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易经与人生

易经与人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易经与人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易经与人生范文第1篇

二、活动主题:

吸取传统智慧思考管理之本参悟经营之道

三、活动目的:

本次讲座是我们为企业管理者深入了解传统易学文化在企业发展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搭建一个平台。权威性和实用性是本次讲座的特点。本次讲座将邀请国际著名的易学专家出席,就如何运用传统易学文化预测和策划商业决策、企业管理、企业诊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调配、品牌运营、企业文化等内容进行深入的讲解和探讨。

四、主讲嘉宾介绍:

李伯淳先生与朱焱先生介绍(略)

五、讲座内容:

1、易学与商业决策

2、易学与经营管理

3、易学与项目投资

4、易学与人力资源调配

5、易学与企业环境建筑风水

六、目标人士:

1、各类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及商务人员包括:企业董事长、总裁、CEO、总经理以及企划部、人力资源部、广告部负责人等商业精英;

2、长期从事易学研究与应用的专家、学者。

七、学员招收计划:(略)

八、活动时间:

20__年元月1—2日(暂拟)

九、活动地点:

学苑大厦(暂拟)

十、活动现场布置:

1、学苑大厦现场:

学苑大厦门口上方为“安徽首届易经学与企业管理大型讲座”

学苑大厦讲台背景为草蓝底黃字“中国式成功学创建人李伯淳——易经专场讲座”

2、街道条(3横)幅(红底黃字):

“安徽首届易经学与企业管理大型讲座”

“中国式成功学创建人李伯淳——易经专场讲座”

“吸取传统智慧思考管理之本参悟经营之道”

3、花篮:祝贺单位赠送或自己订做,不少于6个,上面有标“特别鸣谢安徽省文化局”字样的彩带

4、气球:200只装点现场,活跃气氛,增添互动氛围。

5、音响设备:话筒、音箱等。

6、胸花:12个,上书“嘉宾”

7、配带:礼仪小姐用,上书“安徽首届易经学与企业管理大型讲座”

十一、讲座日程安排:

(待定)

十二、活动人员安排:

(待定)

十三、活动预算:

租用学苑大厦(包括电脑投影仪):χχ元

广告条幅三条:χχ元

背景条幅:χχ元

电视字幕广告:χχ元

报纸广告:χχ元

主持人:χχ元

奖品(李伯淳先生著作、孙子兵法、现代企业管理与易经之间关系的书本): χχ元

礼仪配带: χχ元

花蓝:χχ元

气球、胸花:χχ元

共计χχ元

十四、策划要点:

1,结合现代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有目的的讲解,把易经学中的科学精髓与现代企业管理融合,千万避免空洞宣传甚至有迷信欺骗行为。

2,邀请全国知名易经团体领导参加或者省相关部门领导参加,加重活动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3,提前将讲座有关资料交省有关部门审核,以防止有任何违法操作行为。

4,讲座采取开放式,形成专家、学员与特邀嘉宾之间的互动,具有实效性、科学性和互动性相结合。

5,提前通过媒体对活动进行和报道,活动宣传渠道应该立体化,通过网络、电视字幕、传真以及报纸等渠道,以扩大学员范围和活动的社会效应。并进行后期报道,以实现本次活动的包容性,便于开展第二届乃至第三届……的目的。

6,司仪主持、礼仪小姐、现场维持秩序人员、后勤物资保障人员、签到工作人员以及嘉宾休息室的事宜安排,搞好讲座现场的布置,特别注意礼仪环节到位,确保讲座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避免发生一些急发事件。

十五、组织单位:

安徽文化局

安徽省企业管理协会

安徽易经协会

易经与人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浪漫主义;个人身世;安稳情怀

张爱玲作为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有过重要影响的上海女作家,其苍凉与华丽的文学风格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征。当然除了浪漫主义理论影响,张爱玲的生活经历、社会姿态乃至气质秉性都影响了她的创作,所以对于张爱玲小说的浪漫主义问题,不能将作品与浪漫主义理论逐一对应,要充分考虑到时代精神、人文环境和个人生活际遇的变迁,对其小说的浪漫主义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梳理。

张爱玲的小说从不塑造时代英雄的传奇,她塑造的是可怜可恨的平凡男女,在参差对照中追求真实和素朴的美,通过小说的叙述中表达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既是自己生活际遇和女性命运的感伤,又蕴藏着对人世命运的悲观和通达。对于张爱玲小说的浪漫主义风格,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个人身世的感伤

张爱玲承自清末名臣李鸿章,如此传奇的身世,影响了张爱玲一生的创作。张爱玲小说的主观性强,大胆表现人性和欲望,流动着强烈的个人情绪。早期的小说,《心经》的小寒,《沉香屑 第一炉香》的葛薇龙都带有张爱玲生活经历的影子,一直到移居美国后创作的《小团圆》,个人身世的感伤风格更加强烈。徐子东认为“自传体文学”出现在四十年代后,有一个由社会转向私人的倾向,《小团圆》沿着这一方向继续往极端发展。作家在她中年至晚期的“美国阶段”痛下决心,只写自己,撕肝裂肺,不厌其烦,而且基本上,只写男女关系与母女关系。”①与同时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相比,张爱玲的经历又显得更为复杂。

张爱玲的英文自传体小说《雷峰塔》和《易经》取材于张爱玲的生活经历,小说中琵琶与露的母女关系是小说中刻画得细致入微、撼人心魄的一笔,与以往文学作品中慈爱宽容的母亲相比,露可以说是现代文学史上独特深刻的母亲形象之一。“一般人总以为父亲和胡兰成是张爱玲一生的痛点,看完《雷峰塔》和《易经》,你才发觉伤害她更深的,其实是母亲”,②在张爱玲的一生中母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她对母亲的情感也是矛盾复杂的,既想在她面前有所成就又不免自惭形秽,既想与她保持距离心里又藏着敬爱。这样爱恨交织、层次丰富的情感成为她小说创作的重要参照。

“浪漫的灵魂是一种分裂的灵魂,冲突只在内心,在灵与肉,情与理之间,而不在(至少不直接在)现实生活的人与人之间”。③在《雷峰塔》中,一段婢女葵花与保姆何干的对话耐人寻味:“雷峰塔不是倒了吗?”难道世界都变了。”禁锢女性的雷峰塔是倒了,但女性自身内心的禁锢却没有倒塌。在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中,露和琵琶都是传统家庭走出的新女性,她们受到西方的新式教育,但她们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后,又发现社会对女性的包容和女性的生存空间都是有限的,因此她们在精神意识上依然带有传统的枷锁,碍于自身的伦理责任与性别角色,又无法挣脱内心欲望的呼喊,在过去与现在,情理与欲望之间徘徊无助。

张爱玲的小说刻画了众多畸形病态的母女关系,如《金锁记》中的七巧,《花凋》中的郑太太,张爱玲无意描述这种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与责任,而是在母女关系中表达个人身世的感伤,是对于传统道德与个人自由,性别责任与内心欲望的挣扎与矛盾。她的小说一再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母亲形象,她用深刻细腻的笔触批判着母亲,也鞭笞着个人的自私无情。对母亲的复杂情感,想要走出而不得,成为禁锢一生的阴影,这样复杂的情感一直影响着张爱玲的创作,乃至人生。

二、乱世中的安稳情怀

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很少谈及政治,她书写的是宅门弄堂里小儿女的爱恨情仇和现代都市的摩登生活,对于张爱玲来说,时代历史只是一个华丽的场景和促使小说发展的契机,无论时代如何变幻,对于安稳情怀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面对新旧文化参差、战火纷飞的时代,张爱玲企图从过去寻找诗性的记忆,可是文明的脚步已经让现代人无法回到兽性的时代,当战火摧毁了文明与过去,张爱玲的精神家园也坍塌了,她极力想抓住当下真实琐屑的生活,它是短暂的安稳,但仍然是永恒的。在张爱玲的艺术世界里,真实琐屑生活是顺应人性的、自然的追求,是逃避过去与未来的人生形式,在这样的人生形式里,安稳是对时代宿命的悲观,是悲观后的通达。

