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望庐山瀑布李白

望庐山瀑布李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望庐山瀑布李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望庐山瀑布李白范文第1篇

2、原文: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望庐山瀑布李白范文第2篇

1、《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东晋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此诗是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好山泽之游的谢灵运,来到庐山,并登上“绝顶”,实现了夙愿;放眼四顾,只见“积峡忽复启”、“峦垅有合沓”,这壮丽的自然景色使诗人感奋。

2、《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唐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影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宿处青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间.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这是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诗先写作者之行踪,次写庐山之景色,末写隐退幽居之愿想;不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庐山秀丽雄奇的景色,更主要的是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流露了诗人一方面想摆脱世俗的羁绊,进入飘渺虚幻的仙境,一方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美好风物的矛盾复杂内心世界。

3、《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4、《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817年(元和十二年)作者于初夏作于江州。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5、《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望庐山瀑布李白范文第3篇

这一天,叮当猫学习《望庐山瀑布》一诗时,轻轻按了一下时光宝镜,便来到了盛唐时代的庐山。庐山的树好高呀,高得直插云霄;庐山的树好多呀,多得一眼望不到边:庐山的树好绿呀,如同许多鲜活的生命在跳跃。咦,山脚下那位穿长袍的人是谁呢?恐怕是个大诗人吧!他在干什么呢?仔细一听,原来他正在吟诵《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声音如同庐山上的一缕缕轻烟不时地飘来。叮当猫笑吟吟地走过去问:“先生尊姓大名?”那人捋了捋胡子说:“我姓李名白,字太白。”

“哇,你就是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啊!你可是诗篇誉满天下啊!”叮当猫很惊讶。“在下就是,不过我没有你说得那么出色!”李白很谦虚地说。“哦,我来背一首你写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叮当猫很兴奋地背起来。李白不由得笑起来:“背得真有感情,后生真是不可限量!你刚才背的是我写的《静夜思》。”

过了一会儿,叮当猫环顾周围的景色,想想诗人写的诗,不由得惋惜道:“唉,不知道为什么,如今的庐山与你看到的不一样了。”“休得胡说,同是庐山,怎么可能不一样呢?我不信。”李白觉得叮当猫说的话不可思议。

叮当猫又轻轻按了一下时光宝镜,让李白和他一起来到了如今的庐山:树木又矮又小,而且稀稀拉拉的……

李白非常伤心,气愤地问:“如此锦绣山河,怎能如此毁坏呢?是谁如此残暴无情?”叮当猫指了指山上的人说:“你看,是他们,是他们游玩山水风光时,任意丢弃垃圾,这美好的环境怎么能不被破坏呢?再看,山上的人们在随意砍伐树木,树木怎么可能不减少呢?大的、高的树都没有了,只剩下这些他们看不上眼的了!”

望庐山瀑布李白范文第4篇

在李白的小时候,调皮贪玩,厌恶读书,尤其喜欢玩耍。有一天,李白看见一位老奶奶用粗笨的铁杵在石头上磨着,他好奇地问道:“老奶奶,你这是干什么呀?”老奶奶说:“把它磨成针好做针线活。”李白更加纳闷:“铁杵何能磨成针呢?”老奶奶语重心长地说道:“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听到这句话,似乎茅塞顿开,从此他树立远大志向,勤奋苦读。也许是这句话改变了他的命运,成了诗仙。

光阴似箭,李白转眼间到了充满朝气的青年时期,有着满腹的才学与傲气,凭着他不可磨灭的理想,去“游寻四方”了。可是,李白远离故乡,到底有些不舍,于是作诗数首,有《春夜洛城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深情地表达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而且显现出了李白的文学才华。

初出故乡,外面的一切让他大开眼界,加上此时年轻气盛,写出了令人感叹不已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何等的大气!何等的雄心!而且是第一个写庐山诗的人。从古至今,有多少诗人都写庐山诗,可无一胜过李白,千古都在流传他的《望庐山瀑布》,难道不正因为如此吗?

后来,因李白的诗久负盛名,得到了皇上的宠爱,此时,他认为自己报效国家的时机已经到来,不禁壮志酬酬,一心想做出一番事业来。可是,当他看清唐玄宗只是命他作诗取乐,朝中奸臣横行时,他不禁大失所望,越来越感慨这一切。结果可想而知,李白无可奈何的离开了这儿,可是,因有这样的气壮山河,便落得贺知章一个“天上谪仙人”的美誉。从此他仿佛真的是仙人下凡,也由此被后人喻为“诗仙”了。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李白稀里糊涂了几年后,又跌入了万丈深渊,他被流放在夜郎,而这时,他已年过半百。渐入暮年的李白,困顿、凄苦、孤独,一阵阵向他袭来。虽然他剩下的人生岁月已不多了,应安度晚年,但是他还是艰辛地行程着。李白思索着,自己苦吟“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他一直壮志难酬,总想有一天去报效国家,成就一番事业,但是一直未达到目标。

望庐山瀑布李白范文第5篇

1、“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紫烟,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2、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是在阳光照射下香炉生起紫色烟霞。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诗出自李白《望庐山瀑布》。这句诗的原文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来源:文章屋网 )

望庐山瀑布李白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文陶冶;语言魅力;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有。从我们古人留给我们那浩如烟海的爱国诗词中就是明证。2009年湛江日报报一则报道《中小学生爱国教育亟待加强》引发我们深思。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危机了吗?本文选取几首小学语文教材内爱国诗歌为例,探讨诗歌教育中如何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给我们的反思

在《中小学生爱国教育亟待加强》报道:“让人们担忧的是,在这次的爱国主义浪潮中,不少90后、00后却没有赶这个时髦,国庆阅兵和举国欢庆的气氛似乎并没有给这些张扬、自信的孩子们带来的一次洗礼……” 面对上面的报道,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我们不该反思吗?

