而让我有所感悟。人世间的一些东西,有多少是我们所需要的,又有多少是我们所不需要的?为什么我们总是为了那些不需要的东西,而去争去抢?为什么就不能做到平淡地去看待一些事情?

  春节大扫除心得体会范文2022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情况的日子。我们一家要在这一天开始大扫除了。新年要有新气象!我们要花一下午的时间来大扫除。

  姥姥先分配好每一个人的工作:我来拖地和擦门、哥哥来扫地和擦玻璃……我们干得热火朝天,每一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我们最终打动了一个“大懒虫”-爸爸。他睡了一会觉,又不好意思地起床了,他也去干活了。

  我呢,首先要拖地,就拿起拖把,拎起一桶水,开始我的任务,得很认真,爸爸不停地夸我。过了一会儿,回头看看我的杰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怎么地上都是脚印?我低头看看我的鞋,就一下明白了。原来我是从门口开始往里拖起的,拖干净的地方,又被踩脏了。我只好再辛苦一下,吸取教训,把脚印拖掉,看起来做什么事都有窍门呀!下面该抹门了。我找来抹布,把门仔细地擦了一遍,发现还有一些胶布留下的印痕在门上,用抹布擦布擦不掉,只好用钢丝球来擦了,我终于把它擦干净了。

  “傲依,快过来,把果盘再洗一下!”从厨房里传来姥姥的声音。啊!我正想休息呢!唉,只好再去干了。“这就去!我急忙说。我拿起抹布又去干了起来,忙了一下午,终于完成了我的任务。恩,我负责的地方还真干净!

  我们一家人干了一下午,却换来了一个干净又整洁的家。真值!

  春节大扫除心得体会范文2022

  腊八节是我国古老的民俗节日,它由来已久,传承至今,具有丰富的文化。芳香弥漫的腊八节,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不仅让凡夫俗子神往,而且也是许多文学大师的钟爱。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诗人杜甫的《腊日》算是较早描写腊八节的诗歌。从诗句中可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很冷,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透漏了因不能回家淡淡的忧伤。

  宋人陆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中写道:“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清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而过腊八节、食腊八粥在现代作家的笔下更是摇曳生姿,楚楚可爱。沈从文在《腊八粥》中这样描写孩子喝腊八粥的场景:“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喝腊八粥的样子,跃然纸上。

  而冰心的散文《腊八粥》一文,以清丽优美的文字,把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娓娓道来:“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这篇文章,质朴而感人。原来,最深的怀念,就是平实地讲述,贴切恰当。

  梁实秋的腊八粥曾被誉为是“粥类中的综艺节目”。在《粥》一文中,他这样描写熬腊八粥的场景:“我小时候喝腊八粥是一件大事。午夜才过,我的二舅爹爹就开始作业,搬出擦得锃明瓦亮的大小铜锅两个,大的高一尺开外,口径约一尺。然后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红枣、桂圆肉之类,开始熬煮,不住地用长柄大勺搅动,防黏锅底……等到腊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的喝个尽兴。家家熬粥,家家送粥给亲友,东一碗来,西一碗去,真是多此一举。剩下的粥,倒在大绿釉瓦盆里,自然凝冻,留到年底也不会坏。”在这篇文章中,腊八粥的做法,煮腊八粥的食材、器皿以及人们吃腊八粥的热闹情景,跃然纸上,读起来令人印象深刻。

小年的诗句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园林;花木;意境;竹外一支轩;梧竹幽居亭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建筑、山、水、花木是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物质要素。建筑的位置、山水的布局,都会左右一个园林的总体格调,往往在造园之初就被反复斟酌、构思。相对而言,花木的栽植显得简单些,修改起来也更容易。但因为自《诗经》、“楚辞”起就附于花草植物的“比德”之美,园林主人在栽花植竹时,常常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抱负、精神追求。拙政园在建园之初,三分之二的建筑题名都和花木相关。江南园林多粉墙黛瓦,色彩素雅,山、水本无色,正是花草树木四季色彩的变化点染了园林。三生花草梦苏州,苏州园林若少了花草,不知要减了多少荣光。走近苏州园林,喜爱苏州园林,体味苏州园林文化意境,离不开对园林中花草树木的解读。

一、网师园竹外一枝轩

网师园中部景区为全园精华所在,以彩霞池为中心,池边建筑错落有致,可坐可停。自“网师小筑”门进园,沿墙过黄石假山,穿射鸭廊、进竹外一支轩,停步驻足则全园之景了然。彼岸黄石假山“云冈”、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宛若画中景物。

