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选散文

精选散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精选散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精选散文范文第1篇

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那么网络,我一直把它当成一场生命的放逐,不知道拥有着什么,或者会永远拥有什么.每天面对莫名的惊喜和更多的消失,我一直是双手空空的行走。

我喜欢这样的状态,会为谁感动,但是绝不停留。不相信永远,也不需要承诺。写字或者阅读,仿佛无尽止的漂泊,这里有许多相通的灵魂,彼此不对话,却有着相同的方向。一些文字是因为被阅读和赏识才具生命力的,我只需在沉默里深深地感激,然后继续叙述自己所表达的东西。我喜欢这样的遇见和相伴。你没有来之前,我,一直在这里。你来了,我的等待,就不寂寞。于千万人之中,恰巧是你,遇见了我。我们只需隔着网络,小心而轻柔的触摸彼此的手指,却不需要皮肤的温度。然后,打开往事的缺口,在文字中寻找各自的自己,也彼此安慰,不问性别和年龄,也不问职业和喜好。问了,便多了距离,其中仅仅因为一个懂字。我们都是身份不明的人,在不同的空间,一起穿越急流和险滩,意外而甜美。如此,我便不会说什么凉薄、生厌之类的词。谈古今,笑风月,戏江湖。江湖永不老去,我们才不至于老去,还有那些不老的传说。松间明月,石上溪流,疏影横斜间的暗香盈袖,是我们最美丽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精彩细节,在文字里沉默,或直接喊出内心的苍茫,爱和疼痛,一直都在路上···总有一天,你倦了我的刁钻和枯燥的叙述,倦了我文字忧伤的表面下的豁达泼辣,神秘的面纱一层层揭开,是淡然和叹息。但是你没有看见,我未完成的诗,是写给你的,就散落在手边,对于未来,我迷茫,却有着绝对真理一样的预见。看,你看:夜的风,夜的星,以及

一路复杂的心情

你说这么近这么近也不能相见

空耗了你的满怀热情

总是等或者再等

等下一季花开今晚十一点

这是你我相聚的的地方

也是禁锢你的地方

而桃花依旧未开,我只是过客

不愿留下一丝吻过的痕

和哭过的伤痛

记得威海的一位男子说,某种气质和能力是天生的,它构成一个人的底色。那么我的底色就是在不断变迁的人事中,能轻易地习惯繁华和空洞,享受其中的寂寞。我知道时光里有一个洞,要用隔世的眼光去穿越。寂寞对望的灵魂里,你是我,我也是你;你丢失了我,我必然会丢失你,这是迟早的事,尽管伤痛无比。

精选散文范文第2篇

近日,一套汇集了《世界文学》杂志57年来具有代表性作品的文学丛书由译林出版社推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译林出版社为该书举办了首发式和研讨会。社科院外文所所长陈众议,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刘锋,外国文学翻译界专家学者李文俊、童道明、罗新璋、赵振江、郭宏安、叶廷芳、吴岳添、陈喜儒、董晓阳、吴晓都、高兴等,作家、评论家吉狄马加、阎连科、止庵、黄集伟等出席首发式和研讨会。

该套精选文丛在《世界文学》创刊50年散文精选和诗歌精选的基础上增补了小说卷,收录较以往篇目更为全面。选取的译本多出自冰心、萧乾、文洁若、徐迟、叶渭渠、王永年等翻译大家妙笔,意在重塑经典之魅,重现作家、翻译家和杂志的“美好时光”。全套书分为《小说中的小说》(欧洲卷和亚非美洲卷共两册)《散文中的散文》《诗歌中的诗歌》四本。其中,散文卷收录了近年来备受国内文学爱好者推崇的翁贝托・埃科和约翰・厄普代克等作家难得一见的散文名篇;诗歌卷集结了莎士比亚、波德莱尔、里尔克、米沃什等作家经久不衰的作品;小说卷则收录了从《世界文学》已发表的三千多篇作品中精选的89篇佳作,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收录了作家王蒙迄今惟一翻译过的小说――美国作家约翰・契佛的小说《自我矫治》。

