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望天门山古诗

望天门山古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望天门山古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望天门山古诗范文第1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84分)

1.

(2分)多音字组词。

担dān

________

dàn

________

2.

(3分)我会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________,清泉石上流。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________,山后山前处处梅。

3.

(6分)多音字组词

蒙:méng________、měng________

奇:jī________、qí________

相:xiāng________、xiàng________

4.

(3分)选择正确的词语。

勉(A.励

B.历)________自己出类拔(A.萃B.翠)________

在一片赞扬声中,我们的头脑要保持(A.平静B.安静C.冷静)。________

5.

(4分)给下列诗句排序。

________羌笛何须怨杨柳

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________黄河远上白云间

6.

(6分)想一想,选一选。

吉言________

A.应允别人

忠言________

B.诚恳劝告

诺言________

C.宣誓所说

誓言________

D.表示吉祥

留言________

E.生前留下

遗言________

F.临走写下

7.

(5分)我能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8.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瞬间

②仿佛

9.

(4分)默写古诗

望天门山

李白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0.

(5分)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

(5分)改变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改变原意,把句子换个说法。

①我天天坚持给鸟儿喂食。

②小明是我最好的朋友。

12.

(9分)读拼音写汉字

qīng

fēng

jìng

________山

________树

石________

________澈

________景

________争

________声

________狂

________然

13.

(5分)请你从这三首诗中选择一首你最喜爱的诗默写下来,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14.

(5分)根据诗意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②晴天,西湖水波荡漾,波光艳丽,美极了。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云雾迷茫,显得非常奇妙。

③洞庭湖的湖水清澈,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没有风,好像一个没有经过打磨的镜子。

15.

(4分)根据解释写诗句

①雄伟的天门山好像是被从中间冲断了一样,让长江浩荡的流经这古代楚国的旧地。________

②滔滔东流的江水,在天门山遇到巨大的障碍掉头向北流去。________

③分列长江两岸的天门山,就像迎着江水扑面而来。________

④在那水流湍急的地方,有一只小船乘风,从太阳升起的东边驶过来。________

16.

(4分)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他们都是________朝人。

A.刘禹锡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E.唐

F.清

17.

(5分)翻译句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8.

(4分)默写《望天门山》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阅读理解题

(共5题;共25分)

19.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这首诗写眺望天门山所见,始终描绘了哪些景物?

20.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诗人为山川景物抹上了哪些色彩?

21.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

回答问题

诗人在描绘这幅画时,是以什么景物为主体的?其它景物起什么作用?这些景物衬托了天门山怎样的景象?

22.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怎样雄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3.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本诗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8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阅读理解题

(共5题;共25分)

19-1、

20-1、

21-1、

望天门山古诗范文第2篇

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习兴趣;学习氛围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学习和掌握知识一般要经过感知、理解、记忆、积累、运用等阶段。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设置教学情境。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可利用多媒体一边出示西沙群岛的图片,一边播放《军港的夜》来导入;再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来导入。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又增强了课堂的新颖性,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文本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二、美化文本阅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在小学语文中有许多朗朗上口的经典之作,如:《秋天的雨》《秋天的图画》《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等。教学时,利用多媒体给文本配上恰当的音乐和图像,会使文本意境全出,在恰当的氛围中,学生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美和意境美。如:教学《望天门山》时,既可让学生在欣赏多媒体展示的长江的浩浩荡荡、滚滚东去的动画下播放的《望天门山》配音朗读,也可让学生在多媒体播放的古诗配乐中朗读《望天门山》。在这种教学境界之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会逐渐提高。

三、优化过程,突破难点,改善效果

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一直以来都比较单调、枯燥。老师厌教,学生厌学。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就能“化厌为喜”了。我时常或下载或设计一些识字游戏,如:将“摘苹果”“找朋友”“摘星星”等应用于识字教学中,学生们学得开心,记得也牢。还有写字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给学生们做出最好的示范。在词语教学时,可以化难为易。如:教学《画家》一课时,文中有两个画画的专业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此时出示多媒体课件欣赏图片感受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难点便迎刃而解。

望天门山古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高年级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它是浓缩的精华。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的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并在附录中列出了1至6年级75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这些篇目分散在1至6年级低中高三个学段。新课标对第三学段5至6年级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其中需要背诵的书目如下:

五年级上册有《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这三篇以写景为主。

五年级下册有《出塞》《题临安邸》《示儿》,这些都是爱国诗章。

六年级上册有《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这些赞颂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六年级下册有《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惜别之情。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整理可以知道,古诗词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是通过诵读积累、感受形象、体味意境,最终目标是文化积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让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使高年级的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这些古诗呢?下面是结合一些教学经验对高年古诗词教学的一点思考。

一、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融入情境

1.配乐诵读。古诗词音律较强,节奏鲜明,如再配上一些音乐作品,将学生带入诗词情境,将会寓情于乐,收到不一样的效果。例如学习《暮江吟》,教师可以选择古筝曲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感受山水的完美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更加体会到诗人创作的心境,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的方法同样可以被用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多样化的戏剧表演形式更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枯燥的古诗教学变得有趣起来。

二、教师注重情感的培养

我们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确立全面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古诗词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1.古诗词中要让学生感悟自然之美,热爱自然。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将天门山的山水如画一般展现在学生面前;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表达了杜牧对深秋枫林美景的喜爱。从这些古诗词中要让孩子们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在古诗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让学生在学习后能够感受到诚挚的爱国之情,同时萌生出强烈的爱国情感。

3.在古诗词教学中同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韧性,教他们做一个励志向上、坚忍不拔的人,进而在感悟中形成良好的个性。

三、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校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个角落来传播经典文化。例如,可以充分利用每个教室门口的展板,展示内容适合的古诗文书法作品,并定期更换;也可以在学校的树林里的石头上附上一首小诗;更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让学生诵读一些古诗文;还借鉴大学生社团这样的方式,在校园内组织学生建立古诗文社团,使爱好古诗的同学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个以古诗文为专题的学习网站,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优秀作品发表在上面,大家一起分享。同样也可以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建立一个兴趣群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

总之,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借助各种媒介,创设一种富有古诗文学习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随时随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我国的古典诗歌以语言凝练、感情丰富的特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的学习古诗打下良好的基础,重视小学高年级的古诗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静.诗教结合以诗育人:浅谈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1(1):10.

[2]张高旗.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反思[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12):35.

[3]盖延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2):83-84.

望天门山古诗范文第4篇

一、“导”上做文章,“练”上下工夫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我精心设置导语,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空间。比如,在学习清代诗人袁枚的诗作《所见》时,我假扮大诗人袁枚:“有一天,我在书房研墨作诗,忽然感到天气闷热难耐,于是,我就手摇扇子出来散步。走到一个树林边,我马上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那么,诗人究竟看到了什么?请学生自由读诗文。”这样,学生在好奇与想象中去阅读本诗,就会使想象的画面具体、形象起来。这时,老师在让学生初读的基础上出示诗歌挂图,使学生把想象的画面与眼前的画面相对照,整体感知了诗歌内容。此时,再让学生进行情景讲述,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想象能力时,还要引导他们在“练”字下工夫,那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诵读实践。在诵读活动中,我首先让善于背诵的同学介绍记忆背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再做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即:在诵读一首新诗时,首先要借助注释读懂题目;接着去试读诗文附注的诗歌大意,初步感知诗意后,再去观察本诗的插图,并联系诗歌大意进行入情入境的想象;最后,在诗意朦胧的想象中熟读诗文,并在逐渐清晰的再造意境中理解诗意,直至背诵诗文。

二、在游戏中背古诗

为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加快背诵的速度,可以引导学生编玩一些别开生面的娱乐游戏,其中的编“谜”猜“谜”游戏,就特别富有情趣。学生把依据诗意想象的画面,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在扑克牌大小的卡片上,这就是一个谜语,这叫“观画猜诗”。出示这个画面,让别人猜想是哪首诗,诗文内容是什么。另一种做法是在卡片上只写诗的题目,让同伴猜诵诗文,这叫“观题诵诗”。还有的在卡片上只写诗文的其中一句,让同学猜说诗题和作者,并对出下句,这叫“诗句接龙”。凡此种种,形式多样。学生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扑克牌”放在口袋里,在课余时间便玩此猜“谜”游戏,他们往往是三五成群,竞相比赛,乐此不疲。这样,在轻轻松松的气氛里,达到了对所诵诗文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制定环环相扣的奖励措施

设计精美、童趣盎然的粘贴画是孩子们爱不释手的“艺术品”,针对这一特点,我把它作为奖品。我规定学生除每两天必背一首古诗外,多背一首奖励一张粘画,并把它贴在这首诗的旁边。这一做法果然有效,有的同学一天竟然能背四首,一次就能得三张粘画。为了使这种诵读热情保持下去,我规定粘画凑齐10张,奖自动圆珠笔一只,粘画凑齐20张,为该生家长发喜报。