竹外一支轩在彩霞池北,依水而建,宽仅三步。轩有墙三面,北墙上开一满月圆洞门,两侧各设一横长型大方窗。西、南设计成相邻的折角墙,西墙较宽开一横长八角窗,南墙窄,有一竖长方窗。与窄窄的南墙相连的是直接面水的美人靠,斜倚槛前,正宜细数水中游鱼。整个面水小轩虽体量不大,但无拥塞之感,洞门空窗将原本封闭的空间变得气韵流动,既可框轩外之景,也可引入四周之花木松石。轩后为集虚斋,“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唯有心中空灵虚涵,才能领会天地大美之道,才能充沛不息的生机。轩、斋间以两丛翠竹相隔,与“竹外”之意相符。然“竹外一支”,“竹”为实,“一支”则为虚,是字面中并未出现的横斜 “红梅”。它既是轩外那实际种在水边的梅树一株,也是人心中横斜而出的活泼泼生机。朱良志在《真水无香》中于“科学的态度”、“功利的态度”“审美的态度”外,又提出了第四种态度,即“生命的态度”。这“生命的态度”也是“活”的态度,是回到自然,融入天地间体验生命愉悦的过程,是在良辰美景面前由怡情悦性进而“入境”的精神体验。然而这需要观赏者有相当的品赏能力,否则即使有千树万树的红梅也体味不出一支的横斜之境。

“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网师园的竹外一支轩当然没有江头千树的壮观景色,只有彩霞池边的斜梅一株。但这正是网师园乃至整个苏州古典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妙处所在。境由心生,若去一一落实园中的各匾额题名,那拙政园“雪香云蔚”不过是亭前的白梅几株,哪有云蒸霞蔚的气势?“海棠春坞”也只见两棵垂丝海棠,又何来氤氲萦绕的花气袭人?

“竹外一支斜更好”的佳处正在这“外”和“斜”上。“外”是摆脱束缚与规矩,开辟出一自由广阔的天地,鸢飞鱼跃,上下纵横。《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写夜宴之后,宝玉意外发现妙玉给他的生日贺贴,上题“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妙玉带发修行,自称“槛外人”,乃自谓蹈于铁槛之外。铁槛之内即为浊世俗尘,铁槛之外则是修行的清静世界了。“斜”与“直”相对,正是园林建造的要旨所在,“直”是人工、规范、法度、条理,“斜”是自然、生机、散漫、无序,是人心灵的源泉。源头活水才能始终生机盎然,生生不息。宋人爱梅,全宋诗中咏梅的就有四千多首。宋以降的文人写意画中,竹与梅成为一再被表现的主题。自北宋文同画墨竹图达到“竹如我,我如竹”的境界,杨无咎作四时梅花图得梅“篱边月下,疏景横斜”的神态,梅与竹所代表的俊杰高雅、疏香清冷的品质就从文学作品进而拓展到绘画领域。元代王冕的代表作《为良佐作墨梅图》,清金农的《空香图》、《梅》,恽南田的《双清图》,细观其画作都可发现,其构图往往是或右或左凌空画寒梅一枝,横斜画面中间,枝干舒展挺秀,枝头着数点梅花,淡雅清秀。也许是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实在是把梅花的情韵表现的太过传神,以至于“横斜”之态从此非梅莫属了。民间植梅向有“四贵”相传:贵稀不贵繁,枝疏则风神潇洒;贵老不贵嫩,株老则苍劲古朴;贵瘦不贵肥,干瘦则骨格清癯;贵合不贵开,花合则含蓄不露。稀、老、瘦都暗含了梅枝的不规则与姿态天成,是对人工约束的规避。而花开则败相已露,生机减退。其实横斜之姿也不过是梅的外在姿态,是文人雅士放纵性灵的幻化之形。若为横斜而横斜则成了《病梅馆记》中“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的病梅、残梅,与自然天成的本意背道而驰了。就如同“外”与“内”的对立本不存在,只是由人的理性与知识在区分。妙玉之自称“槛外人”恰表明她心中留恋红尘,世界本为一体,此岸即是彼岸,又何来内外之分别。“山色本无色,泉声非有声。顿觉眼耳妄,根尘何自生?”这是戴熙的自题画诗,在画家看来不要执着于山林风色,画作的妙处正在声色之外。竹外即是竹内,只要心中有一枝横斜,也即是千万枝的生意葱茏。

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拙于政者才选择放舟三山五湖。隐于丘壑太寂寞,于是在一二等繁华处建城市山林,搜奇峰为腹稿,垒土石为假山,引清流为园池,在网师园小筑,寻潭溪处渔隐,过樵风径,于射鸭廊嬉戏。这是模拟真山水后的第二自然,也是求于骊黄之外的艺术再造。真正的归隐在于心,山水花木不过是外化的形式,轩中小坐只是给心灵一个暂时安顿的空间。