在研讨会上,与会者共同为文学翻译把脉。翻译家们认为文学翻译是中国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可能在人才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但希望翻译队伍能不断壮大。关于翻译语言,有学者认为,大部分译者有写作经验,从某种程度上讲,他要动用文字表达,而且要使表达尽量的生动、丰富和富有感染力,文学翻译也是对母语作贡献。从评价标准上说,文学翻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吉狄马加、阎连科等都谈到,自己走上文学道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对我国文化策略和文化战略发展而言,如何给人类提供更多美好的精神食粮,这需要翻译家、作家、诗人,甚至全社会进行共建。止庵、黄集伟等文化界人士更关注翻译语言的问题,认为一般读者对于优秀翻译作品的期待,仍然是最古老也是被谈到最多的“信、达、雅”。

精选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用笔如画”,他多用“活的口语”,注重语言的创新。他一生都在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学,为祖国语文字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他在《语文续拾》、《经典常谈》、《论通俗化》、《标推与尺度》、《语文零拾》等大量文章中谈论到语言的建设和发展)。朱自清散文之所以有着超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同他善于熔化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吸取西方语言及句式,提炼群众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自然朴实的散文语言分不开的。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抒情类的、叙写日常生活类的、还是描写社会类的,都在作品的语言方面显示出了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那就是:

一、精选口语入文

朱自清先生为使口语入文,把北京话作为挑选和提炼口语的标准。在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中,始终恪守这个标准,因而他的散文语言与今天的普通话几乎一样,活跃在中国人的交际生活中。

首先,善于使用富有个性化的北京话口语。《春》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

其次,善于使用北京话独具特色的简短句式、反问句式。《松堂游记》里。“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来得好。”论《吃饭》里,“可是法律管不着他们吗?官儿管不着他们吗?干吗要怕认呢?”、“谁怕谁?”,句式简短,充满感情,朴素自然。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散文的语言呈现出艺术的美感。如《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缥缈、悠远,似有若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小提琴演奏出的名曲旋律来形容光与影的浓淡,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渐入诗境。

三、巧用叠词、双声叠韵词语、儿化词、整散句

首先,叠字叠词的巧妙运用,形成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茫”、“走走”、“来来去去”、“老老实实”、“疏疏落落”等,使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荷塘月色》里,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是表示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渐渐”,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迷迷糊糊”写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忧心忡忡”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其次,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层次,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篇散文中,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总之,朱自清的散文在语言方面表现出了独特鲜明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恒久的魅力。

参考文献:

精选散文范文第4篇

一、品味语言,丰富词汇,强化表达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散文以其灵活多变、参差错落等语言风格被人所称道,表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散文作品都是优秀散文家的经典之作,不同的作者所写出的散文能够体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具特色,有的韵味悠然、有的清淡自然、有的含蓄委婉、有的铿锵有力。所以,从初中散文教材的语言特征来看,初中散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导学生品味散文作品中的语言,进而丰富学生的词汇、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

二、明确表达效果,强化修辞运用

散文素有“美文”之誉,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作品都是精选的经典之作,作者为了更好地增强散文的表达效果,运用了大量排比、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所以,从散文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修辞手法,从而强化学生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也是初中散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郭沫若先生在《白鹭》一文中是这样描写白鹭的:“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这样贴切自然、生动形象的描写效果,与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密切相关。教师可以从描写效果的角度人手展开对学生比喻手法的强化运用学习。

三、分析意境,感悟内涵,强化鉴赏

作为一种灵活自由的文体,散文融合哲理美、自然美和诗情画意。优美的散文,具有可比拟诗歌的意境,情景交融、深邃无穷的意境往往使散文提供了同诗歌相同的鉴赏空间。通过对散文别具魅力的意境分析,进一步感悟散文表达内涵,去洞察生活、领略历史,这对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强化学生思想水平,意义极其重大。对于初中散文教学而言,面对众多意境优美的经典散文作品,从分析意境人手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这同时是初中散文的教学目标所在。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以父亲的“背影”出现为递进,四次出现“背影”,每次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但是一脉相承的思想情感贯彻全文。从前面作者暗笑父亲的迂、不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关怀之情,到后来经过车站月台送别,作者深切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从心里感激父亲。在极其朴实的文字描写和极其简洁的白描手法运用中,父亲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父子情结让人感同身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作者的语言表达入手,对文章内在的意境进行分析,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并最终使其理解课文的主题。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线索、借鉴文章立意,提升读写能力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所以,在初中散文教学中,针对教材所选经典散文作品,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以这些经典范文为例,把握其中有用的知识,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吸取文章思想内容的精华部分,从文章立意、谋篇的角度加以借鉴,并就精炼的遣词造句和精心策划的选材组材等写作技巧展开强化训练,力求使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效提升。

