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生主题班会

中学生主题班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学生主题班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学生主题班会范文第1篇

现在的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有不少人令人遗憾地成了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因此.通过本次班会,努力唤回同学们回报爱心的良知,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

活动过程:

老师:同学们,我说一个英语单词,看看大家知不知道它的中文含义,thanksgiving day,对,是感恩节,大家知道,在美国,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在这一天,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背景的人们,会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感谢上苍一年里对自己的恩赐和惠顾。我们中国也有着 感恩的传统,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是很好的写照,但严峻的现实是,现在有不少中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会感恩,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 由此我们举行这次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下面请徐振玉(甲)、李凤霞(乙)和我一起主持这次班会,大家欢迎。

甲:2015年的日历已经翻过去许多页了,在我们的脑海中,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依旧记忆犹新,魏青刚、丛飞等人依次向颁奖台走来,更带着沉淀在心里的那一份感动,洋溢着一种对社会深深的感恩。

乙: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心存感恩,对大自然感恩,因为她无私地给予我们一切生命的源泉.

甲: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

乙:对老师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教诲,让我们抛却愚昧。

甲:对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为他让我们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和我们血脉相连;

乙: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爱,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可以倾诉和依赖。

甲:感谢曾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们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感恩父母班会主持词乙:感谢肯接受我们帮助的人,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我们可以把这份良善续延。

甲: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乙:感激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

甲:然而其中,最能激起我们心底最深的感恩的字眼莫过于父母。

乙:是的,不论我们走到哪里,不论我们有多大年纪,在父母的心中,我们永远都是最可爱,最需要被保护的孩子。我们不断得接受着他们无私给予的爱的雨露。

甲: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听一个感人的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 (放图片)

老师:大家和我一样一样都是故事中的小男孩,从出生到现在,父母的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不断的索取,父母是尽其所能,我们接受的是那么的心安理得,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都不会很平静,下面这首歌是否能引进大家的共鸣呢?把父亲这首歌献给我们伟大的父母!

乙:这首歌不禁使我们回忆起,在我们成长的这十几年中,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那么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感动呢?请大家举手 (同学发言)

老师:虽然同学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尽相同,但谁也不能否认,成长的每一步无不透着父母辛勤的汗水,体现着父母深沉的爱。你们的父母在时时刻刻挂念着你们,祝福着你们,请听一下来自父母的心声:(家长代表3个)有的家长虽然没有来,但是也给我们同学留了言。看看是谁的父母呢?(放录像)这就是大家的父母!当你们落寞时,抚慰你们孤寂的心灵;当你们迷惘时,照亮你们茫茫的人生 可我们又对父母了解多少呢

甲:通过刚刚的调查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十分了解自己的父母,可是反过来如果被问的是父母,不用调查也会知道结果,父母会对我们的一切记忆的都很深刻!

乙:请听潘泓伟和刘晓伟的演讲:为了父母的微笑 老师: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对父母拿出多一份的关怀和理解,她们一定会倍感欣慰,做一个:懂父母的人

甲:其实不止是父母,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是我们应该感谢的,比如我们的老师、同学、朋友。请同学们讲述一下老师、朋友等对自己的无限深情 (同学发言)

乙: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每天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认真备好每一节,精心上好每一堂,耐心辅导每一自习,可我们又是怎么回报老师的无私奉献的呢?是不是有时候也充满这不理解甚至埋怨呢?有请我们的历史老师说一说他的感受。(历史老师发言)其实我有自己也曾经不理解过老师,对朋友有时候也有着那样这样的不满,但我相信从今天开始,同学们会和我一样,充满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乙:下面有请某某4个同学演唱:《朋友》

甲:在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怀有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常怀感恩之心。据说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甲:我们也应该学会感恩,那么怎么做才是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恩呢?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现在心里一定不平静。下面,就请几位同学谈谈他们现在的感受和想法。

老师: 大家回答的都不错,感恩的方式确实有许多,只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你就会随时回报于别人,在这次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同学们对这次活动的积极参与,常怀感恩之心,能让我们更好地体验爱,感受情,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体验着家人的关爱、朋友的关心、老师的关注、社会的关怀。常怀感恩之心,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愉快,会使我们的生命充满温暖,会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一个和谐的家庭、和谐的集体、和谐的社会,既要多些感激之心,也要付出你的爱心。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报答父母,老师、社会,报答所有关心爱护和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中学生主题班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班会课;中学生;育人功能;对策

一、中学生班会课育人功能的概述

班会课在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是十分常见并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好的班会课会对学生学习生活乃至心理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其中育人功能在班会课所有功能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一)中学生班会课的概念界定

以班为单位召开的会,而“主题班会”相对于“班会”是一个“子概念”,它的界定在本质上离不开“班会”的概念,《简明教育大辞典》上的定义的非常简洁,认为“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的“班会”即为“主题班会”。