张爱玲写的是乱世中的普通市民,她无意渲染人世的苦难,而是以现代女性的视角刻画古老与现代交汇下,战争烽烟中最普通真实的人性。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小说中刻画战争背景下平凡男女的经典之作,写的是小儿女的日常生活与情感算计,身处乱世,她在这样的背景下借主角命运表达了孤独苍白的人生无常,幻灭之后对人世生存的安稳情怀。当城市文明的脚步越来越近时,都市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人生和生命普遍的怀疑和悲哀,文明的进步使人类追求生活的欢愉,当文明倒塌,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张爱玲的笔触是真实残酷的,这是张爱玲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历史视野。

不同于我们对战争的惯性想象,战争最大的劫难,是人世普遍的苍凉。战争摧毁了文明,人无法从现在和过去的记忆中寻找依靠,在生死劫难中只有继续生存下去,寻找自私平凡的生活。白流苏和范柳原是战争背景下的凡人,张爱玲无意塑造战争影响下顿悟的英雄,她刻画的是自私和软弱的普通人,在过去与现在的矛盾中,张爱玲的小说选择了安稳情怀,时间和变化都是如此仓促,人只有紧跟文明的节拍,抓住当下的物质生活,但是在时代的变迁中,安稳和文明只是暂时的,生活充满了破坏的威胁,这是张爱玲对人生的感怀和疑惑。她不推崇完美的人性,她喜欢的是真实、琐屑的人性,正是这些短暂的安稳构成了时代的永恒。她无意去创造英雄美人的神话,她忠于人性的真实和复杂,对世情保持自己冷静的思考与嘲讽,在平凡琐屑的世俗生活中去收获千帆过尽后的平静和寒凉。张爱玲的安稳情怀是一种带有嘲讽的安稳,是在乱世中寻求精神的慰藉,是充满怀疑苍凉想象,在自己建构的小说图景中寻找短暂的心灵归宿。

三、结语

张爱玲的小说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她从不隐藏个人的自私和欲望,她表达着最真实细腻的生活体察和生命经验。张爱玲的浪漫主义带有悲观苍凉的性质,是对过去的失落和对未来的怀疑。在新旧交替、传统与现代参差碰撞的时代,张爱玲选择了安稳情怀作为精神的家园,孤独苍白的家园图景是真实基本的存在,在那些平凡琐屑的存在中收获短暂的慰藉。现在是悲观的,却无法从过去中寻找归属,在更大的破坏中抓住那一点安稳的情怀,蕴藏着对时代和人生失落与幻灭后的通达理解。(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释

① 许子东:《张爱玲晚期小说中的男女关系》,见《许子东讲稿.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② 张瑞芬:《童女的路途:张爱玲〈雷峰塔〉与〈易经〉》,见张爱玲《易经》,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③ 许子东:《郁达夫风格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许子东讲稿.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6-87页。

参考文献

易经与人生范文第3篇

作为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傅佩荣在台湾大学哲学系已授课23年,他所教授的“哲学与人生”课在台大开设17年来,堂堂座无虚席,被大学生社团推选为“最优通识课”。2009年6月,他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反响热烈。

把国学和生活经验结合,正成为国人普遍的修养方法与目标。他将内地国学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易中天和于丹老师他们做的,普遍传扬。让大多数人知道国学是好东西,他们可说起了很大作用。

第二阶段是开始收敛,回到文本。“现在老百姓和企业家都想看看,原文到底怎么写的。但又看不懂文言文,所以我尽量做一个有用的桥梁,上课和演讲,引用大量原文,但讲的都是普通白话,跟现实生活也能结合起来。”他说。

而第三阶段将经典跟个人经验相结合,“可能需要再过十年”。他认为,人们学国学后要改变生命,效果在于变化气质,调整身心,慢慢接近文质彬彬的理想。

傅教授略微发福,看起来一副喜兴开心模样,行止间却是出乎意料的谦逊平和。尽管在讲座中,他常常戏称哲学就是“将简单事情用别人听不懂的话阐释出来的学问”,但最初将哲学作为个人毕生所学与家庭背景有关。父母家人都是天主教徒,从小他就跟着父母上教堂听圣经故事,很早就明白有关人生必死道理。“因此我心中常想深入了解人生是怎么回事?那大学课程中只有哲学系最接近这―类问题,所以我念了哲学系。”

而今,讲释先哲历史,教授哲学人生所具有的文化传播使命成为他“空中飞人”的动力。“出远门通常会让我觉得很辛苦,很少以此为休闲活动,除非是授课,我的旅行大都是为了讲学。”这几年傅侗荣正在尽心体会孔子所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乐趣。就像他自己所说,我看到朋友因为我认真讲课而有所理解的喜悦,就觉得自己很幸运,“我愿意扮演‘桥梁’角色,这个角色成功,我就有很深的喜悦”。

除讲课之外,他几乎都在写作与整理稿子,至今已翻译200万字,出版500万字作品。“你可以想象一下,在社会上,如果每个人能够安于自己工作与生活,不断上进,那是多美的画面。”

人生到底应该何去何从?他说,也许答案在于一种态度:在世而不属于世。活在世间尽自己的职责,但是不受俗事所牵绊。而孔子所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仅可算是他自己珍爱的一个座右铭,他还时时在讲座中推广传播――根本不要去想“老不老”的事情,重要的是活在今天,使你所做之事与自己生命天然相合。

在他看来,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一个人通过所做事情而赋予的精彩内容。

易经与人生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 张爱玲 《雷峰塔》 《易经》

一、引言

《雷峰塔》(The Fall of the Pagoda)与《易经》(The Book of Change),系张爱玲1957年至1964年间创作的两卷本长篇英文小说,主要内容据张爱玲本人的说法就是“我自己的故事”①,讲述其童年与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然而作品完成后,却在美国出版商处屡屡碰壁。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逝世,其遗嘱执行人林式同在遗物中找到了《雷峰塔》与《易经》的英文手稿,按其遗嘱将他们寄至张生前好友宋淇夫妇处。直到2010年,宋淇夫妇之子宋以朗将其出版,这两部压箱底的遗作才得以重见天日。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的一生堪称传奇:出身显赫,成长经历曲折离奇,性情冷漠乖僻,四十年代在旧上海风头出尽,晚年却独居美国,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诚如余斌所言:“(张爱玲)在文章里同读者套近乎、拉家常,但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②如今,从故纸堆里被挖掘出来的《小团圆》、《雷峰塔》与《易经》,无疑为读者打开了通往张爱玲内心的一扇门——《小团圆》反映了她两段无果的婚恋,《雷峰塔》与《易经》则是她坎坷的早年生活的缩影。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维也纳犹太籍的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人类的深层次心理进行了透彻而精辟的研究,不仅在心理学、医学、人类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更被引入到文学领域,产生了精神分析批评这一文学批评流派,它从俄狄浦斯情结、释梦与无意识动机等心理学角度来研读文本,深入探测作家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其创作心理与创作过程。本文正是采用这一批评方法,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解读《雷峰塔》与《易经》,探求这两部作品中自传性主人公沈琵琶的心理状态及其人际关系,并力求从中揭示张爱玲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

二、从精神分析学角度解读主人公沈琵琶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生命的最初阶段,父母往往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父母的言行举止总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走向。《雷峰塔》与《易经》既是书写主人公沈琵琶童年与少年成长历程的故事,便不可避免地要写到琵琶与父亲沈榆溪和母亲杨露的关系。