这种精神鼓励远远胜于物质奖励,它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家长主动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给孩子以辅导和督促。为了进一步挖掘学生的记忆潜力,我制定的最高奖励措施是:粘画凑齐40张,授予“诵读小博士”荣誉称号。

这一奖励措施的实施,调动了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全班呈现出你追我赶、快乐诵读的感人局面,常常是课前课间我一走进教室就被学生团团围住,朗朗的诵诗声不绝于耳。

四、组织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学生好胜心强,集体荣誉感更强。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竞赛活动。如男女双方对垒竞赛,以一方背不出者为败方,以此来检查必背诗是否背诵,这样一来,学生们惟恐因自己的过失影响了集体的荣誉,都暗暗较劲,主动背诵。

另外,诗歌分类诵读和配乐朗诵也是学生所喜欢的诵读方式之一。所谓诗歌分类诵读,就是把反映同一主题的诗歌归为一类,集中讲解并背诵。比如,在二年级的诵读教材中,教育学生珍惜光阴、勤奋学习的诗篇就有《明日歌》、《今日诗》、《金缕衣》等6首;而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则更多,如《望天门山》、《晓日》、《山行》等。把这些诗篇归为一类,集中讲解,有利于学生记忆和背诵。如果再根据诗歌所反映的不同主题,来选取反映同一主题的古筝乐曲与之相配,更会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如《望天门山》等组诗,老师的配乐范读,会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旷达、悠远的艺术境界,从而使学生在陶冶性情的同时有意模仿,更加喜欢诵读。

望天门山古诗范文第5篇

一、在诵读中品味诗词魅力

叶圣陶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在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时,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反复诵读,使学生身入其境,心感其情,和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能够自行品味出古典诗词的意境美、音韵美和节奏美。所以,反复朗读是学习古诗词行之有效的方法,既能激发孩子们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朗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可全班齐读,也可按照诗词的特点分男女声朗读,还可以分角色朗读。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表演欲,发动学生进行朗读表演,提倡“精读”“情读”“美读”。还可运用小组轮流读、比赛读等方法,总之,运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我的教学主线就是朗读,先指导学生自由读,读出诗的节奏,试着理解诗意,再进行欣赏性地朗读,并配以音乐来强化朗读效果,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借助自己的理解与想象,一边读一边用手势、动作、表情来增强诗的表现力,这时,诗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就会通过反复诵读比较形象地表现出来,并且让学生品味友情的可贵,学会珍惜友情。

二、在想象中感受诗词之美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要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画面美。首先,要多运用绘画、幻灯等辅助手段展示画面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教学中,要触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联想、假想、反想、续想、补想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感受诗的意蕴美。比如对《咏柳》的教学时,多媒体出示柳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柳树,学生能够以自己看到的柳树展开想象,对古诗的内容就很容易理解了。学习之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副自己想象中的柳树图画,使学生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三、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多媒体

小学生社会阅历少,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古诗离学生所处的生活年代相距几千年,以及古今语言的差异,这都增加了学生理解古诗的难度。如果是学生平时的生活中不熟悉或是陌生的事物,光靠教师苍白的、抽象的讲解,或者是几张图片的辅助,学生实际所能接受的对事物的理解是不多的,模糊的,甚至有时候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结果。

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合理的情境,出示与教学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播放与古诗意境相同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听、读、想结合并获取知识。对学生理解古诗所描写的情境,体会意境美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起到重要的意义。如在教学《望天门山》时,可以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天门山的地理位置,可以播放天门山的雄奇和长江水势湍急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体会诗人为何用“回”字的意图。

望天门山古诗范文第6篇

一、了解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了解诗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介绍诗人的诗风。如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迈奔放”,再教学《望天门山》。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

2、介绍诗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可以从其他诗人或诗论入手来介绍: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的诗,受到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大诗人李白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不同寻常地写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想一想,能得到李杜高度赞扬的诗人,可见其诗歌是多么的不同凡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过故人庄》。

3、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教学杜牧《泊秦谁》,先有感情地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当时唐朝已呈衰落迹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家不归,有案不办。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那些向歌女点歌的达官贵人,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奢华不除,大唐必亡!