(二)中学生班会课育人功能的特点

(1)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一个班集体最重要的要有一个领导核心,其核心就是班级凝聚力,而班会课就是班级凝聚力的重要载体。而召开主题班会是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2)具有鲜明的主题性。班会课育人功能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具有鲜明的主题性,让学生明确每节班会课的教育目的,引导学生端正品行,掌握学习方法,重视身心健康。班会课的主题是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以及思想上的各种问题而确立的,具有鲜明性的特点。(3)具有双主体互动性。班会课发挥了教师以及学生双方面的作用,学生和教师在班会课上都是主体。即是主题班会课的双重主体。他们在班会课上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主题班会是师生互动,班主任与学生共同设计表现形式、表达方式、并通过班主任指导,由学生表演的一种活动。

二、中学生班会课育人功能存在的问题

班会课育人功能在指导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学习课业负担重,学生和老师对于班会课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对五个中学做的五百份调查问卷中显示,76%的学生在班会课上写其他学科的作业,甚至15%学生完全不知道老师在班会课上说了什么事情,这样的班会课根本不可能起到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等作用,班会课的育人功能的缺失现状比较明显。

(一)形式化班会课

一些班只是一味的形式化的开展班会课。每周固定的时间里开展班会,但是老师准备班会不认真,往往是领导来检查就大力准备一番,领导不来检查,就敷衍了事。班会课的德育功能在形式化的班会上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二)包办式主题班会课

包办式班会在如今的班会课上比比皆是,老师设立主题,老师选取形式,老师包办一切。缺乏班会中与学生活动环节,很多老师往往低估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放心不下,包办一切,开场白老师写,节目老师编,黑板老师画,学生变成了木偶。这种包办性的班会课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学生从而缺乏了参与班会课的兴趣。

(三)随意式主题班会课

本人通过对五个中学所做的五百份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的近一半学生认为老师在班会课上没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随意式的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事先没有做好规划,随心所欲的讲解。很多老师对于班会课是一种忽视的态度,没有像其他的课程这么认真去准备,而班会课的德育作用要在确定德育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育人的教育。在问卷调查中显示高达76%的学生有在班会课上写其他作业的经历。

三、应对中学生班会课育人功能的对策

(一)加强学校对中学生班会课的正确引导与支持

(1)加强学校对中学生班会课的正确引导。学校具有引导的作用,能够对中学生的思想信念等进行宏观的引领与把握,对于班会课育人功能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可以固定时间安排不同的学校老师之间进行举办班会课经验交流会,使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能够得到不同的班会课教学经验,能够提升老师举办班会课的能力,使班会课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2)加强学校对中学生班会课的大力支持。学校在班级开设班会课的时候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其中可以包括班会课时间的保证,场地的保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些资金的支持,加强学校对于中学生班会课的大力支持会有助于班会课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加强老师对班会课育人功能的重视

高度重视开设班会课的重要性,更要重视班会课的育人功能的重要性,班会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的课程目标在于开发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全面发展,所以老师要高度重视。要求教师本着尊重、领悟、民主、鼓励等原则,引导、辅导和督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学会做人做事,增强自主意识。

(1)设计主题鲜明的班会课。老师要加强班会课主题的设计。要认真设计班会课的主题,每一名教师在上班会课之前都要像备平时上科任课一样重视,备课、写教案、讲课、班会课准备流程也要像平时的普通课一样。在设计主题上更要特别的细心,能够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2)善于深化和巩固班会课成果。老师和学生要善于及时总结班会课的感受,在班会课开展之后,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如可以让学生写一些班会课的感想文章,让每个学生有一个班会课的感想记录本,让他们记载着每一次参加班会课的感受,老师可以在抽出时间让学生们共同分享这些文章,这样不但使老师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而且让学生们之间共同畅谈班会课的感受,使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谭林.大德育背景下的功能型班会[J].北京教育,2011(11).

[2] 刘颖宜.怎样开好主题班会[J].西江教育论丛,2002(4).

[3] 严卫林.主题班会中的三个误区[J].江苏吴江南麻学报, 2005(9).

