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石钟山记原文

石钟山记原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石钟山记原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石钟山记原文范文第1篇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相当数量的既有美文欣赏价值,又有很好教育价值的课文。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既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其文学艺术和鉴赏价值,更注意到挖掘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暑期接受教学心理课程的培训,主讲者问了在座老师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你把学生当人看了吗?”并让大家想三秒钟后再回答,老师们不知道他胡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当然。”可提问的人只是笑了笑,然而我知道这笑意味深长……事后想想,我们作那样的回答也无可厚非,毕竟作为教师,我们的内心里都是在关爱学生,也愿意拿学生当人看,可事实上,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也许并没有很好地实践这一点,其中的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

一、“把学生当人看”

“把学生当人看”的问题真是值得我们每个做教师的好好思考,我们要及时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长短处,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并适当地引导,努力让他们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在众多的学生当中,有着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正常规律之外,即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智力超常或低常,他们也被称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获得施教者和周围人的重视与爱护。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接触的特殊学生往往是那些表现不好、成绩又不理想的学生,他们也被称为是问题学生,而这样的学生,老师也往往是最感头疼的。说实话,我们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尤其是早些年,那就是有的老师往往比较关注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平时调皮捣蛋,成绩又不好的学生,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而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也不能说绝对没有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可取之处,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潜能”,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努力发掘学生这种潜能,多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好正确的引导。要知道垃圾尚且是被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更何况是学生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既是资源,就该好好开发利用。

二、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石钟山记原文范文第2篇

一.切勿望文生义,以今训古

正确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须注意正确区别单音词,切不可把两个单音词误为双音复合词。古代诗文以单音词为主,但古文当中又有很多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复合词。我们同学常犯的毛病,就是用现代词的复合词去理解它,从而导致译文的失败。如陶渊明《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是妻子,“子”是孩子,而不是今义所说的“配偶”的“妻子”。

像这样的词很多,如:

①地方数千里(《赤壁之战》)――“地方”解释为土地方圆。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其实”,解释为他实际上。

③晋于是始墨(《之战》)――“于是”,解释为从此。

④至于成立。(《陈情表》)――“成立”,解释为成人自立。

⑤形容枯槁。(《屈原列传》)――“形容”解释为形体容貌。

⑥思厥先祖父。(《六国论》)――“祖父”解释为祖辈和父辈。

⑦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智力”解释为智慧力量。

因此,在翻译古文时必须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切勿望文生义,以今训古。

二.切勿将偏义词等量齐观

偏义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如《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于“入”。其义是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像这样的词也有很多,如: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只有“异”的意义。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④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

⑥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公姥”只有“姥”的意义。

因此,翻译古文时应特别注意这些偏义复词,以提高翻译的准确度。

三.应熟悉用字的通假现象

在翻译古文时,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句子里的某个字,从意义上讲,不管本义或引申义都讲不通,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到它跟另一个意义可以讲得通的字相同或相近。这就是通假字。

通假字的由来是:本来有一个字,古文章的人,或抄收的人为了省事,或者由于笔误(也就是写别字)和方言习惯写法,用一个与之音同或音近或形近的字来代替。相传下来就是我们今天所认定的通假字。

通假字的情况大致有二种:

第一种是语音通假

1.所通字与原字的声母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论积贮疏》――“亡”通“无”。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2.所通字与原字韵母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fǒu)?(《廉颇蔺相如列传》)――“不”通“否”

②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③汝识之乎?(《石钟山记》)――“识”通“志”。

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景”通“影”。

3.所通字与原字的声母、韵母完全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而心尚未寤也。(《史记・李斯列传》)――“寤”通“悟”。

②吏遂断颠颉(人名)之脊以殉。(《商君书・赏弄》)――“殉”通“徇”。

4.有一些通假字的古音相同或相近。如:

公何不蚤告我!(《史记・秦始皇本纪》)――“蚤”通“早”。

秦倦而归,失心罢。(《战国策・赵策》)――“罢”通“疲”。

第二种是形近通假。如:

①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盖”通“盍”。

②堕军实而长寇仇。(《之战》)――“堕”通“隳”

③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被”通“披”

④死者太半。(《赤壁之战》)――“太”通“大”。

石钟山记原文范文第3篇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先*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二、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 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三、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四、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①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②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③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五、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a)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b)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语境是交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c)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d)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六、看删换变化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

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②得全首领以没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③扈从以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得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①“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②③“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

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

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把四句中的“以”用“而”来替换,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七、看句式特点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首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

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石钟山记原文范文第4篇

俗话说万年吉圣之地,必有神奇天像显现。纵观富蕴的历史遗迹,这一奇景悉被收入唐巴勒塔斯洞窟彩绘岩画中

唐巴勒塔斯神秘洞窟海拔1020米,位于距富蕴县城70公里的唐巴勒塔斯村,它相对高度25米,是一座处在半山腰中的极大的天然岩洞。岩洞坐北朝南,长期被风雨侵蚀,形状嶙峋怪异,洞内宽大开阔,口宽19.5米,高11.5米,深11.8米,窟内可容数十人活动。此洞居高临下,从洞窟俯视,山坡缓缓斜下,草被一片葱绿,显然这里是早期人类进行宗教巫术祭祀活动的处所。

洞窟内涂满红色彩绘,其构图之奇特,初始会令人莫知所云,深感被一股神秘的气氛所包围。细细剖析,可看清窟壁右侧为两个戴尖帽的人面图形。图形的下方为兜鍪形尖锥顶的弧形帽,其上则绘眉、眼、嘴、胡以及象征光芒的辐射短线等。人面额顶部位绘有平行线22道,在平行线道组成的弧形圈下有一对眉形纹,其下有3个眼睛状的图案。在此像的上角为一宗教咒语式徽记符号,另有两个圆圈状图案一直延伸至画面下方,是多个显眼的由两道彩线构成的椭圆形圈,其一,是赭红色彩绘,近圆形,正中有一道曲线;其二,岩石上平涂赭红色为地,以白色绘椭圆形,内有一白色小圆;其三,以赭红色线绘椭圆形;其四。涂白色为地,红色椭圆。椭圆形圈内,再以白色绘出小圆,或绘蚯蚓形曲线。这4个椭圆形图像,呈逐渐降落轨迹,内外圈构图明显有旋转感。在上画面的左侧有一巨大的火炬状图案,在它的右侧则绘有一套弓箭及3个小圆圈。纵观整个画面,透露出十分浓郁的宗教神秘色彩。

早年有学者实地考察过该洞岩画后,大多作出此岩画性质为女性生殖崇拜主题岩画,或太阳崇拜岩画。笔者通过实地踏勘并查阅大量古今文献和目击报告后认为,此洞窟彩绘岩画所反映的,很可能是一起极为特殊的天体现象,或者说此岩画真实地记录了一次罕见的天文事件,岩画应为天体崇拜图。

神秘洞窟画面上两个萨满图形均为倒置的形象,显而易见这表示萨满天神从天上俯视地下的众生,或表示萨满在仰望苍天。他在仰望什么呢?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最上方萨满旁有几个图案十分简单的圆圈,而萨满的下方则是图案清晰复杂且比例很大的各种同心圆。这一上一下不仅有延续关系,而且把天上与地下的方位也画得一清二楚。这不正说明~种圆形的东西由天空到陆地,由远至近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写实吗?

在正壁右下方,绘有一张弓,并搭有~支箭,这支箭一直弯弯曲曲延伸至天空,而中间却画有一个简单的圆。古人为何要用这弓箭射天、射这圆圈呢?这特殊的圆圈图形究竟代表了什么?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代,在陶器上描绘天体形象大多使用同心圆式图形来表达。

远古先民们为何要用同心圆表示天体?除日、月、星辰外,有些图案难以解释。它们究竟是什么呢?那同心圆上的箭头向人们昭示了什么?