与父亲榆溪:恋父情结的产生与退潮

露在琵琶四岁时不顾榆溪与众亲友的反对出国游学,后虽回国,但不久之后又与榆溪离婚,搬出了沈家。琵琶与弟弟陵自幼跟随父亲生活,故而《雷峰塔》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来写榆溪与琵琶父女之间相处的片段,以及琵琶对父亲的心态的变化。

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性本能冲动(即弗洛伊德所说的“力比多”)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弗洛伊德将人类性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口腔期、期、性蕾欲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在前两个阶段,儿童的力比多都是指向自身,向自己的身体内部寻求的满足,而到了性蕾欲期即三岁之后,儿童开始明白了两性的区别,并将力比多指向外界:男孩的性追求对象是母亲,体验到恋母情结,女孩的性追求对象则是父亲,体验到恋父情结,两种情结被统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雷峰塔》里,琵琶对榆溪所产生的俄狄浦斯情结显而易见。故事的开头就向读者呈现了琵琶与父亲之间的第一次冲突:父亲要带琵琶去姨太太的小公馆,琵琶拼命不从。虽然琵琶为自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跟父亲去见姨太太是对母亲的不忠。但值得注意的是,恋父情结一般表现为女儿对父亲的依恋以及对母亲的敌视,琵琶父母之间的关系向来淡漠,因此,母亲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到琵琶对于父亲的独占欲,所以琵琶对母亲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抵触,反而是这个半路杀出的姨太太成了潜在的威胁,琵琶对姨太太乃至姨太太的小公馆的拒斥,多少也是因恋父情结作祟的缘故。

然而,相对于进门不久就被父亲撵出去的姨太太,父亲与母亲离婚后又娶进门的继母更让琵琶产生排斥心理。姨太太虽和榆溪关系亲密,但终究不是明媒正娶,就连榆溪自己也只当她是罢了,玩厌了,就撵出门去。而继母不然,她被榆溪三书六礼正正式式地娶进门,有身份,有地位,有名分,完完全全替代了母亲的位置。在继母进门之前,琵琶与父亲有过一段平静甚至可称得上快乐的独处生活。为了开解整天如困兽般在房间里踱步、背书、吹口哨的消沉而孤独的父亲,琵琶挖空心思逗榆溪开心,不止是在尽为人女儿的孝道,更是有意无意地填补了露的位置来宽解并安慰榆溪。继母的出现,在名正言顺地代替了母亲的位置的同时,也夺去了父亲对琵琶的一部分关心与宠溺,让本来稳定的父女关系瞬间失衡,正因如此,琵琶恋父情结的敌视对象便自然而然地转向了继母。当获知父亲将要娶继母时,琵琶下意识的念头竟是“她(继母)要就在眼前,我就把她从洋台上推下去”。③

父亲要娶继母这件事,让琵琶怨怒,加之年岁渐长,不悖伦常的道德观念逐渐形成,恋父情结的退潮似乎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父亲与继母的婚宴上,琵琶无动于衷地吃喝玩乐,因为“她父亲结婚是他的事,与她不相干”;④及至后来因继母的挑唆而被父亲毒打软禁,琵琶对父亲的性幻想已不复存在,退回到女儿的位置来观照父亲:“……她什么也不欠她父亲的。即便爱过他,也只是爱父亲这个身份。”⑤

弗洛伊德认为,随着性蕾欲期的过去以及孩童道德心理的逐渐健全,俄狄浦斯情结会逐渐减弱,但却并不会消解,只是被压抑到潜意识层面之内,无法再被个体觉察。正因如此,成年之后的琵琶矢口否认对父亲有过两性之间的恋慕之情:“爸爸没伤过我的心,我从来没有爱过他。”⑥但是,当我们把研究目光转到沈琵琶的原型即张爱玲自身,就不难发现,恋父情结之于张,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与父亲相处的时光无论快乐与否,都被她在之后的一生中念念不忘、反复书写,她冷嘲热讽父亲的遗少作风,怨怼父亲不分青红皂白的毒打与软禁,然而,却依然会温情地忆起属于父亲的那个缭绕着鸦片的云雾,乱摊着大堆大堆的报纸的“懒洋洋”、“灰扑扑”的世界。

与母亲露:认同心理的建构与崩塌

在十八岁之前,母亲露对于琵琶来说只是一个来去不定的影子,母女二人相处的时光少之又少,这种距离与隔阂导致了母亲在琵琶心目中的印象被染上了一层神秘、飘忽并捉摸不定的色彩。母亲从国外游学回来,带回了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优雅、高贵且罗曼蒂克的生活方式,这些与琵琶熟悉的父亲颓唐慵懒的世界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对照,自然而然地勾起了一个孩子的好奇、向往、甚至崇拜。由此,琵琶对母亲产生了一种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被称作为“认同”的心理。

在1932-1933年的著作《精神分析引论新讲》中弗洛伊德总结了自己关于认同的理论体系:首先,认同是父母的超我同化为个体自身的超我的过程;其次,认同虽与俄狄浦斯情结中对客体的选择并不是一回事,但二者可以同时存在,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在爱某个客体的同时对其产生认同;最后,孩童在其成长的各个阶段对父母的评估各不相同,当孩童开始学会用理性去全面地评判外界的人、事、物之后,父母性格中的缺陷也渐渐被他们所发现所知觉,从而导致父母的权威逐渐丧失,此时,父母不再是他们所认同的对象,个体转而对能够代替父母位置的其他人产生认同,比如教师。

《雷峰塔》与《易经》之中,琵琶对母亲的认同心理,以十八岁那年离开父亲投靠母亲这一事件为界,可以截然分成两个阶段。在母女二人聚少离多的第一阶段,认同心理开始建构并逐渐巩固,而在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的第二阶段,由于琵琶对母亲日渐了解,认同心理反倒趋向于瓦解,并最终崩塌。

弗洛伊德认为,女孩子对母亲的认同与男孩子对父亲的认同一样,都是自然发生的。虽然自幼母亲不在身边,“妈妈”这个词的含义对琵琶来说模糊又辽远,但当得知母亲已经回国,就坐在楼上的客厅里时,琵琶“忽然害怕”、“担着心事”,并吵闹着要穿上自以为最俏皮的衣服去见母亲。然而母亲却对这衣服嗤之以鼻,使琵琶“气得想哭”。⑦正因为认同心理的自然发生,才令琵琶担心自己所认同的对象——母亲——不认可自己的形象与装扮,并格外在乎母亲对自己的评价。

在日渐巩固的认同心理驱使下,母亲的一切,于琵琶眼中都是好的,都是美的:喜欢母亲装修的花园洋房,虽然蓝椅子红地毯的颜色搭配在旁人眼中略显突兀;对母亲的训话言听必从,连睡觉的姿态都有意无意地摹仿母亲……甚至母亲要和父亲离婚了,琵琶也并不反对,因为离婚是母亲主张的,所以是绝对正确的,并且“跟家里有汽车或出了个科学家一样现代化”。⑧几乎可以说,母亲对于琵琶而言,是神一样的存在,琵琶崇拜母亲,仰慕母亲,处处仿照母亲的行为举止,以至于当母亲第一次牵住她的手时,她所体会到的并不是母女相处亲密无间的脉脉温情,而是一种让人心乱的、异样的欢喜。这种微妙的心态,倒和当今社会里年轻人见到自己心仪的偶像时的狂喜与激动有几分类似。