《济南的冬天》一文借助与济南冬天特征有关的事物来进行表现。“温情、清亮、美丽”是老舍眼中济南冬天的特征,是作者通过长期观察得来的。教师可以此作为切入点,启发性地告知学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指导学生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具备写作所必需的敏锐观察力,让学生尽可能掌握写作所必需的感性材料,为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总之,初中散文教学应当是具有多元功能的教学,应当“学”在明处,“用”在实处。只有散文教学的目的清晰,才能让教学更具针对性。散文教学“教什么”,是直接关系“怎么教”问题的关键所在,应当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参考资料:

精选散文范文第5篇

回顾这段走过的历程,我在晨读中推广课外阅读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创建宽松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享受晨读的快乐

转变观念,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推广课外阅读,首先要保护孩子的读书兴趣,要让他们在完全放松的心情下读书,不要求摘抄、写周记,更不要求写读后感,只有完全打开心里的枷锁和羁绊,学生才能享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喜悦!即便是孩子带来漫画书,教师也不随意批评,因为那是孩子的喜好,教师要保护他们兴趣,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

为人师表,和孩子一起阅读。根据人教版教材加大阅读量的要求及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我精心为学生推荐书目。以六年级为例,有程伟的散文系列《少女的红围巾》、《白色的贝壳》、《豆蔻年华》、《风中私语》,彭学军的《腰门》,谢五彰的《赤脚走过田野》,桂文亚的《班长下台》等。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我用自己的阅读行为感染着学生。清晨,我早早地来到教室,孩子们还没有到,我郑重地翻开彭学军的《腰门》,不知不觉中被书中美丽的云南风情吸引,被主人公“沙吉”的命运牵动,一切都是如此惬意而又温和地充斥着我的心灵。当我不经意地抬起头,教室里已坐满了学生,他们如同我一样沉浸在故事中。

■ 引导阅读,让学生把握读书的方向

诵读好段,引发阅读期待。渐渐地,我会有意把自己读书的快乐和忧伤说出来和学生分享。如读程伟的《风中私雨》,我被德国孩子心中所拥有的责任意识深深感动,每每读到让我或难过或快乐的章节,我都和学生交流心中的感受,告诉学生:读书就是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介绍作者,激发阅读冲动。教师选择推荐当前最热门的、适合学生阅读的小说,把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介绍给学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逐渐地,学生学会了基于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品味人物、品味作者、品味生活。

■ 养成习惯,在不知不觉中热爱阅读

建立读书状元榜。我在班里建立了读书状元榜,按照学生读书量和撰写的书评评选出读书小状元。同时,学生建立了班级阅读日志,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编成内心独白写在日志上,还可以配上插图表达自己的心情。

创办阅读手绘小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多样的形式表达阅读感受。让学生从单一的关注情节、只为兴趣过饱眼瘾的初级状态,转移到积累、表达的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创作了《晨读十分钟》、《少女的红围巾》、《夏洛的网》、《蓝色的海豚岛》、《赤脚走过田野》、《小小说精选》、《冰心物语》等阅读手汇报。一份报就是一个学生心灵世界的展示,我像对待宝贝一样格外珍视它们。

■ 建立个人阅读日志,交流晨读收获

精选散文范文第6篇

柳笛或许是人世间最简单的笛声,只有一个音调,一个不变的节奏,但它又是人世间最纯净而富有魅惑力的声音。童年时,它让我迷恋,半个多世纪骚响地过去了,各种声响敢说都听到过,但只一个音调的柳笛,幽幽的雾一般缥缥缈缈的声音却是我一生忘不掉的一些声音中最奇特的一种。它张着强大的翅翼,穿越时空不息地飞翔着。

我的故乡在苦寒的雁门关内,春天是寂寞的。但到了农历三月天,滹沱河边的柳枝变软变绿时,就能听到此起彼落的声声柳笛像纯白的杏花似的绽开在空旷的荒原上。笛音因柳枝粗细而有低沉与尖细之分。不论尖细与深沉,那声音都散发着苦香。当你把柳笛抿在两唇间,舌尖顿觉凉滋滋,清爽极了。从柳枝沁出的碧绿的有黏性的液汁使你的口腔充满了苦味的清香。这苦香味只属于柳笛。那就鼓起胸膛吹吧。吹柳笛必须使出全生命的力气,而且觉得自己的生命也变成了一管细长的柳笛。笛音只不过是借着柳枝的细管吹出生命的青春的气韵而已。于是笛声浸透了少年的血热与柳枝的苦香。