通过查阅大量中外对比研究文献,我们惊奇地发现,唐巴勒塔斯洞窟及文物上的各种同心圆图案,与国内外发表过的UFO报告中的“圆盖形飞碟”的90度仰视图基本吻合。除此之外,像有些报告中提到的圆盘形陀螺形、对扣碟等飞碟,其90度仰视网也呈这种图形,国外有人将这类飞碟形象地描述为“宽边帽”。这种飞碟1971年、1980年、1997年就曾分别在北京大兴、陕西宝鸡、新疆石河子等地t空发生过。1991年,甘肃民航职工杨保全就曾亲眼目击到一个三圈同心圆飞碟。

1979年12月26日晚10时半,在富蕴可可托海,矿务局学校初三学生刚下晚自习,同学们走出教室就发现一圆形发亮的物体,在天顶稍偏西南的方向向北上方缓缓飞去。此物为银白色,自身发光,有窄窄的光晕,圆形,中间略显突出,很像一个立着的铁饼,它顺时针方向旋转飞行,毫无声息,三、四分钟后逐渐隐没。这时,无云无风,上弦月,满天星斗,在场的有一百多名学生,还有一位教师。

还有一次圆形不明飞行物目击案例十分耐人寻味,阿勒泰地区党史办这样记录:1982年6月25日零时45分,在富蕴县喀拉通克地区,即东经89°41’,北纬64°45’,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三分队的40多名地质队员,发现一个圆形不明飞行物。这个飞行物逆时针方向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旋转飞行。凭视觉观察,不明飞行物状似脸盘,闪着乳白色的强光,周围呈环状光环,大如车轮,与飞行物同速同方向向前转动。运行间,突然光环旋转的外弧抛出光尾,渐成一条弧状的光带,长二、三十米,骤然截止,光雾仍成环状,光带扩散后五六米宽。不明飞行物的飞行速度和高度,相当于一般飞机,没有任何声音,从发现到消失三四分钟,光带五分钟后亦消散。

据文字记录,此类不明飞行物近几十年来在富蕴等地时有发生,有部分目击案例,阿勒泰地区还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部门作过文字报告。

不明飞行物为何频繁光临富蕴,是否正如前所说,因为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似乎与法国UFO研究专家亨利・迪朗的研究相吻合。他发现从蒙古高原、阿尔泰山到准噶尔一带是一条UFO飞行线路,为世界UFO现象高发区。

多数岩画研究者认为,古人往往需要把他们视为神奇的东西刻画出来,然后对所刻图形加以顶礼膜拜,以此来除灾祛病。可以想象,空中一旦出现飞碟等特殊发光体,肯定会引起先民们的惊恐,并且很自然地会把它与天神联系起来,以为这是天神在发出某种警告或预示。在巫术思想的支配和驱使下,先民们将不明飞行物的形状刻画出来作为礼拜的对象,应该说是那个时代的合乎逻辑的行为。当时的先民们在描绘刻画天体的时候,不会去创造一种虚幻的神的形象,而只能是一个实在的直观的形象。

由此来看,富蕴唐巴勒塔斯洞窟彩绘岩画是否讲述了一个来自天上的史前故事?岩画实为神秘天体天像崇拜图,是一次不明飞行物现象的真实记录。那图中的萨满是否曾在洞中进行过祭祀天神、降神巫术、沟通天地、通天施法等活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石钟山记原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勘;夭愆;吾怀;崭崭;鸣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002-02

柳开传世的诗作不多,李可风先生整理柳开诗时,在《全宋诗》里明言“柳开诗,《河东先生集》中仅存五首,另从他书辑得三首。”,现作《袁姬哀辞》和《塞上》两首诗的校勘。

一、袁姬哀辞并序

袁姬,良家子,父母成都人。开始知宁边军,在阙下聘得姬于其兄,从余来全州、桂州,生二子,一女一男,皆失之。淳化元年,年原缺,据文意补二十,秋八月八日夜,疾卒于桂州后堂。念其远京师四千里,作哀辞一章刻石,留于桂州。