二、解读诗题

诗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举例如下:

1、《泊秦淮》:诗人杜牧什么时候停船靠在秦淮河岸?(夜泊)当时环境怎样?(夜色迷茫,“笼”)诗人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还是忧愁?为什么?

2、《春望》:诗人杜甫在什么季节眺望哪里?那里的景色是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而当时长安城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占领,一片荒芜景象,这就是战乱中的唐朝首都)。

三、创设情境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或移情于景,得有我之境;或景中藏情,得无我之境。由于古诗产生的年代久远,所反映的思维、情感以及社会、民俗、人文、地理与学生有一定的隔膜,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通过散文描述法等方法创设情境,唤起读者心中的意象。

1、散文描述法

2、音乐烘托法

3、绘画激趣法

四、理解诗句

初中所选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语言凝炼,音韵优美,含义深刻。由于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用典现象和押韵的关系,能否准确、生动地释词解句直接影响到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意象的领悟。理解诗句,通常有释、补、调、想、品五法。

1、 释 (1)商女: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歌伎。(2)宦游人:出门求官之人。(3)儿女共沾巾:分手时的少男少女。(4)潭影空人心:空,使……一扫而空。空人心,使人的追名逐利的世俗杂念一扫而空。

2、补(1)君问(我)归期(我)未有期(2)泊(于,在)秦淮(3)与君离别意(都是相同的),(因为我们现在)同是宦游人。

3、调 (1)风烟望五津(望五津风烟):遥望您去蜀州时将经过的五个渡口,那里关山重重,烟雾迷蒙,我实在为你担心。(2)无限河山泪(河山无限泪):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的眼泪无穷无尽。(3)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淡淡的烟雾和朦胧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江水和沙滩。

4、想(1)海日生残夜:黑夜尚未散尽,一轮红日就从大海中冉冉升起。[先译后联想]黑暗之中孕育着光明,光明与黑暗同时存在于一个画面当中,最后光明冲破了黑暗,放出万道霞光。这是多么令人惊奇多么令人鼓舞的一幅画呀!

5、品(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品]一个“潜字”,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而又默默无闻的美好品格,从中也折射出诗人杜甫关心天下苍生疾苦的善良情怀。

(2)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品]不说山光使诗人心情宁静愉悦,而写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这就是含蓄不露,这就是诗味。鸟的怡然自乐,正是诗人淡泊宁静的反映。这就是借物境写心境,用光和影营造了一种幽静清寂的境界。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初语第三册)[品]这句诗有三层境界,“孤帆”一层,“运影”一层,“碧空尽”又一层。①老朋友孟浩然坐船走了,渐渐地,连他的船也望不见了,只能望见孤帆一片,李白还在岸上望着。②直到孤帆也看不见了,只看见隐隐约约的帆影,李白还在岸上望着。③最后连帆影也在碧空里消失了,李白还在岸上望着,只看见长江默默无语地在天边流着。这是多么深厚多么感人的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五、指导朗读

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呜,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朗读教学时,要防止三种不良倾向。一是为读而读,对学生的朗读不加以指导和评点,走过场而已。二是只放录音带而不亲自示范朗读。由于朗读带一般由艺术表演家录制而成,其阅历和感悟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不顾城乡学生的差别,不因材施教,不考虑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硬要机械模仿,无异于拔苗助长。我们主张最好老师当面范读,同时配合面部表情、动作等体态语,因材施教,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起到录音带无法替代的作用。录音带的作用适合于诗歌欣赏,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一般不适用于范读。三是朗读前缺乏感情理解的基础和忽视感情积累、酝酿的过程。

2、古诗朗读要讲究节奏,这样才能琅琅上口,音韵优美。一般来说,按表音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四言为“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晨兴/理/荒秽,带有/荷锄/归”。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

3、古诗的读法有三种类型:朗读、朗诵和长吟,这三种对节奏的处理要求有所不同,应当分清类型。另外,师生对朗读的要求也不一样,应该有所区别。

4、古诗词朗读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豪迈奔放、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委婉含蓄、缠绵绯恻的情诗《无题》,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春望》。

望天门山古诗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36-03

进入21世纪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得力助手。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机遇。

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他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的直观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还能拓展知识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广大学生的青睐。现在,就结合实例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有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甚至是乐此不疲。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可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色彩、吸引人的动画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采用情境导入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地震短片,意在通过声像并茂的短片,把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直观、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在讲《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桂林山水的的录像。“你从片中看到了那些美景呢?”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眼里闪烁出兴奋的神情,纷纷举手回答“我看到了山上的绿树红花。”“我看到了江里的竹筏小舟。”“我看到了碧波荡漾的江水”“我看到了拔地而起的高山”……绘声绘色的演示,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桂林,欣赏着桂林的山水,一时间,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从而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以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利用音频朗读,扬长避短