中学生主题班会范文第3篇

1.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心理表现

初中与高中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及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刚刚进入高中校园后,兴奋过后便是一些始料未及的不适应问题。如陌生的新环境、人际交往、教学形式与内容的改变,同时很多学生离开父母的怀抱,自己要亲自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琐碎事情,这些都很有可能引起不适应。此外,经过中考的淘汰机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无法再像初中时期那样成绩优异,这就会让他们感到失落,甚至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如果班主任不及时解决好这些心理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

2.提高初高中生主题班会有效性的策略

2.1在主题班会中提高老师的模范榜样作用。

老师,是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老师的传道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与事业心、严谨的教学态度与大公无私的精神及文明的言行举止。在高中教学尤其是初高中衔接期阶段,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师德建设力度,通过一系列的形象活动,激发老师的责任心与优质教学的态度;同时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的时间,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老师的光辉师德形象感化引导学生,实现主题班会的德育教育目标。

2.2通过一些情景互动激发学生的内心互动。

只有通过与学生内心之间的真实互动才是真正的德育过程,它是一个静态的过程。高中老师要掌握学生内心世界感情的变化,经过有效的道德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体验;同时老师还要仔细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根据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班会内容通俗易懂,这样才更能实现其德育教育目标。

2.3提高主题班会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是深化引起共鸣的班会主题。

在主题班会过程中,班会主题的升华是班会的最后一个实施环节,在这一结尾环节中,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对此次班会德育教育的领悟,从而深化提高班会的主题。但是在实际高中学生班会活动中,老师在班会开始阶段就赋予学生班会的主动权,自己退到台下;直至班会结束,老师只是在台上象征性地宣布班会很成功,到此结束而已,对此次主题班会没有任何总结与建议,因此班会活动就很难凸显主题,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班会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在班会结束时,深化班会主题对班会活动成功与否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老师要高度重视班会主题升华的重要性。

2.4积极构建初高中阶段的系列主题班会。

在初高中衔接期阶段,举办系列主题的班会活动,为班级班会活动德育教育提供有力保障。有的班级开展班会活动就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班会活动内容没有合理有效地规划,在班会活动过程中表现得很随意,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一次班会活动的结束不代表学生德育教育的完成,而且每次班会活动都是紧密相连的,这一次班会的开始将是上一次班会活动的巩固与延续,又或是深入拓展;同时这次活动的顺利结束为下次班会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一系列主题班会才能保障高中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实现。如果在班会活动中没有鲜明的主题又或随波逐流,严重削弱班会活动对高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同时每次主题班会活动如果不能有效统一结合,那么主题班会的渐进连续性与层次性就无从谈起。

2.5将学生作为班会活动的主体,以实际问题为班会核心内容。

在初高中衔接期课堂班会主题活动中,老师要将学生作为班会的主体,以现实生活中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作为班会的核心内容。班会活动中,老师就是通过生活素材为学生模拟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纠正行为偏差,提高判断分析道德的能力,不断激发学生潜在的道德智慧。同时,通过班会活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扬善抑恶,建立良好的道德与人格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自我生存超越能力。

3.举行主题班会活动遵循的原则

3.1学生之间的自主互动性原则

高中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意识已经相对成熟,因此在此阶段班会课上,应该以活动形式开展,特别是学生积极进行互动的活动。在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价值观与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在班会课上的积极参与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针对主题班会进行知性的灵动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只有通过有效的互动,生命世界才会有活力,增强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3.2班会的形式灵活多变性原则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班会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变。在学校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加强资源意识,对现有材料进行创新的同时,积极开发与现有材料相关的文本与非文本资源课程,构建多样化的教育平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对德育班会要有创新意识

中学生主题班会范文第4篇

摘要:班会课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是班级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也是对班干部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更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因此,对班会课进行变革(理念变革、内容变革和形式变革),是我们班主任当前急需探讨和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班会课 班会主题 班会目标 班会内容 班会形式

一、探究背景及意义:

班会课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是班级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也是对班干部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更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可是,在我们农村中学,却有很多班主任对这一教育环节不予加以重视。有些班主任常常把班会课看作是简单的课,随意掌控。他们在班会课上谈班级纪律、传达学校通知、或者把一周来所发生的班级问题一一罗列出来,以警示学生。一堂课下来,几乎是老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听得兴趣索然,以致产生反感。甚至有些班主任常常把班会课变成了“一堂批” 或“一堂骂”的唠叨课,以至于我们的很多学生一提到班会课就念叨:“哎,唐僧又来了”。更有甚者,个别班主任根本不把班会课当作是“课”,随意地把班会课移做他用,或索性让学生自习。这样的现状,使班会课失去了它原本该有的重大意义。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以人为本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班会课只有通过不拘一格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关注世界、观照自我,进而发挥自己的才能、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心灵触动,才能达到最佳的德育效果。因此,对班会课进行变革(理念变革、内容变革和形式变革),是我们班主任当前急需探讨和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探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班会课是一门课程,而且意义重大。这门课程有它独特的规范性,虽然课的形式不唯一,但是我认为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是应该具备的。即:班会目标、主题、内容、形式、过程、总结等,而且要有规范的流程。

(一)班会目标必须有现实意义,通过师生的努力能够达到,它是我们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的依据。