十八岁时,琵琶从父亲处离家出走,投奔母亲。与母亲的朝夕相处,并没有使母女二人的关系再近一步,反而逐渐摧毁了母亲在琵琶心目中的形象。在日复一日琐琐碎碎的生活中,母亲身上雍容而高雅的光环逐渐消褪,暴露出与市井女性别无二致的世俗、自私与斤斤计较,更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对亲生女儿的冷漠、厌烦与疏离:絮絮叨叨地向琵琶发泄对沈家琐屑小事的怨恨;算计为琵琶花出去的每一笔学费;嫌弃琵琶的笨手笨脚;甚至将琵琶的奖学金拿去赌博输光……母亲神性形象的不复存在,直接导致了琵琶对母亲认同心理的日趋瓦解,她没法同情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唠叨个没完的母亲,也不再着迷于母亲所喜欢的东西。认同心理的崩塌让琵琶终于摆脱了以往对母亲的盲从姿态,开始用客观、冷淡的目光来审视母亲身上那些从前被自己忽略的缺陷与弱点,并毫不留情地加以嘲讽:“她母亲反正自己的事永远是美丽高尚的,别人无论什么事马上想到最坏的方面去。”⑨

最后,依然要将我们的研究目光移回到张爱玲本身。《雷峰塔》《易经》中的母女关系,可以说是对张爱玲和其母亲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首次完整而详尽的披露与写照。甚至有学者认为,这两部作品的创作动机实因母亲而起:“《雷峰塔》起笔于一九五七年,正是她母亲去世前后……是否也说明了什么?正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小团圆》的动笔,也是张爱玲听闻(亲近胡兰成的)朱西宁欲写她的传记,才起的想头,何不自己来写胡兰成?”⑩

然而,无论《雷峰塔》与《易经》是张爱玲出于何种创作动机而写就的作品,不可否认的是,年少时对母亲的认同心理从建构到崩塌的这段过程,带给张爱玲精神上的伤害并不亚于父亲对她造成的肉体上的折磨与虐待。被自己所认同的对象不断否定,不断怀疑,致使张爱玲从前在学校里“日益坚强”的自信心轰然倒塌,“困于过度的自夸和自鄙”中无法自拔,四十年代张爱玲在文坛大放异彩,但凡报纸杂志上议论她的文章,钦羡者写来的书信,她都一一留存,似是在为当初被母亲伤得千疮百孔的自信心作一补偿;被自己所认同的对象疏离乃至遗弃,使张爱玲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不信任,在她的小说中,亲情是凉薄的,爱情是虚假的。对金钱的占有欲,成了支配张爱玲小说中诸多人物行动的唯一力量,一切人际关系都被金钱控制并扭曲,《金锁记》里的曹七巧为金钱压抑以至心理变态,《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因欲望与虚荣而堕落……都是如此。

当然,这种认同心理的崩塌带来的并非全都是坏处。对母亲的不再认同,驱使张爱玲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乃至审美趣味都走向了与年少时截然相反的方向。年少时,她崇尚母亲的布尔乔调,性格气质中也充盈着优裕的感伤,见到书里夹着的一朵干花瓣,听母亲说起它的历史,就要掉下泪来,而当这种崇拜不复存在之后,张爱玲多次强调自己“喜欢钱”、“一身俗骨”、“是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作品中也多写市井男女的世情俗事,似是要与母亲所代表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西洋式淑女划清界限。余斌说,假如张爱玲顺着早年淑女的路子成功地走下去,我们是否还能得到那位不避俗而又脱俗的作家,就难说了。{11}这话确有几分道理。

三、结语

恋父情结的产生与退潮,对母亲认同心理的建构与崩塌,这些创伤性情感体验,给当时只有十来岁的张爱玲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心理失衡。弗洛伊德认为,创伤性的经验会改变一个人生活的整个结构,一部分人会对现在或将来的生活缺乏兴趣,总是沉溺于不幸的回忆之中,甚至可能诱发神经病。但也有一部分人,会将自己的创伤经验移置到高尚的社会或文化活动中去,在得到宣泄的同时也实现了某种升华。

张爱玲无疑是后者。在《雷峰塔》与《易经》中,她匿身于主人公沈琵琶的影子里,将早年浸染了少年人的苦痛的一段陈年旧事娓娓道来,“……似乎有意借琵琶的视野重访早年的创伤场景,并试图重新理解当年那些不能理解的人与事……她试图通过‘重述’创伤来抚平童年的创伤……”。{12}

放眼张爱玲的其他文学作品,似乎同样是如此:根植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之上,多以旧上海或香港为故事发生的场景,书写旧式没落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并把自己的情绪与感受移接到故事中不同类型人物身上,如《心经》写许小寒的恋父情结,《茉莉香片》写聂传庆对言子夜的认同心理,《十八春》中曼桢被曼璐禁锢的情节中则挪用了张爱玲被父亲软禁时的心理活动……诚如某些学者所言,张爱玲是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营造了一个封闭而自足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像《倾城之恋》中固执地用着老钟,“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的白公馆,与世隔绝般地避开了当时文坛书写革命、书写战争的潮流,挣脱了“主题先行”等创作理念的束缚,一心一意地上演着张爱玲自己熟悉的人生与生活,不厌其烦地挖掘着家庭、恋爱、婚姻困境中体现出来的人性,以及人性背后潜藏的欲望。

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得于此,成于此。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充斥着革命、国家、政治话语的文坛中,这位年纪轻轻却似已洞彻世态人情的女作家写就的那些男女间的情爱纠葛,以及对人性一针见血的揭示、对病态心理入木三分的刻画,都带给读者一种独一无二的新鲜体验。

然而,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缺失之处,也正在于此。她在她所营造的自足而封闭的世界里,把困扰自己的精神苦疾隐微曲折地表达出来并不断地重复,以达到发泄的目的,舒缓内心的痛苦。她在这个世界里得以自娱、获得安慰,却也为之所困、所限。在最初的惊艳之后,读者不难发现,张爱玲小说里的世界,其实相当单调、闭塞,就如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里所说的那样:“恋爱与婚姻,是作者至此为止的中心题材;长长短短六七件作品,只是variations upon a theme……”,以“重述”的方式来抚平创伤的写作目的与意图,以自身并不算广阔的人生阅历与生活体验为基础的写作题材,限制了张爱玲文学创作的视野与眼界,使她的创作虽盛极一时,却只是昙花一现,如今,多数人最为津津乐道的,也不过只是张爱玲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两三年间的多产,之后,当来源于自身创伤性情感体验的素材渐渐被榨取干净,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也不复往日的辉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离开中国大陆之后,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数量锐减,质量亦有所下降,其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十八春》,也被学者认为难及当初《金锁记》所达到的高度。至于《小团圆》,以及本文所论及的《雷峰塔》、《易经》,不过是对自己早年遭际与经历的又一次回眸,普通读者或许会对此兴味索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雷峰塔》、《易经》中折射出来的那些不快的童年与少年的往事,那些由此造成的终其一生无法愈合的心理创伤,确是张爱玲“不能承受的回忆之重”,它们成就了她,滋养了她,却也束缚了她,封锁了她。

注释:

①张爱玲,宋淇,宋邝文美.张爱玲私语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公司,2011:51.

②余斌.张爱玲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③张爱玲.雷峰塔.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169.

④张爱玲.雷峰塔.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177.

⑤张爱玲.雷峰塔.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269.

⑥张爱玲.易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122.

⑦张爱玲.雷峰塔.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108-109.

⑧张爱玲.雷峰塔.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147.

⑨张爱玲.易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118.

⑩张瑞芬.童女的路途——张爱玲《雷峰塔》与《易经》.

{11}余斌.张爱玲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

{12}王德威.《雷峰塔下的张爱玲——〈雷峰塔〉、〈易经〉,与“回旋”和“衍生”的美学》

参考文献: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2010.11.

[2]张爱玲,宋淇,宋邝文美.张爱玲私语录[M].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6.

[3]余斌.张爱玲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常宏等译.论艺术与文学[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3.

[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周艳红,胡惠君译.梦的解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7.10.

[6]杨联芬.成长创伤与家族史书写——谈新近出版的张爱玲自传小说《雷峰塔》《易经》[J].中国图书评论,2011(07).