语文教学,教师常常要示范朗读课文。由于每个人的普通话水平不同,能声情并茂地朗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信息技术。课文的录音大都是一些专业人士朗读的,这些录音可以给学生做朗读范本。特别是对于农村的那些朗读基本功还不够扎实或普通话不够标准的老师更有作用。录音朗读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把握课文,知道课文改用何种基调朗读,知道如何处理朗读时候的“轻重缓急”,朗读时的语气、语调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对于古诗文来说,还能在朗读过程中,向学生传递古诗文的停顿、平仄的变化规律、以及押韵等信息。美妙的朗读就是一种艺术享受。他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就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还能不断地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扬长避短,在课堂上,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

三、利用图片、动画,再现课文内容,变抽象为形象

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视频信息,借助计算机能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创设一个丰富的教学情景,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

学习《草原》一课,我利用多媒体分步骤的展示草原天空明朗、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牛羊成群的美景以及主人飞马远迎、盛情款待、尽情联欢、夕阳话别时的深情。学生虽然没到过草原,但看课件展示的内容,仿佛身临其境,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草原景美人更美的主题。再如:学习《林海》一课时,学生对“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些俏丽的白桦的银裙,不是向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句不太懂,于是,我把郁郁葱葱森林周围是白桦树的图片放出来,学生有直观的图片为参照,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一抽象的比喻:把郁郁葱葱的青松比作大海,把周围的的白桦比作海边的浪花。

学习《》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围绕“关于,你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路线图,并借助课件让学生走进那炮火纷飞的战争岁月,感受翻越大雪山、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等惊心动魄的历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为学生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文的感情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时,怎样使学生由“两岸青山相对出”这句诗中感受到作者的立足点在船上而不在岸上,怎样让学生有“两岸青山相对出相对出”的奇特感受呢?在讲述这一情节时,我在多媒体课件上设计这样一个动画:李白站在小船前端,远望天门山,并且让小船缓缓由“天门”驶出。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对作者的立脚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学生也和作者一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的再现课文情景,能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为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图像、声音、动画、视频、音频,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再现文本的方法,让学生亲近文本,实现与课本的对话,从而让学生的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让我们轻松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曹殿梅 袁琳《浅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中的应用》《河南教研》2006.02 37-38

望天门山古诗范文第8篇

以背诵诗歌和品味字句为核心,利用多种媒体,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古诗阅读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古诗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

教学步骤

一、交待教学目的,看阅读提示及每首诗歌的往解①,回答每篇作品的体裁、出处、作者及其所处朝代;补充解释“散曲”这种文学样式,挂出分组枪答赛计分牌,宣布抢答赛开始。

二、新授和抢答

(一)放录音──《杜少府之任蜀州》

1.谁能解释“之”字?(计分)

2.(读诗)谁能最先背诵该诗?(计分)

3.谁能说出该诗的大体意思?(计分)

4.谁能解释“望”的含义?(计分)

5.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联诗的含义。(计分)

6.板书小结:审理诗,背诵后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放录音──《望天门山》

1.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2.推能最先画出这首嵌画诗的简笔画?(计分)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计分)

4.放幻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5.谁能最先背诵该诗?(计分)

6。“望”的观察点在哪儿?(计分)

7.“断”、“开”、“出”各有何含义?(计分)

8.板书小结:嵌画诗,画简笔画理解。

(三)放录音──《天净沙·秋思》

1·放幻灯片。

2.学生边小声朗读,边看幻灯片,沉入意境,设身处地体会该散曲所抒发的情感。看谁理解得又快又好。(计分)

3.谁能是先背诵这首歌曲?(计分)

4.(录音、幻灯兼放)与上两首相比较,该散曲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计分)

5.板书小结:情景诗,设身处地体验。

三、幻灯片.总结古诗学法

事理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嵌画诗:画简笔画理解

情景诗:设身处地体验

四、.总结和宣布抢答赛结果,表彰先进,勉励后进

五、投影片安排作业

1.运用已掌握的古诗学法,自学《水调歌头》和《山坡羊》。

2.将《天净沙·秋思》改写为散文。

点评:这是一堂设计“精巧”的古诗电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