任何课堂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目标的课堂也才是有效的课堂,班会课也是一样。我认为每一堂班会课都必须根据班情、学情、学生的思想动态等来开展的,那么这一堂班会课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来设定相应的主题。例如,要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礼貌习惯,我们可据此目标设定一堂“习惯决定人生”的主题班会课;要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传统正气,发扬时代爱心精神,我们可以设定一堂“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主题班会;如果班上出现学生早恋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欣赏≠爱恋”、“中学生不谈恋爱”等班会课,向学生传达理性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学会应对必然经历的情感波动,正确地处理好自己的情感问题;如果学校近段时间要开展很多活动,可通过“关注学校动态,关心班级荣誉”的主题班会课,让学生能及时了解学校的各项活动安排,布置好下近期的工作,让学生积极为班级荣誉出谋划策,知道自己的近斯目标和任务;如果近期学校或班级出现了一些纪律上的问题,则可以开展一堂“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主题班会课,肯定班上的近期成绩,明白班上的不足或问题,让学生得到鼓励与鞭策,使其发扬优良风尚和改正不良陋习。总的来说,班会课是学校管理的终端,是班主任带班的主战场,是学生交流情感的后花园,是班风、学风、凝聚力全面提升的根据地,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制高点,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而且每一堂班会课要有一定的德育目标。

(二)班会主题要从教育目标出发,使其有鲜明的个性和新颖性,其实就是给自己的一堂班会课起一个好听而有意义的名字。

首先,选题是主题班会成败的关键。确定主题班会课的主题就是班会需解决的中心问题。班会课主题的确定,既要依据教学目标,又要服从于班级的个性发展,避免主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当然,每一周的班会主题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近期思想动态或是行为习惯等来开展。比如:根据学生的卫生态度我们可以拟定“责任与人生”或“劳动与人生”的主题;对刚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我们可拟定“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怎样改变原来的学习方式”、“你知道中小学课堂的区别吗”等主题班会;对刚刚进入九年级的学生搞一次“我的初三我做主”、“最后的冲刺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等主题班会;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搞一次“习惯决定人生”的主题班会等等。总之,定主题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有针对性,这是主题班会生命力所在。2、选题避免大而空,应该小切口,以小见大,尽量从小处着眼,在一个侧面或一个点上具体深化,达到以一点反映全面的教育效果。3、实效性原则。4、趣味性原则,也就是要为主题拟一个好听的名字,让学生一看就知道我们要有哪些心理上的转变,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班会内容以德育为主线,要结合班会主题来定,而且内容要有针对性、要具体,要起到直接影响或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譬如就在本学期刚开学不久,因为刚过春节,学生兜里的压岁钱、零花钱不少。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把零花钱花在了手机上网上,那段时间学生用手机上网实在是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有的学生甚至不分课上课下课前课后,就连吃饭的时间,午休的时间都在埋头上网,更不用说夜里了。老师没收、学校禁止,但就是屡禁不止。看到这样的现状,我们不仅为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担忧,同时还担心着他们的身体(不分昼夜啊)、视力……在我们百般提醒又收效甚微的情况下,我组织学生连续两周开展了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与弊”辩论式主题班会,我暗中帮助学生收集资料,尤其是负面影响的材料收集了一大堆,然后又暗中安排少上网和理性上网的同学结队组合当反方(“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辩手。于是,在大量的事实面前,反方辩手“胜利”了。我顺势利导,跟学生进行了诚恳的交流。经过这两堂课,他们除了对使用手机有了理性的认识之外,也对老师的良苦用心很是感动。因此大部分学生主动把手机交到了我的手里,要求老师周一到周五代他们保管。课后,我在欣慰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的同时,也对班会课的作用和意义投去了一份欣悦的诚服。

班会内容可以是老师准备,也可以让学生合作动手准备,或是老师在网上帮助学生查询资料(我们农村的学生是很少有家庭电脑的),亦或是让学生到图书室查找资料。在这一点上,根据我们农村学生的特点,我的做法是:关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内容,比如以“良好的习惯受益一生”为主题的内容和材料,老师让学生自己按要求去收集:1、以自己、身边的人或人们熟知的人为例来说明好习惯的意义。2、每小组整理出至少10条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和10条不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然后班会课上展示各小组的成果,之后对学生收集的材料进行讨论,孰是孰非老师总结(加以肯定、表扬和引导)。老师也可以用一些故事或名人事例加以佐证,以增强说服力;如果是关于人生观、道德观或传承优良传统这一类的主题班会,如“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做人的基本的道德是什么”、“什么是爱的接力棒”等主题的内容和材料,则主要是由老师准备。因为这些内容和材料会直接影响学生人生道德观的形成,只有老师才能准确地把握材料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当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感受和接受,只有学生对老师的引导产生共鸣,老师准备的一切内容才是有效的。但不管是学生、老师、还是师生的共同准备,都要求内容要结合学生实际,材料要充分详实,要有针对性,要对症下药,要有时代感,能和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我们在进行内容准备时是要花费一些时间和功夫的。因此,主题班会的内容都是要在课前进行一番准备的。