最使我难忘的是,当我把柳笛吹裂,笛音变哑了,只好恋恋地把它弃掉,但是唇舌上留下的苦香味仍依依不舍,半天不会消失。这一天你不论说话,不论哭笑,不论唱小曲,你的声音都带着柳笛的苦香味。柳笛多情。

柳笛的苦香而带有黏性的声音,半个世纪过去了,仍幽幽地飘响在我的心灵上。它的附着力特强,如故乡的胶泥地。真希望我的生命再变成一管细长的柳笛,布满裂缝的生命,即使吹不出圆润的笛声,也能向人世间吐出些生命的热血气与柳笛的单调的苦香味。

精选散文范文第7篇

感谢父母,给了我健康的身体

感谢亲人,给了我真诚的祝福

感谢祖国,让我拥有流水、山川和歌声

感谢时光,让我活着,爱着

还要深深地感谢生活

让我有了一颗良心

面对苦难,总是不断扶正自己的步伐

感谢这一切--

就不会认为我是一个神经错乱的人

是多余的人,是在风中

拼命揪出对手的人

宛如

把它还原一滴露珠

一声鸟鸣,一根火柴

在三种不同事物的中间,我会看到最初的颤抖

直到最后都是有硬度的表达

它唤醒了我的记忆,我的思念

我的梦想,我的心房

如果它开口说话

请不要奇怪,一直以来

它在我的体内流动,像一声秋风里的咳嗽

扯疼了我的神经

盛开与低落

我总是期望

让时间的针脚停滞不前

让天空蓝得彻底

让自己破茧而出,享受成功的喜悦

与痛苦

也许我还没有放下这挥之不去的牵挂

如一次孤独而美好的暗恋

陪伴我,想着什么时候

被白雪覆盖

在度过了煎熬和磨折之后,成为

一小捧无声的静水

想到

想到飞鸟,我就有了长出翅膀的欲望

想到纸,我就有了慢慢撕碎的欲望

想到杯子,我就有了葡萄酒一般流溢的欲望

这么多年,我还分不清

欲望究竟是怎样的一副长相

它是善良的,还是狰狞的

它是空虚的,还是充盈的

一想到欲望,我要松开它的喉咙

让它低沉地吼叫

在星空下,咆哮如雷

独角戏

我渴望在这出戏中

受伤、痊愈

我渴望在这出戏中

遇到和我同样的一个人

许多年过去,这出戏的蒙太奇闪烁不停

只是不会看到

小小的我,从荧幕中

走进走出

友情链接:

倪伟李,生于1984年,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作品集《绿了青春的伤疤》、《石头的婚礼》。作品散见于《诗歌月刊》、《福建文学》、《诗选刊》等。曾在《青春潮》发表过诗作。现为福建莆田侨乡时报社编辑。通信地址:(351100)福建省莆田市侨乡时报社。

黄颖英,曾在本刊发表过诗歌作品,出版诗集《如果我有翅膀》。通讯地址: (350001)福建省老干局。

吴伟华:1978年9月出生,当过兵,现供职于广东电网梅州平远供电局。1995年开始诗歌创作,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选刊》《中西诗歌》《作品》《敦煌诗刊》《中国诗人》《中国电力报》等刊物,收入《2005中国年度诗歌》《2007中国诗歌精选》等年度选本,曾获《人民文学》征文奖。

精选散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汉英双语转换 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是指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知识(shared background knowledge)或语用前提(pragmatic presupposition)的信息传递者与信息接收者根据语用经济的原则,为提高交际效率而将对双方来说不言而喻或不言自明的部分文化信息省去的一种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语言交际现象,是源语作者与源文读者在居于共同的文化图式基础上所达成的默契。然而当源文进入译语语境时,这种文化缺失会使译语读者很难甚至无法将语篇内的信息和被省略的语篇外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以建立理解原文所必需的语意连贯和情景连贯,源语作者与源语读者间达成的默契反而成为了译语受众的理解障碍。翻译得当,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又可以保持源文的含蓄美和简洁美。下面笔者将重点探讨一下汉英双语转换中的文化缺省的几种主要处理方式:

1.注释法(annotation-added technique)即文内直译,文外加注这种译法的优点在于能较好的体现源文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对原文中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较为详尽的解释,帮助目标语言读者解决文化意义真空(vacuum of sense),实现语篇连贯(textural coherence)的建立。其弱点是读者阅读的连贯性与兴奋性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源文的文化缺省比较密集的时候。

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选集》第45页)

If one shouts everyday about “arousing the masses of people”, but is scared to death when the people do rise,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at and Lord Ye’s Love of dragons?