易经与人生范文第5篇

“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人文”一次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经》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

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和对人生的的意义与价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对人生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受教育者的历史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通过历史熏陶的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学会做人。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乃人文之本,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2、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通过对瓷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结束语: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创新连绵不断。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灿烂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培育了中华民族丰厚的人文精神,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这种丰厚的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作为史学工作者,我们今后应该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升华教材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凤飞论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06.2.

[2]陈长华历史教育应弘扬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9.

[3]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夏毅辉试论孔子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2

[5]袁英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科教文汇2008.7

[6]余伟民历史教育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易经与人生范文第6篇

一、通行本卦序分析 《易经》又称为《周易》,是因为在《周易》之前还有两种《易经》,即《连山易》和《归藏易》。总称“三易”。据说《连山易》是神农时代之易,《归藏易》是黄帝时代之易。这两种易均已不传。三易都是六十四卦,其根本区别在于卦序的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理论体系。 六十四卦卦序的排列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六十四卦全排列可推算出有:

64!=1.2688693219×1089 种卦序。

这可是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但已知的《易经》卦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行本卦序,(邵子称为后天六十四卦序)

2、先天六十四卦序

3、京房八宫卦序

4、《元包》卦序

5、《马王堆帛书易经》卦序

在这几种卦序中除了通行本卦序外,都有明确的象数关系和易理,其排列顺序有着固定的规律。 自古以来,对于通行本卦序的认识主要有三派:一是易理派,认为只能通过《序卦传》的易理来理解卦序。

二是象数派,认为通行本卦序与其它卦序一样有着一定的象数规律。

三是,卦序没有什么象数规律和易理,只是便于记忆而已。这派些学者往往对《序卦》易理提出诸多质疑,如宋代学者叶适在其《习学记言》中解《需讼》卦时说:“《序卦》:‘物稚不可不养也’,物之稚者养,而壮者不养乎?”。 笔者认为:《易经》是建立在理、象、数基础上的。可以说,没有理、象、数就没有《易经》。通行本卦序是流传与影响最广泛的一种卦序,是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离不开理、象、数之间的关系,而且其排列规律应该遵循至简至易的原则。

(一)卦序分析 通行本《易经》卦序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是: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转贴于

1995年在绵阳永兴双包山一座西汉墓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绘有太极图的木胎漆盘共20件。据考证,该墓下葬的年代在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前。研究表明:该墓出土的木胎漆盘沿口纹饰及其内底的太极图包含了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六十四卦生成序、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北斗七星、二十八宿、年月日时周期、节气、大衍数、十月太阳历等等。这说明象数易在先秦乃至汉初是存在的,由于《易经》在一定时期,主要采用师授单传, 象数易到汉以后就失传了,直到宋代才又复出。

由上可知,《易经》在传授过程中,出现差错、遗漏乃至部分内容的失传都是很自然的。卦序在传授和流传中也一样会出现差错。卦序不会象其它内容会有遗漏现象,六十四卦是固定之数,不会多也不会少,只可能会错位。 自汉武帝黜百家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至今影响中国两千余年。作为儒学经典的《易经》,在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史上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集中国古文化之大成。鉴于孔子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后代学者对《序卦传》和卦序为孔子所作,认同者多,怀疑者少。

由于《周易》中没有记录卦序的排列方法,因此历代对于卦序的研究都是围绕流传下来的卦序,在探索其规律性。尽管历时上千年,但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其整体的规律性问题。 为什么没有人能够解决卦序整体规律呢?主要是没有跳出古人的框框。历代学者对于《序卦》的研究大多只是在证“真”,而不能证“伪”。也就是说,认为《序卦》乃孔子所作,不能有任何的怀疑,只是从认可卦序的角度研究发现卦序中存在有哪些规律性,而没有大胆地、突破性地去证明卦序中有哪些不符合规律的部分。研究易学不能离开古人,但是也不能迷信于古人、拘泥于古人,不能陷于古人的框框,而应敢于突破创新。这才是治易的精神,才真正把握了易经的精髓。易《系辞》不也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综上所说,卦序在《易经》传授过程中出现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只有站在辩证、客观而不拘泥的观点上研究卦序乃至《易经》才能有所发展和突破。

(三)卦序的调整

《易经》是以理、象、数及其关系为基础的。卦序作为《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符合相应象数关系。易经的根本原理是至简至易,在《易经》中,有其理,必有其象;有其象,必有其数,反之亦然。 图三的塔形图的阴阳爻基本上的交替对称排列就符合了一定的象数之理,而且非常简易。图四为通行本卦序基本关系图,由图四可以看出塔图中存在的错位问题。为此我们对图一通行本卦序三十六反覆图的卦序作如下调整: 将下经夬姤调到上经剥复之后,上经无妄大畜移到临观之后,渐归妹移到遯大壮之后。 卦序中出现的差错,可能为错简所致。调整后达到卦序塔形图的平衡。

参见图五所示。

转贴于 10、 既济未济

这十层结构均以三阴三阳相覆的卦为对称中点,而且卦序在变化时总是从两端向中央反复递进,然后上一层结构,再如此演进,其中也有反复,最终达到顶峰,三阴三阳爻的和谐平衡(既济未济)。即乾坤——泰否——随蛊——咸恒;坎离——损益——既济未济。这说明这种卦序排列法,符合由过阳(乾)、过阴(坤)向阴阳平衡发展的趋势。不仅达到阴阳爻数的平衡(三阴三阳),而且三阴三阳也由两端到中央再到平衡方向发展(即泰否——咸恒——既济未济)。这正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冲气以为和”的思想。 从卦形的阴阳爻来看,共分为七列,两边对称排列。 全阳爻者一卦,全阴爻者一卦,一阴五阳者六卦(三组),阳五阴者六卦(三组),二阴三阳者十五卦(九组),二阳三阴者十五卦(九组),三阴三阳者二十卦(十组)。 所有相反卦都分布于二阴三阳和二阳三阴卦和全阳、全阴所在之列(奇数列)。 泰否、既济未济为三阳三阴爻中轴的两极,泰否所处的位置很特别,为塔底的中央。 卦序塔共四层,坎离位于卦序塔的上下分界处,在第三层底部的两端,咸恒夹于其中。 咸恒与渐归妹上下相接,象征男女感应、婚姻嫁娶的延续性与必然性。 夬姤、剥复左右呼应,象征事物的分与合、乱与治的复杂变化。 卦序中的十二辟卦,临观、遯大壮分别在上下经中的第二层结构中,其他八个则都在十分特殊的位置之上。(参见图六下部分)。

(五)调整后卦序义理衔接的合理性

调整后的卦序象数关系非常清晰,分布也很平衡。那么发生改变部分的卦义衔接合不合理呢?我们简单分析来看。 观——无妄。观,从卦辞上来看,有外观与返观之义。外观就是观察事物的变化与规律,内观就是反省自身是否符合规律,因此能够正确地外观与返观自然就会无有妄为。

大畜——噬磕。大畜,蓄之大也,象征物质积聚。噬嗑,咬合,象征奖惩法制。物质的积聚是复杂的社会变化过程,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法制建设。 剥复——夬姤——颐。剥,落也,五阴剥一阳。复,恢复、回复也,一阳复生。姤,遇合也,一阴遇五阳。夬,决断、决裂也,一阴决五阳。从一年四季的卦气变化来讲,有冬至一阳生(复),夏至一阴生(姤)等。事物的发展是周期变化的,任何事物兴盛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衰落,衰落到一定程度,也必然会恢复;事物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分裂,到一定时期又会形成新的聚合。剥是讲由盛而衰的变化,复是讲由坏变好过程;姤是讲遇合、聚合之道,夬是讲决裂、决断方法。治久必乱(剥),乱久必治(复);合久必分(夬),分久必合(姤)。此乃自然之道也。颐,养也。事物也不可能永远分裂,聚合时就需要颐养之道。 大过——咸。大过者,大为过分也。小过是阴过于内外(上下),大过是阳过于中。内阳刚必以阴柔济之。