(四)班会形式尽量多样化,侧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和情感态度。

班会形式多种多样:从表现形式来看,可以把课堂定为游戏型主题班会、娱乐型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抢答型主题班会、文艺性表演型主题班会、小组讨论型主题班会……;从参与主体来看,主要有家长参与型主题班会、任课教师参与型主题班会、领导参与型主题班会……;从组织形式来看,主要有辩论式班会、讨论式班会、观看影视教育、参与活动体验等。虽然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班主任要根据主题和内容来选定。我认为班会课的表现形式应遵循一个原则:即目的是让学生直接受到教育或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关注世界,反观自我,进而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心灵触动。这样的班会课才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五)班会流程中的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

准备阶段就是根据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在课前准备素材、收集资料、布置任务、邀请嘉宾等相关工作。实施阶段就是课堂过程。我认为准备阶段这个环节,除了决定一堂班会课是否成功之外,也是最能培养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好机会。尤其是在准备资料和安排任务上,只要是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情,班主任要信任他们,大胆的放手让他们去做。做不好或做不对的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让他们重来,因为重做的过程,不但加深了情感体验,而且能力就是这样一次一次的培养出来的。实施阶段则是按计划从主题的导入、互动交流到结束小结的整个流程。班会课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课前准备、课堂交流和互动等要全员参与;课堂发言和评价小结则以点带面(组员代表);此外,还要灵活而艺术的安排个人发言等。总之,要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二次体验(准备的过程已是初次体验)中引发共鸣,获得思想和情感上的升华。

(六)总结是班会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收束不有力则会收效甚微,甚至前功尽弃。

总结就是小结主题班会的成果、意义,是明确主题班会后的任务和要求,更是延续正确的人生体验和期望。老师要观察控制好整个课堂,做好精彩的点评和总结。老师的一番总结可能会让学生茅塞顿开,可能会让学生痛改前非,也可能会让学生坚定了某种信念,从而坚定了正确的人生方向。这一点班主任不容忽视。

近几年来,我基本上运用了以上的方法来对我所带的班级进行尝试管理,结果真的令我感到很欣慰。尤其是上一届途中接手的那个纪律和习惯都很棘手的班级,经过几个月的班级整改和班会教育,透过学生的言行举止看到他们思想上和习惯上的很大变化。这对我顺利地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大帮助,也让我从繁琐的思想教育中解脱了出来。在学生的周记里,我看到他们抒写了参与班会活动后的反思、感触、感悟和收获……我感受到他们逐渐树立起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特别是我带了一年后的学生,他们思想都很健康积极,班干部都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班级气氛和谐融洽,师生关系亲密和谐。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做法是正确的。因此,我希望把我的做法推广到更多的农村中学去,让班会课——这一枝教育之花,在当代的农村教育之路上一路灿烂,芳香四溢。

参考文献:

中学生主题班会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5―0034―01

高中学生学习负担重,课余时间少,无论家庭还是社会给予学生的压力都很大,首先就是升学的压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家都关注到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德育的缺失,为此,高中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帮助高压状态下的学生减压,但这并不足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班会是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块主阵地,班主任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班会促进班级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那么,如何开展高效的德育班会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班会主题的设计

1.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选题。教师应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在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开展与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相适应的主题活动。如,在高一第一学期,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班主任应当加强入学教育,通过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尽快调整自我、重新定位,迅速掌握高中阶段学习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增强入学适应性。例如,可以开展“认识新校园”的活动,让新生谈谈对新校园的认识;开展“我能重新定好位”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重新定位自己;根据高三年级学生临近毕业特点,开展帮助学生抓好考前心理调整,适度控制考试焦虑水平的活动,如“追求我梦想”、“调整生物钟”等活动。

2. 根据班情选题。每个班级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特点,也都有自己的问题,班主任应当抓住班级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来选择题目。如,班级学生迟到的较多,为此可以开展“超越我自己”、“时间巧管理”等活动。

3. 根据重要日子选题。如,五四青年节、母亲节、端午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当然不是每一个节日、纪念日都要组织活动,班主任可以结合班情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例如母亲节、父亲节是开展孝敬父母教育活动的契机。此外,还可以根据生活发展选题,可以根据偶发事件选题,可以根据国家大事选题。