Note: Lord Ye was s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s and carvings of them.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affection and paid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Zhang Peiji, Studies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

这里,译者采用了直译加注的方式,不仅保了源文浓厚的文化蕴涵,还传播了中国文化。

2. 意译法(sense-transparent technique)文内意译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这种译法的优点是可以确保读者阅读的流畅感,但源文的含蓄美可能会因此受到削弱。

梅子说不太喜欢自己的名字,我说挺好的,令人想起一幅“喜上眉梢”的年画。

(《雨季不再来》凉爽)

She told me she was not very pleased with her name. But I said it reasonably fit her for everybody understood that plum was associated with happiness in a classic Spring Festival picture.

(《散文精选》甄春亮译)

“喜上眉梢”是一幅天津杨柳青年画的的画名,中国读者都知道这幅年画所代表的意义。若直译为Happiness Appears on the Plum Blossoms, 英语读者可能会感到费解,于是作者用直译加意译的方式对该年画的文化含义进行解释,强调喜庆之意,使英语读者跨越文化真空更好地理解源文作者的意图。

我同书籍,即将分离。我虽非英雄,颇有垓下之感,即无可奈何。

(《书籍》孙犁)

Soon I’ll part with my books; I have to, the way the ancient hero Xiang Yu parted his favorite Yu Ji at Gaixia.

刘士聪译

汉语读者,多知霸王在垓下别姬的悲壮,源文作者自无需冗言,但如若直译成英语,则英语读者就会因为缺乏这种文化认知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作者通过意译的方式,既使译文节奏与源文近似,又让英语读者理解了源文的含义。

3. 归化(target language culture-oriented technique)即用蕴含目标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取代蕴含出发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这种译法的目的在于用目标文化中惯用的表达方式来取代陌生而费解的出发文化的表达方式。

小的扣紧,大的放松,池子里捕鱼,太湖里放生。

(:

Fussy about trifles, careless about big things.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Ying Yu译)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但英语读者却并不了然,而很可能仅仅将它看着是一般的湖,那么”To catch fish in a small pool and to free fish in Taihu Lake.”则难以在他们心目中产生一大一小的强烈对比,采用英语中惯用的方式Penny wise, pound foolish将池子里捕鱼,太湖里放生作归化处理,不仅使译文如同源文一样生动形象,言简意赅一样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结构相符,而且在“penny”与“pound”的强烈对比中,译语读者可感受到作者对这种做法的否定态度,跨越了文化缺省所可能会给英语读者带来的理解障碍。

4.删除法(delete technique)即删去含有影响理解的文化缺省和文化冲突的字语,舍弃字词的形象,直译其意。

无论是忙是闲,因为那歌,从她身上总迸发出采菊东篱下的悠闲恬淡。

At work or at leisure, her songs always create an aura of an idyllic life she enjoys, unruffled,

carefree and indifferent to fame and gains.

《散文精选》甄春良译

一看到这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多数汉语读者的脑子里都会浮现出陶渊明那种与世无争、恬淡闲适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英语读者可能就知之不多了,为此,作者直接将这个可能影响英语读者理解的文化形象删去,直译其义,较好的表达了源文作者的意图。

他写了一封“黄伞格”的信,托假洋鬼子带上城。

He had written an extremely formal letter, and asked the Imitation Foreign Devil to take it to town.

总之,要处理好汉英双语转换过程中的源语文化种的文化缺失现象,在选择恰当的表达策略时,要充分考虑汉语源文化缺省所蕴含的艺术动机和美学价值,以便在表达时恰如其分地再现汉语源文本的艺术魅力,消除英语读者的文化真空,尽最大可能帮助英语读者准确理解原著所蕴含的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包惠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2]杨平,名作精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3]杨莉藜,英汉互译教程,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4]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