彼美袁姬兮,柔芳懿懿。瑶沈蕣瘁兮,追惟弗洎。阴质弱卑兮,资阳望贵。寿康攸遂兮,夭愆所利①。北塞南荒兮,偕行万里。宁期不修兮,溘然而逝。奔服勤劬兮,丧尔母子。恫毒我怀兮②,摧伤骨髓。高旻孔仁兮,皇适予委。明知有生兮,亦必有死。无如奈何兮,情思罔已。倏焉胡往兮,音容莫寄。余玩遗香兮,忍孰为视。桂山崭崭兮③,翠攒若指。曷能可忘兮,我心于此。西流之日兮,东流之水。瞬息一去兮,终天远矣。

校勘:

①《全宋文》记为“夫愆”;《宋代辞赋全编》记为“天愆”;而在《四库全书》记为“天愆”。序中交待写诗背景乃悼念病亡的袁姬,其中“阴质弱卑兮,资阳望贵。寿康攸遂兮,夭愆所利。”应对举来看,“阴质”对“资阳”,“寿康”对“夭愆”,它们前后两词在意义应存对立之意,并且同一词里的两个字,也应有一定的关系,“寿”与“康”近义并列,即长寿健康。“夭”字在《汉语大字典》中有这一义项:早死,殇亡。《释名·释丧制》:“少壮而死曰夭,如取物中夭折也。”《书·高宗肜日》:“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绝民,民中绝命。”《文选·束皙》:“人无道天,物极则长。”李善注:“年未三十而死曰夭。”,诗序所述袁姬二十岁即死,此应理解为“夭寿”之意,明指袁姬寿命过短。而“愆”字在《汉语大字典》中有这一义项:失掉;错过。《玉篇·心部》:“愆,失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杜预注:“愆,失也。”。“夭愆”意为袁姬夭寿,夭寿正与诗中前句的“寿康”形成对举,意义相反。且,“夭”与“愆”亦为近义并列。“夫”、“天”两字与“愆”字都没有近义并列关系。所以《全宋文》记为“夫愆”和《宋代辞赋全编》记为“天愆”皆误。原诗应如《全宋诗》所记,为“夭愆”才是正确。

②“恫毒我怀兮”中的“我怀”在《全宋文》、《宋代辞赋全编》、《四库全书》中的《河东集》(卷十三)都是写为“吾怀”。从意义上说,“我怀”和“吾怀”并无差别,但因为诗后有“我心于此”,同一短诗中,应避免使用同字,故《全宋诗》所记“我怀”为误,故理应取“吾怀”为佳。

③序中说“淳化元年,……秋八月八日,(袁姬)疾卒于桂州后堂。”,其中“桂州”指的是柳开当时在桂林的行政治所,因为“北宋开宝四年二月二十三日(971年3月22日)起,桂州治兼作广南西路治所”。由此可知“桂山崭崭兮,翠攒若指。”中的“桂山”应指桂林的山,《故训汇纂》里有:“‘崭’(嶃):∽高峻。《广韵·豏韵》;∽,高峻儿。《集韵·豏韵》;∽,山石高峻儿。《玉篇·山部》”即有“高峻、突出”之意。如唐代元稹的《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有:飓风狂浩浩,韶石峻嶃嶃。如宋代梅尧臣的《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之十一有:日夕望苍崖,嶃嶃在天外。如唐代储光羲的《述韦昭应画犀牛诗》有: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骎骎。桂林地处岭南,虽八月,时序属秋,但远观桂山颜色,仍旧青绿,故用“翠”字指桂山之色。桂林之山势常是孤自拔地而起,绝无连绵,如人手指向上指,有如诗中“翠攒若指”。原诗紧随之句为“曷能可忘兮,我心于此。”,表达诗人柳氏对袁姬之思念之情、深切的痛悼之意,难以忘怀,诗人不过借桂山的高峻之势来具象化表现出他的诚挚的悲怀之情。《四库全书》中《河东集》(卷十三)记为“桂山蔪蔪”,可知“蔪蔪”误。而如《宋代词赋全编》记为“桂山蔪蔪”,后附有“(四库本)”可知其为传讹而已,故应如《全宋诗》所记,理应为“桂山崭崭”。如上分析,柳开的《袁姬哀辞》诗应是:

彼美袁姬兮,柔芳懿懿。瑶沈蕣瘁兮,追惟弗洎。阴质弱卑兮,资阳望贵。寿康攸遂兮,夭愆所利。北塞南荒兮,偕行万里。宁期不修兮,溘然而逝。奔服勤劬兮,丧尔母子。恫毒吾怀兮,摧伤骨髓。高旻孔仁兮,皇适予委。明知有生兮,亦必有死。无如奈何兮,情思罔已。倏焉胡往兮,音容莫寄。余玩遗香兮,忍孰为视。桂山崭崭兮,翠攒若指。曷能可忘兮,我心于此。西流之日兮,东流之水。瞬息一去兮,终天远矣。

二、塞上

鸣髇直上一千尺④,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校勘:

④《诗苑英华》、《宋诗纪事》都如上记为“鸣髇直上一千尺”;《新编千家诗》、《四库全书》中的《丹铅总録》和《古今事文类聚前集》记为“鸣骹直上一千尺”;《宋朝事实类苑》则记为“鸣鹘直上一千尺”。这样就出现了三个异字——“髇”、“骹”、“鹘”。“勒”在《辞源》里解释:勒:马络头。现在综观全诗,大意是:前半部分写边疆天高风静里的近景,后半部分写了一大批的边地的胡儿,手提着漂亮的金黄色的马络头,在高廓的晴空下策马奔驰,场面非常壮宽。《汉语大字典》:“髇:响箭。《玉篇·骨部》:‘髇,髇箭’《集韵·爻韵》:‘髇,鸣镝也。通作嚆。’唐李白《行行且游猎篇》:‘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集韵·爻韵》:“髇,鸣镝也。或作骹。”可见,“髇”与“骹”通用,两字都指箭行时发出的响声。“鹘”:隼,鹰属,猛禽,飞行轻捷迅速,常驯以捕鸟。《广韵·没韵》:“鹘,鸟名,鹰属。”唐僧贯林《杂曲歌辞·少年行》:“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宋苏轼《石钟山记》:“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说文》:“鹘,鹘鸼也。”《尔雅·释鸟》鶌鸠,鹘鸼。郭璞注:“似山雀而小,短尾,靑黑色,多声,今江东亦呼为鹘鸼。”这便遇到问题,到底柳开的这首诗,写的是箭行时发出的响声,还是写鹘鸟这种猛禽,鸣叫着飞上高空?一般说来,射箭有两种可能,一是带有娱乐性质的比赛表演,或是当作宴会上的一种尚武技艺来炫耀一番;另外一种则是出于实用需要而进行的狩猎行动。诗中前两句是以静来衬动,不是宴会或其它娱乐场地的射箭活动,射箭比赛是比箭射得远且准,不是比射箭的所达到的高度,也不为打猎时的射箭行为,因为打猎时场面应是充满动感,气氛应当是鲜活的,这与诗中“天静无风声更干”的描述不相符。所以前两句诗,不是写响箭划破天空,呼啸直上,而是描述“鹘”这种“多鸣”的猛鸟,轻捷迅速地飞上天空,其鸣叫声在空旷的边疆上空传得响彻。再与后两句结合起来看,不难发现。柳开这首《塞上》诗,描绘的是边疆胡人们的生活风情图。综上所述,原诗应如《宋朝事实类苑》记为:

鸣鹘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第一册卷五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2]曾枣荘,刘琳.全宋文[M].第00六册卷一二九.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3]曾枣荘,吴洪泽.宋代辞赋全编[M].第一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4]纪昀等.四库全书(文渊阁原文及全文检索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5]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

[6]桂林市志编纂委员会.桂林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2月第1版.

[7]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第1版.

[8]黄瑞云.诗苑英华宋金诗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9]厉鹗.宋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第2版.

[10]胡光舟,张明非.新编千家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