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环境作文

学校环境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学校环境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校环境作文范文第1篇

亲爱的同学们:

作家说:“环境是心灵的港湾。”

画家说:“环境是灵感的源泉。”

教育家说:“环境是人塑造的摇篮。”

军事家说:“环境是制胜的法宝。”

而我想对同学们说:“环境是保证学习必要条件。”

当我们在绿树成荫的校园中漫步时,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

当我们在优雅的环境中学习时,你一定会感到心情舒畅。

可是我在校园中发现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楼梯口上有包装袋、果皮、塑料盒……

还有一些同学经常在教室里玩“天女散花”。

这也难怪,有的同学甚至看到地上的垃圾,不舍得弯一下腰,

将垃圾送进垃圾桶,保护好校园的环境。

俗话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就是要求我们保护环境,一定要从小事做起。

学校环境作文范文第2篇

一、山区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山区高中学生普遍有畏文厌文的心理,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积累的素材贫乏,作文时觉得无材料可用,无话可说。或许有些教师会认为:这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生活单调,见识少,知识面窄,写作素材不多,思路不开阔所导致。环境闭塞,确实使学生视野狭窄,积累素材困难,但在教学中发现,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山区的作文教学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阅读教学相结合。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从现实的环境出发,立足本土,引导学生用心体验和观察生活。另外,他们也未能将写作教学融入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不懂得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有益的养分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开阔自己的视野。加上作文教学方法僵化,过多灌输写作技巧,不注重作文修改环节,等等,种种因素导致了学生害怕写作,或写出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没有个性。

二、改变现状的有效策略

(一)体验观察生活,学会思考。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尽管山区学生受环境影响生活单调而乏味,但只要引导他们积极去体验和观察生活,特殊的生活环境也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生活积累。所以,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并引导他们在体验和观察中学会思考,升华情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1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

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平时寄宿在学校,学校也成了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高中的学习生活枯燥而紧张,学生很少有心思去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而学校是一个大集体活动的场所,貌似乏味的校园生活其实也很丰富多彩,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热情地参与其中,定会丰富他们体验和情感。

2鼓励学生体验观察山区农村生活。

山区的闭塞环境使学生视野狭窄,见识少,作文里所能使用的材料往往陈旧单一,缺乏个性。殊不知山区农村特有的乡土资源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只要教师鼓励学生多去观察,学生就会发现更多的写作素材。

3引导学生关注时事。

“新课标”提出了应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主张,现在高考的命题也日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生,并注重考查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感悟。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多关注时事,让他们学会思考,激活他们的个性思维。

(二)广泛阅读,积累素养。

学生的阅读量与他们的作文水平是成正比的,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作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阅读是对知识的积累,是内在的吸收。学生可以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素材,思考感悟,并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平时多读,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很多教师也经常要求学生加强阅读,但山区学生受阅读条件的限制,加上如今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很难在各科的作业中抽身自主看书。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把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并争取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让学生自由徜徉于书的海洋。当然,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堂,教师就必须利用好这一节阅读课。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教师要有选择性地给出阅读的范围,并充分地利用一些报刊杂志和课外书籍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为了让阅读落到实处,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看书的同时,多思考,多动笔,做好读书笔记,写下自己的感悟,记下那些优美的语言,力求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改进教学方法,指导课后修改。

学校环境作文范文第3篇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中考作文的命题也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原则。这就说明作文教学只要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就能成功。学生的世界是宽广的、丰富多彩的。我们试把学生的圈子分为三大块:家庭、学校和社会。

家庭中有幸与不幸;有盆盆罐罐,磕磕碰碰;有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有希冀,有得失。孩子对父母的情感,有仰慕、敬佩、尊重;有讨厌乃至憎恨。以上这些,信手拈来,皆可成文。

学校的环境、纪律、校风、校训及教师等都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碰撞每个幼小的心灵,迸出种种火花。如学生心目中的老师,性格、工作、讲课如何,对学生怎样,衣着是否考究,何其丰富。学生呢,优秀者清高孤傲,落落寡欢,低劣者畏首畏尾,自卑自贱,或有的孤芳自赏,自怜自爱,性格或热情如火或冷漠似冰,或活泼好动或喜静独处,或深沉或直率;细细道来,多如牛毛。