二、班会活动的组织形式

1. 竞赛式。在学生激烈的竞争和对抗的过程中,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融入严肃的主题教育内容或者知识性、哲理性的内容。比如,“魅力家乡演讲比赛”、“生活中的力学知识竞赛”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班会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度高。这些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2. 文体表演式。让学生通过相声、小品、歌唱、朗诵等方式,赞美好人好事、批评不良思想行为,寓教于乐。高中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班主任应当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学生的特长,然后利用学生的探究欲和表现欲,结合正面的活动素材,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 体验式。班会活动不应只拘泥在教室开展,应该适当地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带到校园外,让学生亲身体验,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校园外拍摄班会需要的内容。比如,交通安全问题,高中学生骑电动车、摩托车的越来越多,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为此,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附近的路口观察交通情况,记录行人、车辆违反交通规则的次数,并对违反交通规则的种类进行分类统计,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当众发言,加深学生对遵守交通规则重要性的认识。

三、班会效果的反馈

一个好的班会应当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如果认为仅通过一次班会就能让学生的日常表现有很大的改观,那就夸大了班会的效果。人都有惰性,学生更是如此,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班主任应当对学生接下来的日常生活学习进行适当的监督和指正,把班会的内容作为评价学生行为的标准,随时随地提醒学生问题所在,最终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当然仅仅依靠班主任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还应当及时将班会教育的内容和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与家长沟通,通过家长在家监督,形成家校合力,避免出现学生回到家又恢复原样的情况。所以,一次的班会,是否真的有意义、有效果,与处理好学生的后期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中学生主题班会范文第6篇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一、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2、养成教育为学生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它是种种错误甚至罪恶的渊薮。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使人终生受益。总之,养成教育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养成教育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

行为习惯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系,它不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尽人意的事都是由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造成的。现在的中学生迟早要走入社会,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国的社会风气。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必须抓紧搞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程度的标志之一。抓好养成教育,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声望。因为外国人来到中国,首先接触的就是我们的行为习惯。

4、养成教育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德育习惯的形成是我们品德教育的结果,它在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认识而没有养成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教育的“质”的指标。看一个学校办得好坏,只要看看学生的行为习惯,看看校风,基本情况就掌握了。因此,在中学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重视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使之成为品行优秀、表里如一的人。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

1.养成教育的内容要规范化

养成教育的内容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最基本的,经过筛选,把最重要的一些要求制定成为规范,要求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做到,并逐步养成习惯。原国家教委于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起在全国中学试行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共五条四十项。它的目的在于加强对中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的训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便是我们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实施养成教育规范化的内容,要让学生人手一册,烂熟于心。

2、养成教育内容要细目化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虽然内容较多,但它作为一个全国的纲领性文件不可能订得太细。各校、各年级、各班还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使《规范》更加具体化、细目化。把原则的条文分解成实在的、具体的细目,便于实行。例如,“尊敬老师”这一条。对于中学生来说,“尊敬老师”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样做才叫尊敬老师呢?我们可以把“尊敬老师”分解细目化,使之更具体、形象、直观,可以分解成:〈1〉、看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并说“老师好!”〈2〉、回答老师的问话要起立,语气要和气、亲切。如果答不上问题,要说“对不起!”〈3〉、有事、有病要向老师请假,不无故旷课。上课迟到要先喊“报告”,未经老师允许,不擅自闯入教室。〈4〉、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插嘴,不东张西望,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5〉、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书写工整。〈6〉、接受老师的批评不顶撞,态度要诚恳。即使老师的批评错了,也要耐心的解释,不许侮辱、责骂老师。

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目化有利于更好的贯彻执行《规范》。它能使《规范》更贴近生活,更形象,更易于学生接受。当然,细目化并非是琐碎化,我们在细目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系统性,力争使之既具体又系统,以便于教育效果的整体升华。

3、养成教育的内容要序列化

养成教育的内容是科学的、有序的,这个“序”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研究这个“序”,揭示出这个“序”,并按这个“序”安排内容。使养成教育更科学、更完善。养成教育是整个德育教育序列的一部分,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社会化,是完善人格,,是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人的成才是有序的,养成教育当然也是有序的,它各部分都有自身的功能,同时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果我们不按其自身的系统安排教育内容,就会使之成为一种无序的、混乱的教育,就会破坏养成教育的科学性,降低养成教育的效果。为了克服养成教育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必须制定系列化方案。制定序列化的方案的依据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党和国家对中学生的要求;另一条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和思想实际。我们所制定的“序”既要有中心,又要有阶段性,还要有必要的循环。

4、中学生养成教育系列化方案

(1)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转折时期,生理发育开始进入青春期。他们的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模仿、积极向上,向往共青团,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缺乏控制能力,分辨是非能力差,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目标,如不正确引导容易把问题看得片面化、绝对化。

初一年级教育主题:做合格的中学生,做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一步:考入中学我首先应懂得什么

(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日常规》等条例,并能展开讨论。)