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彩霞池面积虽小但水体聚而不分,东南、西北各架一小桥,使人不见水之源头,更有飘渺不尽之感。池北之假山“云冈”,黄石磊磊,气象森严,假山之中蕴含着真山的精神。在竹外一支轩中小憩,眼前水波荡漾,彼岸山石巍峨。伸手可触摸枝桠疏淡的白梅,凝望有虬枝峥嵘的黑松。回首则方窗后翠竹摇曳,圆门中集虚斋典雅宁静。梅花纷纷开且落,黑松则四季长青。风行水上时,彩霞池微起涟漪,夏雨冬雪,云冈假山凝重浑厚。花开花谢是无常,然而人们往往被无常的表象所迷惑,看不见水不流花不开的世事本原。

竹外一枝轩西墙外有垂丝海棠一株,每到仲春时节,满树花开,朵朵娇媚。花色粉中带白,娇艳欲滴,花瓣片片轻柔,化作点点飞红,落于彩霞池中。海棠虽在轩外,因紧邻墙栽,且墙上有横长八角空窗一扇,落日熔金之时,婆娑花影恰透过空窗洒落轩内。窗外花为实,地上影为虚。花后九百年古柏凌空傲立,历经风霜雪雨,世迁而绿枝犹在,印证着世间之“常”。最宜“绿肥红瘦”的海棠难经风雨,则是年年诉说着人世“无常”变化。然在庄子看来八百年的彭祖也不过是小年,那地面、墙上投落的花影或许才是世界表象后的真实所在。中国艺术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徐渭提出的“舍形而悦影”,这“影”是超越物质意义的光影、月影、花影、鸟影之上若有若无的特征,是生命不可把握的特点。严羽说:“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由文学绘画作品表现之则是“疏影横斜水清浅”、“云破月来花弄影”、“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是徐渭笔下的焦石牡丹图、是陈白杨挥洒出的云山图卷、雪诸惊鸿图。“以行索影,以影索形,模糊到低耳”,这是陈白阳独坐静寄庵,作墨花图册后所题绝句。极绚烂盛开的海棠不过是生命瞬息的火花,转瞬即逝,是色相世界无常的显现,真正的“常”则是洒落地上的淡淡花影。花投射出花影,可花影已不是花。世人只执著于眼前的花开花落,被造物的翻云覆雨所迷惑,于“渐”却恍若不见,青丝朝夕染霜雪,黑发转白如同那地上的花影,在看似不变中早已变化了模样。

二、拙政园梧竹幽居亭

拙政园中部景区,一向被认为是较好保留了建园时水木明瑟、山石旷远的明代园林风貌。由倚虹亭进中部景区,眼前铺展开的是由东向西渺渺池水,举目远眺,苏州园林现存最有名的借景北寺塔,遥遥在望似在园中。慕名而来的八方游客络绎不绝的在此驻足留影,人声喧嚣,难有停歇。

倚虹亭南侧有座造型独特的亭子——“梧竹幽居亭”,亭为平面四角方形,每面墙上都开圆月洞门一扇,立于亭中,四周景物如套环中。亭周有围廊环绕,白墙红柱,翘角飞檐,亭东有长廊为衬,廊墙上漏花窗与书条石相间,旧时此处已是园东尽头,全无喧闹嘈杂气氛。亭外梧桐、枫杨,枝繁叶茂,浓荫蔽日,北侧几大丛慈孝竹翠干摇曳,微风过处,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亭西北为池中堆叠的土石假山,亭、山之间曲桥相连,有通幽探景之妙。“种竹宜筑土为垅,环水为溪,小桥斜渡,陟级而登,上留平台,以供坐卧,科头散发,俨如万竹林中人也。”(文震亨《长物志》)此处以亭代平台,更显幽深。倚亭西望,山林青翠,飞鸟掠影,水波荡漾,楼阁掩映。在此幽居赏玩,自然是杂念渐退,心境澄明。

文震亨《长物志》有:“青桐有佳荫,株绿如翠玉,宜种广庭中。”梧桐高大挺拔,重重叠叠的树叶遮阳蔽日,最易营造出清幽雅静的环境。梧桐自古就是园林庭院的重要栽植树木,这源于它被赋予的独特文化意蕴。《诗经·大雅·卷阿》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梧桐因为生长的茂盛,引得凤凰啼鸣。宋代邹博的《见闻录》说:“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庄子·秋水》庄子见惠子时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鵷鶵”就是凤凰的一种,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只有见到梧桐才肯落下,只以竹子的果实为食,只有甘甜的清泉才肯饮用。在古人看来,梧桐是与凤凰联系在一起的,是祥瑞的象征。百鸟之王的凤凰只栖息在梧桐树上,足见梧桐的高贵不凡。元末常熟曹善诚就曾建“梧桐园(洗梧园)”,其园池之胜甲于江左,文人雅士多荟萃于此。元四家的倪云林爱绘《梧竹图》,常命童子用水洗梧以示高洁。文徵明卸翰林院待诏职回故里后所建“玉磬山房”,也植梧桐于中庭。其子文嘉《先君行略》中记:“到家筑室舍东,名玉磬山房,树两桐于庭,日徘徊啸咏其中,人望之若神仙焉”,“盖如是者三十余年,年九十而卒。”