社会是一个万花筒,小到花草虫鱼,邻里锁事,大到国家大事,社会焦点。学生自身的苦乐喜忧,爱恨歌泣,娓娓诉来,一部洋洋洒洒的感情历程。

我们常教导学生“我手写我心”,“作文要写真人真事,说真话,才会感人”,“真实是成功的一半”。而学生呢,却在编作文:写家庭的作文,“家丑不可外扬”,父母性格中的懦弱或粗暴或蛮横或恣肆,这些性格一般是见不到的。写学校题材的作文,学生心中有杆称,“宁愿编,不可得罪老师”。老师家访好不好,惩罚学生对不对,处理某事公不公,学生不敢写,丰富的学校生活变得乏味,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事物有两面性,阳面、阴面,簿如蝉翼的纸亦是如此,正是阳光下的镜子,明亮而耀眼,可另一面,暗多了。作文要写真事,说真话,那么暗面就不是真事、就不是生活了吗?只写一面不但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培养了他们圆滑事故,虚伪自私的性格。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其实是一种独断、专制的模式,在让学生说真话时,恰恰鼓励他们讲假话,一个令人窒息的环境,要提高作文水平真是天方夜谭。因此,要改变这种柴米堆积却无米下锅的现状,老师应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发挥主导作用,取消学生的思想顾虑,对他们以鼓励、抚慰、支持,而不是嘲笑、挖苦、打击,要敢于对学生说,家丑也可扬一扬,短也可揭一揭,暗面也可曝曝光,使学生敢讲真话,敢写实事、真事,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学校环境作文范文第4篇

一、作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1. 作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小学生虽然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刻,体验也肤浅,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关注生活。社会是个大课堂,它具有广阔的空间。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大自然神奇美妙,人世间发生的事情举不胜举,只要教师引导他们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就可以积累很多写作素材,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2. 作文教学要与学校生活相结合。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有计划开展校内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获得生活情趣,还可以丰富学生情感。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教师可以通过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生亲眼观察、亲身经历、亲自体验不同环境、不同人物的生活境遇,用自己的思维去构思,独立完成作文,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写出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积累材料,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成长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而作文教学应与学校生活结合起来。

3. 作文教学要与家庭生活相结合。家庭生活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孩子生活在父母的身边,耳闻目睹父母的言行举止,对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多小学生自觉参与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菜、做饭、购物、洗衣服等等,对生活有一定的感悟。因此,教师要把作文教学与家庭生活结合起来,引领他们在家庭生活的小天地里去观察和思考,进入“心有所思,情有所感”的境界,用爱心去感知家庭生活。

二、生活化作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要体现真情实感。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就没有真切的感受,也就没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许多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情穿插到课堂作文教学当中,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将自己的见闻和感想表达出来。如学生的参观访问、助人为乐,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等都是作文的好素材,这些真实可感的行为,最能体现学生的真情实感。

2. 要培养创新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小学生的作文指导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按要求写作的同时,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发挥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写下来,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作文中,用自己的思维去构思和提炼,独立完成作文,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校环境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作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178-01

一、丰富素材,源头水长流

学生写作难,最主要的一点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是素材少。实际上,我们的学校处于城乡交接处,既有广阔的田野、淳朴古老的人情风俗、勤劳纯朴的农民形象,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掠影、兴盛的现代化工业、繁华的都市风貌等。这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题材。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二、观察生活,累积作文素材

创作来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善于捕捉生活、了解生活,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因此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学生观察的景物,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并写下来。春天,带学生到田野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夏天,带学生去观赏美丽幽静的荷花池;秋天,带学生去看丰收的田野和果园;冬天,我们带学生踏雪赏梅……当然,这里的实景除自然景色外也包括建筑、广场等人造景观。

三、强化体验,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有了切身体验就会触动内心的情弦,产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悉心体验。同时,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放飞心灵。我们学校每周都开设一节班队课,我就以此为平台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内容(游戏、演讲比赛、竞选班干部、朗诵比赛等),每次活动之后让学生把过程写下来。一次,我们举行了“大眼瞪小眼”的游戏,在游戏开始前,我先进行了简单的作文指导(关照学生留意同学们在游戏过程中的动作、神态等)。学生尽情玩乐之后,我又问这个游戏给你带来了什么?学生觉得不光玩得开心,而且明白了一些道理。之后,学生因为有了亲身体验,兴致高昂,笔下生花,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更重要的是感受深刻。

四、超越学科,拓展写作空间

作文教学要加强学科与学科、教学与活动、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各方面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写作空间得到拓展。如科学课“绿豆芽发芽了”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回去做实验,坚持每天观察、记录,既使学生切实掌握了有关的科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还各自写下一组观察日记。