第二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校团委、政教处利用挂图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并根据其内容开展相应的活动。)

第三步:老师,您辛苦了——“尊师重教”演讲讨论

第四步:让红领巾更鲜艳

(校团委、政教处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学赖宁活动争创学校“十佳”少先队员。)

第五步: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公民——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

初二年级教育主题:我争取早日加入团组织

第六步:我们也要做共青团员——团的知识讲座

第七步:我们需要团结想上的班集体——主题班会

第八步:我们也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春游或秋游

第九步:他们为什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法制教育报告会

第十步:我们要做文明的中学生——演讲比赛

初三年级的教育主题:怎样成为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第十一步:奋斗加效率=成功——主题班会

第十二步:江河与浪花——诗歌朗诵会

第十三步::学雷锋做好事——学雷锋小组活动

第十四步:迈好青春的第一步—青春期心理卫生讲座

第十五步:留给母校的回忆——义务植树

(2)高中阶段的方案:

高中阶段是中学生进入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生精神振奋,自主要求增强,对学习生活充满希望,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能力逐渐增强,开始探索人生价值和未来生活的道路,但他们思想仍然不够成熟,心理发展不稳定,思想方法容易过激和片面。

高一年级的教育主题:做一个合格的高中生

第十六步:我们是“文明之师”——军训

第十七步:怎样塑造高中生形象——《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

第十八步:建立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主题班会

第十九步:我们是新时代的活雷锋——学雷锋先进事迹报告会

第二十步: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元旦联欢晚会

高二年级的教育主题:如何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第二十一步:祝老师节日快乐——教师节慰问老师活动

第二十二步:时刻记住自己是共青团员——“团徽在胸前闪光”系列活动

第二十三步:假如我是班长——五分钟演讲

第二十四步:集体是我成长的园地——主题班会

第二十五步:欢歌笑语迎新年——迎新年联欢晚会

高三年级的教育主题:祖国在召唤

第二十六步:如何度过中学阶段最后一学年——班级民主生活会

第二十七步:团结、自信、拼搏、进取——主题班会

第二十八步:做一个尊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法纪报告会

第二十九步:好儿女志在四方——报告会

第三十步:留恋与欢乐——毕业典礼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

1、广泛宣传,认真学习,让学生明确《规范》内容。

学校要经常性地在各校广泛开展宣传和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活动,不失时机地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和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宣传《规范》的内容。让学生重视《规范》,熟悉《规范》的内容,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执行《规范》的重要意义。新晨

2、检查评比,强化文明行为,把《规范》落实到实处。

为了使理性的认识能付之实践,使《规范》量化,学校政教处可发动学生会、团委会干部成立各种各样的检查小组,每天对各班《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定期进行评比。对执行好的班级予以表彰,对执行的不好的班级给予批评,并要求定期改正。检查的结果将作为期末评选“文明学生”和“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

3、多渠道、全方位开展《规范》教育,让《规范》进一步深入人心。

为了使《规范》的执行向深度、广度发展,学校除按《养成教育系列化方案》开展形式各样的主题班会、文艺演出及《规范》知识竞赛等活动外,还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和社会本当互相适应,脱离了社会,教育便失去了根据。”(叶圣陶语)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感受、体会《规范》的真正含义。家长是学生最早的老师。学校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共同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只有齐心协力、同抓共管,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好。

中学生主题班会范文第7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 隐性德育课程 主题班会 初中班主任

一、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其生理、心理处在一个剧变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躁动的时期,他们表现出独立性强、反叛心理突出、对事物好奇的特点。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学生学习氛围的优劣以及班级其他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有序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整个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对班上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而且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德育教育知识化、理论化,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对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主要是课堂上教师直接传授知识。

2.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对活动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作用研究不够,同时与学生的思想实践结合得也不够紧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3.为了应试而注重思想道德理论教条的传授、背诵,忽视了学生起码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还有一些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发挥不够。

三、开展好隐性德育课程

所谓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影响自身品德经验生长的各种隐性教育因素,这与显性德育课程不同,显性德育课程是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它的说教成分多,约束成分多,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与不满;而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以间接的、内隐的、不明确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

在学生思想品德内化过程中有许多中介,其中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中介,把学生的外在影响因素转化成道德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品质,逐步达到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它更多地强调用不自觉、无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得到教育者在德育中所要得到的效果。中学德育工作的特点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尤显得重要。