二、诗歌中的爱国情怀的培养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爱国主义诗词在中国古典诗歌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些爱国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史册。从诗歌文学形式来看,中国人的爱国情节是非常强烈的,绝不是一般的国家可比的。本文选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二)、王昌龄的《出塞》、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赏析对象。学生们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感受其中的诗文意思,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陶冶他们的心情。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很好的教育,比起平时说教好有效果。

为了便于赏析这些诗歌,笔者分为两大类:一为太平盛世时期的诗歌,二为国难当头时期的诗歌。具体如下:

(一)太平盛世时期的爱国诗歌

古代中国太平盛世的时期较少。在这些人民能够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时代,我们的爱国诗人们,没有放下为人们的福祉安康,为国家的繁荣强大而奔走呼号。此类诗歌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二是边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边塞诗。

1、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首推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其二)。该诗选自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请看诗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诗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江西省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七言绝句的《望庐山瀑布》堪称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本诗融情于景,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

首句形象贴切比喻庐山的形状及其烟雾情景。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学生对老师讲解后了解到庐山的形状,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们前去实地旅游考察,自然而然喜欢祖国山水。这就是语言修辞魅力所在。

次句“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挂前川”把瀑布比喻成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最后两句句则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一词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疑是银河落九天”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本诗夸张、比喻、想象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对中国语言修辞的魅力所吸引,自然了解到李白的“诗仙”的语言能力,学生对李白描写的庐山美景所吸引,深深理解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自然得到应有的教育。

2、边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边塞诗

战争是惨烈的,王昌龄曾写过“黄尘足古今,白骨乱蓬蒿”(《塞下曲》);王翰也曾写过“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的诗句。古代的边塞之作,往往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也描写了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们的幽怨和士兵们的艰苦,歌颂这些将士的爱国英雄气概,同样表达了深刻的爱国情怀。王昌龄的《出塞(其一)》选自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诗文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本诗表现了诗人一方面希望唐王朝也能起用得力干将来抵御胡马的侵扰;另一方面也饱含着战胜敌人、保卫祖国的信心,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的愿望。通过诗意文化领悟到祖国文化,学生由衷的学国语言,爱国情怀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通过诗文把原本西北塞外戈壁荒漠的情景在作者笔下描绘的边塞美景,打消了学生心目中塞外无风光的心理,学生自然喜欢这首诗歌。“秦”、“汉”两字暗示边塞战事自秦汉以来连年战争,表达时间之久。用两个字把战事连年概括的也是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第二句中的“万里”也表达出征战之苦,“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读到这里,学生对作者的抒发的感情已经接受并影响。最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也显示出强烈的英雄主义气息,字里行间也透出大国子民的一种内心强烈的自豪。学生读此诗句除了领略到祖国文化的深沉与博大,也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精简凝练概括性强特点,自然激发了学习文化的重要性。

(二)国难当头时期的爱国诗歌

当国家国力日减,面临动乱,或将要灭亡之时,人心中的爱国情感才更加的深刻,更加地真切。生活在各个朝代的这样的国难当头时期的爱国诗人,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屈原,唐朝的杜甫,宋元以后的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小学语文人教版中的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具有代表意义。先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本诗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生结合作者写作背景资料,在老师的讲解下,不难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只有理解了本诗所表达的感情,才能很好的了解杜甫的写作目的,赏析诗文的语言文化内涵,难道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要担忧吗?

首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联系写作背景,了解安史之乱事件,学生肯定能理解这两句诗句意思,典型的“文史不分家”理念,促使学生学好祖国历史、祖国文化的兴趣。颔联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本联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这种场景能不感染吗?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最后两联语言得到升华,学生想象这几个画面,很快理解这两联诗句的意思。

望庐山瀑布李白范文第7篇

今天要去庐山玩,我特别兴奋,这让我想起了许多关于庐山的诗:苏轼的《题西林壁》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

我们乘坐汽车上了路,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行驶,一进庐山风景区,就看到了数不清的深林树木,青松、翠竹、水杉,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汽车绕着长长的环山道行进,无数大大小小的山峰呈现在眼底,一路走我一边抬头看,只见山顶上飘着云,好象山在云彩上面似的,我不知道哪座山是庐山的主峰,也分不清东西南北,真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到了游览区,我们先来到含鄱口。这里的风可真大呀!有许多人都穿着简易雨衣和长外套还冻得浑身打颤,我们一家因为没有准备都只穿着薄薄的夏天衣服,真有些受不了。在含鄱口我看到了对面的五老峰,只见在云雾中,有五座山峰时隐时现,真象一位仰卧的老人头。我们看过五老峰后,就直奔三叠泉。

三叠泉就是李白诗中的庐山瀑布,有人说“不到三叠泉,不是庐山客”。听说前天刚下过一场大雨,瀑布很大,就更应该去看看了。

沿着石头铺成的小路,听着哗哗的溪流声,向三叠泉走去。走了大约二三里路,开始下台阶,大概要下一千多级台阶才能看到三叠泉,望着看不到头的一级级台阶,我有点发愁了,要不是妈妈用“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话来鼓励我,我真不想走了。

终于,我们到了。啊!瀑布真壮观,它从高高的山崖的缺口处,飞泻而下,经过了两处平地,把瀑布分成了三层。对面的山崖上被满天飞舞的“小珍珠”打得湿漉漉的,我站在瀑布附近,听着水流的轰鸣,任凭飞溅的水珠落在身上、脸上,静静地享受着这种美景,我都不知道用什么来比喻它了,只能借用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了!

望庐山瀑布李白范文第8篇

2、原文:《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释义: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