五、拓展阅读,精彩言自来

解决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有话说不出,有事写不好的问题了。怎样才能把学生“茶壶里的饺子”倒出来呢?这就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了。要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就必须引导学生多读、多讲、多写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语言材料,受到名家名作,好章好段,华丽词藻的熏陶,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因此,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文章书籍,做一做“阅读记录卡”,组织读书活动,采用多种渠道丰富学生阅读面。

平时,多写多练,语言也就自然而然会得到锻炼。有些写作特点鲜明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的课文,为学生提供了直接模仿的范本。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读写结合,读后仿写,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学完《匆匆》一文后,我让学生仿照作者化抽象为形象的方法,写一段话——幸福是什么?由于学生感受到了作者把抽象的时间具体化为洗手、吃饭、凝思、睡觉、叹息等每一个瞬间,所以在练笔时也把幸福具体化,写得挺不错。

六、因材施教,成效更显著

学生有材料写,能用语言表达,还要注意写作的方法,谋篇布局的能力。这样,才能使文章写得结构完整、设计精巧。所以老师作文指导课要根据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如何选材、立意、剪材的基本要求,逐步使学生作文符合写作规则和语言规范。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

一是基础层。教师在班级内创造一种融洽而实效的评价环境,采用黑板报、墙报、手抄报,鼓励学生编个人习作集,出班级优秀作文集,开设优秀习作“评论角”等,为学生表现自己成就提供机会。特别要注意的是,以上园地都要注意为一些差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开设一席之地,不能把差生当作被遗忘的角色。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我学会用放大镜的眼睛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也要给学生以鼓励。

二是提高层。学校在校内创造一种和谐的富有竞争特点的评价环境,采用学校广播、宣传窗,出学校优秀作文集,开展各种作文竞赛,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学校环境作文范文第6篇

一、抓住学生内心世界,树立自信心

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认知程度,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去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做个热爱生活、深人生活的有心人,不让他们闭门造车。现在学生的学校生活其实是枯燥的,程序化的组织几次游玩、体育活动,也因语文老师交作文而被学生视为“陷阱”,玩得不开心,写出来的文章千人一面、众口一词。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用相机、画笔、录音、采访等手段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生活的乐趣,于是,我在教学《我们与周围环境》这篇习作时,没有忙于让学生说、写,而是先布置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组成小组,深人生活,用相机拍生活中的环境片,画有关环境的简笔画。还可以以采访的方式了解环境与我们的密切关系,通过自己认为适合的方法去观察生活,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情融人其中去细致观察、尽情享受,积累的素材也无意增加了。观察方式角度不同,表现的手法自然各异。在自己真情实践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认知世界、积累素材的过程中能够“观物之微”,从而才可以体验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二、优化习作指导,提高续笔兴趣

兴趣是乐学的先导,激发学生兴趣可从诱导模仿中体验。模仿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人最原始、基本的学习能力,幼儿时期的一言一行无不从模仿而来。在人类的"婴儿期"劳动的动作、口号、舞蹈等基本的模仿成为我们学习最常用、最便捷的方法,在初始学习阶段,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作文教学中,语言形式的习惯、表达内容的选择往往从模仿所阅读、讲解课文开始。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在教学中可借仿写的方式,促进学生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拓展素材积累,打好创新基础

充分利用教材,大力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如学了《狱中联欢》后,让学生去阅读室看《红岩》,了解革命者最终命运。学习《草船借箭》推荐看《三国演义》。即使是古诗,也提示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以及诗人生平。通过读书,让学生一次次地和书中人物共甘苦、同奋斗,一回回地被陶冶、被净化。有一天,你会发现他们的笔下不再青涩,已有了些棱角,有了一些圆润,这就是书海畅游之后的积淀。

四、联系生活,挖掘素材,唤起灵感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经常安排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展现想象,创造自身语言,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如为了让学生写好动植物,让学生把家里养好的金鱼、盆花、小鸟等观赏性动植物带到学校,由带物品的同学当师傅,教其他同学学习种植、喂养的方法。让他们利用课间观察其变化,做好观察方法记录。又如《我爱――》这是源于生活的半命题作文,可以写物、写景、写人等,只要自己喜欢,什么都可以写。其中一个同学写《我爱白色》,经点拨后,展开合理的想象,创作灵感应运而生。他从白色的和平鸽写到粉妆玉砌的洁净世界,再到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整篇文章既流露出大胆的想象,又非常符合生活。还有一个学生写的《我爱美丽的星空》,他从闪烁的星群像航标灯,靠着银河的那颗星像“天鹅”,想到“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稚嫩的内部创造动力必然给学生带来快乐,唤起不断的创作灵感。