四、如何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

1.平时注重教师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中学德育的手段和途径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示范教育,即教师或其他长者通过一定的示范行为或示范行为的列举和描述,使学生对其产生认同并确立为自己的榜样。这种示范的主体是多角色、多层面的,如父母、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学校行政领导、社会其他方面上的行为主体、学生群体自身的参照体以及文艺作品中的模范人物等。教师可在寻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从而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2.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理解。教师要想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让他们觉得教师平易近人,容易打交道,也就是说要理解关心学生。理解体现的是一种沟通的立场和能力。班主任老师应该暂时放弃自身的参照标准,尤其要抛弃自己对学生的固有偏见与主观判定,站在学生立场上设身处地从学生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即以学生的眼睛来观察,以学生的心灵来感受,以学生的观点来思索,从而走入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与共感。

3.优化班级环境。教师可通过优化班级环境来构建优良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群体心理。班级文化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励、驱动、规范和陶冶效应。因此,我们要努力创建以班级文化为主导的德育环境。

五、开好主题班会

1.确定主题,精选节目。主题的确定要紧扣学校和班级的当前需要,要体现时代性与实践性。确定主题后就开始进行学生的思想发动工作,向学生宣传班会的目的、内容、形式及要求,布置全班同学分头收集材料,再认真挑选部分围绕主题的歌曲、诗歌、相声、小品等节目,也可由教师亲自创办部分节目。节目应结合当前的形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是直接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故事,从而引发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其中来。

中学生主题班会范文第8篇

关键词:德育;班会;课程

现在的中学生较以往更活跃、更自我、更特别。在当前形式下德育工作应该如何开展,一直是大家不断思考的问题。近几年,德育工作和管理正陷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十年磨一剑”的说服力不再,家长日益“软弱”和“不合作”,早恋等无解问题逐渐增多。诸多问题是对我们新形势下班主任的一次挑战,从中不难发现现时代的德育不能仅凭班主任的单打独斗,而要依靠学校的德育管理组织和凝聚起来的团队整体力量。

德育是育人的工作,德育与教学相辅相成,德育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反应在教学成果中。进行特色的德育课程建设与采取特色的德育教育方法和手段是时代的需要。我们尝试采用以精心设计的活动为载体,用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实现了从传统的德育向现代的德育的成功转型――即德育活动课程化。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让课程适应学生,就能改变学生。调研发现,学生的幸福感的第一来源是丰富的多彩的活动,而学生对理想校园的最大期盼也是丰富的活动。“活动课程化”的理念,具体包括:入校课程、班会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主题教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节日”课程、离校课程等。

所谓德育活动课程化就是将每年的学生活动全部纳入课程管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课程评价等,提升活动的价值,保障活动有序开展。

一、班会课程

班会不应是机械化、模式化的总结会、批判会,而应是有针对性的一次纵向系列活动,它贯穿整个中学生活,即系列班会。以题目是“我的艺术我做主”为例,结合这个主题班会,策划相应的系列主题班会,如《聚焦你、我、他》《不同的风格,相同的美》《我与艺术有个约会》。通过这些班会的题目不难看出,我们的目标是,聚焦你、我、他,用不同的风格表现相同的美;让我们在学校中与艺术有个约会,使学生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成就“我”的艺术人生。以上这些班会不是一个学期的系列班会,他们是贯穿整个中学阶段的系列班会。就像我们的教材一样,同一知识点可以在不同阶段通过不同手段呈现出来。学校的德育课程也是这样。

二、综合实践课程

学校每学期都会有一系列的综合实践课程。这恰恰填补了班级横向系列活动的空白。学生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同一个主题。精心设计的德育活动,给成长中的学生们一个无限的空间。

三、主题教育课程

新形势下,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无解问题”涌现出来,如早恋、网恋、网婚、厌学、吸烟等。给我们这些一线的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大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发了很多主题教育课程。就早恋而言,姑且不论家长的支持与不支持。早恋对孩子的影响的确很大,谁来判定学生的情感,谁能管住孩子们内心的爱恋?只有规范学生外显的行为,早恋难题就解决了一大半。可以开主题班会、或采取单独谈话、朋友互助等办法尝试解决。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他们渐渐收敛了往日里张狂的行为。慢慢的,学习生活回归自然了,他们的恋爱也就随之降温了,注意力也就回到了学习上。

主题活动课程有时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针对个别现象进行特别设计的。为解决某一问题而量身定做的.

四、离校课程

很值得一提的是离校课程,它有三大目标:倾诉感恩,担当责任,把心留住。按照”主题班会”“主题校会”“校园送别”“毕业典礼”四个课程板块层层推进.

学校每年的寒暑假会迎来往届的毕业生返校看望老师,与在校生座谈。有的还给老师当起助教,帮老师批改作业、看班等。大家可不要小瞧了这些毕业生的行为,他们在与在校生的接触中,不但能分享当年的精彩瞬间、感动时刻,而且能不时地做非常有说服力的献身说法。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的行为是具有极强的辐射性的,他们的语言是十分有感染力的;他们带来的高校的新理念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尤其对于高考备考是十分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