“萧条梧竹月,秋物映园亭”,园中栽植梧桐、翠竹,体现的是园主暗比与凤凰的孤高之意,这大约是源自中国文人自屈子以来的“自怜”情节。屈子“惆怅兮自怜”的自我抚慰在《离骚》诸篇中俯拾可见,虽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即使“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却始终“非世俗之所服”。纷繁的浊世中“芳与泽其杂糅兮”,可还是要“独好修以为常。”屈子为理想九死不悔,自沉汨罗江前,与渔夫感叹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然而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心头萦绕不散,大多数人都是入了红尘才能超脱红尘。庄子般的大智慧,是在险恶宦海沉浮后的心灵解脱之路,是人生逆境后的放旷高蹈。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是经历了穿林打叶、一蓑烟雨吗?

苏州园林是文人士大夫归隐后的心灵安顿之地,拙于政者才来灌园鬻蔬,不是不想为政,而是无奈于政。秋日的斜阳淡去最后的光辉,皎洁的明月缓缓升起。梧桐叶落秋意正浓,唯有翠竹不畏寒霜,苍绿依然。园中寂静无声,院内景物萧条,生年不永,命运多舛,远离漩涡止于静水,在寂寞中体味清冷。放弃庙堂的富丽,山林清韵处有萧散之美。散发弄舟是另一种方式的安慰与劝解,在痛快沉郁中为自己保留那一份楚楚动人的风韵。

“野竹自萧散,幽兰亦错杂,清风一披拂,雅韵互相答”。梧、竹与我为邻,芳草为我留香,山水与我作伴,以腐鼠为美食的鸱鸟哪里知道凤凰的高志。冷冷的月色下,花木山石,亭台楼阁披上了一层幽蓝的光,凄清、萧瑟,于是在荒漠寂寥中回到生命原初的起点,在云卷云舒中,寻找优游回环的空间。落叶散尽不是归于衰朽,是在枯萎中隐含着新的生机,是超越这凡俗的世相,建立一个活泼泼的真实世界。

三五数叶杂树,伴以茅亭小屋数间,近处坡岸寒石点染,远处是隔水浮动的远山一角,元四家倪云林画作以画面平实简约,意境清空明洁,寂寥萧散,不食人间烟火著称于世。水不流,风不起,云不动,花不开,云林创作的世界将中国山水画对静寂的追求推向了极致,极大的影响着他的后继者。沈周、文徵明、石涛、山人、恽南田这些绘画大师,无一不从云林处感受这份荒天苍古的阗寂气息。执掌吴门画派三十年的文徵明参与了拙政园的设计建造,作为艺术史上一位诗书画文兼擅的全才,文徵明自然将文人士大夫的雅逸之气融入园林的修建。同时,拙政园又成为他诗文画创作的重要源泉,其《拙政园诗画册》被认为是明代文人山水画、诗文的杰作,总体风格恬静淡远,有黄大痴、倪云林之意趣。画册所录建园时三十一处景点并无梧竹幽居亭,但文徵明另有画作《中庭步月图》却与此亭立意相符。图写月夜寂寥小景,有跋记画时情景:“碧梧萧疏,流影在地,人境绝寂,顾视欣然。因命童子烹苦茗酌之,还坐风檐,不觉至丙夜。东坡云:何夕无月,何日无竹柏影,但无我辈闲适耳。”(《式古堂书画汇考》画卷卷二十八)自云林作枯木空亭,中国山水画家就多了一个奇特的世界。“虚斋生深寂,凉声逸清美”,(文徵明《听玉图》)“密树含烟瞑,溪山过雨青。诗家无限景,都属水边亭。”(文徵明《水墨山水轴》)画中可以没有人迹,亭的安放就是人迹之所至。所以这不是一个死寂的天地,而是一个圆满的世界。倪云林《秋林亭子图》有题诗云:“云开见山高,木落知风劲。亭下不逢人,夕阳淡秋影。”另有题诗道:“天风起长林,万影弄秋色。幽人期不来,空亭依萝薜。”明代山水画家王绂有《虚亭秋色图》,题诗道:“远山淡含烟,疏树晴延日。虚亭寂无人,秋光自萧瑟。”在寂静的山影丛林中,有的是无人的萧瑟,可是秋日的光影跳动点亮了人内心的光亮,这光亮就是艺术家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