咸者,内阳悦于外阴也。咸者,感也。物过者,必有所反求。也就是矛盾的事物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相互依存。下经小过之后续之以既济,与此对应,上经大过之后应接之以咸。事物的过也是相对的,纯阳和纯阴相对于中庸来说都为之过,阳和阴都会向相反的方向寻求平衡。因此,才会有相感相应。男女相感乃天经地义之道。

在社会实践中也应如此,如人有了过错走了极端,首先要采取感化教育工作,应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除非不得而已,尽量不采取极端的手段。 艮——丰。艮者,止也。丰者,盛大也。艮卦上九卦辞是:“敦艮,吉”。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事物的“止”是相对的,物极必反。止到极点,就会丰大。 在通行卦序中除了卦形反覆及阴阳爻数的交替变化外,卦义的前后因果相续,也是卦序的重要来源。比如,上经的开头乾坤屯蒙,就是源于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理论。按照中国古代宇宙的演化论,先有天(乾),后有地(坤)。

有了天地,然后生水,水为生命之源。坎水()一动(震),就产生了万物,万物的积聚就是屯()。因此卦序乾坤之后是屯(参见马王堆帛书《天一生水》篇)。

(六)后天六十四卦序与先天六十四卦序

通行本卦序(后天六十四卦序)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序在所有卦序中是两个非常特别的六十四卦排列顺序,从序卦卦理和卦象上来讲,先天六十四卦是易之体,后天六十四卦为易之用。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先天六十四卦主要反映了事物总体的变化规律。事物总是由阴(坤)到阳(乾),由阳(乾)到阴(坤)周而复始的变化(“生生之谓易”)。事物的阴阳既对立(在圆图中以上下示之)又统一(统一在一圆内)。所以古人以六十四卦序反映一年之阴阳二气变化。冬至一阳复来,夏至一阴姤至。由此, 邵子创制了先天卦气图,他对先天卦序活学活用,将其扩展用之于一元消长之卦气变化,用经世理论推出的历史年表非常准确。 后天六十四卦序主要揭示了事物具体的变化规律。卦序的反覆和卦爻的平衡排列,揭示了事物阴阳相生、物极必反、和谐取中等规律(在塔图中均有所示)。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实际问题。在社会实践中使我们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先、后天六十四卦序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两者相互补充,同为《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在研究卦序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而是首先找出卦序中绝大多数卦排列的基本象数规律,并检验这些象数规律是否符合易学原则,然后根据这些象数关系反推卦序易理,使得易理与其象数关系相互印证,最终还要落实到易经的根本——易理上去。 经过研究,笔者认为通行本六十四卦序有着严密的组织结构和精密的理、象、数关系(参见图六),这种关系符合符合易理的阴阳平衡、至简至易原则,只是在流传过程中稍有差错,使得其基本规律遭到破坏。经过调整后恢复其本来面目。使得卦义衔接更加严密。卦序整体更加直观、更加严谨,象数关系更加平衡。卦义与卦序的联系显得更加紧密,在新的卦序中,依据卦象,对卦义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与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一样,图六的塔形反覆图可作为修改后的通行本卦序(后天六十四卦)卦象图。 图六上面部分为后天六十四卦反覆塔形图,整个卦序排列象座宝塔,横向、纵向、斜向都有相反、相覆、相反覆关系的卦相互联系,全塔整体结构严谨牢固。塔图表示出了卦爻变化的规律。下面的部分为六十四卦反覆顺序图,第一行为上经,第二行为下经;上下经平衡对称。横图表示出了卦序的排列顺序。

调整后的通行本后天六十四卦排列顺序: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无妄、大畜、噬嗑、贲、剥、复、夬、姤、颐、大过、咸、恒、坎、离、遯、大壮、渐、归妹、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萃、升、困、井、革、鼎、震、艮、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二、新卦序歌(仿朱熹《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无妄矣,

大畜噬嗑贲剥复,夬姤颐兮大过至,

上经咸至恒为齐。坎离遯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渐归妹,家人睽蹇解损益,

萃升困井革鼎继,震艮丰旅巽以兑,

涣节中孚小过至,下经既济终未济。

三、新序卦传 序卦

(一)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遇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有过者必反求而感,故受之以咸。咸者,感也。相感之道不可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二)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生生之道必有坎险。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物不可终丽,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壮必有所进,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物不可以终归,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物相益必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行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附、对《系辞》蓍法的初步探讨

《系辞上》第九章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大衍之数五十,乃天地之数之首数也;小衍之数五,乃天地之数之尾数也。周易筮仪中,而用四十九之数。在“分而为二以象两”后,“挂一以象三”,一般都认为是从左策或右策中取一策挂于指间,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从易理上讲也是讲不通的。众所周知,“分而为二以象两”,就是太极生两仪,“挂一以象三”,而三是如何而来?从易理上讲,三既不是只由阳而来也不是只由阴而来,三是由阴阳交合而来,“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所以说,“挂一以象三”,应该是从左右分开的两策中各挂一策,以表三。然后左右策分别揲四,归奇于扐。此为一变。 在下一变前,应该将“再扐而后挂”得到的五策或九策中的一策,放回到下一变所要分的策中,以表一以贯之、生生不息之意。 经过十有八变,得到六个爻位的老阴、少阳、少阴、老阳数字。

如此筮得老阴、少阳、少阴、老阳( 6、7、8、9)的概率情况分别是8、24、24、8,比率为1:3:3:1。 具体演算方法如下:

第一变:用四十九根蓍草

1、 将蓍草随意分为两份。“分而为二以象两”。

2、 从两部分蓍草中各取出一根,挂于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挂一以象三”。

3、 将左边的蓍草每四根一组的数出。“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4、 将3余下的蓍草(或一根、或二根、或三根、或四根)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归奇于扐以象闰”。

5、 将右边的蓍草重复3、4两步。

6、 将食指与中指之间所夹的蓍草及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的一根蓍草置于一旁。 将剩下的蓍草同夹于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的一根蓍草合起来进行下一变。

第二变:用剩下的四十五根或四十一根蓍草

1、 同第一变的1。

2、 同第一变的2。

3、 同第一变的3。

4、 同第一变的4。

5、 同第一变的5。

6、 同第一变的6。

第三变:用剩下的四十一根或三十七根或三十三根蓍草

1、 同第一变的1。

2、 同第一变的2。

3、 同第一变的3。

4、 同第一变的4。

5、 同第一变的5。

6、 同第一变的6。

第三变结束之后,剩下的蓍草有四种可能性:三十六根、三十二根、二十八根、二十四根。将剩下的蓍草数除以四,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九、八、七、六。这就是“三变成爻”,如此重复六次便得到一个六画卦,即“十有八变而成挂”。(参见邓球柏著《帛书周易校释》)

朱子在《易学启蒙》明蓍策第三中详细讨论了出现老阴、少阳、少阴、老阳的各种可能性。按照朱子的蓍法,老阴、少阳、少阴、老阳出现的概率情况分别为四、二十、二十八、十二合计六十四,比率为1:5:7:3。老阴和老阳、少阴和少阳都不平衡。(参见朱熹《易学启蒙》,清 李光地撰《周易折中》九州出版社 2002.9) 在新蓍法中,得老阴、少阳、少阴、老阳( 6、7、8、9)的概率情况分别是8、24、24、8,比率为1:3:3:1。达到了阴阳平衡。

总结: 易数用以推演易理,而易理用以反证易数。在易理中讲究阴阳平衡。所以传统的蓍法在演绎的结果上存在一定的阴阳不平衡。新的演绎方法解决了不平衡的问题。而又与《系辞》蓍仪不违背。得到的演绎结果的概率与金钱策完全一样。

参考书目:

一、 邓球柏著《帛书周易校释》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6

二、 潘雨廷著《易学史发微》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12

三、 刘大钧

主编 《象数易学研究》第一辑 齐鲁书社

四、 刘大钧

主编 《象数易学研究》第二辑 齐鲁书社

五、 刘大钧

主编 《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 巴蜀书社

六、 林忠军

著 《象数易学发展史》齐鲁书社

七、 清 李光地撰 《周易折中》九州出版社 2002.9

八、 宋 邵雍 撰 《皇极经世》九州出版社 2003.9

九、 南怀瑾

著 《易经杂说》复旦大学出版社

十、 南怀瑾

著 《易经系辞别讲》复旦大学出版社

十一、孙映逵

杨亦鸣著《〈易经〉对话录-“六十四卦”中的人生哲理与谋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4

十二、廖名春

易经与人生范文第7篇

关键词:易经;取象;思维方式;比附推论

Abstract:ThethinkingmodebyadoptingsymbolsisoneofthetraditionalChinesethinkingmodes.TakingitsshapeinIChing,thisthinkingmodedependsonsymbolsofmatterinthecourseofthinking,takesimaginationasamedium,todeduceanabstractconclusionbyforcedanalogy.Inessence,characteristicofobscurityandmutuallycomplementingwiththewholethinkingmode,thethinkingmodebysymbolsisakindoflogictodeduceaconclusionbyforcedanalogy.Correlatedto,butdifferentfromabstractthinking,thinkinginimages,thinkingbyinsights,thinkingbysymbolsexertsanindispensablefunctionintherealmsoftraditionalChinesephilosophy,literature,artandsoon.ThinkingmodebysymbolsistheextremelyvaluablepartoftheculturalspiritofIChingLearninginmodernthinkingmodes.

Keywords:IChing;adoptingsymbols;thinkingmode;deductionbyforcedanalogy

取象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这种思维方式是从古至今普遍地被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运用着的又颇具神秘色彩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发展形成于《易经》,是易学文化精神在现代思维方式中极具价值的部分。对此,笔者讨论如下:

取象思维方式本文界定为:在思维过程中离不开物象,以想象为媒介,直接比附推论出一个抽象的事理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核心是以具体事物为载体,靠想象去推知抽象事理,其本质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直接推论的逻辑方法。它起源于原始时代,发展形成于《易经》。

原始人处于人类文明的史前期,他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已经具备了原始的取象思维能力,其思维水平如同孩童一样,头脑中只是存有特定的实物的物象,所使用的词都是他们所接触的实物符号,在他们的语言中,没有包括同一性质的物群的种属词汇,也没有表示一般概念的语词。例如,他们只有这个人、那个人的有所指的概念,而没有“人”的一般概念;只有不同种的某一棵树的概念,而没有“树”的一般概念。随着思维的发展,他们逐渐地把某些专用名词移用到相关的物类,表示物类的共同性质,由此产生了表达取象思维的用语。其特点是语言中尚没有这个语词,而找一个与之相近的、在某方面有关的实物表示出来。例如:“像石头”表示“硬”、“像太阳”表示“热”、“圆”等等。这里“硬的”、“热的”、“圆的”等表示抽象的语词,是从他们印象最深的石头、太阳这些实物中抽取出来的,这是取象思维的初始阶段。

取象思维的初始阶段,就已表明人类思维已经进入到了简单的比附推论的阶段。比附推论是取象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这种思维方式在《易经》中得到了发展、完善,使之逐步成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

《易经》中的卦象是其推测所占之事吉凶的主要依据。如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等等,并试图以此表现出宇宙万物的变化,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卦爻辞也大多运用取象思维方式来阐释抽象道理。如《困.六三》爻辞:“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这是说一个人被石头绊了一跤,伸手又抓在蒺藜上面,回到家中,又不见了妻子,故筮遇此爻凶。这是把人处坎坷境地,又依靠坏人,必无好结果的抽象道理,寓于对具体事物的表述中,使人由具体的事象联想到抽象的事理,而有所感悟。

又如《乾》卦写龙隐龙现。《井》卦写井谷射鲋。《大壮》卦写羝羊触藩等等。通过对“龙”等具体事物的描述,意在阐释与之有一定相关的抽象事理,即不是为了说明“龙”等具

体事物本身,而是通过对这些具体事物的描述,启发人们想象,去悟知出一个抽象的事理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取象思维方式。

取象思维的本质是一种比附推论的逻辑方法。所谓比附推论是指通过想象,由具体事物直接推知一个抽象事理的逻辑方法。除上述分析外,又如《易经.大过》九二爻辞:“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这里将自然界的枯杨生,与人间的老夫娶少女联系起来,取其相似点,进行想象,然后比附推论出“无不利”的结论。意在告诉求卦者,所占问之事将大吉大利。《易经》设卦观象,通过想象这一媒介,比附推论出“意”,象及卦爻辞是可见的,而“意”是不可见的,不好说清道明的,对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人们只要运用取象思维方式便可得到,这正是“得意忘象”、“得意忘形”、“得鱼忘筌”的思维秘密所在。所得的“意”便是事理,所忘的“象”、“形”便是所选取的具体事物,而其思维过程是比附推论,思维方式是取象思维。

取象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与整体思维的互补,二是具有很大的模糊性。

取象思维与整体思维的互补,建构了《易经》的思维框架。《周易》古经,以它特有的表达形式,充分注意到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和自然看作是一个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八卦及六十四卦是构成这一整体的基本框架。在这里,人和自然是处在完全统一的结构之中的,这一整体观与取象思维方式互相补充,也就是说,在取象思维过程中,有整体思维,而整体思维赖以形成的基础又是取象之辞及卦象和卦的排列组合,而这当中也离不开取象思维。例如《乾》卦,以“龙”为具体取象物,通过龙的“潜”、“见”、“跃”、“飞”、“亢”等不同处境的描述,揭示了事物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这里取象思维和整体思维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得意忘象”是指“意”尽得而忘“象”;“得鱼忘筌”是抓到“鱼”而忘“筌”,尽得的要求就是全面、整体地去把握,可见,有而且只有整体思维的互补,才是提高运用取象思维所推知事理可靠程度的根本保证。

取象思维方式的模糊性,是指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所推知的事理具有很大的歧义性,因为它不具备必要的叙述,以致于见仁见智,公说婆说,甚或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种模糊性又是因为靠想象这一媒介而造成的。如上述“枯杨生*,”与“老夫得其女妻”之间的所谓联系,完全是靠想象得来的,靠想象把自然界的反枯为荣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老夫得其女妻”联系起来,推论出“无不利”,其模糊性可谓大矣。

取象思维方式不同于抽象思维方式。因为抽象思维方式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逐级构建的,也就是在概念的基础上构成判断,在判断的基础上进行推理。由已知的东西出发推得新的知识,它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如“金属”、“铜”、“能导电”是三个概念,分别组成(1)金属能导电,(2)铜是金属,两个判断,再由这两个判断组成如下推理:

金属能导电,

铜是金属;

所以,铜能导电。

从中可见,抽象思维中前提真实,推理过程合乎规则,就能得出一个必然性的结论。上例的逻辑结构可概括为:“所有M是P,S是M;所以,S是P。”这里“M”一般指称为“中项”。它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这是抽象思维方式得出正确结论的一

个必要条件。而这些内容,取象思维方式都不具有,这些是取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区别的根本所在。因为取象思维方式的所谓前提是一些具体事象,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能靠想象这一媒介去推知一个事理,没有论证过程,所以结论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提高结论的真实性或可靠性,只能靠人们的想象力和悟性。如果说抽象思维方式能训练人们思维的严密性,那么,取象思维方式却只能提高人们的想象力,培养人们的悟性。