学校环境作文范文第7篇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疼。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审题到选材,甚至如何表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前言不搭后语,让人沮丧。特别是我们民族地区的农牧区学校的学生,在母语作文教学还未掌握的情况下,再进行第二语言的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这些情况,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汉语作文教学作了如下思考:

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生的作文性质是练笔,是习作,而不是文学创作,教师只有明确这一性质,才不会拔高对学生的要求,才不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忘而生畏的感觉。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就是指教师指导下学生练笔的过程。为了正确把握小学汉语作文的性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要努力实现作文教学过程中“教”为“学”服务的目的。

重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好于动笔,乐于表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要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就要激发其写作文的内动力,促其乐于作文。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手段很好,如:课堂小品表演、课堂小游戏,电教媒体、创设故事情境等。

引导学生关注写作之本----生活。

作文是书写心灵的园地,是联系社会的纽带,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必须与生活相结合,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要让学生为真情写作,为生活而写作。“世界上不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镜。”作文最重要的要求是求真、立诚。求真即有真意,说真话,不说假话、空话;立诚即诚实地写自己想说的话。

对于农牧区学生来说,对草原比较熟悉。区编教材五年级第6课“藏北草原”是一种写景的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草原的景色和草原上的人们的热情好客。于是,我决定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到草原上去玩,草原上,学生的个性得到了释放,个个生龙活虎。第二节课,学生把自己刚看到的、听到的、说的、玩的都倾吐出来,作文也写得生动形象。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厚积才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好作文,语言积累是基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读中截取精华,久而久之就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反之,阅读面窄,只是信息量少,词汇贫乏,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因此,加大课外阅读量作为提高作文教学的方法,应该不失为一种吧!

要创设语言环境

学校环境作文范文第8篇

2003年9月,我调入布心小学后,我们以“享受教育,夯实健康人生基础”的办学理念为指引,创建富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逐渐使学校成为优质教育资源。我认为,“享受教育”是一种态度,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善良包容的人生观,“享受教育”是崇高的境界和追求,要让师生的生命因教育而温馨,因教育而精彩。在实践中,我校文化建设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环境文化:设计有形,润物无声,赋硬件以生命

我刚来到入布心小学时,摆在我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尽快使全体师生有一个安静、和谐的校园环境。我首先确定了“理念先行、科学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校园文化创建原则,从营造环境文化人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效能,力图使校园布局合理、结构有序、功能分明,让每一处建筑都释放出文化的能量,让有形的校园成为一笔无形的资产和一本活的教科书。

改造学校大门,体现学校文化追求。过去的校门狭窄,学生进出拥挤,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没有学校特点。改造后的学校大门,除拓展宽度外,更加突出造型变化,体现学校的文化追求。学校大门的一侧被设计成为一本书的造型,书中跳出一个键盘,寓意用键盘敲开知识的大门,用鼠标点击世界的未来;另一侧为一个镶嵌有“e”的笔尖,寓意体现信息化应用特色,演绎现代文明教育,书写教育科学的和谐篇章。

改造喧闹的天井,为学生打造温馨的活动空间。过去,教学楼中的天井面积很小,每到下课学生挤在一起,活动不开,并且嘈杂喧闹。我们将教学楼一楼的一间教室打通作为通道,学生下课后可以直接到宽敞的操场上活动。同时,我们在天井植树种花,搭建葡萄架,增设长椅长凳,修成了一条“数字化”的小道,把改造后的天井命名为“敏行园”,学生可以在此享受轻松惬意的读书与休闲时光。

改造教师办公室,突出人性化特点。过去,我校教师按所教学科集中办公,办公地点比较分散,不利于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管理。后来,我们将教师按任课年级集中办公,办公地点集中在每层U型教学楼的中间部分,同时为每间办公室配备衣柜、洗手盆和换衣间等。这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管理学生的问题,而且为教师创设了温馨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充分利用每处空间,营造浓郁教育氛围。在教学楼的楼梯和走廊,我们精心布置了体现学校办学风格、育人目标的师生作品和名言警句。一楼展示书法绘画作品,二楼展示摄影作品,三楼是国画,四楼是个性绘画。每层的学科宣传展也都体现了各学科的文化特点。我们还在走廊旁和墙角建成别具特色的“漂流书屋”,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使校园增添了新的文化景观。

这样的例子在学校随处可见,举不胜举。我们力求让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个建筑的设计都拥有教育的内涵,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享受素质教育的乐园,使硬件焕发出灿烂的生命。