形象思维方式,又称艺术思维,是文学艺术创作者从观察生活,吸取创作材料到塑造艺术形象这整个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主要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形象思维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也就是通过实践由感性到理性,逐渐对事物本质进行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形象思维不脱离具体的形象。但必须要舍弃那些纯粹偶然的、次要的、表面的东西。作家、艺术家的思维是在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之后,选取并凭借种种具体的感性材料,通过想象、联想和幻想,伴随着强烈的感情和鲜明的态度,运用集中概括的方法,塑造完整而富有意义的艺术形象,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凡此种种,表明形象思维与取象思维的区别是明显的。虽然它表面上与取象思维一样,都有“具体的形象”,也都要“通过想象”等等,但本质上却不同,主要在于形象思维是不脱离具体的形象,通过想象、联想和幻想去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例如鲁迅在谈自己创作“阿Q”这个艺术形象时说:“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在中国实在算一件难事,……所以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金隐铭鲁迅小说全编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383)鲁迅先生点明了《阿Q正传》是“依了自己的觉察”写出来的,目的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这些正如上述一样,其创作过程运用的正是形象思维方式。从“阿Q”形象的塑造,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中国社会生活的熟悉程度、理解程度,以及鲁迅先生所具有的丰富的艺术修养和创作经验,所以他能够舍弃那些纯粹偶然的、次要的、表面的东西去塑造出“阿Q”这一完整的艺术形象。而取象思维则不然,它是建立在生活经验及对具体的事物的感受而生发出来的一种思维活动方式,一种推论的逻辑方法,其“想象”的事物的两端或有联系,或无联系,有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也就是说,取象思维方式重在通过具体事物,直接比附推论出一个抽象的事理,而形象思维方式主要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二者的区别可见一斑。

取象思维方式与顿悟思维方式也有明显的区别。顿悟思维又称“灵感”,是指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或思考某一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由于某种偶然因素的启发,答案突然在头脑中产生,这个思维过程便是顿悟思维。例如阿基米德躺进浴盆的瞬间,看见水溢出水盆而顿悟出浮力原理等。顿悟思维方式的产生及完成过程,必须以思维者具有足够的思考养料的储备为前提,方可对某一问题在百思不得其解时而突然有所领悟,否则是“悟”不出什么东西的。

虽然取象思维方式与顿悟思维方式在进行思维活动时都要有想象,都要去悟知,但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顿悟思维方式的成功运用,能使思维者有所发明或创造,所以,有人将这种思维方式称为创造型思维。其结果是令人“茅塞顿开”;而取象思维方式运用的结果,不会有什么发明创造,因为取象思维所比附推论出的事理已被事先定在了所取之象的框框之中,虽然它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但仍然有一个范围,只是人们对它理解的程度不同而已。例如对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人们可以比附推论到爱情上去,也可直接用到从事教师等职业的人身上,去赞美那些敬业爱岗、勤奋努力的人们,其结果是让人们心遇神悟,感到妙不可言,所以取象思维方式是一种“体悟”而不是“顿悟”。

取象思维方式与象征之间的关系比较特殊。象征是文艺创作的表现手法之一,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如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结尾用夏瑜坟上的花圈象征革命者的前景和希望。又如杨朔的散文《白杨礼赞》中的“白杨”象征革命根据地的军民等等。可见,象征一般说来,是在艺术创作中以某一特定的具体现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或感情,而“特定的具体形象”的本身,是一个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的东西,如上例中的“花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的含义是特定的,再加上限定“坟上的花圈”,便启发读者联想:这需要有人为纪念来送花圈到坟上,再由“夏瑜”的坟,想到革命者后继有人,所以说:“夏瑜坟上的花圈”象征着“革命者的前景和希望”。这个解释,说明象征要放到具体的作品中去,联系作品的主题,让读者把握其象征手法。离开具体作品,单独一个命题也可运用象征这个语词,如“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等等。这样明说的“象征”没有歧义,因而能得到人们的共识。象征虽然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但其发生的思维方式的支点,我们认为是取象思维方式。因为象征的过程中具有“具体物象”并“靠想象”、“比附推论”出一个结论来等要素,而这些恰是取象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从这点出发,我们认为象征是取象思维方式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取象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国人善于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及其对客观事理阐释的思维特点。这种思维方式,充溢着中国人对朦朦胧胧的美感的偏爱,在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学、农学、医学、建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甚至在今天仍然影响着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各民族人民的思维方式。这是易学文化精神及其在现代极具价值的重要部分。限于篇幅,本文仅举古诗当中和现代语言中运用取象思维的例子,说明如下: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这首诗根据硕鼠不劳而获的属性,通过想象,以艺术形式比附推论出剥削者如同硕鼠,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可鄙形象。

又如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千百年来被人们公认的咏唱爱情的佳句。欣赏这句诗的难点在于“春蚕”、“蜡炬”、“吐丝”、“成灰”,与爱情的关系,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人们通过想象,能得出“到死丝方尽”,“成灰泪始干”似乎与爱情的生发、相恋时的情境,亦或某些心愿等等有相似的地方,让人们比附推论出结论:我爱你到永远。

取象思维方式在现代诗文中也多有运用,如大家熟知的:“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这里的“旧船票”、“你的客船”所蕴含的深意,只能从取象思维方式这个角度去分析,去解读,才可体悟出其妙来。

现代语言中的“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其中“脚上的泡”与“自己的过失”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靠想象,却能比附推论出:“自己的过失是自己造成的”这一结论。这句话可用在责己、责他等场合,并显得温情、委婉、含蓄。其他如:

(1)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2)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3)一针不缝,十针难补。

(4)烧香找不到庙门。

(5)不给马吃草,却让马儿跑。

例句(1)取象的具体事物是“猫”,不管它的颜色如何,只要能“抓住耗子”,便是“好猫”。这句话表面上是说“猫抓耗子”,而实际上是让人们通过想象去比附推论出一条抽象的事理:要重实际。这样,通过想象,体悟出那些只可意会的东西来,是准确把握、使用、理解这句话的关键,这正是取象思维方式的妙处。

易经与人生范文第8篇

就当前来看,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符合社会要求的,其价值取向呈健康向上的状态。与所有受过一定教育的90后年轻人一样,他们追求民主、自由、公平、效率,法律意识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高职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与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如在人生观上,有些学生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严重,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自己,当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从利己角度偏向于选择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物质利益,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不同程度的动摇、困惑及焦虑。在价值观上,有些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将金钱和地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对社会上一些人不择手段赚取金钱持赞赏的态度。认为“有钱就有一切”,“现代社会中贡献大小决定着收入高低”,与人攀比,不能正确看待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道德观上,有些学生的道德观念偏离了正规,导致道德行为失范。不遵守公共道德,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考试作弊、随便旷课、对他人漠不关心,甚至有小偷小摸行为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并且已经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不同层面的丰富内容。 

一般认为,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相比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顽强的再生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性。第二,“大统一”与文化的多元性并存。第三,以发达的政治伦理学说维系整个封建社会秩序。四,实践理性和入世思想淡化了名族的宗教意识。五,重政治,轻科技。六,朴素的整体观念。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现代化大潮的冲击,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有很大的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分析,探寻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根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哲学的、科学的、伦理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宗教的等等各个方面的思想观念,有着儒墨道法释等众多流派,但其中对我们后世最具影响力的又莫过于儒家思想。 

四、以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现代大学生价值观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品格的形成就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土壤中的。生于斯长于斯的当代大学生,其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等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为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所影响。 

(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的儒家。早期的诚信与宗教密切联系。《尚书·太甲下》中记载: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此处的“诚”主要是指笃信鬼神的虔诚。在传统文化中,诚是“天之道”,是道德的本体和自然的规律,人们的道德修养必须遵循“天之道”,这是做人不可移易的法则。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对即将步入社会生活的公民——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借鉴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坚守诚信,求真务实。 

(二)以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观念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事业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