二、管理文化:合作为主,兼收并蓄,赋软件以灵魂

我很清楚,办学理念只是一个纲领性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基本线,“人”才是一所学校生机盎然的根本因素,才是具体落实办学理念的动力源泉。在管理工作中,我积极倡导合作文化,营造认识人、理解人、关心人、塑造人、激励人、提高人的合作文化氛围。我们淡化个人竞争,强化团队合作,让教师认识到合作是第一位的,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合作,在竞争中寻找一切合作机会,在合作中强化竞争功能。

1、强化民主意识,促进学校领导者与教职工的合作

学校出台各项改革方案之前,都要在教职工中进行调查研究,方案交教职工讨论通过,才能得以实施。为改善干群关系,我还从改革会议形式与内容入手,促进学校领导层与教职工的合作。如我们改变了已往教职工例会上校长一言堂的会议方式,每周例会都让有关教师用3至5分钟时间介绍名曲名画,让青年教师介绍一位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或教育智慧等。通过会议文化的熏陶,全体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谋划学校发展。

我还利用每学期寒暑假时间为教师布置“作业”,“作业”内容涉及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等各个方面,学校对教师的“作业”认真评审,对于优秀“作业”给予奖励。

2、建立合作的管理机制,促进学校管理者之问的合作

和谐的管理机制和人际关系是合作文化的支点,能够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学校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我上任不久就开始推行管理机制改革,将原有中层管理处室整合为“五大中心”:教育创新、教学指导、信息科研、安全管理和后勤服务中心,每个中心设主任一名,竞争上岗。每个中心组成人员5名―8名,大多是一线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都由中心主任挑选。这样一来,中心主任与中心管理人员之间容易合作;同时,因管理人员也是一线教师,所以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更容易交流与合作。这种机制发挥了广大教师参与学校各层面管理的主体作用,营造了一个能绩至上、能上能下、竞争合作的用人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办学效益。

3、开放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与合作能力

学校在抓住课堂主阵地的同时,通过开放性实践教学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以“循环经济,我们从课本做起”实践活动为例。学生先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精确计算等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得出了惊人的数据:布心小学现有2083名在校学生,完成小学六年学习的使用的课本总量达到18.5万本,制造这些课本,共约需33吨文化纸,消耗树木660棵,用水3300吨,电1.98万度,煤39.6吨,化工原料9900公斤,同时产生污水9900吨。课本费用近95万元。活动的结果在校园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同学们纷纷提出了循环使用旧课本的设想,这项活动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积极响应,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循环使用课本活动的开展,也培养了学生与人协作、分享成果的好习惯。与此同时,我们还专门为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展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而创建了一个综合性学习网站“实践大本营”。该网站为同学展示自我、互动交流创设了一个平台。

由于我们积极倡导合作文化建设,全校形成了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每学期举行的教

学开放活动,家长和外校教师来校听课,切身感受到这种变化。家长们对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评价孩子更加全面,评价学校的优良率达99%。合作文化出质量,合作文化出效益,合作文化使布心小学管理有了灵魂。

三、品牌文化:网络教育,互动多赢,赋潜件以活力

品牌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学校越成熟,品牌效应越明显。一所成功的优质学校离不开特色品牌的建设。我组织班子成员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做了深刻分析和全面评估,以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发展作为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作用,用创新理念引领网络文化,运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1、开发专题学习网站,开展学习与探究活动

为了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更好的有机整合,我们认真组织师生共同开发专题学习网站,先后建设了如“鼠标下的写意花鸟画”、“走进克隆”、“实践大本营”等20多个专题学习网站。这些网站覆盖了不同的学科,培养了学生健康利用网络资源的兴趣和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网站逐渐从静态的主题网站发展到主题互动学习网站,从教师个人建网到师生共建再到师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建设,从单纯的知识呈现到综合构建再到校际的协同学习,学校的网络教育一步一个台阶,品质不断提升。有的网站还构建了由站长负责网站的整体建设,由学生与家长版主自主管理相关栏目的新模式,学生、家长、教师共同上传相关的活动成果,一个三位一体、立体的学习空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我们运用专题网站开展了多项网络文化主题探究活动:如“神舟五号,我们的骄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圳语言文化探究”、“众志成城抗非典”、“谁不说咱家乡好”等热爱家乡的教育活动,“我是小主人,我能行”、“科学与生活”、“校园童话”等研究性文化学习活动。我们还开展健康知识竞赛,开展争做文明网络人活动。网络不仅深入到学校的每个角落,达到了“室室通”,而且还延伸到家庭。学校形成了“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八荣八耻’教育为主旋律,以关爱教育为突破口,以体验教育为载体”的健康的网络文化模式。

2、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